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 15-20

15-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的男友是西索 两条时间线的男朋友打起来了 我不喜欢你,我装的 别人抽卡我抽爹 深情男配身残志坚[快穿] 就算是Beta也要标记你! 晚熟樱桃 庶长子[重生] 跟死对头在末世求生 如何与被我抛弃的忠犬HE

“领悟精神?上次宣传科的李疏梅同志,我是不是第一个问过你,人要不要?”

闫岷卿舔了舔唇,组织了下语言:“师父,你要这么说,那我没法回答你。在师妹和李疏梅同志之间,我只能说,我是有一点私心的,这些年,你和师母非常辛苦,如今师妹毕业了,我作为师哥肯定希望师妹在市局一帆风顺。”

“很多年没见过她吧,我记得你刚来市局那会还见过我闺女,如今她已经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了。”

“师父,这几年你也知道局里很忙,很抱歉,没有经常去拜访你和师母,而且我去你家的时候,师妹又住学校,的确疏忽了。我还记得她名字叫秀秀,我没有记错吧师父?国庆节后她来报道,你告诉我声,我去接她。”

“人各有志,她有自己的理想,不一定来市局工作,你也不要老惦记这件事,回去安心工作。”

“来市局那不是每一个警校毕业生的梦想?”

“也不一定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当刑警。”

闫岷卿缓缓点了点头,“也是,做刑警太辛苦了。师父你说的是,能不让师妹当刑警最好了。”

“互相理解。”

“师父,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和你汇报下工作。”

闫岷卿将近期各刑侦大队工作进行了汇报,最后特意道:“师父,追查崔锐是目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一会带几个人去给老曲他们帮帮忙。那你先忙,我走了。对了,师妹如果回家了,师父告知声,我去拜访她。”——

作者有话说:《星空》,又名《星月夜》(The Strry Night),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

v后三章会在每晚凌晨发。

第16章 第 16 章 诡异向日葵花。

打印完报告, 李疏梅加入了对崔锐的追查工作,她跟着曲青川和马光平的车,到崔锐的同事家进行走访调查。

国庆期间, 各地分局和派出所抽调了警力, 协助搜查市各交通出口, 防止嫌疑人外逃。

正在此时, 曲青川接到了一个电话, 李疏梅见他眉头微蹙, 只紧急言语了几句, 放下电话他立马招呼马光平和她:“老马, 疏梅,有命案,走,去现场!”

上车后, 马光平问:“什么案子这么急?”

“说是有辆车都烧没了,人都快烧成炭。”

李疏梅心里一怔, 她刑侦经验不足,听到这般描述时脑海里立即就闪现各种烧焦的惨状。

“也有可能是事故或者自杀。”马光平猜疑道。

“等法医鉴定吧, 南峰他们已经过去了。”

和上次去现场不同, 上次李疏梅是跟着费江河一起去的现场,去现场时根本不知道现场发生了什么, 她是在看到尸块后产生了不适反应, 这一次她明显有一种惴惴不安,因为提前知道发生了什么,即将要面临现场,她有一种未知的不安。

一个小时后,车子到达目的地, 这里并非市区,是属于乡镇,后半程基本是泥路,被汽车反复颠簸,人很难受,车一停,李疏梅只想下车透点新鲜空气。

推门下车,她抚着胸口,在路边缓了缓,这儿四周是一片金黄黄的丰收颜色,李疏梅望向一片麦浪,风一吹,浪花此起彼伏,甚是壮观,远处有别的颜色的农作物,有红有绿,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

风吹起她鬓旁倔强的细发,有几丝漫爬在她白皙的脸庞上,微微发痒。

李疏梅皓白手腕抬起,轻轻拨弄脸颊旁的细发,转头时,就看到了黄色警戒线,几名民警正守在线外,封锁现场。

警戒线内穿梭着法医制服还有橄榄绿警服的忙碌身影。

李疏梅跟着曲青川的步伐走向警戒线,这里守护的民警应该是来自派出所,伸手要求曲青川出示警官证,警示线里有人大声在喊:“不长眼?是曲队!”

民警连忙让行,并提供了手套鞋套。

警戒线围着靠近路边的稻田,近一亩稻田,只剩下短短的被收割后的稻杆,密密麻麻的,就像从天空射下的箭羽。

马光平伸手抬起警戒带,让曲青川先过,他又回头望向李疏梅,意思是让她一同进去。

李疏梅心里一滞,她和马光平的关系在她印象里还停留在那次吵架,但是今天马光平在开早会时却为她维护求情,那时她忽然不明白怎么定义彼此的关系,但是此刻,当马光平抬起警戒带,目光平和地看着她时,她恍然觉得老马并不是她的“敌手”。

钻进警戒线,她职业性地观察着眼前的情景,有两条深深的汽车轮胎印,从马路边延伸至稻田,一直延伸到不远处的案发现场中心,平整的泥田被凹凸不平的花纹切割开来。

这很可能是被烧毁车的轮胎印,一名民警正在对轮胎印拍照,收集信息。

走了一小段路,几个人喊着“曲队”,一位痕检科同志给他做介绍:“曲队,技术勘察快结束了,但情况不容乐观。泥地里的脚印像是被事后处理,车架烧成这个状态,汽车发生自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15-20(第6/15页)

的可能性低,估计人为使用了汽油助燃。还有诡异的事你来看看。”

痕检科同志引着曲青川朝前走。李疏梅跟着他和马光平的步子,一边观察现场状况,一边听着技术员的讲解,被“诡异”吸住了注意力。

七八名法医和痕检同志正在紧张忙碌,他们中间,早已收割完的稻田里,躺着一辆烧得只剩下炭黑骨架的轿车。

车架周围一小片区域的稻杆也被灼烧成了灰烬。

与死亡和灰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场已经被痕检同事摆放了数枚鲜明的黄色物证标记卡。

李疏梅跟在曲青川身后,往里面走了走,在烧透的车架主驾外,四十余岁的法医杜南峰正蹲在那检查,两个年轻法医蹲在他身旁协助。

她视力尚好,眨眼间就看到了杜南峰正在检查的尸体,实际上她看到的第一眼,并不认为那是尸体,因为在乌黑的车架内,那是一具烧得如炭木的东西。

烧成瘦枯、焦状的尸体,并不是全黑干瘪的,死者腹腔已烧穿,隐隐透着模糊肉色,大便的焦臭和肉糊味交杂在一起,让人胃里翻腾。

这般可怕悲惨的景象呈现在李疏梅眼前,抗拒和不适让她的眼球收缩成一条细线。

也许是上次高腐蚀头颅提高了李疏梅的心理阈值,这次见到现场的惨状并没有令人呕吐,但反胃感挥之不去。

然而,她的眼球一闪,被新的颜色刺激到。在漆黑如炭的尸体旁边,整齐一字排开,摆放着四朵快要枯萎的深黄色向日葵。

如果仅仅是焦黑尸体,人的视线是能慢慢适应的,但是黄色向日葵却让这种适应变得极其延迟,如同黑色死亡之上付诸秋黄的生机,极端颜色的强烈对比,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不安和厌躁。

那四朵向日葵花瓣较大,边缘颜色较深,接近枯萎,花盘大概20多厘米直径,尺寸相差无几。

三朵花瓣朝上,紧挨在一起,边缘稍稍相叠,最右边一朵是独立的,花瓣朝下。

在南方天气,九、十月份向日葵仍旧开花,这一片都是农地,可能附近就有向日葵种植地。

难道有人一直在旁边等待大火燃烧殆尽,才将采摘下的四朵向日葵花,特意放在烧透的死者身边,如果这是真实的,李疏梅不敢想象那人是多么可憎!

李疏梅紧张地吞咽了下,忽然间,一道微弱的金色流光在那炭黑的尸体上游走起来。

金线在死者所谓的脸上勾勒了几秒钟,然而并没有得出具体的轮廓,金线就像是遇到了阻碍,突然四分五裂,如同受到惊吓的萤火虫,四散奔逃,消失了。

勾勒死者容貌失败。

李疏梅照样产生了一阵眩晕感,但并不严重,相比上次在河道看到腐蚀人头时的感觉轻了许多。

但她恍然意识到,她的神奇能力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上次那具高度腐蚀的头颅其实主要骨点仍有保留,所以金线勾勒得并不困难,这幅烧透了的头颅,她的神奇能力并不能勾勒出来。

她越发不明白,她蓦然获得的神奇能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像是有限制,但是又让人惊叹。她还记得,她的这些能力是那次公交车爆炸案昏迷后获得的。

“老杜,死亡原因找到了吗?”曲青川双手叉腰,问杜南峰。

“老曲,和你介绍下尸检的初步情况吧。”杜南峰从蹲着的状态起身,脱下手套,不急不缓地说。

李疏梅的思绪被拉了回来,她将口袋里的纸笔拿出,打算记一些关键词,以免自己忘记了。曲青川首先问死亡原因,李疏梅能理解,他一定想知道死者是被火烧死还是死后被烧。

如果死者被困在汽车里,起火后无法逃脱,或者死者呈现不清醒意识,被火缠绕,那么都有可能导致死者丧生火海。

杜南峰说:“我刚才检查了下死者的口腔,死者的会厌、喉头、气管有少量的炭末沉积,但是因为烧得太透,这个其实不能完全判定死者到底是死后被烧还是死前被烧。像这种情况,就算是死后被烧,也得等到解剖后才能找到死因在哪。如果是活着被烧,死亡原因也不尽相同,不排除是剧烈疼痛造成的原发性休克,进一步导致的心搏遽停。当然也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而死等原因。”

这时几乎所有人都在聆听杜南峰的话,他的声音不大,带了些微微嘶哑,然而在野风吹拂的田野却显得极为庄重悲悯。

沉重的气氛使得李疏梅手里的笔仿佛被定住,她根本不知道从何记起。

杜南峰继续说:“假如死者在大火中存在吞咽行为,那么他的胃内就会有炭末沉积,解剖后,通过胃容物可证明死者是否被活着烧死。还有,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也能判定死者是否被活着烧死。所以,等回去尸检吧。”

曲青川点了点头道:“死亡时间也要等到解剖后才能确认吧?”

“对,没办法检查到尸僵。”

“好。”曲青川又问,“男性女性,死者年龄现在能确定吗?”

“检查过臼齿,初步推断是青壮年,但性别暂时还不好说,我倾向于是男性,还要等尸检确认。”

曲青川颔首时,另一名年轻法医举了下手里的透明物证袋说:“曲队,在尸体旁发现了被烧变形的眼镜架,初步证明死者平时戴眼镜,而且是金属框。”

李疏梅仔细看了看,在透明物证袋里,是漆黑的细铁片,被烧得已经没有眼镜架的形状。

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曲青川若有所思望着车架,不一会,忽然说:“周宁,车辆识别码检查了没?”

周宁是痕检科负责人,三十岁左右,他恍然大悟,“差点忘了,大家赶快检查一下。”两名技术员快速走到车架前舱处进行检查。

马光平说:“识别码是这辆车唯一身份证啊,看来我们有机会锁定死者身份。”

一名技术员小心用刷子对炭灰覆盖的钣金表面进行小心清理,另一名技术员目光炯炯,慢慢念下车辆识别码数字,其他人快速记下了。

李疏梅也顺手记下了,曲青川果然转头看向她,“疏梅,你回去联系下本市各汽车经销商,还有车管所,能不能尽快确认这辆车的身份。”

“好,曲队。”

曲青川又问马光平:“老马,这向日葵到底什么意思啊?”

“不知道啊,”马光平摇了摇头,蹙眉道,“太奇怪了。但我知道,有一些凶手喜欢在现场留点什么,故弄玄虚。”

曲青川说:“等一下我们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向日葵地。”

李疏梅也认为,这几支向日葵花很可能是就地取材,采摘于附近区域,或许他们还能通过采摘现场找到什么线索。

曲青川又带着李疏梅仔细检查了现场,这里正如痕检科检查的结果,存在过脚印,但事后被处理了,因此有一些被铲子铲平的小泥坑。

尸体被装进尸袋,大家收拾现场准备回去,李疏梅的目光又一次触碰四朵向日葵花,技术员正俯身要收捡那几朵花。

“等一等!”

李疏梅情急地喊出声。她忽然想起一件事,飞快跑了过去,站在四朵排成一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15-20(第7/15页)

的向日葵前方,她仿佛看到了,看到了那副忧伤的画面。

几名还逗留在稻田的同事都看向了她,也许她今天在这里并不起眼,然而此刻却让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她。

曲青川和马光平也第一时间朝她投来目光,李疏梅说:“曲队,这不是凶手随意放的,这是一幅画!”

“什么?”曲青川皱着眉宇走向她,马光平也紧随而至,两人站到她的身旁,紧紧注视着她身前,平放在炭灰上的向日葵。

“是梵高的《四朵枯萎的向日葵》,原画就是这样摆放的,摆成一排,最右边一朵翻在背面。”

曲青川的目光一沉,马光平不敢置信道:“这也是一幅画?”

他的语气带着微讶,因为不久前,姜琴玉的死亡现场也被布置成了一幅画,而且同是梵高的画。

李疏梅说:“我在崔锐的办公室看到过这幅画,他有三幅画,其中一副是《星空》,第二幅就是《四朵枯萎的向日葵》。”

“妈的,这凶手也是崔锐?”马光平不敢相信,骂起人来。

他又朝李疏梅发出赞叹声:“疏梅……”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老马,凶手应该不是崔锐。”曲青川微微摇了摇头,他眼睛明亮如炬,又看向李疏梅,问她,“崔锐是不是戴金属边眼镜?三十二岁,属于青壮年男性,他还有一辆奔驰轿车?”

李疏梅答:“对。”

“昨天晚上十点左右他回到了秦东市,如果确认死亡时间就是在十点以后,那么稻田的死者很有可能就是崔锐!”

死者是崔锐?李疏梅一怔,现在姜琴玉案的第一犯罪嫌疑人是崔锐,如果死者是他,那么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是谁?

马光平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现在可以很快证实的,就是奔驰轿车经销商,这能快速缩短死者身份范围。”

李疏梅说:“我回去就和经销商联系。”

“好,”曲青川吩咐,“老马,你这边要尽快确认死者DNA。叫老杜他们赶快取样吧,联系下崔锐家属做DNA匹配。”

“没问题。”——

作者有话说:《四朵枯萎的向日葵》(Four Withered Sunflowers) ,是荷兰画家梵高在188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于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

第17章 第 17 章 疏梅进行犯罪分析。……

收队时, 曲青川带着两人到附近走了走,果然走了不到一里路,在田野里出现了一片向日葵地。

笨重阔大的叶子被风翻卷, 亮起银白的肚子, 密匝匝的深黄色花盘低垂着, 迎向泥土。

向日葵应该已经过了茂盛的季节, 花瓣渐渐枯萎, 或许不久后, 籽将成熟饱满。

但是想从这片向日葵地里, 找到嫌疑人摘下哪朵向日葵几乎不可能, 而且也并不能断定那几只向日葵就来源于此。

她跟着曲青川在向日葵地周边转了转,寻觅地上的脚印。

命案就发生在昨晚,如果有新鲜脚印,或许能找到嫌疑人的线索, 但明显的,这附近没有脚印痕迹, 这也说明嫌疑人很警惕,可能对足迹做了保护。

三人回去后, 李疏梅打电话和本市奔驰经销商取得了联系, 又和车管所进行了复查,很快她就得到了准确回复, 被烧毁的车辆识别码被证实是崔锐所属的奔驰轿车。

这也就进一步证明死者很可能就是崔锐。当她放下电话的时候却有些不安, 崔锐和姜琴玉曾经有一段不光彩的感情往事。

依照顾笙的描述,崔锐“强.奸”了姜琴玉,姜琴玉并没有报警,如今这起强.奸案的当事人都死了,也正是这段不平常的关系让两名死者产生了联系。

同时他们又是成人教育大学的师生, 他们同时喜欢梵高,他们的身旁都有梵高的画。

《星空》和《四朵枯萎的向日葵》不但被姜琴玉描摹,存放于她的宿舍,也被崔锐描摹,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

是谁?要将姜琴玉和崔锐全都置于死地,而且还和梵高的画绑上关系,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原定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崔锐、陌生送钱男子、顾笙,如今崔锐已经死了,那么犯罪嫌疑人在剩下两人之中?还是有新的犯罪嫌疑人?

李疏梅越发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当她将车辆识别码的信息告诉曲青川时,他的脸庞同样产生了担忧。

黄昏时分,法医那边送来了稻田焦尸的初步尸检报告,报告显示,死者是死后被焚烧,虽然体表烧烂,但体内主要器官没有完全被波及,躯干部位没有发现致命伤,死亡原因被推断是咽喉遭刺,血液漫入气管导致气道阻塞,造成的窒息死亡。

死亡时间是昨天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不久后,费江河和祁紫山回来了,他们一直在追查崔锐的踪迹,如今崔锐被大概率证实死亡,他们追查的工作停止,回来参加案情讨论。

曲青川早就把今天调查的线索写在罪案板上,待他们一回来,马上招手喊人:“开会吧!”

五个人再次围在罪案板前,马光平将稻田调查的信息分享了下,这时,一位年轻法医走进门,喊道:“曲队,省厅刚刚打来电话,姜琴玉的DNA检测报告出来了。”

大家不约而同紧紧望向他,无疑那十二具尸块是不是属于姜琴玉,DNA能给出最确信的答案,万一不是,这几天的调查方向都错了。

李疏梅的内心更紧张,她第一次画像,第一次锁定死者身份,如果得出死者并非姜琴玉,那么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二队对她的信任。

年轻法医将手里的一张纸递给曲青川,“我记录了电话内容,河道尸块DNA和姜琴玉母亲的DNA图谱高度相似,可以推断,死者就是姜琴玉。正式报告要等邮寄过来。”

这一刻,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淡淡的轻松感,李疏梅刚刚悬着的那颗小心脏也终于放松了下来。

“好,谢谢小张,今天稻田焦尸的DNA检测你们也催一催省厅。”

叫小张的年轻法医说:“放心吧,曲队,那我先回去了。”

年轻法医离开后,费江河笑道:“我得说一句,这次案子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最值得表扬的是咱疏梅了。老曲我说得没错吧。”

他的话说罢,李疏梅身体里的血液仿佛瞬间热了起来,刚参加刑侦工作,她多么需要别人的肯定。

“是,”曲青川笑着说,“的确是这样,没有画像就不可能有DNA检测结果,更无法确认死者身份。更可怕的是,凶手的嚣张企图,成功了,凶手毁坏死者身份,试图做出姜琴玉外出的假象,将来如果传出姜琴玉在深圳失踪的消息,谁能想到她早就在秦东市死了!”

祁紫山说:“这是不是说明疏梅的画,比DNA还准。”

马光平笑呵呵说:“这是两码事,一个是技术手段,一个是科学手段。”

费江河道:“你这话绕的,技术和科学不就是一码事。”

“怎么叫一码事,技术是技术,侦查手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15-20(第8/15页)

是技术,画像本领也是技术,疏梅的画像准,和DNA检测确不是一回事。DNA,那不能叫技术,那就是冷冰冰的机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那是科学。”

“你就是不承认人家画的好。”费江河揶揄。

“我哪句话没承认?”马光平冷眼,“什么人嘛!”

在争辩声中,李疏梅却很感动,她感觉自己好像被二队所有人接受了,他们不但接受了她,而且认定她能为二队做出实事,这是她一直所期盼的,她很高兴,她也愿意为之付出所有努力。

“好了好了,先看看案子吧。”曲青川提高音量制止他们的争辩,敛了敛神色说,“现在已经确认河道尸块是姜琴玉,我们也锁定了稻田焦尸很可能是崔锐,这两个人的关系并不简单。崔锐曾性侵了姜琴玉,这是顾笙的口供。现在姜琴玉和崔锐都死了,也就是说这段关系除了顾笙,已经没人可以证实了。”

李疏梅不自觉点了点头,曲青川总结得非常明晰,两人的死已经导致这起强.奸案无人能证实,也就是说现在这起强.奸案只存在于顾笙的描述当中。

她自然就在想,顾笙本人和这起强.奸案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曲青川紧接着说:“现在有几个疑点,四万块钱,到底是谁的?那个送钱的陌生男子,又是谁?去火车站用姜琴玉身份证买票的人又是谁?还有第四件事,凶手为什么将命案现场布置成梵高的画?如果这几个疑点不能解决,我想这整件事都很难解答,姜琴玉和崔锐的死可能成为悬案。”

无疑,在曲青川提出这几个疑点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李疏梅的脑海里频繁跳出顾笙的名字,但是顾笙和这件事却看起来丝毫无关。

她不可能是犯罪嫌疑人,但是又很奇怪,她和这件事又好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李疏梅找不到。

她觉得自己有一种怎么转也转不出去的郁结。

“老曲,虽然现在线索不多,但我们仍然可以做一下推测。”费江河道,“首先,两起案件都和梵高的画有关,我们可以将之认同为同一凶手。”

“对。”曲青川点头,“所以这是可以并案的。”

费江河面对罪案板,语气沉着有力:“其二点,凶手明显对姜琴玉很了解,当然对姜琴玉很了解的人范围很大,包括她电子厂同事、成教同学,也包括她社会上的朋友,但是,凶手又对崔锐比较了解,昨晚崔锐十点左右回到了秦东市,他的车为什么开到了稻田?”

费江河顿了下继续道:“他回家的方向并不是那个方向,所以很可能他去见了凶手,他和凶手的关系应该不陌生,或许他们之间有一些秘密。凶手同时对姜琴玉和崔锐了解,他的身份最有可能是成教的人,成教的老师、成教的学生都有可能!”

费江河分析案情时喜欢双臂相抱,整个人十分肃穆,透出一股气吞山河的气势。

他一气呵成得出凶手属于成教的结论,李疏梅也恍然大悟,她的刑侦经验并不丰富,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靠大量书本阅读积攒经验,实际上,真正的刑侦工作,并不是书本里所能概括的,对于费江河的分析,她十分认同。

大家都点了点头,然而并没有如她这般情绪激动,她知道,他们平时都是这样讨论案情,也许费江河总是能够抽丝剥茧,找到案情的关键。

祁紫山摸了摸右耳的助听器,略带兴奋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要将嫌疑人锁定在成教大学就行?”

费江河肯定:“理论上是这样的。”

“我赞同老费的推测。”曲青川说,“范围已然大大缩小,但这个人是谁呢?我觉得成教有不少教职工都能了解到姜琴玉和崔锐的信息,至于姜琴玉的同学,那也不难,这个范围还是有点大。这样吧,我们可以一起来推演一下,紫山你来画卡片。”

罪案板下面的盒子里有许多嵌带磁铁的塑料卡片,卡片表面光滑如瓷,可以用油彩笔写字,祁紫山连忙拿起卡片和笔做记录。

曲青川念道:“九月二十五号晚上十点到十二点,姜琴玉被杀害,随后抛尸在河道。”

祁紫山写上关键词,将卡片顺手贴在罪案板上的空白区域。

“九月二十六日上午,有人冒充姜琴玉先后给电子厂和成教打电话,声称离职和退学。”

祁紫山记下,依次贴上第二块。

“九月二十六日中午,有人冒充姜琴玉身份证买票,乘坐火车前往深圳。”

“九月二十七日清晨,村民发现姜琴玉的尸块,报了警。我们立刻进行了搜查,一共找出十二块,缺少左手手掌和躯干。”

“九月三十日上午,经韦敏静确认,疏梅的画像锁定死者身份是姜琴玉。”

“九月三十日上午,姜琴玉电子厂的胡经理和熟悉她的同事接受了警方问询。”

“九月三十日下午,姜琴玉成教的游主任和美术教授崔锐接受问询。”

“九月三十日晚上,姜琴玉的同学阮钰、冯静秋、顾笙接受问询。”

“十月一日晚上十点,崔锐回到秦东市,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崔锐被害于稻田,随后尸体被焚烧销毁。”

曲青川念完,祁紫山也紧跟着完成书写,将卡片贴完。

曲青川仔细阅读九张卡片,确信时间线没有遗漏,才道:“好,大家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合常理之处?”他眼神之中透着鼓励,是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盯着罪案板,试图从中找到线索。

这个时间线真的很清晰,不是时间线本身清晰,而是凶手作案的时间线很清晰,而这也恰恰证明凶手正在完成一个严丝合缝的精密计划。

他杀死姜琴玉后,伪装姜琴玉离职、退学、买票,前往另一个遥远的城市,制造销声匿迹的假象,但是三十号这天,河道尸块的身份却忽然被揭开,姜琴玉被证实已经遇害,崔锐一度被认定为凶手,但十月一日,崔锐被杀害。

李疏梅在高速思考的时候,纤长手指不自然摩挲着淡淡的红唇。

忽然,她的眼前跳出微弱而熟悉的金色流光,它们快速在九张卡片上反复跳动,那些时间和人名就好像有了生命,渐渐从卡片里浮现出来。

她压根就无法想象,除了识别人的骨点,金色流光竟还能捕捉案情信息。

她几乎全身心聚焦到了时间和人名上面,它们就像在告诉她,这其中有奥秘!

她思来虑去,认定时间和人名上面一定有什么值得深思的线索。

只需要再努力一点,就可以找出来,一定可以找出来!

是什么呢?这几天她几乎参与了九张卡片的所有行程,也几乎走访了九张卡片里的每一个人,这其中的秘密也许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她恍然觉得有处不对劲,有一个很不对劲的地方。

她在“顾笙”的名字上久久停留,眉宇蹙起,小小脸颊因为情绪紧张而生出淡淡的绯红。

“疏梅,”费江河忽然提醒她,“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大家都一同看向她,以至于李疏梅紧张的心脏开始纷乱不安地跳动,她嘴唇微微翕动,轻颤了一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画像破案成了警界瑰宝[刑侦]》 15-20(第9/15页)

在大家鼓励的目光下,缓缓开口:“如果凶手是成教的人,那么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就是顾笙。”

“呃?”曲青川鼓励问,“疏梅,说说你具体的想法?”

李疏梅试图压住紧张的心跳,一字一句道:“九月三十号,我们在成教走访,老费说过,关于姜琴玉案的细节不要透露给任何人。那天我们在成教见过教导处主任、崔锐、阮钰、冯静秋和顾笙。他们都不清楚姜琴玉遇害了,因为那天我们只说是常规调查,他们顶多认为姜琴玉遇到了麻烦。只有一个人,我们告诉过她,姜琴玉已经遇害,那个人就是顾笙!”

“如果她知道姜琴玉遇害,那么她一定知道她伪装成姜琴玉离职、退学甚至前往深圳的计划已经失败了。她一定为了掩藏什么,而因此,她要杀了崔锐!”

她的话到此为止,所有人的表情都出现微叹的姿态,马光平嘴角微微抽了一下。

曲青川忍不住赞叹:“疏梅,你非常善于观察,非常好,顾笙的确具有较大的嫌疑!如果顾笙是凶手的话,就能解释打电话辞职和退学的人为何是一个女人。那么,我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崔锐到底知道什么,让顾笙铤而走险一定要杀害他?”

显然这个问题他不单是问李疏梅,他扫了一眼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来回答。

李疏梅的确想到了一些影子,但她的脑子一时有些卡壳,没有转过弯来,给不出新的答案。

费江河欣慰地看着李疏梅,很冷静地接过话说:“疏梅的推测我认同,假设顾笙就是杀害姜琴玉的凶手,她杀死姜琴玉后,毁尸灭迹,又冒充姜琴玉离职、退学、买票前往深圳,这种种计划她以为天衣无缝。但是她突然从我们口中听到了姜琴玉遇害的消息,她一定害怕了——

她害怕什么呢?一定有一个秘密,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的秘密,她一定害怕这个秘密被崔锐透露给警方,所以她必须要杀了崔锐。她杀害姜琴玉的动机我们尚不清楚,她杀害崔锐的动机一定是掩饰他们之间的秘密。”

“这种秘密很可能是姜琴玉遇害的主要原因,”祁紫山摸了摸助听器,兴奋道,“曲队!我也认为疏梅和老费的推测是对的!”——

作者有话说:周五上夹,要到晚上十一点后更。

期待大家多多评论鼓励!

第18章 第 18 章 搜查,但猝不及防!……

马光平笑呵呵说:“首先我觉得你们的推测都没有问题, 疏梅也很好,但是有几个疑问我一定要提一提,顾笙是一家理发店的员工, 即便她有作案时间, 她怎么能得到那么多工业硫酸?她个头不大, 又是怎么运尸到十几公里以外的河道?她又是如何将十二块尸块挨个摆放?还有昨晚, 她又是如何杀害比她体力更强的崔锐?那辆车烧毁成那样, 她必须要带上几升汽油到现场, 这不容易。”

马光平的话让大家的兴奋冷却了几分, 诚然这些问题刚才都没有考虑在内, 马光平四十余岁,干了二十年刑侦,经验丰富,他为大家的推测提供了一个需要落地的“降落伞”。

这些都是需要冷静思考的, 如果疑点不能解答,顾笙的嫌疑是不可能成立的。这些细节性的问题纷至沓来, 李疏梅却忽觉不知道从哪入手解决。

曲青川问:“老马的问题很好,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气氛一下子冷凝, 半晌, 费江河道:“我认为现在还不是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

“我倒是听听你想法,什么时候解决这些问题?”马光平不咸不淡地说, “闫岷卿迟早要过问细节, 总不能全凭猜测。”

费江河似乎听不得闫岷卿的名字,浓眉深蹙,揶揄道:“他算个屁,把他当根葱了!”

“哎老费,案子归案子。”曲青川劝慰。

“我可以一五一十回答你老马, ”费江河像是置气道,“你说的这几个问题,顾笙为什么做不到,秦东市是工业城市,顾笙只要有心,完全买得到工业硫酸。她四肢健全,行走自如,如果还会骑电动车、机动车,抛尸到十几公里以外,并不困难。她也是美术生,把十二具尸块摆放成星空,这正是她的强项。至于崔锐,我先前也说了,崔锐那么晚如果去见顾笙,说明他们关系本来不普通,顾笙完全可以偷袭崔锐。至于汽油,同样可以用电动车摩托车带过去,我说的哪样,顾笙办不到?”

费江河的话一气呵成,似乎这一切顾笙都可以完成,而且并不复杂。

马光平撇了撇嘴,没有回话,祁紫山也没有回应,只有曲青川点了点头,“好。”

在李疏梅心里,她是支持费江河的。

空气冷清了一会,曲青川说:“虽然顾笙锁定为第一嫌疑人,但是我们没有找到她的任何证据,我们没办法拘捕她,只能她传回来问问话,常规问询。”

马光平担忧说:“可是万一她什么都不招呢,这些时间线,在她眼里是没有价值的,只要她坚持不开口……”

常规问询,顾笙可以什么都不说,十二个小时她就可以离开警局,除非有证据。

“去顾笙家搜证呢?”祁紫山说,“现在姜琴玉第一被害现场还没找到,如果是在顾笙家中,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祁紫山的话让略显紧张的气氛平静下来,费江河说:“那我带紫山和疏梅去一趟她家吧,正好也可以旁敲侧击探探她。”

曲青川思虑了下说:“可以,但,顾笙现在应该自认为是很安全的,我们一旦找她,她就会认为我们警方怀疑她,她有可能潜逃,所以我们要安排人对她进行监控。”

*

第二天早上,祁紫山顺利拿到了搜查令,费江河带着疏梅和紫山,还有两位痕检科同事,一起前往顾笙的住所。

在理发店上班的顾笙接到了通知,答应马上回家一趟。

这是一栋新小区,里面的住户并不多,楼外有许多装修垃圾堆,应该是今年新入住的小区。

顾笙很快出现了,她骑着一辆女士电动车回到楼前,停好电动车后,顺手摘下头盔,乌黑的长发从头盔里胀开、散落,如一团随波逐流的海藻。

李疏梅他们就站在楼道口等待,顾笙提着头盔走过来,礼貌道:“你们好,又见面了。”

她看起来比较平静,忧郁的眼睛也弯了弯,实际上她现在的工作单位和住所都被警方监控,她可能没有察觉,但是不代表她不知道警方已经怀疑了她。她的平静,在李疏梅看来,更像是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方便去你家看看吗?”祁紫山把搜查令展示在她面前。

“警官,我想问问,你们是不是怀疑琴玉的死和我有关。”顾笙平静的脸上浮现几许忧虑。

费江河安慰道:“顾女士不要紧张,是常规调查,你是姜琴玉的好朋友,所以我们需要对你进行一下排查,希望你能配合。”

“我愿意配合,可是……”顾笙犹豫了下,渐渐地眼神里像是有微光在波动,“我很心疼琴玉,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希望你们早日找到凶手。走吧!”顾笙眼睫压了压,主动上前引路,拿出钥匙开门。

楼道里的结构是两家住房,房门对房门,顾笙开门时,李疏梅观察了下,对面房间没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勿扰飞升 今宵有鬼莫熄灯! 透明又扭曲的我们 【快穿abo】病娇大佬总想宠爱万人迷 【恋综】貌美宿敌原来一直暗恋我 【双A】钓系美人的alpha是醋王 家养小首辅 在这之外爱你。 在男团磕队友cp我社死了 眼泪中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