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直男怎么冲喜? > 170-180

170-1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错拉邪神进入副本后 错捡恶毒男配后 综漫:凡人斩魔,成就神通者 你这辈子就是让游戏给害了! 仓鼠也要打丧尸吗 给娱乐圈一点万人迷震撼! 夫君死而复生了 怪这夜色撩人 死遁后,无情道师尊她后悔了 反派之兄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70-180(第1/15页)

第171章

刘昌邑惊讶道:“你怎么知道的?”

陈青岩自然不可能说实话,只道:“我表弟与武平侯定了婚约,从他那听到一点风声。”

“怪不得,大伯西北的战事现在如何了?”

刘耀之道:“同青岩说的一样,陛下已经派冀州军前去支援。”

两人闻言皆是屏息凝神,心里升起担忧来,二人通读史书知晓战争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十分大,万一战败是灭种亡国之祸。

“眼下边关战事不是需要你们考虑的,还是先把会试考好再说吧。”

“是。”二人拱手作揖。

待二人离开后,刘耀之拿出密信仔细的查看起来,这封信是刚刚从边关送来的。

信上说西北军与外族交战十多场,输多赢少死伤惨重。

看完信他眉头拧起,脸色多了几分担忧,边关的战事远比想象中更严重。

武朝自开国起一直与羌人有摩擦,起因是西州一带在前朝时曾被羌人占领,到武朝才收复回来,羌人便以夺回城池之名频繁扰乱边关。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没有上百也有八十,但都不痛不痒对朝廷没什么影响,至多影响边关附近的百姓。

去年皇上准备重开茶盐古道,派军前去清扫羌人余孽和陇西沿途的匪患,这一举动激怒了羌人以及不少土匪强盗,十月份这些人纠集到一起狼狈为奸掀起了这场战争。

若光是他们自然翻不起大浪,十一月份时突厥竟与他们结盟也派兵进犯。

突厥共有十一个部落,这些部落这些年逐渐被一个叫颉利的可汗统一,势力强大。

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战一触即发。

短短两个月西北已经被对方连占下三座城池,加急的军报一封封的送进京都府,文武百官皆是心惊担颤,生怕战败蛮人入关。

今早有朝臣议割城以求和竟诸多附和者,圣上震怒,掷奏折于地叱之:“鼠辈贪生畏死之徒!”

然北方蛮人势头正盛,兵肥马壮,只怕这场战争很艰难。

刘耀之思虑半晌,提笔开始写信,这些信即将送往南方各地,务必在四月份之前将粮草备齐支援西北……

*

“大哥,大哥你同我说说西北的战事吧。”出了门刘昌邑便跟在陈青岩身边追问。

“我知道的也不多,只是临走前两日,听你嫂子提了几句,说武平侯要带兵去支援西北军去了。”

刘昌邑摸着下巴道:“冀州于西州相隔几千里,朝廷从冀州调兵想来边关战事已经十分紧急了。”

陈青岩道:“也未然,幽州离着虽近,但兵力要提防柔然不能随意调遣,莱州的兵多为水军,不擅长陆路战争,陇右的兵力还要看着吐蕃,算下来只有冀州军可以调遣。”

“怪不得!”

刘昌邑还要拉着他谈战事,陈青岩着急去试验田,“还有一个月就会试了,快去把策问好好研习一下,免得考到同进士去。”

“唉,以我的能耐考中举人已经是拼尽全力,就算这一个月努力也未必能考进二甲。”

“那也得试一试啊,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刘昌邑笑道:“好,那我继续研习策问,若是有不懂的再去麻烦你。”

陈青岩点了点头,见他回了屋子,自己也立马回到屋中插好门栓进了试验田。

试验田里的没有新的字条,自己留的那张字条也原封不动的放在桌子上,陈青岩焦急的来回踱步,也不知道家里那边怎么样了。

待了一刻钟听见敲门声,陈青岩连忙出来,原来是刘府下人叫他出门吃饭。

晚饭的时候没看见刘大人,应当是公务繁忙又出门了,两人吃完饭各自回到屋子。

陈青岩看了会书,但一直静不下心,脑子里忍不住胡思乱想。一直等到酉时末再次进入试验田,这次两人终于碰了面。

“阿瑛!”一见面陈青岩疾步上前,拉住他的手上下打量。

王瑛也颇为激动道:“你们到京都了?”

“嗯,昨天就到了,路上一直没机会进试验田没看你留的消息,昨天一看吓得我够呛,晴儿怎么样了?”

“我和林穗把她从李家接出来了,只不过……”

“怎么了?”

“那孩子被传染上了天花,我同林穗去山上叫了清虚道长来帮忙救治,如今已无大碍了。”

陈青岩心提到的嗓子眼,“怎么会得天花呢?”

王瑛摇头,“我们怀疑多半是李家搞得鬼,他们把晴儿接过去后,身边连个照料的人都没有,把孩子关在存放杂物的屋子里,身上还给套了一件破旧的衣裳。”

“真是蛇蝎心肠!”

“唉,不过孩子没事就是万幸的,若晴儿真病逝只怕武平侯回来能掀了李家。”

陈青岩气愤道,“那也是他们活该,自己的亲孙女都能这么对待!”

王瑛道:“不提他们了,你这一路可还顺畅?刘大人怎么样?在他们那住的舒坦吗?”

“这一路十分顺畅,刘大人同传言中的差不多,性格严肃与他交谈心里十分紧张,住的地方倒还好,刘家很宽敞给我们安排在外院的客房,昌邑就在我隔壁。”

“那就好,家里面的事别担心,有我在呢,你只管考好会试就行。”

陈青岩点头,“对了,若得空带元宝进来一趟,马上就到他生辰了,今年又不能陪他一起过了。”

“这小子自从你走后哭了好几次,这几天才缓过来。”

陈青岩叹了口气,“昨天看你留的字条,我心里也难受的紧,若不是为了考个功名,谁愿意与你们分开呢?”

王瑛见他眼角泛红笑着拍怕他肩膀,“好啦,多大点事呢,我都没这么多愁善感。”

陈青岩有些委屈道:“哥哥都不想我。”

王瑛被他肉麻的够呛,环住他的腰把头埋在他肩膀上,“想的,你走的第一天我都没睡好觉。”

两人抱了一会儿,系统提示公共时间快用尽了,再用就得花经验。

“好了,回去早点休息吧,等元宝生辰那天我带他进来。”

“好。”

两人依依不舍的分开,各自回了房间。

陈青岩看了会书熄了灯,这一宿可算是睡了个踏实觉。

三日后陈青淮从鄯州赶来,兄弟三人见了面秉烛夜谈到深夜。

因为鄯州离着西州比较近,了解的自然要多许多,陈青淮提起西州神色凝重道:“这一次的战争跟以往全然不同,突厥大军来势汹汹,一连攻下庭州、西州、轮台三地。

如今大军集结在北庭都护,随时有可能朝阳关进犯。临走前我爹已经把鄯州境内的一万八千余士兵全部调遣支援前线,不知能不能守住边关。”

武朝平稳了太久了,这一场仗也算是敲响警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70-180(第2/15页)

*

二月十六是元宝的生日,过了这个生日毛岁就四岁了。

生日这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林穗和林秋给元宝准备了小礼物,百十文的东西都不贵重。

小晴儿也准备了一个礼物,还是她亲手挑选的呢,是一个木头做的陀螺,用鞭子一抽能转好长时间,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的不亦乐乎。

陈容看着晴儿道:“这孩子也怪不容易的,没有娘亲爹爹也不在身边,以后就得靠你照顾了。”

林穗乐在其中,“晴儿听话又懂事,有她陪在身边我很高兴。”

这阵子天气转暖,林秋和陈容打算过几日就回龙泉县,原本是打算留到林穗成完亲再走。

眼下侯爷带兵去了边关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家里那边也不能一直没人,所以他们决定先回去。

晚上王瑛带着儿子洗完澡换上新衣裳直接进了试验田。

陈青岩早早等候在里面,父子俩一见面激动的抱在一起,“爹爹!”

“元宝儿!”

半晌两人才分开,“元宝好想爹爹啊!”

“爹也想你,这阵子在家有没有听你阿父的话?”

元宝点着头道:“听了。”

王瑛道:“这孩子每天带着晴儿和小麦在家里疯玩。”

陈青岩揉了揉儿子的头发,“趁着现在有时间赶紧玩吧,等爹爹回来就没空玩了。”

王瑛疑惑道:“为何?”

“我打算给元宝开蒙了。”

“好!”元宝早就想认字了,他经常跑带陈青岩的书房偷偷拿笔乱写乱画,没有人教的情况下,耳濡目染已经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这孩子遗传了陈青岩脑子,就连王瑛也不得不承认元宝确实聪慧过人,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每天还撒尿和泥呢。

不过聪明归聪明,以后能不能用到正地方就不知道了。

陈青岩抱着儿子在试验田里摘了会果子,临走前从怀里拿出自己准备的生辰礼物,是一块刻着祥云平安的玉佩,挂在他的脖子上。

“再有两日会试就要开始了,这些日子怕是不能进来与你们见面,你在家好好听你阿父的话,等爹爹考完就回来陪你。”

“好!”

王瑛握着他的手道:“会试别紧张,如果没发挥好也别气馁,还有后面的殿试呢。”

“我省得,等我回来……”

二月十八,三年一届的会试在京都贡院正式拉开帷幕。

全国各地的两百名顶尖的学子缓缓踏入贡院,这些人里有的随着时间推移泯为众人,有的则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172章

与此同时,曹坤也来到了府城,准备接林秋和陈容一起回家。

两个多月没见面,二宝都不认得他了,被曹坤抱着亲一口胡子扎的直哭。

林秋在旁边笑道:“辰儿这是你爹爹,不认得爹爹了?”

小家伙一个劲的往林秋怀里扑就是不找曹坤,给他整的心里怪难受的,还好小麦记得他,搂着爹爹的脖子说自己可想他了。

曹坤抱着大儿子亲了亲,这才缓过劲。

这次来除了接家人回去,也是给府城送货,因为边关大战的缘故,北方物价开始飞速上涨,其中粮食、布匹是涨价最快的。脚行的生意也忙起来,南北的运送物资,能赚了一大笔钱。

王瑛跟他打听了一下边关的情况,脚行走南闯北哪的人都接触,了解的自然多一些。

曹坤道:“眼下边关打的不可开交,前阵子在交河与突厥大军打了一场,听说死了三四千人,下游百里外的河水都有血腥味。”

大伙听得直咋舌,这可真够吓人的!

“不过那边的生意也是真多,要不是脚行离不开人我都想过去一趟。”

林秋道:“那边能用什么生意?”

“逃难的人啊,陇西那边商贾颇多,不少人因为战争的缘故都往中原这边逃过来,听说拉一户能赚上百两银子呢!”

王瑛听的心思一动,“逃难过来的人很多吗?”

“多!几万人从陇西那边过来,有的逃到鄯州,有的去了汴州、梁州。眼下冀州虽然还没动静,但是感觉用不到多久人也会过来。”

王瑛心里有了盘算,若是战事持续不停,逃到这边的人会越来越多,只怕冀州的房价会快速增长,若是此时囤上一些房源,估计能赚上不少银子。

不过他手里的钱不多,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晚上吃了顿饭,因为明天起早就得走,所以没敢耽搁早早就休息了。

二月底三月初,草长莺飞的季节,山上的冰雪都融化了,地里也冒出嫩绿的小芽,天气不冷不热,少雨多晴正适合出行。

亲人分别总是让人难受,临走这日陈容拉着李氏的手一遍遍嘱咐,“嫂子要保重好身体,青岩不在家,孩子都指望你呢,可千万别生病。”

“放心吧,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县城记得写信过来。”

“好。”陈容又拉着王瑛道:“三姑走了,这一大家子都得靠你,你自己也得注意身体莫要累着。”

王瑛心里一阵动容。“嗯,知道了。”

元宝和晴儿拉着小麦舍不得放手,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三个小朋友产生了浓厚的友谊。

时辰不早了,林秋抱起小麦放在马车上,看着眼泪巴巴的两个孩子道:“过阵子你爹爹考完科举还得回老家,倒时带上晴儿一起回来。”

元宝抹了把眼泪点点头,挥手朝小麦告别。

“去吧,路上慢点。”王瑛弯腰给两个孩子擦了擦眼泪。

大伙依依不舍的告了别,直到马车看不见了才进院。

三姑家一走李氏的情绪马上低落,晌午都没吃东西,王瑛怕她忧思过渡,赶紧叫二顺将青芸接了回来。

青芸怀孕已经三个多月了,这会儿正是孕反厉害的时候,什么都吃不进去,喝口水都恶心,闻到腥味更是吐的天昏地暗,原本丰润的脸蛋都瘦出尖下巴了。

李氏心疼得够呛,赶紧变着法的给女儿做吃食,这么一忙起来倒也顾不上悲伤了。

三月,菜铺的生意又到了淡季,王瑛打算把试验田里最后一茬蔬菜卖完不卖了,重新种上粟米和麦子。

上次听曹坤说西北逃难来的人有不少,王瑛便动了囤房的念头,这几日去牙行转了转,跟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官牙的房价也涨了不少,王瑛感叹自古就不缺这种头脑灵活的商人。

来到孙氏牙行,孙鹏正在接待其他客人,王瑛便坐在旁边看了看最近往外出售的房子。

伙计拿来三本册子,一本是正通街、一本是正阳街,另一本是正和街的。上面基本上囊括了整个府城向外出租或售卖的房屋。

正通街的房册王瑛没看,那边的住宅基本上不对外流通,就算是出售也是天价,自己囤不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70-180(第3/15页)

正阳街的翻了翻,之前看过的几间房子最多的涨了四百多两,最少的也涨了五十两,自家这座房子买的还挺是时候。

看了半晌有两间院子不错,但价格有点贵,以后升值空间不大,王瑛不太想折腾。

如此看来还是正和街的房子最有升值空间。

王瑛拿起房册刚想看正和街,牙行老板便走了过来,“王掌柜,稀客啊。”

王瑛起身跟他打了声招呼,“过来看看房子,看有没有合适的买几间。”

孙鹏一听连忙让下人沏茶,“王掌柜是想买铺面还是住宅?”

“看看宅子吧。”

“想买多大的,有没有选中的位置?”

王瑛道:“一进的小院子就行,至于位置没什么要求。”

孙鹏拿起正和街那本册子打开翻了几页,“这边有七户全都是一进的小院,在一条胡同里,价格不贵一套百八十两银子。但是位置不太好,正和街那边你也知道,鱼龙混杂。”

王瑛在心里盘算着,八十两一个,七个院子也才五六百两,倒是真不算贵。

如果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不停,那逃难过来的人肯定越来越多,倒是这种院子转手可以翻三四倍。

“除了这几栋还有别的吗?”

孙鹏知道他这是要囤房,这几日来牙行买房囤房的人可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买正阳街的屋子,正和街反而无人问津。

“有!”孙鹏又往后翻了几页,“这边还有两条胡同一共十六间院子,不知王掌柜能不能吃下去。”

“这么多空房?这一片的人呢?”

孙鹏轻咳了一声道:“实不相瞒,前些年水患这边闹过一次疫病,这一片的人都死绝了房子就充了公。不过官牙那边嫌这的房子小,位置也不好,就转到了我的手里,你要是介意的话就算了……”

王瑛自然是不介意的,他又不过去住,“这房子都收拾干净了吗?”

“当然,疫病发生后这边就被官兵封堵住了,死的人都拉出城外集中焚烧,房子里也都收拾干净了。”

王瑛道:“这些房如果我都要了最低多少钱。”

孙鹏拿起算盘噼里啪啦拨了半晌,在纸上写下一千百八两银子。

“便宜些。”

“王掌柜说笑,这价格也是看您的面子才给的这个价,若是旁人来我都是两千两不议价。咱们牙行干了这么多年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

王瑛自然是相信他的,自家买的那个房子熟人听到价格都说合适。

“有时间带我去看看房吗?”

“当然可以,王掌柜若是现在得空,咱们这会儿就去瞧瞧。”

“好。”

二人坐上牙行的马车直奔正和街,自打王瑛到了府城还是头一次来这边,照比正阳街这边的街道稍微窄一些,路面也颠簸一些。

这条路跟正阳街的路是一起修的,不过这边拉货的车多,长时间行走压出不少沟壑,使得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马车行了两刻钟左右到了房子这边,下了马车王瑛环视一周见环境还算不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破落,胡同可以容一辆马车通行。

往里走一共有十户人家,除了住着人的三户,其余都是空闲的。

孙鹏边走边介绍,“这边虽在正和街但离着军营不远,所以附近还算安全,王掌柜小心脚下。”

王瑛低头见路上一块新鲜的牛粪,应当是刚拉完没多久的,差一点就踩上。

“就是脏了点,不过也没法子,住在这边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还有不少务农的,家中养着牲口,所跟正阳街自然比不了。”

王瑛点点头,跟着他继续朝前走。

到了第一栋房子打开大门,独门独院,三间正房加上一间偏房,因为长时间没人打理,院子的石缝里长出不少杂草。

不过如孙鹏所说里面都收拾挺干净的,屋子里还有一些简单的家具。

孙鹏道:“这些房子虽挂在牙行,但交易的时候还得去官牙办手续,到时都交给我就行。”

看完这边的七户又乘坐马车去了另外两条胡同,那边共十六户人家,房屋有新有旧但都能住人,往外转租或者转卖应当不难。

看完王瑛决定把这些房都收了。

孙老板高兴的合不拢嘴,“王掌柜买下这些房子兴许能大赚一笔。”

“嗐,我不过是小打小闹,几间旧屋子不赔钱都是好事,这段时间想必府城囤房的人不少吧?”

“还好,毕竟房子不像其他东西,动则上百贯千贯能折腾起的都是少数人。杨氏商行的老板在正和街买了十套院子,鸿运楼老板在正通街买了三套院子,其他人倒是没什么动静。”

王瑛闻言心思一动,鸿运楼老板是秦夫人,没想到她居然也买了房,看来这冀州房价确实很有升值空间。

房契过户很顺利,交了钱第二天就办下来了,二十三套院子全都归王瑛所有。

收好房契王瑛同往常一样继续卖菜,熬过三四月份就又能卖冰了。

原以为这些房子至少要等几个月才能涨价,没想到半个月后一大批从西北逃难的人涌了过来,冀州房价直线上升!

第173章

“轰隆隆……”乌云翻涌雷声滚滚,京都贡院里考生们在做最后的检查。

长达九天的会试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巨大考验,主考官礼部尚书严颂端坐在椅子上,抬头看了眼外面的天气眉头微微皱起。

“什么时辰了?”

“回禀大人已经过了巳时,再有两个时辰就该收卷了。”

最后一日考生难熬,考官们也一样,只要把这一天坚持下来会试就算完了。

严大人站起身活动了活动筋骨,背着手走到门口,牛毛般的细雨洋洋洒洒的落下,看着奋笔疾书的考子也不知今年哪位能拔得头筹。

陈青岩的卷子已经答完,正在做最后的誊写,今年的会试最后一道策问果然如预料中紧跟时事,羌人、突厥屡犯边关,侵扰百姓,今欲长治久安,当以何策御之?

考试前他和青淮、昌邑一起讨论过这个内容,三人各抒己见说的都有各自的观点。

陈青岩便将自己主张以战止戈、固本守险、离间分势、以夷制夷等办法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策论。

誊写完最后几个字时间也所剩不多了,随着一声锣响,所有考生放下手里了笔端坐在凳子上,等待巡考官收卷子。

因为天气不好,四五个人举着油纸伞将卷子仔仔细细的装进箱子里以防淋湿,再由专人护送到礼部批阅。

考完试举子们排着长队陆续走出贡院。

陈青岩出来的时候见青淮和昌邑都已经出来了,二人站在马车旁边正在等着他。

“大哥。”

“考的怎么样?”

陈青淮道:“感觉还可以。”

“昌邑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70-180(第4/15页)

“肯定是比乡试强。”上次乡试都刘昌邑没怎么休息,刚出考场就晕倒了。这次人少睡得好,精神也十分充沛,卷子答得自然比乡试好很多。

五日后会试成绩就能出来,考中的贡士还要去参加殿试,所以这几天三人都要好好养精蓄锐。

回到刘家陈青岩沐浴完换上干净衣裳,进试验田给王瑛写了一张字条,告诉他自己会试已经考完了,自己觉得考的还算不错,等五天后出了成绩再去参加殿试。

王瑛是夜里才看到这张字条,这几天忙着房子的事差点把会试忘了。

看完字条提笔在旁边留言道:“会试结束后好好休息,殿试的时候不要紧张,盼君能一举高中。”

写完字条王瑛拿出另一个册子,里面夹的是正和街的房契。

这几日冀州府城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从西关那边过来的人,普通老百姓没有路引和文书是进不了城的,这些人大部分都绕路去了各地的乡镇村庄逃难。

商贾不同,他们做生意走南闯北,手上基本上都攥着各地的路引和银钱,所以很容易就能进入冀州府。

随着入城的人越来越多,住房的需求量也开始攀升。

城中的客栈全都爆满,大通铺都涨到五十文一天,这场仗不知道要打多久,长久住在客栈不是事,有不少商贾开始在冀州买房租房。

听说正通街的一个两进的院子卖了六千多两银子!足足翻了两倍。

正阳街这边的房价也跟着涨,之前王瑛租的那套房子原本一百八十两银子一年,现在涨到四百两。

但有钱的人毕竟是少数,小商贾们舍不得拿出几百贯租房都在正和街找起房子。

王瑛前些日子盘下来的屋子便跟着水涨船高,从原来的租金十两银子一年直接翻了三倍,三十两银子租一年。

这还不算,如果有想花钱买的原本八十两银子的一套小院子,这会儿能卖到二三百两银子,转眼就翻了两三倍!

王瑛没卖房子,先试着往外租了几间,等后续价格升高再卖。

*

三月初三会试成绩出来。

今年天气不太好,清早就下起小雨,三人早早便举着伞朝礼部走去,春雨如织细细的浇洒在伞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

“不知道能不能考中。”刘昌邑内心有些忐忑,会试只取前一百五十名,按照自己之前乡试的成绩算,极有可能落榜。

陈青淮道:“别想那么多了,左右都已经考完了,不管结果如何都得接受不是。”

“对,我能考中举人就已经很厉害了,多少读书人一辈子也考不中呢。”

刘昌邑倒是知足常乐,他本来也没多大的理想抱负,自幼被家里宠着长大,唯一吃过的苦大概就是读书的苦。

会试落榜也无妨,回冀州让爹娘找关系安排个小官,守在娘子和孩子身边,过着平平淡淡小日子也不错。

今天来看榜的人不少,除了应届的举子还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大家兴致勃勃等待张贴放榜。

辰时左右,负责张贴红榜的官员来了,大家伙自动分散开让官员进去贴榜。

随着红布缓缓垂下,陈青岩的瞳孔瞬间缩紧,第一名,黄远舟……第二名,冀州府陈青岩!

“大哥是第二名,你考了第二名!”陈青淮和刘昌邑激动的跳起来,惹得旁人侧目。

陈青岩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的心情道:“知道了,你俩小点声。”

激动过后二人赶紧找自己的名字,陈青淮是正着找,刘昌邑则是倒着找,乡试没发挥好考了个吊车尾,以为自己会试就算考中排名也不会太高。

陈青淮在第十一名的位置找到自己,照比乡试的时候整整前进了十名!

可千万别小瞧这十名,如果殿试不拉胯基本上这个排名就不会变动了,只有考中一甲的前三名和二甲的前十名才能进翰林院。

翰林院又被称为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进了翰林院的人将来才有机会留在京都做官。

就拿四叔陈靖来说,当年他虽考中二甲但却并未入翰林,这些年在外辗转为官,哪怕政绩十分突出也没办法入京都。

陈靖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考中进士留在京都,而陈青淮也不负所望这次终于考了个不错的成绩。

陈青淮喜极而泣,陈青岩拍着他的肩膀,“这次考的真不错,待会儿回去给四叔写封信告诉他们。”

“嗯。”

旁边的刘昌邑还没找到自己,他挠着头倒着一个一个的数,都已经数到五十多名还没找到自己的名字。

“不会吧……难不成自己写得太差落榜了?”尽管早有准备,可心里还是难以接受。

他不死心的继续找一遍,终于在第七十二名找到自己的名字,“我中了,大哥淮弟我中了!”

“多少名?”

“七十二!”

陈青岩仔细一瞧,果然是第七十二名,“考的真不错!”

刘昌邑喜不自胜,若是按照这个名次只要殿试发挥正常基本上二甲稳了!

要知道二甲和三甲差别也大着呢,正常情况下二甲是直接可以外放做官,而三甲同进士只有补缺的机会。

“我得赶紧回去修书一封告诉娘子和爹娘!”

“走,回去写信!”三人满脸笑容的坐上马车,

回到刘家的时候赶巧碰上刘耀之下朝回来,叫住三人询问了一下会试成绩。

陈青岩和陈青淮不必多说,这俩孩子的能力在这摆着呢,没想到自己侄儿发挥的不错,竟然考进前一百名。

“殿试好好努力。”说完便急匆匆的去了书房。

这阵子大家都看出他有多忙,每天下了朝之家里的访客络绎不绝,谈论的都是西北的战况,有时吵嚷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三人还不能为其分忧,只得各自回到房间休息,准备明日的殿试。

*

翌日一早,天还没亮透,陈青岩便早早的起来了,今天是殿试的日子,寅时三刻他们就要到宫门口集合了,

三人坐上刘家的马车朝正北边的皇宫走去,一路上能看见不少前往的贡生。

到了宫门口时三人下了马车,春寒料峭冻的三人哆哆嗦嗦。

因为殿试的时间很长,为了避免中途发生意外,大家都是不敢吃东西不敢喝水的,万一殿试中途失仪那可是重罪。

“青淮,这边!”不远处蔡景齐朝几人招招手。

三人走了过去,这边几人都是莱州的学子。

“就知道你们都能考中!”

陈青淮笑道:“景齐兄这次发挥的也不错,昨日放榜我见排在第十三名。”

“不行不行,跟青岩兄比起来差得远呢。”

乡试的时候陈青岩的排名在第三,当时就在不少学府掀起波澜,因为他之前默默无名,只在冀州稍微有一点小名气,没想到竟然能力压一众才子考进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70-180(第5/15页)

三。

这次会试更是发挥出色,直接考到第二名,以至于不少人都想瞧瞧他是何方神圣。

简单的续了叙旧,大家按照会试排名的顺序依次排好长队,陈青岩第二名同第一名黄远舟并列站在最前面。

二人皆是青年才俊,五官端正,一席青色儒袍和儒帽衬得他们愈发俊朗。

寅时一刻开始点名,有宫任打着灯笼带着他们从角门入皇宫,先去学礼仪。

皇宫里黑漆漆的只有几盏宫灯照明,被高墙笼罩多了几分神秘感。

穿过宫门一众人低着头沉默着跟着宫人朝外殿走去,没人敢攀谈只能听见哒哒的脚步声。

能考到今天这个位置的都不是傻子,万一冲撞了贵人只怕吃不了兜着走。

一直走到武阳殿外,宫人才停下脚步,“诸位贡士请在此等候片刻,待会有礼仪官教授你们面圣的礼仪。”

大家拱手作揖,宫人回礼离开,偌大的院子只剩他们一百多个考生,大家不敢随意行走,站在原地跺脚取暖,等待礼仪官过来。

寅时末,天边露出鱼肚白,礼仪官也到了,此人位礼部侍中,教授大家进殿如何跪拜皇上等各种礼仪,大家学的认真不敢有丝毫怠慢,一直学到辰时三刻才结束。

侍中让他们原地休息片刻,等待入大殿考试。

陈青岩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看着窗外缓缓升起的太阳,激动的身体微微颤抖,他马上就能见到当今圣上了!

第174章

穿过一条曲回的廊道一众学子终于看见皇宫,此时正值下朝,文武百官排着长队从大殿里走出来。

文官的官袍为红,武官的官袍是石青,青红泾渭分明却各有千秋,大家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些官员们缓缓走出去,眼里都溢满了羡慕。

即便他们考上翰林院也要熬上许多年才有资格上朝,这期间有多少人还没等熬到资历,就已经被贬斥或罢免。

等朝臣走完后宫人才带着他们继续前行,殿试就在正殿举行。

一百五十名贡士全部入殿,十人一排共十五排跪地磕头。

殿试自然由皇上主持,只见他缓缓开口道:“朕临轩策士,观尔等济济英才,皆饱学之士、栋梁之选,心甚慰之。”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在落地可闻的大殿中却能让每个人都听清,所有人闻言皆是心中一震,缓缓的挺直腰背。

“自古国家兴衰系于人才,而人才之盛又在于选士之公、育士之勤。尔等寒窗苦读,砥砺经史,今日得至御前,已是人中俊杰。”

皇上的声音顿了顿继续道:“然科场文章非徒逞才藻而已,当以明体达用为本。朕观历代治乱,莫不由士人风骨所系。

尔等既读圣贤书,当思致君尧舜泽被苍生。为臣者忠勤体国,为学者明理正心。他日若列朝堂,须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方不负朕求贤若渴之心。”

“喏——”学子们闻此言皆是胸怀激荡。

时辰差不多了,皇上轻咳一声继续道:“今以策论试尔等,非欲观其文采,实欲察其器识。朕愿尔等秉赤诚之心,抒经世之略,勿负平生所学,勿负天下厚望。若果有真才实学,朕必擢而用之,使尔等得展抱负,共襄盛世!”

皇上抬了抬手,旁边的宫人拉着长音道:开科,赐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汾乔是只小刺猬 东山再起[娱乐圈] 重生之小市民 重征娱乐圈 重生之豁然 名门骄妃 墨墨 月亮被我拉回人间 天然恋习生 遇见你,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