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9(2 / 2)
大刘没有给徐老师打电话,徐老师的电话却还是不期而至。
“小致。”徐老师叫大刘的小名。
“妈。”大刘觉得和徐老师之间还真是有心电感应,上次前脚和何玲离了,大刘还在犹豫告不告诉刘老师,徐老师,父母年纪都大了,又都有高血压。离婚的事,能拖就拖吧,暂时别让他们知道了,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帮不上忙,只能瞎操心。
结果后脚徐老师的电话就来了,说:“离了就离了吧,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徐老师对何玲的态度倒也没有特别的坏,主要是何玲妈妈总是觉得他们是农村人,话里有话地透着对乡下人的看不起,这一点上是伤着徐老师的自尊心了。
徐老师和刘老师虽然不是出生在城市里,但是和何玲家比起来,只怕是只高不低,但是不知怎么的,一到了何玲爸妈眼里,这个亲家就成了乡下人了。
徐老师和刘老师都是县一中的骨干老师,现在C市成县级市了,县一中也变成了C市一中。他们当年也都是正规的师范大学毕业,只是毕业后没有门路,无奈回了县一中教书。何玲的爸妈呢,不就是仗着祖上是A市人,论学历文化,哪一条比得上徐老师有见识?
和亲家第一次见面,徐老师就吃了瘪,本来是好心,带来的县城特产土鸡蛋,结果被亲家母拿在手上一顿摩挲,说:“亲家家里养了多少只鸡?养了几头猪?”
徐老师的脸变了色,她就不相信大刘没有和何玲说过他们是人民教师,不是养猪的!
刘老师见势不对,将徐老师按在座位上,和颜悦色地解释,他们虽然是在县城,但是绝不是在农村,而且他们是在县城一中,就是县城最好的中学,当老师,尤其是徐老师,是全县鼎鼎有名的骨干老师,当年是教过大刘的!
何玲爸爸打圆场,训斥老婆:“县城不是农村,这都不知道!不过县城嘛,还是不能和大城市比的,出门转个圈,几分钟就转完了。”这话说的,刘老师放下筷子,环顾了一下何玲家逼仄的空间,说:“还是学校里好,我们家分的房子都有150多平方米。”
大刘没有料到,父母和岳父母就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第一次的见面。所以婚礼的时候,两家就避免了见面,在A市办一次,请何玲家的亲戚和双方在A市的朋友,再去C市办一次,刘老师和徐老师在自己家门口做了一次真正的主人。
等孩子出生,何玲提出她妈妈可以帮着带,她是不愿意婆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中年之喜》 9、009(第2/2页)
来A市的,A市的习惯就是外婆带孩子天经地义!何玲也说不上和徐老师有什么过节,但是徐老师的气场有点让她吃不消。大刘还好,虽然是自己追来的,但是结了婚,人家也不提这个了,还是很顾家的好老公。但是婆婆就不一样了,将自己当初追他儿子这回事当成了一辈子的把柄,私底下不知道和大刘说了多少次,还是陈芳好!
不让带孙子,徐老师倒也没什么。徐老师有孙子带,忙都忙不过来,不带这一个正好!
大刘的妹妹刘宁静,学习上比不上她哥哥,优点是比她哥哥听话。大刘的大名叫刘致远,两人凑在一起宁静致远,刘老师这个历史老师还是有点文墨的。不过刘宁静打小就不乐意叫这个名字,听上去她是姐姐,刘致远才是她弟弟!
刘宁静高考考得不咋地,只够三本的分数线,但是师范院校录取分数线降十分,徐老师就自作主张让刘宁静同学报了师范,毕竟是二本,出来还是不一样。刘宁静本来也没想好将来做什么,不像他哥哥,家里有两个老师,早都把他烦死了,打死也不肯读师范。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