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工业之主 > 50-60

50-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顾影后她是个老婆脑 我只是想当一只宅龙而已 我究竟还能活多久 万人嫌被献祭邪神后 万人迷的小玫瑰 她是风暴中心 魔术师进入无限流之后[GB] 林老师的秘密情人 老婆怎么知道我在狗叫什么 禁止撩完就跑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50-60(第5/14页)

“吴二婶子,来三个小炒,两荤一素。”

冉昱朝店里喊了一声,然后就领着萧烈成在门口找了个拼桌坐下。

萧烈成觉得很新奇。他出身北郡军伍之家,虽然从小并没有被娇惯,可萧卓对他的仪态习惯要求的十分严格,像这样接地气的吃饭方式还是他第一次体验。

他见冉昱一脸习以为常,忍不住好奇道。

“阿昱,你常来此处吃饭么?”

“嗯。”

冉昱点了点头。

“吴二婶的手艺非常不错,老师和我都很喜欢。三哥偶尔过来阳坡,也会来这里打打牙祭。”

“唔,崔令长也来这里……?”

萧烈成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

他总觉得阿昱口中的“三哥”和大家认识的崔慎并不是同一个人,恐怕全雍西军校的生员都想象不到,他们的首席令长还有这么接地气的一面。

不过这一次青州之行,也让他对这位同父异母的兄长有了更多的认知。崔慎这个人,说一句面冷手狠都是在夸他,这是一个头脑极缜密极诡谲的存在,走一步算十步,旁人几乎不可能猜到他的想法。

不过看着全无破绽的一个人,其实软肋也很明显。崔慎对于冉家,尤其是冉昱非常在乎,他做的几个重要决定都与冉家和阿昱有关,这就让他的行动并非不可预测。

但如果可以的话,萧烈成还是不想与崔慎为敌。崔慎加入了东海卫,又出奇兵收复了黑熊礁和龟背屿,现在正是风光的时候,听说茂头卫所的陈平准备推他和杜成打擂台,接手海西三镇的兵权。

陈平是老将,在兵部也有自己的关系网,若真是给崔慎使力,宋国忠那个不成器的女婿未必比得过他。

是以他外祖章家开始有人嘀咕,怕他爹也在暗中推波助澜,想要把这个外面的儿子推上位。最近他舅舅写信给他,说已经托人去兵部走关系,看看能不能把陈平的奏本压下来。

舅舅还在信上说,外祖章家的兴旺全系在他一人身上。章家都是拥有旁支分家的大族,他这个章家外孙要是坐不稳萧氏继承人的位置,那章家就得分崩离析,跟东海的冉氏一个下场。

萧烈成被舅舅说得心烦意乱,刚好有这个青州兵器局的由头,他就跟父亲自告奋勇来了东海。

他不知道崔慎从军是不是想争萧家的位置,但他萧烈成身背两家盟约,退肯定是不能退的,到时候怕是也要出全力。

只是他不想让阿昱为难。

阿昱是他最好的朋友,是他可以完全交付信任的人。大雍军人不齐心协力共御外敌,反而因为利益内斗,阿昱肯定要伤心失望。

唉。

第54章 生机勃勃

萧烈成忽然的沉默,让冉昱觉得有些诧异。

但他也没有说什么,而是任由好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去打扰他。

萧烈成是被饭菜的香气惊醒的。他定了定神,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着饭菜说道。

“好香,阿昱可真会挑地方。”

冉昱与荣有焉地点了点头。

“二婶的菜是青州城里有名的好吃,要不是因为城里的店铺被海寇烧了,她也不会来阳坡。”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

“阿成,东海和北郡差不多,有外患的日子是不可能过安稳的。唯有我们自己硬起来,才能不被人欺侮,不然勤劳和富饶就是我们的原罪。”

“我小时候被几个分家的孩子欺负,都是三哥帮我打回来的。有一次我和三哥吵架了,互相不搭理了两天,那几个坏孩子就又来欺负我。三哥把他们教训了一顿。他们不明白,一家子的矛盾可以往后放,因为总有机会把话说开。你担心的未必是人家想要的,搞不好最后大家误会一场,这种内斗空耗完全不值得。”

他一边说一边给自己夹菜,显然是有些饿了,吃得格外香甜。

但萧烈成却没有动筷子,他一直在琢磨冉昱说的这些话,似是有意却还像无意,似乎是在提点他什么。

良久,他才笑道。

“崔令长倒是一心护着你。”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们这样。一起长大的亲兄弟能够反目成仇,更别说还有打小就分隔两地,跟陌生人也没什么差别了吧。”

他以为冉昱会反驳,可对方却点了点头,意外地表示了赞同。

“阿成你说的对。”

冉昱又扒了一口饭,小声嘀咕道。

“所以有血缘也不一定就会亲近,我和冉旸也有血缘,可我们大小就玩不到一起,这大概就是所说的气味不相投吧。”

“但我从来也没有想过去坑害过他,包括他们拿走了大半的冉家,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愤怒。”

“不管老祖宗当初是怎么定下的家规,阳坡这个织园的确是有四分十九支的出资,虽然出资中的大半是祖父和我爹给的,但给了就是给了,做生意要将信义,愿赌服输。”

“我生气的,是他们为了这些钱财就不顾血脉亲情,一昧的逼迫二哥和娘亲。要不是他们步步紧逼,闹得二哥日夜思虑不得养病,二哥也不会早早耗尽心血,溘然长辞。”

“我分的很清楚,冉家的仇敌是海寇,四分十九支最多是个落井下石,但他们在二哥身上是有债的,这些我都会一一找回来。我冉家是败了又不是破落,我们之所以还留在东海,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亲手报了这血仇,我和三哥都可以为这个目标拼上一切。”

他这样说,萧烈成便低头若有所思。良久,也不知道他是想通了什么,原本还有些黯淡的眼中蓦地盈满了光彩。

“说的对。”

萧烈成往嘴里填了一大口饭菜,肉汁的浓香让他眯起了眼。

“吴二婶的菜做得真是美味,比咱们在九凌城里吃到满堂红酒楼味道还正,唔,好吃!”

接下来他就一直在埋头吃饭,仿佛刚才那一句“说的对”是在夸吴二婶的手艺。

冉昱见他吃得香,便跟二婶说要加了几个荤菜。

“没得问题的哩。”

吴二婶操着浓重的青州土话,笑道。

“你这兄弟身板子壮壮实实,我瞅着食量跟三郎也差不了多少,这点吃食怕是不够!”

“也就是你那猫崽子胃口,一碟小食还要啃上半天!你大嫂二嫂每天还得差人定个三四个大份呢,你还不如人家小娘子们。”

冉昱被说得有点挂不住脸。

他大嫂朱玉婉是中都郡高等专学的生员,二嫂卢鸿雁毕业于岐江学院,两人都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化物科生员。前段时间两位嫂子都表达了想要帮忙的想法,刚好青州兵器局的火药坊缺人主持,冉昱便让两位嫂子去尝试一下。

这一尝试,还真就挖出两个人才。

朱玉婉行事稳妥、善定规则;卢鸿雁粗中有细、处置果决;两人妯娌多年,配合十分默契,不但真将火药坊支撑了起来,还管理得井井有条,如今已经成为青州兵器局最重要的一个作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50-60(第6/14页)

现在两人每天都乘着蒸汽车在阳坡和青州通勤,三个孩子日常交给冉夫人照看。好在康平、康雪已经到了进学堂的年纪,康宁又素来乖巧,交给冉夫人倒也不算负担。

崔慎发兵黑熊礁之前的一段时间,青州兵器局都在为这场战斗做准备,尤其是火药坊,昼夜运转几乎成了常态。

坊工可以三班倒转,两位主管却只能互相轮换,有时甚至还要分头行动。忙起来的时候,朱玉婉和卢鸿雁干脆就住在青州兵器局的舍房。这些配套设施都是织园留下来的,稍加收拾就能利用。只是织园建造的时候没有设置食间,所以两位嫂子经常会来吴二婶这里定餐食。

龟背屿之战以后,许多人都注意到隐身其后的青州兵器局,除了老主顾茂头卫所之外,也有试探性的订单开始接触阳坡。

造枪的原料是见底了,但却不妨碍火器坊的运作。配置叠氮物的材料东海就有,褐煤更是从钱郡守家的矿山源源不绝地卖入。等茂头卫所的火枪订单完成,与之配套的弹丸的需求肯定要翻倍,这一点朱玉婉和卢鸿雁已经做好到了预案。

火药坊最近在招人,男女不限,要求是有一定的化物基础,而且要胆大心细,操作精确。里面虽然也有不少小娘子,不说各个身强力壮,但体力肯定不是冉昱这个常年闷在实验间的人能比的。吴二婶经常能看到这些人风风火火地进出,久而久之就觉得七郎这小身板靠不住。

听说七郎去年还掉进了旧京的护城河呢!寒冬腊月的天气,从那么高的楼上摔下来,能活着都是个奇迹,身板可不是越发地单薄了?

冉昱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洗刷自己身上的冤屈!他是身板不算壮实,但那是跟三哥阿成这样的雍西军校顶尖生员相比,墨宗大学院日常有强健体魄的要求,他可是每次都能拿到优等呢!

“唔,你这身板……确实单薄了点。”

萧烈成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好友,把满满一碗炖肉推到冉昱的面前。

“多吃些,这些都是底气的。”

冉昱:……

吃完了饭,两人又在阳坡游览了一圈。

萧烈成以前来过青州,但对于阳坡这个小镇却是第一次听说。海寇之乱后,东海各城包括首府青州俱是百业萧条,唯有阳坡这里生机勃勃,街上的行人虽有风霜之色,但精神气和别处格外不同,也让萧烈成十分感慨。

“真没想到一家兵器局就能改变一地的风貌。”

听他这样说,冉昱笑了笑。

“这才哪到哪儿。”

“等几年后你再过来,怕不是青州城都要变样啦。”

萧烈成觉得冉昱在吹牛。

虽然青州兵器局很棒,但真论起来也不过就是一家小型兵器作坊。这样的兵器作坊在北郡能找出来好几家,比它们大的还有北郡兵工场,也没见能改变什么。

北郡有矿,有全大雍最大的钢铁场,成帝时代建立起的工坊场矿,一直运行到现在,说起来也是一百年的光景了。

有这样的条件,北郡才能从一片荒芜发展成大雍第一大郡。而东海此前一直是织场云集的地方,造布匹卖丝绸那是绝对的行家,可对钢铁工坊可是从未有涉猎,阿昱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可当他第二天拜见郡守钱酉匡,听这胖子夸夸其谈说要让青州兵器局把东海郡变成巨塔高炉、机器轰鸣的工业离岛,萧烈成惊得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的表情。

这一个两个的,都怎么了这是……白日发梦么?!

不过就算觉得离谱,萧烈成也没敢表现出来。一来他是晚辈,在北郡又有军职,另外北郡也的确有求于东海,于公于私他都不能得罪钱酉匡。

钱酉匡多机灵个人,一打眼就知道萧家这小子不信他的规划。你看这笑得多勉强啊,比起萧卓那种老狐狸还是差了不少火候,果然是个年轻娃,缺历练。

不过不信也没什么,早半年他拿十万银钱投兵器局的时候,他老娘和媳妇也不相信,总觉得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结果现在咋样?不但第一期的红利有了着落,矿里那些不值钱的褐煤也能给家里带来一笔收益。最妙的是,工场造出来的远狙枪和手枪还成了茂头卫所收复龟背屿的功臣,光就这最后一点,他家老娘和媳妇激动得两眼含泪,直说他给老娘舅姥爷家和小姨子报了大仇,拿出银票要他再多加点。

人嘛,总归是要做做梦的,说不定冉七郎就给实现了呢?!他是很看好冉家这两个小子的,一文一武相辅相成,最近过来的那个高家小子也很好,脑子够机灵,是块做生意的材料。

有了这些后生,东海迟早能给支棱起来。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北郡未来的继承人,就是萧卓本人过来,那也得稍微看看他的眼色,嘿嘿。

第55章 催化剂

萧烈成走了,带着冉昱给他的书册,喜滋滋地离开了东海。

临行当日冉昱没有赶去码头送行。那天刚好是茂头卫所最后一批火器的交付日,冉昱需要跟过去完成最后的交接。

这笔生意做完,他仔细计算了一下,发现除去人工和原料的成本,青州兵器局的账上竟然还有不少盈余。

当初为了支援三哥从军,冉昱这批枪的要价非常良心。虽然比大雍军队惯用的老火铳贵了一些,可与有价无市的珐琅枪和巴虎罗孚相比,青州兵器局的两种枪简直堪称经济实惠,不然督尉陈平也不会急着又追购了两批货。

可即便这样,青州兵器局这一季的利润还是十分可观,主要是弹丸太过赚钱。

受产能和原材料的影响,青州兵器局目前暂时只接受了三批次的枪订单。可与枪配套的弹丸却没有销售限制,造出来多少茂头卫所就搬走多少,枪不够弹丸来凑,大有把青州兵器局买空的意思。

冉昱看得瞠目结舌。

他现在忽然明白海西洲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机关师热衷研究火器了,实在是太赚钱。

别的不说,一把连发枪就有这样大的利润,更别说那些造火炮造炮弹的了,简直就是暴利!

其实冉昱这样想也不完全客观,他看到的一部分盈余在于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

青州兵器局与其他火器场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把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分拆成数个独立的加工单元,并在其中大量使用了床刀等机械加工器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约了人工成本。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想找到熟悉所有流程、能够稳定操作工具的匠人,不但需要人脉,还要花费很大一笔银钱。而且由于工匠们的工作习惯不同,彼此间加工出来的零件多数不能完全契合,所以只能交由各工匠带着徒弟独立制作。这样一来,工作效率难以维持,但人工成本却高的吓人。有资历的老匠人往往会把自己接下的活计派给学徒,用场方的工具场方的材料让学徒练手,徒弟们的劳动报酬就是给师傅的束修,干上十年才能放人出徒。

当然大部分匠人都很有分寸,会把废品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不会让场方亏损太多。但也不排除有那些无所顾忌的匠人,恃艺行凶,完全把场方的材料当作白捡,稍不留意还要挟拖延工时,也是让人苦不堪言。

可青州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50-60(第7/14页)

器局却没有这样的烦恼。

冉昱采用的流水线作业,从一开始就把枪的生产流程划分成无数独立的环节,并为每个环节的成品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

朱玉婉接手火药坊以后,因着合成叠氮火帽存在危险,招选上来的坊工又良莠不齐,她干脆把每一个步骤都制定出细致的流程,并且精确了行动时间和反应剂量,即便是不懂化物也没关系,只要听话并严格执行,火药坊的安全和产出就都有保障。

冉昱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也在兵器坊进行了推广。现代工业中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作业是基本配置,但在这个时代却是石破天惊的创举。阴错阳差之下,冉昱竟然触发了金风玉露超级加倍的效果,产能和质效都翻了不知多少。

这样一来,远狙枪和连发枪的生产成本就降低到一个令人意外的数字。冉昱一开始也不敢相信,可账目实打实就放在那儿,每一天都在给他创造新的惊喜。

到最后一批茂头卫所的订单交货,两种枪的销售利润已经超出冉昱的预估。可是有盈余暂时也不能给股东们分账,之前建造工坊时留下的窟窿还需要填补,另外兵器局也需要一部分流动资金来周转备用。虽然接下来他准备做带料加工的生意,可这模式要真的能够运行下来,说不定要需要增扩几条产线,他已经拜托阿元表哥去帮他购置海西洲限制的床刀,处处需要用钱,穷鬼阿昱的手头依旧不宽裕。

好在他的伙伴们都非常通情达理,高文渊一早就说是友情赞助表弟振兴家业,不需要也不想要什么什么分红,表兄弟之间的情谊不能用冰冷的金钱衡量。钱酉匡已经把冉昱当成了能下金蛋的金鸡,只怕他银钱不称手让自己的东海梦碎,已经从家中想方设法又攒一笔支援。

至于崔慎……

以前穷鬼阿昱打秋风,三哥慷慨解囊的底气就在这里了。钱原本就是为了阿弟存下的,现在果然都花在他身上,从来就没打算把钱再收回来。

好在造氨工场十分给力。

崔慎带队潜入龟背屿的时候,一直留在青州城里的谢门捷忽然给冉昱传了一条消息,说自己似乎发现了造氨反应中适合的催化剂。

那天是吴二婶亲眼所见,原本冉七郎正在她家的小店门口吃午饭,消息送来的时候他就像只兔子一样跳起来,半碗汤都洒在身上也顾不得,忙不迭地朝着门口的蒸汽车跑。

“哎呀,慢点,慢点啊!”

吴二婶眼疾手快地塞给他两个肉包。

“跑那么快,记得路上吃啊!”

后来她才知道,青州城里的谢大师发现了了不起的东西,能让她老家的庄稼长得更高更壮!

“老师,可是真的?!”

冉昱冲进实验间,“真造出来了?能够大量提高成氨水产量的材料?!”

“应该没错。”

谢门捷坐在木凳上,后背靠墙,真个人都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

听到冉昱的问话,他转过头,手在微微颤抖。

“我校验了好几遍,又让郎全独立操作了一次,基本可以确定它的稳定性。”

“但是阿全是我的学生,他承袭了我的习惯,所以我想让你来验证一下……”

冉昱点头,二话不说接过郎全递过来的实验记录。

郎全是谢门捷的学生,也是墨宗大学院的助习,说起来虽然职位和丰迟差不多,但朗师兄可是实打实做学问的人,十分得师弟们的敬重。

自从造氨工场落成以后,谢门捷就把郎全给召唤了过来,此时此刻,一惯沉稳的朗师兄竟然也有点情绪失控,黑红的脸上竟然隐约看得到泪痕。

很快,冉昱也开始理解他们的情绪了,因为他自己也有些控制不住,很想跳起来大吼三声。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合成氨产量真的提升了!

在墨宗大学院的开创者,雍朝开国泰相宁非所留下的化物论述中,曾有一个篇章详细阐述了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宁先生说它是极其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可以生产化学肥料反哺农业,也可以作为原料制造其他化工产品。

宁先生早年曾在九凌城中尝试合成肥料,然而那时的氨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含量低且难以提取,肥料的效果十分有限。后来大雍立国,泰相庶务缠身。在他去世以前,关于制氮工业的计划书便留在了墨宗大学院,成为一代又一代墨宗学人的执念。

宁先生在计划书中提到的复合肥料,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氨还可以作为合成叠氮火帽和火药的原材料,这也是扣住青州兵器局发展的一道枷锁。

现在,这道枷锁被打开了,被谢门捷打开了,泰相三百年的夙愿完成,就问哪个墨宗生员能不激动?!

“阿全,阿全。”

谢门捷推开徒弟扶他的手,踉跄地站起身,声音有些哽咽。

“等一切安稳了,咱们两个回一趟九凌城,我要去先生墓前汇报这个好消息!”

“当年我考录入‘新才’的时候曾经发誓,要为大雍造出自己的农肥,现在我终于有希望了!”

“等我造出大雍的肥……”谢门捷抖着手,开始在实验间里转圈,一边转还一边念念叨叨。

他是个痴迷化物的学者,日常穿着白色棉布褂,身上常年带着化学药水的刺鼻气味。许久未打理的头发加上神神叨叨的行为,让这位大雍最著名的化物学大师看上去和失心疯的普通老头也没两样。

但冉昱和郎全却丝毫不觉得怪异,反而还积极地帮他出主意。

“这么大的好事,得要告知学校吧!宁校长的那封计划书终于可以合上了,咱们这是完成了老校长的遗愿!”

“我想扛一袋子去先生墓。我是‘新才’选录上来的,‘新才’的规矩就是到了荣休那日,大家都要到先生墓前祭拜,向先生回报一下半生的成绩和作为。虽然我还年轻,但能协助老师发现催化剂,这大概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绩了,我得去跟先生唠唠!”

七嘴八舌,三人越说越兴奋,最后一致决定亲自造一包超级合成肥出来,到时候去先生墓给老校长做祭拜品。

说干就干。

三人使用含有钾、铝氧化物作助催化剂的铁催化剂,并且吸收了毕津作为工程顾问,成功解决了在工业化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难题。

“虽然我不是学化物的,”毕津一脸得意。

“但我们工程科以前可是由墨宗的冶铁组和土木组发展而来,正统传承,玩匠坊建造你们远远没有一个我这个工程师有用。”

于是拜祭小组又多了一个成员。

有了毕津的技术支持,冉昱重新修改了一下自己的合成氨炉设计,把谢门捷的催化反应融入其中,重新建造了一个新的造氨高炉。

就在萧烈成巧遇高文渊的那一天,阳坡的新·造氨高炉,产出了。

第56章 为何要造这样多

要说对于造氨工场的改造,最上心的人那莫过于东海郡守钱酉匡本匡了。

虽然并不知道那种奇怪的、带有刺激性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50-60(第8/14页)

道的液体到底有什么用,可这并不妨碍他坚信造氨工场是他东海高塔梦的开始。打从毕津着手设计新反应塔的图纸,钱酉匡就时不时前往探望,并多次表示愿意支援人力物力财力,被拒绝后还有点闷闷不乐,觉得毕大师不相信他的诚意。

不过钱胖子的郁闷也就是一阵风的事儿,他身为一郡之首虽然说不上日理万机,但也是有很多公文在等着他处理。

就比如郡内武将职级的晋升,以及前线将士军功的请领。镇海卫收复黑熊、龟背二岛礁,这一仗打的干脆利落,又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大雍军兵收复离岛,按规矩肯定要大大表奖一番。

崔慎现在的职位是副督卫,再往上一级便是正督卫。别看只是差了一集,但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一旦崔慎晋升成为正督卫,那他理论上就有资格加入东海郡尉的角逐,与陈平和杜成平起平坐。

要知道,宋国忠为了把女婿提到督卫一职,那可是细细谋划,层层铺路,亲自给他搭台唱戏足足经营了十二年,这才让杜平成功摸到了正督卫的门槛。眼看着捧起来的女婿即将接班,结果杜平在海寇之乱中贪生怕死,畏战不出。生生败坏了岳丈大人给他经营的口碑,也让陈平有了可乘之机。

钱酉匡对陈平的观感不错,至少比那个倚老卖老的宋国忠强,有野心也有良心,是个血性的军头。

不过陈平不是钱酉匡能够掌握的人,两人目前是合作关系,互相配合对抗杜成以及杜成背后的宋国忠,可以算是有共同利益。一旦杜成出局,陈平决计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对他言听计从,分庭抗礼是必然。

好在钱胖子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楚,也没有大权独揽的想法。他观陈平其人,觉得其野心不在郡尉一职,多半还是要进京入阁,这倒是与他又没有利益冲突了。

陈平在东海多年,就算入住兵部也必然会念及旧地,到时候东海卫说不定还能沾光受益呢。

一想到这里,钱酉匡就觉得这樽大佛还是要好好笼络,对陈平报上来的嘉表大笔一挥,全数准许。

首功自然是崔慎。他用短短两月就将镇海卫的精气神又拉拔了起来,还成功收复了黑熊礁、龟背屿两处离岛,封堵上东海防卫线的一处空档,晋升督卫的军功足够了。

军功够归够,但崔三投军的时日实在太短。大雍军中从未有从戎四个月就晋升提拔的,据说这是太宗亲自立下的规矩,为的是防止有人利用关系舞弊,动摇军心。

“也不是完全不行……”

陈平抿了一口热茶。

“这条军例的末尾还有一句补充,战时有重大战功者可破例提拔。只是太宗以后大雍几乎就没打过什么打仗,北部边境和东海线都有长期驻军,从没有让新瓜蛋子上过战场。”

“以前是没有,不代表这次也不行。崔慎是正经的雍西令长出身,虽然最初没有投军,可按咱们大雍军伍的规矩,他从戎必然是以校卫起。他操练了四个月就能收复两块旧土,这是他的本事。新进来的要都有他这种本事,想必兵部也不用那么死气沉沉了。”

说到这里,陈平顿了顿。

“何况他还有个厉害的阿弟。”

他先是观察了一下钱酉匡的脸色,这才接着说道。

“镇海卫能收复黑熊、龟背两岛礁,除了崔慎领兵有方,冉七郎造出的枪也给了极大的助力,要是没有兵器局全力供应的连发枪和弹丸,镇海卫也不可能这么轻松就端了海寇的据点,毕竟这十年间我们尝试了几十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打扫的彻底。”

“可造枪这事非同小可,以现在朝中混乱的局势,大肆张扬对冉七郎百害而无一利,不如以钟师之名向兵部请功,重赏青州兵器局。”

打了几回交道,陈平对于钱酉匡的脾性也摸了个七七八八,知道他对冉昱极为信任和看重,若无意外必然要为之请功。可隐功这事是崔三提出来的,不知道有没有跟冉七郎商量,反正最后这个坏人要他陈平来当。

陈平倒是很能理解崔慎的心情,家里养了个能造出连发枪的少年,要真给宣扬得天下尽知,以他们东海卫目前的实力还真就守护不住,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得让人暗算了去。

东海和都德只一海之隔,陈平也听了不少关于场主一夜破败的故事。有些人是自己抵抗不住诱惑,有些则纯粹是飞来横祸。归根结底还是怀璧其罪,君不见现在的都德港到处都是海倭商人,有多少大雍的商社破败后被海倭商人接手,成了人家的聚宝盆。

上南郡没有郡尉,只有驻郡守将,还是每隔几年就要轮换一次,根本不会管这些琐事。

陈平也不想看到好好的一个天才少年最后境遇悲惨,所以便答应崔慎的请求,亲自过来给钱郡守进谏。

只是他还是低估了钱郡守对于冉七郎的看重,钱胖子先是疾言厉色地驳斥了陈督卫的提议,然后又义愤填膺地指责他辱没钟师,言说钟师这样的大家,怎可能愿意担着贪墨弟子功劳的污点,他身为东海郡守秉承皇恩,必然要向上如实呈报。

陈平暗骂钱胖子油滑,什么辱没钟师什么秉承皇恩,这特么的死胖子就是满嘴喷油花,说话都没边没沿了!

他也看出来对方不是真想上报,只是借题发挥做一个姿态,顺便给自己的郡守形象再描层金漆。

这么一来,他陈平反倒成了唯一的坏人。将来冉七郎要是知道这个提议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怕不是要记他的黑账?!

气但是无法,戏还得给钱郡守铺垫好。

于是陈平又解释了两次,终于看到钱胖子的脸色和缓,无能狂怒但半推半就地就坡下驴。

钱酉匡才不傻呢,再演陈老头就要抄家伙了。

他对见好就收的尺度把握得十分精准。钱酉匡当官以前是做生意的,深谙财不露白,闷声发财的要义,就算陈平不说他也要想办法劝冉七郎低调行事,现在有人愿意当坏人,钱郡守乐不得。

于是他喜滋滋地把请功的奏表写了,然后差人回老家再送一批褐煤来阳坡。在得知新的氨塔可以提高产能以后,钱酉匡立刻去信给家里请款,按照他自己的估计,新的氨塔没有几万银钱是建不起来的,他这个郡守得鼎力支持。

何况这支持也不是白送,钱酉匡十分看好冉昱的本事,觉得自己这银钱就是扔进聚宝盆,将来能打着滚的收回来。

他这也不是盲目的自信。现在他家那些不值钱的褐煤都卖给了造氨场,虽然价格并不高,但那玩意以前都是挖精美带出来的废料,一文不值,现在这样做起买卖,收益竟然也十分可观。

这可都是冉七郎给带来的!

是以当冉昱告诉他新的造氨塔落成以后,钱郡守兴奋地一夜未眠,天还没亮就带着护卫驱车前往阳坡。

一大早的阳坡老街已经十分热闹,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味道,热腾腾的水蒸汽不时遮挡住行进的视线,这是最令人安心的人间烟火。

钱酉匡照例在吴二婶的铺子前找到了冉昱。他正跟谢门捷、毕津两位大师坐在一起,三人都在闷头往嘴里填东西,一看就昨夜连轴夜战了。

钱酉匡也搬了个板凳坐下,跟吴二婶要了一碗杂面,唏哩呼噜吃得十分香甜。

谢门捷看了他一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50-60(第9/14页)

“你倒是来的早。”

“嘿嘿。”

钱酉匡咧了咧嘴。

他是知道在座都是大学问家,在大雍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自己虽然是东海郡守,但大雍的大匠师地位崇高,就连皇室也要对他们高看一眼。

毕竟皇室自己也出了不少大匠师,比如孝诚懿济仁皇后是墨宗大学院医科的院长,明帝本人曾在墨宗矩子门下求学,云平郡主是数术家,成帝的长女嘉怡公主擅观云象等等。

能被天下闻名的大师主动搭话,钱胖子觉得十分荣幸。

“谢师,您也早。听说这塔造好了能多出不少氨,正好青州兵器局造弹丸能用得上,您不知道这玩意可是好东西,火……”

他还没说完,就被毕津打断了。

“以青州兵器局目前的产能,这些氨你们可是用不完。”

啊?!

钱酉匡的脸有点垮。

虽然他也是一知半解,可他听冉七郎说起过,这造出来的氨还是要尽快使用,保存不好就会引发事故。

原以为这新高塔是为了兵器局造的,结果现在毕津说根本用不到这许多,可是把他一下子给搞懵了。

用不完,那何必另造呢?

难不成是为了以后北郡的钢料过来做准备?

谢门捷略诧异地看着钱酉匡,似乎没想到这个胖郡守竟然还懂得挺多。

“你知道氨水易挥发不易保存?”

冉昱在一旁笑着给谢门捷解释。

“谢师,钱大人是造氨场的资助人之一,我们用的褐煤也是钱家的矿场提供的,当初建场的时候钱大人帮了不大忙。”

“嘿嘿,也仅是略尽绵薄之力。”

在大师的面前,钱酉匡还有些害羞。不过他最忧心的还是之前的话题,于是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两位大师,若要是兵器局用不了,那为何还要造这多的氨呢?”

第57章 公然伪造

为什么要造这么多用不完的氨……

那当然因为要尝试合成化肥了!

化物学不算是冉昱的专精,可他有个远在“天上”的好朋友宁小统。最近矩子令吸收了不少“日月精华”,终于在前几天连线成功,宁小统的圆圆眼苹果脸再度出现在投影内。

有时候回想起来,冉昱还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宁小统看上去也就十岁左右,说起理学工学那真是一套一套的,比他们墨宗大学院的教长还要有气势,难道这便是仙人仙法吗?

“嘿嘿,也不算是什么仙法啦……”

宁小统摸着头嘿嘿傻笑,但始终不忘给自己脸上贴金。

“只是我(数)脑(据)子(库)里有货而已,知识在于积累嘛,看得多了就自然会了。”

“对了,你不是说你的老师成功找到了适合造氨的催化剂,那是不是接下来你们的工业合成氨就可以搞起来了?!”

宁小统兴奋地搓手。

“太好啦太好啦,我爸爸一直说要是能早点造出化肥就好了,有了化肥就能种出更多的庄稼,大雍的百姓吃饱肚子不是问题!”

听他这样说,冉昱的心中也是十分激动。

宁先生在他的著述中曾经着重强调了肥料的重要性,只是受困于大雍境内没有丰足的硝石矿,百年来农户种田还是沿用传统的粪肥熟化,产量提升有限。

后来海西洲崛起,珐琅国在加亚利山脉附近发现了优质硝石矿,从而一跃成为寰海最大的肥料供应商,每年都从海运贸易中卷走巨额利润。

这钱赚的着实令人眼红,惹得海西有名的贪婪鬼西尔根二世蠢蠢欲动。身为路德国王,西尔根二世在位的时候没少折腾。可他也不是傻子,知道现在的路德国不是珐琅国的对手,自然也就不敢觊觎加亚利硝矿,而是把主意打到了大陆最南端维尔纽群岛的头上。

维尔纽群岛上没有硝矿,但却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为了躲避陆地上的各种天敌,远离大陆的各个海岛成了飞鸟的聚集地,逐渐形成一座座鸟岛。维尔纽群岛普遍有淡水资源,植被又十分丰富,每到春秋两季维尔纽群岛上到处都是歇息休整的候鸟,是海中著名的“鸟语之地”。

鸟做长途迁徙总要吃喝拉撒,经年累月岛上便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鸟粪。西尔根二世找不到硝石矿,便把心思打在了这些鸟粪的上面。鸟粪里富含磷和氮,作为有机肥料再合适不过,何况挖粪又不用花费任何投资,只要定期流放些囚犯上岛,送黑面包的时候顺便拉回鸟粪,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越想越动心,于是西尔根二世便派了一个冒险家前往维尔纽群岛上查看鸟粪。不看不知道,原来岛上的鸟粪厚度可达三四十米,而且全部露天不没有开采难度,为西尔根二世的私库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哪里有稀缺资源,哪里就会爆发冲突。

米列颠、珐琅和卢克索的君主们看到西尔根二世大发横财,说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三国作为海西洲的老牌王室,彼此间勾连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谁还不知道谁的德行?

米列颠国主张是他们的航海家最先发现了维尔纽群岛,只是因为岛上臭气熏天而离开,并没有标明放弃先占的权利。

珐琅国说群岛距离他的海外附属地最近,这些鸟岛原本都是海外附属地的范畴,西尔根二世是在窃取珐琅国的资源!

卢克索女王比较含蓄,偷偷买通了岛上挖粪的囚犯,搞起了鸟粪走私的生意,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卢克索硝石公司。

三家入局搅和,这下可是惹恼了西尔根二世。想要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和他的钱过不去,干脆在维尔纽岛上派了驻军,周围划定了海禁封闭区,禁止他国船只靠近。

这场十二年爆发的争夺,目前已经把四个国家六位领主都拖下了水。战争打了打,打了停,拖拖拉拉一直持续到现在。西尔根二世三个月前忽然患急病,死前前还惦记着他的鸟粪岛,要求大臣在他的棺木上刻下维尔纽群岛的图样,这便是海西洲著名的“鸟粪战争”。

冉昱是当个稀奇事讲给宁小统听的,没想到小孩竟然还点了点头。

“这很正常,已经在很多时空节点上发生过了,毕竟资源几乎没有成本,谁能拒绝大自然的馈赠呢!”

说到这里,宁小统顿了顿,很贴心地安慰道。

“阿昱哥哥也不要难过,咱们大雍虽然没有鸟粪,但是咱们可以发展合成氨工业啊!阿昱哥哥已经造出了温克勒煤气化炉,墨宗大学院的教长又找到了适合的催化剂,咱们不用挖粪也会有化肥的。”

听他这样说,冉昱点了点头。

的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业生产化肥最困难的第一关已经过了。可还是有新的问题,就是这些化肥要怎么用,宁先生在书中却没有论述。

“我爸爸当时也不大了解这些化肥的使用方法,毕竟在他的时代大雍都没有造出过化学肥料,我爸爸是不会在没有实际数据的情况下乱写乱讲的。”

宁小统为心爱的爸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清和 谨言 一觉睡醒多了个鬼王老公 伴我一生 残酷之爱 我的明星男友 帝师 爱恋之音 我亲爱的骗子 宠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