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90:韩三坪:不成功便成仁!(1 / 2)
第91章 90:韩三坪:不成功便成仁!
一阵骚动过后,会议室里陷入了平静。
空气中弥漫着茶叶丶菸丝以及各地口音混杂的独特气息,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沉闷与躁动在无声流淌。
过了好一阵,才有人接话。
然而,却是开口发难的。
是珠影厂厂长,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三坪厂长,王盛同志的这个想法,很有魄力,也确实是条路子。但是,话说回来,咱们是不是得考虑一下『名分』和『影响』的问题?」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见众人目光聚焦过来,才继续说道:「现在全国各地,由政府牵头丶广播电影电视部支持或备案的电视节丶电视周可不少。
魔都电视节丶蜀省电视节丶京城电视周丶粤东电视周,这都是有头有脸丶办了有些年头的官方或半官方活动。
还有像西影厂属地那边搞的长安电视节,也是得到地方支持的。
咱们这麽几十家电影厂,私下搞这麽一个大联盟,自己发行电视剧,绕过这些现有的平台,会不会被上面认为是在另起炉灶,搞小圈子?
万一被部里或者地方有关单位视为对现有秩序的冲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剿杀』,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珠影厂厂长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水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立刻有几位厂长附和。
「黄厂长说得在理啊。」峨影厂的一位副厂长接口道:「咱们拍电视剧,最终还是要卖给电视台。
电视台的采购部门和这些电视节丶推介会很难说没有利益交换。咱们自己搞一套体系,会不会把属地的一些有关单位得罪了?」
西影厂的张厂长,此刻也面色凝重:「不瞒各位,我们西影厂参与长安电视节,也是希望能有个平台展示作品。如果咱们联盟自己搞发行,势必会分流电视节的资源和关注度。到时候,省里丶市里会不会有意见?毕竟电视节也是地方的一张文化名片,牵扯到政绩和面子。」
冀省厂的厂长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咱们这些小厂,人微言轻,最怕的就是得罪上级单位。部里要是发个文,说咱们这种联合不符合规定,或者哪个领导表个态,咱们可能就寸步难行了。别到时候钱没赚到,反而把现有的那点生存空间给弄没了。」
忧虑如同阴云,开始在会议室里弥漫。
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政策风险的畏惧。
在1996年,体制的馀威尚在,市场的手脚还未完全放开。
「犯错误」的代价可能是任何一家电影厂都难以承受的。
就在议论声渐起,气氛趋于沉闷之际,一个带着浓重金陵口音丶嗓门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怕!怕!怕!就知道怕!」
众人循声望去,发言的是金陵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他是个黑脸膛的汉子,身材不高但很结实,此刻正瞪着眼睛,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黄厂长,张厂长,各位,」金陵电影厂厂长「啪」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跳了一下:「你们说的那些电视节丶电视周,好不好?好!场面大,领导重视!可然后呢?咱们这些电影厂,从这些光鲜亮丽的节啊周啊里面,真正落到口袋里的实惠,有多少?」
他猛地站起身,手指几乎要点到珠影厂厂长的鼻子上道:「你珠影厂去年参加粤东电视周,卖出去几个片子?分到多少钱?够不够给厂里职工发一个月奖金?啊?!」
黄厂长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
金陵电影厂厂长又转向其他人:「还有你们!整天想着不能得罪这个,不能冲撞那个!可你们不想想,那些省级电影公司,拿着咱们的电影拷贝,赚得盆满钵满,分给咱们几个子儿?一部电影,他们拿走大头,咱们辛辛苦苦拍出来,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还少吗?!」
他的话像一把刀子,剜开了许多厂长心中不愿触碰的伤疤。
电影发行体制的僵化和不公,是压在几乎所有电影厂身上最沉重的巨石。
「电影这条路,眼看是越走越窄了!」
金陵电影厂厂长声音激昂,带着悲愤:「现在,韩厂长和王盛同志给咱们指了条新路,电视剧!还能靠着咱们自己的人脉关系去卖!赚了钱,大部分能自己留着!这样的机会,就因为怕得罪人,怕担风险,就要眼睁睁放过吗?」
他环视全场,目光灼灼:「我说白了,咱们当厂长是为了什麽?是为了给领导办节办会装点门面,还是为了给厂里几百上千号职工和他们的家庭找口饭吃?!
现在厂子都快活不下去了,还顾得上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再这麽前怕狼后怕虎,等着咱们的就是关门大吉!到时候,谁还记得你参加过什麽电视节?史书上只会写某某电影厂于某年某月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