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工业之主 > 110-120

110-1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顾影后她是个老婆脑 我只是想当一只宅龙而已 我究竟还能活多久 万人嫌被献祭邪神后 万人迷的小玫瑰 她是风暴中心 魔术师进入无限流之后[GB] 林老师的秘密情人 老婆怎么知道我在狗叫什么 禁止撩完就跑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110-120(第1/14页)

第111章 、

阿元表哥走了, 满载着野心以及珍贵的磺胺,挥挥手就转身奔赴一块已经点燃了战火的大陆。

阿元表哥是个闲不住的人,越危险就越能让他兴奋。他尤其喜爱名利场中的阴谋诡计, 不浪的男人不叫爷们。

他这个性子冉夫人都劝不住, 只能叮嘱他随身携带火器,多多小心, 然后便随他去了。

送走了表哥, 冉昱也开始忙碌自己的事。

他首先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产业。

冉昱名下现在有三座工坊和一个小实验间,小实验间附带的工坊目前主要用来试制郎全师兄组织研发的磺胺类药物。试制成功,这些样品会交付由沈星姼先生带队的墨宗医堂组进行动物及临床实验。因为药物实验需求猛增,他们还特地组建了一个临时的药学科小组,专门记录和总结药物临床实验中的各种经验和流程。

陈颖达就在这个小组中。

因为是磺胺类药物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的亲历者,陈颖达的意见很受重视, 不但被吸收进入磺胺药的临床研究小组, 还承担了部分工作, 这让他觉得又兴奋又惶恐。

周围的人都是墨宗大学院医堂的高材生,自己只读过草药科, 还是在冉七郎的指导下机缘巧合地合成了磺胺药, 他自己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跟上其他人的脚步。

这种想法让他每天都处在焦虑中, 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偏偏他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不管有多疲惫,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叫就会全神贯注。这也是他炮制和熬煮草药养成的习惯,是以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根本没人发现他的异样, 只是觉得他瘦了许多。

结果, 还是亲爹陈平发现了问题。

自从磺胺药问世, 陈平再也不说熬药煎汤无用, 也不逼着陈颖达操演拳脚了。但他的态度似乎与以前没什么两样,依旧不会给儿子好脸色,这让陈颖达的心中略有些失望。

但他没想到,最先发现自己异常的竟然是一直不看好自己的父亲。陈平与儿子谈了谈,发现儿子是因为不自信而陷入了焦虑,顿时气得一巴掌把陈敏达拍到了一边。

“你觉得自己不行,那你觉得沈星姼、蒋秀云先生行不行啊?”

沈星姼是墨宗大学院的医堂长,蒋秀云是墨宗大学院化物科的教长,她们当然行。

“那既然她们都觉得你行,你怎么就觉得你不行?还是你觉得你比两位大师更行?!就算你真不行,那也是人家认为你不行,现在不是觉得你还行吗?”

陈家军伍世家,武将说话就是粗浅直白,陈平这段拗口,但陈敏达却是听懂了。

他爹的意思是说他已经得到了大师的认可,大师觉得以他的水平可以加入研究小组,在大师把他撵走以前,他就应该好好干,对自己有点信心。

这大概,是他爹第一次觉得他行?

不过不管怎样,陈颖达的心病总算是缓解了,干起活来越发拼命。沈星姼很欣赏他在工作中的专注和细致,不时也会对他多加提点。别看陈颖达打军体拳不行,可在制药和试药方面还是很有天分的,逐渐融入临床实验的团队后,在后续磺胺衍生物药物实验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磺胺药的合成也带动了药学科的发展。以前墨宗大学院医堂没有独立的药学科目,都是放在医科一并学习。因为目前应用最广的大蒜液注射已经不需要做临床试验。

唯一可以研究的青霉液因为成本过于高昂,目前没办法开展临床实验的教学。反而是传统医药科中的组方改良进展良好。

磺胺类药物的诞生一下子改变了这种局面。郎全的小组痴迷于探索各种衍生物的效果,对于药物实验的需求也在逐步攀升。沈星姼先生向大学院建议增加专项目类,可以暂时挂在医堂名下,培养专长临床实验的人才。

“要是开了目类,你可以去尝试一下。”

沈先生对陈颖达建议道。

“你有草药学的基础,又有磺胺药的经验,我觉得你很适合。”

啊,沈大师觉得他很适合吗?!

陈颖达先是惊讶,然后便是从心里涌上的一阵狂喜,仿佛整个人都泡在了温水中,快乐的差点飘上天。

“当然,虽然是新开设的科类,但也需要进入大学院的门槛,你自己还得努力。”

“是!好!我一定努力!”

陈颖达认真地保证。

从那天起,他就像是换了一个人,精神气都不一样了。

白天也就是认真细致的工作,晚上回到借住的小院,陈颖达都会学习到很晚,遇有不会的题目还会找冉昱请教。

据说陈平来看了两次,对儿子这个状态不置可否,但第二日陈夫人就亲自带人送了些补品和食材,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

要不是冉昱的小院里放着很多要紧的东西,陈家人还想送些厨子和随从,这在以前都是根本没有过的待遇。

陈郡尉好像发现了儿子的变化呢,果然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呀。

不过这是很好很好的事,不管陈颖达将来能不能考中墨宗大学院,他都已经给自己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茫然了。

为朋友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冉昱安心地收好实验间的账册,又取出了化肥厂的记录本。

湖溪化肥厂是去年底开始建造的,今年年初的时候一号场区完工,已经可以少量产出三种肥料。

这些肥料一部分是要供给彭冲大师的团队进行研究实验,另一部分被湖溪镇和桐佲镇的居民买走。原本两部分用量都不算特别多,交付之后还能保有一定量的库存。可偏偏钱酉匡带着冉昱搞了个巡海推销,这一路下来也有不少郡县对肥料表示了兴趣,库存瞬间有些吃紧。

他是亲眼见过化肥厂惨况的,都已经全力运转了,偏偏订单还在不断地进来,着急的货主们都守在门口,造出来就马上拉走,生怕晚了就被别人抢单。

这两天的湖溪码头格外繁忙。大船停不进来,货主就把船停在青州,然后雇佣本地的小船来往运输。从湖溪流至青州入海的栎竹溪从没有这样拥挤过,最狭窄的地方都要排队通过,船上的渔火照亮了夜空。

身为湖溪化肥厂的东家,阿昱一露头就被眼见的人揪住。十里八乡的乡亲都见识过化肥的好处,不过因为化肥厂就在湖溪镇上,所以大家也都没着急提前购置。

结果谁想到化肥厂一下子接到这么多订单,他们眼看着一车车的肥料拉出来被装上船,然后再顺着栎竹溪送去青州,自家手里连个废渣都没有。

更麻烦的是,因为准备要使用化肥,所以也没有提前熟制足够的农肥,眼看着就到了浇地的时间,谁能不着急?!

冉七郎,你得给想想办法啊!?

冉昱也没想到化肥的推广会这样顺利。

按照他之前的调研,大雍的农人对于化肥这种东西其实并不太接受,不然海西洲的化学公司也不会花费人力物力还折戬而归。

所以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建设大型化肥工场,只是先做了一个中型作坊级别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110-120(第2/14页)

场区试水。

中型作坊的产量满足东海郡内耕种绰绰有余,桃花村和桐佲镇那场对决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使用化肥的障碍已经被消除。他的计划是,等彭大师的研究结果出炉以后再逐渐向郡外推广。

结果计划比不上变化,钱郡守天外飞仙一般的上报了朝廷,于是化肥厂借着磺胺药的东风拿到了太后亲笔的牌匾,知名度暴增。

现在朝中上下都知道东海造出了能增产的化肥,湖溪化肥厂在太后面前都挂了号,这可比海西人找来的磕巴翻译可信多了!

能在朝中混的,哪个不是人精?很快就辨明了风向。

陈磬钟举荐的两名人选都落空,太后反而肯定了东海郡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甭管这小作坊是什么来头,西洋派和陈葵已经有了失势的迹象,非常值得关注。

于是之后的订单雪片一样飞来,搞得冉昱不得不将更多的合成氨成品拨付给化肥厂,避免原材料供给不上。

有限的资源当然还是要紧着化肥厂供给的,哪怕减少火1药1坊的产量也要保证化肥订单及时交付。大雍已经到了春耕的季节,趁着这个机会把化肥铺开,这一季末大雍就能收获更多的粮食,这可是关乎人命的大事!

海西洲的战火已经烧起来了,粮食和布匹这种战略物资会越来越难购入。拿着钱买不到粮食,大雍的谷米缺口怎么填补?化肥就是答案之一了!

下个月……

冉昱又翻开青州兵器局的账册。

下个月北郡的远狙木仓和连发木仓的订单可以全数交付,不过前日前北郡又订购了一批飞羽1火1箭1弹,交货期恐怕要等到春耕以后了。

好在阿成表示可以接受这个时间,毕竟北郡也是要春耕的,种田的事大过天。

这样一来,造氨工场的产能可以向化肥厂倾斜更多。等到春耕结束,化肥厂便恢复正常生产,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库存应该可以应付下一季的播种。

冉昱摸了摸鼻子,心里难得有点虚。

应……应该……差不多……希望能够用吧……?

第112章 、

够不够的……也就只能这样了。阿昱已经脑汁搅尽, 多一滴也挤不出来了。

不过好在三家工坊都很赚钱,尤其是青州兵器局,钱郡守拉来的订单足够他们续建化肥厂的二期工程还有余力。

盘完了账, 阿昱就很安心地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的木汽车已经很久都没有动过了, 之前卡住的点在造飞羽火1箭1弹的时候忽然有了灵感,如今正该是实现的时候!

“飞行射程不够, 就多设置个火药腔, 给你续上劲儿。”

冉昱一边念叨,一边找出之前的设计图,开始在桌上涂涂画画。

“放这里,两便都要各增加一个腔室,密封部……唔,就用活塞吧, 四腔往复工作, 刚好是个循环。”

他之前造的两腔木汽车其实已经能够开动了, 但持续行驶的时间很短,零件磨损的速度却非常快。这样的车造出来没有任何实用意义, 不但比不了列西煤油车, 连普通的蒸汽车都不如, 是个很失败的设计。

但失败,不代表就完全没有意义。

至少冉昱验证了内燃机关这个想法是可行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两腔内燃机的工作机制并不合理,他需要做更多的修正。

“来吧, 这次再试试看!”

冉昱修改了设计图,又仔细审阅校对了一番, 摩拳擦掌。

可真到动手的时候他就傻眼了。

之前在乌知河线上扭到的脚还没好利索, 结果在月鹭岛就遭遇了叛乱, 伤上加伤。

之前为了逃命倒是不觉得什么, 等脱险以后刚刚消肿耳朵脚踝就又肿了起来,到现在都不怎么灵便。

最近阿昱行走都靠拐杖,沈星姼先生警告他不能再做剧烈运动,除非他不想要他这只脚了。

脚当然得要,但木汽车他同样舍不得呀?

冉昱抬起头,习惯性地想喊陈颖达帮忙,却发现崔慎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正面无表情地盯着自己看。

阿昱顿时心虚了,下意识地放下拐杖坐好,乖巧地喊了一声。

“三哥,你回来啦?”

东海卫出兵收复三岛,后续的工作有很多,这些都需要安排人去负责。

陈平似乎在有意栽培崔慎,竟然尽数放手让他去安排。崔慎两战两捷收复五岛,身上的军功早已超然越众,放眼全大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么强悍的督卫,他的命令在东海卫中已经没人不服气。

不过崔慎也的确不负众望,不但迅速清理战场、统计伤亡、安抚将士;还根据东海线的情况和海寇的动向重新布防各个卫所。

原本由宋家把持的亓湖卫海西三镇,原有的建制已经被崔慎打乱重组,在这次三岛收复战中表现出色,洗雪了污名。

也是因为公务繁忙,除了之前被教训的那一次,阿昱已经有好些天没见过三哥了。他是听说三哥去了长明岛,这才大着狗胆恢复活动,谁想到被三哥抓了个正着!

“不回来,你怕是要上天了。”

崔慎走进小院,视线扫过一旁已经被打开外壳的木气车模型,微微挑眉。

“搬的起来么?”

“当……当然不能搬。”

阿昱假装理直气壮,妄图蒙混过关。

“沈先生说我的脚不能吃力,我就是把它拆开而已,我才不会搬它!”

“哦。”

崔慎点了点头,又问。

“不搬,怎么拆的?”

冉昱卡壳了。

是啊,木汽车就放在地上,他是怎么拆掉车子覆盖上部的铁壳的呢?

当然是……用受伤的脚一点点的试探着蹲下去啊!

“哥哥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他马上麻利地认错,态度十分诚恳。

从小到大,小坏蛋阿昱只有在求兄长们顶包的时候才会叫“哥哥”,一声“哥哥”叫得又软又甜,充满谄媚讨好,是小坏蛋阿昱的压箱底技能。

现在,大哥二哥都走了,阿昱的“哥哥”就只剩了崔慎。

崔督卫垂下眼,夕晒的阳光遮掩了他的表情,也让人无从探知他的想法。

良久,冉昱终于听到了那句“下不为例”。

呼,终于过关了。

以防万一,冉昱马上转移话题。

“三哥你怎么过来了?卫所那边都忙完了吗?”

崔慎点头。

“今天有你喜欢的海餹鱼,云姨让我接你回去吃饭。”

唔,海餹鱼啊!

阿昱的眼睛亮了,忙不迭就要起身,却被崔慎按在座位上。

男人蹲下身,先检查了一下他脚踝的情况,然后便轻轻松松把人抱了起来,直接往门外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110-120(第3/14页)

抱人的时候,崔督卫还掂量了一下阿弟的重量,颇有点不满意的意识。

阿昱多机灵个人,看他三哥皱眉就知道因为啥,马上开始替自己鸣冤。

“都是按时吃饭的,有陈敏达在,想不按时都不可能的。”

“陈家最近送来好多食材,陈夫人是下了血本就怕她儿子亏到,我也跟着沾光不少。”

虽然以前是东海首富,可冉氏本家的吃穿用度却并不夸张。倒不是吃不起,只是觉得没必要,毕竟已经过了熬夜读书的年纪,谁还能上顿羊肉下蹲蹄髈的吃,怕不是要腻到!

“陈颖达真要考墨宗大学院?有多少把握?”

上了车,崔慎问冉昱。

冉昱想了想。

“以目前看有五成,要是接下来的三个月他能进益一些,也许能达到六成。”

崔慎点了点头。

一半的几率,足够了。

不管陈颖达能不能考上,陈平是看清了儿子的专长所在,想必以后也不会再逼他去打什么军体拳了。

“对了,三哥。”

冉昱忽然想起一事。

“冯德志的事怎么样了?我之前听说他在昭狱里喊冤,说有人陷害他,朝中还有人帮他说话。”

这个消息的源头自然是钱酉匡。

经过月鹭岛上的生死大逃亡,钱郡守对冯德志一家简直恨得要死,一直在密切关注月鹭岛叛乱的后续。

原以为冯家人私通外贼、谋害朝廷命官,走私牟利、贪墨税金的罪名坐得实实在在,没想到冯德志竟然还拼死反扑,请出了自己的恩师,先帝一朝负责考举的大儒。

“冯生本人无供,也无实证,单凭其子片面之词,如何能定得了罪责?!”

“冯子安胆小怕事,稍微一吓便屈打成招,这可能是起冤案!”

吵来吵去,最后竟演变成关系户对考举清流的坑害,气得钱酉匡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是关系户没错,但那也是户部过了明路了任命!他人都差点在月鹭岛交代了,谁拿自己的命去坑冯德志啊,他配吗?!

为了谨慎起见,冯家人的案子暂时搁置,人还关在昭狱重牢,但暂时不会行刑,等待案子水落石出之后发落。

冉昱就觉得匪夷所思。

他是月鹭岛叛乱的亲历者,就冯德志那模样怎么看都不想跟南岛浪士不认识,不然他何必看人眼色?

可这事,出了月鹭岛就说不清楚了,主要冯德志死不认罪,也不承认那些与新川的往来书信是他亲笔所写。

这老小子的确鸡贼,信函上的笔迹用了变体。如今他只承认和新川做过生意,那还是因为自家女儿嫁去了海倭国。

至于为什么一个堂堂命官之女要嫁给海倭国的商户之子,关于这一点冯德志也有话说——他闺女之前定的亲事被冉氏分家的少爷给退了,还说得极其难听,导致名节受损。

冉氏分家以后,退亲的少爷家拿走了大半资财,还颇受恒阊郡守胡子善的礼遇。冯德志官阶比不上胡子善,又不敢得罪临近的中都郡,只要委委屈屈把女儿家给个海倭商人。

胡子善:……我什么时候不让你闺女另嫁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冯德志的案子已经被翻起来了。冯德志只承认与海倭商人新川合作生意,利用职权放对方的船运货进港,别的罪名一概不认。

他这个时候倒也硬气了,拼着受刑也不肯签字画押,外面又有几个老儒生替他奔走呼喝,大理寺一时也拿他没辙。

“我觉得那几个老头也不是真信了他的鬼话,多半还是想借着冯德志的案子打击西洋派,毕竟钱郡守当初也是走的陈阁葵家亲戚的关系。”

冉昱客观地评价着局势。

“他们的目的挺明显的,就是要把钱郡守拉下水,然后借机扳倒陈阁葵自己上位。”

“毕竟在先帝一朝,这些人都是说了算的。原本想着扶持幼帝登基会续用他们,没想到太后直接准了他们告老的折子,都给打发回家啦。”

一说起这事,冉昱就乐不可支。

他现在觉得温太后真是个妙人,打蛇随棍上的功夫炉火纯青。想必当初这群老头也没想到一个寡妇会有这样的胆气,竟然敢把先帝重用的几人都给撵回家!

不过他现在也有点替钱郡守担心。

虽然旧儒派绝对拿不出钱郡守构陷冯德志的证据,可一旦水被搅混了,这个污帽钱郡守就得一直带着,这对他的名声和前途没有半点好处。

钱郡守是个好人,冉昱不想看到好人得了这么个下场,所以对此时格外的关注。

看出了阿弟的心思,崔慎微微一笑。

“不用急,事情已经解决了。”?

第113章 、

解决了?

冉昱惊讶地转过头。

“怎么解决的?冯德志招供了吗?”

崔慎摇头。

“冯德志没供, 可我们在月鹭岛找到了人证和书证。”

“月鹭码头西北角有片乱葬岗,说是有些怪力乱神的传说,岛上的百姓都被禁止进入。”

“其实那里就是冯德志给海倭人开辟的特殊通道, 海倭人还在那边建了一座水牢, 专门处置误入的岛上百姓。”

“我们救出了水牢里的人,他们身上能用于证明证明身份的文牒都被拿走了, 海倭人会杀掉他们并替换成自己的人, 再释放到大雍的其他地方。”

“近十年间,月鹭岛上有很多人下落不明,但他们的身份文牒冯德志却没有注销。我们已经将这个情况上报户部,这些人很可能都被替换成海倭人的探子。”

与阿弟说话,崔慎毫不避讳,直接点出了月鹭岛上那些浪士的身份。

大庸的官报上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 所以只能把那些身份不明的浪士定义为流浪海寇。可当日目睹现场的人都清楚, 那哪里是什么海寇, 那分明就是海倭国皇室培养出来的死士!

“替换身份?”

冉昱皱眉。

他忽然联想到之前在旧京兴福楼中发生的那场爆炸,与月鹭岛上的这次几乎如出一辙。

如果说月鹭岛上的“活计”都是海倭国培养的死士, 那么在兴福楼中悍然开枪、割喉汝阳王、偷袭萧卓的那群南岛人, 多半也是海倭国的手笔, 而且还是经营多年的精锐!

差别很明显,在兴福楼事件中出现的南岛人,他们都操着一口流利的大雍官话, 熟悉大雍社会的生活习惯,从行为上根本找不出任何违和的地方, 一看就是在本地生活了许多年, 已经完全融入了旧京。

可这次的酒楼伙计那就差太多了。不但全程不敢开口说话, 就连最基本的餐桌礼仪都搞错, 情急之下还会使用母语沟通,可见这是一次十分仓促的刺杀。

想想也是,毕竟在乌知河线上已经折损了一批人手,谁也没想到钱酉匡就这么大胆,在遭到刺杀以后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110-120(第4/14页)

敢出来招摇,大家都以为他会直接乘船在各郡海卫的接替保护下直达东海!

可是偏偏,钱郡守又跳出来了。

他花蝴蝶一样的四处乱舞,彻底打乱了幕后人的预估。你说猎物都飞到门口了,不下手好像都对不起自己,只能迅速拉出一批人顶上。

可月鹭岛就这么大,在岛上冒名顶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别说刺杀前还要有所准备,不能上来太多的人,以免惊动守军。

月鹭岛的守军是兵部直统军,就像南部诸郡的驻军一样,每隔几年都要轮换,只听兵部的号令,驻岛参将不归冯德志管理。

月鹭岛参将虽然也上了冯德志的贼船,但他最多只敢在巡海的时候松松手放放水,再度的勾当也是不敢做的。

像是投靠海倭国、背叛大勇,冯德志都要瞒着参将进行。而且冯德志要真动作太明显,轮换的时候参将也不好往上汇报,惊动了兵部整个月鹭岛的锅盖都会被揭开。

所以半遮半掩,束手束脚,再加上冉昱兵行险招,一场猎杀搞成了夹生饭。

只听崔慎又接着说道。

“在距离水牢不远的地方,我们发现了一处荒废的宅院,里面是冯子安自设的私牢。”

“冯子安仗着冯德志的身份,对过往月鹭岛的商人船只进行勒索,他有时会把不听话的商人和把头拉到私牢里教训。我们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小子,他被关了大半年,一直在用偷藏起来的铁片挖私牢的土墙,而且差点就要成功了”

“关了大半年?”

冉昱惊讶。

“为什么会这么久?!”

“因为这小子身份特殊。”

崔慎笑着解释道。

“说起来,他其实还跟冯家有些关系。他姐姐原本是冯家的丫鬟,因为青春貌美被冯德志看中,强行收进房中成了最得宠的小妾。”

“冯子安挥霍无度,在外面欠了高利贷,他又不敢跟冯德志说,便抓了姨娘的弟弟要挟她,让她想办法偷出亲爹密库的钥匙好拿些金条,就是咱们之前从冯子安身上搜到的那一把。”

“一开始那小妾不干,她很清楚偷拿钥匙是多大的罪名。冯德志虽然爱她美貌,可说到底她也是签过卖身契的,被抓到马上就会被主母打杀掉。”

“但冯子安吓唬他,说不偷钥匙就一直关着她弟,要是敢跟冯德志讲就直接杀人灭口。两人拉扯了大半年,最后那小妾熬不住,前些天终于同意动手。”

“可谁也不知道,她偷出的可不只有一把钥匙,除了密室她还阴错阳差地拿到了冯德志床下地窖的钥匙。”

“小妾分不出两把的差别,便随便给了冯子安一把。也就是这段时间海倭国要在月鹭岛设局猎杀钱酉匡,冯家上下都跟着折腾,冯德志也没发觉床下地窖的钥匙没了。如若不然,那个越狱的小子就算逃出来也见不到他家阿姐,偷钥匙的小妾肯定是要被处理掉的。”

“小妾见到弟弟平安无事,为避免株连九族时让弟弟遭殃,便主动把床下地窖的钥匙交了出来。现在东西就在大理寺手中,差役在窖里搜捡到了不少关键证物。应该说冯德志是个再小心不过的人,他留在金库里的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真正要命的他全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天天守着。”

“有了这些证据,旧儒派的那些老头子都闭嘴了。现在操场上没有人再敢给冯德志一家说话,之前跳的最高的那些人现在都成了缩头乌龟,生怕冯家人的事波及到自己。”

“大理寺已经重新审核了冯德志一案的卷宗和口供,冯德志的那名小妾作为证人提供了关键证词,再结合最新找到的证据,冯德志家里通外国、贪墨税金,结党走私,谋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已经凿实,十日之后就会临场问斩。”

呼——

听到这里,冉昱长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曲折刺激,尤其最后那个小妾和弟弟的故事堪称神来之笔。”

要不是机缘巧合发现了弟弟,从而让姐姐愿意拿出钥匙并过堂作证,冯德志的案子现在还陷入焦灼中呢。

“那对姐弟俩现在怎么样了?”

冉昱好奇地问道。

“没怎么样,虽然是冯德志的小妾,但她交出了钥匙,又作为证人指证冯德志一家的罪状,立了大功。将功补过,大理寺象征性地罚了她些赢钱,便烧了卖身契让她回家了。”

“不过他们姐弟在月鹭岛过不下去,便改了名字准备来东海谋生。他们两个原本的姓氏有点特殊,太容易被人认出,于是改名的时候索性去掉了一个字,现在都姓文。”

“那个弟弟脑子灵活,我看是块当兵的好料,他若是能通过春季的招兵考核,我有意收他进东海卫。”

崔慎说的简短,其实还有些小细节他没跟阿弟讲。

比如文氏姐弟的真实姓名。

这姐弟俩原本都姓宇文,姐姐叫做宇文丽娘,弟弟叫做宇文琼。琼是琼浆玉液的穷,意为美玉。

听到这对名字的时候,崔慎马上联想到高文渊给出的情报,冉旸去年在恒阊和中都郡疯狂寻找一个名叫宇文宆的人,宝顶宆,同音不同字。

虽然不同字,但崔督卫觉得这寻而不得的原因可能就在月鹭岛。

宇文丽娘被冯德志收入后宅,妾室的名字是不会对外公开的,而宇文宆被冯子安当成了要挟他姐的筹码一直关在私牢,这一关也有多半年的时间,正好错过了冉旸找人的时间。

虽然现在看不出这姐弟俩有什么特别的,可冉旸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疯,至少从他目前的动作来看,他执着的每一件事都有缘由。

那么,这个宇文宆就很重要了。

所以他建议了解对方改掉姓氏,又劝说这姐弟两把原本的目的地由中都换成东海。冉旸不敢把手伸到东海郡,何况宇文宆已经成了文琼,并且投了东海卫戍军。

不管宇文宆这个人对冉旸来说有什么作用,只要进入了东海卫,他就是崔慎的掌中物,随时可以掐断的秧苗,不足为惧了。

冉昱可不知道他三哥心中转了这么多心思,他单纯地为文氏姐弟高兴。

东海好啊,东海百业待兴,机会多多,来东海才有机会施展能力,一举翻身也不是不可能的!

没看之前阿元表哥从旧京带回来的那两个小孩都找到营生了吗?

楚玉年纪大些,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跟着高文渊去了海西州,柳箭还是上学堂的年纪,人现在在青州城里的公塾,管吃管住,据说成绩时分不错,而且还对机关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两个人都是高文渊带回来的,后续自然由他负责。冉昱原本还担心阿元表哥性格跳脱不太靠谱,现在看,表哥知人善任,他做出的安排都很妥当。

三哥比表哥还靠谱,想必文氏姐弟很快便能在东海安顿下来,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吧。?

第114章 、

兄弟两个正说着, 冉昱忽然在车窗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竟然是王春岚。

王小姐脚步匆匆地穿过街路,似乎正急着赶去什么地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110-120(第5/14页)

“怎么了?”

崔慎觉察到弟弟的视线,寻着也看过去, 眸光微闪。

“阿昱认识那位女士?”

冉昱点了点头, 便把王春岚和、谢彼得和高文渊的事情跟三哥讲了一遍,末了又感慨道。

“那天王小姐找上门的时候, 我还以为是阿元表哥的桃花债, 结果表哥说他暂时还不想成亲,他还说……”

说到这里,冉昱忽然顿了顿,视线微微往三哥的方向飘了飘。

崔慎没错过阿弟表情的变化,但他什么都没说,只作未发觉, 状似随意地接道。

“怎地不说了?高文渊他说了什么?”

阿昱忽然笑了, 一脸促狭地道。

“他说三哥你年纪比我们都大, 才正是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不过说来也奇怪……”

阿昱忽然开始自言自语。

“怎么一直都没见娘亲去相看哪家小姐呢?大哥二哥这个年纪的时候,家里早就开始张罗他们的亲事了, 娘亲是不是忘了?”

听他这样说, 崔慎的唇角微勾。

只是他坐在车中, 斑驳的光影遮住了他的表情。

“是我跟云姨说不着急的,我心里已经有了要在一起的人,我愿意守着他, 等他。”

“是这样的呀……”

冉昱的声音有点气闷。

“那三哥的保密功夫做的真好,我们都不知道呢……也不知道, 嗯, 我这个三嫂是怎样的人……”

“不急。”

崔慎竟然还应了一声, 似乎很赞同阿弟的话。

“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再等等会给你讲的。”

听他这样说,冉昱的心里顿时就不是滋味了。

从小到大,三哥只有对他才会露出这样温和的表情,现在这个专属待遇可能要没了。

唔,不是可能,大概率已经没了。

三哥喜欢的人,还要他未来的侄子侄女们,他们才是三哥最亲近的人。毕竟自己也不过就是个没有血缘单一起长大的弟弟罢了。

唉,虽然知道不应该,可总觉得有些郁闷,可怎么办呢……

这一顿饭冉昱吃得没滋没味儿的,就连冉夫人问他近况都回答得乱七八糟。冉夫人倒也没多想,阿昱在挂念他那点小玩意的时候总是这样心不在焉,所以饭后她很大方地放儿子离开,还叮嘱他要小心脚踝的伤势。

回去的时候,依旧是崔慎送他。全程阿昱都在闭眼睛睡觉,不想再和三哥说一句话。

不想说就不说,崔督卫也由着他。只是在分别的时候,三哥从车上搬下来一个铁架子送进阳坡小院,说阿昱腿脚不便,想要做手工也不能总蹲在地上,还是做个铁架的置物台比较方便。

还是和之前一样体贴关照。

阿昱敛下眉眼,闷闷地谢过了三哥的好意。

虽然三哥有了意中人,但好像也没疏忽对于阿弟的照顾,这下他更是半点茬都找不到了。

阿昱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好在他也不是那么纠结的人,等关上门冷静下来,他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就很快消失,又一门心思投入到内燃机腔室的改造之中。

两腔变四腔,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几乎整个内部结构都要做大修。

可这也是阿昱的兴趣所在。失败的尝试对他来说一点都不枯燥,反而是推动完善的动力和指引。他全身心地沉浸在四腔内燃机的改造中,每日不是在屋里画图纸就是在小院敲设备,废寝忘食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备考应试的陈颖达。

终于有一天,当苦读到大半夜,早早起来准备继续用功的陈颖达走出房间,他在院中看到了一个丑丑的铁疙瘩。

“这这是什么啊?”

他一脸愕然地问道。

“是木汽车啊?”

冉昱很得意。

“怎么样,我终于改造完毕啦!唔,它现在不应该叫木汽车,应该叫它内燃车。”

啊……

陈颖达目瞪口呆。

就怎么说呢,这玩意真的是太丑了,连通的管路像是打了补丁一样歪歪扭扭,底下连着三个轮子和一个圆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相遇后的我们 心愿茉莉花 [综] 式神录 [原神] 系统上线时我已名扬提瓦特 [清穿同人] 清穿之侧福晋悠闲日常 幸福一念之间 谁是巨星? 独拥你的声息 致遥远的你 我们在毕业那天杀死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