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3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5-130(第1/8页)
第126章 第 126 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色侍人终难长久。
值到这一刻, 崇柏这位因发型而没影响美色的小道士,才真正的被肤浅的乌林珠记住。
心情颇好的对弘昀笑了笑,乌林珠才一脸得意的看向四爷。
瞧, 群众的眼睛就是锃光瓦亮。
四爷看看一脸得意的便宜闺女,再看看坚持己见的亲儿子,好气又好笑的摇了摇头。
虽然…罢了,如此也算殊途同归了。
话又说回来, 在知道了秦可卿手刃色鬼公爹后,包括一身道士打扮的弘昀在内, 竟然没有一个人认为秦可卿做错了的。
虽然乌林珠作起来的时候, 经常会一视同仁, 六亲不认。但缺损归缺损,她骨子里还遗留着不少现代女性的重女轻男思想。
秦可卿办的这个事, 实在是太和乌林珠心意了。尤其是她对贾珍的‘冷处理’,堪称经典,直接惊艳了乌林珠一整年。
四爷在知道秦可卿是怎么处置贾珍的时候, 也觉得理亲王的这个私生女像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姑奶奶。
至于贾珍…真让贾珍那老色胚得手了, 伤的就是爱新觉罗家所有女儿的声名体面。别说四爷这个帝王了,但凡有闺女的都见不得这种事。
而弘昀则认为明知道秦可卿是哪家的, 还色胆包天的想要染指她。那都不是坏了纲常伦理那点事而是藐视皇族了。
哼,就死不足惜。
~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乌林珠与四爷等人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后,又针对这件事正经说了不少话。见时辰差不多了,乌林珠又在玉清观用了顿荤素搭配的膳食, 这才跟着四爷一块离开。
回去的路上,乌林珠还顺势逛了一回街。等她回了王府,就听说秦可卿亲自登门谢恩时, 秦可卿已经等了她好一会儿了。
先换下出门的大衣裳,又让人请秦可卿来暖阁说话,之后她便一身家常小袄棉裤的窝在了暖阁的临窗大炕上。
秦可卿见乌林珠的时候极少,这还是她头一回见到如此家常装扮的乌林珠呢。
乌林珠与贾珍同辈,贾蓉与贾兰同辈,按辈份秦可卿是乌林珠的侄媳妇,按身份,一个是皇帝亲封的和硕公主,一个是贾家未来的宗妇。
除此之外,他们俩一个是当今皇帝的养女,一个是不被皇家承认的当今亲侄女。
此时抛开身份,秦可卿极其自然的对乌林珠行礼,顺便谢一回乌林珠的赏赐。
唤秦可卿起来,又态度亲切自然的让秦可卿坐炕上。等秦可卿于炕沿坐下后,乌林珠才对她笑道:
“昨儿得你招待,心中欢喜,只我向来是个疲懒的,最不耐烦这些事。正好新得了些料子和首饰,暂且全一回礼数吧。”
原本想要跟秦可卿沟通一回‘冷处理’,但瞧着秦可卿脸上那连厚重脂粉都盖不住的憔悴和黑眼圈,便难得善解人意的只做不知的说起了旁的。
好吧,乌林珠也怕自己说出来后,秦可卿以为自己想要拿此事威胁她。
毕竟秦可卿是理亲王的私生女,若是以此事要挟她,保不齐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来呢。
秦可卿不知乌林珠所想,仍是客气了一回,随即又将特意带过来的豆腐皮包子和槽的鸭掌鹅信,以及一对黑色小兔子让人送进屋来。
包子是生的,乌林珠想吃时需让灶上的人蒸出来才行。鸭掌鹅信到是熟的,立时装盘就能吃了。
秦可卿带来的这对小黑兔子原是给乌林珠解闷的,这会儿洗得干干净净的放在一个小篮子里,到也萌死个人。
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都可见秦可卿是用心奉承自己。于是乌林珠也没小气,当场就暗示秦可卿,等将来贾蓉袭爵的时候,肯定会帮着出把力。
反正慷的是四爷的慨,幺蛾子精半点不心疼。
……
自那日秦可卿来王府谢恩后,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五六天。这么多天贾珍一直不曾出现,原本皆不怎么上心的尤氏和贾蓉也不敢再掉以轻心了。可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更是无从找起了。
直至贾珍失踪的第十一天,终于有人发现宁国府莲湖下的出水口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于是负责莲湖的下人便凿开了上面厚厚的冰层,而失踪多时的贾珍也终于浮出了水面。
感谢天气过于寒冷吧,贾珍的尸身不见半点腐烂,不过仍旧被泡得不成样子。
人找到了,剩下的就是追查死因了。可这么多天过去了,京城前前后后下了一场大雪,两场小雪,再多的痕迹也都破坏殆尽了。
于是这么件案子在‘贾家人’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横生枝节的暗示下,最终便只能潦草结案了。
其实贾家真就没谁会在意贾珍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他们更在意贾珍之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尤氏想的都是自己成寡妇了,以后要跟着继子和继子媳妇一块生活。
多日没有贾珍下落,贾蓉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此时猜测得到印证,难不难过还罢了,就是心里空落落的。
以后,再不会有人觊觎他美若天仙的媳妇了。
是的,贾蓉知道他老子盯上了秦可卿,但他却什么都没做。
呃,也不能说没做什么,对着秦可卿使性子的事,他到是干过几回。
秦可卿表现的最为镇定,淡定的样子瞧不出丁点情绪。
早就从尤氏那里拿到管家权的秦可卿很快便张罗起贾珍的丧事来了。
贾蓉见状,也收起不算多的悲伤开始忙前忙后。到是尤氏这位丧夫的新任寡妇,只需要接待一回来吊唁的女眷,顺便堂前哭个灵就行。
收到宁国府的报丧后,乌林珠便将焦大派了出去。担心焦大一个人去了支应不开,乌林珠还让王府侍卫跟着焦大一块出门打野去。
有了这些侍卫,焦大能干的事就更多了。贾蓉见焦大来了,眼珠子一转便将那个经常受贾珍命令,往他脸上啐痰的家丁随从供了出来。
秦可卿抿了抿唇,也将宁国府里的几个刺头都跟焦大提了一嘴。
巧的是秦可卿给的名单竟跟焦大清帐名单的查重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剩下的百分之五就是少补,多也不退的节奏了……
京城贾氏族人哪个不知道焦大现在的主子是谁,哪个又不知道陪着焦大回来哭丧的那些侍卫是谁派来的?
于是即便都觉得宁国府还沦不到焦大上演忠仆回旋镖,却也无一人站出来伸张正义。这期间有那被焦大处置的宁府下人跑去城外道观寻贾敬做主,贾敬却只叫人去寻焦大,让他将人领走。
平时不烧香,有事了才想起我来?你早干什么去了。反正相较于其他下人,隔三差五就要来道观一趟的焦大更得贾敬青眼就是了。
最有意思的是贾珍头七还没过,四爷那边的袭爵旨意都没用贾蓉请旨,就直接发下来了。
贾珍是三等将军的爵位,按理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5-130(第2/8页)
蓉应该降等袭爵,但他托了秦可卿和乌林珠的光,没降等,直接在原爵其础上袭爵了。
仍旧是三等将军的爵位,这不禁让贾蓉喜出望外。同时心中也清楚明白的知道他贾蓉还没那么大的脸面,让一向抠门吝啬的四爷这般抬举他。
心知是怎么回事后,贾蓉还特意去了一趟雍王府,随后又对着秦可卿奶奶,奶奶的叫个不停。
秦可卿掩嘴轻笑,对现在的生活满意极了。
袭爵后,丧礼继续,等贾珍三七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是秦可卿疑似有了身孕,二是贾蓉要不要扶灵回南。
秦可卿最近经常做恶梦,每每路过莲湖时,总感觉有人在看她。秦可卿想借着扶灵回南的这段时间让人将宁国府整个翻新一遍。
最起码要将现在的莲湖填了,再在旁处重新挖一个。
再一个,理亲王那里的动静越来越大,秦可卿也担心她老子又搞一波造反最后再牵连了她,便想着借扶灵回南,结庐守孝的理由躲出京城。
尤氏乖觉,之前就不曾与秦可卿产生过什么矛盾分歧,这会儿扶不扶灵,也都只听他们小俩口的安排。贾蓉没什么主意,见秦可卿提起扶灵回南的事,第一反应就是嫌冷嫌麻烦,但却在秦可卿的游说下,改了主意。
家里那么多下人呢,回头乘船南下,也麻烦不到他什么。
堪堪一个月的身孕还看不出什么来,秦可卿怕现在就曝出有孕的事,她会被留在京城,又怕过完年再出发怀孕的消息根本藏不住,于是五七前便利索的安排好一切,阖家乘船南下了。
按秦可卿的意思是要带着惜春一块走的,毕竟这两年她们姑侄俩处得还挺好。可贾母却没同意,说什么四丫头还小,她心肝似的疼了这么多年一日也离不得她,于是强行将惜春留在了京城。
贾母到底是长辈,只要不想撕破脸就得生受她这种倚老卖老。
哪怕孝期是从找到贾珍的那天开始算,也不过二十七个月。算上回程的时间,顶多两年半他们就回来了。于是惜春依依不舍的目送秦可卿等人离开,又回屋怒画了几幅水墨画这才罢了。
秦可卿等人南下了,宁国府这边只留了看宅子的下人。但因贾家祠堂仍在宁国府内,秦可卿又做了一番安排,还特意拜托凤姐儿帮忙照看一二。
贾家宗祠位于宁国府西边的一处大院里,院内有正房五间,抱厦三间,很是宽敞气派。只是每逢祭祖之时,屋里屋外,内外廊檐,阶上阶下,都跪得无一空地……
秦可卿听说过好多怀孕生产的忌讳,所以她准备等孩子百天后再让人翻新宁国府,等翻新宁国府的时候,贾家祠堂这里也会重新修葺一番。
宁国府扶灵回南的第十九天,乌林珠也启程了。
她像往年那般,仍旧是进了腊月便让人预备船只行李,再挑个出行吉日带着人寻暖和地方度假。
不过今年出京时,四爷在问了一回乌林珠的目的地后,便让乌林珠将无为与弘昀这对师徒带上。
说是顺路同行。
说是师徒二人,但上船的时候却是多达十余人。
虽然那些人同样是一副小道士打扮,但瞧着却与乌林珠往日见的道士多有不同。
想到出京城前在宫里吃的那顿家宴,乌林珠再看那俊美无双的崇柏小道士时,不由露出一抹原来如此的恍然模样。
弘昀与弘时是亲兄弟,哥俩长的有七分相似,但哥俩的发型不同,弘时又不在大清,就导致了乌林珠联想不够。但徐娘半老的李氏和二格格却是常见的。出京城前没见到弘时,却见了李氏和二格格的乌林珠,可不就‘认出’人了嘛~
第127章 第 127 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乌林珠猜四爷这是跟命运玩偷梁换柱, 暗渡陈仓那套呢。又想到早些年弘昀也喜欢出门游历,便以为这次跟她同行也是这般。
没抖机灵的主动拆穿弘昀的身份,提起弘昀时说的也都是崇柏。
并且又因为崇柏‘只是’无为道长的弟子, 所以出行后并未给与特珠关照。
乌林珠参加选秀那年,弘昀也才十岁。就算转过年来一个十九,一个十六,乌林珠也从未想过他们之间会有什么。
不是因为弘昀现在是个道士, 也不是因为弘昀姓爱新觉罗,而是因为在乌林珠看来, 她是四爷的养女, 弘昀是四爷亲生的儿子, 他们俩即便没有血缘,也算是一个户口本上的。
兔子都不吃窝边草, 天涯还处处是芳草,她又何必将这种伪骨科的事当成时髦呢。
真这么搞了,将来史书上不得将她记成四爷家的童养媳?
她也嫌丢人的, 好伐~
不得不说的是, 在这方面乌林珠的思想过于保守了。她压根就没想过四爷是乐见其成,甚至是盼着她将魔爪伸向自家亲儿子的。
←_←
四爷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想要极力促成小儿女这门亲事。无为闻歌知雅意,还没到目的地,就以夜观天象等不靠谱的理由将徒弟留在乌林珠的大船上,自己撒丫子颠了。
无为在不在船上,于乌林珠都没甚影响。会不会影响弘昀, 那也跟乌林珠没关系。
这一路,仍是吃吃喝喝,玩玩逛逛。将旅行度假的真谛用行动演绎了个淋漓尽致。
乌林珠带着人下船溜达的时候, 弘昀也会带着他的人下船。有时会跟乌林珠同路,有时便在渡口处分道扬镳。
无论是乌林珠身边的人还是弘昀及他身边的人,都没谁知道四爷的心思。
之所以不让这些当事人知道,一是怕一身反骨的乌林珠炸庙,二是怕激起弘昀的逆反情绪。四爷希望借着这次长达两三个月的朝夕相处,可以让他们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走到一起。
也因此,都没那个心思,且都没将那层熟人窗户纸捅破的二人相处的还不错。
但也仅限于此了。
转年二月末,乌林珠与弘昀的关系因着数日来的朝夕相处已经非常熟稔了。抵京后,两人的关系又有些回冷。时刻关注他们俩相处进度的四爷,愁得大把大把的掉头发。
…这个锅乌林珠可不背。
四爷起早贪黑的带着朝臣们卷生卷死,会掉头发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再一个,他家老三,老九和十四不也是秃得花样百出?
尤其是十四,当年校场上的惊天一薅,至今还让人印象深刻。
可见秃头脱发这事与熬夜,上火也没多大关系,保不齐就是你们家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家族遗传病呢。
←_←
幸好四爷不知道乌林珠想了什么,不然又得被她这番强词夺理气个倒仰不可。
乌林珠回京后,先去宫里住了小半个月,之后跟四爷他们去圆明园给当今过万寿节。又热闹了三五天,她才回自己的公主府。
许是走的时间有点长,乌林珠再回到雍王府时竟有一种终于回家了的感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5-130(第3/8页)
乌林珠回京的消息并不是秘密,时刻关注这边情况的荣国府众人没几天就听到了风声。王夫人派了两回人过来给乌林珠传话,想让她回府一趟。可惜都没见到人。等过了万寿节,王夫人便亲自过来了。
时值农历三月末,也正是柳树发新芽的时节。雍王府的花园从四爷刚开府那年就开始用心收拾,及至成了乌林珠的公主府,这里的景致已经不逊圆明园了。
王夫人过来的时候,乌林珠正呆在花园水榭这里喂锦鲤。
即便此时她只是一身家常穿戴的倚着围栏,也满身精致贵气的让人不敢直视。
乌林珠想不明白有好衣裳好首饰,又正好是青春正当时,为什么会有人不在穿戴上用心?
而且现在的穿戴都是私人定制款,包不撞衫。
被宫人引着往水榭这边来的王夫人,老远便看见了乌林珠。看着乌林珠的一举一动,以及毫不掩饰的贵气天成,王夫人竟然想不起选秀前的乌林珠是什么样子的了。
熟悉,又陌生。
~
自那日赏梅宴后,薛姨妈与宝钗就再没去过荣国府。凤姐儿倒是去过薛家两回,竟也没让这娘俩回心转意。
之后凤姐儿的月份越来越大,加之怀孕后极容易疲倦,到也顾不上薛家这边了。
王夫人是个心狠的,凤姐儿都这样了,她也没说让凤姐儿安心养胎,仍就将娘家侄女当成管事大丫头一般的使唤着。
凤姐儿的婚前培训肯定是仇人干的,即便性子使然,也不应该在怀孕的时候死抓着管家权不放,甚至是逞能行事。
这也导致了她怀相非常不好,她本人的气色也极为糟糕。
可贾赦不管不问,贾琏一门心思偷腥,贾母嘴上各种关心,却仍旧让凤姐儿侍候她吃每顿饭。王夫人的关心就是不跟她抢管家权。
说来说去,竟只有怕摊上事的邢夫人没再找凤姐儿麻烦了。
王夫人这次过来,一是正经有一阵子没见到她这不孝女,有些惦记想念。二是关于荣国府爵位继承的。
她想探探乌林珠的口风,想知道大房的爵位能不能落到二房头上。
准确的说,是能不能落到宝玉头上。
乌林珠在水榭这里接待的王夫人,等荷叶上了茶点,王夫人又与乌林珠说了一回这几个月荣国府发生的大事小情,随即便示意乌林珠清场,她要跟乌林珠说点贴己话。
乌林珠确实如王夫人之意的清场,但仍旧将荷叶留了下来。
王夫人看了一眼荷叶便说起了凤姐儿的怀相不是很好,前儿太医也来瞧过,说凤姐儿腹中是个女孩。
“……女孩也不妨事。都道是先开花后结果,只要身子骨养好了,总有下一胎。只凤丫头是个要强的,府里的事又多,就怕伤了根本,再难有孕。”
乌林珠似笑非笑的看了王夫人一眼,端起水果羹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等王夫人说完又眼巴巴的看着她时,她才淡淡说道:“凤姐儿精明,缺的就是醍醐灌顶的契机。焉知老太太不会玩一出黄雀在后?”
将水晶碗轻轻放在小茶几上,乌林珠对王夫人挑了下眉,走肾不走心的说道:“凤姐儿何等心性手段,您最清楚。现在您是她姑妈,你们都是王家出来的姑奶奶。…她若是存心想要报复,光是一句腹背受敌都不能形容您的狼狈。”
若是王家的两代姑奶奶在荣国府开战了,那老太太和大太太一定会掺上一脚,赵姨娘等人也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有人会朝王夫人出手,有人会朝宝玉叔侄出手。
至于她这位皇帝新封的和硕公主,还真不会插手。
“自来都是先撩者贱,您做了初一,也就别怪凤姐儿做十五。至于我?呵呵,我怕助纣为虐,最后再让报应落到我身上。”乌林珠耸了耸肩,倾泻满身凉薄的说道:“报应这种事,不报应在自己身上,也定然会报应到自己儿孙身上。珠大哥哥都已经应了劫,说不定下一个就是我和宝玉了。”
乌林珠刚开始说的时候,王夫人还有些不以为意,可越听,乌林珠的话就越难听,如今竟然连贾珠都拿出来佐证报应论了,王夫人的一张脸也彻底黑了。
气呼呼的站起身,想对乌林珠放两句狠话,却又在乌林珠没有什么感情的注视下,咽了回去。
乌林珠斜倚在贵妃榻上,目送王夫人气呼呼离开的背影,神色间全是冷漠。
而离开的王夫人虽然被乌林珠那些不客气的话气得心肝脾肺都疼了,可夜深人静的时候又不自觉的一字一句的琢磨起来。
就在王夫人决定等凤姐儿怀上男胎的时候再动手时,时间已经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七月。
七月初七,乞巧节,凤姐儿于这一日诞下一名女婴。洗三的时候,乌林珠回去了一趟。满月那天因着在宫里小住,便礼到人没到。
九月初的时候,二格格的长子出生,乌林珠又随了礼出去。
紧接着就是十月,四爷的生辰……
感觉自己这一年没干旁的,光是送礼的时候,大清海军终于带着丰富战利品回来了。
得了通知,乌林珠便和二格格一块进宫挑‘土仪’,可惜这些个土仪多少有些差强人意,乌林珠扒拉来扒拉去,也没挑出几样喜欢的。
最近多少有些提不起什么兴致的乌林珠当天晚上便住在了宫里,挑灯夜读的将扶桑金银矿的分布位置全都给四爷画了出来。
一年都没怎么作妖的乌林珠,直接在年底作了一把大的。
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的金矿,以及关东,中部地方和九州那边的银矿都被乌林珠用手绘的扶桑地图圈了起来。
金银矿都在扶桑的地界,那就相当于看得到吃不到。可既然都有了明确的金银矿位置了,若是什么都不做,那也太煎熬了。
于是一夜没睡的四爷便决定先派粘杆处的人带着专业寻矿人去确认乌林珠给的消息。
等证实准确无误后,再谋其他。
乌林珠将扶桑金银矿的消息告诉四爷,无异于指着某家的菜园子说墙根下埋了主家都不知道的千万巨资。
然后乌林珠拍拍屁|股走了,留下四爷站在人家菜园子外各种纠结。
朕是拿着,拿着,还是拿着呢。
……
大清朝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的海军在离开大清后,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同时也让他们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有很多人没能回来,有的是死在了前往西洋的路上,有的则是倒在回程的时候。弘时也是在危机四伏中,经历了许多危险才平安回到大清。
出去了这一遭,弘时明显比之前成熟稳重了许多。
不光如此,他还有了自己的拥趸,以及一群或真心或假意想要推他坐上太子之位的官员。
四爷绝不会让康熙年间的事在自己儿子身上重演,但这种事情却不是他不想就行的。
太上皇疯了。
他竟然下了一道口谕,说四爷子嗣单薄,将理亲王次子弘晋过继给了四爷。
四爷可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5-130(第4/8页)
缺儿子。
不算弘昀,也不算乌林珠,截至到目前,四爷有一打的儿子以及三个亲生女儿。
就这还说四爷子嗣单薄,非要让四爷过继弘晋,不是疯了是什么。
好在太上皇还没疯彻底,没将弘晋放到皇后名下。至于放在谁名下,太上皇只让宗人府改玉碟的时候自己问四爷去。
只是不管过继给四爷的弘晋是不是嫡子,这件事情也已经深深的恶心到了四爷。
口谕送入紫禁城那天,乌林珠正好闲来无事又回了荣国府。
惜春给乌林珠画了几幅画,都是按着乌林珠的要求,脸瘦一些,眼睛大一些的那种。
四爷气得砸了养心殿,苏培盛见四爷都开始败家了,就知道四爷已经气得快要失去理智了,于是连忙派徒弟去寻乌林珠。
得了消息,又被人以十万火急的态度催着进宫,乌林珠便也只得悻悻然的放下手中画笔,又对着惜春好一声叮嘱。
好好画,姐姐改天要用你画的美人图做几扇大屏风。
没让人送,乌林珠自己带人往外走。谁成想一出来就碰见宝玉领了个乡下老太正往这边来。而夹道的另一头,贾瑞那作死的玩意儿正拦着凤姐儿说话。
抬头望天,乌林珠心忖了一句:
这是有什么业绩指标咋的?
闲了一整年,就非得可着年底疯狂刷GDP吗?
第128章 第 128 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与宝玉在一块的乡下老太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刘姥姥。
一身粗布棉衣, 一脸拘谨和小心。
家里遇到难处了,听说女婿祖上曾和王家连过宗,便带着外孙来京里打秋风。费了些功夫找到周家, 又小心奉承和各种好话说遍,这才请了周瑞家的带她入府见王夫人。
偏巧二人从下人群房那里出来的时候又遇到了下学的宝玉叔侄。
从小没受贾政影响的宝玉对读书并不抵触。再加上能上景山官学的孩子就没谁家里不是有权有势的,而官学里的先生自然也不会像贾政教子那般态度。
再一个,别看这些孩子们还小, 但前程什么却不用操心。所以先生们不会体罚学生,也不会对着学生们疾言厉色。学堂里的孩子们也都是最会审时度视的‘出身’, 加之各家都有小厮长随跟着, 所以不管是官学里的大人还是同龄人都没在学堂里搞霸.凌那套。
宝玉有自己的家庭教师, 学堂里教的东西,有什么没听明白的, 回了梨香院,也有留守在这边的先生给他和贾兰辅导。时间长了,上学读书于宝玉来说, 没有丁点身心压力。
今日, 宝玉照常与贾兰一块去学堂读书。下学时,也按往日习惯从梨香院通后街的角门入府。叔侄两个下马车时看见了周瑞家的, 因贾家规矩,长辈面前的猫狗都需敬着,更何况周瑞家的这种主子心腹了。
贾兰行事学宝玉,宝玉则曾受教于白马寺的老和尚和林如海,这会儿见了周瑞家的从跟前经过, 又见周瑞家的笑着与他们叔侄问好,也不由停下来去她打招呼。
顺口一问,听说刘姥姥是王家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宝玉没因刘姥姥一身拮据就小瞧人, 仍旧与刘姥姥行礼问好,端的一派好教养。
因从外面回来,要先去给长辈请安。宝玉叔侄便跟着同样去荣禧堂的周瑞家的与刘姥姥一块去见王夫人了。
宝玉与刘姥姥走在前面,贾兰与板儿走在后面。周瑞家的与其他人紧随在他们身后的从夹道另一边缓缓行来。
因角度和身高的问题,乌林珠并没看见宝玉身后的贾兰,也是极至近前才看到后面的两个小豆丁。
宝玉走南闯北,也算有些眼力。知道普通百姓人家如非必要是不会大老远的走亲戚,心知刘姥姥来荣国府定是有所求。他没问有可能会让人难堪尴尬的事,只问了一回庄户人家的一些生活常识。
刘姥姥谙于世故,又极会说话,见宝玉问不由说了许多乡田地头的事。话里话外间又带出许多生活不易,为自己接下来的打秋风做铺垫。二人正说着话,就看见乌林珠一行人拐进了夹道。
宝玉见是乌林珠,眸光闪亮。还有些距离呢,就朝着乌林珠喊了一声:“大姐姐!”
这一声喊完,夹道里的人便都瞧见了乌林珠。于是不管是不耐烦应付贾瑞的凤姐儿,还是痴缠凤姐儿的贾瑞,也或是其他人,便都朝乌林珠的方向看,并且行礼的行礼,问好的问好。
乌林珠是和硕公主,还是个喜怒无常谁也不惯着的主儿。饶是凤姐儿见了乌林珠,都要小心应对,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再让这毛驴尥蹶子。她都如此,更别论其他人了。
此时凤姐儿一脸笑的上前,宝玉也带着贾兰和刘姥姥等人凑了过去。
“大姐姐这是要去哪儿?”
“有点事,进宫去。”回答完宝玉,乌林珠便看向拘谨不安的刘姥姥,“这位是?”
宝玉见乌林珠问,连忙将知道的说了。
乌林珠也没装不知道或是头一见听说刘姥姥这个人的态度,而是先笑容温和极认真的打量了一回刘姥姥,完事才缓缓说道:“既来了便不着急回去,回头也跟我说说你们乡下的事。荷叶,拿个荷包给那小孩!”
荷包自不是空的,里面都装了金银锞子。这会儿让人给刘板儿荷包,不过是变相补贴刘姥姥罢了。
荷叶得了吩咐立即拿了个荷包双手捧与板儿,板儿野蛮生长,见有人递漂亮小布包给他,那是想也不想的就抓在了手里。
刘姥姥见此,一脸紧张,又不知所措的看看板儿,再看看乌林珠,“这这,这这。”老婆子也是出息了,打个秋风还能遇见公主,还得了公主的赏。
“不妨事。”乌林珠对板儿的印象来源于影视剧,见他这般也不以为意,只转头看向凤姐儿,“等她们祖孙见了太太,便打发人将她们送到我那边去。”
凤姐儿不知乌林珠是心血来潮还是旁的什么原因,见她这么吩咐,也应的干脆。
正要再说什么,偏苏培盛那宝贝徒弟又上前催促了一声,凤姐儿便没再言语,乌林珠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也没继续在这里逗留。
不过在带人离开的时候,偏又因为人群里的贾瑞再度停了下来。
不知是相由心生还是先入为主,乌林珠是越看贾瑞便越觉得他面目可憎。想说什么最后却是什么都没说的直接越过他,径直带人出垂花门了。
原来没有宁国府探病那一出,贾瑞还是盯上了凤姐儿。
上了马车,乌林珠便吩咐跟着出来的王达,先查一查贾瑞是怎么回事;再回府说一声,我这几日都住在宫里,今晚先留刘姥姥祖孙住一宿,明日收拾一车他们家常能用得上的东西,一并送她们回村。
进宫路上,荷叶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那位姥姥是什么人,竟让主子这般上心?”
乌林珠靠着马车壁,闭着眼睛假寐,在荷叶以为乌林珠不会回答的时候,却听到她用一种没什么情绪的声音说道:
“那是位积德行善,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5-130(第5/8页)
智若愚的好人。虽守寡多年,又依傍女儿女婿生活,却,”
却什么?
见乌林珠说到这里就停住了,荷叶又等了一会儿,发现乌林珠真不准备往下说了。先是抽了下嘴角,随即拿起放在一旁的小薄被盖在乌林珠腿上。
荷叶知道乌林珠又犯了爱作弄人的促狭毛病,这才说一半留一半,好在她也习惯了,只将刘姥姥这事记下,回头让人去调查。
不光要调查刘姥姥这个人,还要调查乌林珠是怎么知道这位刘姥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