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5(2 / 2)
珍嫔是后宫妃嫔,妃嫔嘛,哪有不宫斗的。若是让珍嫔假孕,然后再人为制造些流产情节,栽赃陷害什么的,肯定还能再拖几家一块下水。而且珍嫔一但怀孕,也能加速四王八公间的作死速度。
“过阵子就是端午了,您不妨先让珍嫔有孕,让咱们家都高兴高兴。等中秋过后再让珍嫔意外流产,一尸两命,岂不更好?”
四爷闻言不是很想拖那么久,但却也顺着乌林珠的思路琢磨了一回,最终表示会考虑乌林珠的建议便结束了这个话题。
说话间就见乌林珠将那一小碗驼峰都吃了,四爷便又让人去给她端一份过来。“以前也不见你多爱吃这玩意儿,怎么突然就爱吃上了?”
乌林珠闻言还有点小委屈的对四爷皱了皱小鼻子,“快别提了,民间也有这玩意儿,可品质却不如宫里的好。”还是有钱也未必买得到的。
“哼!”
四爷冷哼一声,骂了一句‘活该!’便继续吃饭。
因乌林珠吃得太香,四爷这个七分饱主义者也跟着吃多了。饭毕,四爷又告诉乌林珠他准备过几日便带着人去园明园避暑去。
以前太上皇不愿意见人,也不许四爷等人扰了畅春园的清静。所以这几年除非必要,四爷都不会去圆明园。
如今太上皇全身瘫痪在床,妃嫔娘家又都建了美轮美奂的省亲别院,就连乌林珠都要去贾家的大观园避暑,于是四爷便决定带人住进圆明园。
他住他的圆明园,也不叫人去隔壁的畅春园,怎么都不会打扰到太上皇就是了。
说起圆明园,四爷便想起乌林珠曾经在那里暂住的旧事。
四爷知道乌林珠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手段和秘密,虽然想要一探究竟,但他却也知道孰轻孰重。
总不能为了满足心中那份好奇,就让大清损失什么吧。
就…且行且看吧。
~
翌日,乌林珠仍旧按自己的作息起身。一直到晌午前才带着人晃晃悠悠的去了荣国府。
失踪前,乌林珠经常回荣国府,不过她极少会让人特意迎接她。
然经历了失踪,又是失踪后头一回去荣国府,乌林珠便直接让人摆了公主仪驾,用一种非常招摇的方式大张旗鼓的往荣国府去。
小太监提前去送信,催得贾母等人一身大妆的站在宁荣街上接驾。
仪驾近了,贾母等人便都按着小太监的指示跪了下来,乌林珠的大轿畅通无阻的进了荣国府的大门。之后又在那里换她们带来的肩辇,之后顺着荣国府的府内夹道一路来到省亲别院大门前。
仍旧不曾下肩辇,由着宫人一路抬到大观楼后面的正殿。
少时,换了一身家常衣裙后,乌林珠才在正殿接见了一回贾家女眷和想告辞离开却被热情留下来的薛家母女。
按规矩礼数受了众人的礼,乌林珠才一一打量贾家众人。
旁人是真的好久没见到乌林珠了,但乌林珠几乎每年都会在城里呆许久,偶尔也会翻墙进来瞧瞧贾家有什么热闹,所以再见到她们,也不觉得生疏。
旁人还罢了,王夫人却第一个眼睛含泪的问乌林珠:“公主这几年都去了何处,怎么也没给家里报一声平安。”
乌林珠看向王夫人,见她这般激动,心中仍旧没什么触动。垂眸挽唇,再抬眸时脸上也多了三分感慨,“本宫奉圣谕去西藏为大清祈福,祈福期间规矩繁琐,无暇他顾,倒让太太替本宫担心了。”
为了配合今天摆出来的架子,乌林珠又用‘本宫’来自称了。
王夫人有好多疑惑想问她闺女,但这会儿里里外外那么多人,也不是说私房话的时候,便只一边将眼泪拭去,一边一脸欣慰的对乌林珠点头,“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而这两天仍旧无法接受乌林珠又杀回来的贾母,却是没沉住气的问了一个,贾家众人都非常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咱们怎么听说公主是遭了歹人追杀,误入山森失了踪迹?”
乌林珠接过荷叶递过来茶,先是慢条斯理的抿了一口,随即才似笑非笑的扫了一眼站在殿中的贾家众人,“若真是那般,本宫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别说一国的公主了,就是普通百姓家的姑娘丢了,你们敢找回来吗?”
是呀,谁敢找呢。
乌林珠见众人不语,又语气淡淡的说道:“都说人老成精,谣言止于智者,咱们不能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去。没的哪天出了什么意外去了,都得落个笨死的结果。”
贾母:“……”
这不孝孽障果然又想对老婆子动手了了。
见乌林珠连贾母都能这么冷嘲热讽的扒脸皮,旁人也就更不敢说什么了。
旁人说不说话,乌林珠并不在意。她只按着自己的心意与李纨等人随便问候了两句,之后又看向凤姐儿,“最近都要住在园子里,到是要劳累你多费心了。”
凤姐儿闻言连忙笑道:“公主说得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50-155(第6/14页)
哪里话?您能家来,咱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接风宴已经备好,尚不知在何处设宴,还请公主示下。”
“就设在凹晶溪吧,那里临水,景色好,又凉爽宜人。”
凤姐儿得了话,立即退出去张罗不提。
等凤姐儿出去了,乌林珠又将迎春和惜春叫到跟前,让她们随她坐在正中的罗汉榻上,“可都搬进来了?昨儿是在哪住的?睡得可好?”
迎春为长,头一个回道:“昨儿便歇在园子里了,咱们睡得都极好。”
她们都住在贾母院里,贾母院里人来人往的,加之贾母觉少,起的也早,竟弄得她们每天早上都早早的就被人吵醒。
昨日忙了一天,夜里睡得便沉了些。早起安安静静的,还是鸟鸣声将她们唤醒的。
“蘅芜苑里的卷棚挺大,你旧日里爱下棋,坐在那里煮茶下棋,也别有意趣。前儿刚得了一副芙蓉石的棋具,想着你好棋,出宫时便让人一并带出来了。回头让人给你送过去。”
迎春闻言连忙道谢,又极小声的问乌林珠是不是哪里不适?
乌林珠挑了下眉,有些意外迎春会这么问。
迎春见状,又小声说道:“大姐姐往日里从没坐得这般规矩过。”
“崴了一下,不妨事。”乌林珠闻言不由抽了下嘴角,有些不好意思的敲了一下迎春的头。随后又转头看另一侧的惜春,“画室都给你收拾出来了,回头正经画上几幅才是正经。”
惜春听罢掩嘴笑,好不可爱的告诉乌林珠她这两年给乌林珠画了好些美人图。
“装了整整一大箱子呢。”
乌林珠早年给了惜春不少画画的颜料,还给了她间铺子,她画画虽然有些费银钱,但却可以自给自足。也因此,惜春画画用的纸张和颜料从不对付。
除此之外,秦可卿每年都会往荣国府送些节礼,每次派人来京时也会给惜春稍些银钱,布料首饰以及画画用到的东西。
被如此富养长大的惜春,性子都没有原著那般尖锐和冷漠。
到是故意被乌林珠差别对待,被赵姨娘影响甚深的探春再不似原著中那么爽利大气了。
探春如今跟赵姨娘和贾环的关系极好,虽然心里忌惮新姨娘生的孩子,但她与贾环却本能的与其他庶出子女联手对抗宝玉叔侄。
哦,因为有乌林珠的衬托,探春也是贾政最得意的女儿,贾母最喜欢的孙女。
可惜这一世也极重嫡庶的探春,却再不会围着宝玉转圈了。
说起来,宝玉和贾兰都听说乌林珠平安归来的消息了。原本二人都想请上一天假,在家里等乌林珠入府的。不想偏就在与王夫人说这事时被赵姨娘听见了,随后就又被贾环这个告状精给告到了贾政那里,于是这哥俩便又去了景山官学。
这事乌林珠还没从二丫那里听说呢,不过就是听说了也不会太在意就是了。
问完迎春和惜春,乌林珠又问李纨安置得怎么样了。随后又气死人不偿命的当着贾母的面说道:“按规矩,本宫住在园子里,老太太和太太们早晚都要进园子请安,日常随侍左右。
但老太太老天拔地的,纵使来了,也侍候不了什么。我寻思着不若让珠大嫂子代替老太太和太太们请安侍候,这既是她的孝心,也是我的孝心。不知老太太,太太们意下如何呢?”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贾母心忖了一句,便对乌林珠说道:“全凭公主安排。”
邢王二人以及塔塔尔氏也都是一副随乌林珠心意,她们并无意见的态度。
见她们这般‘懂规矩’,乌林珠还多少有些扫兴。于是注意力便又转到了始终站在最后面,一言不发的薛家母女身上。
看到这对母女,乌林珠便想到了薛蟠,随即就朝荷叶招手让其附耳过来。
‘都这个时辰了,打发王达去问问那谁。’
那谁?
哦,贾政。
荷叶明白的转身出去安排不提,乌林珠则将视线再度看向薛家母女。
“本宫若是没记错,薛大姑娘今年应该…及笄了吧?”
宝钗看向薛姨妈,薛姨妈便上前一步对乌林珠行礼回道:“公主好记性,宝丫头今年确实十五了。”
乌林珠:“宝丫头都十五了,那你家蟠哥儿岂不是十七八了?”
薛姨妈颔首,笑着应是。
“这么大了,想必亲事已经定下来了?”
薛姨妈面上一僵,笑容都有些不太自然,“那就是头没笼头的马,还不定性呢。”
乌林珠闻言,一脸不认同的说道:“就是不定性,才要多加管教。养不教父之过。姨父先去多年,教养的重担就落在了姨妈身上。想想薛家的列祖列宗,姨妈也应该对唯一的儿子上些心。
惯子如杀子,姨妈一味溺爱下去,岂不是要养出个混世魔王?再一个,蟠哥儿一日定不下来,宝丫头就要耽误一天。姑娘家的好年纪就那么几年,回头拖成了老姑娘,姨妈就高兴了?
知道的是您心里没个成算,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诚心为了儿子往死里坑亲闺女呢。
罢了罢了,姨妈若是舍不得管教蟠哥儿,那本宫便帮姨妈打骂一阵子也就是了。”
薛姨妈:“……”
打骂?还一阵子?
那她就更舍不得了。
第153章 第 153 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要乌林珠说, 薛蟠就是欠打。
多多的打,重重的打,逮到理由就狠狠的打, 不需要多久,就能将他打老实了。
当然了,乌林珠也知道,薛姨妈肯定舍不得就是了。
好在她也不是薛家的列祖列宗, 薛蟠能不能老实,会不会将自己的命作没了, 也不是她需要考虑的事。
不过乌林珠今儿可不是又要当众打薛家母女脸, 她还是来替荣国府还人情的。
荣国府建省亲别院, 薛家没少出钱出物,这会儿怎么着都得让他们见识一回人间险恶, 才不枉费这笔高昂学费。
此时听到乌林珠这么说的薛姨妈面上非常难看,宝钗也是力持镇定,但到底还是能从她脸上看到几分真实情绪。
乌林珠无声哼笑, 随即便将心中那个缺损主意说了出来。
“早起那会儿刚要出宫, 珍嫔便来了永寿宫。”顿了顿,乌林珠见所有人都将主意力放在她这里了, 才又继续说道:“珍嫔跟本宫说当日家里建省亲别院时,薛家很是用心。她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塔塔尔氏眸光微闪,心中明白乌林珠在信口开河,却还配合的朝薛家母女的方向浅笑颔首, 仿佛这一切都是她跟珍嫔转述,珍嫔才会有此言语一般。
加之这小一年,薛姨妈待塔塔尔氏殷勤奉承, 此时做出这般姿态,还真让人以为塔塔尔氏被‘感动’到了。
薛姨妈与宝钗双眼放光,心中激动面上也都带出了几分期待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50-155(第7/14页)
母女二人先是回了塔塔尔氏一个真诚又带着几分感动的微笑,随即便认真聆听乌林珠接下来的话。
“珍嫔娘娘说,薛家大郎文武不济,于经商一道也无甚建树,小小年纪便为了个丫头打死人命,可见教养疏漏,心性粗鄙。如今虽于贾氏族学附学,却也不见半分长进。世人常说外甥似舅,宝丫头有如此嫡亲兄弟,前程已无可期。“
薛姨妈母女:脸疼!
其他人:倒也不必将话说得如此直白。
没管旁人怎么想,乌林珠又继续往下说:“珍嫔娘娘说,她省亲时便瞧着宝丫头极合她的眼缘。可恨不是自家姐妹,她又久居深宫,不能时常亲切。长房与二房的叔伯婶娘都有女儿依傍身边,唯三房有所缺憾。
珍嫔娘娘不忍宝丫头受家世兄长所累,蹉跎一生。正好三房没有女儿承欢膝下,她欲让三老爷和三太太认宝丫头为养女,从此她多个妹妹,宝丫头也有了两个比不上足,但比下有余的兄弟。
珍嫔娘娘一片好心,只不知姨妈和宝丫头意下如何。若姨妈与宝丫头嫌弃珍嫔娘娘位卑言轻,荣国府家世低微,那此事只当她没说过。”
将军!
先狂踩一回薛蟠,然后再将来意道明,最后再来一招以退为进。若薛姨妈和宝钗推辞了‘珍嫔’的好意,那就是不识好歹,瞧不起当今嫔妃和荣国府。
不认这个亲,以后就不必再往来了。
而一但成了三房的养女,珍嫔的妹妹,那宝钗就再无可能成为珍嫔的弟妹了。
别管是亲弟弟,还是堂族兄弟,宝钗都不可能再嫁到贾家了。
更重要的是珍嫔那里已经开启病逝倒计时,宝钗是别想再借到珍嫔的光了。
最绝的还是等解决了四王八公,贾家三房就会以认错亲为由彻底脱离贾家,届时宝钗仍是三房的养女,但却跟荣国府和贾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哦,也不能说没有关系,只能说薛家仍旧是贾家两房太太奶奶的娘家人。
前期借不到珍嫔的势,后期借不到荣国府的势,这个亲认的……就认了个寂寞。
然乌林珠将话说到这份上,薛姨妈和宝钗除了赶鸭子上架的答应下来,又能怎么办呢?
就没办法!
不管心里怎么不愿意,薛姨妈和宝钗都摆出了一副欣喜若狂,不胜荣幸的姿态。一旁的塔塔尔氏不用乌林珠表示,便自然而然的凑上前,拉着宝钗的手,上上下下的打量一回,然后便当众表示自己有多满意宝钗这个闺女。
为了配合她这句话,塔塔尔氏还撸下自己手腕上的一只镯子,亲自给宝钗戴上。
凤姐儿刚从外面进来,便听说了这事,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还是笑着上前恭喜这对刚刚上线的伪母女,之后又转头恭喜贾母。
恭喜她又多了个标志孙女。
贾母人老成精,面上一副高兴模样,但视线在塔塔尔氏和薛姨妈母女身上转了一圈后,便猜到宫里的珍嫔之所以这般安排,是不是知道了薛姨妈母女恨嫁的心思了?
如此不伤自己体面,还体面漂亮的杜绝了与薛家做亲的可能……真不愧是她的亲孙女。
“接风宴变成了认亲宴,倒是一举双得。不过既是珍嫔娘娘的父母认女儿,总不能如此简薄。不如过两日正式摆酒行礼,昭告亲朋旧故?”说完又看向塔塔尔氏,“这事就三婶子亲自操办吧。谁让就您家里添丁进口了呢。”
塔塔尔氏忙道:“这是自然。”
乌林珠似是没什么问题的对塔塔尔氏点了点头,随即便又看向宝钗,“既是自家姐妹,自是应该好好亲香亲香。大观园里还空了不少地方,宝丫头不妨也搬到园中小住一阵子,可好呢?”
随便吧,爱咋咋吧。
突然生出一点颓废心情的宝钗看了一眼薛姨妈,便上前回了一句,“谨遵公主吩咐。”
乌林珠听罢便笑了,“本宫听说宝丫头胎里带了一股热毒,如今还在吃冷香丸?既是热毒,那住的地方就不能不注意些。本宫记得潇湘馆里栽了上千竿翠竹,竹景森森,最是爽凉不过。宝丫头不妨就住在那里吧。”
后世不少人都说潇湘馆极好,但却过于阴冷湿寒,不适合黛玉那样体弱的姑娘。而宝钗天生胎里带热毒,比黛玉更适合住在那里。
既如此…那就试试吧。
宝钗无可无不可的应下来,而站在贾母身边的探春却没办法再掩饰情绪了。
既然自家姐妹都住在园子里,那她为什么不能住在园子里?
这是不是说在贾元春心里,她贾探春就不是她姐妹?
越想越气,越气越控制不住情绪的探春眼眶都被委屈红了,眼中都隐隐带出星星点点的水光。
乌林珠坐在上首,自是瞧见了探春的情绪变化。只是瞧见归瞧见,她却仍旧铁石心肠的视若不见的转过头来。
探春有疼的亲生母亲,有喜欢她的亲生父亲,有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还有因为她这个不孝女而得到的所有来自祖母的偏爱。
这人呐,得知足。
~
凤姐儿安排好了席面,这会儿就是过来请她们去吃席的。乌林珠也当真有些饿了,便带着人去了凹晶溪馆。
众人见乌林珠行动不便,不由问了一回怎么就伤着了。
乌林珠不欲与人提起安生度日的贾敏和黛玉,便只说不慎崴了一下。表示自己的脚腕子没什么事后,便直接转移了话题。
宝玉的生辰是四月二十六,眼瞧着也没几天了。不过宝玉从小经历坎坷,到是从未正儿八经的过过一回生辰。
哪怕今年乌林珠要到大观园搅风搅雨,她也没准备给宝玉过生辰。
毕竟儿的生日娘的苦日,有那闲心给儿子过生日还不如给王夫人过个受难日呢。
这么想的乌林珠又下意识看向贾母,在贾母看过来的时候,乌林珠又对她露出一抹灿烂微笑。
决定了,宝玉生辰那天,她要给王夫人过受难日。
做,就要做最孝顺的闺女!
贾母:“……”
贾母不知道乌林珠为什么又用那种奇奇怪怪的眼神看她,下意识的去摸自己的膝盖,随即又一脸期待的看向塔塔尔氏。
三房应该能保护她吧?
塔塔尔氏接收到贾母的视线,没做他想的站起身,径直走到贾母身边一副孝顺儿媳妇的模样问贾母有什么需要。
乌林珠也瞧见了这一幕婆媳和睦的画面,不知为何,竟让乌林珠想到了后世那些搞销售的。
不少销售员对客户的态度,比人家亲生儿女还要亲近孝顺,就好比此时的假儿媳妇对贾家的老太婆那副殷勤体贴。
不管乌林珠怎么想,贾母却满心欣慰的拍了拍塔塔尔氏的手,又拉了塔塔尔氏坐在她身边,一同吃席听戏。
王夫人只瞧了这边一眼,便满心欢喜的看向坐在上首的乌林珠。
邢夫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看了一眼心不在焉的薛家母女,非常自在将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50-155(第8/14页)
姐儿叫过去侍候了。
虽然她不得婆婆的心,但儿媳妇的心却一直在她这里,谁又能说她做人失败呢?
相较于凤姐儿,李纨却被乌林珠叫到了跟前。也不需要她侍候什么,她还因乌林珠的吩咐得了个鼓凳坐。
吃的席面是荣国府大厨房那边早早预备下的,戏是省亲时养的那波小戏子表演的。
凤姐儿记得乌林珠的一些喜好,所以没让那些小戏子扮戏相,只一身家常新衣裳便过来了。
也没要什么鼓锣,只叫了两三样乐器给小戏子们配乐。
看着清清爽爽的,还不扰人。
你还别说,凤姐儿这安排还真让乌林珠受用。
虽然咿咿呀呀的仍旧有听没有懂,但却不会吵得她脑仁嗡嗡的了。
或是听几句戏,或是与李纨等人闲话三两句,或是由着荷叶等人侍候着吃了一些贾家特有的酒菜,倒也享受。
不过乌林珠还是让她公主府的厨子做了几样她家常爱吃的东西送上来。
大观园里靠后墙的那五间留做厨房的屋子已经收拾出来,养在雍王府的厨子们也都已经在昨日下晌入驻大观园了。这会儿乌林珠点了菜,他们立时就能送上来。
除了这批厨子,还有不少宫女太监和侍卫也都提前跟过来了。
侍卫不会进入大观园,但却会在大观园外设岗。
后门和后边的角门处都由侍卫执岗,因前面的正门和角门仍在荣国府的内院里,所以由跟出来的太监在那里执岗。
宫女嬷嬷与太监都住在正殿后面,也就是正殿与嘉荫堂中间的两侧厢房里,而侍卫们则安排在园子外。
吃喝说笑,一直闹到了酉时,乌林珠才起身回了正殿。
正殿又叫顾恩思义殿,乌林珠觉得这四个字于她来说多少带了几讽刺意味。
什么恩?
什么义?
她还真就不知道!
于是今早便让人将顾恩思义几个字换成了‘难得糊涂’。只是所有人都不曾抬头瞧一眼上面的匾额,所以至今都不曾有人发现。
到底是农历四月末了,一动不动都会出一身汗。
回了寝殿,乌林珠便着人打水沐浴。
荷叶在乌林珠那头擦得半干的头发上抹养护的发油,一边抹还一边跟乌林珠说贾家人行事。
“早几年宫里宫外便都用上了太阳灶,贾家到好,竟是连个太阳灶都不曾使过。人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辈穷。’奴婢瞧贾家就有那么点意思。”
用太阳灶烧热水,煲汤,煮饭,蒸吃食,多省碳火,多方便呀,可贾家却弃之不用。
乌林珠打了个哈欠,很不以为意的说道:“理他们呢,他们不用咱们自己用。回头让人多采买几个回来,也给二丫头四丫头和咱们的宝姑娘那里都送一个去。”
荷叶笑着应是,随后又非常不解的问乌林珠,“也不知道这府里的二姑娘和四姑娘修了什么福德,竟能让主子另眼相待。”
对自己亲生的老子娘和兄弟都没啥真心和感情的人竟对两个堂族妹妹这般好,别说荷叶想不明白了,就是四爷也觉得不可思议。
乌林珠闻香脂的动作先是一顿,随即也用一种带着几分不可思议的语气和神态说道:
“开始的时候不过是想借她们做回筏子,气气人罢了。后来,”乌林珠顿下,随即抿了下唇,淡淡说道:“后来就习惯了。”
并不是习惯,而是后来她发现这二人与宝玉待她的感情最为纯粹。不但不嫉妒,还真心盼她好。虽然她仍旧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但对这三人却当真多了几分耐心。
没错,愿意对他们好,不是因为感情,而是相较于旁人,多了一眯眯耐心罢了。
除此之外,她也想知道被她这么宠溺长大的迎春和惜春,又会是什么样的性格,将来会走上哪条路。
说到这里,乌林珠不由又想到了宝玉和贾兰,于是对荷叶吩咐道:“宝玉叔侄快要放学了,他们若是过来,不必再另行通传了。一并通知各处,宝玉叔侄可以自由出入省亲别院。贾家其他人,正经的主子可以,旁人便免了吧。”
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夹带私货进来,或是假扮贾家下人再对她行刺呢。
荷叶应了一声,随即看向屋中一个小宫女。那宫女便退出去吩咐不提。
收拾好自己,乌林珠让人在嘉荫堂附近摆了桌椅罗汉榻,一边歪在罗汉榻上看新出来的朝.廷邸报,一边叫来住在附近的迎春给她煮茶。
迎春喜欢下棋,也煮的一手好茶,她就住在蘅芜苑,叫她过来煮茶也方便。
其实大观园里对茶道有些心得的应该是栊翠庵的妙玉,不过光是想到妙玉,乌林珠就下意识的觉得这人又做作又矫情,便懒得搭理她。
乌林珠不光自己看邸报,也将看过的邸报给迎春,让她也看看朝中的大事小情。
姐妹俩都没说话,就那么安安静静的呆着。差不多又过了两三刻钟,宝玉和贾兰便被宫人从嘉荫堂那里领到了这里。
他们从对着梨香院的那个角门进来,走了没多远就是嘉荫堂。从嘉荫堂进入乌林珠居住的正殿更近便些。
正好这会儿乌林珠与迎春正呆在嘉荫堂附近吃茶看邸报,二人一进来便瞧见了她们。
宝玉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他长姐,眼泪在见到人的那一刻就夺眶而出。贾兰见他叔这样,也不由跟着落了一回泪。
但在感情上,到底不及宝玉真挚纯粹就是了。
少时,宝玉叔侄落坐,迎春亲自给二人倒了杯茶,乌林珠也吩咐人上些膳食与他们。
今天女眷们在凹晶溪馆那里玩了一下午,今晚几乎都不会再用晚膳了。宝玉叔侄平里也多是自己用饭,今日一放学便来了这里,乌林珠也没那么多讲究,便直接让人给叔侄俩准备一份膳食端到这里来。
宝玉这哭包坐下来了,还又哭了好一会儿,这才委屈扒拉的对乌林珠说道:“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大姐姐了呢。”
乌林珠闻言歪了下头,随即接了一句,“这才是事事无绝对。”
“我听他们说大姐姐这几年去祈福了?”宝玉一听就觉得这个理由有些假,可又不知道真相是什么。这会儿见乌林珠就在眼前,不由问道:“可是真的?”
“当然是假的啦。”
乌林珠见宝玉问,又见迎春和贾兰也好奇这个答案,到也爽快至极的自曝了。
“那日我被人追到山里,之后便在山里迷了路。兜兜转转的竟越走越远。正好手里还有些银票,我便继续在外面溜达了几年……”
只说自己各处溜达却没说自己回过京城又干什么缺损的事,等将这些说完,见迎春和宝玉叔侄都一脸震惊看向她,乌林珠还总结了一句:“我回来,一是钱花得差不多了。二嘛,就是也玩得差不多了。之所以在出了那些事后我仍是公主,还是因为——做人,就要做个‘有用’的人。”
再一次听到‘有用’这两个字,无论是迎春还是宝玉叔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50-155(第9/14页)
都明白了这两个字的含金量。
如果不是大姐姐有用,她就只能‘死’在外面。
这一刻,三人心中对‘有用’也更加的执着……
…
宝玉叔侄吃晚饭,乌林珠和迎春又都陪着吃了半碗粥。饭毕,宝玉叔侄便出了梨香院去给王夫人等请安。之后又从贾母后楼那边贴着大观园的园墙回了梨香院。
自从又搬回梨香院,宝玉叔侄都有一种这里才是他们住处的真实感。
仍旧像之前那般布置自己的院子,之后叔侄俩便会凑到宝玉那边的书房由着先生督导功课。
无论是宝玉还是贾兰,于读书上都极有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但有天赋,他们还非常努力。
哪怕乌林珠曾跟宝玉提过,不必将科举当成人生唯一的目标。字写好了,画画好了,或是有旁的一技之长,也都算有用的人。
但不知何时,宝玉却是真的想要科举入仕。想要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
于国于家皆有用的人。
相较于宝玉,贾兰出仕的理由就非常简单,他要‘有出息’。
在贾兰被灌输的思想里,最有出息的事就是入朝为官,给他娘挣一身凤冠霞帔。
叔侄两个日复一日的努力读书,不懂的就问宝玉的先生和官学里的讲师。
官学里休沐的时候,宝玉便会去林家瞧一瞧贾敏和黛玉。宝玉仍旧将贾敏视为亲姑妈,在贾敏面前又孝顺又懂事。
虽然探春是宝玉的亲妹妹,但在宝玉心里黛玉这个妹妹跟他更亲。聪明伶俐,口舌锋利却从不会陷害他,挖坑让他跳……
除此之外,每年正月官学放假的时候,宝玉都会去洛阳的白马寺,跟着他的师傅和师兄弟们修行。
小小的一个人,生活积极又忙碌。
与宝玉相比,如今最让贾政放在心上的庶子贾环却是真的被耽误了。
贾政白天在国子监里做助教,晚上又要跟那些门人清客谈词论诗,偶尔有空想要考考贾环的功课,赵姨娘又说她儿子还小,贾政白天黑夜见的都是读了好些年书的人,那些人最起码都是举人。
这样的情况下考环哥儿功课,对环哥儿不公平,也极容易让老爷生气失望。
于是贾政便不考了,贾环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让贾政失去了知道儿子真实情况的机会。
贾环呢,他白日里要去贾家族学上课,而贾家族学连个正经先生都没有,他几乎什么都学不到。晚上的时候,只要赵姨娘等人又惹王夫人不高兴了,王夫人便会拘了贾兰给她抄‘两页’佛经。
长此以往,贾环不废才怪呢。
不过以后就不必担心了,贾政向国子监递了长假条,从现在开始他不但会带领贾家的老少爷们早晚去宁荣街口背诵《大清律》和《弟子规》,还会全面接手贾家族学。
但你还别说,贾政的学识未必适合做国子监的助教,但肯定能给贾家族学里的少年郎们‘启蒙’。
哦,还有薛蟠。
薛蟠也在贾家学堂附学呢。
~
另一边,想到贾政会如何震惊贾家族学的误人子弟程度,乌林珠就笑得眉眼弯弯。而多少还有些拿不准乌林珠什么意思的塔塔尔氏却背着所有人过来见乌林珠了。
她们三房的人都想知道乌林珠是怎么看待薛宝钗的。
他们又要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位新鲜出炉的养女。
乌林珠:“那本宫就不管了。”
想怎么处就怎么处呗,就算你们想好好处,也得看珍嫔病逝后,人家还愿不愿意搭理你们了。
说起这个,塔塔尔氏不由又问了一回丁忧起复的事。
“老太太已经问过几遍了,说三老爷已经丁忧结束了,是不是该起复了。”
乌林珠听了又是一通笑,“这要是一直不能起复,薛家岂不是连最后的希望都没了。”
不能嫁到贾家,珍嫔又死了,回头发现认回来的养父又一直赋闲在家……这大起大落的开局,也忒让人同情了。
←_←
第154章 第 154 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头老太太再问起, 你们便从当今正在清查外戚的事上寻借口。若想三老爷顺利起复,赖家这等奴才就绝对不能留了。让老太太自己选,是要儿子还是要奴才。对了, 改日再寻个时机,单独跟薛家那位感叹一下爵位的好处。”
不管丁忧后起不起复,身上的爵位都不会变。可这当官的就行了,不能起复还是官老爷吗。
“公主的意思是?”塔塔尔氏有些拿不准乌林珠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乌林珠转了转手腕上水头极好的雕花玉镯, 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二房对大房的爵位一直虎视眈眈,若不是条件不允许, 二房必然会对大房出手。都是老太太的血脉, 三老爷难道就不眼馋大房的爵位?
三房两个哥儿, 哪个哥儿不比贾琏强?贾琏凭什么可以坐享其成?三太太不小心露了心迹,那薛大姑娘又成了三房的养女, 未必不会为三房谋划一二。”
宝钗是个有上进心的妹纸,当发现三老爷归朝无望后,定然不甘心。有塔塔尔氏提前埋下的暗示……之后就要看宝钗的孝心和良心哪个占上峰了。
回头替三房争了一回, 却又遭三房背刺…人生不能更苦逼了。
想到这里, 乌林珠又对塔塔尔氏催促道:“时间不多了,趁着珍嫔娘娘现在还活着, 你们赶紧的吧。”
塔塔尔氏:“…是。”
这时,荷叶从前面过来。看了一眼塔塔尔氏,才与乌林珠回道:“主子,二太太求见。”
乌林珠闻言看向塔塔尔氏,塔塔尔氏又行了一礼便从后门退了出去。
一时王夫人进来, 就见乌林珠十分慵懒的坐在贵妃榻上。手里拿了把做工精致的团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扇着风,懒散又惬意。
仗着乌林珠是自己的亲闺女,王夫人也没像旁人那般行什么君臣之礼。一边走到贵妃榻尾端小心的掀开裤脚查看乌林珠的脚腕子, 一边又絮絮叨叨的,“怎么这般不小心?侍候你的人也是不中用。”
乌林珠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缠,非常直白的问王夫人怎么过来了。
“这么晚还出来,您老也不怕走了困。”
王夫人极其自然的坐在贵妃榻下首的鼓凳上,一边问乌林珠这几年都是怎么过的,一边又问起珍嫔为什么要让三房认宝钗做养女。
“能怎么过,不过是吃斋念佛罢了。”乌林珠顿了下,让荷叶去端两碗甜果汤来,完事才又跟王夫人说话,
“盖这处省亲别院时,薛家不光先后出了两笔钱,还出了不少他们铺子里的东西。珍嫔不想欠薛家太多人情,更不想让家里兄弟跟薛家做亲,这才用了这种法子罢了。我寻思着薛家自己巴结三房,回头三房再各种推脱,完事姨妈再寻舅舅诉苦,最后再将太太弄得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珍嫔提起来的时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