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末世列车 > 130-140

130-14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 我妈穿古代,我在现代暴富? 和死对头睡一张床怎么了? 我的身边都是满级大佬 末世菟丝花大美人[万人迷] 观色 死前亲了主角一口后 兄弟久了,难免意外 少年江湖物语 罪欲进化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30-140(第1/14页)

第131章 叮嘱 “倩倩知道吗?她怎么说?”……

他们国家位于这片大陆东部,整体地势西高东低。东南两面都临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向西向北则是广袤的内陆,一直延申到大陆板块最中间高耸的山脉。

茫茫的大海上,离得比较近的是几个国土面积比较小的岛国。海的另一边虽然也有几个大国,但都隔得比较远了。

西北山脉的另一端,也有不少居于大陆内部内陆小国家。多年以来,连绵高耸的山脉和长长的海岸线就是整个国家的屏障。即使如今灾难爆发,这些天然的地理屏障也依然在保护着他们。

他们的民族是这个星球上最早孕育的人类文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乾江和坤江两条大河分别从西北和西南的山脉流出,最终和其他河流一起在陆地中央汇成了一条长河,将西部地区大体分成了三份,向东奔腾着入海。

这条长河就是孕育了他们文明的生命之源,也把他们国家中东部的陆地分成了南北两半。蒋倩他们老家所在的A市就在长河之北。

目前列车最北边的站点已经设置到了A市北边的邻省南部,上次的站点设置好以后,路线也向南得到了延申,估摸着最多再有两三个站点就能到达长河边。

长河之南,人口虽相较北方不多,但也河网纵横,是高产的平原。

蒋倩坐在床边,用手里的筷子在地面上铺着的地图上比划着,“现在咱们有三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往北,预计再有两三站就能成功到首都。一个是继续往南,两三站之后说不定就能过河了。最后一个就是跟之前一样,南北两边轮流着来,但这样不管是到首都还是过河,时间都会比较久,预计得将近一个月。”

蒋倩纠结的地方就在这里。

首都D市是国内最大的几个城市之一,城市面积虽然不大,但因为它独特的政治意义,人口数量却能够在全球排到前几。

人口密度这么大的一个城市,想要生存下来的难度会更大,需要外部力量救援的群众也会越多。

但与此同时,作为一座国际知名的大都市,且是首都,它附近所储备的战略物资数量肯定也不是其他城市可比的。

更何况,除了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外,它也能代表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整个国家几乎一半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所还有高新技术产业都坐落在这个城市里。

若是作为国家首脑的D市能早一点恢复正常运转,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说不定就能早一天结束。

但是,长河以南的情况也值得注意。

自古以来,他们所在的江北平原和长河南边的江南平原就是国内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国几乎百分之八十的粮食都是从这两个地方运送到各地的。

但是因为之前的那场暴雨,江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涝灾,不仅颗粒无收,大多数人都失去了他们的家园,甚至有些地方现在水都还没有退下去。

由这场洪水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在江南地区蔓延,他们不止需要面对水灾和丧尸,还要面对缺水缺粮的环境,甚至还要面对疾病和疫情。

在江南地区,救援从未停止过。但是相比于遇到的困难来说,即使已经奋力救援和自救了,但这些努力依旧是杯水车薪。

这几个月以来,北方地区一直在不间断地往南方地区运送粮食物资甚至医药用品。但一个月前,由于飞鸟袭击,北方的各个基地都自顾不暇,也不得不减少了派往南方的物资运送频次。

但是,焦虑的心情却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里。只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若是不尽早干预,真的等到江南地区彻底沦陷的那一天,那一定会是他们所有人的噩梦。

长河是天堑,但是却不一定能阻挡得了病毒和丧尸。

因为驱鸟药剂还没研究出来,最近这半个月,北方各基地没少通过列车往南运送物资。列车虽然不能直接把物资送到长河以南,但是从北到南能安全的运送几百公里,也省了各个基地运输队在运送物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大麻烦。

但仅有这些明显还不够。

眼下天一天冷过一天,根据气象专家的推断,今年冬天一定比往年更冷。若是等到了冬天,救援和运送物资的难度一定会更大。因此,他们必须赶在天气彻底冷下来之前至少把准备好的粮食都运送到南方去。

这些事情,都是最近蒋倩和蒋为民在驾驶室的时候透过监控,听货车厢里押送物资的几个救援队员讲的。

在自身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的情况下,蒋家人一直很愿意为社会贡献一些自己的力量。但或许就是考虑地太多,才造成了如今两难的局面。

蒋倩把视线在地图上的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你们说,站点到底怎么设置好?”

黄丽萍和蒋东看着地图,也给不出什么建议。

蒋东后退一步,“姐,我有选择困难症,你别问我!”

黄丽萍更是皱起了眉头,“这怎么可能选得出来?北边南边都重要。要不还跟之前一样,北边一个南边一个?”

她说着,不由得抱怨,“没想到有一天这么大的选择竟然要参考我这个小老百姓的意见了!以前我做的最有影响力的选择还是二十多年前咱们村里选村长,我投了你们红兵叔一票。像这种车站建在哪里的大事儿,还是得靠聪明人来决定。”

蒋东好奇,“为什么最有影响力的是二十年前的那一票?这些年难道你不是投的红兵叔?”

“当然还是投红兵啊,”黄丽萍道,“不过你红兵叔也就第一年竞选的时候几个候选人竞争激烈了点,后面那么多年都是选票优势那么大,差我那一票也影响不了啥!”

“也是,红兵叔这么多年一直是高票数当选。”蒋东边说边点头,想起这么久未曾见面的村人,叹了口气,“也不知道红兵叔他们到底去哪儿了,这么久了都没见到过他们一个人!村里那么多人,总不至于都遇难了吧?”

“呸呸呸!”黄丽萍锤了下儿子的肩头,“说什么丧气话!”

蒋东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跟着“呸”了两声,“老天爷,我不会说话,你可千万别听我的。他们得好好的,他们肯定好好的,对吧?”

就在黄丽萍教训儿子和蒋东双手合十仰着脸祈祷完了之后,他们一抬头,就看见蒋倩眼睛亮亮地看着他们。

“怎么?你有主意了?”

蒋倩点了点头,有这想法还是刚刚母亲的一句话提醒了她。她凑近两人耳边,小声把自己的计划说了。

几分钟后,蒋东和黄丽萍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

晚上,蒋倩去了驾驶室替换父亲值晚班。

宿舍里,趁着女儿不在的时候,黄丽萍把今天蒋东碰到前女婿的事情跟家里人都说了说。

任茹抱着儿子坐在一边,沉默不语。

大姑姐离婚这件事她作为弟媳妇,本就不合适发表意见。但是之前大姑姐想要孩子调理身子的事情她全都知道,也从蒋东嘴里听说过大姑姐离婚的前因后果。作为一名女性,任茹也很为大姑姐鸣不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30-140(第2/14页)

本以为离婚之后两家人就一别两宽了,任茹看着大姑姐在老家日子也过得不错,没被当年的事情影响,却没想到现在这种情况两家人竟然还能碰到一起,也不知道是什么缘分?

当然,这些任茹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在这件事情上,公婆不开口,她是绝对不会发表意见的。

蒋为民手里搓着只烟,脸色笼罩在灯光下的阴影里,看不清表情。

许久之后,他才开口,“倩倩知道吗?怎么说?”

“倩倩没说什么。”黄丽萍道,“她说她已经不在意了,让我们别担心她,别人的事情跟我们无关。”

“只要她不在意就行。”蒋为民手指搓了搓手指,“那咱们就按照倩倩的意思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碰到了当普通乘客就行。”

蒋为民看向全家人,“当年的事情都过去了,那些污糟事跟现在的我们没关系。不过倩倩虽然这么说了,但你们也别再在倩倩跟前提。”

“我知道。”黄丽萍道,“已经跟孩子们都叮嘱过了。”

其他人都点头,只有蒋东欲言又止。

蒋为民看到,就问,“怎么了?”

蒋东挠了挠头,“咱们是可以不在大姐面前提,但是咱就在车上,万一那天那姓关的自个儿跑到大姐跟前去了呢?到时候怎么办?”

蒋东回想起之前关志豪对自己热切的态度,深深地觉得他如果看到大姐估计真的能做到跑到大姐跟前去打招呼的事儿。

毕竟之前两人离婚,可以说是大姐单方面坚持才成功离了的。关家人虽然态度模糊,但是蒋东却知道,关志豪本人是不想跟大姐分开的。

两人离婚之后的前几个月,关志豪可没少往小河哇跑,每次还都是大包小包的,带不少大姐喜欢吃的东西。那段时间,连老妈都说,这个前女婿比当时做女婿的时候更像女婿。

后来,还是大姐嫌烦了,不知道私下里两人说了些什么,关志豪才不再来了。

第132章 改变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蒋为民虽然没见到人,但是同样也想起来女儿刚离婚时候的事。但他能管住自己人,却管不住别人的腿和脚。

“他要来就来,咱们不主动招惹他就行。至于其他的,我相信你姐能处理好。”

当年,女儿能让女婿变成前女婿,现如今,他更不会怀疑女儿的决断力。

这段时间以来,蒋为民对女儿的印象被刷新了不少次。

灾难来之前,他这个女儿跟他印象里的没什么不同。除了果决地离婚这件事让他们全家都很吃惊以外,之后离婚在家也跟之前没什么两样。

之前女儿说要离婚的时候,蒋为民和媳妇刚开始其实是不怎么赞同的。

因为两人在一起都快十年了,一直都好好的,即使孩子的事情暂时谈不拢,也没到离婚的地步啊?

他和妻子也不是不在乎女儿的心情和委屈,只是怕她冲动之下做了决定,以后想起来会后悔。

但两人劝了几次,看女儿实在是难过也确实铁了心,再加上也确实觉得亲家做的事情欠考虑,最后也不再劝了,改而带着儿子帮着她去婆家处理离婚事宜。

离婚的事情当然不是一天两天能谈拢的,谈判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三个多月,最后还是在女儿的坚持之下,两个当事人才去民政局领了离婚证。

虽然成功离了婚,但蒋为民也能看出来,当时两家谈判到最后,女婿小关其实是不乐意的。除了两家人在一起商谈的时候,他私下里更是没少往村里跑,想缓和关系。

或许是受他的态度的影响,也或许是自觉理亏,当时的亲家一家人最后态度也软了些。但他们这边早就做好了决定,自然不会因为一时态度的改变就改了主意。因此,最后这婚还是离了。

也是那一次,蒋为民见识到了女儿的果决。但之后女儿在家的表现却让蒋为民觉得,那时候的果决好像是昙花一现,女儿依旧是那个听话懂事几乎事事听从他们的女儿。

直到末世开始,他们全家遇到了列车以后。

蒋为民是逐渐感觉到女儿的变化的。

原本女儿虽然也住在家里,但是在一些时候,蒋为民却能感觉到,女儿却好像游离在这个家庭之外。

相比起蒋东这个儿子,女儿很少直接参与家庭事务,也很少直接做决定。同样面对家里的事情,蒋东可能会直接做决定,但她却从没有自己决定过,都是先跟家里人商量。

而这种情况,在他的记忆里,好像一直在发生。

有时候想起来这个,蒋为民也觉得沮丧。

他这辈子,跟媳妇就生了这么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虽然把女儿嫁出去了,但是在他心里,两个孩子一直是一样重要的。甚至因为女儿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父的他倾注的感情也更多些。

两个孩子他一样的教养,都供他们上学,不过两人都不是学习的料子这也没法子。但后来女儿想学烘焙开个蛋糕店和儿子在城里卖烟酒他也都给了支持,没有偏心这一说。

虽然传统都说“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但蒋为民自觉没有区别对待过儿女。儿子结婚他出了部分资金给买房,女儿出嫁的时候他也给了不菲的嫁妆作为私房。

正是因为他自觉一碗水端平了,所以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才会难受。

他能感觉到女儿对他们的感情,也知道她确实是把他们当成一家人,但是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依然让他觉得很难过。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她明显感觉到女儿变了。

面对关乎全家的事情,她依然会征求家里人的意见,却不会全听他们决断了。她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会在觉得自己有理的时候据理力争。

或许是因为系统和列车的存在给的她底气,她开始真正地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一份子,甚至有了一家之主的样子。

但对于女儿身上发生的变化,前一家之主蒋为民欣喜又欣慰。

因此,面对儿子的问题,蒋为民丝毫不担心。

蒋东听了父亲的话,想想大姐的性格,也就不再担心了。

“那我去找大姐,看看车上能不能再招几个人。”

蒋为民好奇抬眼,“怎么了?”

“最近乘客越来越多,餐车里的客人也多,就现在这几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小李,吴哥和仝师傅已经连续加了三天班了!”

蒋东自个儿今天一上班就和面,后来又在不停地打饭,现在拎勺子的那支手臂都还是酸的。

“这几天是先安排了我们这几个年轻的加班,但要是人再这么下去,夏老爷子和我妈肯定是最先撑不住的。”

蒋为民一听这话,连声催促,“那你快去!”

……

深夜零点,列车在深蓝色的天空飞过。

晚上值班的蒋倩斜躺在沙发上,让系统把白天就写好的信件发出去之后,迅速而安心地进入了梦乡。

而已经睡着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发出信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30-140(第3/14页)

的十分钟的时间里,几个有站点的基地里全都沸腾了。

但今晚,对于地面上的许多人来说,却是注定要无眠了。

明明是凌晨,但各个基地的会议室里却依然是灯火通明。

看着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的与上次开大会一样的密密麻麻的小方框,所有人都提起了精神。

沿海地区J市的某个小镇上,临时驻地的最高指挥官高哲结束上一场会议,刚刚做好了安排,准备会隔壁办公室里去休息一个小时,却没想到刚刚躺下,就被值班的下属唤醒了。

高哲一边整理服装一边进了会议室,会议室的大屏幕已经打开,信号也已经连上了,能看到一个接一个新加入的参会提示。不过几分钟,驻地其他处于重要位置的同事也都陆陆续续地来了。

“怎么回事儿?”趁着会议还没开始,有人边捂着嘴巴打哈欠边问道,“会议不是刚结束么?又发生什么事儿了?”

打哈欠和感冒一样都会传染,会议室里顿时哈欠连篇。

“刚跟老耿换完班,突然把我从宿舍里叫起来,我还当是海上那群鳖孙子又来了呢!”

“没有,上次你跟老耿刚收拾完他们,谅他们短时间内也不敢过来。”

J市虽然沿海,但范围并不大,人口也不多,也是近些年经济发展比较好才从县升级成了市。但即使成了市,行政区域的面积没有变化,人口也依然是那么多。

因此,相比于沿海周边的几个大城市来说,J市成了救援队临时驻扎的最好选择。

J市属于沿海丘陵地区,地势并不算低,因此受之前的暴雨影响不大。也因为人口密度不高,所以救援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反而要容易些。

比起内陆地区靠土地生活的地方来说,J市可以靠海吃海,因此对粮食的需求量不高。

所以除了自主来投奔和被救援的本地人口之外,他们甚至还有能力收容附近其他地区的群众。

但是,祸福相依。享受了沿海地区的好处,自然也必须面对它的弊端。

最近两个月以来,包括J市在内的附近几个沿海城市不止一次地受到了来自海上的侵扰。

暴雨来临之前,上面虽然没有正式公开那则收到的预言,但接下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上面并没有瞒着。当然,那么大的动作,即使想瞒也是瞒不住的。

当然,上面也没想瞒着,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各国记者询问紧急撤侨是否是要发动战争的时候,还以开玩笑的方式把预言的内容说了出去。

毕竟全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如果将来不得不面对灾难化的未来,自然是人越多越好了。

在行动传出风去和全面从国外撤侨的那一刻,各国放在国内的间谍就把消息传了出去,但很可惜,好像没有人相信和在意。比起虚无缥缈的天灾,别的国家更倾向于相信他们要挑起战争人祸。

比起相信这玩笑一样的天灾,他们想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制造舆论得到优势。

最终,随着国内派出的最后一波撤侨的飞机和船队回来的,是国外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沦陷的消息。

相比起重视预言的他们,丝毫没有准备的国外所遇到的情况就要更严峻了。

大洋彼岸的几个大国地广人稀,即使受了暴雨的影响,但是部分普通民众手里有枪支,有反抗的手段,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整体情况还算是不错。但是后来,由于政府没有及时进行管控,再加上枪支弹药的滥用,情况反而越来越糟。

附近的几个岛国距离近些,传来的消息也多些。

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却不少,且大多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之前的暴雨造成的山洪和内涝本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到后来,丧尸出现,城市就都沦陷了。

岛上没有安全的地方,于是,越来越多的幸存者逃到了海上。

刚开始,大多数人只是想躲一段时间,没打算一直漂在海上,因此只带了少量的生存物资。但到后来,他们却发现,在他们漂在海上躲避的时候,岛上的情况早已经不受控制……

他们的家乡不仅不再安全,反而成了滋养丧尸和病毒的温巢,情况已经不可逆转,没有人能再回去了。这些人就这么成了海上的浮萍……

本来失去家园的人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这些人千不该万不该乘着船飘洋过海来到他们的地盘。若只是寻找物资也就罢了,偏偏这些人没有一点人性,为了自身的安全对着正常人和丧尸无差别攻击!

这怎么能不让人愤怒!

第133章 检查站 “爸爸,我饿了。”

每想到之前在海边看到的几个被屠戮和劫掠之后的村庄的惨状,他们都会恨得牙痒痒。

于是,在支援部队赶过来能腾出手之后,他们好好地教训了那群豺狼一顿。

那群匪寇毕竟只是群乌合之众,比不上他们正规军,一番对打下来死伤不少。后来见着打不过,剩下的就开着船往公海去了。

受限于某些条件,他们没有乘胜追击,只是派了舰队沿着海岸线巡逻,但凡遇见,再有擅自登陆不听劝阻的,直接开火。因为海上舰队频繁地巡逻,这半个月以来,沿海地区才平静不少。

但海岸线毕竟太长了,即使有舰队,也很难顾及得到每个地方。总有小船趁着夜色摸黑上岸,他们只能加强陆上巡逻,在每个聚集点都安排了人值班,发现不对立马上报。

因此,这些天,为了这些事,基地值班的领导们没少被半夜喊醒。

这次还没睡着又在半夜被叫醒,还当海上又有夜袭了呢!

当晚值班的领导看着几个打哈欠的同事,晃了晃桌上的茶壶,一人给倒了一杯浓茶,“不是海上的事儿,是上面刚发了通知,要开个紧急会议。”

说着,他往墙上挂着的钟表扫了一眼,“还有两分钟才开始,你们先喝杯茶醒醒神。”

被喊醒的人努力抑制住想要脱口而出的哈欠,把茶杯移到自己面前,“大晚上的要开什么会啊?又有什么大事儿发生?”

可惜,这个问题会议室里没有人能够回答,只能等着会议开始了。

……

会议前的等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时候参与会议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场即将开始的会议成为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灾难最重大的转折点。

……

清晨,海上的雾气逐渐散去,高低起伏的丘陵山峰和巨石海滩在散去的雾气里显露出了影子。

遥远海平面的另一边,一轮红日缓缓升起,破除了雾气,点亮了云层,也让黑暗的海面泛起了点点波光。

等太阳完全跃出云层的时候,会议室的大门也终于打开了。

只见两个年轻人手里拿着文件快步从会议室里冲了出来,一路小跑着去了救援队员们宿舍在的地方。

不久之后,昨晚上参与会议的几位领导也出了门。虽然他们眼下的青黑看着比昨天晚上更重了些,但精神却更好了,像是肩膀上的担子一下子被卸下来似的。

几人的说话声顺着清晨的海风飘远,带着说话人的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30-140(第4/14页)

奋和喜悦。

“太好了,要是真能按照计划一步步实现,局势肯定会更好的!”

“我就盼着车站能早点到咱们这边,有了车站就能运来粮食。海里的东西虽然吃着鲜,但还是比不上粮食。”

“可不是,这么些天,一直是鱼虾,我可是吃腻了!”

“你说这车站以后真能如咱们所想的一样在哪儿落地由咱们说了算么?”

“有一就有二,等这次的事儿过去了,下次不就知道了么!”

几人说着话走远,而被“馅饼”砸到的地方却已经陷入了疯狂。

……

H省X市山城县的南北主干道上,一辆辆车如蜗牛一般缓慢地向北移动着,想要通过前面检查的闸口,但是前面通过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江雯从副驾驶上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她先是扭头看了眼车子后排座椅上睡着的两个孩子,才从扶手箱里抽出一张湿巾擦了擦脖颈里出的汗。

窗外的景色跟她睡着之前相比没有多大的变化,好像也就往前行驶了几百米。

意识到还得等很久,她对驾驶座上的丈夫江北道,“你先睡会吧,我来开车。”

他们一家四口都是H省X市的人,异变发生的时候正值端午,两人提前休了年假,准备回老家W市过节顺便带着孩子去江边看赛龙舟。

但没想到的是,东西都提前收拾好了,暴雨却来了,他们只能改变行程留在家里,却不想就是这么一场雨,世界都变了。

老家地势高,没有受到暴雨波及,却没有躲过雨后的灾难。

先是老家的电话打不通,后来又是从老家院子的监控里看到父母失控,想要联系同村的乡亲去家里看看情况,却发现同村的乡亲也联系不上了。

辗转联系到同样在外打工的发小,透过家里的监控发现,同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他们家……

而就在他们联系老家的时候,他们所居住的小区也乱了……

接下来发生的种种,江北和江雯都不想回忆,也不敢回忆。好在他们为了回老家过节准备了不少礼品,这些东西帮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间。

好在没过多久,他们小区就等到了救援。江北身强力壮,找了个活儿干,虽然辛苦又危险,但也能养活他们一家四口,一家人过得也算安稳,直到通讯恢复,听说外面传来的消息……

X市位于南北交通的主干道上,相比起周边的城市,地势十分平坦,交通非常方便,一直是国内的交通要塞。

异变发生以后,不管是北行还是南下的人,出于种种考量,都愿意从X市经过。这为X市带来巨大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来往的人群吸引了丧尸,却也帮忙解决了丧尸,给当地人带来了他们不知道的别的地方的信息,也试探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路,让救援得以提前到达。

相比于其他的城市,如江北一家的X市市民其实算是过得好的了。但是过得再好,也抵不住听说北方那神奇列车的吸引力。

刚被救援队救出来的时候,不是没有人离开,但当时的江北一家决定留下来。老家的亲人都已经不在了,没什么回去的必要。X市虽然不大,但换一个城市不见得就比现在更好。

但现在,真的有城市比X市更好。

对外通讯完全恢复北方几个城市有辆神奇列车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都震动了,之后经过X市北上的人肉眼可见的更多。

看着一辆辆车从城市外围绕过驶向北方,江北和江雯也心思浮动。等听说最南边的站点就在距离他们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老家后,一家四口开车上了路。

但没想到的是,同他们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路程虽短,但是一关又一关的检查站却不好过。

检查站是最近北行的人太多了新设立的,北方地区虽然现在情况不错,但人也多。自己地盘上还没捋干净,对于外来人员的盘查当然要仔细。因此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了检查站,既是为了安全,也是防止有劫路害命这样的不法行为。

虽是好事,但也有弊端,检查有点慢。江北他们顺利出城之后等了一晚,一个检查站都还没过呢!

江北熬了一个晚上,也有些撑不住了,看车子周围还算安全,且前面不远就是检查站,有救援队的队员值岗,想来也没什么危险,于是道,“那有事儿你喊我。”

两人正要换位置,却看到排在前面的车突然动了。从最前排的车子开始,整整一排车子都向路边靠了过去。两人看向车窗外,就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队员打着手势一路跑过来。

得!

两人也不换位置了,赶忙开车跟在前车的后面把路让出来。

江北刚停好车,就看见十几辆军绿色卡车从北边过来,一路往南。

一辆辆军卡轰隆隆地驶过,让人心里一紧。直到那车子消失在汽车后视镜里,江北才缓缓吐出了一口气。

虽不知道救援队往南边干什么去,但不管什么,都跟他们无关了。

太阳一点一点升高,柏油马路逐渐变得滚烫,车里的温度也逐渐攀升,好在他们终于排到了前面,轮到他们过检查站了。

一行四人全部下车,到旁边的小屋子里接受了检查之后,才被准许开车过闸口。

江北看着自己拿到的属于一家四口的通行证明,松了口气。

等上了车,妻子和两个孩子早就在等着了。

“爸爸,我饿了。”

四岁的小女儿眼巴巴地看着他,八岁的大女儿也小手揉着肚子。

江北看了眼手上的手表,发现已经快上午十点了。

“那咱们现在吃饭,想吃什么你们自个儿从最后排座椅后面拿。”

末世以来,粮食紧缺。即使江北之前有活儿不缺吃的时候,他们也不敢把挣来的食物全都吃了。家里除了两个孩子以外,江北和江雯一直都是一天两顿饭,省下来的食物全都攒着,就怕哪天物资断供了没吃的,这才省下了这一路上的食物和水。

江北开车通过了检查站,但没多往前开,在距离检查站百米外的路边空旷处停了下来。

这一路上虽然暂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还是离救援队近一些比较有安全感。

跟江北一样想的人显然不少,不过十分钟,他们车子的附近又停下来两辆车。

车厢里,两个女儿也找到了想吃的东西——泡面。江雯也早就去了车厢后面,翻找出来两瓶矿泉水,又递过来电热水壶。

江北接过,带着水和水壶去了检查站旁边的值班室里。

第134章 继续上路 “拿碗来,等吃完这顿,咱们……

跟守在值班室门口站岗的小队员说明了情况以后,小队员打量了他两眼,想起他之前刚被检查过,就放人进去了。

虽说是值班室,但也不过是临时在路边搭建的简易小房子而已。总面积二十多平方,除了中间摆了几张桌凳之外,两边的角落里都挂着布帘子。

之前通过检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30-140(第5/14页)

站的时候,江北一家四口就被分别带到了两个帘子后面,脱光了衣服被值班人员检查身上是否有伤口或者异变的痕迹,也是后来出来的时候,江北多看了一眼,发现值班室里通着电,这才来问问能不能来烧一壶水。

虽然说现在各地都有传言,因为丧尸和之前的暴雨洪涝,水源早就已经被污染,有人因为喝了被污染过的水变成了丧尸,但水是生命之源,人也不能不喝。于是,末世之前生产的瓶装桶装矿泉水和纯净水就成了抢手货,不仅价格一天比一天高,还越来越稀缺。

江北没能耐让全家人都喝上末世前没污染过的水,只能在有限地条件下尽可能地把水烧开。

值班室两侧的布帘子微微晃动,从帘子距离地面的缝隙里能看到里面的人的脚,但江北没多看,找到墙边的插座把电热水壶插上,不一会儿,值班室里就传出来劈里啪啦的响声。

电热水壶一直用,壶底早就结了一层厚厚的水垢,一加热就劈里啪啦地响。江北不是没有清理过,但是他们喝的水太硬,即使清理了,没过多久又会新结一层。

门口传来说话的声音,不一会儿,就有脚步声越来越近。江北回头,就看到一个头发盖眼胡子拉碴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个纸箱子进了来,停在了他的身边。

江北往边上让了让,往那人箱子里扫了一眼,就看到了一大堆小电器。

那人一个一个拿出来充电,带来的东西铺了一地面,显然也有些不好意思,捕捉到江北扫过来的那一眼后,更是不好意思了。

两人站在这堵墙面前,谁也没说话,气氛越来越尴尬。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电热水壶的声音越来越大,值班室里又进来两个人,都是进来给设备充电的。

值班室的插座没有那么多,那先来的年轻人还把自己的插排拿出来贡献了一个。

后来的人纷纷道谢,“谢谢兄弟。”有人还从口袋里掏了支烟。

破冰之后,站着等充电的功夫,几人开始聊起来。

江北要回老家,虽然很熟悉路线,也早就已经打听好了,但还是留意着几人的话,也是这一听,让他听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新来的络腮胡大汉咋咋呼呼,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都是不可置信。

“……你又不像我们是外地的,你老家本地的,你干嘛往北走啊?现在这疙瘩马上就要安稳下来了?我要是老家没有亲人了,我肯定得一直留在这儿!”

年轻人没想到他这么大反应,被吓了一跳。

“这边虽然也好,但这不是想着北边更安全么?我们这边缺吃缺喝,之前还好,现在有飞鸟袭击,城里动不动就断粮了,虽说驱鸟的药剂已经在研发了,但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出来?到了冬天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年轻人不觉得自己的选择有错,“但北边就不一样了,那边有列车,早安定下来了不说,听说日子过得跟末世之前没两样了,我就想带着家里人去W市那边或者更北边找个活儿,全家能过安稳日子,总比在这里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强。”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听哥一句话,哪里都不如老家好。更何况现在这边也马上要有车站了,你何苦背井离乡啊?我要是你我就不走了,多等几天就什么都有了,何苦费那事?”

“那怎么能一样?有列车的地方肯定更安全……等等,大哥,你刚刚说什么?”

年轻人眨巴了两下眼睛,恍惚觉得自己刚刚是不是听错了。

却听到刚刚好像自己幻觉的话再度响在了耳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说剑 拯救美强惨女主进行时[快穿] 资助生说她养我 他非要强取豪夺 是的,我失忆了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他说未来可期 古代开道观日常 我的翻译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