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好吃到流泪(3.2K)(1 / 2)
第93章 好吃到流泪(3.2K)
「周日要不要去海洋馆玩?」陈可馨问。
「哈?」
陈景乐不明所以,怎麽好端端问这个?
下一秒馨姐解释说:「本来答应林语晴,这周带她去海洋馆玩,票都已经定好了,结果领导临时通知周末要加班。头疼。」
陈景乐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问:「峰哥呢?」
「他比我还忙,最近单位又在搞培训。」
馨姐发个无语表情:「帮帮忙,正好语晴也惦记着你。去的话,我到时把票的二维码发给你,顺便报销你一整天下来的全部费用,你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怎麽样?」
「行。」
都包吃包喝包玩了,陈景乐自然没有意见。
网络那头的陈可馨,看看趴在自己腿上的女儿,回覆:「那你到时出来接一下林语晴哈。」
「没问题。」
陈景乐结束对话,才想起要给李诗茗回消息。
连忙打字:「我姐刚发来消息,让我周日帮忙带林语晴去海洋馆。」
忘了又补充一句:「你要一起吗?」
李诗茗本来看到他说周日也有事的时候,很是失望,但看到邀请她一起,顿时高兴回复。
「好啊!」
江北那个海洋馆她有去过,虽然不大,但对没什麽旅游景点的江北来说,已经算不错的去处。
肯定是比不上人家长隆,不过作为一个门票只要20块的市级海洋馆,称得上物有所值,至少比那些打着海洋馆名头,结果拿各种小鱼缸滥等充数招摇撞骗的强多了。
多个林语晴,不是不能接受,小朋友挺可爱的,很招人喜欢。
二人约定好到时在海洋馆门口见面。
对陈景乐来说,最重要的,是先去把稻谷加工成大米。
他留了一部分当种子,但不确定第二季稻能不能有第一季的表现。
毕竟现在很多水稻种子,都只能种一轮,想要再种,就必须从种业公司手上重新买种子。
如果坚持留种,后续产量只会越来越低。
这跟作物基因有关,不止是水稻,其他作物也一样。
杂交水稻是肯定不能留种的,而非转基因作物虽然可以留种,但在收割丶晾晒丶储存过程中,容易混入其他品种的种子。
或者在授粉期间,与邻近田块的品种发生串粉,导致遗传纯度逐年下降,作物质量会越来越差。
陈景乐原先买的是长粒香的种子,属于常规水稻品种,按理说即便是自留种产量有所衰减,也不至于绝产。
「先种多一茬再说。」
用稀释月华露浇灌出来的水稻品种,已经称得上是发生异变,至少比原来的品种要强因此陈景乐是倾向于自己留种继续种的。
如果第二季出现问题,他也认了。
既然是做试验,自然是需要付出成本以及承担一定风险。
这些都在他的可承受范围。
碾米厂。
这东西在稍微大点的城市都看不到了,只有乡镇跟一些县城的城郊还存在。
早稻虽然已经开始收割,但目前来加工大米的人不多。
陈景乐来得早,店里除了老板外,没有其他人。
别看他这点米少得可怜,只要给钱加钱,人家老板都是愿意帮忙脱壳的。
稻谷的出米率一般在70%左右。
陈景乐种的长粒香颗粒饱满,出米率略高,因此最后得到28斤精米,以及12斤米糠。
已经比原先预想的好很多。
陈景乐没有食言。
从碾米厂回来后,找个不用的铁盆,留了满满一勺米糠,再倒点稀释月华露搅拌均匀,氽成一个个弹珠大小的丸子,准备投喂给锦鲤。
前两天的稻草杆子,被他切碎后喂给锦鲤,三条小家伙吃得很欢快,池塘里其他鱼闻到味道,也纷纷过来争抢,最后有不少被其他鱼吃了。
这次陈景乐学聪明了,氽成小丸子,直接塞到锦鲤嘴里,其他鱼只能眼巴巴在旁边看着。
最后它们仁撑得实在吃不下后,才摇着尾巴慢悠悠回到深水区。
这12斤米糠,每天喂一点,估计能喂相当长一段时间,等喂完后,看这三条锦鲤能长多少厘米。
陈景乐吃过最好吃的米,是中粮出品的五常大米。
至于具体有多少成是真五常,这个不得而知,反正挺好吃。
江北人一般都是吃杂交灿米,且多用来煮白粥,白粥是寡淡无味带着很多米汤的那种,跟广府还有义安那边的做法不太一样。
偶尔会煮饭,米饭的口味同样是寡淡的,没有什麽米味口感可言,只能用来果腹。
陈景乐从小到大都是这麽吃,习惯了还好。
北方小夥伴可能不理解为什麽会有人不爱吃饭,那麽来南方尝一尝这边的米就知道了。
好比你让一个两广人,去吃北方那种不知冻了多久,只配倒在地里的荔枝。
陈景乐以前没注意过南北方大米有什麽区别,直到后来他吃到东北大米煮出来的饭,当即惊为天人,才知道以前自己吃的都是什麽渣渣。
自那以后,他就开始吃东北大米。
前后吃过的大米品种不算多,除灿米外,粳米有小町米丶蟹田米丶五常珍珠米丶五常长粒香等等。
好的大米跟一般大米的区别,他还是能区分出来的。
除开煮饭技巧外,好的米煮出来,真的晶莹透剔,油润香甜。
而一般的米煮出来,则是死白死白的,像是死掉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