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章 随堂太监(2 / 2)
「这里是诏狱,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来人,给我打!」说完,便有力士,拖着一条九节长鞭而来。
「呼!」一鞭打在邓修翼身上,痛彻身骨。邓修翼咬着嘴唇,他已经习惯被打时候不作声了。没想到,这个行为在陆楣看起来是他不屈服的抵抗。
「继续打!」陆楣发狠地指挥着。实在是太痛了,邓修翼咬破了唇,忍不住「嗯」了出来。
他要受不住了,他心里想着李云苏,鼓励着自己不要屈服,他不能说任何和英国公府的事情,他不能把她拖下水,如果他们两个人有一个要死,那就让他去死,死在父亲死去的地方。
想着想着,邓修翼昏过去了。
邓修翼是被打了几十鞭后,才被发现已经昏过去了的。因为他默不作声,所以施刑的人一直都以为他就是嘴硬。等发现他头都垂下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很久,邓修翼衣衫尽破。
力士向陆楣报告了,陆楣走过来捏着邓修翼的下巴看。邓修翼的身量本就比陆楣高,所以陆楣需要仰头才能看清楚,这让陆楣又很生气。陆楣示意把邓修翼放下来点,邓修翼双脚沾了地,膝盖弯着,这时陆楣才不需要仰头。
「泼醒。」
一桶冷水激灵着邓修翼的灵魂,他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脚沾地了,但是他还是站不住。他大口喘着气,九月下的天已经凉了,冷水泼得他又冷又痛,刺激着他的灵魂。
「想明白了吗?」陆楣又问。
「无话可说。」邓修翼微喘着气弱弱地回答。「实是奴婢揣摩圣意而为,无人指使。」他努力把话讲全讲明白。
「贱奴!再打!」说完,陆楣甩袖走了,打这个人,他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一点兴奋都没有,他喜欢看人求饶痛哭,不喜欢看这种场景。
「啊!」在陆楣身后,传来了邓修翼第一次高呼。
「不要打死,不要弄残,他救了陛下的命,否则不好交待」,陆楣低声跟左右吩咐。
邓修翼知道诏狱这趟逃不掉,他也知道陆楣不可能打死自己,毕竟他才刚救了绍绪帝的命。如果一个舍身救命的奴婢被活活打死,那是寒了人心,也是下了陛下的脸面。而绍绪帝这个人,最重的便是脸面。
如果他不是那麽重脸面,早就跟李威撕破脸了。他之所以这样蚕食进逼,就是想跟周围人说,不是我不仁,实是李威不忠不义。
也正是因为拿捏绍绪帝这种上位者的心态,所以李威从不申辩。中秋事不申辩,这次南苑事也不申辩,一副我看你演的姿态。李威是以退为进在打这仗。
于是,陆楣请李武来诏狱时,便很难办,因为不能刑讯,这是高殿上皇帝的金口。他只能请李武喝茶。而李武也不见外,直接就喝,问啥答啥,没有错处。
对邓修翼,陆楣可以打了,但是却不能下死手打。人是必须要完完整整送回去的,甘林的意思是不仅要完整送回去,还不能拖很多天,最多也就三天。
三天一值,三天后皇帝如果看不到邓修翼回去,朱庸也会出手。最最关键的是,皇帝虽然疑心,但是从根本上他不怀疑邓修翼。那根弩箭如果不是指向李威,而是皇帝,邓修翼飞出就死了。谁会自己做个局,然后让自己去死呢?
皇帝疑心的是,邓修翼是不是被人利用了,会不会从这里有突破口。
于是,晚上陆楣又去了邓修翼的刑房,看着他如破布般挂在那里。陆楣知道没有结果了,这条线断了。陆楣抬起邓修翼的脸,嘴唇破了,脸上倒是没有伤,可以见皇帝。
再看他身上的伤,都是皮肉伤,看起来血痕累累,但是陆楣知道这些老吏最知道怎麽刑讯了。怎麽打得人疼,却没有内伤。怎麽打得人看起来没事,结果很快一命呜呼。
陆楣知道自己应该把邓修翼放下,然后让他在诏狱安静待一天,然后后天一早送回宫。但是不知道为什麽,当他看到邓修翼那种文弱且不屈服的脸时,他总是会想到那个小姑娘,一样很弱,一把就可以捏碎脖子,但是眼睛里面就是一种不服气的样子。
这两人的样子,就是莫名让陆楣会生气会愤怒。所以,陆楣就是不想放过邓修翼。
当晚邓修翼双手反铐,关进了站笼。关进去后,狱卒给他喂了水保证他死不了,就走了。邓修翼的手是回血了,应该废不了了。
但是站笼卡着他的脖子,让他踮脚站着,他睡不得。一睡身子一松,站笼的枷就卡在他的脖子上,会把他勒醒。站笼卡住他脖子的时候,他想到了南苑时李云苏抱着他,也是这样箍住了他的脖子。
他就是靠着这样的这样的意念,让自己忍受身上所有的疼痛。
第三天,锦衣卫把邓修翼从站笼放出来,喂了点水,放上平板车送回宫了。躺上平板车的那一刻,邓修翼整个人一直紧绷的神经才松下来,他知道没事了,小姑娘也没事了。
阳光晃得他眼睛疼,恍恍惚惚中,他昏过去了。他是怎麽进的房间,谁给他换的衣服,谁给他上的伤药,他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应该没事了吧。
……
绍绪帝知道邓修翼回来,知道他在锦衣卫吃了大苦头,也知道锦衣卫没有问出东西。其实那一刻绍绪帝心里是有一丝放松的。总算身边又多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了,更何况这个人还曾经是一个读书人。
如果邓慎没死,邓修翼应该是可以考上进士的。这个人应该是他身边太监中,最有学问的人了。他给大臣回复的批折,可以让他涨脸了。
这个涨脸甚至能对上内阁,对上那些饱读诗书的老家伙。绍绪帝准备赏邓修翼点什麽,至少要让宫里有些人知道为主效命忠心耿耿是有前途的。
他召来了朱庸。「邓修翼是什麽执掌?」
「回陛下,司礼监文书房掌房,正六品。」
「赏他做随堂太监吧。」
「陛下,随堂太监并无出缺。」
绍绪帝看了朱庸一眼,「朕赏一个奴婢,还要等出缺?」
「奴婢知罪!」朱庸知道皇帝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