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七十八章 谋划(2 / 2)
她直接转身下车冲到长公主的车驾边上,李安衾彼时正与楚宗郁讨论着暗卫营的事务,余光瞥见熟悉的身影,长公主殿下扭头便看见平日谦恭的陆郎中那躲避的眼神。
“这些事你先同他们交代下去,本宫还与陆郎中有事相谈。”
李安衾走过去时虽面上冷淡,心中却大喜鱼儿的上钩。
谁知上了马车后,陆询舟直接攥住她的手腕将人拽到车后的小榻上。
李安衾难得神色慌张了一瞬,陆询舟压在她身上,她两手的手腕被那人握得生疼。
“你疯了?”
她假饰冷淡地质问道。
陆询舟居高临下地看着衣冠不整的女人,用惯有的温柔语气笑着对她说道:
“李安衾,你想纳二十个面首,可以啊!”
长公主殿下身上的衣物被尽数撕烂。
“我没和你解释范罗赫的心上人是沈瑰的事是我的错,早上你罚我,我心甘情愿。如今我这样对待你,我当然也知道这是不对的。”
“那你……还不松手。”
李安衾生平难得感到害怕。
陆询舟宠溺地掐了掐她的脸,忽然改了称呼。
“殿下平日就是太娇纵了,臣得让您知道臣的底线在哪。”
“一个面首两次怎么样?二十个面首四十次。”
“三日之内,您要还清欠臣的所有债。”
不可以,三日四十次,她会坏掉的。
“趴下,自己分开。”陆询舟冷声道。
李安衾知错了,她现在只知道要尽快安抚那人的怒气,否则自己迟早要被她弄死
她趁着手腕被松开,赶紧扯了扯陆询舟的衣袖,乞怜地讨好那人。
“询舟,小山,阿舟,舟舟……姐姐知错了。”
陆询舟听罢,低头吻了一下长公主殿下的唇。
“多讲一句话,两日。”
.
平明时分,吹角连营。
初冬的早晨天气甚是严寒,天公兴起,彤云密布,朔风凛凛,不一会儿已是大雪霏霏。
军营不远处,万里银装,千山载雪,三千世界雪茫茫。
李玱从前在皇宫可没受过这等清苦,晨起洗漱,对镜整顿一番才慢条斯理地来到军中主帐参与军中的早会。
太子殿下今日里面穿着玄色圆领袍,外边裹上一件厚实的狐裘大衣,仪态矜贵从容,往李琼枝的身侧一坐,那身掩不住的贵气明显与军中艰苦肃明的气氛格格不入。
李琼枝与副将暗暗交换一个眼神,随即与众将起身,李琼枝双手抱拳行礼,带头道:“介胄之士不行跪拜之礼,故以军礼相待。臣李琼枝见过太子殿下!”
“臣苏长策见过太子殿下。”
“臣桓兰序见过太子殿下。”
“臣张兴望见过太子殿下。”
……
“免礼。”李玱笑得亲和极了。
行完礼后,众人直接展开军事讨论。
军营之中,李琼枝与李玱各居于上座,其余将领分两列而坐,各个盘腿坐于厚实暖和的羊皮毡上,两列之间又让出两尺宽的道来。
“下一步收复蓟州,诸君有何看法?”
李琼枝双手抱胸,扫视了一遍座下的众人。
她信奉“上不与下争功”的道理,每次进行军事讨论,她总是习惯让麾下的将领们先主动发言。
副将桓兰序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
“依属下之拙见,收复蓟州必先兵分两路,将长岭左右的潞县与满城收复之后在燕北道汇合,再共同进军蓟州。”
“桓将军的看法不错,但长策认为还稍有不足之处。”军师苏长策悠然端坐着,随后提醒道,“两军汇合的途中,都会经历一处山谷地带,在下认为辽军可能会在山谷两侧的峭壁之上设伏,需尤为谨慎。最好先派出勘察兵到两壁之上勘察一番。”
李琼枝思量了片刻,而后认真道:“善,二位的想法都很不错。我观这几战下来,那赫连金若应该也会注意到这两处山谷,我猜测她为了保险起见可能还会再派两支辽军截了我们的后路。”
她话锋一转,望向身侧的李玱。
“所以太子殿下,您可否与桓兰序率三万大军留驻此地,待两日后再出发,我们直接来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打辽军一个措手不及。”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琼枝不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妻乃是长公主》 70、第七十八章 谋划(第3/3页)
望李玱继续跟着他们进军。李玱不傻,战场上瞬息万变,自己身为一国储君万一有什么差错,这可就不只是李琼枝受死罪了,而且还便宜了他那好皇妹李安衾,直接白捡了个皇位。
没事,留驻此地照样能够拉拢人心。那副将桓兰序常年跟着李琼枝出军征战,自然是心腹人物,若是能拉拢到也是不虚此行。
于是李玱痛痛快快地应了下来,李琼枝与众将领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另一边,勘察都尉张兴望皱眉沉思半晌,又道:
“密探来报,北辽军的后勤送来了大量铁车,那赫连金若将铁车首尾相连,随处结寨;车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如果蓟州一战,我们以寻常的三路分兵式进军,那辽军便可分在两边,中央放出铁车,到时候弓弩同时骤发,我军怕是就没有回旋之地了啊。”
李琼枝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苏长策,淡然道:“我有一良计,不知军师可明白本将军的想法。”
苏长策意会,他拢拢披在身上的鹤氅,笑答:“属下也正是这么想的。”
“我们可以派人夜间在蓟州城数里外挖下坑堑,用干草木板横于其上,再覆以积雪掩饰。叫两位副将引兵埋伏于附近,再让一将领兵出战。一旦有铁车兵来,退后便走,寨口虚立旌旗,不设兵马。到时候引铁车兵至此,干草木板不承其重,必然是山崩地陷,辽军纷纷落网。”
李琼枝赞许地微微颔首。
随后她起身,凌厉的凤眸再次扫视了一遍座下众人。
“元帅令!”
营中众将立刻起身,就连太子李玱听了这一声威喝也情不自禁地与众人一同站起。
李琼枝走到两列将领之间让出的小道中央。
“桓兰序。”
“在!”
“你,与太子殿下率三万骑兵留驻此地两日再出发,突袭截路的辽军。”
“张兴望。”
“在!”
“公孙嫣然。”
“在!”
“你们两人,各领轻骑五千,先行勘察潞县、满城外的山谷峭壁上是否设有埋伏。有,则尽歼;无,则归军。”
“韩世清。”
“在!”
“傅妍君。”
“在!”
“姜晟。”
“在!”
“你们三人,各领步兵三千,骑兵五千,埋伏在陷阱附近,辽军的铁车兵一旦大部分落入埋伏,立马出击!”
“陈伯荣。”
“在!”
“你,全权率领铁甲兵。”
[一]唐朝禁食鲤鱼,因为“鲤”谐音“李”,但民间还是有著名的鲤鱼菜品,欣欣向荣,但是上不得台面。
[二]唐朝读书人的鄙称有“醋大”“措大”,这一称呼源于这些读书人外表峭醋,行为举止显得高人一等,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感觉。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