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卖掉股份(2 / 2)
尤其是他还没跟人学开车那会,村里有些爱说闲话的,每次见到他都说他命苦,可话里话外都在挤兑他不能吃苦。
他们觉得他要真有心还债,就应该跟村里那些大老爷们一样下矿挣钱,而不是扛着铁锹,挤在一群婶子嬢嬢身边,挣筛煤的那一两块。
不过在他还完债后,村里人的态度就变了。
坚持给人筛煤成了脑子活,花钱拜师学开车成了有主意,尤其在他买了新车后,大家对他的评价就成了打小就有本事。
大家再看到他,态度一个比一个亲热。
但邢立骁不会以为,大家态度亲热,就是真的把他当成自己人。
说白了,在农村,大姓欺负小姓虽然是常事,拜高踩低也是常事,邢家是小姓,所以他欠债的时候,村里没几个人看得起他,谁见了都恨不得上来踩两脚。
等他有了钱,财富属性盖过了小姓的“缺点”,大家自然愿意高看他一眼。
但大家态度对他态度亲热的原因,主要还是他能赚钱的同时,又没那么有钱。
因为背靠国营煤矿,周边几个村子当司机的不少,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车,但以东平村为例,独自或者跟人搭伙买车运煤的,没有四分之一,也有二三十户。
邢立骁虽然没跟人搭伙,但一辆卡车要大几万,别说全款,首付加上购置税、保险费和上牌等费用都是一大笔钱,他根本拿不出来。
所以买那辆车,他不仅办了商业贷款,还找人借了笔钱。
这次私人借款利息没有那么高,但加上商业贷款,摊下来他每月也要还近两千。
而这时候,短途运输一吨煤的差价十到十五左右,运一车煤,一趟下来利润也就五六十块。
邢立骁口碑好客户多,一个月三十天,他至少有二十八天在出车,有时候一天还能出两次车。
但他的月收入减去贷款和欠债,算下来一个月也就能挣几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十年代迁居沪上》 4、卖掉股份(第2/2页)
块。今年还完了私人欠债,进口袋的稍微多一些,每月到手有一千四五。
这收入,就算不和村里种地的人,而是和城里国营厂职工比,也算是比较高的,他自然也成了大家心里比较能挣钱的。
但村里像他这样能挣钱的不止一户。
那些家里有帮衬,能找到亲朋好友全款买车的,不需要付额外利息的只要肯干,月入一两千不是问题。那些跟人搭伙买车的,进账虽然少一些,但只要能做到人歇车不歇,每月多的不说,三五百是能分到的。
能赚钱的人一多,邢立骁就变得没那么打眼了,相应的也没那么能拉仇恨。
可这次挖矿不一样。
新的煤矿只会有两个股东,一是村集体,一是他们夫妻。
就算后面需要为开发筹集资金,加入新股东,村集体和他们占股肯定也是大头。
虽然不知道新煤矿煤炭储量有多少,但想也知道,哪怕它的储量只有国营煤矿的十分之一,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们夫妻作为大股东,说他们一夜暴富也不为过。
虽然村集体占股的分红,理论上也会分到每个村民头上,但全村两百多户,人口上千,再多钱均摊到个人头上也没多少。
到那时候,他们手里的股份必然会惹人眼红。
如果他们是大姓,或者他兄弟姊妹多还好说,他们团结起来,村里人再眼红也没用。
可村里只有他们一户姓邢,他也没有兄弟姊妹,一旦他们和村里其他人的财富差异扩大,眼红的人变多,他们一家就危险了。
但卖掉股份,不代表能排除危险。
虽然他们还不清楚煤矿的具体开采量,但他外公说过,几十年前初步探勘时,新煤矿的储量差不多是国营煤矿的十分之一。
而按照现在的煤炭价格,他们手里这一半股份至少能卖出上百万的天价。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能顺利将股份卖出去,他们和村里其他人的财富差异依然会扩大,变得打眼起来。
到时他们依然会惹人眼红,甚至陷入危险之中。
听着邢立骁的分析,余兰英心情复杂。
是啊,想分析出股份带来的不仅有财富,还有死亡危机并不难,可前世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
是前世的他们太蠢,还是他们已经被兴奋冲昏了头脑?
余兰英摇头,她觉得都不是。
前世他们是太天真了,他们根本想不到,人为了钱到底能做出什么事?他们更没有想到,认识多年的朋友,会为了钱向他们举起屠刀。
幸好,她重生在了一切开始前。
他们还有机会。
望着越分析,神色越严峻的丈夫,余兰英说出心中的另一个打算:“卖掉股份后,我们立刻搬家吧。”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