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章(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婚不宜迟》 5、第5章(第1/2页)
霓坊工作室在城北使馆区附近,是一座翻新过的老式洋楼。
楼体外墙爬满了蔷薇,四季不败,是远近小有名气的打卡地。
下午五点,叶瓷在办公室画设计稿。
“总监,”小于轻叩门板,“您的车钥匙。”
叶瓷头也没抬:“放桌上吧。”
“保安说是蔺总的司机送来的。”小于补充道。
笔尖微顿,片刻,“哦,知道了。”
人忙起来就会忘记时间。
六月的一个上午,面料库的冷白光铺天盖地。
叶瓷推开门,新到的欧根纱样品正整齐地摆放在不锈钢验布台上。
助理小于拿着签收单跟在她身后,正在核对物流信息。
“是collezione的12姆米系列?”叶瓷戴上白色棉质手套,拿起最上面的一卷纱料。
“是的,叶总。”小于说着,递过报关单,“这批是他们新研发的混纺系列,经线用了埃及棉,纬线是真丝。”
叶瓷点点头,将纱料缓缓展开,然后拿起放大镜,“经纬线的配比很均匀,但吸色效果需要再确认。”
她说完,将纱料又覆盖在黑色卡纸上,“你看,在深色底衬下,粉色会偏橙调。”
小于立即拿出潘通色卡比对,数秒,“确实比标准色卡上的樱花粉偏橙了两个色阶。”
叶瓷:“联系collezione,我们需要调整染色配方,不能有橙调干扰。”
她拿起第二卷银灰色欧根纱,对着光线检查。
叶瓷:“这批的金属包芯纱直径是0.3毫米?”
小于:“是的。”
叶瓷用卡尺测量了纱线的直径,又将布料对折,观察暗纹的接缝处。“这批可以下单,不过要确保每匹布的暗纹间距误差不超过1毫米。”
小于:“好的。”
第三卷是奶白色欧根纱。
小于查看标签:“供应商说这是复刻90年代dior用过的工艺。”
叶瓷将布料平铺在验布台上,测量了下回弹性,“通知版房,这批布料要单独存放,注意控制湿度。”
小于拿着平板快速记录,“嗯。”
最后检查的是一匹重磅真丝雪纺。
叶瓷将布料放上电子秤,“标注的姆米数是多少?”
小于低头核对标签:“16姆米......”
叶瓷:“实际只有14.5,超出了允许误差范围。”
她展开布料时,小于注意到她的动作格外轻缓——这是检验顶级雪纺时的谨慎。
果然,当布料完全展开时,验布台突然响起警报声。
“静电值超标。”叶瓷说着摘下了手套。
四匹样品中只有两匹通过检测。
“把1号和4号样品寄回。”她在验收单上签字,“附上我们的检测报告和修改要求。”
小于整理着记录本:“厂家如果问能否宽限交期?”
叶瓷:“按合同执行。”
小于:“好的。”
叶瓷最后检查了一遍样品记录,“下午三点,召集版房和缝制组开会。”
她需要重新计算这批面料的用量和裁剪方案。
小于点点头,看着叶瓷将样品一一归位。
在这个堆满昂贵面料的房间里,每项决定都关乎数月后那场大秀的成败,而叶瓷的专业判断,就是这一切的保障。
手机响起,叶瓷边往门口走边点了接听。
叶溦:“姐,你还在面料库?”
她到时,员工说叶总去检查样品了,她心想,估计也用不了多久。
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
叶溦:“大哥让我给你带的蟹粉小笼都要凉了。”
叶瓷:“马上就回去。”
三楼办公室里,叶溦正盘腿坐在设计椅上百无聊赖地转圈。
“别动。”叶瓷走过去,弯腰捡起地板上的一个珠针。
叶溦笑着吐吐舌头,“我都没有看到。”
叶瓷收起珠针,“下次注意点儿,小心扎到脚。”
“哦,”叶溦立刻老老实实坐好,“大哥说你两天没回家了,这是专门交待厨房做的,尝尝。”
叶瓷先到洗手台前洗了洗手,回来时,叶溦已经拆开了食盒,“大哥特意让厨房现包的,还告诉秦姨,要用阳澄湖的六月黄。”
叶瓷笑了下,接过她递来的银筷,筷尖轻轻戳破面皮,“要不要来一口?”
叶溦看一眼里头浑圆的蟹粉团,“要。”
叶瓷笑,“大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