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 2)
见郭家果然家底丰厚,又与祖上出过武官的韩家结了两代姻亲,一同成为夏津的大族,纵然遭逢战乱也不曾败落。
叶阳辞一贯认为,大家族里培养出的子弟,固然有纨绔的,有跋扈的,但必定也有出类拔萃的,毕竟家族积淀与教育资源摆在那里。此番再一看,现场果然来了不少青年才俊,要身段有身段,要脸蛋有脸蛋,带书卷气的,带兵戎气的,各色各样铺陈在席。
叶阳大人欣赏俊彦,俊彦们也在欣赏他,只是上位者的目光从容而矜持,下位者的目光兴奋而仰慕罢了。
落座时分主宾,但首位必是知县大人。两位年过花甲的族长,上来就向叶阳辞敬酒赔礼,说自己教子无方,郭三才和韩晗怠慢大人,实在该罚。
叶阳辞客气地受了,表示自己大人有大量,不会计较县丞和主簿的一点过失,今后两位仍是知县的左膀右臂。
郭三才和韩晗也上来敬酒,完了在他左右落座,这事就算翻篇了。
酒过三巡,叶阳辞直奔主题:“城东护城河上的拱桥塌了,这事两位族长可知?”
郭家族长郭二淼人老成精,当即回答:“昨日有仆役报与老朽知道,老朽正准备与韩家一同捐赠五百两白银,新建一座石拱桥,以方便乡人出行。”
韩家族长韩玥也附和:“确有此事,大人问得正是时候。老夫明日就开始购买材料,招聘工匠,争取在一个月内建成新桥。”
叶阳辞面露满意之色,夸奖道:“不愧是乡贤,实乃本县之光。尔等多行义举,定能积德积福,泽惠后人。”
“本县之光”四个字从知县大人嘴里吐出,每个字仿佛都在闪耀,郭、韩两位族长听得心花怒放,恨不得一散席就回去刻为牌匾,挂在门楣。
锦川园门口,韩鹿鸣正在拉扯郭四象,想把他拽进水榭去赴宴。
郭四象年方十八,一身军士打扮,在平山卫担任小旗之职,此番被族长唤回来,叫他去新任的知县面前露露脸,最好能得知县大人青睐,别再跟着武夫厮混,将来好走科举正道。
作为书香世家的叛逆者,郭四象一心只想建功立业,征战边关,因此没少挨父母训。但因他实在武艺出众,胆识过人,依然很得祖父郭族长的喜爱,就指望着他出人头地。
而比他大一岁的韩鹿鸣正相反,一点没遗传到武将家风,生得文文秀秀,爱读书更爱琴棋字画,动不动就想出门求学,游历天下,人送雅号“扶游公子”,把祖父韩族长气得要吐血。
眼下,这两个卧龙凤雏拉拉扯扯,最终还是到了水榭附近。转过月洞门时,正巧和离席解手的叶阳辞撞个正着。
郭四象正气冲冲地嚷:“我不去!你没听我堂叔郭县丞怎么说的?那新来的知县是个断袖!最喜狎弄年轻健壮的美男,我怕自己到时控制不住,会一拳把那张好色老脸砸开花!”
韩鹿鸣耐心劝解:“也不至于,筵席上青年众多,知县不一定就能看上贤弟。再说,论容貌愚兄更胜贤弟三分……不,五分,他要么也是看上愚兄。唉,贤弟不肯同去,岂不是要叫愚兄羊入虎口?”
郭四象愤而呸了一声:“你就自恋吧!总之无论他看中我们两家的哪位兄弟,向族长施压要人,我都饶不得他!恁个不要脸的老兔子!”
“……哦?”叶阳辞摸了摸自己的脸,笑吟吟问,“兄台准备如何饶不得?”
郭四象听见陌生男子声音横插一杠,不耐地转头瞪去——只一眼,便呆愣在原地。
春夜料峭,风卷起枝头残梅扑打向他,簌簌下起了白雪。他动弹不得,望着路灯光晕中的人影,好容易挤出一线生硬的声音:“你……是谁家子弟……还是哪路下凡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