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三先令(2 / 2)
她们俩顶着一头红发,穿着半旧的裙子,再听听她们的口音,一瞧就知道是爱尔兰移民的后代。
很可能父母都是纺织工,还有个整天酗酒的爹,大概率全家人凑不出五英镑。
就连最饥不可耐的吉普赛人也不会来摸她的口袋。
所以,她们很安全的来到了市场中不太显眼的一处专卖干花的商店。
在目前的伦敦,可食用干花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多数卖给了法式甜品店和药店,以及喜欢用干花泡澡的有钱人。
用干花来拼配红茶,也并不是没有茶叶商人来做。
只不过,会喝花茶的人,要么就是上流社会中时髦的一小撮。
要么就是最穷苦,只能喝得起茶渣,配点花香才能下咽。
大多数时候,这种两种花茶都会被商人添加成分并不安全的人工香精,这是化工业发展的灰色地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13、三先令(第2/2页)
且干花和茶叶混在一起,泡久了倒出来口味发苦,品质不稳定。
大多数情况,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口味囫囵混搭,风味不稳定,从来没有关于花茶的系统性学习。
而黛莉做茶叶的卖点就在此处。
她想卖一款东区普通人能够负担的起,同样又能享受到专业风味,还不损害健康的茶。
黛莉走进拥挤的店里,朝店员咨询起大马士革玫瑰干花的价格。
她想购买的是碎玫瑰花。
店员打开了柜台上的几只铁桶,说道:“碎花的七便士一磅,这种和这种都是五便士。”
“我可以闻闻吗?”
“闻吧。”
黛莉在柜台前低头,选择了味道更香浓的那种,购买了两磅,还不忘记向店员索要了名片。
接下来,她在花卉市场逛了一圈,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了可食用的桂花干花。
能在伦敦买到的桂花都产自清廷,这稍微小众,价格也不廉价,一磅要两个先令。
黛莉闻过香味后,计算了一下配比,购买了十盎司干桂花。
市场上,也有果脯,她随手买了一些,与干花一起装在包里。
当然了,要让佩妮帮忙拎包,少不了得给她买点便宜喽嗖的葡萄干。
时间还没过去多久,她打算和佩妮步行去牛津街最繁华的商业街走一走,看看那里有名的百货店。
也就是第一个被她从报纸上裁下来保存,要考察调研的地方,嘉德洛百货。
牛津街距离考文特花园不过十分钟步行时间。
路途中,她意识到自己踏入了伦敦十九世纪末中产阶级的消费区。
在这一带,所有的商铺都与东区的狭小,拥挤,潮湿不一样。
就连道路也清扫的格外干净,每隔一段,就会安装一台煤气路灯。
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制服的街头巡警也会在这片区域来回走动。
路边的餐厅里,侍者穿着小燕尾礼服,咖啡店里进出的人大多等着附近的剧院和马戏团开场。
在这条街上,大部分都是专卖一个品类的商店,没有后世那种全品类大型综合百货。
少部分是种类局限的大型百货店。
现在伦敦的中产阶级热爱仪式感。
爱在邦德街品味独特的手工女帽店购买时髦帽子,从摄政街购买法式食物,从牛津街购买生活物品。
就连皮带和皮鞋都有不同店铺的选择,为的就是那份与众不同的仪式感。
能穿裁缝做的衬衫,就绝对不会穿工厂做的通货。
至于这里比较有名的百货商店,商品种类也没有后世那么广泛。
黛莉带着佩妮在嘉德洛百货内逛了一圈,虽然身边擦身而过的柜姐儿和侍者总对她们俩有些警惕。
但好在,因为穿着整套裙装,戴着帽子,看起来像谁家的女仆,所以侍者也没有把她们赶出去。
黛莉将这些视线视若无睹,她简单想打量了一下这里的销售模式和货品,便心有成算的离开了。
嘉德洛百货占了一整栋房子,内部十分宽敞,每一层都足以容纳几十人闲逛。
一楼是日常杂货,二楼是厨房用品,三楼是家具和家纺。
每一层都分布了许多的货柜,导购员在其中帮客人分装商品,结账台在入口处,与超市差不多。
每个柜组里整齐摆放着品质高档的家居用品,但却不是最顶尖的货。
最顶尖的货,要在邦德街和摄政街的奢侈品店去找。
会在牛津街逛的,要么是大户人家的女仆和女管家,要么就是中产阶级。
例如大店主和小经理的家属,这种年收入六百英镑以上的人群。
稍微穷一些的,都不会选择这里。
在这里,一磅产地阿萨姆邦的红茶售价是一英镑,产地更好的茶叶价格在几镑不等。
黛莉和佩妮离开了这里,又去了附近的各种单独货物品类的品牌专卖店。
她们经过了一个街口,黛莉注意到了街口中一个显眼的招牌。
「赫尔康萨酒水商店」
黛莉记得,她好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酒商的社会新闻。
它与引起查布莱银行与犹特航运公司打官司的诈骗案有关联。
…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