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彪悍女在七零 > 80-85

80-85(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莽汉疼悍妻 大师兄他貌美但有病 假死后,冰山前妻疯执了 神级污染物只想摆烂 掌心娇纵[娱乐圈] 顾盼生圆 大理寺升职记 穿书后我替反派养儿子 装不在意 公主是个病美人

颜红旗招呼着牛德仁等人,“咱们也先去吃饭吧,让王叔陪陪王超英。”

两人会意,跟王超英爸爸打声招呼,说等会过来换班,便一块离开。在门口等了一会儿郑坤,等他将暖壶放到病房里,颜红旗带着几人去了附近的国营饭店。

“辛苦大家了。今天我请大家,咱们改善下伙食。”

几人纷纷表示不用,自己出钱出粮票就行,颜红旗没管他们的意见,自顾自点了饭菜,付了粮票和钱。

牛德仁是头一次来国营饭店吃饭,在饭店里极为拘束,看哪里都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80-85(第5/9页)

鲜,但又紧张不已,一紧张就想要抽烟,想到在医院里抽烟时,被护士赶了出去,立时,烟瘾就没了。服务员过来上菜,他下意识就想站起来,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控制住自己的腿脚。

颜红旗瞧见这种情况,只能微微叹息。牛德仁年纪大了,颜红旗没打算培养他,只要不捣乱,占据着贫协主席这个位置就行。

好在刘良山、张凤军、赵树明这些人都变得闯荡了许多,自己单独到公社或者县里办事都没有任何问题,人从容了,想法也就多了,也有想要实现的勇气。

一餐饭吃完,回到病房时,王超英醒了,父子两个也吃完了饭,据说王超英吃了两个饺子。王超英爸爸正拿着湿毛巾给他擦脸。

王超英碰触到颜红旗目光,立时胆怯地缩回去。

几人关心了地问着王超英的情况,王超英爸爸详细说了说他们不在这段时间,王超英的表现后,便端着洗脸盆,说:“我去倒水,麻烦你们帮着照顾下王超英。”

怀向春等人忙应了。

等王超英爸爸走了,颜红旗看向另外三人,“王超英爸爸过来了,再留下一个人打支应就行,你们看谁留下?”

三人互看了一眼,郑坤举了下手,说:“还是我留下吧。”

怀向春事忙,牛德仁留下来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还是他留下来合适。

颜红旗点点头,让怀向春载着牛德仁返回杨木大队。

留下的郑坤看看颜红旗,很有眼力价地找着借口,“我去问问护士今天还得输几瓶药。”

王超英的床位前,只剩下了颜红旗。

她看向颜红旗,眼神平静,声音不高不低地问:“后悔吗?”

王超英瞬间就明白颜红旗问的是什么,眼泪像是开了水龙头一般,毫无征兆地流了下来。他慌忙用手擦眼泪,但眼泪却越流越多。

颜红旗看不下去,拿了干毛巾给他。

王超英拿着有些发硬的毛巾盖住脸,虚弱地擦了一把后,重新将毛巾盖在脸上,说:“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可想了,我做梦都想回燕市。”

自从周慧青离开后,他原本想要扎根农村的心思也活泛了,时间越久,就越急切,最近这阵子,更是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以至于今年的农民兵大学生的招生还没有开始,他就惦记上了。

接连被高卫星和颜红旗拒绝,他知道,自己依靠上大学离开的想法破灭了,这才想着糟践自己的身体,以自残的形式回到燕市去。

哭了之后,王超英的呼吸之声更重了,喉咙里好似拉风箱一般,他抻着脖子,拼命呼吸几口,才缓解了胸腔之中的窒息感。

颜红旗看着他,就像一条濒死的鱼,尽管知道他是自作自受,还是升起了一股怜悯之感。

缓过来后,王超英苦笑了下,回答着颜红旗的问题,“我不后悔,这是我唯一的机会。”

颜红旗:“下午,县知青办主任武汉良会来看你。”

王超英听懂了颜红旗的言外之意,又涌出些眼泪,“谢谢,谢谢颜书记。”

他又想哭了,但怕自己喘不过气来,拼命忍住了,忽然间,有无数话想和颜红旗说。不知道是因为生病太久,脑子不好使了,还是压抑太久,无人可倾诉,肚子里头容量有限,快要溢出来了。

“颜书记,周慧青那件事情,我不是单纯为了姜二婶和姜淑芝,我是有私心的。从周慧青招工回城开始,我就嫉妒他,看见他在燕市,有了工作,都要结第二次婚了,意气风发,荣光满面的样子,我心里头就难受得不行。可是,他得到了惩罚,我并没有因此好受。被知青们排挤、提防,我面上装得毫不在意,但心里头就像是掉进了滚烫的油锅似的,时时刻刻都在受煎熬……在杨木大队继续待下去,我不知道自己还会干出什么事了。”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又有些喘不过气来,颜红旗坐到床边的椅子上,表现出了继续听下去的意思。

王超英揉着胸口,等喘匀了气后,才继续说下去:

“颜书记,谢谢你为我们这些知青做的那些事,对不起,我辜负您的好意了。”

颜红旗朝着他点了下头,说:“你自己不后悔就好。”

下午,知青办主任武汉良来了,亲切慰问了王超英父子,又听医生亲口告知王超英的病情,并建议转到市里医院的建议,便大方地说:“给你批两个月的病假,回到燕市去好好修养。”

知青办主任发话了,王超英病假手续办得很快,隔天一早,杨木大队众人就将父子两个送上了车。

趁着只有两人的时候,颜红旗跟王超英说:“等病假快要修满的时候,你邮寄过来一张医院证明。”

这是要协助他办理病退!

王超英激动得脸色潮红,眼泪在眼圈里含着,一时间,除了谢谢,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颜红旗:“我是不希望你凋谢在杨木大队,才想要帮助你的。你拿自己的身子作为筹码的方法我很不赞同,不过,这是你的身体,你做主。既然你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才回到了燕市,就一定要好好生活,才对得起自己。”

王超英只能拼命点头。

王超英离开,对于杨木大队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钱桂山正式接管了鱼塘,并带着自己的兄弟跟颜红旗自荐,说自己的兄弟虽然只上过两年小学,但聪明,学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吃苦,踏实肯干,义务帮着鱼塘干了很多活,想让自己的兄弟也在鱼塘上工。

颜红旗答应了。

而知青点那边,剩下的7名知青都有些惆怅。人走了,心里头却涌起内疚来,他们都隐隐知道,王超英应该不会再回来了,以后再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觉得以前不应该孤立他,提防他。又开始反省,认为王超英之前“大义灭亲”的行为是正义的,他们因此责怪王超英,就是站到了周慧青那边,是为坏人摇旗呐喊。

但也仅此而已,惆怅几天,就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唯一觉得不舍的,是姜二婶一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超英是他们家的恩人。要不是王超英告知实情,他们恐怕现在还被周慧青蒙在鼓里,每天在等待和猜测中,惶惶度日。也是因着他告知了实情,才有后面,颜书记为他们出面,争取了那么多补偿还有抚养费,才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得知王超英到县城住院了,姜二婶母女两人就去医院里探望了他,得知他要回去休病假,又从家里搜刮了很多土产,大包小包地叫王超英父子带回去。

这对母女是真心希望王超英能早日康复,然后回到杨木大队来的。

第84章 饭局

颜红旗再次召开全体干部大队,这次讨论的议题是,张家营子那几户在深山里居住的居民从山里搬下来的问题。

颜红旗过来的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将每个住人的山沟沟都走遍了。深山里,居住环境差,阴冷、潮湿,离群索居,平均寿命比山下人要低,孩子们无法接受教育,不受大队管控。

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下山,无非就是几点原因,第一就是莫名其妙的固执,说是习惯了山上的生活,下山之后不适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80-85(第6/9页)

二是舍不得山上的房子,开辟出来的自留地,三是自由自在惯了,不想过群居生活,不想和和其他人当邻居,受他人的管束和约束。

这样的顽固分子,本来是有四家的,不过崔家那头子死了之外,就剩下三户人家,执着地生活在山里,宁死不搬。

虽然只有三户人家,并不影响到杨木大队的整体,但这三户人家不参加公社的集体劳动,但每年分粮的时候,却要下山来领人口粮,一个个在山上住的,虽然吃喝不愁,平均寿命比山下人低,健康情况也差很多,男的四十多岁就掉牙,女的四十多岁就绝经,看起来像是六十来岁似的。

还有就是,这些人住在山里,大队上对他们的管束力太差,就拿崔老头子来说,如果住在山下,他肯定就顾忌一些。

所以,颜红旗在临走之前,一定要清除这个顽疾。

“刘良山大队长、赵树明主任、郝卫红主任各带一个工作小组,负责一户人家,务必在一个月之内,让这三户人家都搬出大山,到山下来生活。”

三人都痛快地接受了任命。

其他人都赶紧召集自己的小组人员,忙去了,刘良山留了下来。

颜红旗知道他是有事情要说,将他领到自己的办公室里。

刘良山知道颜红旗的工作作风,也不废话,直接开口说:“书记,我觉得开办中学的事情,不能因为某些人的反对就停办。”

他最近尝试着转换角度,以杨木大队最高领导者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越考虑,就越觉得办中学这事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开办这么一所中学,杨木大队付出的,也不过就是修建校舍的费用而已。

好处却是显而易见,能让本大队的孩子们就近上学,多增加好几个教师岗位,本大队肯定能落下几个民办教师的名额。

除此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隐形的,长期可见的好处,刘良山觉得,只这两个好处就已经足够了。

这事儿,颜书记在的时候,很好办,万一等她走了,再想办,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颜红旗:“如果大家都同意,自然可以重启这事儿。”

刘良山听明白了颜书记的意思,立刻说道:“牛德仁的工作我去做,这是造福杨木大队后代子孙的好事,他会同意的。”

颜红旗点了下头,没有对此发表意见。

对于开办中学的事情,颜红旗原本是当成离开之前,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来对待的,可是因着牛德仁的反对,让她想到,自己的一厢情愿也未必是好事。

刘良山能主动来找她谈这件事情,主动担责,颜红旗很欣慰,这位继任者,越来越有一把手的样子了。

刘良山不知道颜书记对自己的评价又高了不少,他从办公室出去后,先召集自己小组的吴阔和何国喜,去家里头开会,讨论怎么攻克山上的那家人。

分给自己的这户人家,户主姓阎,一家一共六口人,一个老爹,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一个小叔子,一对儿女。

这一家人住在张家营子后山的深山里头,据说是几十年前躲战乱形成的一个小山村,原先有那么十来户人家,后来死的死,搬到山下的搬到山下,就只剩下他们一家了。

吴阔和何国喜都从来没有上去过,甚至都没有见过那家人。刘良山也是上次陪着颜红旗去视察的时候,经由张家营子社员的带领,才找去的。

如果再去,恐怕还是得需要向导的带领。

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找到打动他们下山的点。屡次劝说都不肯搬下来,必然是极其顽固的,得摸到脉门,对症下药才行。

三人坐在家里头的李子树下,李子树结了密密匝匝的绿色小果,连同叶子一起,遮出了一大片的阴凉。树底下放着一块大石板,几人一人一张小板凳,围在大石板旁边,各抒己见。

何国喜去过燕市,是他们这里面最见过世面的人,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说:“那家的小儿子也二三十岁了,搁在深山里住,哪家姑娘肯嫁到那老山沟子去?他要是想找媳妇,那就是个突破点。”

刘良山点了下头,没有反驳何国喜的话,其实他们上次去山里的时候,就以这种理由劝说过了,那位小叔子无动于衷,显然对于结婚找媳妇的事情并不着急。

他又问吴阔,“你觉得呢?”

刘良山和吴阔关系一直特别好,以前分别是第一、第二小队的队长,后来,刘良山在大队长的选举之中打败了吴阔,吴阔也没有心生芥蒂,对刘良山能当选心服口服,心甘情愿辅佐他。

对于刚刚的问题,吴阔一直在思考,他能继续当这个小队队长,就比一般的社员聪明,有想法,他缓缓说道:“我觉着,还是得做通那位老爷子的工作,听你们说他们家里的情况,应该是这位老爷子当作做主的。老爷子活了那么大,眼看黄土埋半截的人了,最在意的应该是后代子孙,咱们把目前杨木大队的好生活跟他说说,或者邀请他下山看看,问他有啥条件没有。”

刘良山点点头,说:“你们两个的方法,咱们都去试试,等明个上午咱们一早上山,去跟这家人交谈交谈,把该说到的话都说到了,再看看是啥情况。”

既然是顽固分子,他们也没打算一次两次,就把人说动了,做好了长期奋斗的准备。

这个话题暂时告一段落,刘良山又提起新的话题,“还是建中学那事,晚上,我想请牛主席来家里喝酒,你们两个都来作陪,一块劝劝他。”

两人都答应了。刘良山去牛德仁家请人,刘良山的媳妇孙巧凤和老娘一块,在家里头准备下酒菜。

牛德仁曾经是村中最穷的人家,如今,随着村里整体经济情况的改善,他作为村干部,也开始领补助,家里的情况,大大改善。虽然还是土坯的房子,但重新修缮过,屋顶铺了新瓦,也在木头的窗棂里加装了大块的玻璃。

大概是生活条件好了,人也有盼头了,牛德仁媳妇的病情也好了许多,虽然还是不能下地、上山,但留在家里做做饭,缝缝补补还是可以的。看得出,她很珍惜现在的日子,把家里头收拾得整整齐齐。

“婶儿,您气色真好!”刘良山笑呵呵地进门。

牛德仁媳妇脸色发黄,头发干枯,看起来就是长期生病的样子,但刘良山可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位婶子以前脸色是灰黄色的,看她一眼,就觉活不长那种,对比之前,刘良山这话就是实话实话。

牛德仁媳妇很爱听别人这样夸奖她,立刻笑了起来,将正在打扫窗台的炕笤帚放下,“哎呀,大队长来了,快进去坐。”

她说话声音很小,每说两个字,就又停顿下,喘口气继续再说,就像机器卡顿那样,让人听着有些不舒服,但刘良山还是耐心地等她说完。

等她说完,正要问牛主席在不在家,牛德仁便从旁边的小屋里出来了。

“你咋来了?”

刘良山:“牛叔,晚上请你家来喝酒,你,我,吴阔还有马国喜,就咱们四个。”

穷了这么多年,牛德仁基本上不请客,也不去别人家吃饭,当了大队干部后,也没有飘,还是保持着之前的习惯。

下意识便拒绝,“我不会喝酒,就不去了,你们几个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80-85(第7/9页)

吧。”

刘良山:“别呀,牛叔,饭都准备好了,也跟吴阔和马国喜说好了,您要是不去,我面子往哪儿放?”

牛德仁媳妇插嘴,“去吧,晚上没啥事,跟年轻人一块聊聊天,也挺好。”

深知丈夫这些年为了自己,失去了很多,家里头条件改善了,她的身体情况也好了不少,就希望牛德仁别跟以前似的,过得那么苦。

今天别人请了自家,改天再回请过来就是了,也不算欠了人家的。

从牛德仁一直对老婆不离不弃,给她看病就知道,她媳妇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很重,他媳妇发话,也就同意了。

5点钟,刘良山打发家里孩子过来催促,牛德仁便跟着孩子一起来了。

一进院子,便闻到了阵阵的肉香,把刘良山的小儿子馋得直流口水,“我妈炖了兔子,跟猪肉一块炖的,可真香啊!”

大人喝酒的时候,小孩子是上不了桌的,不过奶奶答应他了,出锅之后先给他夹出点肉来吃,他把牛德仁请过来了,任务就完成了,飞速去锅边守着。

酒桌依旧设在李子树下,桌子上放了拍黄瓜、糖拌西红柿、干爆花生米这些凉菜,陪客吴阔和马国喜已经在一边等着了。

“牛叔,你可来了,就等你入席了。”

几人谦让着,让牛德仁坐在了正对大门的主位,刘良山启开瓶装白酒,孙巧凤开始一盘盘地上热菜,摊鸡蛋、腊肉炒青椒,肉沫焖茄子……

光这一瓶白酒起码就得两块钱,还得用酒票,他们社员可不发酒票,平时馋酒了,都是打五六毛钱一斤的散酒,还有这些个好菜,牛德仁忽然就有些后悔过来了,总觉是宴无好宴。

但来都来了,牛德仁只能硬着头皮入席。

刘良山给每个人面前的碗里都倒上酒,招呼大家吃菜。

期间,一直讨论的都是山上那户人家的问题。牛德仁喝了入口辛辣的白酒,吃了美味的兔肉,警惕心也慢慢放下来,猜想着刘良山请自己吃饭应该就是为了这个问题,他便也不辜负这些酒菜,绞尽脑汁给出主意。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良山举起了酒碗,说道:“牛叔,我敬你一杯,您上任以来,为着杨木大队的事情尽心尽力,我刘良山很是佩服。”

花花轿子人抬人,对方恭维自己,自己自然也要恭维别人,牛德仁将酒喝了,说:“你这个大队长做得才叫尽心尽力。”

刘良山就摇头,叹气,说:“惭愧啊,牛叔,不瞒你说,当上这个大队长,我是既高兴又犯愁。你说,好歹也当了回大队长,总得给队上做些好事是吧。”

这话牛德仁十分认同,他也是这么想的。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成大队干部,还是排名第三位的贫协主席。媳妇在家里天天跟他说,要好好干工作,得对得起国家,对得起颜书记,还有把他选上来的各位乡亲。

牛德仁端起酒碗,又和刘良山碰了一口,“是啊,咱这辈子,能当上干部,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一小口白酒下肚,灼烧得喉咙直发烫,让人莫名就激动兴奋起来,牛德仁已经迟暮的心也陡然焕发起了年轻人的热情,升起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心。

吴阔见两人光顾着说话了,往牛德仁的碗里夹了一块兔子腿肉。还不到他和马国喜说话的时候,两人便陪着喝酒、吃饭,不言不语当个透明人。

刘良山见铺垫得差不多,也把牛德仁的话匣子打开了,紧接着开口,“牛叔啊,要我说,在咱们杨木大队开办初中,也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好事。您真是为着想节省那些钱才不答应的?”

第85章 劝说

牛德仁有些熏熏然的头脑一清,明白这才是刘良山找自己过来吃饭的目的。他将筷子放下,说:

“是,办一所学校多费钱,你看看从去年到今年,大队给小学拨了多少钱你就知道了,中学只能比小学更费钱,那就是一所无底洞啊!想上初中的孩子,上公社中学就完了,不过就是多走几里山里,不能天天回家罢了,谁小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我们那会,不光吃不饱穿不暖,还有战争。先是闹日本鬼子,后来闹白狗子,蒋匪军,十来岁的孩子就给抓壮丁。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可强了太多了,不打仗,能吃饱、穿暖,还能上学,还有啥克服不了的。”

自从颜红旗担任大队书记后,在杨木大队小学投入了不少心思,和清远二小学结成了一对一帮扶的对子,人家给捐赠过来不老少的本子、笔和橡皮之列的文具,分发给同学们,还有淘汰下来的课桌、教具,让整个杨木大队小学焕然一新。

不过,也确实花了不少钱,给教室里修补、更换了玻璃,还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买了好多本书,入冬之前,更是给每个教室都安装前后两个取暖用的炉子。

要刘良山说,这些钱都是该花的,就拿炉子来说吧,大冬天的,外面温度零下二

三十度,屋里面不生炉子的话,零下十多度。孩子在这么冷的教室里上课,就是受罪。以往都是在屋地上围土炉子取暖,散发出的热量也实在有限。

那些孩子们,一个个的,上课都得围着围巾、戴着帽子,脸蛋上、手上、脚上都长满了冻疮,有严重的,会流脓、溃烂。就这样的教室环境,让学生学得多么好,就是一种强求。

入冬之前,颜红旗让人炉子采买回来,每个教室里安上两个,要求每个学生家长都送一车劈柴过来。

因着有了炉子和劈柴,学生们过了一个幸福的冬天,据康明反馈,基本上没有往年那种迟到、旷课甚至是直接就不念了的情况了,人暖和了,学习成绩提高了,生病的也少了。

刘良山是这么认为的,也就把自己的观点说了一遍,“以前孩子受了大罪,是没有办法,达不到那个条件,现在咱有这个条件,肯定得让孩子们过得好一些。我们这辈人受苦受累为什么,还不是想让下一辈过得更好些。”

在座几位,除了何国喜才结婚不久,还没有孩子之外,都是当了爹的,也都是疼爱孩子的,自然能理解刘良山这句话,即便是牛德仁,也无法反驳。

吴阔叹息一声,“是啊,谁不是为了子女后辈活呢,颜书记把钱花在孩子们身上,那是讲良心!自从学校里有了个小图书馆,我们家孩子爱看书了,将那书里的故事,说得头头是道,我觉着,也不比闵秋玲同志差多少。”

何国喜嘿嘿笑了起来,见多了恨不能把自家孩子贬损得一无是处的家长,还头一次见这么夸奖自己孩子的。

何国喜这么一笑,倒是让略有些紧张的气氛轻松不少。

刘良山就着刚刚吴阔那番话,说:“孩子们虽然没有托生在城里,见识少些,懂得少些,可咱们得尽量为孩子创造条件,托举着他们,过上十几二十年,也未必不能成为颜书记那样的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啊!”

何国喜:“我现在都在后悔,当初咋就不咬咬牙,把初中读完啊,我是初一下半年不念的,我但凡要是咬咬牙,不就把这一年撑过去了嘛,现在说不定已经在弹簧厂当个主任、经理啥的了。可当时我家里当年是真难啊,我爷奶都不在了,下面又有几个弟弟妹妹,我爹妈整天在地里、山上忙乎,五岁的弟弟在家里头煮猪食喂鸡喂鸭,矮墩墩的一个,得踩着板凳才能够得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80-85(第8/9页)

锅沿儿,我真怕他一下子就扎进去,我那小妹,整天被绑在窗户上……现在做梦还经常梦见那时候的场景,醒来就庆幸自己已经是大人了。现在,村里的孩子们跟我当时情况也差不多,正上初中年纪的孩子,多数家里头都有弟弟妹妹要照顾,要是咱们大队自己就有初中,就能兼顾家里和学校,咋也能弄个初中学历。”

“你们没去过燕市,不知道那城里的孩子有多鲜亮……反正人得上学!”

何国喜自从去了一次燕市,就总爱显摆,唯恐别人忘记似的,不自觉就要在话语之中提到,不过,他一时之间没有想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只好强行关联。

大段大段的话,说得他口有些渴,端起酒碗,喝了一口。

“你们都同意在村里开办中学?”牛德仁算是彻底看清楚了这场“鸿门宴”的意思,这是来做他的工作来了。

吴阔和何国喜都点头,刘良山:“我怎么琢磨,这都是花小钱办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牛德仁叹口气,缓缓说:“我也不是愿意做恶人的,咱们大队虽然有了弹簧厂,虽然能靠山野菜赚钱,可学校就是个无底洞啊,一所小学都投入了那么多,一所中学又该投入多少?杨木大队刚有一些起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按照颜书记的计划,将来还要招周边大队的生源,那岂不是就是花咱们的钱,给他们办事?”

刘良山端起酒碗来,跟牛德仁还有吴阔、何国喜分别碰了一下,说:“牛叔,咱们看事情,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学校,看起来是个只有投入没有收成的事儿,可那些好处是看不见的,但切切实实存在的。”

他觉得这样说,还是太空泛了些,想了想,举例子说:“就拿弹簧厂来说,颜书记为啥让怀向春当厂长,还不是因为人家是高中学历。要是咱们孩子也有高中学历,不也就有了当厂长的资格嘛。还有就是,初中以上学历的,都能到弹簧厂去工作,学历低的却不行,这就是学历带来的好处,这都是切切实实的好处。”

吴阔:“反正,我肯定是要让我家孩子都去念书,能考到哪儿算哪儿,要是有机会,也想让他们走出去。当年,公社招邮递员,我各方面条件都合适,就卡在了学历上。”

公社的邮递员是个苦差事,跋山涉水,每天奔波在路上,城里人受不了这份苦,所以破例在乡下招人。这份苦差在乡下人看来,却是个铁饭碗,香饽饽,很多人抢着去报名。因着学历不符,被刷下来,让吴阔这辈子都耿耿于怀。

大家的话,牛德仁都听见去了,他承认大家都考虑得很长远,可长远要考虑,现实问题也要考虑。

刘良山:“你说,担心其他几个大队占咱们大队的便宜,这不能够,到时候我会和他们谈,按照杨书记说的,不光建设学校的时候,得让他们出力,以后学校要用钱了,也多少得让他们支援些。”

牛德仁,“别吹牛,你跟人要,人家就能给你啊,人大队也不傻。”

刘良山:“咱们大队重视下一辈的教育,别的大队的领导也是被党教育这么多年的,想必也有这样的见识。到时候,咱们再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愁他们不出钱。”

牛德仁算是认同了这点,又提出新的疑问,“同样都得出钱,他们干嘛不自己办个初中。”

这个问题,不光刘良山能解答,吴阔和何国喜也知道答案。

“牛叔,他们是不想吗,是办不到。想想就知道,开办个初中,得跟公社打交道,得县教育部门打交道,层层关卡,一般人,连庙门往哪里开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办的成?咱们能坐在这里喝着酒,谈着要不要办学校,是因为有颜书记在!”

刘良山说着,看了看牛德仁,又看了看吴阔和何国喜,后两位都是一脸认同的样子,说着附和的话,表示着同意。

牛德仁虽然没说话,但也认同了刘良山的解答。

刘良山有些鬼祟地压低了声音,“咱们都是自己人,有些话我就直接说了。”

一见刘良山的表现,吴阔和何国喜都靠过来,牛德仁也侧了身体,做出想听的架势。

“咱们都知道,颜书记不是一般人,她还能在杨木大队待多久,谁也不知道。我说句不好听的,杨木大队办不办初中,跟人家有什么关系?她那是一点私心没有,纯粹为咱们大队考虑,才主动揽这件事儿的。要是等哪天她走了,咱们就是把肠子悔青了也来不及了。牛叔,你细寻思,我说的对不对?”

牛德仁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沉默了一会儿后

,端起酒碗干了一口,辣得他舌头发麻,终是叹了口气,“我年纪大了,又只是贫协主席,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这就是同意的意思了。刘良山大喜,忙端起酒碗,将剩余的酒都喝干了,将酒碗重重放在石桌上,朝着牛德仁竖起大拇指,“牛叔,我就说您是能听进去道理的人,这碗酒我敬您了!”

第二天,在出发去张家营子后山之前,刘良山找了颜红旗,将牛德仁已经同意的事情说了一遍。

颜红旗点了下头,说:“那就你跟我一起跑这件事情吧。”

刘良山忙答应着,知道这是颜红旗给自己机会,去熟悉跟各个衙门打交道的流程。

颜红旗又想起还给他安排了其他工作,又问:“能忙得过来吗?”

刘良山就是起五更赶半夜也得忙得过来啊,忙斩钉截铁地说:“忙得过来!”

颜红旗笑,“那行,忙去吧。”

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要离开了,就冲着刘良山这股子工作劲头,将杨木大队交给他,颜红旗是放心的。

自从跟他坦白了自己即将离开的消息后,刘良山的进步突飞猛进。这样的人,只要引导他走上了正途,开拓了思路,长了见识,发展就一定不会太差。

关于开办学校这件事情,之前去公社的时候,颜红旗就跟周书记提过。顺昌公社一正一副两位书记,实权握在周书记手中,大事小情他都要管的。在周书记看来,杨木大队新开办一所中学算是大事。

对于颜红旗,周书记已经准确把握住和她相处的原则,既能让自己心里头舒服,也能帮她办成事儿,就是先诉说一番公社还有自己的难处,指出这件事情有多么难办,办成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颜红旗快要不耐烦的时候,再话锋一转,说,虽然难办,但他会极力帮忙办成云云。

开办中学这件事情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他原则上是同意了颜红旗的要求,也答应会配合他办理相关的流程和手续。当然,拨款是不可能拨款的。

当初借了杨木大队五百块,不知道怎么的,风声就走露了出去,其他的大队就像是闻到臭味的苍蝇一般,蜂拥着过来,找他要钱,让他烦不胜烦。

颜红旗也没指望着公社能给出钱,就说明会自筹资金。

大队自筹资金办学校,对顺昌公社来是是个好事,对周书记本人来说也是项业绩,可他这人官不大,官僚气息却足,得了好处还要卖乖。也就是在颜红旗面前,还收敛一些。

公社这边同意了,还得去县教育局跑手续。

县教育局是去年重新开始恢复职能的。跟地方平行管理着各个学校,在每个公社设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80-85(第9/9页)

一所中心校,统管下面乡镇的教育问题,比如调配老师、组织统考等等,但开办学校这件事情上,他们没有批复权利。

颜红旗让高卫星打前站,去问问开办一所学校需要哪里手续。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你们太子都随地捡老婆吗 八十年代四嫁女 废太子的早死原配 来,在我耳边播 去父留子N年后被发现了 伪装成王 恶龙崽崽决定去找亲妈 开局只有一拐杖?! 七零之发家致富养崽崽 饕餮幼崽三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