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49:道路是曲折的(加一更求月票追读)

49:道路是曲折的(加一更求月票追读)(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单恋一个人》 天堂之前 为花开灿烂而唱 从朋友开始练习 谢谢你仍在原地等我 小姐我们要种田 卸任后还能留在我身边吗? 拯救世界手札 妖孽美人尊主总想娶我 私宠

一九九六年六月三日,星期一。

京城的清晨带着初夏的躁动,报纸贩子的吆喝声比往日更显急促。

《先富者奢侈消费的有限正义论》丶《天价婚礼制造者发声》丶《四十万『婚礼电影』背后的经济逻辑》……类似的标题,经过周末两天的发酵,如同南来的季风,强劲地登陆了京城。

支持者认为王盛的观点务实,点明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

反对者则痛斥此为「歪理邪说」,是为炫富张目,加剧社会不公和焦虑感,罔顾初衷。

更多的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津津乐道于「四十万婚礼」的细节和「北影厂子弟」的传奇色彩。

北影厂,厂长办公室。

韩三坪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七八份在京城发行的报纸,眉头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

他昨天晚上才从南方风尘仆仆地赶回京城,还没来得及细细了解王盛在鹿城搞出的「大新闻」。

此刻看着这些报导,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小子……

不是说宣传业务吗?

你管这叫宣传?!

这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婚庆服务公司老板该有的「本分」,几乎是在以一己之力挑战当下敏感的社会情绪和舆论风向。

「胆子也太肥了……」韩三坪揉着眉心,低声骂了一句,但语气里恼怒之馀,却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惊叹。

他拿起《京城早报》那篇报导,又仔细看了一遍王盛的发言。

逻辑清晰,引据得当,牢牢站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高点上,硬是在一片批判声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人难以从正面彻底驳倒。

这种敢于发声的魄力,确实只有初出茅庐丶不知水深的年轻人敢干,但这敏锐的舆论嗅觉……

难怪陈老板那种老江湖都能被他忽悠得称兄道弟。

放下报纸。

韩三坪也没啥好说的了。

事已至此,懊恼无用。

其实,王盛这一套《先富者有限正义论》,也算是为『私人订制』业务的推广提前排雷了。

如果等业务推广开,被其他别有用心之人抓着「高消费」一点做文章,很可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倒不如像王盛这般,直接挑破这层风险,抢占先手,利用舆论,搏一搏上面的关注,震慑宵小之辈。

毕竟是几亿规模的生意,韩三坪可比别人更懂这个坎。

人才啊……

正感慨间,韩三坪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他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三坪同志,您好,我是《中国青年报》采访部的副主任,梁正。」

「哦,梁正同志,您好您好,有什麽事吗?」韩三坪立刻客气回应。

「是这样,三坪同志……」梁正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下。

简而言之,上面有单位希望他们报社专访一下王盛。

韩三坪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中国青年报》影响力巨大,尤其在中青年群体中。

他略一沉吟,谨慎答道:「梁主任,感谢贵报的关注。

不过王盛同志太年轻,说话可能比较直接。当然,他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探索厂里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所以,接受专访的事,我需要先徵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毕竟他现在是独立公司的负责人。我尽快给您回复,您看可以吗?」

「好,我等你消息。」对方爽快答应。

挂掉电话,韩三坪立刻让秘书去叫王盛。

……

来到韩三坪办公室。

「这是好事啊……」

听说《中国青年报》要来专访,王盛立马便答应了下来,并催促韩三坪尽快回复。

等韩三坪打完电话。

王盛打听道:「厂长,借设备的事,联系的怎麽样了。」

韩三坪烟不离手的揉了揉太阳穴道:「我联系了峨影厂,峨影厂那边表示,设备丶人手都可以借给我们,费用我们自己承担,但有个条件,他们要抽三成利润,剩下的归我们,我意思,五成归你们盛影传媒,北影厂抽两成,用作设备丶人员管理费。

这些人带着设备过来,是要安顿在北影厂的。

我算了算,两个厂的人员丶设备全部加起来,足够单日完成至少二十五单16mm级别的『私人定制』,如果真能接到这麽多的话。」

那就是五十台16mm摄影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百五十岁封号斗罗,未来可期 华娱:我怎么成顶流了 重生08,邪修创业 我在诸神游戏里杀疯了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我不是天才刑警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沸腾时代 以神通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