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10(2 / 2)
太上皇想着此事于朝中大局不妨碍,加之还可以用自己的血脉收回一个铁帽子王,也觉得可行。
二人心下同意,面上却都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又分别敲打了一回四爷,这才同意了四爷过继十四的决定。
等到过继十四的圣旨发下去后,太后名下的两个儿子也就只剩下一个了。
←_←
‘让人过得好难,让人过得不好却不要太容易哦~’
没错,过继十四的这个主意就是乌林珠给四爷出的。
你这个弟弟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你那个娘瞧着也不是个多明白事理的,与其为了个爵位跟他们母子死磕,最后让自己落个刻薄成性,不孝不友悌的名声,还不如各退一步呢。
他得到了爵位,你摆脱了麻烦,何乐不为呢。
至于说十四配不配得上庄亲王这个铁帽子王的爵位…那也得给他机会表现不是?
若是他表现得不好,那就分情节情重处置呗。他要是表现得好…食君之禄也是应该的。
对了,西域那边不是还有不少准葛尔余部?
这不就是现成的表现机会。
再一个,你老娘自来偏心,还心狠手辣,她自持助你良多,你若不听她的,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现在将十四过继出去也是一劳永逸。用一个别人家的亲王爵位,摆平自家的麻烦,这买卖也是太值了。
‘以那丫头呲牙必报的心性,又怎么可能这么好心的帮我们母子三人调节关系?’
四爷觉得乌林珠还在谋算什么,且还是真针太后的,但不得不说的是乌林珠给的主意确实挺让四爷心动的。
等到十四过继到庄亲王一脉的圣旨下到十四府上,十四的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忽上忽下。
一边高兴自己成了铁帽子王,一边又为自己过继出去而怅然若失。等到进宫谢恩的时候,十四还非常感谢的说了一句‘从此以后皇额娘就只有皇上一个儿子了’。
听到这句话,四爷才仿佛后知后觉的想明白乌林珠为什么要建议自己过继老十四了。
那丫头忽悠朕过继老十四,怕也只是一个开局。
话又说回来,过继了十四真就能一劳永逸了吗?
收到京城那边的飞鸽传书后,乌林珠也只是笑了笑。
想一劳永逸,肿么可能?
~
乌林珠这一次走的比较远,还特意去琼州那边的海滩上寻找过天涯海角。
他们来的季节不错,温度刚刚好,就是非常的湿潮。
这边沿海有驻军,不过乌林珠他们却没打着公主的招牌引人注目。很低调的进了城,又包了处院子,雇了几个当地人便安置下来了。
乌林珠他们挑的这处城镇,说闽南话的人非常多,虽然他们这一行没几个听得懂闽南话的,但生活起居上却没受太多影响。
因现代不让放烟花,所以乌林珠到了这个时空后就非常有些报复消费的疯狂。
仍旧是让人采买了好多好多的烟花,仍旧是在一片烟花炮竹里过得除夕,又顺便迎来了大年初一。
康熙五十三年成了雍正元年,而乌林珠也正式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二个十七岁。
但愿还有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只要日子过得顺心遂意,她到也不介意一直青春永驻就是了。
在琼州岛呆了二十来天,乌林珠一行人才乘船北上。路过南普陀时,乌林珠虽然想到上一次跟二格格拜佛时被拒收的经历,却还是进去逛了逛。
对了,因着乌林珠这一次许的愿也多少让神佛接受不能,她的香仍是被拒收了。
她许愿大清千秋万代永不灭,刚将香插入香炉,香就灭了。
她许愿四爷长命百岁活过九十九,香在她手里的时候就灭了。
乌林珠:“…果然很灵!”
其他人:也是绝了。
和往年差不多,仍旧是二月末左右回的京城。
而乌林珠回京城的时候,又洽巧在码头处遇见了回京交差的贾政一行人。
原本一直很低调的乌林珠听说贾政就在不附近,立马让人打着公主的招牌去请贾政来见。
“臣贾政拜见和硕清澜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05-110(第6/15页)
“起吧。”等到贾政结结实实的行完君臣之礼后,乌林珠才让贾政起身,“到底是亲生的父女,经年不见,思念成倍。老爷这一向可好呢?”
思念成倍?
这是什么话。
贾政心忖了一句,随即说道:“多谢公主挂怀,臣一切皆好。”
“也没挂什么怀,本宫就是礼貌性的寒暄一下。对了,听说老爷又喜得贵子了?”
贾政:“…是。”
乌林珠笑,一脸促狭的给了贾政一句:“朝廷派老爷出去公干,老爷倒是半点没辜负这份信任呐~”
按理说,若是换了旁人说这话贾政定是要跪下来为自己狡辩几句,可面前高坐上首的是他亲闺女,他不但要垂头肃手的站在下面行君臣之礼,还要再跟她请罪…贾政那张老脸实在挂不住。于是贾政只能沉默以对。
“罢了,就是本宫说太多,望父成龙这种事也永远不会发生在老爷身上。不过工部到底是干实事的衙门,像老爷这种不通庶务的,还是去个清闲部门吧。”
翰林院,里面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凭真才实学考进去的。
礼部嘛,荣国府就不是个讲规矩的地方,让贾政去礼部,她都要跟着丢一回人了。
户部,贾政没那个能力。
兵部,呵呵~
吏部,何德何能?
刑部…乌林珠遥了摇头,觉得刑部也不适合贾政。
扒拉来扒拉去,乌林珠眼珠子转了转,下一刻便笑得眉眼弯弯的。
国子监!
国子监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以贾政的人品学识,到也能做个助教。
助教为从七品官,与博士品秩相等,但名位略低些。它是国子监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往大了说这个助教就是后世大学里,某些起辅助作用的工作人员。
往小了说,就是贾家族学里的贾瑞。
将贾政安排到国子监做助教,绝对是杀人诛心一般的操作。
一是贾政原是工部员外郎,好歹也是五品的官身,被调到国子监做助教,这品阶一下子就降到了从七品。
连王夫人的五品诰命都得顺应官职降成从七品的欶命。
这是其一。
其二是贾政又能有什么才学呢?
他的那个官是贾代善临终上的遗折得来的,那么多年下来仍旧是那样不好不坏,不进不退。
为了遮羞,还总跟人说什么他志不在此。
啧,原著里贾政天天让宝玉背四书五经,但实际他自己都未必背得上来。
府里养了那么多的门人清客,说是陪他读书的,不过是各种捧臭脚奉承他罢了。
这样胸中没几滴真墨的家伙真进了国子监那样的地方,不亚于自取其辱。
正好,也让他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贾政早就知道这个女儿不是什么孝顺的,所以在听到乌林珠这么说后,自是又惊又气,但他那老父亲的尊严却仍旧让他做了最错误的应对。
“你也是自小学习规矩礼仪的,焉能不知道女子不得干政的道理?”
“能不能干政,看的是能力和本事。相较于你而言,”顿了顿,乌林珠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回贾政,笑得很是轻蔑,“我比你更有用些,不是吗?”
贾政被这话怼得哑然失声,不顾规矩的直视乌林珠,恰巧与乌林珠看过来的视线对上。
其实最让贾政怨毒了乌林珠的还是献水泥这件事。
封乌林珠为公主的圣旨诏告天下的时候,贾政自是也听说了的。
所以在知道这件事情后,贾政想的都是公主的位份并不能惠及家族父老,如果乌林珠将水泥配方交给他,由他献上去,那他贾政是不是也能效仿一下史家。
史家一门双候,贾家献水泥有功,未必不能恢复祖上荣光。
将贾政气了一通后,乌林珠便摆驾回宫了。而气急败坏的贾政在回到家后却又听说王夫人去寺里祈福,险些被人砍死。
正想发作呢,就听说王子腾又升官了。决定无视王家来报喜的下人时,‘刚刚’听说此事的乌林珠又派人送了些药材给王夫人。
贾政:“……”.
乌林珠回宫后,仍旧先去给皇后请安,之后将她路上疯狂买的小玩意儿当成伴手礼拿出来,来了个见者有份。
都是些她冲动消费,买完就不喜欢的东西。好在知道她这种心性的人没几个,收到‘伴手礼’的众人都挺高兴的。
去养心殿与四爷请安,再说一回此次出行的趣事。之后四爷也说了一回十四过继的事。没替太后说什么话,但也拿出不少好东西出来,希望乌林珠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别再跟太后计较了。
乌林珠半点不客气的收了四爷的赔礼,也是嘴里答应的痛快,但实际上却从来没想过放弃报复太后的念头。
永寿宫,皇宫,京城,畅春园……
乌林珠想要亲身对太后做些什么,她要先走出她的永寿宫,然后跳出皇宫,之后飞出京城的城门,再骑马疾驰数里到达畅春园,然后再想办法进入畅春园,再找到太后的寝殿……之后再原路返回。
住在城里,总少不了出城这个步骤。而住在城外…四爷哪里敢放任她?
所以一早就算计过这些的乌林珠只告诉自己君子报仇十年都不晚,何况她这种小人了。
她没必要在风口浪尖上做些什么,等时日长了,总有她亲自去给太后请安的机会。
然就像一只没落地的靴子一般,她这边稳得住了,四爷那边却一直提心吊胆的放不下。
转过天来,四爷又将人叫到养心殿,问起了择婿的事。想用这件事转移乌林珠的注意力,同时还说等今年公主府建好了,就会挑吉日为二格格定下婚期。
乌林珠都十七了,二格格还比乌林珠大几岁呢,就算公主们成亲都晚,也不能太晚了。
等四爷说完,乌林珠才一副不上心样子的说道:“我不着急,再看吧。总要挑个四角俱全,贤惠大度的。”
她现在的日子不知过得多逍遥快活,谁知道她找的那些小鲜肉是不是善妒的呢。
四爷:…别告诉朕,你真打了纳妾的念头!
╮(╯▽╰)╭
第108章 第 108 章 第一百零八章 ……
第一百零八章
用一种非常认命的心态接受了自己臆想出来的可能后, 四爷竟然还用一种非常好奇的心思问出了一个困惑了他很久的问题。
在一女多夫的情况下,孩子的生父要如何确认?又如何定嫡庶?
“噗~”
正在喝玉米汁的乌林珠听到四爷这么问的时候,当即将一口原就有些热的玉米汁喷了出去。
“咳咳!咳咳!”乌林珠一边咳嗽, 一边用帕子挡住口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05-110(第7/15页)
,然后还要伸出一只手对四爷比了个大拇指!
这思想境界,真特么绝了!
见乌林珠震惊成这样,四爷心里也多少有些不自在。不过仍是冷着一张没什么情绪的脸继续坐在那里, 等乌林珠给他解惑。
先喝了两口温茶缓了缓,乌林珠就又将她最近特别喜欢的玉米汁拿过来继续喝。
这里没有榨汁机, 但却有很多办法给乌林珠鲜榨一份浓香滚烫的玉米汁出来。虽然会非常的耗费人工, 但这个时代最不需要考虑的就是人工, 不是吗?
乌林珠将一杯玉米汁喝了大半,这才一字一句对四爷说道:“虽然还有一些非常稀少常见的血型, 但人类的血液大致上可以分四种血型,即A型,B型, AB型以及O型。
子女可以遗传父亲的血型, 也可以遗传到母亲的血型。如果非要搞滴血验亲那套,那就算是两个陌生人的血滴在一起也有四分之一的概率会相融。而且如果将血液多放置一会儿, 甭管谁的血了,就是人畜的血都能相融到一块。”
说到这里,乌林珠就笑了,笑得多少有些兴灾乐祸和唯恐天下不乱,“这么说吧, 就算您与后宫的娘娘们搞滴血验亲那套,也肯定有相融的。如果让人知道了,还不得传出大清皇宗就是牛逼, 乱|伦都能乱得这么理直气壮呀?”
“……”
看向已经有些跃跃欲试样的某人,四爷再度沉默了。
四爷不想让乌林珠再歪歪自己与后宫嫔妃有什么血亲关系,而是直接了当的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确认孩子的生父?”
‘自然是验DNA呗!’
咽下即将脱口而出的答案,乌林珠对着四爷好不规矩的耸了耸肩,“对于我来说,只要孩子是自己生的,那就无所谓了。不过我肯定是不会生小孩的了。”
四爷闻言有些不解的看向乌林珠,“为何?”
“您应该问的是我为何要吃怀孕的苦,遭生产的罪?皇后生产的时候,那嚎叫声听得我小心肝一颤一颤的。那罪遭的,我都不敢想。”再说了她坏事做尽了,天晓得生产的时候会不会一尸两命?而且孩子什么的,天晓得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软肋。
乌林珠摇头,“您要是立我做皇太女,那我为了大清的万里千山硬着头皮生个崽子出来也是那么个意思。可您能立我做皇太女吗?我闺女儿子有皇位继承吗?”
啥都没有,生个屁呀!
四爷:脑仁嗡嗡地~
╮(╯▽╰)╭
天就这么被聊死了,四爷也挺无奈的。而全程听了他们伪父女的谈话后,包括苏培盛在内的所有人都有种三观重塑的即视感。
这个话题继续不下去了,四爷便又问乌林珠最近在忙什么。
“在复刻前朝的军舰图纸。”乌林珠没瞒着四爷,而是用一种不过玩玩的语气说道:“大清的水军也就那么回事,常年不作战,人都养废了。
我年前出京还听说有大臣要重新开启禁海令呢。啧,不光自己长了一颗缩头乌龟的脑子,还巴着大清也断了志气,跟他们一样当个缩头乌龟。”
四爷闻言只淡淡说道:“大清并不缺军舰图纸。”
乌林珠点头,“我知道呀,我先练练手,也可以让下面的人也练练手。省得回头我拿出更好的军舰图纸来,下面的人再造不出来。”
说到这里,乌林珠就又笑了,“我觉得养军队挺费钱的。与其像以前那样所有的费用都让朝.廷出,还不如干点以战养战,自力更生的活呢。”
“以战养战,自力更生?”
“也不知道您听没听说过,英吉利这个国家的贵族有七成以上都是靠海盗发家的。他们在海上做海盗 ,然后上陆地当贵族。好多有爵位的大贵族祖上都是显赫一时的大海盗呢……”
四爷瞳孔微震,对这样的消息非常意外。缓缓摇头,又示意乌林珠继续往下说。
乌林珠:“嘿嘿,咱们也造几艘船,然后将他们都撒丫子放出去。走到哪里就平乱到哪里,将和平带给世界,将金银带回祖国。彰显大国气度,扬我华夏之威。”
四爷:…倒也不必说得如此好听。
其他人:不就是反打劫嘛,你弄得着说得这么光面堂皇吗?
见四爷不说话,乌林珠又一脸兴奋的继续游说,“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何况人呼?让水军定期交一些金银做剿匪税给朝.廷。朝.廷不但不用再出军饷养他们,还能多一笔进帐,岂不一举数得。
最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铁骑打到了天的另一边,大清的铁骑也是无人能与之争锋,但大清的水军却是鲜少能有一次对外之战。此举既练了兵,又见识了海盗和其他国家的海军实力,既不盲目自大,也不会怯战无为。
郑和七下西洋,西洋的人未必不能带着长枪大炮来华夏。人家擅长水战,咱们却只擅长陆地做战。不怕他上岸来,可也不能让他们在咱们家门口嘚瑟不是吗?知道是咱们无所畏惧,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缩在了龟壳里玩掩耳盗铃那套呢。
百年之后,百姓会怎么说,后世子孙又要怎么看呢。回头再有人将这种事当成了祖训,张嘴就是雍正爷年间就是如何如何,您就是羽化成仙也要被人戳脊梁骨。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开疆扩土,您不比任何人差,难道就只想做一个守成之君?
做为皇帝,总要有一块土地是您亲自并入大清版图的吧……”
乌林珠越说越兴奋,越说越觉得此事可行,然后也更加眉飞色舞的游说四爷。
想要说服别人,就得先说服自己。在如何说服四爷这件事上,乌林珠还多少有些心得。加之她也是真能说,也会说,到是真将四爷给说得心动三分。
只是这种事情却不是光心动就可以决定的。
既需要绝对的水军实力,也需要从长计议。
……
在四爷那里畅所欲言的来了一回自由演讲,乌林珠又蹭了一回饭,临走又将四爷暖阁里的一对瓷瓶打包带走了。
四爷的审美当真是没话说,至少乌林珠这个喜欢鲜艳明亮色彩搭配的人都觉得他这种清新淡雅风,特别高级。
偶尔有新贡品送进来,四爷看到里面的贡缎也会让人给二格格和乌林珠做几套附和他审美的衣袍。
二格格到是遗传了四爷九成审美爱好,乌林珠却是没在这父女俩的熏陶下有分毫改变,但偶尔也会穿穿四爷让人送给她的衣袍,或是被二格格按头打扮一番。
但她做那样清雅到有些素的装扮次数,肯定不多就是了。
年轻小姑娘就应该穿得热烈些,她的第二个十七岁,就要这样明媚鲜艳。
从自己的金葵花田里抽出两只小一些的金葵花,完全不在意整体效果的将它们插|进顺来的瓷瓶里。
随后又稍微调整了一下,便让荷叶将它们抱到窗前放置。
是夜,乌林珠又回到游轮空间,将书房里的那些个军舰图纸又随手画了几笔,之后便去寻其他有意思的事打发时间了。
空间里的军舰图纸应该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有前朝的,也有时间更往后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05-110(第8/15页)
。对于这个时空来说,她手里每一张图纸的含金量都不低,但以现在的制造程度,估计还是得循序渐进才行。
等到最后一张图纸上的军舰可以下海的时候,应该也是大清水军战力最强的时候。届时跟着大清水军去维护世界和平,不光安全,收获也绝对可观。
话说,她能将打劫和反打击这种事情说成维护世界和平,光是这种强盗思想,也是世间独此一份了。
~
又过了两天,乌林珠才用一种非常不经意的态度问起了太上皇今年的万寿节要怎么过?
除了太上皇,太皇太后,太后以及皇后的千秋节还要不要过了?
太上皇是三月十八的生辰,太皇太后的生辰是十月初三,皇后的是五月十三,而太后的嘛,恰巧是三月十九,太上皇生辰的后一天。
往年都是不过的,只那天儿子儿媳妇去永寿宫或是畅春园给太后拜个寿,送个寿礼便罢了。
但今年不同往年,人家现在是圣母皇太后了,若是再不办,就会显得四爷不孝顺了。
只是太上皇要躲人,他的万寿节肯定不会像往年那般大操大办。太上皇都不能好好的过个万寿节了,那后一天过生辰的圣母皇太后,还想热热闹闹的办个千秋节?
别逗了,好吗?
乌林珠没当着四爷的面提这话,就怕他‘想多了’。她是去皇后那里领东西的时候,以闲聊的方式提起来的。
四爷要嫁闺女了,内务府那边要给他闺女出嫁妆,嫡母生母这里也得准备些东西给她做陪嫁。恰好下面有人送了东西进来,皇后翻了翻,先分出两份来,后又让人将乌林珠和二格格唤了过去。
乌林珠与二格格一人得了一份,谢过恩,坐在那里闲话家常的时候,乌林珠才状似无意间先提起寿礼,再问寿诞安排的。
说起这个,皇后和四爷也都犯愁呢。
寿礼还好说,只是这个寿诞如何过,却着实为难人。过吧,太上皇肯定不高兴。可不过吧,太上皇定然也不会心情舒畅。
说完自己的为难之处,皇后又笑着看向乌林珠,“你素来鬼主意最多,可有什么法子没有?”
“太上皇喜静,不愿被人打扰,至于为什么,咱们心里也是门清。”乌林珠一边说还一边笑,一双手也故意托腮的做了个人尽皆知的鬼脸,“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不过我们家那些不着调的混帐,到是干了件咱们可以借鉴的事。”
皇后笑看乌林珠作怪,先是笑着摇头,随即又催她别卖关子。
“也不知道娘娘对我们家的事知道多少,我们荣国府上面另有一房,就是隔壁的宁国府。”
“这个本宫知道。”虽然四王八公也就是二三等的人家不值得一提,但出了个乌林珠后,皇后又怎会不仔细打听一回贾家的情况?
乌林珠见皇后知道又继续往下说:“宁国府上一代当家人贾敬早些年就看破红尘,搬到城外道观修道去了,府里便交给了其子贾珍。贾珍也是个人才,每年九月中旬贾敬生辰的时候,都会在宁国府大办寿筵,而贾敬也是从未参加过。就清静的继续清静,热闹的想怎么热闹就怎么热闹。”
皇后:这天下十亭的怪事,你家就独占七亭。
二格格:旁的不说,这一家子的行事风格还都挺让人一言难尽的。
其他人:…就跟逗闷子似的。
一殿的人在听完乌林珠的话后,先是齐齐在心里吐槽贾家怪人怪事多,随即便也明白了乌林珠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了。
不过皇后稳重,仍旧让乌林珠将话说全了。
乌林珠:“咱们家的圆明园紧挨着畅春园,届时让所有来给太上皇拜寿的人都站在圆明园与畅春园的夹道上给太上皇磕头念祝寿礼,寿礼也从圆明园这边往畅春园抬。
不过寿宴摆在圆明园那边,戏台子却得分两边搭。那天叫上三个戏班子,一台搭在畅春园,两台搭在圆明园。太上皇若是听着欢喜,也能远远的听上一回戏。若是太上皇不乐意听这些,也打扰不到他。不然咱们在这边吃酒听戏,他老人家却在那边一个人孤零零的感怀人走茶凉,指不定多难过呢。”
难过不可怕,怕的是又起什么夭折子。
顿了顿,与皇后对视一眼,乌林珠的未尽之语,便也心知肚明了。
完事,乌林珠又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太上皇的万寿节与太后的千秋节脚前脚后,若一天一过,瞧着不像样子,若单独给太上皇过寿,又显得咱们没将太后放在心上。
我寻着,不如连着过三天。从三月十七这日开始,到三月十九这日结束。既全了礼数,也表了孝心。等到年底太皇太后生辰的时候,也可以如此操办。
若是太后想要凑这份热闹,也可以顺着园子间的夹道往圆明园这边来。再一个,园子里的太妃们也有许久不曾见过儿孙了,也可以借着这次的寿宴,在圆明园这里见见儿孙。”
哎呦我去,你还别说,这竟是个难得的好主意。
乌林珠说完,又在心里给自己点了十二个赞,然后便又笑嘻嘻的对皇后说道:“皇额娘,您最是知道我的,家底薄,手里也没什么积蓄,太上皇和太后娘娘的寿礼…”
皇后笑着嗔了乌林珠一眼,“不过是份心意,哪里就用得着你们出这些了。”
往年二格格和其他阿哥的寿礼也都是皇后娘娘那里另外准备的,而二格格姐弟不过是会写字的抄两本佛经,会做针线的做两色针线,多少是那么个意思也就是了。
但往年没乌林珠什么事,今年要让她放血肯定不可能。至于佛经啥的…
你看她像是抄佛经的人吗?
←_←
今年已经五十四岁的太后,因为保养得宜,看起来仍像三四十岁的样子。不过装了一辈子温良贤惠的太后还没被人正式跪拜过呢。
她既想要这份风光,也想要借机见一见四爷和皇后,以及她的心肝肉十四。所以那一天,她定然会去圆明园。
而乌林珠要做的事就是寻到机会将人绑了,藏了,让所有人都知道太后失踪了。
可以很肯定的说,太后一但失踪,四爷一定第一间怀疑这事是乌林珠干的。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人已经落在她手里了。
为了报复太后的厚爱,乌林珠这混蛋也是没少费心思。
这会儿给皇后出了主意,又将寿礼的事也推了出去,乌林珠便与二格格出了启祥宫。
因东西已经提前由宫人送回永寿宫了,她们俩便也没回永寿宫,而是往李氏的长春宫走。不想刚走了几步,就看见从翊坤宫里出来的小年糕。
小年糕是妃位,按规矩辈份也是她俩的庶母,自是要上前请安行礼。
小年糕笑着让乌林珠二人起身,又问她们从哪来,之后便笑着说御花园的的一株杏树开了花,她准备过去瞧一瞧去,还问乌林珠她们要不要一块去。
想都不想便拒绝了小年糕的邀约,之后又同行了几步路便分道扬镳了。
小年糕进宫后一直不曾侍寝。当然了,就以四大爷那工作狂的态度,他也真没将时间浪费在跟后妃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05-110(第9/15页)
精打架上。
别说四大爷了,就是朝里被四大爷重用的官员以及他最稀罕的十三都因为各种差事,也没时间进后院了。
军机处建起来了,不过这个军机处也值班制的。每天宫门下钥前所有人都要呆在军机处或是各自的衙门里处理政事。等宫门下钥了,一部分带着公务回府加班去,一部分留在宫里一边处理公务,一边随时等候四爷的传召。
没有加班费,但四爷却非常大方的给所有值班的官员提供了一份只有七分饱的晚餐和夜宵。
也许唯一的好处就是值班的第二天不用起太早,可以直接从宫里上早朝。
╮(╯▽╰)╭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自打四大爷从乌林珠那里找到了排卵期易孕日的算法后,他就总觉得跟女人行房是一种差事,然后每次翻牌子都会算一回宫妃的易孕日……
小年糕之所以一直未侍寝,主要是她正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年纪线上。
她这种情况,更像是宫中常有的‘待年’。
她自己着不着急侍寝暂且不好说,但年家那边却是真着急了。
尤其是年羹尧这个做二哥的,竟然好几次在御前提起过小年糕这个妹妹了。
这作法挺让四大爷不高兴的,好在他并没有迁怒小年糕的意思。
小年糕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其实还不错。
四大爷不管后宫的事,后宫全由皇后管束,皇后是个厚道人,对后宫嫔妃和皇子皇女们都做得无可挑剔。因供给份例并没有必须要争宠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小年糕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如何选取自己身上了。
永寿宫与翊坤宫挨得近,二格格住在后寝殿,还能经常听到小年糕抚琴的声音。到是隔了一段距离的乌林珠,几乎听不见什么。
对了,小年糕还会画画,因每次画好了画都要让人拿到内务府那边装裱,这位竟然还带着自己的宫人学了一回如何装裱字画。
就挺会自娱自乐的。
后宫里的女人都围着一个男人过日子,若平时不找点消遣营生,还真容易憋出毛病来。
反正从旁人那里听说了小年糕的生活方式后,乌林珠便觉得这样真挺好。当然了,她是宁愿跟李氏等人搓一天麻将,也不想跟小年糕整天折腾那些琴棋书画的。
这厢小年糕去了一回御花园,折了一截杏花枝回去插屏,又提笔画了两幅杏花春色图,并且非常满意的提了两首诗。而乌林珠跟着二格格去见了李氏,先打了几圈麻将,又蹭了顿宫饭,寻思着她亲娘也伤了好几天了,便又带着人回了荣国府。
为了不让王夫人怀疑二丫是故意怂恿她出府礼佛的,所以一直到王夫人去了好几次寺院,在乌林珠临要回京的时候,才对王夫人出手。
王夫人第一次包揽讼诉的时候,就是只收钱不帮忙,还因着这事闹出了不少风波来。
之后无人敢再寻王夫人‘帮忙’了,王夫人也就没了这方面的生意。好不容易在乌林珠封了公主后又有生意上门了,王夫人能不用心经营?
可惜她那里有二丫盯着呢,仍旧是银子她照收,官司仍旧用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方式发展着。
官府的人若是按着王夫人的授意胡乱判案,那不光官府的人要吃挂落,就连之前的判决也要推翻重审。
若官府的人不按王夫人的授意,以维护律法公正判案,那四爷这边仍旧会示意判案的人重判一回妄想以贿.赂方式破坏律法公正的混蛋。
总之就是这笔钱出了,不光事没办成,情况还更糟糕了。
但荣国府有和硕清澜公主呀,收钱的还是公主她亲妈,除了认栽还能怎么办?
再加上事后没人上门要钱,也没人找到荣国府对峙理论,还真就让王夫人以为事情办成了,然后胆子也越发大了。
也许是天降大任吧,老天爷赐了她一个混世魔王,彻底让她感受到了一回人间险恶。
二丫安排的人都是粘杆处的同僚。在还有二丫这个内鬼策应的时候,只是弄伤王夫人,真就是再轻松不过的任务。
王夫人出门礼佛,自是带了不少人。尤其是成为公主生母后,王夫人出门时又比往日更有排场了。
贾家下人的嘴,哪个不是长了三五根舌头的?她前脚遇刺,后脚这事就传遍整条宁荣街,并且让半数京城人看足了笑话。
说实话,四爷这人有时候也挺不地道的。
相较于他老子和他儿子,四爷也算是难得有良心的皇帝了。但做为皇帝,他就免不了一些皇帝会有的毛病。
他怕直亲王借着水泥的事赢得民心,所以将水泥配方交给工部后便直接皇榜昭告天下乌林珠献水泥有功。
而另一边,虽然是乌林珠自己要收拾王夫人,可四爷却仍旧借王夫人受伤这件事,给乌林珠留了个污点。
御史言官闻风上奏,说公主之母如何如何,四爷将此事压了下来,并且告诉那些御史言官清澜公主自幼养于潜邸,之后又让人调了卷宗过来瞧。
虽当朝证明了王夫人并没有包揽讼诉,或者说没有成功包揽讼诉,但民间却极少有人知道这件事。
加之荣宁两府的名声实在让人难以形容,乌林珠这位献水泥有功的公主在民间百姓看来,是一位多亏了当今皇帝教导的,瑕不掩瑜的,歹竹里出的…好笋。
就算之后世人发现水泥当真是好东西时,那份感激也会有一半落在皇帝身上。
四爷不是想要抢乌林珠的功劳,而是担心以乌林珠的手段心性,她哪天真的会干出造反的事来。
还是那种无所谓成功与否,就是想要助个酒兴的造一波反……——
作者有话说:有个问题哈,女尊文里也有女皇,王爷这类称呼。‘爷’这个词大多指男姓,如果不用‘王爷’来称呼皇女,又应该用什么字呢?带封号的还可以称这个王,那个王,不带封号的称呼什么呀?
第109章 第 109 章 第一百零九章 ……
第一百零九章
乌林珠是摆了公主仪驾回荣国府的, 走的不但是荣国府的正门,还让全家老少都出来迎了一回她。
不过乌林珠也是个促狭得没边的不孝孽女,坐在轿辇上看了一眼大门前行礼跪迎她的人, 还让人传话出去:
老太太双腿上有断伤,不必行君臣之礼,且先行退下吧。
大老爷日夜操劳,也不必出寝室了。
家中男丁皆是朝中栋梁, 公务繁忙,请都为国效力去吧。
被强行扶着回荣庆堂的老太太:自己的这双腿是怎么断的, 你心里没点逼数?
被示意回自己房间的大老爷:真特么日夜操劳, 还不得精尽人亡?
被赶鸭子一般驱赶的其他贾家男丁:就问咱们这些人里还有谁是有官职的吧?
等将想要打趣的人都挤兑走了, 乌林珠才小声对荷叶说了一声,随后便有宫人走到迎春和秦可卿跟前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二人便起身来到轿辇前一副侍候乌林珠下辇的姿态。
按规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