分卷阅读34(1 / 2)
一份?”
就差点直接跟领导说,后面递上去的那个稿件是假造的。
没有别人帮忙,这人倒打一耙别人的手段也不过如此,程以时展颜。
纪\委领导们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什么叫做莫不是有人抄袭,举证会举证会本就是各人举个人的证据,这种无端指摘别人的话说出来有什么意义。
“甄同志,指摘别人抄袭是需要证据的。既然两份原稿字迹一样,查起来也容易,你们两人当场写几个字,对比一下笔迹。”其中一位领导沉声道。
其他人也觉得比对字迹是个不错的主意。
甄以时似乎是没料到还有这种情况,面色微变。
但是程以时还是注意到她在听到这句话后的微表情,是一种尽力想呈现的是一种焦急的状态,但是眼中那放松的神态却掩藏不住,是一种对接下来的事情胸有成竹的动作。
这么看来,所谓的笔迹对比怕是对比不出什么结果吧,程以时腹诽道。
果然如此。
笔迹对比并不能对比出结果,两个人分开写的几个字都跟稿纸上的字迹一样。
一片哗然。
“这两个都能拿出来原件不说,对比笔迹还一样,这还怎么判断?”
“莫非两个人写得东西确实一样,不存在谁抄袭谁的情况?”
“会不会就跟之前那谁说的,这小程就是嫉妒人小甄,故意设计的?”某个人如此说。
“不可能,别乱说。”
掷地有声的反驳。
那人回头去看最后一排,认出来说话的人是谁,面色又是白又是红,支支吾吾地说:“赵姐,这大家不都是在猜吗?”
赵一梅把挎包放下,坐下来斜他一眼,并不想搭理他,转而看向右边的人,忙问:“小蒋,讨论到哪一步了?”
蒋彦辞坐得笔直,听到问话,转头冷静地说:“笔迹对比的结果一样,估计还要进一步举证。”
“字迹还能一样?”赵一梅对这个结果表示很不解,字迹不应该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笔迹对比是临时的,在现场时间短不会对比全篇,所以只会对比几个字。”蒋彦辞慢条斯理地说,“而且,估计比对全篇,结果也应该一样,她应该是把稿件上的字迹全部模仿下来了。”
赵一梅表示惊讶:“不会吧?”
家属院众人皆知的厌学闺女甄可宝,为了倒打一耙连字这种讨厌的东西都能练上啦?!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蒋彦辞的随口一说看似离谱,实则事实就是如此。
为可能会出现的“字迹对比”,厌学的甄可宝不但没日没夜都在练字,而且还为保证这件事的稳妥还特地把之前的工作笔记都销毁掉了。
从目前看来,甄可宝对于这件事的结果表示很满意,也算是不枉费多日以来的辛苦。
文芮被提前交代过,见此故意将话题往程以时身上引,“所以小时,原来你之前要甄同志的工作笔记是要模仿字迹吗?”
其余人:还有这事?
程以时还在低头研究那两张所谓的“一模一样”的字,骤然听到这话,眉梢轻挑,手指捏着两张纸抬起头,似笑非笑地重复了一遍:“我模仿她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