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四十九章 重逢(2 / 2)
下身依旧有些疼,李容妤抿了抿唇,心里埋怨起那人来。
无人知道昨夜那个佞臣让她的罗裙之下吞进了一颗缅铃,并恬不知耻地含住牵引的长线,强迫高贵的长公主殿下忍耐着袭来的极致快感陪自己练字。
看着她的裙子被濡湿,却还是无动于衷,直到她恼羞成怒地将卿丞相精心写好的字撕碎后,她才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年少时她青涩张扬,夜里被卿许晏弄得大哭大闹,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却对那人粗暴无耻的对待上了瘾。
不过还好,她的烬月自小就温婉得体,表里如一,既没有遗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妻乃是长公主》 51、第四十九章 重逢(第2/2页)
那人的败类,也未有她的自贱。
.
晚间回到已经改称作“丞相府”的家中,一家人用过晚膳,卿许晏细心地过问完粉卿与陆玉裁今日的情况后,便陪陆询舟和陆玉瞻去书房复盘考试的内容。
今年春闱的出题挺难的,尤其是时务策考得颇为活络。
问: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
大意是:打仗必然会死人,杀人绝不是好事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近边境多事,朝廷正在讨论征伐之事。如果能通过外交努力,实现罢战息兵,那是最好的。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
这道题,考的是军事加外交的问题,而且是大晋面临的现实问题。[一]
卿许晏与两人复盘到深夜,罢了阖目微思。
“询舟这次有机会冲一冲会元,至于玉瞻,前三甲应是能进的。”
次日正是十日一次的休沐,一早丞相府的大门就被叩响。
陆询舟考完试,晨初急匆匆吃完早膳,跟阿娘请过安,便准备出门去寻自己市井里的那些友人们喝酒快活。
故而当大门被敲响时,她就顺手开了门,但见一美艳动人的妇人一脸冷淡地立在门外,直言不讳地问道:“卿广陵呢?还不速速出来迎接老身!”
陆询舟正怀疑这位妇人是否患有癔症时,卿许晏不知何时已从正厅走出,见了此人便立即温和地笑道:
“晚辈卿某见过蒲医圣。”
陆询舟于是带着“盖世医圣为何突然来我家”“不是说她古稀之年,已是白发老妪吗”“为何她如此驻颜有术”等疑惑出了家门,刚走到街上,所有的疑惑便又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晚春时节,恰逢休沐,曲江边上停满了轻车骏马,远望江上芳草长堤,天水一碧,染就一江春水,箫鼓画船,轻舟短棹,隐隐笙歌处处随。
江头的宫殿千门尽锁,岸边的细柳和新蒲草绿意盎然。四方流寓,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高阜平冈上有纨绔子弟们走马放鹰、斗鸡蹴鞠;茂林清樾,文人墨客劈阮弹筝,笑谈风流韵事。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二]
饮下一杯雪醅酒,醖厚清劲,暖风熏得陆询舟又醉了几分。
春衫轻薄,阳光明媚,她懒洋洋地躺在草坪上,学苏东坡“草为茵而块为枕兮”,此刻耳边不知是哪户大家的乐师正唱着欧阳修的《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友人于六郎笑着调侃她:“陆辞非,宫里家中的规矩多,你如今倒是俯仰随意,置自己‘少年君子’的名号不顾呐!”
“这‘少年君子’的名号是他人冠的,他人觉得,我又不觉得,且随他去,我行我素。”
“你倒是豁达,不晓这世间愁为何物。”
另一位友人韩二娘笑道,接着又饮了一杯,抬首边看见远处停下的宝马香车上下来了一位身姿艳逸、容貌倾国的女子。
这位韩二娘本是女儿身,却是个爱美人入骨的性子,于是便拉拉陆询舟的袖子,激动道:“陆大游侠!快看!美人!”
美人下车后居然朝他们的方向走近。
陆询舟用手枕着头,继续闭目养神:“我对美人不敢兴趣。”
于六郎挑挑眉:“看你这清心寡欲的模样,怕不是有心上人了?以前都没见你对美人如此冷漠。”
“嗯。”陆询舟微微颔首。
但是她的心上人后日就要成亲了。
即使她知道李安衾与江鸣川那厮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行为,可她还是醋得很。圣人的态度她至今还摸不清,不过估计够呛。
“真的?那他于你为何?”
陆询舟喃喃自语,重复了一遍。
“她于我为何?”
韩二娘眼瞧着美人仪态翩翩地走到他们的旁边,正兴奋地想与她搭讪几句,谁料美人却淡淡地同韩、于二人使了个示意安静的眼色
不知为何,这位美娘子气质华贵,仅仅是一个眼神便让他们感到上位者的不怒自威。
耳边的曲子又换一首,箫筝共奏,伶人又唱起南唐后主的《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美人跪坐在陆询舟身旁。
“还似旧时游上苑——”
陆询舟的鼻尖动了动,嗅到一丝熟悉的牡丹花的清香。
“车如流水马如龙——”
美人抚上陆询舟的额角,陆询舟已然意会。
她睁开眼,看见她的公主殿下跪坐在她身旁,眼波温柔,勾人的桃花眸微微上扬。
和风拂暖,春衫正薄。阳光灿烂,鸟鸣啁啾,彼时她们正年少。
她于我为何?
“花月正春风——”
她是我年少唯一的轻狂。
[一]这一段和上两段摘自网络。
[二]主要借鉴了张岱《陶庵梦忆》中《扬州清明》的描写。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