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5(2 / 2)
作为主管百货大楼的领导,高副主任做低伏小,只是希望领导们不要把这件事情弄大,私底下调查这件案子,因为如果闹大了,高卫星一个同谋是跑不了的,不管有意还是无意。
那几天,高卫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想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想得最多的就是颜红旗跟他说的那番话。要是那个时候,就听了她的,继续跟在颜红旗身边,今天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幸好,不久之后,百货大楼的保卫干事们抓到了偷盗东西的几个人,他们藏在了山里头,准备等风声过去后,将偷来的东西卖到农村去。
赃物追回,看在高副主任的面子上,百货大楼没有追求高卫星的责任,但他这个临时工肯定是干不成了。
高副主任也再不敢放儿子出去,而高卫星自己,也并不想出去。他整天躲在家里,不吃饭,不说话,不睡觉,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
家里人见这样不是个办法,就又鼓励高卫星出去散散。
高卫星想去的只有一个地方,可是那里已经住进了别的人家,说他们是借住的,主人家到下面的大队当书记去了。
高卫星意外又失落,回去之后和高副主任打听起颜红旗的事情来。
高副主任自然是知道的,那姑娘可是不简单,在杨木大队干得风生水起。那地方可不是什么风水宝地,是让很多领导都头疼的地方。
本来,高卫星想跟人家学本事,甚至是拜师,高副主任是很支持的。火车跑得快,全凭火车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希望高卫星跟在颜红旗身边学好,可惜自家儿子跟人家闹掰了。
而今,听儿子又提起颜红旗,不由得心中一动,问他,要不要到杨木大队去?
高卫星动心了,听说颜红旗下乡的时候把罗满霞和苍阔都带去了,那两人是以知青的身份下去的,便也要求以这种方式到杨木大队去。
高副主任当然是同意的,他现在不求儿子将来能有多大作为,只要改掉这一身纨绔子弟的作风就行。
高卫星毕竟当初是和颜红旗闹掰了,他怕颜红旗不接受他,所以想悄悄下乡,来了先斩后奏。但顺昌公社的周书记知道他啊,见到这次下乡的名单有高卫星,立刻打电话到县革委会去核实。
他不知道高卫星是冲着颜红旗来的,抱着跟赵广汉一样的心思,叫了这位大队长过来接高卫星回村。
作为跟高卫星有过交情,甚至共同做成过一件大事儿的人,苍阔自然担负起了当高卫星引导人的工作。介绍村中情况,介绍知青们给他认识,表示这是自己人。
知青们心里头有了奔头,对人也都和气了,对高卫星的到来表示欢迎。宿舍点住宿环境还算宽敞,苍阔跟高卫星两人单独住一屋。
受到大家伙的欢迎,高卫星的心算是彻底放下了,也想找人倾诉,就把自己前段时间的经历跟苍阔说了。
苍阔听后,叹了口气,说:“我也是跟颜书记相处久了,对她有了些了解才知道,她很少教育别人。她愿意浪费口舌劝说的,都是她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40-45(第6/13页)
为的可教之才。而她对你,可以称得上是苦口婆心了。”
高卫星脸上露出深深的懊悔之色,说:“其实,那天我就后悔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迈不开腿去找颜书记道歉。”
苍阔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说:“以后就好了,以后咱们都听颜书记的,有她当咱们的火车头,绝对错不了。”
第43章 开会
同一时间,赵广汉面如死灰地坐在家里头的炕上,一连抽了几袋烟,呛得刘翠花直咳嗽。要不是脸上的伤还没好,她早就躲出去了!
自从颜红旗来了杨木大队后,他们家就没有一件事是顺的。两口子背对背,谁也不搭理谁,各自想着心事。
昨天,听说周书记钦点赵广汉去公社,两人高兴了大半宿,可谁知,给颜红旗接回个助力来。
刘翠花面朝里躺在炕上,眼前浮现出了张凤军的样子。他如今是大队的会计了,能当上会计的,都是大队领导的心腹。以前她没有正眼瞧过他,如今回想,他这人其实长得挺不错的,年纪也比赵广汉要小上十来岁,身上有股子文化人的劲儿。
刘翠花对赵广汉的感情,随着他权势的消失,也在一点点消失。经过高卫星的事儿,她心里头明白,赵广汉再没有起势的可能了。这人在她眼中,就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脸上这么多褶子,眼角总有没擦干净的眵目糊,嘴巴里头再漱口也有臭味,身上撒发着一股子快要进棺材的腐朽气息,想起来,刘翠花就觉得直冲鼻子。
以前的自己是怎么忍下来的呢?
她才三十多岁,不能跟这老棺材瓤子继续混下去了。
可是,离开了赵广汉,跟谁呢?她眼前又浮现了张凤军的影子,心里头不由得就热乎起来。
他有媳妇,有儿子又怎么样?人生的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换老婆。张凤军升了官,发财也是早晚的事儿,就差换老婆了。
刘翠花想起马爱莲的样子,就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不管是长相,还是身条,都照自己差远了。
刘翠花越想心越热,她躺不住了,爬起来,去墙上照了下镜子。右侧脸颊还有些发紫,用头发遮一下就看不出来了,于是,她换了衣服,趿拉上鞋子出门去了。
她没跟赵广汉说话,赵广汉也只是瞥了她一眼,就继续抽烟。他满心烦闷,没有精力管其他的,更不知道自己的媳妇已经开始找下家了。
他又沉默着抽了一袋烟,而后像是终于下定决心似的,系好衣服扣子,洗了把脸,带上他常年戴着的军帽,往大队部去,想了想,又把停在院子中的自行车推上了。
颜红旗站在办公桌前,王超英和高卫星恭敬地站在颜红旗面前,跟她汇报这次去野菜加工厂的工作计划,苍阔在一边帮着开介绍信。
颜红旗边听边点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又鼓励了一番。
她可以肯定,只要高卫星跟着,野菜工厂的人指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搞不好周书记还会全程陪同。
想到周书记那个胖乎乎的身影,颜红旗想着自己近期还得跑一趟公社,她想吃公社的饭菜了,听说公社食堂每周二供应肉菜,她得去尝尝。
赵广汉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将自行车停在门口处,有些拘谨地站到门外探头探脑。
颜红旗看见了他,但是没有说话。
赵广汉讪讪地笑,摊开手掌,让办公室里的人都看见他手掌心里拴着红色线绳的钥匙,说:“这是队上的自行车,以前我跑公社的时候多,一直是我在保管着,我把它还回来了。”
张凤军和赵木成盘过了大队的资产账,赵木成这里的账目不清楚,保管员吴东民那里的却是清楚的,虽然没有领取人的签字,但各种资产的去处他心里头门清。
颜红旗刚知道大队还有辆自行车,不过从买回来之后就归了赵广汉,正想让对方将资产归回来,他就主动来了。
苍阔忙去叫了吴东民还有张凤军,两人一个记账,一个收自行车。
颜红旗跟两人说:“以后大队干部和知青们,有公事需要用到自行车的,都可以出借,出入手续要办好。社员同志们如紧急事情,也可以来借用。”
两人答应了一声。
王超英请示颜红旗:“那我借用一下可以吗?高卫星同志有自行车,本来是想带我的,但去公社路太陡了,还是一人一辆比较好。”
颜红旗往吴东民的方向指了指。
领导刚说完借用的原则,吴东民怎么可能不懂,立刻记录下来,让王超英签字,然后把车钥匙交给他,说:“走,咱去检查下车闸、车带。”
见他们要从门口经过,赵广汉顺势进了屋。
颜红旗见他一直没走,便知道他有事要说,到底给了他个台阶,问:“赵大队长找我有事?”
赵广汉点了下头,说:“颜书记,我年纪大了,最近身体也不好,地里的活干不动了,队上的事情也没精力管,我就想着,就别因为我耽误了队上的工作,我辞职,给年轻人们腾个地方。”
颜红旗:“好,我代表杨木大队队委,杨木大队革委会接收你的辞职。”
这就完了,这么干脆,连客套地挽留一下都不挽留?赵广汉心里头一阵说不出的难受。
很快,杨木大队的社员同志们都知道了大队长赵广汉辞职,副大队长钱有理也紧跟着辞职的消息。
钱有理不辞职也没办法,他本来就是赵广汉的附属,应声虫,在杨木大队没有什么存在感,赵广汉都辞职了,他要是不辞职,也得被赶出去,索性就主动点,还能给自己留点面子。
找苍阔、罗满霞聊天套近乎的人又多了起来,都想探听下颜书记对于下一任大队长的人选,有什么看法。
颜红旗没定好人选,但肯定是从四名小队长里面产生。苍阔和罗满霞对外传达的意思是,按照规定,民主选举。
颜红旗不准备在这个时候搞选择,她想先看看四名小队长的表现,等到年末的时候再说。
目前看来,没有大队长也没关系,四名小队长都很称职的,可以带着各自小队完成耕种任务,到时看看谁更有协调和领导能力,谁在社员那里更有号召力就选谁。
除了王超英外,其他的知青们也在弄自己的计划,为了让自己的计划落地实施,尽量写得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宁愿磨得时间长一些。
其中,颜红旗最看好两个项目。
一是怀向春提出的,和县里的工厂联系,利用他们的边角
料,制作成品。
他在燕市所在的街道办工厂就是这种模式,他们从首都钢铁厂用极低的价格采购废钢,然后生产出钉子、三角铁这类工艺简单,日常生活中又能用到的物品。那家街道办工厂规模不大,但效益可观,十分适合颜书记的要求,投资小,能很快见到收益。
只是目前的工作难点在于,需要了解清远县哪些工厂有可以用于再生产的废料,又用这些废料生产什么,卖给谁,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等等。
这个项目的难度比王超英的大多了,所以王超英已经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40-45(第7/13页)
同类厂子考察了,怀向春还在纸上谈兵阶段。
颜红旗把自行车借给了他,让他没事就去县城跑跑,实地考察,找找灵感。
另外一个项目是王红梅提出的。她很喜欢吃鱼,但自从来了清远县后,只在冬天的时候在县城吃过一次,口感不好,面面糊糊,一点弹性都没有,一吃就是死了许久的。
她经过调查后发现,清远县的水产供应量极为有限,县城副食门市偶尔会供应活鱼,但都被关系户提前买走了,老百姓们想吃条鱼,非常困难。
也就是说,清远县在水产养鱼这方面的资源十分匮乏。正好,六道沟门村和和河坊沟村之间有条河,她想着,在附近挖出个池塘来,将里面的水引过去,弄些鱼苗虾苗来,就可以养鱼了。
销路也不愁,副食门市那边走不通的话,还可以卖给收购站。
这个项目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支持,挖池塘、引水的工作,社员们就可以完成,难点在于养鱼养虾是需要技术的,鱼虾吃什么,生了病怎么办。
颜红旗上周回县城的时候,拜托了自家住户佟凤阁和陈向梅,两人一个在商业局工作,一个在百货工作,都是消息灵通人士,让他们帮着问问,哪里能学到养鱼技术。
其他人的项目,只要不离谱,颜红旗都愿意给予鼓励和支持。
对于开办副业,也就是队办企业这种事,颜红旗也是两辈子的都一次,跟其他人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谁知道那片云彩能下雨呢。
高卫星和王超英一去三天,吃住都在公社,大队上给两人带了两天的粮食,但是没带铺盖。高卫星是知道周书记肯定能把吃住都给安排好--他是长了教训,心中立誓,痛改前非,但这次出来是为着公事儿,吃别人的,就是给杨木大队节省,很是理直气壮。王超英是想着夏天,随便在哪里凑合一宿就行。
不过,被周书记的通讯员带着去了野菜加工厂后,觉得两天时间太短,索性就多待了一天,多出的一天的饭食,高卫星想付粮票,周书记通讯员高低不让。
不让就不让吧,高卫星诚恳地道了谢,王超英从没有过这待遇,算是跟着高卫星沾光了。
两人回来之后,都觉得收获颇大。
王超英完善了自己的计划,交给苍阔。
颜红旗没有相关的经验,但苍阔家里头几辈子都是干这个的,既经商又读书出仕,建国前,曾是清远县的首富,将生意做到了燕市城里。还没学会说话,就听大人谈生意了,骨子里就有这份才能。
颜红旗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将这份工作也交给了他,自己只负责把握大方向,还有必要时提供帮助。
苍阔仔细思考后,认为这个项目可以做。
不过这个项目季节依赖性比较强。春、夏、秋,都有不同的野菜可以制作,但冬天万物凋零,天寒地冻,就得歇业了。
高卫星问清楚了社办野菜加工厂的销路,他们作为集体企业,跟县副食品商店签订了供货合同。
县副食品商店归属于商业局。
而高副主任是商业局的直属上级。
不管是生产野菜,还是将来养鱼,困扰他们的销路问题,直接解决了。
高卫星一时间,成了众位知青乃至于大队部领导的宝贝,后来,不知道怎么地,社员们也都知道了高卫星能帮助他们解决销路,见面都跟他微笑打招呼,还请他去家里头吃饭。
高卫星自然都拒绝了,但又重新感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飘飘然,但他没有膨胀,头脑始终是清醒的,跟以前被那些小混混们吹捧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心里头很踏实,很有荣誉感。
同样都是利用父亲的权利,前者是做坏人的保护伞,这次却是给广大社员们增加收入的机会,是在做有意义的事儿。
就连一直对他不满的赵树明等人,也对他亲切起来。
高卫星当然记得赵树明这几人,就是他们把偷鸡贼抓住的,自己过来要人时,他们还朝着自己瞪眼,一副想要过来揍人的样子。
当时,高卫星对这些人是不屑的,心想,你要真有事就过来揍我,又不敢揍人,做出那个架势来有什么用,就是个怂货。
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次来到杨木大队,再面对那几人,就只有惭愧,还有羞耻。
一时之间,高卫星干劲儿十足。
有了高卫星的加入,颜红旗就更不用操心了。
8月初,接到公社通知,让杨木大队派人去开会。
其他人都各司其职,颜红旗就亲自去了。
这次开会,周书记亲自主持,主要是转达最上层的文件精神,要求各级单位,恢复贫协这个组织。
贫协,也就是贫下中农协会,64年成立的,没两年,就停止了工作。
重新开始恢复工作的贫协,主要职责是保证贫下中农的利益,保障他们的需求,同时,监督商业、知青、医疗、教学等等工作。
照颜红旗的理解,就是将书记的权利分出来一些,共同管理大队上的工作。她对此,没什么异议,脑子里头筛选着合适的人选。
这次大会,基本上都是大队书记亲自来的,会议间隙,颜红旗跟他们一一认识。这些书记中,除了她和新桥大队的杨书记,白石桥大队的翟书记外,都是四十岁往上的中年人。
很自然就分成了两个圈子,那些中年人形成一个圈子,他们三个年轻人形成另外一个圈子。
新桥大队的杨书记今年二十二岁,原来是畜牧局的干部,被派到新桥大队来当书记,既算是帮扶新桥大队,也算是给他基层锻炼的机会。任期是三年,期满后,他可以回到畜牧局去上班,行政级别肯定能升上去,算是下来镀金的。
不管在新桥大队干得好,干不好,关系都不大,但这个人心气很高,利用自己在畜牧系统的资源,帮助新桥大队引进了优良的奶牛品种,优质牧草,使得新桥大队依靠着奶牛养殖,一跃成为顺昌公社经济排名前三的大队。
颜红旗佩服干实事的人,和他交流之中能感受到这人言之有物,不浮夸,有理想,有抱负,并且为之而努力。
杨书记说,今年是他任期的第三年,但他准备继续留下来,将新桥大队的奶牛养殖业做大做强,未来,还准备从内蒙引进优良的察哈尔羊,到时候不光卖羊肉,还卖羊毛制品。他的志向远大,想让首
都城乡人民都吃上羊肉,还要让自家的羊毛产品畅销全国,甚至远销国外。
他的宏图壮志,听得颜红旗一愣一愣的,心生佩服,她从来没做过这么长远的打算。
另外一位年轻书记,白石桥大队的廖书记今年二十五岁,跟颜书记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他们大队自然条件比杨木大队和新桥大队都好,有大片的,连接在一起的平原农田,所以农业很发达,有多功能拖拉机这样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是顺昌公社公粮的上缴大户。
相对于这两个大队,杨木大队属实是啥啥都没有。颜红旗想着,抽出时间来,一定要去别的大队参观参观,多看多了解,闭门造车也不好。
两位书记对颜红旗充满了好奇,问了她许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40-45(第8/13页)
权利交接的事情。杨木大队一连走了三位书记,她一上任,就有许多双眼睛盯着,见这次是她来开会,便知道她已经将权利争夺了过来。
颜红旗倒也没藏着掖着,解答了他们的好奇。
两人听完感叹,觉得杨木大队那种情况,还真就得有这么强硬的手段。
传达完上面的文件精神,周书记又拉拉杂杂讲了些其他事情,会议便结束了。
颜红旗看了看时间,10点半。她是准备吃完午饭再回去的,还有一个小时食堂才开饭,见杨、廖两位书记都不着急回去,便又坐下,一块聊了会。
有个突兀的声音插进来。
“小颜是吧?”
颜红旗转头去看,是个四十多岁的秃瓢男人,脑门锃亮,连毛孔都磨平了。有如此显著特征,颜红旗早就注意到他了,开会的时候,就时不时用那非善意的目光往自己身上瞄,是邓栅子大队的书记,叫黄铁强。
颜红旗笑了下,“咱们两个同级,你叫我小颜不合适,你可以叫我颜红旗同志或者颜书记。”
黄铁强面色一僵,而后笑着说:“哈哈哈,口误,口误,颜书记咋还挑上理了。”
颜红旗不置可否。
黄铁强就有些尴尬。
杨书记和廖书记也没想到颜红旗言语这样直接,他们都很清楚,黄铁强这样称呼,是倚老卖老,有轻视之嫌,但没想到颜红旗一丁点惯着他的意思都没有,甚至有些“小题大做”了。
杨书记忙笑着打圆场,“黄书记来找颜书记是有事吧?”
黄铁强又干干笑了两声,说:“是啊,我找颜书记来问问赵广汉赵大队长的情况,他这次怎么没来?我们是相处了十多年的老伙计,以前开会的时候老在一块,时间长了不见他,还有些想他了。”
这是来给赵广汉打抱不平,还是故意想给她添堵?听杨书记和廖书记那意思,她将赵广汉挤下台的事儿全公社都知道了,黄铁强不可能不知道。
这人,闲的吧,以前自己是哪棵葱?
“你相处了十几年的老伙计任人唯亲,将杨木大队的事情搞得一团糟,他自觉愧对人民,愧对党,主动辞去了大队长的位置,你当然在公社的会议上看不见他。要是实在想念,欢迎你来杨木大队。”
黄铁强喉头梗着,只觉得自己像是吃了一块滚烫的年糕,就堵在嗓子眼里,咳不上来,咽不下去。他勉强保持住理智,脸色难看地说了声:“好”,就赶紧离开了。
等他走了,杨书记朝着颜书记伸出个大拇指,捂住嘴巴笑个不停。
廖书记也笑,说:“我们两个,都被他这么叫过。我当时听着也不舒服,但也不好意思说什么,颜书记你这两句话,可是替我们出了气。”
杨书记:“是啊,颜书记,你是不知道,有几个老家伙,就看我们这些年轻干部不顺眼。我在提出想要发展畜牧业的时候,没少听他们说风凉话,等做出成绩了,他们才消停了些。”
颜红旗早就看出来,这两个圈子是被动划分的,那些年纪大的把他们年轻的排挤了,年轻的是被动才抱成了团儿。
廖书记欲言又止了一会,还是开口说:“不过,颜书记,我劝你,要想日子好过,还是要圆滑一些,我看你也是个不会拍领导马屁的,可咱们那位周书记,就爱这一套。那位黄书记跟周书记的关系很好。”
颜红旗不以为然,她这个身份,天然就被周书记仇视,与其拍马屁,还不如让他忌惮。不过,还是感谢了廖书记的好意。
杨书记和廖书记没留在公社食堂吃饭。颜红旗送走两人就奔着周书记的办公室而去。她一直关注着呢,周书记还在他的办公室里。
敲敲门,颜红旗推门进去。
周书记一看见时颜红旗,就皱了眉头。
颜红旗也不用让,自动坐到他对面的椅子上,“周书记,我来找您谈谈工作。”
颜红旗进来的时候,周书记正在看报纸,也不好推辞说自己有事,只好装出耐心的样子,听颜红旗要说些什么。
颜红旗:“周书记,赵广汉主动辞去了大队长的职务。目前由四名小队长各自负责各小队的事宜,提前完成了施肥工作,赵广汉的辞职对大队的农事没有任何影响。”
第44章 干正事
周书记久久没有等到赵广汉的反馈,就知道情况不好,心中暗骂赵广汉不顶事,以前一气儿赶走三个支书的本事哪里去了?到颜红旗这里,就一战之力都没有!
周书记心中骂得难听,但表情还是郑重的,“农业乃是我国的根本,粮食问题至关重要,一定要做好指导工作,尽快选出大队长。”
颜红旗答应着,问:“周书记,上次您叫了赵广汉来接高卫星,怎么没让我来啊?我才是杨木大队的一把手。”
周书记就知道颜红旗根本不是来汇报工作的!
他板着脸,“我让谁来,还得问过你的意见不成。”
颜红旗:“那当然了,我是杨木大队一把手,革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您越过我,直接吩咐赵广汉,就是越权。”
“你在指责我?”
颜红旗迎视周书记冒火的目光,“对。”
“你!”周书记站起来,指着颜红旗,这是刚从山上抓下来的吗?一点都不懂得人情世故!有这么直白指责上级的吗!
周书记气得说不出话来,在原地转圈走溜溜,“我一定要和梁副主任反应,你这样的大佛,我可伺候不起!”
颜红旗不和他做口舌之争,解开绑在挎包旁边的茶缸子,打开办公桌上的茶叶罐,从里面捏了一撮茶叶放进去,而后起身去墙边柜子上提暖壶倒水。
瞬间满屋都是茉莉花茶香气。颜红旗吸溜了一口,叹了声:“好茶!”又坐回去,“周书记,其实您真应该让我来,我跟高卫星在县城的时候就认识。他见识过我收拾抢钱的小流氓,一人对三个,把那三个打得满地找牙,很崇拜我,想拜我为师。这次来杨木大队插队,也是冲着我来的,高副主任希望我能带带他,改掉他身上的不好习气。”
听到后面,周书记的脚步停了,盯着颜红旗,似乎在估量她这话的真实性。如果是真的……
周书记想想就觉痛苦万分,她有一个梁副主任当靠山还不够,又有了个高副主任,想想就让人眼前一黑。
很奇怪,颜红旗和高卫星年龄相差不大,又是一男一女,颜红旗这样说话,周书记却一点都联想不到男女的私情上面。
想想颜红旗这比高卫星还要嚣张的作为,能压制住他,倒也不奇怪。
这么想着想着,周书记的火气竟然就散了,重新坐到椅子上,笑着说,“高副主任还是蛮有眼光的。那你以后就好好带高卫星同志。”
颜红旗抬腕看了下表,说:“十一点二十了,周书记,我没带粮票,今天又得麻烦你了。”
周书记笑容一僵,心里头滴血,这家伙还有完没完了!但他没有眼前之人这么厚的脸皮,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只能咬着后槽牙说:“成。”又半开玩笑地说,“颜书记下次再来公社,你得记得带粮票,要不然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40-45(第9/13页)
就得饿肚子了。”
虽然成人每月供应粮限量都是三十斤,但就冲周书记能把自己吃胖了,颜红旗就不信他没有别的油水,嘴上答应着,但吃他的,却一点都不觉惭愧。
返回杨木大队,颜红旗就召集大队干部们开会,传达了会议精神,之后还要选出贫协主席。
贫协主席,按照文件精神,是要选择大队里头最穷的贫下中农来担任。
杨木大队绝大多数家庭都不富裕,而说起最贫困的家庭,莫过于王老四家。
而颜红旗是绝对不会允许王老四这样的人当贫协主席的。他的穷完全是懒造成的。不光懒,还奸猾,甚至看向女同志的眼神也是滑腻腻的,让人十分不舒服。
颜红旗极为讨厌这个人,但她如今是大队书记,不能凭着自己的好恶,就把人收拾一顿,就
让罗满霞偷偷打听这个老家伙有没有什么不轨事件。
罗满霞打听的结果是,这个老家伙平时也就嘴巴贱一点,调戏调戏妇女,倒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行为。
这种人啊,就属于癞蛤蟆跳脚背,不咬人膈应人的,颜红旗也没放过他,板着脸过去,将他好好训诫一顿,又用断了人口粮来威胁,王老四倒是收敛了许多。
最后,大家推选了三个候选人。
借着着这次公开选举贫协主席的机会,正好把本打算推到年末的大队长也选举上。候选人自然就是四名小队长。
这次选举活动,由张凤军全程操持,颜红旗就在大会开始的时候,举着大喇叭致辞,结束后,再进行一番结束致辞。
稿子都是苍阔拟写的,她照着念就行。
最后,选出的大队长是第二小队的队长,刘良山。贫协主席是河坊沟村的牛德仁。
候选人都是颜红旗筛选过的,谁得胜,对她来说都无所谓。
刘良山才三十岁,成为了杨木大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队长。
而牛德仁,今年五十三岁,他的贫困是因着前几年老伴生病,不能干活,又因着治病,把家里的积蓄全都掏空了。这一家人在杨木大队口碑比较好,家庭和睦,也都是勤快人,男劳力们基本上都能赚满工分,再过两年,日子缓过来,就好过了。
他完全没想到自己能当选,他就是来投票的,听说自己被提名,都懵逼了,反应过来后,心里头有了期待,就开始紧张。划正字计票的时候,他都不会喘气了,等看见自己明显比别人多的正字,都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这会儿站到了讲台上,还觉得自己是在梦里。他这辈子,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还有当官的一天。
苍阔让他发表感言,他光顾着傻笑,苍阔一句一句地教他,他鹦鹉学舌,才把场面撑下来。
颜红旗并不揽权,巴不得每一位大队干部都能像苍阔那样,一个人顶几个人用,将自己手里的工作分了一部分给新上任的大队长和贫协主席,晚上就带着罗满霞回了县城。
高卫星得知他们要回县城,想了想,决定也跟着回去,一是跟父亲汇报下这段时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二是寻求父亲的帮忙,帮助副食品商店和杨木大队牵线搭桥,有了销路,再组织生产,大家心里头就踏实了。
颜红旗痛快地给他批了两天假,让他跟家人好好团聚一番再回去。
而颜红旗这次回来,很大的原因是想问问佟凤阁两口子,有没有打听到水产养殖的信息。两人要是没有相关信息的话,还是得拜托给高卫星。
佟凤阁对房东第一次拜托给他的事情很看重,真就帮着问到了。说是七彩山公社有个不大不小的鱼塘,但这家鱼塘出产的鱼不走清远县商业体系,而是直接供应给燕市副食体系的。佟凤阁在那边有熟人,就帮着问了下,人家说可以派过来学习养鱼技术。
颜红旗一听,大喜过望,连连感谢佟凤阁,送了些吃食过去。佟凤阁推辞不过,就接受了,两边都有收获,对这次的合作都很满意。
在佟凤阁的牵线搭桥之下,颜红旗将徐顺达和社员钱桂山、马兆民送去了七彩山公社鱼塘。
养鱼是知青王红梅的提议,但她不想学养鱼,就推荐了她的同学徐顺达,颜红旗也没勉强她,这种体力活确实男同志干更适合。知青她还有大用,就在社员里召集人选,反正一个羊也是赶,两个养也是赶。
最后选中了教师选拔中落选的钱桂山和马兆民,两人都是初中以上学历,学起东西来,比其他文化水平低的人要快得多。
这两人家里也是不缺劳动力的,缺他一个,也不会影响生产队和自留地的农活儿。
八月是本地儿童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各种山间地头的果子都成熟了。路边随处可见一种叫紫茄的小果子,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非常像迷你版的茄子。一嘟噜,一嘟噜的,未成熟的时候是青色的,有毒,吃着麻口,但成熟之后就变成了黑紫色,甜甜的,一咬一包水。
也不用刻意去摘,从路边经过的时候捋上一把就行,就是吃完之后满手满嘴的紫药水颜色。
至于山里头的水果就更多了,红艳艳,颗粒状,像窝头一般形状的叫托盘儿,吃起来酸酸甜甜,一点涩味都没有,口味一等一,是小孩子们最喜欢水果,生长在阴坡,湿润的地方,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法存放,摘下来之后,很快就腐坏了。还有桑葚,分成紫桑葚和白桑葚两种,白桑葚更甜一些。越往深山里的地方,桑葚就长得越肥壮,甜美。还有蜜糖罐、山葡萄等等,能十多种。
山葡萄酸多甜少,吃几颗就容易倒牙,可以拿来酿酒。张家沟的几户人家,有这门酿酒手艺,不过早些年间,听说喝死过人,愿意酿酒的也就少了。
这个时节里,山上很多植物的根茎也可以拿来当零食吃。比如一种叫野芦笋的植物,春夏的时候,是一根直苗苗的棍子,等到秋天,就会长成树形,之后结出红灿灿的小果子,那果子是不能吃的,但它还是棍子的时候,生吃起来嫩嫩的,泛着特殊的甜味,但很多孩子不喜欢这种甜味,更喜欢烧着吃,往烧完火的炕洞里一埋,吃起来有种特殊的香味,也更甜了。
还有一种俗称叫红花根的植物,其实就是百合的一种,根儿刨出来后,生吃也行,上锅蒸也可以,黏糊糊的,很面,是治疗咳嗽、哮喘之类的良药。
开出的花只有一朵,大红色的花瓣外翻,展露出亮黄色的花蕊。花也能吃,微甜,有一点点的苦,也是黏的。
颜红旗每天都能收到不少果子,不少妇女、半大孩子经过大队部时,都会探头往里看,要是看见罗满霞了,就招手让她出来,递过一包用树叶子包着的果子,往办公室的方向点一点,说道:“你们一起吃。”
颜红旗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她已经彻底掌握了杨木大队,这四百多名社员都是她手底下的兵,她深得民心,备受尊重,政令畅通。手底下有人给干活,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操心。
要说美中不足,还是吃喝,自己的小日子倒是还算不错,自己有供应,有钱,能经常吃到细粮、鸡蛋,偶尔还能吃到猪肉、兔肉,但杨木大队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粗粮还是粗粮,吃顿小米饭都算是改善生活了。
这是地理原因造成的,本地不产大米白面,颜红旗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多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