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84章 83:构建全国发行网络

第84章 83:构建全国发行网络(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单恋一个人》 天堂之前 为花开灿烂而唱 从朋友开始练习 谢谢你仍在原地等我 小姐我们要种田 卸任后还能留在我身边吗? 拯救世界手札 妖孽美人尊主总想娶我 私宠

第84章 83:构建全国发行网络

面对王盛抛出的难题。

韩三坪点上一根烟,深吸一口,有些头痛的揉了揉脑袋。

王盛说得一点没错。

婚庆电影这阵风,凭藉新颖的概念和电影厂的专业降维打击,确实在短时间内刮起了财富旋风,能够解决厂里燃眉之急的现金流和职工就业问题,甚至让他韩三坪在部里和兄弟厂面前都挺直了腰杆。

但这阵风能刮多久?

中国的富人阶层在壮大,但每个地区的容量终归有限。

像鹿城陈老板那样愿意花几十万记录婚礼的,在一个地方又能有多少?

一旦该「收割」的「韭菜」割过一茬,市场热度必然下降。

这不像是卖快消品,可以重复购买。

婚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一次。

虽说北影厂靠着联合十数家电影厂,垄断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当新鲜感过去,到那时,这门生意还能维持如此高的利润和如此快的增长吗?

韩三坪的眉头渐渐锁紧。他想起了更深远的问题。

北影厂的核心使命是什麽?

是拍电影,是出作品,是响应国家宣传需要,是培养电影人才。

现在靠着婚庆业务赚了钱,固然是好事,但若因此沉迷于这条「捷径」,荒废了主业,那无疑是舍本逐末。

更何况,这业务严重依赖王盛个人的市场嗅觉和盛影传媒的运营,本质上并未真正盘活北影厂最核心的创作和生产能力。

一旦王盛……或者市场有变,北影厂岂不是又要被打回原形?

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攫住了韩三坪。

眼前的红火景象,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必须为北影厂找到一条更可持续丶更能发挥其根本优势的发展道路。

他将菸头摁灭在菸灰缸里,发出轻微的「呲」声,转向王盛,目光锐利:「盛子,你看得很透。这钱赚得是痛快,但心里确实也不踏实。说说看你的想法,你认为,下一步,该怎麽走?」

王盛似乎早就料到韩三坪会有此问,语气沉稳道:「厂长,破局的关键,还得回到咱们的老本行——内容生产上。电影战线太长,风险太大,现阶段大规模投入不现实,但电视剧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电视剧?」韩三坪沉吟道:「《家和万事兴》就是个尝试。你的意思是,把它当成一个常态化的业务来做?」

「对。」王肯定地点头,「而且不能等到《家和万事兴》播出看效果再动手,现在就要开始准备。电视剧周期相对短,市场需求稳定,尤其是好的剧集,各级电视台都是抢着要。只要我们能量产优质内容,就不愁销路。」

「具体怎麽执行?」韩三坪来了兴趣:「厂里以前也拍过电视剧,但效益一般。」

王盛伸出两根手指:「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还是用厂里的老办法,徵集剧本,不过这次要扩大范围,不能只盯着京城这块地儿,面向全国徵集剧本,题材不限,家庭伦理丶年代传奇丶古装历史丶现代都市都可以,关键是本子要好,要符合老百姓的审美,有收视潜力。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咱们设立高额奖金,不怕没有好本子送上门。」

韩三坪微微颔首:「这倒是个办法,能广纳贤才。那第二条腿呢?」

「第二条腿,就是我或者其他人来出点子,或者说提供故事核心丶人物设定和大致框架,然后需要一支专业的编剧团队来把它落实成完整的剧本。」

王盛顿了顿,看着韩三坪:「这支团队的组成,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厂里现有的在职编剧,他们经验丰富,熟悉政策红线;二是盛影传媒自己招聘一批年轻编剧,按照我的要求,进行……流水线化生产。」

「流水线化生产剧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百五十岁封号斗罗,未来可期 华娱:我怎么成顶流了 重生08,邪修创业 我在诸神游戏里杀疯了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我不是天才刑警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沸腾时代 以神通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