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震京城(1 / 2)
陈女士怀揣着那份印制或许不算精美但条款清晰的合同,以及一种「为儿子办成了件极有面子的大事」的满足感,回到了位于海定区的家中。
她越想越觉得这八千八百八十八花得值当,越想越按捺不住那份想要与人分享的冲动。
当天晚上,家里的电话就成了热线。
「喂,她张姨啊,跟你说个事儿,我们家强子下个月结婚,录像这块儿我可找着最好的了!」
「嗨,什麽普通录像啊!是电影!正经电影厂拍出来的婚庆电影!北影厂里头的人干的,专业着呢!」
「多少钱?哎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八千八百八十八!对,你没听错!这还只是基础档!人家还有一万八千八和五万八千八的呢!」
「为啥这麽贵?人家那机器,听说拍电视剧都用那个!拍出来的人呐,跟画儿里走出来的似的,光打得那叫一个讲究!后期还在北影厂机房剪呢,能一样吗?」
「值!太值了!我就强子这麽一个儿子,结婚这辈子就一次,必须得留下点不一样的念想!以后拿出来看,跟看电影似的,多有面子!」
「GG?哦对对对,文艺频道半夜放的那个,亲头纱那个,就是他们拍的!哎呦拍得那个美啊……就是看了GG我才找去的!」
陈女士的电话从东城打到西城,从亲戚打到老同事。
话语间,「婚庆电影」这个词被她反覆强调,与普通「婚庆录像」彻底划清界限,极力凸显其高端丶专业和独一无二。价格数字更是她重点渲染的对象,仿佛这数字本身就成了衡量母爱与家庭实力的标尺。
一传十,十传百。
「北影厂搞出天价婚庆电影」的消息,伴随着惊叹丶质疑丶羡慕,在陈女士的社交圈里迅速扩散开来。
这其中,就有一位陈女士远房表侄女的邻居,名叫周小斌,是《京城晚报》文艺部的一名小编,跑文化娱乐口,鼻子灵得很。他听自家老妈念叨起这「稀罕事」,职业敏感度立刻让他意识到这里面有料。
1996年,花费近九千元拍个结婚留念?
这不是脑子有包……
这是我进步的阶梯!
周小斌立刻辗转要到了陈女士的电话,表明身份想要采访。
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陈女士先是一愣,随即想起王盛那句「或许会吸引记者采访」的提醒,心里非但没有抵触,反而涌上一股「果然如此」的得意。
看看!
我就说这钱花得值!
连报纸都要登了!
九十年代,纸媒对于人民群众来讲,是很有权威性的。
周小斌第二天就提着个小录音机上门了。
他原本的思路是想做个「消费观察」类的稿子,探讨一下「天价婚庆服务是否值得」丶「新兴消费观念」之类,甚至带点微妙的质疑。
但一坐下,还没等他完全说明来意,陈女士就抢先开始了「纠正」:
「周记者,首先你得搞清楚,我们家定的这个,它不是普通的婚庆录像,那种三四百块钱丶跟在后头傻拍的那种。」
陈女士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严肃而认真:「它是『婚庆电影』!Movie!懂吗?用的是拍电影的专业设备丶专业的电影厂技术,由背景雄厚的盛影传媒亲自打造,拍的是个故事,是个感觉!人家GG里都说了,『铭刻独一无二的爱情电影』!」
她滔滔不绝地复述着从王盛那里听来的专业术语:「双机位丶广播级摄像机丶电影灯光丶后期调色……这些词儿我以前也不懂,但人家讲得明白,这钱就花在刀刃上!效果就是不一样!你看过他们GG没?就文艺频道半夜那个,那感觉,是一般录像带能有的吗?」
周小斌原本准备的问题被这连珠炮似的「科普」和纠正打得有点懵,他赶紧调整思路,顺着问道:「那……陈阿姨,您是怎麽下定决心选择这样一项……嗯,『婚庆电影』服务的呢?毕竟这个价格,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
「决心?这需要什麽决心?」陈女士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就这麽一个儿子,结婚是大事,一辈子就一次。我们做家长的,有能力的情况下,当然想给他最好的丶最特别的。摆酒席吃吃喝喝,过去就忘了。但这个『电影』,是能留下来的!以后给孙子孙女看,你看看,你爷爷奶奶当年结婚,是正经拍过电影的!这多有意义?多显档次?这钱花得值!」
采访结束后,周小斌看着录音机,稿子的方向已经彻底变了。
他从陈女士强烈的表达欲和那份溢于言表的「优越感」里,嗅到了更能吸引眼球的东西。
几天后,4月26日,星期六,《京城晚报》的文化娱乐版右下角,出现了一篇标题颇为耸动的报导:
主标题:《京城惊现「天价婚礼记录」?母爱价值千金,豪掷近万,只为一部「婚庆电影」!》
副标题:《电影制片厂神秘团队操刀,GG午夜引热议!》
文章以周小斌略带调侃又充满猎奇的口吻,详细描述了陈女士如何花费巨资为儿子订购「婚庆电影」服务,并引用了大量陈女士的原话,极力强调「电影」与「录像」的区别,突出其「天价」与「神秘感」。
报导的最后,还特意提到了那支「只在深夜文艺频道《午夜影院》播出后短暂出现的丶拍摄得极具电影质感的唯美GG」,并暗示其正是这股「高端婚庆风潮」的源头。
1996年的《京城晚报》发行量巨大,深入京城千家万户,是许多市民每日必读的报纸。
这篇报导一出,瞬间就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嚯!九千块钱拍个结婚录像?这家人疯了吧?」
「婚庆电影?啥意思?结婚还能拍成电影?」
「电影制片厂还接这活儿?真的假的?」
「GG?啥GG啊?说得这麽邪乎?」
「我知道我知道!文艺频道半夜放完电影是有个GG,亲嘴儿那个,拍的是挺好看……」
「哎哟喂~赶紧的,今儿晚上得看看这GG去!」
「京城最贵婚礼」这个标题足够吸睛,而报导中语焉不详丶刻意保持神秘的「电影制片厂专业团队」和那支「唯美GG」,更是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