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清反骨仔[红楼] > 170-179

170-179(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带着糊涂系统追师祖 刀剑女子手札 盗墓:小哥总爱摸我尾巴 [HP]哈利的蓝莓冰淇淋 妃嫔这职业 [综武侠]天下有敌 深陷天龙人的包围圈 在恋综逆袭成甜文女主 [综武侠]穿成过气万人迷后 召唤玩家,从县令到女皇

没像旁的姑娘家在提起嫁妆时还要羞赧一番,惜春那封信写得那叫一个自然真诚。看过信的乌林珠都不由笑着摸了摸惜春的小脑袋瓜子,然后一脸肯定的告诉她:

世人总会欺负那些脸皮薄,好说话的,脸皮厚一些,性子厉害些才不会吃亏。

也不用等贾母他们回南的时候将信捎回南边了,乌林珠直接叫身边的侍卫跑了一趟金陵。

不想秦可卿收到信,又知道贾母等人要回南,与尤氏和贾蓉商量了一回,他们一家竟然决定回京了。

一来南边也挺好的,但他们自小生活在京城,更喜欢京城的水土气候。也觉得那里才是他们的家。

二来便是金陵这边的族老极多,个个都想要倚老卖老。原本弹压他们就有些费劲了,若是贾母等人再回来了,就以他们往年的作派,张嘴闭嘴的孝道,辈分,怕是又会像在京城时,总压着他们东府一头。

正好,贾敬还在京城,他们也早就守完了贾珍的孝,现在以替父尽孝的理由回京城,也再合适不过。

知道京城那边总要等到三月左右才会起程,秦可卿这边便决定出了正月就出发。

……

四爷心情极好的收下他今年的生辰礼,并且顺手在贾琏的袭爵折子上落了笔。

哪怕贾赦没什么实权,也不用当差点卯,但爵位在贾赦头上,他想要出京就不是小事。将爵位袭给贾琏,也算是有个交待。

不过爵位到了贾琏头上,原来的一等将军就降到了三等将军。不过于贾琏这样的人来说,仍旧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哦,凤姐儿也挺高兴的,至少她有了三品诰命。

袭人则是面上高兴,心里却是一片冷漠。

爵位是贾琏,诰命是凤姐儿的,不能生的不举男人和心狠手辣的当家主母却是她这个花姨娘的。

就问有什么是值得她高兴的吧?

想到一辈子就要跟这俩口子和那一院子的莺莺燕燕互相折磨,袭人就感觉这日子没过法了。

没盼头了~

╮(╯▽╰)╭

贾家的这些事瞒不过有心人。

宝钗用金银开路,收买了荣庆堂的小丫头,到是顺利获悉贾家不少消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70-179(第6/16页)

不过不管贾家如何,宝钗都一门心思的准备扒上贾家三房,哦不,现在应该叫吴家了。

吴家搬出荣国府没几天,便派人去薛家下了帖子。

没请旁人,就只请了薛姨妈,宝钗宝琴去参加乔迁小宴。

算上塔塔尔氏,总共也才四个人。

四人一块转了转吴家的宅子,然后又去了塔塔尔氏给宝钗留的院子。

当天晚上宝钗便宿在了吴家,之后正经过了一段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珍嫔娘娘竟然在除夕前夕病逝了。

死后没有追封,后事办得也非常减薄,看起来不光没有圣眷,还仿佛是得了当今的厌弃。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众说纷纭时,原本在内务府当差的吴自来又被左迁出京了。

吴家人非常能稳得住,毕竟以当今的吝啬抠门范儿,肯定不会为了一场假死花银子治丧。而吴自来要出京,自然是当今又安排了旁的任务给他。

旁人不知道这些,只以为吴家得了当今厌弃。

宝钗也是这么想的,在心事重重时听到塔塔尔氏说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时,还生了许多不耐烦。

吴家四口都要出京,这时候压力就给到了宝钗。

她是跟着前程未卜的吴家人一块出京呢,还是回到薛家,渐渐的与失势的养父养母一家拉开距离呢。

其实宝钗若是聪明些,她就应该知道即便吴家左迁出京,人吴家也是官宦人家。如果她还想要嫁到官宦人家去,那紧紧的扒着吴家,将来也能得到一份门当户对的亲事。除了一门好亲事,还有两个能干的兄弟。

可惜不管是薛姨妈还是宝钗,都不想跟吴家共患难。

于是宝钗以薛蟠不在家,薛姨妈不拿事的理由留下来了。塔塔尔氏并不在意宝钗的选择,还觉得宝钗不跟着来,她还能省些心。于是走肾不走心的应付了两句,不出三五天就便阖家出京了。

对了,吴家离开时,塔塔尔氏身边还跟了个待字闺中,人唤珍姑娘的养女……

原本就是来借势的,最终什么都没借到宝琴与梅家的那门亲事到底是没保住,于是宝琴与薛蝌转过年来便会跟着贾家人一块回南。

山高路远,彼此路上也好有个照顾。

除了他们兄妹,刚刚来京投奔亲姑妈的邢大姑娘一家三口,这次也会跟着贾家回南。

不过相较于当初进京时的窘迫,邢大姑娘这几个月到是收获颇丰。

除夕将近,乌林珠给迎惜和李纨送年礼和压岁钱的时候也没忘记邢岫烟。

哦,李婶子娘仨搬走了。李婶子见贾家一出接着一出的事,赶忙找了个由子带着闺女搬回李家了。所以园子里也就只住了邢岫烟一位客人。

有年家那笔没兑换出去的银票在,乌林珠出手也较旁的公主阔气。

加之名下产业收上来的,内务府分来的,四爷赏下来的,皇后等人送来的,光是各色衣裳料子,都是二三百匹打底。手指缝里漏一漏,都够邢岫烟一家三口用上好些年。

邢岫烟在心底估算了一回,这些日子陆陆续续得到的金银锞子和月钱加起来,都够他们家在金陵城里买处小一些的宅子了。而那些成匹的料子和成套的首饰,随便卖上一点,就够他们家买间小铺子或是买个小庄子……

心里对乌林珠感激的同时,又升出一股同人不同命的羡慕和感慨。

**

贾母知道这是她留在京城的最后一个除夕了,心里就更想过个热热闹闹,没啥遗憾的年。

和贾母一样心思的还有不少,于是贾家这个家就在凤姐儿心疼加肉疼中过得无比奢侈,浪费。

以前过年花的都是公中的银钱,虽心疼却也还好。但今年过年的所有花销都是凤姐儿这一房的,就问她能不心疼吗?

可再心疼,这银子都得花,与其花了钱还没落下什么好,还不如大方展样些……

抛开这些,最让贾母等人高兴的是乌林珠不跟他们过年。

除夕那两日,乌林珠没回宫,也没留在大观园,而是回了她的公主府,还让人请了弘昀,准备过个浪漫亿点的……除夕。

第174章 第 174 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管两人出于什么心思凑到一块过这个除夕, 但结果也确实满足了某人的期待。

然后某个吃干抹净的混蛋在胡作非为了三五天后,便将人丢在公主府,自己回了大观园。

就在弘昀满心以为他们的婚礼会如常举行时, 太上皇的身体出现了恶化,过年的喜庆热闹也瞬间散了个七七八八。

四爷直接带着皇后等人去了圆明园,乌林珠听说了消息,只思考了几息便也让人套车去了圆明园。

和其他皇子皇女一道给太上皇请了一回安, 又陪着四爷进寝殿瞧了一回日落西山几乎只剩下呼吸的太上皇。脑子里还自动回忆了一回第一次见太上皇时的种种。

历史上有不少比康熙做得更好的皇帝,说他是千古一帝, 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历史上的康熙确实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不过这里的康熙, 却因着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提前退位了。

想到从康熙四十九开始, 这老头就没过过几天顺心日子,乌林珠除了感叹一回她今年都二十有四外, 也完全没将老康头的糟心晚年放在心上。

和没心没肺的乌林珠相比,四爷却是个感情充沛的。也不知道是哪里触动了他,四爷竟然将弘昀还活着, 并且已经与乌林珠订下婚约的事告诉了李氏。

没过几天, 李氏就在四爷的允许下,召了弘昀入园说话。

母子俩说了一回话, 弘昀便被送到了乌林珠在圆明园的院子里。

乌林珠已经起了,不过她懒怠得动,正窝在临窗大炕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安排王达等人打劫贾母南下的船只呢。

必须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人间真实,社会险恶。

而且遭遇了坑爹打劫事件后,这些人怕是会老死金陵都不会再往旁处蹦跶了。

“……二房没什么银钱, 不用放太多心思。老太太是个富得流油的,大老爷手里有不少古董。大太太,”乌林珠顿了下, 继续安排道:“意思一下就行,不必动真格的。”

贾政这几年就靠贾母补贴过日子了,这次分家还捞到了一些,但将贾兰和宝玉的那份分出去后,也就没剩多少了。

大太太邢氏到是富得不显山不露水,但她从来不是乌林珠的目标。意思一下,也是为她好,省得她成为众矢之的。

“古董什么的,都运回京城,此后每年老太太他们过生辰,我也有了能拿得出手的生辰礼。”

王达/荷叶:“…是。”

将抢来的东西再以生辰礼的方式送给失主…真是缺损到家了。

安排好孝心套餐后,乌林珠又拿起炕桌上的一份堪舆图和记录了大清境内大大小小寺庙道观的册子。

大清境内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70-179(第7/16页)

传寺院一万多,藏传寺庙小二千,道观也四五千,全部加起来,总数在二万座左右。

这二万余座寺院道观分布在大清十八省内,其中浙江,湖南,福建,江西的寺院道观总数加起来,比总数的二分之一还要多。

乌林珠让人准备了六万根铁杵钢棍,准备派遣十八支人手以省为单位,给大清境内的所有寺庙道观安装引雷装置。

时人大多迷信,天打雷劈会让百姓们联想到很多。之后再传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信仰崩塌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对了,西藏那边的明妃佛母,阿姐鼓,人.皮唐卡到是也可以拿来以讹传讹一番。

正说着话,就听见宫人过来说玉清观的崇柏道长来了,乌林珠闻言转头去看窗外。果见弘昀长身玉立的站在玻璃窗外。

对着弘昀俏皮的歪了歪头,又随手指了指殿门的方向,弘昀便一脸温和的抬脚进来了。

“你怎么来了?”

“额娘从皇阿玛那里听说了我的消息,特意宣我进来说话。”弘昀由着宫人将自己身上的大毛斗篷去了,又走到熏笼面前熏了熏身上的凉意,这才走到炕边,坐在乌林珠不远处。看一眼乌林珠手边的东西,有些好奇的问道“在做什么?”

乌林珠听说了弘昀进园子的原因后,只一副知晓样的对弘昀点点头,没问四爷怎么突然将藏了这么多年的秘密说出来,而是一边让人将手里的东西收起来,一边随口扯了个谎,“想送你一座道观,正琢磨叫什么名字呢。”

弘昀闻言,眸中又盛满了喜悦和满足,“你有这个心便足矣,旧年我便已经让人选址去建了。”

随后弘昀便又将去年买商铺买地的事一股脑的都跟乌林珠学了一遍。

说起这个,弘昀不由又说起了他们的婚礼。太上皇这个样子,他们的婚礼怕是要往后延了。

一听这话,乌林珠就笑了。手指在弘昀的掌心画圈圈,笑得轻狂又暧昧,“何必拘于那些形式。”

有没有婚礼,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俩该做的,不该做的不都已经做过了。

没想到乌林珠会这么说,弘昀耳尖都不由微微泛红。

原本正月里天黑得就早,下晌天又阴沉沉的,似是憋了一场大雪,乌林珠就没让弘昀回城,而是将人留在了她院子里。

夜里同床共枕,交颈而眠,羡煞鸳鸯。

……

翌日,乌林珠与弘昀便回城了。两人一个回了玉清观,一个回了大观园。耳鬓厮磨的这一天一夜,乌林珠竟是没对任何人提起一句她要引天雷劈了那些寺庙道观的话。

正月十五,就在乌林珠带着迎春和惜春去寺里上香吃素斋的时候,太上皇驾崩了。消息传到当今生母乌雅氏那里时,恰好其在吃元宵。一个不妨被元宵噎住,最后因窒息也跟着太上皇去了。

等到消息传到乌林珠耳边时,她也正带着姐妹们在一处酒楼吃饭,掌柜的见乌林珠等人气度不凡,衣着华贵,随从众多,还特意赠送了他们店里的七彩元宵。

听完消息,再看碗里的煮元宵…反正乌林珠是没啥胃口了。

╮(╯▽╰)╭

带着迎惜二人匆匆吃了顿饭,乌林珠便先带她们回大观园了。

每年做衣裳的时候都会做两身素服,为的就是应付这种突如其来的白事。大观园这边的宫人听说了消息,第一时间就将今年新做的素服找出来。

乌林珠一回来便立时换上素服,然后带人去城外圆明园与四爷一家汇合。

是夜,乌林珠回到自己院子,就寝后心念一转进了游轮空间。

游轮空间里大大小小不少餐厅美食咖啡馆,这些公共场所和医疗室都配备了海姆立克急救防噎仪。

有的是全自动的,有的是半自动的,更有的是非常简易的手动版。

拿起一个手动防噎仪,乌林珠试了试负压吸力。之后将其拆开,将所有零配件都手工画出来,并且标上尺寸大小。

这玩意儿可是居家旅行必不可少的存在呢。

**

翌日一早,乌林珠让人拿着图纸去制个样品出来,之后便跟着四大爷一家按制哭灵。

乌林珠的年纪是所有未成亲的皇女里最大的,所以她虽没成亲却仍旧站在了二格格身后。又因为身份在那里摆着呢,所以哭灵什么的并不遭罪。

相较于乌林珠,贾母等有爵诰命们就要遭些罪了。

贾母是国公夫人,邢夫人是一等将军夫人,王夫人与凤姐儿也是诰命在身。

相较于女眷,贾赦身上的爵位已经袭给了贾琏,贾政之前跟国子监请了长假,之前决定让他们回南时,乌林珠就替贾政辞了官,如今亦是无事一身轻。

如今贾家的男丁里,就只有袭了爵位的贾琏需要跟女眷起早贪黑的折腾外,赦政等人都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于是看不惯这兄弟俩日子太舒服的乌林珠,直接假传圣旨的让这二人去给太上皇跪经祈福去了。

按礼守制数日后,便是送灵入地宫。不过乌林珠这边与四爷打过招呼,所以贾家这边仍旧按早前决定好的出行日期回南了。

贾母等人都知道,有生之年未必还能再返京,所以走之前都生出了不少感慨和不舍。

乌林珠为了让他们走的毫无留念,临了还坐在荣庆堂,对跪了一地的贾家人训了一回话。

慢条斯理的说了一个时辰,直接将这些人的不舍之情全都说没了。

一个个揉着膝盖登船时,都带着某种迫不及待。

……

贾母等人几乎将身边得用的下人都带走了,他们这一走,荣国府都瞬间冷清了不少。

凤姐儿让人将荣禧堂收拾出来,选了个搬家吉日就与贾琏搬了过去。贾赦一辈子没住进去的地方,到是让他们住进去了。

对了,巧姐儿没跟父母住,而是被凤姐儿留在了他们之前的院子。

按乌林珠未进宫时的规格给巧姐儿布置了房间,安排丫头婆子,一下子就有了国公府嫡出大姑娘的尊贵和体面。只是,

只要她一天姓贾,只要她是凤姐儿亲生的女儿,前程婚事,就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期待的余地。

贾家三房认错亲的事一出来,贾家不光成了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凤姐儿逼迫贾敏,讨要出嫁姑奶奶嫁妆的事也再度被世人反复提及。

还有就是,这期间贾母年轻时的陈年旧事又被冷饭热炒了一回。

到是贾敏一直带着黛玉住在小汤山那边的温泉庄子里,听说贾母等人要回南了,也只是带着人悄悄去码头送了一回。

隔着老远目送又老了许多的亲生母亲登船,贾敏不由心软了几分。

但看看身边的女儿,贾敏却始终未露面。

等送走了贾母一行人,贾敏便与黛玉搬回了城里。不过许是之前在小汤山那边住的这几个月,泡多了温泉,母女俩个的身子倒是好了几分。之后竟是每年冬天都会去那里猫冬。

……

三月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70-179(第8/16页)

,宝玉才与贾兰回到京城。

之所以会这么晚才回来,也是因为宝玉的那位老师傅入冬后就病了,于三月初圆寂了。

回京后,宝玉只在京中住了一旬左右,便按当初说好的那般与贾兰带着迎春和惜春去采雪莲花了。

先走了一波回南的,又走了一波采|花的,别说荣国府冷清了,就是大观园也冷清了不少。

大观园里除了乌林珠,就是李纨,王夫人和妙玉。李纨自动跟王夫人凑到了一块,婆媳俩个成了栊翠庵的常客,妙玉在各种嫌弃和互相折磨中,心态越来越好,人也越发淡定。

乌林珠将名下的两个庄子单独划出来,此后大观园这边的支出便都用这两个庄子上的出息支应,倒也绰绰有余。

虽然大观园这边已经没什么让乌林珠感兴趣的人了,但因在国孝里,就算回公主府居住,弘昀也不会留宿在那里,所以乌林珠便也继续住在大观园这边。

六万根纯手工制作的铁杵钢棍终于在清明前交货了。

查看了一回这六万根‘引雷针’,乌林珠又钦点了五百名侍卫内监,按着各省寺庙道观的数量分配安装任务。

也是一直到这个时候,四爷才知道乌林珠要用那六万根铁杵钢棍做什么,当即便什么都顾不得的让人宣了乌林珠进宫。

进了宫,乌林珠不等四爷说什么,而是神色凝重的抛了个问题出来。

“您一直想知道大清国祚绵延之事,可您是不是从来都没计算过这漫天神佛有几个是满蒙八旗出身的吧?”

四爷浑身一震,瞬间站了起来。看向乌林珠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迫切和说不出来的惊恐。

乌林珠仿佛没看见一般,继续向四爷问道,“您凭什么认为汉人供奉了千万年的神佛会保佑满清的江山?”

四爷:“……”

第175章 第 175 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别说满人入关前了, 就是到了现在,大多数满人信奉的仍是喇嘛,萨满这一类。

像是神佛道教那些, 几乎都是汉人会信的。虽也有满人信,但人数并不多就是了。

但不得不说,乌林珠这段话不光角度清奇,也着实刁钻了些。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四爷想不往坑里掉都难。

这么多年前朝余孽一直蠢蠢欲动,朝.廷每每围剿都会有漏网之鱼, 未必不是某些神仙私心作祟。

“凡我大清子民, 皆应忠君爱国。然逆贼却常以神佛之意蛊惑众生。妖言惑众, 四处起义,至使无辜百姓受难……除佛灭道, 势在必行。”

四爷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在乌林珠这般义正言辞说完这些强词夺理后,他只沉思片刻就沉声问乌林珠为什么?

乌林珠在四爷眼皮子底下生活了十年, 她是什么样的为人, 四爷太知道了。

如果那些佛呀道呀的真会动摇国本,以这丫头的缺损心性, 她只会跳着脚在一旁看热闹,再不会这般义正言辞,大义凛然了。

闻言,早有准备的乌林珠先是微微垂眸,随即才轻轻说道:“我以前什么都不在乎。但现在, 我有了软肋。”

顿了顿,乌林珠深吸一口气后才抬头望向四爷,用一种连她自己都要相信的神态和语气说道:“我不想我的孩子生活在战乱里, 更不想他成为…前朝后裔,任人宰割。”

四爷怔住,下意识去看乌林珠的小腹,正月十五之后,乌林珠与弘昀便没有同寝过。每旬都有平安脉,若乌林珠真怀孕了,他不可能不知道。

想到乌林珠并未有孕,四爷心中难掩遗憾的收回视线。

好半晌,四爷才缓缓说道:“你的意思,朕明白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乌林珠:“嗯。”

走出养心殿,乌林珠神色莫测的抬头,视线仿佛穿蓝天白云一般。心中满是挑衅,面上也露出几分来。

什么在乎,什么软肋,小孩,不过都是忽悠麻痹四爷的说词罢了。

哼!若真在乎,她还能悄悄避孕?

当然,四爷也未必在意或是相信乌林珠给出的理由。

在四爷看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其留着他们生乱,不如悉数毁掉。

可以说乌林珠就是利用帝王的疑心和四爷对皇权的看重,以及女子对子嗣的在意让四爷看到僧道的‘危害’,进而全力配合她的行动。

今儿在四爷这里过了明路,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没在宫中逗留,乌林珠直接乘马车回了公主府。仍旧让人按原计划带着这几万根铁杵钢棍满大清的寺庙道观安装引雷针。

有的插一根,有的插两根,三根,反正就是看庙宇道观的大小和规模来定。

除此之外,乌林珠又让人去南府寻两位擅长编戏曲和写话本子的先生过来。

沿海一带的人都信奉妈祖,妈祖生于宋朝,在不少人心中她都是近几百年里唯一成神的。

乌林珠要让他们做的事就是编几部妈祖心怀百姓,惩恶扬善,但她却经常被天上那些老资历的神仙各种为难打压的戏曲和话本子。用抬一个踩一片的方式丑化其他神仙道爷。

除此之外,再编几个某些神仙不是华夏人,而是出身扶桑,印度等地,包藏祸心的故事。

最后,乌林珠又让人按《西游记》折腾些民愤出来。

权贵人家欺男霸女,纵奴行凶的事在百姓中已是屡见不鲜。而《西游记》里好几个故事讲的都是神仙的坐骑或是宠物,身边道童跑到人间作威作福,强抢民女以及跟猴哥抢师傅。

让人想办法将民心往这方面联想煽动,用不了多久,《西游记》里提到的那些神仙监护人们都得跌下神坛。

信仰,香火供奉,庙宇道观……若这世上真有神仙,就不信你们还能坐得住。

**

四爷的人,年家的银子,大清的寺庙道观,天上的神仙,弘昀的美色,不存在的小孩……乌林珠扒拉了一回手指,发现这场大戏里她就只是动了动嘴皮子。

于是折腾完了这一波,乌林珠便心情极好的又去折腾土炸.药了。

说不定她还能再炸一波!

仿佛是笃定会有人跳出来弄死她一般,乌林珠折腾土炸.药的时候,想的都是怎么才能一波捞回本。

宁可同归于尽,也不能让自己吃亏!

←_←

乌林珠捅出来的窟窿,连在一起就是张网尽诸天神佛的超大鱼网。

她真是本着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精神,谁都没错过呢。

春夏多雷雨,随着那六万来根引雷针陆续安装完毕,大清境内也开始接二连三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天打雷劈事件。

并不严谨的戏曲和话本子也陆续上市,排好的戏开始按着乌林珠的意思在沿海地区犁地似的各种演绎。话本子以极低的价钱寄卖于各大书肆商行以及免费赔送说书人,让其在酒楼茶馆声情并茂的说一阵子。

《西游记》里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70-179(第9/16页)

九九八十一难,也被人反复提起,甚至是不少百姓开始用《西游记》里的神仙和坐骑形容那些为祸乡里的混帐羔子们。

人总有受伤生病,各种倒霉的时候,于是乌林珠又让人去宣扬一波某些神仙想要收保护.费,这才将下苦难于世人。

后来乌林珠在大观园里见到妙玉,不由又想到了替身的事。

妙玉带发出家前,家里给买了好几个替身送到佛前,那个上了贾母当的张老道也曾是先荣国府的替身。

如果神佛当真有灵,什么还会允许世人用替身代替原主?

可见都是糊弄世人的。

再者,某处河水泛滥,某山多有异样时,人们就会下意识来一套河神要娶亲,山神缺个山神娘娘的戏码,之后让百姓送妙龄少女,更有甚至是送童男童女。

有什么好事都说是神仙保佑的,遇上什么糟心事就说是命中注定的。

就问神仙若是真有灵,那为什么还要让这些个玩意儿祸害人?

寺院道观遭雷劈,各路神仙的风评接连被害,信仰之力溃散,香火更是几近断绝……这个时空的神佛仿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精神屠杀。

而这一回,乌林珠算是彻底将天地捅穿了。想要弄死她的神佛仙道已经多到数不清了。

不提旁的,光是跟妈祖有关的戏曲和话本子就足够那些神仙鬼怪生撕了乌林珠的。

那些话本是怎么写的呢。

呵呵,不少女神仙被编排成嫉妒妈祖的存在,各种陷害她。

不少男神仙则成了与妖邪勾结的坠神,制造各种海难,就为了吸收渔民的血肉和精气神。

还有一些见死不救,铁石心肠,视百姓信众为刍狗,妈祖再三恳求也不愿帮百姓渡过难关,驱散飓风海啸的各路神仙们,皆冷漠无情的任由百姓受苦受难。

求神拜佛拜的是什么?求的又是什么?

若是求不来,他们又何必去苦求!

因为写戏词和写话本子的南府先生都是了解百姓喜好的,所以这里面还掺加了一些强取豪夺,各种爱恨情仇的故事情节。

就用一种黑人不讲基本法的姿态,强行将尬黑了一波。

除开这些,乌林珠又让人收集了三份佛道两派所以的经典书籍,一份收在游轮空间里,一份交给四爷,一份放在了大观园里。

之后便让人用一种非常强硬的手段,禁止这些书籍经文在市面上流通。并全安排人进入各大寺院的藏经阁,统一‘管理’这些经书的使用和翻阅。

总之就是这些个书籍经文仍旧是贵宝刹贵道观的,但为了不让这些华夏瑰宝出现损失,还是谨慎收藏为好。

转过天来,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乌林珠更是以四爷的名义传谕佛道录司,令天下所有佛道尼必须将《大清律》倒背如流。

所有寺庙道观庵堂中的出家人,但凡有一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将《大清律》背诵下来的,便封其寺关其庙,进行为期一年的内部整改。

别管是佛法道法如何普度众生了,既在红尘中,即便你是出家人,也必须遵纪守法。

但你说你不会触犯律法,可你连律法都背不下来,又谈何不触犯?

再者,若非你们做了什么不法之事,老天为何会降下天雷劈你那寺庙道观?

是呀,定是有什么不妥之处,老天爷才会降下天雷的。

可以说乌林珠先让人安装引雷针,将大清境内的寺庙道观劈一回,然后再做这些事,也确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会儿被人各种带节奏的百姓们,还真就相信了那天雷是老天爷劈下来的。

加之有心人的煽动,不少百姓都学会了一句话:

‘他咋不劈别人,就劈你呢?’

~

另一边,弘昀终于知道乌林珠最近在忙什么了。

他想不明白乌林珠为什么要这么做,更想不明白他老子为什么要同意乌林珠这么做。

然后最让弘昀满头黑线的是那么厚厚一本《大清律》,他一个大清皇长子竟然也不能全都背下来。

这一刻,面子里子都丢尽了。

其实不光是他,玉清观里不少道士都背不下来。于是毫不意外的,玉清观也在这一次的封观整改的名单上了。

心情糟糕透的弘昀直接搬回了他给自己建的那处道观。

不过他的这处道观还没挂牌,所以也不能算是道观。若是挂了牌子,那这道观也会因为弘昀等人无法背全《大清律》而面临封观的囧境。

乌林珠虽没明说,但弘昀却知道不能去大观园寻她。于是弘昀让人往大观园送了消息,便去公主府等乌林珠。

不愿让弘昀去大观园是顾及姑娘们和李纨的名声。尤其是李纨,她极看重这些规矩。好在乌林珠也愿意在这种小事上迁就她。

这会儿听说弘昀在公主府等她,乌林珠瞧了一回闷热的天,又看一眼身上略显素雅的衣裙,直接寻了个中暑气的理由,便继续赖在凹晶溪馆乘凉。

如今正在国孝里,见了又什么都不能做。专门为了观道的事折腾一回,完全不值得。

这很渣,也很乌林珠。

此时的乌林珠完全不知道自己错过了最后一次与弘昀相见的机会,等荷叶满头黑线的去传话后,她就继续借着从佛道录司那里拿到书籍经文整理这满天神仙的名单。

之前是大面积撒网,之后就是逐一击破的过程了。

就这样过了三两天,弘昀没等来乌林珠,而乌林珠却等来了她亲哥……

她亲哥整个人都被乌林珠折腾麻了,也被她折腾怕了。

这祖宗,他们是护不住了,还是送走吧。

第176章 第 176 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本宫不相信!

但是,

“怪不得我总觉得自己来历不凡,总与贾家那些人生不出半分亲情呢。”乌林珠双眼灼灼,一副感动模样的对突然出现的, 估且算是神仙的男人说道:“哥哥!你怎么才来呀。”

对于这个说自己是昴日星官,说自己是她兄长的男人告诉她的‘真相’,乌林珠一个字都不相信。

在乌林珠的知识体系里,昴日星官就是《西游记》里某只可以收拾琵琶精的大公鸡。

还什么大鹏爹, 什么罗刹女,如来表兄妹的, 哼, 若她真是这样的出身, 又有这样的家人,那她被人算计打入异界时, 为什么当时无人相救,事后又无人为她报仇?

而且这人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现在她朝满天神仙动手时才出来, 说没点阴谋, 鬼都不信。

昴日星官一见乌林珠这般说,不由摇头轻叹。

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手足, 朝夕相处数万年,可以说这世上就没有谁比昴日星官更了解乌林珠了。

见乌林珠这会儿还在跟他演戏,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个不停,便知道她又在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江湖遍地是奇葩 下不下雨我都想你 因你而改变 最难消受美人恩 总裁酷帅狂霸拽 狼的诱惑 江湖遍地是土豪 星与银河 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 B变O后被前夫抓回来强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