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帮人就是帮己,当然就帮自己人(第(1 / 2)
第253章 帮人就是帮己,当然就帮自己人(第八更!)
「这些资料能看懂吗?」张建川接过茶盅,捧在手上,坐下。
看到摆在茶几上的几份油印资料和相关的书籍,还看到了一个工作笔记本和原子笔。
看样子这丫头也的确是在花功夫学习,没辜负自己的一番心意。
这些资料都是张建川从新兴簕桥养鸡合作社带回来的,专门出去学习一趟,领导们都是看新鲜看热闹,但张建川却还是要看门道。
带回来的资料也要比其他人要得更加详细。
庄红杏很勤劳,看她一个人养鸡养鸭养兔养猪就知道了。
干这些副业很辛苦,起早贪黑,没个清闲时候,这还没算两季庄稼。
事实上包括张建川舅舅一家在内的农民没有几个不勤劳的,懒的也有,但都是指年轻人好耍,或者说在农村里待不住。
而真正有了一家人,需要养活一家人的,再懒都懒不到哪里去。
中国人,素以勤劳着称,懒人毕竟是极少数。
但勤劳并不一定就能致富。
都说勤劳致富,但是这个字面上的致富要看怎麽来认知。
当然比起六七十年代时候的情形,包产到户之后基本上家家户户只有有足够劳动力的,吃饱肚皮都没有太大问题了。
如果这也算致富了,那肯定没问题。
但你要说日子过得宽裕,手里还能有几个应急用的钞票,那光靠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那就不容易了。
像庄红杏这种,她便再是勤劳,靠副业也好,种粮食蔬菜也好,也就只能混个温饱,小康都难。
因为你缺劳动力,现在年轻力壮还行,一旦到了年龄大了,繁重的农活儿你就吃不消了。
耕田泡水,插秧收割,这些农活儿对时间要求很高,你一个人根本短时间内根本干不下来,你就只能请人。
而这都是要花钱,而且是花大钱的。
如果再把农业税双提统筹一扣,也就能落个一年够自己吃的粮食而已。
靠副业,也就是攒个零花钱和急用钱而已。
除非你搞规模化养殖,就像新兴这个簕桥养殖合作社这种模式。
张建川在簕桥参观的时候就在琢磨,怎麽能嫁接到汉川这边来。
这种新兴模式暂时还不是东坝这边的农户能玩得起的,因为这边首先连养殖大户都还很少,也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的传统。
可以说汉州或者说安江县这边比起广东那边还是要落后不少,在产业化养殖上也都要慢几拍。
张建川索取的这些资料并非是公司加农户的资料,而是这种专业养殖户规模化养殖的资料,簕桥这边的养殖户已经在这种专业大户养殖上摸索了几年,积累了相当经验之后,才开始探索公司加农户进一步做大做强的。
张建川是希望庄红杏和自己舅舅家是否可以先行一步,现在专业养殖大户上尝试一下行动,日后再来考虑其他。
「大部分都还是能看懂,有一些不懂不清楚的,我都标注了出来,写在了本子上。」
庄红杏老老实实坐在了张建川对面的小板凳上,像个面对老师的小学生,但脸上的喜悦却是压抑不住。
「那觉得如何呢?」张建川知道庄红杏是读过高中的。
一个女孩子,这在八十年代的农村里很罕见了,也说明对方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学习能力。
这也是他希望庄红杏能在这上边能给他几分惊喜的底气。
「还行吧。」庄红杏迟疑了一下。
「广东那边和我们这边情况还是有些不一样,包括选种育苗,鸡舍搭建,然后究竟多大规模才是最经济划算的,也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另外就是市场销售这一点,这些资料上就没有介绍了,一旦上了规模,不管是鸡蛋还是肉鸡,销售是个大问题,单靠散卖是根本支撑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