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顶尖大佬的姐姐 > 100-110

100-11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反诈影帝[重生] 桃娇春媚 东方不败之暖阳 给咒术界一点姐控震撼 狗血爱情成为主流 重生空间之1980 重来一次(番外) 白日烟花[gb] 我是小道士3催魂夺魄 假少爷觉醒后跟反派先婚后爱

上辈子,婆*婆就是她伺候走的。

她捂上女儿的耳朵,只温声道:“妈,我错了,以后不乱花钱了。”

说着,弯腰抱起唐元元,走进了屋里。

以前是女儿太小,她要是带着她,一个人都不敢出门。

现在女儿无岁半了,已经半懂事了,她可以带着女儿走了。

家里的钱都在柜子里,她准备都拿走,买一张车票,租个那种两层的铺子,上面睡觉,下面卖包子,自己一个人带女儿足够了。

原本还想等女儿再大一点,更稳妥些再走。

现在,她不想女儿再听这些话了。

第104章

张兰草的母亲走的很早。

父亲跟她说的最多的是:“你是姐姐,你要撑起这个家。”

“你是长姐,你要照顾好两个弟弟,她们就是你的责任。”

张兰草从小就是听着这些话长大的,念书的机会让给弟弟,下乡抢着去。

嫁人的时候,爸爸的嘱咐又改成了:“到了人家,要好好伺候丈夫,照顾公婆,别让人家说出我们张家的不是。”

勤快,持家,不让人说出不是,是她听了半辈子的衡量标准。

起初没有人告诉她,这是不对的。

她一个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悟出来,人是不可能被人满意的。

只要你追求被人满意,你会一直被人挑剔。

她尝试着争取过,但压榨你的人不会跟你讲道理,只想永远压榨你。

她只好低下头,让自己不在意那些指责,不公,继续做一个温和好脾气的人。

这种日子并不好过,她可以过,女儿不行。

所以,她一点点的,把悟出来的道理教给女儿,不要在乎别人的想法,实惠更重要。

外面婆婆在掐腰骂,她只捂上女儿的耳朵,贴着她的小鼻子逗她,这样女儿就能不注意外面的骂声。

“饿不饿?要不要花生糖?”

“嗯!”

妈妈的鼻子贴在鼻子上软软的,小鼻子里都是妈妈的香味,奶奶骇人的骂声就飘远了,小元元的耳朵都是妈妈软软的声音,小脑袋认真的点下来,小奶音呼呼的。

芝麻花生糖做的花生糖,又香又甜,是这个年代的人,家家户户都要买一点的。

小元元的手小小的,一块花生糖就塞满了,举着小胳膊朝妈妈嘴里塞:“妈妈也吃!”

张兰草幸福的衔过来。

花生糖硬硬的,小元元的小米牙咬的咯嘣响,小脸上的腮帮子都跟着一颤一颤。

吃的好开心啊。

唐婆子掐着腰骂了一会,自觉没趣,装了几把瓜子揣进兜里,去串门找那些老姐妹说话唠嗑去了。

张兰草在心里计划走这件事。

去哪里?

什么时候走?

怎么走?怎么避过家里人拿行李,这些都得想好。

还有就是火车票。

她上辈子死了之后,做了几十年的鬼,女儿每年清明过年都会来给她扫墓,聊天,跟她讲她的生活。

她知道,女儿上辈子是嫁在沪市的,女婿对她特别好,孙女也特别可爱,像极了女儿。

那就去沪市吧。

至于行李,根本没有借口可以拿出去,娘家很近,也没有她住的地方,可现在是82年,生活日用品的价格都还以分论,虽然更便宜,但钱也值钱,家里所有的钱是八百块,被褥衣服,置办起来都要钱。

“元元妈,烧点水,冲点茶叶过来。”外面牌桌上,唐爱国磕着瓜子喊。

不能表现出异样。

张兰草好脾气的起身去灶房烧热水,柜子里有一块五一斤的劣质茶叶,冲泡也没什么讲究,放一些叶子进去冲泡就行。

这时候也该是晚饭时间了,照旧是张兰草一个人忙碌,年三十的晚饭就是白菜粉丝馅的饺子,白菜早就提前买了几十颗码在墙根的,洗一颗剁成馅,用细笼布挤出多余的菜汁才行。

小元元就跟着小尾巴一样,一边舔着花生糖,妈妈在哪她跟到哪里。

“妈妈,菜菜,尿尿。”

“元元也会尿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顶尖大佬的姐姐》 100-110(第6/17页)

揉面是她最喜欢的一环啦,张兰草把她肉嘟嘟的小手洗干净,给她一只擀面杖,再给她一小块面,揉拧过的一会盛到唐爱国碗里给他吃就行了,还不浪费。

中午做的肉还有好几样都剩的,热一热又是丰盛的一餐,这年头,小孩爱过年,大人也爱过年,能吃上丰盛的饭菜。

小元元用比她脸都长的筷子费力的夹饺子吃,太滑了,总是掉,灵机一动,干脆把嘴巴上沾了菜心,很是可爱,唐爱国笑眯眯的用筷子沾了一点,“元元来,喝汽水。”

张兰草心脏一缩,想起来这桩旧事,唐爱国哄女儿喝酒,结果女儿对酒精过敏,差点就没了。

当然不可能再让她逗小孩,张兰草直接抽走他的筷子擦干:“医生说了,小孩不能喝酒,会出大事。”

唐爱国不以为意,觉得张兰草很扫兴:“让她尝尝怎么了。”

张兰草编着瞎话道:“我娘家那,就有个小孩抿了爷爷沾的酒,昏迷不醒,送去医院花了一百多块,万一要是有个不适,就是吐了,也得去一趟卫生所,糟蹋钱不说,兆头也不好。”

唐婆子一听要是花钱,也是骂儿子道:“你自己喝吧,给她一个丫头片子喝干什么。”

大概是起了离开的心思,张兰草今天发现,“丫头片子”这四个字特别刺耳。

心里拧着一股劲,感觉自己像鸟生出了翅膀一般,已经迫不及待离开这里。

临睡前,唐爱国又说了一句刺激到她神经的话。

“你这肚子不争气,生了元元就没动静了,二弟比我后结婚,都生两个男娃了,以后元元改叫招娣吧,给咱招个儿子。”

张兰草只是和以往一样,温顺的低下脑袋。

她这辈子,不会再把唐安生出来了。

她是在结婚前就回来的,她不敢换别人家,怕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元元这个女儿。

她的女儿,几十年坚持着都要回到玉城这个小地方看她,跟她说话,给她祈福。

世界上唯一真心爱她的人啊!

她不可以没有她。

她也只要她一个孩子。

她不敢做任何改变,唐婆子就是看中她性子老实,人勤快,能持家。

同样的日子嫁过来,有孕,连生日都是一样的,她看见女儿的第一眼就知道,是她。

她的元元,再次来到了这个世上。

唐安这个儿子,她不想要了,她记得元元说过,儿子竟然想到用什么东西毁了她的脸,好在被人救下了,这件事她没办法原谅。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生这个儿子,所以她生下女儿之后,偷偷去找老中医买了绝育的方子炖着喝,原本该儿子有孕的时候就避了过去。

唐爱国以后再也不会有儿子了。

张兰草在这一瞬间决定不拿行李了,第二天一早扫完大街之后就去买了去沪市的火车票。

返乡的火车在初七之后就会多起来,自己带着孩子,人越少越好。

火车的发车时间是初三下午三点,张兰草准备的借口是回娘家吃饭,过年,女儿都得回娘家吃饭,这个借口很完美。

谁也不会想到,趁着过年,她带着女儿永远离开这里。

这辈子,她学聪明了一点,婚后第一个月,她就把扫大街的工资交给唐爱国。

话也说的很漂亮:“你是一家之主,有正式工作,咱家你当家。”

唐爱国一感动,当着她的面,把钱放进盒子里,锁进柜子里,也没防备过她。

张兰草买菜什么的再找他要,再一点点的往自己口袋里装,她自己私藏的钱已经有一百多块了。

盒子里的大头是八百块整,衣服里兜之前已经缝了口袋,能装进去。

“干什么呢?”

唐爱国推门进来,张兰草转过身,“正准备回娘家,准备拿两条糕带过去,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唐爱国本来不太爱去张家,两个小舅子最喜欢找他借钱,更何况昨天打了一夜的牌,现在犯困了,把自己朝床上一扔:“你自己去吧。”

他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没老婆了,眼睛一闭,扯了被子就睡过去。

张兰草也没有再看他,蹑手蹑脚出去,带上门。

今天太阳好,日头很大,唐婆子正一边舒服的晒太阳一边嗑瓜子,嘱咐道:“吃完了早点回来啊,别等到天黑。”

张兰草知道,她这是叫自己早点回来做晚饭,说道:“天黑前就回来。”

其实,她永远都不会再回这里了。

户口本也给揣在怀里了,她看了一眼自己待了六年的院子,她每天四点就起床,随便热点饼子就边走边吃去扫大街,回来接着做午饭,洗锅碗,一家子的衣服鞋袜都是她的。

上辈子,还曾经在这里送走了公婆,一天三顿药,尤其是婆婆,在床上也躺了两年。

这辈子,不知道是谁照顾她了。

她也谈不上恨,就是不想再过这种日子了。

唐婆子看她手上就两条糕,连个多余的小果子都没有,还挺高兴。

胳膊肘知道往自己家拐,满意的看着这母女俩出了院子。

小元元牵着妈妈的手甩啊甩:“妈妈,舅舅?”

张兰草的确要回一趟娘家,吃饱了再上车人少遭罪:“是啊,去你大舅家吃好吃的。”

小元元鼓着小嘴巴:“有肉肉吗?”

张兰草笑:“有!以后每天元元都有肉吃,还有娃哈哈喝。”她一定会挣到的。

小元元开心的绕着妈妈蹦蹦跳跳的。

一路上遇见了不少邻居,张兰草笑着和她们打招呼。

这个年代的年味很浓,空气里飘着肉香,院门上贴着红对联,大家手里抓着一把瓜子聚在一起说闲话。

就这么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母女俩离开了这里。

小巷窄而深长,青石砖泛着幽冷的光。张兰草牵着女儿,回头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两辈子的地方。

一点也不留恋。

最爱的人,最爱自己的人,牵在手里。

几个熊孩子聚在一起摔鞭炮,好像是在为她们祝福。

绿皮火车冒着白烟,发出机械的轰鸣声,长长的铁轨无限向天边延伸,火红的太阳半挂在西边,手搭在眉梢上看去,只觉得金灿灿的。

小元元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坐在妈妈的手臂上,圆溜溜的大眼睛看啊看。

好大的车轱辘:“好像龙哦,长长的!”

“这是火车啦。”

小元元欢喜的趴在窗户上,那些景色倒退,他们是像鸟飞起来了吗:“si龙,好像带我们飞上天啦。”

“妈妈,我们飞去哪里啊?”

“去一个更好的地方。”

第105章

才大年初三,火车很宽敞,没多少人,可以自由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顶尖大佬的姐姐》 100-110(第7/17页)

选择座位,张兰草选择靠窗户的地方坐着。

她人生第一次看见玉城以外的风景。

被雪半盖的麦田绵延,雪染白的树犹如玉雕,极速闪现又走远,迎着暖色的晚霞,好像在追着太阳。

难怪女儿说是大龙呢。

小元元没个老实劲,小脸贴在窗户上,好奇的大眼睛看啊看,又开始嚯嚯座椅,桌子,妈妈的腿,都是她可以嚯嚯的对象。

引的乘客都跟着被逗笑,一个妇人分了她一个水煮鸡蛋吃。

时光漫长,同车的人难免要闲聊,妇人问张兰草去哪里,怎么大过年的坐火车。

张兰草留了个心眼子,只说去沪市,丈夫在那边打工,会在火车站接应,妇人道:“沪市啊,虽然说工资高一点,物价贵的,连指路都要收钱。”

张兰草的想法跟妇人不一样,只觉得神奇,指路也可以挣钱啊?

那她一定可以让女儿过上更好的日子。

火车要两天才能去沪市,怕露馅,张兰草什么也没敢带,只在火车站的门口买了两天的馒头茶叶蛋,又买一块馓子给小元元吃着玩,火车上有开水,掰碎了泡进去就能吃。

小元元小手攥成小拳头,握着勺子,馒头都已经泡成了糊糊,她可爱的吃了一嘴,一点也不挑食:“妈妈,好软哦,好ci,元元还要。”

张兰草也不觉得难吃,有种身心都放松了的感觉。

她两辈子都没这么松快过。

吃饱喝足,小元元的眼皮往一起粘,张兰草把女儿抱在怀里搂着睡,即便人少她也不敢掉以轻心,整夜都紧紧抱着,小元元稍微转个身她就掀开眼皮看一看。

小小的脸颊,天使一样可爱。

怎么爱她都不为过。

火车在中午到达了沪市,两天的时间,其实睡不好也吃不好,但她神奇的不觉得疲累,只有亢奋。

让人最快乐的是希望本身,她内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

不过下火车的一瞬间,她还是觉得懵。

这也太大了!

这里的房子是她没见过的高楼,马路怎么这么宽哪,玉城这一年,还只有县城中心才有薄薄的水泥路,最好的房子是集资盖的那种两层小楼,上辈子,她至死也没走出过玉城,此刻被震撼到了。

咋有楼那么高啊,不会倒吗?

她只好问路,其实她也不知道哪里可以去,只是需要一个住宿的地方,再够她开个小店的,做面条还是卖包子都可以,最好租金可以便宜一点。

这里问路竟然真要钱?而且还不少人专门做这个,纸箱做成牌子,上面写了价格。

张兰草选了个面向好的,花了5毛钱问路。

原来这附近就有,但张兰草觉得小元元还小,这年头火车站是很乱的一个地方,她宁愿多走一些路,住的安稳些。

多走了几里地,高楼大厦往里面走,有很逼仄的筒子楼,这里住着本地的底层人,还有外来的打工人,一楼几本都做成了门面,开各种小吃店。

张兰草原本想租个那种两层的小楼,二楼住人,一楼就可以做生意,现在是不用想了,这里寸土寸金,光是这种最廉价的筒子楼里,十平米一间的小门面就要70块钱一个月,一次付三个月,第一次还要付一个月的押金,那就是280块。

还要另外租一间房子住,也是十平米的小隔间,一个月要20块,同样的押一付三,要付80块。

张兰草现在手里一共的钱是906块,小孩子难免有个头疼脑热,她还需要置被子,衣服,从头到脚都要钱,她必需要留下给女儿应急的钱,开店的事只能先搁置。

她大概了解了这边的租房价格,防止被人骗,又慢慢转了一圈,多问几家。

最后选了一个教师家的房子租住,是从儿媳手里租的,婆媳都是教师。

张兰草从唐家那个环境出来,再也不想和尖酸的人相处。

她现在从一些细节里隐约能看出来一些人品,庞娟婆婆耐心的给孙女剪纸的一瞬间她就决心要租这家房子。

她家的房子都比别人家的干净舒服。

庞娟热心的告诉她哪里可以买到被子,大城市最大的好处就是杂货店多,巷子走到头,就有一家老实的居民楼买杂货,被子水壶应有尽有。

尽管庞娟提出来可以给她看孩子,张兰草还是抱着小元元一起去选购生活物品。

她要让女儿挑碗筷这些,这是独属于她们母女俩的家,女儿也要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虽然小元元还小,可她代入自己,逛街这件事能让她特别快乐,即便每次只能买一些最实惠的布料来做衣服鞋袜,可她仍然喜欢那种挑选物品的感觉。

女儿肯定也是喜欢的。

果然,小元元小小的手指落在带花的碗上,小脑袋还歪着看着窗花,气球,都是一分钱两个的价钱,张兰草选择都买了。

两床棉被,一面粉袋的生活用品,还买了一张四方折叠小桌子,东西看着挺多,张兰草力气大也不觉得沉,轻松就把被子扛在背上,面粉袋提在手里。

小元元乖巧的抱着面粉袋一端,想帮妈妈的忙,没抱动,跟只大萝卜一样,人直接翻了过去倒在地上,好在冬天的衣服厚,人没摔着。

张兰草去给她扶起来,她明亮可爱的大眼睛还是懵的状态,更萌了。

“元元会jiji起来。”

肉乎乎的小手撑在地上,像个陀螺麻溜的在地上滚了一圈才起来。

小元元十分想帮妈妈,一点也不死心,还要来抱袋子,张兰草就提起袋子,让她扶着一角。

这也算是帮忙了吗。

张兰草要弯腰才好背着,小元元就模仿她躬着小身板,本来就小的身姿,就更成了矮萝卜。

庞娟笑着夸:“哝这闺女贴心的嘞,小小年纪就会心疼你。”

张兰草骄傲,那可是。

全世界,女儿最爱她拉。

虽然房子很干净,张兰草还是拿抹布全部都给擦了一遍,在玻璃上呵了一口气,窗花就贴在上面了。

小元元歪着脑袋,开心的直蹦跳:“花花,花花漂漂!”

张兰草掐着她的腋下举起来:“元元,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

小元元好奇的问:“爸爸,奶奶,爷爷。”

张兰草:“以后,你只有妈妈,好嘛?”

小孩子其实很聪明,谁对她好都很明白,唐爱国连口水都没给她倒过,在她哭的时候还会嫌她烦,呵斥张兰草赶快止住她的哭声。

唐婆子也是经常骂她,小元元只喜欢妈妈拉。

小小的嘴巴一张一合,咯吱咯吱笑:“好哦,妈妈,妈妈,好妈妈。”

小小的房间只有十平米,南边墙中间一张床,墙角一只不大的木柜,买的东西堆在折叠桌上,比家里还简陋。

可张兰草心里就是觉得畅快!

晚饭借用庞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顶尖大佬的姐姐》 100-110(第8/17页)

家的锅碗油盐,下的挂面青菜,又卧了两个鸡蛋。

家务只有两只碗,一个锅,再是和女儿的袜子和里裤,十分钟全部完事,张兰草人生第一次感受到时间。

用不完的时间。

庞娟在交女儿识字,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凑过去问:“我能一起听听吗?想做点小生意,识几个字方便。”

“打算做什么小生意?”

“面条或者包子,还没定下来,我带着孩子,没法上班。”

庞娟觉得张兰草这个想法很好,还鼓励她:“很简单的,我教你基础的,后面你就可以自学了。”

“唉!”

张兰草之前想过,万一庞娟要是不高兴怎么办,对书本的渴望还是战胜了她的羞耻心。

她竟然这么简单就同意了。

她刚嫁过去的时候其实也想过识字,但被唐爱国撅了回来:“多大的人了,也不嫌害臊,你就是学了也当不了文化人,有那功夫干点啥不好。”

两辈子,这个男人都瞧不上她。

一边羡慕文化人,一边又不愿意自己的妻子去做个文化人。

庞娟一个陌生人都愿意教自己,张兰草感动的想,明天买点什么送给人家。

庞娟先教了几个拼音,怕她一下子学太多记不住,又给她出了主意。

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有个夜市,图便宜的老百姓都在那吃饭,没有什么成本,不过现在过年,外地人都回去了,等过了十五人就会多起来。

张兰草听了很感兴趣,看时间还早,又和女儿去看了看。

走了有二十分钟的时间就找到那个夜市,只有几个小摊子,零星几个客人。

张兰草打算明天再多看看,究竟是卖包子还是卖面条。

没有了唐爱国的呼噜声,被窝里只有女儿香香软软的小身子,张兰草凌晨四点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再也不用去扫大街,唇角不自觉弯起来,搂着女儿又继续睡过去。

次日初六,巷子里大部分小吃店都是关门状态,张兰草听见年轻的行人抱怨:“唉,过年也不太不方便了,连个现成的早饭都没的吃。”

张兰草觉得自己不能闲着等过完年,能挣一毛是一毛。

她没见过什么好吃食,想到的也只有包子面条这些朴实吃食,上辈子做包子很熟练,就从这个开始吧。

去淘了一辆破自行车,买了炉子和蒸笼肉菜驮回来。

她去换昨天的份量,又多送了一筐子鸡蛋给庞娟。

庞娟就知道她是实诚人,不占人家便宜,投桃报李,就替她多想了想道:“我们沪市人喜欢吃甜口的,不爱辣。”

甜口?

连玉城都没出过的张兰草当然不知道饮食文化差异,难以理解,包子怎么吃甜口的?菜怎么吃甜口的?

庞娟教她:“就是放一点糖提鲜,以后我炒菜你看看。”

张兰草仔细请教了用量,也不嫌麻烦,她又勤快的跑出去买了糖回来,调试好了馅料,蒸了一锅包子出来,味道的确要丰富一些。

张兰草把炉子升起来,就放在筒子楼门口,蒸笼放在上面温着,这样也不怕凉了。

“妈妈,做什么呀?”

“妈妈在卖包子啊,卖了包子,挣到钱,就能给元元买娃哈哈喝。”

小元元开心的蹦跳起来,发音还模糊不太标准,围着炉子高兴的蹦跳:“卖包子,卖包子,喝娃哈哈。”

筒子楼里的邻居被吸引过来:“包子怎么卖啊?好吃吗?”

小元元手里还拿着半个雪白的包子:“好ci死啦!”

第106章

邻居被阿姨逗的笑了:“好吃死啦?”

小元元认真的点点小脑袋,“嗯!”

这不买尝尝都不合适了。

八二年的物价都是以分论的,一只肉包子是4分到6分钱一只,上辈子女儿跟她说过利润的重要性,她取了一个中间值,她卖5分钱一只,一只能挣1分5厘钱,邻居买了3只。

小元元眼睛盯着钱,小舌头舔了舔嘴巴,仿佛看见的是娃哈哈。

张兰小笑着给了她一张2分的钱,“等一会,妈妈卖完包子就带你去买,好不好?”

小元元脑袋重重的点了一下,她小小的手比两分的纸票子还小,还知道低头找了半天口袋给装进去:“嗯!”

别提多可爱了。

“卖包子,姨姨,买包子?”

小元元拦在一个阿姨的面前,仰着小脑袋,很认真的问:“卖包子,元元喝汽水喝n。”

大人都给她都笑了,没见过这么机灵的娃。

过年人都泛着懒劲,也喜欢在这几天犒劳自己,做的三笼包子陆陆续续都卖完了,差不多挣了5毛钱这样,一天的住房房租是6毛钱,差差一毛。

张兰草还是带小元元去买了一瓶娃哈哈,一瓶一毛三分钱。

她想明天多做一点,再把八宝粥加上,肯定能挣上来。

现在天气冷,肉馅晚上剁好调了味还更入味,不过面要第二天才能醒好,张兰草早上五点起床,揉面,擀皮。

她一个人做惯了这些活,手脚麻利,半个小时就全部弄完了,剩下的就是放在灶上蒸熟。

回房间蹑手蹑脚开了门,女儿还睡的很香,又悄悄把门关上,把炉子拎了出去,先卖八宝粥试试。

大部分人都还在熟睡中,但总有特殊的工种过年也不休息,比如清洁工,比如跑出租车的夜班司机,又或者通宵打牌的。

吃上三只大肉包,再来一碗2分钱的八宝粥,肚子又饱又暖,总花费才一毛七分钱,很划算。

做早餐,辛苦,但入门也是最简单的,只要材料真实,口味过的去就不愁生意,渐渐的,天亮了起来,不想做早饭的人就都过来买包子和粥。

只是小元元还是太小了,睡饱了,睁开眼睛,没看见妈妈就哇哇哭了出来。

张兰草猛的听见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一回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元元已经醒了,穿着单薄的秋衣秋裤,眼泪汪汪的,胸腔一抽一抽的。

这就是一个人带孩子的心酸了。

小孩子是这样的,一睁开眼睛就会找大人,不然一个人就会害怕,张兰草心疼死了。

一瞬间,她改变了主意,开店!

有个店铺,她可以支个椅子,让女儿睡在边上,至少自己是陪着她的。

蹲下去把人抱起来摇着哄,一边往房间跑给她穿衣服:“妈妈哪都没走,在卖包子挣钱,挣了钱就给以给小元元买汽水喝。”

食客举着两毛钱,自己也有女儿,很能体会这种感觉,把两毛钱放在摊子上,怕被风吹跑,给压在碗下面。

张兰草赶忙把小元元的衣服穿好,再下来,庞娟正在给她看摊子,已经给她卖了好几只包子。

面对张兰草的道谢,庞娟摆摆手:“你一个人带孩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顶尖大佬的姐姐》 100-110(第9/17页)

,不容易,我这就搭把手。”

张兰草:“我决定了,还是租个门面,做面条,这样更方便一些。”

如果一直畏手畏脚,这店什么时候能开起来呢?

包子能卖起来,面条就能卖起来。

就是这批新买的卖包子的家具亏了,但女儿重要,亏就亏吧。

庞娟就道:“你说的也是,现在是人少,等外乡人都回来了,你在这里摆摊,肯定要有人说的,还是要正经开个店才长久。前头大路上那家叫老半斋的面馆生意不错,你要先去尝尝味道,这条巷子里就是工农面馆,生意还不错,不过他家要等两天才开门,最迟初十开店。”

张兰草也是这么想的,这里的人吃包子口味和玉城都不一样,面条也要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成,等中午我去吃尝尝。”

庞娟又说:“对了,过了十五,幼儿园就开学了,到时候你把女儿送过去,你也能松快点。”

玉城的小孩还都是到了6岁直接去念一年级,张兰草并不知道幼儿园。

庞娟说:“就是老师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什么的,能提钱适应校园生活,不过收费不便宜,一个学期要20块钱,伙食费一天五分钱另外算,一个月一块钱这样。”

张兰草没有任何犹豫:“去!”

她要挣多多的钱,一直供女儿读书。

包子陆陆续续卖到十一点,加上八宝粥,一共挣了2块3毛钱。

张兰草有一点骄傲,这一年她在玉城扫大街的工资还是18块钱一个月,这边的工人一个月是35块钱。

她一个人是能养活女儿的。

做好收尾工作,张兰草带了小元元就去了大路上的老半斋吃面,最实惠的阳春面一毛钱一碗,咸菜面要一毛两分,辣酱面是一毛六分,最贵的是排骨面,要3毛钱一碗。

沪市的菜色讲究浓油赤酱,面条也延顺了这一风格,咸中带甜。

张兰草花了一毛两分钱点了一分咸菜面,有点吃不太习惯,她感觉还是辣口的好吃。

但这里坐满了客人,难道是这种面才有市场吗?

她看见也有人点的辣味面,对方脚上穿着皮鞋,那应该是经常下馆子的,但听口音又不是沪市本地人,坐过去问:“大哥,我这面是甜的,你那面是咸的还是甜口的?”

“甜的,这是辣蓬蓬,沪市人不吃辣,唉,我是川市人,在这连油辣子都吃不到。”

张兰草:“所以,外地人是吃不到辣,才吃甜的?”

“是这样,这里的面馆都是这种口味,这家还算要好一点。”

张兰草问:“那要是有卖辣味的面馆,小店,你愿意去吃吗?”

“你知道哪里有啊?我去试试。”

“我准备开一个。”

“……”

张兰草觉得,外地人远远比沪市本地人要多,就拿她租住的筒子楼来说,小隔间隔出来那么多房子,都是外地人住的。

庞娟自己都说,这里很多外乡人,过年了,他们回去这里都变的空了。

张兰草不觉得自己能比沪市本地人做的更正宗,那不如就做外乡人的生意?

“妹子,你说个地址,我到时候一定去尝尝。”

附近几桌都是外地人,也跟着附和起来,倒苦水:“这边什么都是甜的,吃不惯。”

“大妹子,我也不爱吃甜饭,你只管开,我也去尝尝。”

张兰草认真记下他们的要求,感觉自己的想法应该还是可行的。

不过她晚上的时候还是去夜市看了看,这里做生意的小摊又多了几家,张兰草点了一份,也是甜口的,底汤应该是猪油和酱油调味的,没什么难度。

连小摊贩都在迎合沪市本地人的口味。

那她就做外地人生意吧。

张兰草第二天就租了一家小店铺,她自然也没什么成本装修,地板和大白墙都能用,添置点做面用的东西就行了,大锅,灶具,还有就是桌子板凳和碗筷。

她自然也舍不得花运费找别人运,把小元元托付给庞娟,自己骑着自行车一趟一趟往店里搬运。

小元元就看见,她妈总是搬新的东西回来,她正是问题最多的年纪,不懂的就问,张兰草也耐心回答她,然后又要去买下一样东西。

小元元很乖巧的跟她摆手,小腿却又追着妈妈的自行车:“妈妈,再见哦,元元等你回家哦!”

张兰草不得不停下车:“只能在门口玩,走远了坏人会把你抓走。*”

小元元迈着小短腿回到筒子楼的门口,还给自己画了个圈,一屁股坐在里面,摆摆小手:“妈妈,小元元好乖的,不和妈妈分开。”

张兰草又要给她笑道。

跑了两天,总算是把所有的东西置办齐全,能开业了。

面馆都是中午才营业,张兰草不愿意女儿醒来看不见自己一个人哭,一直等到七点钟把女儿叫醒,穿好衣服做好早饭,嘱咐她只准在楼底下和小朋友玩。

还是不能放心啊:“千万不能走哦,有陌生人要给你糖,那就是拍花子,要拐你的,你也不能走哦。”

“嗯!”小元元用力点头:“元元只要妈妈,不吃!”

张兰草一步三回头,但必需要挣钱,这时候租这个房子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庞娟家的孩子和唐元元一样大,现在都在一起玩,庞娟和她婆婆都有看着,再加上唐元元自己也是个很乖的孩子。

这里菜市场也很近,其实去批发市场买更便宜,但张兰草不敢把女儿完全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就近买好快速回来。

她做面的汤底准备,卤猪肉,鸡架子烧制高汤,再和面干面条,一抬眼隔着玻璃就能看见女儿或是在路上,或是在店里玩耍。

这时候已经初十了,来沪市打工的人已经陆续返乡了,她给饭馆起的名字是外乡人饭店,抱着沉重行囊的外地人看见这个名字都是一亮。

总觉得这个饭店名字很亲切。

沪市本地人的排外性很重,公交车,银行,房东,本地人的优越感处处彰显,工厂里的活又繁重,即便是饭店,这一年的餐饮人也是热衷追求本地人的口味。

但沪市本地才多少人?外来人口又是多少人?

没几个饭店是迎合他们这些外地打工人的,光是这几个字,就让人心里透着舒服。

一问价钱,很实惠,阳春面八分钱,咸菜面九分,肉面一毛二。

那就吃一次试试吧——

作者有话说:我今天重新查了82年物价,发现和92年的物价相差特别大,前面几章番外的价格也改了。

第107章

棒骨熬的底汤,猪油炸的葱油,这个年代人的肚子里没什么油水,这对于底层的人来说就是一顿奢侈的美味。

香!

浇头好吃不说,老板娘还热情,话能说进人的心坎里:“我吃不惯甜口的面,就想做个咱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抛夫弃子之后 还珠之太后金安 失去顏色的天空 拿下宿傩,她做对了这几点 豪商 爱是妄想还是诗 匹配的omega老婆是猫猫(星际) 豪商·女强 傻傻 公子变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