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七零年代极品妈17(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妈妈我再也不敢了[快穿]》 17、七零年代极品妈17(第1/5页)
第17章 七零年代极品妈17
云汐对这个时代的知识很好奇,她也跟着小张一起学。小张对干妈这种求知欲是打从心底里佩服,所以对云汐问他的小学知识没有一点不耐烦,照着书本慢慢给她讲,遇到讲不明白的,两人就去琴姐家问。
琴姐纳闷,“老李你学这玩意干啥呀?平时也用不着。”
云汐随口道:“我不是爱去图书馆借书吗?有时候就感觉看不懂里头讲的东西,我寻思肯定是因为我没上过学啊!以前家里老大总笑我没文化,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我就好好学学。”
琴姐一听这话,同情得很,暗地里又骂了董家人一通,叮嘱老伴一定要好好给云汐讲。
就这样,云汐快速学习着小学知识,学完小学又学初中,这个时代课本简单,到了高中才算有点难度,而小张也这样跟着她把课本全部复习了一遍。
他打小聪明,学习很不错,初中毕业还是满分,但他不知道继续读书能干啥,周围看见的也就是读完书当老师,挣得不多,家里又不愿意给他出学费,索性就上班当工人,然后学会了开车。
现在他工资已经有四十块,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他,根本没人觉得学历低是个事。
不过这次重学一遍,基础扎实,确实感觉内里充实,言之有物,他也认可云汐的话,不管有用没用,能学进去就都是滋养自己的养分。以前没条件就算了,现在自己有条件,就要好好地养自己。
他以前一直对父母亲人有怨气,夜深人静时心里会很不痛快,想不通为什么他是兄弟里最出息的,父母却始终最忽视他,偏疼油滑躲懒的兄弟。听云汐这么说之后,他释然了,不怨天不怨地,放过自己、珍爱自己,把精力用在滋养自己让自己开心上面,人生就会幸福很多。
他也终于知道,云汐为什么能放下几个儿女,高高兴兴地过自己的日子。
有人问小张,认干亲之后是不是感受到家庭温暖了。小张都会回答:“家庭温暖只是最基本的,我跟着干妈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好好珍惜自己的人生。”
小张确实看起来更爱笑、更精神了,这让原本觉得董家几个孩子是被云汐教坏的人闭了嘴。人家云汐多会教孩子啊,是那几个白眼狼天生性格不好。
就像小张歹竹出好笋,云汐那是好竹出歹笋!
大队长进城开会,听说这事,还拎了一兜核桃给云汐补脑。因为政策变动,现在大队又改回乡村了,他们村叫杨柳村,他还是村长。每回到市政府开会,村长都来看看云汐,一是老乡亲切,二是多走动情分就处出来了。
村长跟云汐感慨,“要不是看着你发展这么好,谁能想到四十多岁还能开始认字、开始学习?我这越想越觉得白瞎你这人才了,要是搁你小时候就供你读书,你指不定有多大成就呢。”
云汐摆了下手:“什么事都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真让我小时候学我还不一定爱学,也是经历了这么多,悟透了很多事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静下心来学习。所以没啥可惜的,现在挺好,别人还说我变年轻了呢,咱不把自己当老人。”
村长仔细一瞅,可不是吗,云汐进城一年了,整个人看着至少年轻十岁,现在说她三十多都有人信。村长其实和云汐差不多大,以前云汐管他媳妇叫嫂子,后来云汐有出息了,他们就管云汐叫李姐。
可现在瞅着,这声“姐”是咋也叫不出来了。村长摸摸自己苍老的脸,“外人一看还以为咱俩是两辈人呢。你说的没错,你现在就挺好,熬出头了,村里人人都羡慕你呢。”
“羡慕我干啥,想改变就从今天改变。”云汐递出一盒雪花膏,“你拿回去跟嫂子每天抹抹,这东西又不贵,你少抽几口烟就有了,俩人好好保养年轻点,自己照镜子也高兴不是?
村里要是谁羡慕我,你就叫他多读书。读书能明智、读书也能找工作,要是咱们村都成了文化人,以后还愁发展不好?”
云汐小声道:“我跟你说,包产到户就是个好开端,咱国家要发展,肯定各个方面都要有动作。咱虽然猜不到是啥,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学文化、锻炼身体,多打听消息,到时候一有动静咱就能抓住机会大力发展。
你想,要是城里的厂子扩张招人,是不是也得挑好的?到时候临阵磨枪可来不及,啥事都干等着,黄花菜都凉了!”
村长听得一愣一愣的,但觉得云汐说得好有道理,不由得点头,“你说得对,看来多读书多学习果然有用,这想法都不一样了。也是你在市政府见多识广才能想到,成,回头我督促大伙勤奋上进。将来咱村发展好了,大伙都得感谢你。”
云汐好笑道:“感谢啥?我也就是动动嘴皮子,要是发展好了就多感谢感谢自己,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忙活一辈子图啥,不就是吃穿住行吗?”
“对!”村长笑道,“你现在是大彻大悟啊,李同志,你是我的榜样,我得好好向你学习,提高觉悟,搞好乡村建设!”
云汐送走村长,旁边的琴姐道:“你呀真是好心,天生一副热心肠,出来这么久了,对村里人还这么惦记。”
云汐笑说:“他们也惦记我啊,你瞅瞅谁进城不给我送点啥?咱不说值不值钱的,都是老乡的心意。我也得表表心意,反正多学点东西准没错,懂得多点,以后看电视都能看得更有意思。”
琴姐扑哧一笑,“他们搁乡下,上哪看电视去啊。”
云汐拿着个扇子慢慢扇风,笑道:“往前十年二十年的,咱也听不上收音机、骑不上自行车啊,现在多少工人家里都有了?那往后十年谁说得准呢?说不定大伙日子过好了,家家都有电视机呢?梦想还是要有的吗?”
她就在窗边的位置,窗外的光洒下来,配上她的笑容,感觉充满了生命力。
琴姐恍惚瞧着,就想起当初她俩第一次去供销社,云汐嫌拎的东西沉,就说要是会开车就好了。她是咋说的来着?她那时候就笑云汐真敢想,连市长都没有小汽车呢。
结果云汐就学会开车了!
云汐现在是还没有小汽车,但她兼职当送货员,能经常开车,和自己有个车也没啥大差别。
是因为这样怀揣梦想,才会充满希望,充满生命力吗?琴姐心里好像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东西被打破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在里面生根发芽。她也和云汐差不多年纪,孩子长大了不用她操心,也许她也可以想想自己有什么梦想,去努力实现!
云汐在周围环境中算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但她各方面都很成功,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但琴姐、小张这样身边的人受影响,村长听她一席话之后,回去也立刻召开了全村大会。
“自从年初分了地,大家伙就把所有心思都扑到种地上。种地是重要,但读书也重要!李云汐同志是从咱们村走出去的,往后她越成功,咱们村被提到的次数就越多,不能让人觉得咱们村除了李云汐同志啥也不是吧?对吧?”
“对!村长你说咋办?要是让咱们都读书,那也读不进去啊!”
“对啊,我都不识字。”
村长双手往下压了压,等他们收声才笑道:“这次进城开会,我也和李云汐同志请教了一下,她给咱们出了些主意,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大家伙听听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妈妈我再也不敢了[快穿]》 17、七零年代极品妈17(第2/5页)
接着村长就把云汐那番话讲了出来,着重讲了希望大家再辛苦都要供孩子读书,至少把基础知识都学会。
成年人呢,就安排知青弄起扫盲班,好好教大家伙认识常用字,学会简单的算术,给知青开工资。村里谁要是会什么手艺,愿意教大家的,也由村里给开工资。
就算只种地,大家也要每个月开会讨论种地经验,提供有效经验的,村里给发奖金!
大家一听就激烈讨论起来,挺多人积极响应,嚷嚷着要向云汐学习。但也有不少人嫌麻烦,不愿意上扫盲班,不乐意开什么经验会。
村长闻言就说了,“这是咱们全村积极上进的事,但谁要是不想参加也无所谓,到时候看别人进步了,别说小话就行。机会是平等给你们每一个人的,免费学习还不乐意?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啊,过几年大家学得差不多了说不定就取消了。”
一听这话,原本不愿意的立马就同意了。白占便宜的事,为啥反对啊?村长又不强迫,有个头疼脑热不想去的时候就不去,平时没啥事就去凑凑热闹呗,要不别人都去,自己不去,不是吃亏了?
就这样,他们杨柳村红红火火地开办了扫盲班和手艺班。知青好不容易有个挣工资的活计,别提多努力了。找课本、备课、设计教案,非常用心,力求让乡亲们学会更多的知识。
手艺班也有三个师傅,身体不好不能种地,把地给家里人种,自己来挣份工资。一个木工不错、一个盖房子在行,还有一个做衣服做鞋子手巧。
他们都没达到老师傅的级别,不是啥传家手艺,但这手艺在村里算数一数二的,能拿手艺挣钱,都高兴着呢。一些十几二十岁的青年男女都乐意学,学好了不说挣钱,多给家里做东西也省事啊,反正是免费的,为啥不学?
村长也是下血本了,他听完云汐的话,总觉得国家要发展,城市、乡村肯定各有各的发展,那各个乡村之间就是竞争对手,要想得到更多好资源,肯定得想办法脱颖而出啊。
别的暂时也使不上劲,那就好好培养村里的人,万一再冒出两个像云汐那样的
人才呢?他们村在市里不就出名了?已经有云汐给打了样了,绝对不能浪费这么好的机会,要趁机把杨柳村的名头打出去!
村里的领导班子也很支持他,甚至几个人自己也很上进,平时书不离手,不管学没学进去,反正态度是摆得很正。连村里卫生所的医生都有了紧迫感,没病人就看看医书,研究研究咋看病咋开药,整个村子忽然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每天都活力满满,欢声笑语都变多了。
只有董家人例外,他们知道是云汐跟村长提的建议后,就对这提议嗤之以鼻。不去上扫盲班,也不去参加经验交流会,学手艺那么累更是不肯学。
他们种地的时候还跟人说闲话,“扫盲有啥用啊?我家老太太就是走大运碰巧救了市长的家人,要不能有这造化?要说学问,老二以前当老师的,学问不比老太太强?现在不还种地呢吗?啥机会啊?做梦呢?”
“天天种地都够累的了,还学手艺,那手艺要是有用,教手艺的师傅咋还在咱村窝着呢?咋没挣上大钱呢?他们愿意教,还不是图村长给的那点工资?要是真那么好,他们的儿女咋不学?”
“老太太瞎嘞嘞一通,村长就当回事了。我看村长就是给老太太面子,看老太太现在混得不错,巴结老太太呢。”
整个董家,只有跟董家兄妹结婚的两个知青愿意学。他们是外来人,没有安全感,更愿意多学点东西多点出路,也更懂得抓住机会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和家里大吵一架,还是跑去学了。
他们还劝董志勇和董芝芝找机会讨好云汐,但两兄妹被骂怕了,死活不肯。两个知青只能暗地里可惜,那么厉害的一位长辈,硬是沾不上好处。
几个月过去,大伙学得都挺不错,认的字读书看报是够用了,谈吐也都比从前文明不少,整个村子的风气面貌都不一样了。
孩子们有样学样,爱学习的变多了,出去上高中的都比别的村孩子更用功。同学笑话他们,说现在又不高考,读完高中就要找地方上班了,他们村里的孩子多半还要回村去,这么用功干啥呀。
他们就回:“李云汐李奶奶知道吧?她是我们村的!就因为爱学习现在可厉害了。她没机会上学,都是自学的,我们现在有机会上学当然要好好学。这叫活到老学到老,反正在学校里也没法干啥,荒废时间还不如学习。”
有人觉得他们太假,有人觉得学这么多没用说他们傻。但有云汐这个榜样在,他们都觉得至少自己要像云汐一样学好课本知识才行,听说云汐现在都能用俄语讲故事了,他们正是头脑清醒学习快的年纪,不能比不上一位奶奶吧?所以大家都牟足了劲地学。
有一次云汐正好到这所高中给教师们开讲座,几个杨柳村的孩子下课就跑过来,趴在窗户上听,看着云汐的眼睛像有星星一样,那是崇拜的目光。
他们小声惊叹,“李奶奶可真年轻啊,应该叫李阿姨才对!”
“李奶奶戴着手表,穿着小皮鞋,真精神,将来我也要像李奶奶一样!”
“要是李奶奶当老师给咱们讲课就好了,看她讲得多好?”
“不可能的,李奶奶是给老师讲课的人,你看好多老师听的都可认真了。”
云汐是附近十里八乡改变命运最突出的人,大家都想学习她这一路以来的经验,当然听得认真。结束的时候,有老师看到几个孩子,笑着对云汐说:“李老师,他们几个都是杨柳村的,平时就特别崇拜您,学习特别刻苦认真,说要向您学习,这不,都跑来听讲座了。”
云汐看过去,几个孩子都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其实云汐才进城一年半,还认识他们呢,笑着道:“丽丽、春霞、小东、立强、大鑫,你们都长这么高啦,老师表扬你们,看来你们表现不错,李奶奶为你们高兴!”
几个孩子没想到云汐会记得他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顿时激动起来,围住云汐问她在城里的事,跟她分享自己学习的事和村里的趣事。
云汐和他们聊了很久,还问了他们有什么梦想。几个孩子受她和家长影响,早早就想过关于梦想的事。
丽丽说:“我要像李奶奶这样,到市政府工作。”
小东说:“我要学开车,听说李奶奶和你的干儿子都可会开车了,我也要像你们那么厉害!”
春霞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我喜欢做衣服,在村里的手艺班学习我考第一,将来要是能在市里给大家做衣服就好了,就是进服装厂和纺织厂吧。”
几个孩子各有各的想法,让云汐很惊喜,没想到村长鼓励大家学习的效果这么好。几个孩子看她惊讶,纷纷告诉她,大家之所以这么努力都是因为有她这个好榜样。
从前大伙都是一样的人,突然有一个努力奋斗发展得那么好,就让人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生活,所以云汐对于杨柳村是非常不一般的存在,一直激励着所有人。
云汐听了其实有些感动,因为她没做什么,只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偶尔提一些建议,没有费心去帮过他们。最初会提建议也是知道董家人绝对会和她唱反调,到时候村里有出息了的人就会让董家人嫉妒后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妈妈我再也不敢了[快穿]》 17、七零年代极品妈17(第3/5页)
,她是想收拾董家人。
但乡亲们一直念着她的好,还把她当榜样。她忽然觉得,可以多为乡亲们做些事。
云汐把平时给小张做的练习册和试卷多印了十几份,给了几个孩子,让他们好好做题,顺便带回去和村里人分享。马上要恢复高考了,希望她这绵薄之力能帮到积极进取的孩子们。
云汐给拿的题,在杨柳村就相当于大人物给出的东西,人人都很珍惜,连没参与扫盲班的老头老太太都要过来摸一摸,瞅一瞅,就当长见识了。正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们自然是更加珍惜把每道题都工工整整地写在本子上,有不会的在学校问老师,在村里问知青。
请知青讲题当然也要送点鸡蛋啥的,因此知青们也都非常热情,间接地就把知识都捡起来了。
十月份,杨柳村刚忙完秋收,就听到了一个惊天好消息——国家恢复高考了!
刚刚高中毕业的丽丽等人一脸不敢置信,“什么?恢复高考?那我们、我们可以考大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