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工业之主 > 250-259

250-259(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顾影后她是个老婆脑 我只是想当一只宅龙而已 我究竟还能活多久 万人嫌被献祭邪神后 万人迷的小玫瑰 她是风暴中心 魔术师进入无限流之后[GB] 林老师的秘密情人 老婆怎么知道我在狗叫什么 禁止撩完就跑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250-259(第1/13页)

第251章 、

有金川苏菲亚这个对照组, 金川吉的焦虑一下子变得不可抑制。

他迫切地想做点什么证明自己,但他又实在找不到什么适合的,毕竟在上次“烟1土点心”事件之后, 他好不容易发展的暗线又被一网打尽, 而且现在的东海外松内紧,就像是一张早就织就好的大网, 金川吉的本能告诉他, 不想死就不要靠近。

但什么都不做肯定是不行的,他只能又去找上司坂利家求教。

坂利家现在也是一脑门官司,他之前制定的计划没有一个成功,生存空间也被大大压制。

最近海倭国国王的间歇性头痛越来越严重,听说发作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幻觉。王室为了保持血统纯正几乎代代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上一任国王在出现幻觉后三年死亡, 现在的主上身体一直很康健, 下臣们以为他至少可以再活十年, 谁知道竟然也早早就出现了病症,看来确定新王继承人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

可海倭国国王本人却并不这么想。

他觉得自己只是生了一点小病, 完全可以通过药物或者秘方维持。为了稳固手中的权力, 海倭国王也不知道打哪儿找来了一名术士, 三不五时就给他配置一些神神秘秘的药丸。

别说,海倭国王吃下之后,病情还真的有了起色。不但幻觉减轻了许多, 而且每天都精神奕奕,半年之后, 奥宫竟然还有两名使女有孕。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海倭民风放荡, 但王室生孩子是出了名的难。

别说国王王后近亲成婚难以生下健康的子女, 即便是送入奥宫中的贵族使女, 怀上身孕的也寥寥无几,所以哪怕母亲只是一名低贱的庶民,身为男性后裔的松依旧可以获得贵族的身份,只是没有其他的兄弟那么受看重而已。

海倭国奥宫的怀孕潮直接轰动了濑户城,也让王位继承人的选择越发扑朔迷离。

松宫被俘,桧木宫失宠,老国王雄心勃勃,自觉自己春秋鼎盛,对于所有可能威胁自己权威的威胁,哪怕是自己亲生的成年儿子都十分忌惮。

现在他又有了新的选择——还未出生但绝对不会威胁到他权力的幼子,这可比私下笼络重臣、野心勃勃的桧木可爱多了。

于是刚刚稳定下来的濑户城再度动荡了起来。极度的威权之下,海倭朝局迎来的大洗牌,外事省和情报部也不能独善其身。

坂利家想要借机向上攀爬,对金川吉的请战自无不应。

他不清楚金川家的内部斗争,还以为金川一郎无论如何都会拉拔一下自己这个成年的儿子,对于仙匀城情报小组也会多加照应。

“你去督促烟1土的事吧。”

坂利家给金川吉下派了任务。

“最近濑户城缺银钱,会有一船烟1土在都德靠港。码头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你要想办法把这批货给尽快给分散送出,我们的活动经费和给主上庆贺诞生的礼物就靠三船烟1土了,一定不能搞砸!”

金川吉领命,并且十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坂利家见他行动谨慎,心中对他略微放心,又安排了几次押送或是贩卖烟1土的任务,金川吉都完成得不错。

“没想到,你竟然是个做生意的好手!”

坂利家对金川吉赞赏了一番,便很放心地把这条生财线交给了对方,自己回濑户城述职。

没了坂利家的管束,金川吉做起事来越发没有忌惮。

经历过这几次的烟1土生意,他自觉也发现了一些门道,发展一批接洽下线,烟1土买卖干得愈加得心应手。

他开始觉得坂利家过于保守,行事瞻前顾后,明明还有很多赚钱的机会嘛,怎么就不敢做!?

金川吉看得很清楚,他们在都德城做这见不得人的生意也不是全无倚仗,都德知府万庆舟就是他们的座上客,哪次从他们这里拿走的抽头都不少。

既然拿了他们的银钱,那大家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在万庆舟的地盘上他自然要尽量给行方便。比如在码头靠岸的时候,就算超过了预定的时间,但只要码头的卫军不吭声,别人也不会多事到去查看他们运的到底是什么,一船一船的走货实在太保守了。

另外,他还在都德城中发现了清江教的踪迹。

这事别人不知道,但他金川吉是真正和清江教打过交道的人,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其实在都德城中最大的卖家并不是像谢彼得、赵查理这样的富家少爷,而是清江教岐江本教宗!而他们也不是因为坂利家个人的人脉才得到万庆舟的庇护,而是清江教需要烟1土,要求万庆舟在都德港放行,而万庆舟拿走的那些抽头,不过就是雁过拔毛、不要白不要!

看明白了这样的关窍,金川吉仿若醍醐灌顶,瞬间就有了独立单干的想法。

既然不是靠坂利家和海倭国外事部的面子,那他这个曾经和清江教打过交道的“可靠人”,是不是也可以成为清江教的上线?金川苏菲亚能够游说海西人进攻昂德兰,他金川吉独霸海倭烟1土生意也没什么奇怪的。

清江教买走了那么多烟1土、控制了不知多少大雍官员,能在都德城做到只手遮天肯定图谋不小。现在大雍和海倭国的关系极差,有海倭国官方背景反而是个拖累,不如他这样无官职的便于隐藏。

这一点金川吉倒是想的没错,清江教的确对坂利家的海倭官方背景有所顾忌。

以前是需要他确保能够拿到稳定且优质的货源,现在有一个同样背景雄厚但却又不出任官方职务的金川吉主动接洽,清江教在考察了一段时间过后,果断地选择改弦易张。

于是金川吉如愿以偿,成为“烟1土贸易”的上线。

和清江教接触久了,他也逐渐了解到了这个教团的一些情况。

比如他们会进行一些神秘通灵的仪式,烟1土就是这些仪式要用到的必需品。教徒们在这些仪式上可以得到神明的预言,这些预言将他们牢牢捆绑在一起,成为坚固的利益共同体,他们甚至坚信教团的大祭司会法术,能够让人起死回生!

事实上,他们现在就在进行一场起死回生的法事。听说这场法事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奉上贡品无数,有许多教徒亲眼见到死者的神魂显灵,眼看就要大功告成!

金川吉对这些说法半信半疑,但清江教的教团中有很多都是大雍的官员,也不乏地方豪富巨贾,这些人都言之凿凿见到了死去之人的魂灵,而且尸身不腐栩栩如生,这就是神迹!

“此术法若真能大成,那以后吾等也可以死而复生,再也不用担心生死轮转之苦了!”

一位教徒这样对金川吉说道。

“大祭司说也不用等很久,再有半个月大家就能看到结果了!”

金川吉也很想见识一下这神奇的术法,但清江教并不接纳外域人,他也只能想方设法地在外围打探。

他如今已经不能再回去投靠坂利家,毕竟抢了坂利家的赚钱门路,现在对方指不定怎么记恨他。好在烟1土贸易的巨大利益让金川一族愿意给他提供支援。在父亲的帮助下,于是他逐渐打探到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250-259(第2/13页)

些旁人无法得知的机密。

比如,现在在进行复生仪式的人是在几年前兴福楼事件中被割破喉咙而死的汝阳王,而大雍朝中上下都有清江教的信徒,复活汝阳王是神明的指示,汝阳王天授正统,才是天命所归的大雍之主!

金川吉:……!

刚收到消息的时候他也很震惊,不过细想之下似乎也有些道理。

比如当年大雍皇位继承之争,一个是德高望重的汝阳王,一个是现在坐在皇位上的三岁小孩,想也知道肯定是汝阳王更可靠。

可是偏偏,上位的是幼童。

幼童登基之后没两天,汝阳王就死在了兴福楼。他记得父亲说过,当年汝阳王和濑户城的关系十分亲善,论理他们派去的死士无论如何不会击杀汝阳王,被割喉这事就十分蹊跷。

不过当初幸福楼事件的主使是桧木宫手下的新川,新川一族原本就是在大雍坑蒙拐骗起家,他们家与大雍皇室和高官的关系盘根错节说不清,也不排除是借机替人解决后患。

毕竟,后来的新川一族可是为了钱财出卖海倭国的利益,用假的飞羽火1箭1弹害死三条番军团和松宫,说不定一早就被买通了!

金川吉自觉想通了关窍,对清江教的神秘仪式就越发上心。

要真是能把汝阳王复活,那就等于天降神迹、神明显灵,汝阳王做大雍的皇帝简直就是天命所归!

汝阳王能当上皇帝最好,当不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机会把大雍的朝局搅乱。两个皇帝争夺皇位,不管谁赢彼此间必然出现内耗,到时候拜托父亲再顺势推波助澜一番,只要大雍朝局发生动荡,他们海倭国就有机会了!?

第252章 、

融入一个群体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拥有和他们一样的信仰。

为了海倭国的未来和主上的大业, 金川吉奋不顾身给自己洗脑,终于凭借着热忱和“钱诚”加入了清江教。

清江教行事诡秘,事事都要故弄玄虚,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至少他的烟1土走私生意比之前顺畅了许多,在都德城几乎不用担心官府的查验。

金川吉心中清楚, 这是因为教团打通了关系。他也乐得为此加大对教团的“贡献”, 要知道他做着烟1土生意可不单单是为了赚钱,能用烟1土捕获更多的大雍官员、捏住他们的把柄,这才是他最大的成就,毕竟这玩意一旦沾上就不可能再摆脱。

就这样,金川吉的胆子越来越大,行事也越发没有忌惮。他之前为板栗家工作的时候对方曾经提醒过他, 大雍现在的枢机权都被放给了卫戍军, 距离都德最近的东海郡, 那个姓崔的郡尉十分不好惹,但金川吉并没听进耳朵。

他已经被同父异母的姐姐刺激到疯狂, 疯狂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到父亲和家族面前邀功。而同盟军进攻昂德兰城的消息直接让金川吉血脉上涌, 他决定铤而走险,亲自押送一批“大货”给教团!

结果,就被早就埋伏多时的文琼等人捕获了。

金川吉是受过训练的, 当然不会就此承认自己的身份,只说自己是个普通的车马商人, 车上的货都是主家托运的, 自己只负责送到之类的云云。

结果谎言很快就被拆穿了。

虽然是异地抓捕, 但文琼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把他的来历查了个底掉不说,还挖到了他加入清江教会、与清江教往来的经过,人赃俱在,金川吉抵赖不掉。

眼看着蒙混不成,金川吉便又生一计。

他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深受清江教义影响的信徒,开口闭口都是神明降世、死而复生,还“不小心”透露了汝阳王即将复活的消息,意图转移注意,祸水东因。

这个办法倒是真奏效了,一个海倭人频繁在都德城活动,还与清江教相勾连,若是因为笃信了对方的交易,将身家捐赠给教团意图“超脱生死”,这事似乎也算说得过去。

金川吉觉得那个年轻的校卫信了,他详细盘问了复活仪式的过程,然后就再也没在提讯室出现过,应该是向他的上司汇报去了。

对了,他的上司就是坂利家说的“阴险狠辣”的崔慎,那果然还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物,竟然敢冒着得罪谢敏达的风险把手伸到都德城,他就不怕中都郡的官员参他逾越吗?

金川吉在南郡直属军的天牢里琢磨着怎么再把水搅得更混,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更久些,说不定还能等到父亲的救助。

他现在每天都在盼望东海枢机处的人来提讯他,他可以把假话掺着真话一起透漏给对方,让他们大海捞针一样地去调查,在都德城里搅风搅雨,然后把更多的大雍官员卷进来,混淆大雍上层的视听。

事情似乎是沿着他盼望的方向在进行。之后的日子里金川吉见到了好几位熟悉的面孔,这些人中有的只是与他一面之缘,有的则是他的座上客。当然被押进天牢的时候,这些人无一不对金川吉怒目而视,只恨不能生啖其肉!

见此情景,金川吉不但不生气,反而还暗暗窃喜。

他咬了不少人出来,看样子那个大雍军卫是上了套,竟然把人都抓进了大牢。

他说的这些人可都不是善茬,各个都是在都德城中有点分量的人物。东海卫戍军越界到中都郡抓人本来就不合规矩,现在又把这么多无辜之人牵扯进来,早晚谢敏达得跟崔慎打起来。

一想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混乱,金川吉就觉得身上的伤口都没那么疼了,每天讯问的时候都神采飞扬,让看守他的军卫都满头雾水。

就这个海倭人是真的奇怪,受了刑反而还笑容满面难不成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

不过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牢里的囚犯也越来越多,但金川吉却始终没等到中都卫戍军前来发难的场景。

很奇怪……完全没有动静。

按说抓了这么多人,其中还有中都卫戍军的校卫和督卫,谢敏达不应该毫无觉察啊!?

而且他的供词中有一大半是说假话,这些被抓来的人有无辜被咬的,一直被关押在大牢中,他们的亲族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大雍人不是最讲宗族名誉的吗?!

金川吉百思不得其解,实在忍不住就跟牢房的偷儿打探。

偷儿是个惯犯,一年中不知道要进大牢几次,消息混得十分灵通。

偷儿不知道金川吉的底细,见他不言不语不算讨厌,也愿意跟他多聊两句。

“彭校卫家中被翻出烟1土,张督卫贪墨卫所建造新宿房的银钱,长兴卫里面不少人都有事,他们放私船进港,干的都是买卖小娘们的勾当!”

大雍禁止买卖人口,所谓的“卖身”大都指签长契,不允许打生打死。偷儿口中的“卖人”可是生死全听主人家,是实打实的黑色生意。

金川吉:!

他是真不知道!

偷儿口中的彭校卫和张督卫,这两人都是他随便编排的罪责,他也就在见过一两面而已,看着可都是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

没想到……竟然还都歪打正着了!

金川吉忽然有点恐慌。

也许不是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250-259(第3/13页)

都郡不想找茬……而是这些被抓进来的都德官商大都不干净,谢敏达想说话都开不了口。

所以……

金川吉连滚带爬趴上墙边的小窗,努力伸着头往外面张望。外面的走廊光线昏暗,但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和咒骂声,竟然关了不少人!

所以……如果这些人都有问题,那这次的事情可就太大了,都德城怕是要变天!

一时之间,金川吉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害怕。

难怪最近他总觉得那些狱卒看他的眼神不对劲,隐约能够感觉到一丝杀气。如果那些被他随便咬出来的人都歪打正着被发现了罪责,那他怕不是已经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现下他人被关在岐江郡,岐江郡是清江教的大本营,不像东海已经被崔慎经营成了铁桶,想找机会对他下手简直不要太容易。

金川吉一下子就害怕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处在危险之中,对墙外的任何动静都格外敏感,吵得同牢房的偷儿根本睡不着。

睡不着,他就开始跟金川吉闲聊,说一些大牢里的有的没的小道消息。

说来也奇怪,金川吉他听他说话,原本还惶恐的情绪逐渐平稳了不少。这倒不是偷儿的话有什么神奇的功效,而是他东一句西一句说了不少牢里的情况。金川吉琢磨了一下,觉得并没有什么可疑的情况发生,渐渐也算安下了心。

直到,万庆舟遇袭。

万庆舟被抓进大牢,着实出乎金川吉的意料之外。

他虽然咬出了不少人,但万庆舟却是一个字都没吐,毕竟这人是真跟海倭国外事省有联系。

万庆舟这条线是他父亲金川一郎亲自经营的。当初金川一郎从海西洲回来继承家业,在濑户城中遇到了受雇于某海西洲大商社的万庆舟。万庆舟虽然没有去过海西洲的,但他一直自诩海西洋行的人,与同样具有海西背景的金川一郎相谈甚欢。

友谊自那时候结下,这中间当然也少不了双方的刻意经营。

后来万庆舟投靠西洋派坐上了都德知府的宝座,金川一郎在都德也出了不少力,这才有后来繁华的“小濑户”。

彼时冯德志是新川的内线,金川一郎联结的则是万庆舟,两家在濑户城互别矛头,金川一郎靠着万庆舟和都德城还隐约占了些上风。

金川吉深知万庆舟的重要性,他来了都德城根本不敢联系万知府,双方原本也不应该又任何交集。

无奈清江教和万庆舟也有关联。金川吉入了教团之后竟然在几次祭典上见到了万庆舟本人。虽然只是远远的看过几眼,但也足够让他心生不祥之感。

他父亲为了保证万庆舟的安全几乎不会直接联系他,所以大概也不知道万庆舟此人竟然勾连广泛,连清江教都敢参加!

那他之前小心翼翼到底是为了啥?!

心中虽然生气,但金川吉还是很有节操,被抓之后虽然胡乱攀扯,但每次都会尽量避开所有能够牵扯万庆舟的人或事情。

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小心了,结果没想到万知府还是进了大牢。

好在身为朝廷命官的万庆舟就算不认罪,轻易也没人敢对他用大刑,而万庆舟所属的西洋派现在也是朝中阁葵,陈磬钟就算为了派系颜面也不可能不救他!

金川吉为万知府操碎了心,天天盼着西洋派的官僚过来搭救万庆舟。

结果救人出狱的没等到,杀人灭口的倒是紧随而至。

就在万庆舟入狱的第三天,晚饭后不久,金川吉忽然听到铁窗外传来一声哀叫。

“啊——啊——啊——”

他忍不住把脑袋努力的伸出窗外,看到的却是一群狱卒急匆匆抬着担架跑过,声音便是从那担架上发出来的,上面的人他也认识,正式都德知府万庆舟!?

第253章 、

万庆舟死了。

这件事就像一颗飞羽火1箭1弹炸进了黑火油, 让原本就暗潮涌动的大雍朝堂瞬间燃起了滔天烈焰。

烈焰的中心直指东海郡尉崔慎。万庆舟是都德知府,正经的朝廷文官,而且并不隶属于东海卫戍军的管辖之下。

“不管姓崔的之前立下过多少功劳, 收复了多少失土, 朝廷的法令就是法令!谁都不能逾越!”

“李侍郎说的没错!文脉岂能让那些个军伍出身的兵痞压在头上?!这天下还有没有天理了!”

“都德城隶归中都郡管辖,就算万知县有罪那也要中都卫戍军枢机处调查, 他一个东海卫的手伸得倒是长, 长此以往,岂不大雍都要受控于他!?”

这两日,朝堂上不断有人上凑要求彻查万庆舟案,言说个中定然有大冤情,万庆舟的死因蹊跷,不排除是崔慎挟私报复。

这道理其实说不太通, 毕竟崔慎和万庆舟几乎完全没有交集, 没交集的人更谈不上私底下结怨, 已经身为东海郡尉的崔慎实在没有理由杀掉万庆舟。

“朕就是这么觉得的。”

小皇帝端正地坐在母亲跟前,背脊挺直, 一脸认真地说着自己对于朝局的看法。

这也是温太后培养儿子的一种方式。虽然小皇帝年纪还小, 但身为一国之君他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每天都要跟着母后一同上朝,下朝后如果有小朝会,小皇帝也要在一旁听奏。

温太后觉得自己的儿子以后要独当一面, 现在就要学会看人察人。听不懂奏报没什么,儿子可以观察, 下了朝她在给儿子细细讲解每个大臣都奏报了什么, 慢慢儿子就能自己体会和揣度底下人的心思了。

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 很重要。

万庆舟一案, 温太后并没有细讲,小皇帝自己就听懂了。

他去东海的时候路过都德城,那是一座和青州完全不同的城市,远远望过去很是有些异域风情。

万庆舟他没见过,不过此人大概的生平他都知道。东海卫上报的枢机密报母亲也给他看了,说起来这万庆舟做的坏事可真是不少,就算不被毒杀将来也是要砍头的。

何况,抓捕万庆舟的密令还是他亲自下的。

“崔郡尉做的很好,万庆舟那人死有余辜。只是未经公审他便这么轻松的死了反倒是便宜,不然定要将他的罪责公布天下。”

说到这里,小皇帝抓了抓头,疑惑地道。

“东海枢机营已经将全案的材料上交大理寺,那些人还有什么好吵的?难不成他们还想替万庆舟翻案?”

“想肯定是想的。”

温太后悠闲地喝了一口香茶。

“当年冯德志已经判了秋后处斩,尚有不少老臣上奏为他喊冤,万庆舟毕竟没有招供没有公审,死人不能再开口说话,他背后的人不但可以放心,还能借着他的死好好闹一场,没有动作才是奇怪。”

“说到底,还是崔慎现在拿出来的筹码还不够沉,让那些人看到了翻盘的希望。”

听母亲这样说,小皇帝也点了点头。

月鹭知县通敌案的事他还有印象,那时候朝堂上吵得不得了,奏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250-259(第4/13页)

几乎堆满了母亲的桌案。不管大朝议奏什么事,最后都会被那些老臣拐到冯德志案上来,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慷慨激昂,还有几个嚷嚷着要以死明志。

当然,最后也没见哪个真撞柱,东海卫戍军找到了关键证人并搜出了冯德志与海倭国桧木亲王手下大将新川的往来密信,那些跳着脚骂的老臣从此就很少再跳出来说话了。

小皇帝觉得这次万庆舟的事跟冯德志如出一辙,只是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母后没像上次一样坚定支持东海卫戍军,而是态度有些含混不明。

难道母后不相信崔郡尉和钱郡守吗?

不相信是不可能的,尤其彻查万庆舟与都德府这道密旨还经过了温太后的点头,这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今上和太后的意志。

可一反常态,这一次的朝堂官司,太后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立场。她似乎对于万庆舟的案件也有些不确定,态度罕见地有些摇摆。

这就给了隐身在幕后之人好好运作的机会。

之前他们碍于朝堂上的势力分布,一时间也不敢做太多的动作,毕竟冯德志、宋国忠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朝堂上强硬派的势力日渐壮大,甚至隐隐有和西洋派勾连的趋势。

这次万庆舟的死倒是给了他们一个突破的机会。别的不说,万庆舟毕竟已经是个死人,而且在死之前从未招供过一回,崔慎往个死人身上泼脏水说出去都不好听。

而且万庆舟死了,上面很多和他有关联的人就安全了。得了安全自然也不吝给万庆舟搏个好名声,甚至能借他的死亡好好打击一波朝中政敌,为自己的派系搏个翻身的机会。

于是很多人闻风而动,朝堂上的争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许多,有人甚至把万庆舟案发散成武将对于文臣的打压,刀锋直指兵部尚书萧卓和东海郡尉崔慎。

在朝堂外,也有不少人开始游说阁葵陈磬钟。毕竟万庆舟名义上还是西洋派的人,万庆舟死的不明不白,说是强硬派打压西洋派也没什么问题。

西洋派中,有不少人开始动摇。

毕竟自从东海郡守钱酉匡横空出世,西洋派在最擅长的领域就再没出过大风头。尤其是东海制药场和北郡黑火油加工场落成,西洋派忽然感觉到自己隐约失去了太后太后和今上恶信任,甚至阁葵陈磬钟推出的大基建计划,就因为东海郡守的反对而一度停滞,逼得陈阁葵不得不亲自游说钱酉匡。

可钱酉匡算什么啊?!不过就是个运气好的关系户,怎么比得了他们从海西学成归来的学问者?!

钱酉匡能讲的不过都是些粗鄙浅显的道理,把这样的人当成问策之士,太后果然是妇人短视!

当然,没人敢把这些话真的放在台面上说,但自诩为西洋派利益共同体的某些人还是被放大了心中早已产生的不满。

论起国计民生难道不是应该倚仗他们这些真正有才学的人吗?他钱酉匡又算哪门子葱?凭什么北郡和西北郡的那些人都信他的鬼话?!难道大雍以后就要被这些不学无术、只会花言巧语的军痞把持了吗?!

偏偏他们心中生气,派系魁首陈磬钟却并无动作。

朝中闹得厉害,陈磬钟却始终不动如山,就算派系内的人过来游说也不为所动,似乎打定了注意跟随温太后和今上的意见。

这可是把西洋派中的一部分人给气了个倒仰。

西洋派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出身中都四郡,毕竟能在这个年代到海西洲游学,家中没些资本只吃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既是乡党也是朋党,甚至有不少人还有论得上的亲族关系,与中都郡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

这次崔慎抓捕都德知府万庆舟,算是戳了西洋派的肺管子。毕竟东海在中都看来也不过就是个织布的乡下地方,让东海的土包子来中都耀武扬威,身为中都人的自尊根本不接受。

更别说,还有东海与中都避不开躲不过的竞争。

这些年东海郡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从一个只有织坊的离岛变成了全大雍的工业中心,东海郡府甚至还发行郡府债开办了青州商社,在北郡、西北郡经营的几家场坊都赚的盆满钵满,现在一提起赚钱,大家肯定想想到东海的青州府。

可明明就在几年之前,这个殊荣还是独属于仙匀的,属于仙匀港如云往来的远海贸易货船,属于都德码头川流不息的外客商户。

而现在,这些都是青州的了。

即便是中都郡守谢敏达,面对这样的变化也不是心态如一的,即便他因为救命之恩对钱酉匡本人十分有好感,可是面对中都地位被动摇的现实,谢敏达的心中也难免愤懑郁郁。

所以在其他卫戍军都在拼命和钱酉匡拉关系买装备的时候,谢敏达始终是淡淡的,显得独树一帜的清高从容。

“要沉得住气。”

他对恒阊郡守胡子善叮嘱道。

“越是敏感的时候就越不能着急表露态度。今上和太后还没说话,下面的人再折腾也只不过是拱火。”

“说话?!那母子俩怎么可能替咱们说话!”

胡子善气得一拍巴掌。

“冉家那事儿上,他们也没给我胡子善面子啊!北郡、西北郡、东海郡的兵都杀到我头上了,事后也没看谁给我个解释!”

“就算阊洲冉家有问题,那兵器场不是建的好好的?东海能造火1箭1弹,我恒阊为什么不能造?!图纸有问题大不了我掏钱跟钱酉匡买,怎么我阊洲就不能有造火器的地方,早早就给毁了,当我老胡是死人吗?!”

“我看太后就是想给兵部那些人撑腰,早早就忘了咱们当初拥戴她儿子上位的功劳!”

“早知道得让一群兵痞子骑在头上,当初咱们还不如推举汝阳王!汝阳王老是老了点,但他那点喜好谁不知道,大不了就是多花点银钱上供,也好过受这个窝囊气!”?

第254章 、

“住口!”

谢敏达喝道。

也许是他的表情太过狠厉, 吓得胡子善噎了一下,下意识地闭紧了嘴巴。

他也发觉自己这话说的很危险。

不管今上登基的过程是得到了谁的支持,现在坐在皇位上、头戴冠冕的人才是大雍的主人, 他们都是主人的下臣。

下臣决定主家的命运, 说出来这就是大逆不道,是要 被杀头的!

但胡子善打心眼里觉得不服。

皇帝的宝座就一个, 但封家也不是只有今上才有资格登基, 要不是有了他们中都郡的支持,封禾那小儿能不能活还在两说呢!

当初他们中都四郡态度鲜明,出钱出力,这才击败了由南部诸郡支持的汝阳王。

不然单靠萧卓那个穷光蛋……会打仗有什么用?登基上位不用花钱的吗?!

早知道封禾是这个态度,那当初不如跟南部诸郡联合对抗北郡、西北郡,断了北部的军饷军资供应, 他倒是想看看北边的那群军痞能坚持多久!

谢敏达叹了口气, 觉得心力憔悴。

他如何看不住胡子善心中的所思所想。

事实上, 自从东海钱酉匡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工业之主》 250-259(第5/13页)

迹以后,中都四郡像钱酉匡一样想的人绝不在少数, 甚至连他自己有时候都会有觉得意难平。

凭什么呢?

今上登基之前, 全大雍最富庶的地方就是中都郡, 仙匀港是大雍最重要的远海贸易码头,每天吞吐的货物数量惊人,几乎可以和海西州的托特亚姆港相提并论。

中都四郡也是朝中财税的主要来源, 从仙匀港和都德港远远不断流入的金钱供养着大雍的那些军卫,那他们中都四郡得到尊重和优待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结果怎么样?

中都四郡竟然被一个小小的东海压过了风头, 现在好多商船首选青州港, 就连海西州谢家的钢铁场也从都德迁到了青州, 这就是天家给的优待?

其实谢敏达也知道, 东海崛起和朝廷的扶持没有太大关系,钱酉匡依靠的主要是青州冉氏的冉七郎。

冉七郎是不世的天才,是东海工业化的真正核心,但钱酉匡有魄力会看人也是事实。

谢敏达有时候自己也会琢磨,如果当初冉七郎是在自家地界上,那他能不能和钱酉匡一样,给对方那么多的信任。

闲来无事,午夜难眠,他也推演了很多次,每次的结果都是不可能,他永远做不到钱酉匡那样,因为一张图纸或是一个发明,就给与冉七郎倾尽全力的支持。

中都郡的场坊很多,能赚钱的产业也很多,大的有丰海船行,小的还有各式各样做远海贸易的小作坊,真正赚钱的大头还是海贸。

冉七郎刚起步时的那点资本,在中都郡守看来也不过就是个有些趣味的小作坊而已,肯定谈不上重视,更别说掏腰包支持了。

等冉七郎做起来了,以中都郡这错综复杂的环境,多半会有人暗中眼红,想方设法的下绊子搞图纸。这种事谢敏达见得简直不要太多,卫戍军的郡府的,财帛动人心,只要不过分,他一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轻易有动作。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牺牲了原场主的利益,但却能带起一个新行当的发展。赚钱办场嘛,谁办不是办,左右都是在给中都郡创造收益,差别就是一家多赚还是多家少赚,谢敏达从不在意。

所以中都郡注定出不了冉七郎。

没有冉七郎这定海神针一样的带动,仙匀也好都德也好,永远无法成为现在的青州。冉七郎只有在东海郡,在钱酉匡不循常理的主政模式中,才可能成为东海的工业之主,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想通了关窍,谢敏达心中的郁结也散了许多。

那场大病之后,他的身体就越发不如从前,很多事情他都感觉到力不从心。

也许是他的虚弱被周围的人捕捉,原本一直保持一致口径的其他三郡郡守也开始隐约动摇。动摇是从他病重将死的那段时间迅速显现,但罅隙的诞生却远远早于此,也许在兴福楼事件之前,在汝阳王和今上的皇位之争开始以后,祸根就已经悄无声息地埋下。

到了如今,万庆舟案发导致崩裂已经不可避免。不管万庆舟如今是死是活,但他犯下的罪责一旦查实,中都四郡怕都要变天,所以必定要有一番挣扎,谢敏达对此心知肚明。

他有心修补,无奈已经无力回天,只能对追随自己多年的胡子善谆谆提点。

“山雨欲来,行事必须越发谨慎小心。今上和太后天命所归,朝权稳固,以后那些话千万不要再说了。”

胡子善也是一时脑筋发热,话一出口他便后悔了,知道自己这是犯了大忌。

谢敏达见他脸色不好,微微叹了口气。

“你平时多留心些,远着点薛鹏(蓟南郡守)和王耀宗(宁德郡守),那两个老家伙怕是已经有了外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惹出事来,你别被他们当成木仓使。”

胡子善追随他多年,又不是个脑子灵便的,谢敏达对他从来都是有话直说,丝毫不加掩饰。

以前他这样说话胡子善都会听,但今天胡子善虽然人在点头,但眼神明显充满了抗拒,似乎对谢敏达的话不以为然。

见此情景,谢敏达心中便是一沉,心知自己这番话怕是要白说。

一阵无力感瞬间占据了他的身体,谢敏达从未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衰老,好多事都开始失去掌控,力不从心。

他又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说什么也没有用处,人心已散,再说只能是伤了彼此间多年的情分。

就……顺其自然吧。

从那一天开始,谢敏达开始以身体状况不佳为理由,谢绝了大部分的社交活动,并且严厉约束起家人。

他这样的举动令很多人不解,其中也包括了他的亲生儿子。只是谢家大公子平日便是在父亲的威权下长大,轻易不敢忤逆谢敏达,被狠狠骂过倒也算是乖巧,闷在家中不敢惹事。

但其他人就没他这么听话了。

谢敏达一直是中都四郡的魁首,余下三郡郡守唯他马首是瞻。现在都德知府万庆舟死在岐江城的大牢中,谢敏达不但不为下属讨个公道,反而关起门来做了缩头乌龟,很快便引发众人的不满。

再加上朝中对于此事的浪掀得愈来愈高,太后和今上的态度似乎有些摇摆,这让旧儒派和西洋派的部分人似乎看到了翻盘的希望。

这是一次机会。

很多人都蠢蠢欲动。

毕竟从今上登基开始,朝堂中的势力分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居高位者不甘心就此失去权势,自然要借着这次机会搅风搅雨,最好能重新洗牌。

局势开始混乱了。

“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高文渊提着一个箱子走进了冉昱的小院。

这箱子似乎十分沉重,他额头上都沁出了汗珠,一脸风尘仆仆的模样。

这里是远离陆地的龟背屿,也是大雍第一个通电的实验区,每次上岛高文渊都有种进入异世界的错觉。

“为什么要着急?”

冉昱转回身。

二十三岁的青年个子长高了不少,容貌却越发清秀淡雅。他穿着一件青色的长衫,青色似乎是最适合他的颜色,衬得他如玉造的一般。

高文渊晃神了一瞬间,仿佛混蛋小表弟一夜之间便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相遇后的我们 心愿茉莉花 [综] 式神录 [原神] 系统上线时我已名扬提瓦特 [清穿同人] 清穿之侧福晋悠闲日常 幸福一念之间 谁是巨星? 独拥你的声息 致遥远的你 我们在毕业那天杀死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