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我有了喜欢的人(2 / 2)
“是。”
他那张脸因害羞而生出赧然也与其他人并无不同,同样是面红耳赤,教授笑着说,“你都想好了,別的应该也能考虑好。”
经辉做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抬头看去,满屋狼藉,一头花白的教授在大部头书籍与乱七八糟的资料之间显得有些孤独。
经辉起身随手收拾了一下身边的东西,教授注视他的动作,“现在能和我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了。”
他终于表露些许脆弱,暴露出与年纪不相符的苍老,“你师兄的事,我一直在反思,所以我不会逼你,你自己做决定。”
“不过有个好消息告诉你,学校批了在深圳分校建第二研究中心的方案,如果你回来,可以留在深圳。”
他一瞬感慨,老师有多麽不容易。最有能力的学生,傅师兄因为负责中心对外合作的研究项目,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学校、研究中心、甚至家人都不理解他,最后选择放弃生命离开这个世界。
而他这个老师最偏爱的学生,不愿意继承师兄的衣钵,这件事之后逃得远远的。
他因为厌恶这些可以离开,而老师呢?手底下那麽多学生的前途,那麽多人的饭碗都取决于他,他无法躲避。这两年他既要承受傅师兄去世的伤心、无形的道德审判,又要面临项目无人可用的境地,怪不得头发白成了这样。
他产生些酸楚,意识到他的任性是因为老师的宽容,他说,“对不起,李教授。我很感谢您,我会慎重考虑您的提议。”
李教授从他的话裏明白了他的愧疚与释怀,他拍拍他的臂膀,有些神伤,“我希望尽全力保护你们,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再盯得紧一点,早点发现你师兄不对劲就好了。”
聊完已经晚上十点,林景川在酒店将出差落下的工作都处理完,经辉才回来。
他们俩办完事是没有住在学校的,换了家安静一些的酒店。酒店位于外郊度假区,工作日时段人烟稀少,坐落在山脚下正对一大片湖景,四周是高尔夫球场,夏季末尾的深夜一片谧静。
就着月色经辉开始讲傅师兄和他的故事。一群天真的年轻学生,在一个有些理想主义的年轻教授的带领下,做出一个初具锋芒的产品,还不成熟,但投资方看出了巨大的商业潜力。傅师兄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当时研究中心最年轻的副教授,学校、投资方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在促使他尽快投入商业化,他力排众议仍要坚持打磨。
那时候的ai产品如雨后春笋,后来有团队在他们之前推出来类似大模型,他们本来占了先机,最后却落了后尘,可想而知手头上的产品商业价值大打折扣。资本的追逐是最现实的,他们比所有人都要嗅觉灵敏,画的大饼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无形的压力迫使师兄选择了那条不归路。
经辉就是在那时候对这一切产生怀疑与厌倦的。他是与师兄在学术上交流最密切的人,学校与研究中心都希望他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替补师兄,完成他的遗志,继续打磨产品,他却觉得这是在踩着师兄的尸体往上爬。
如果坚持打磨是对的,为什麽师兄会失去生命?如果是错的,为什麽他要继续?他想不通。
傅师兄不过比他大七八岁,从他还在读博士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工作,经辉的毕业论文甚至与师兄讨论得比教授还多。两人这种关系之下,他根本接受不了这样一条生命在他面前逝去,更做不到若无其事继承他的研究,甚至将来享受他的成果。
林景川听得有些愕然,他没想到经辉还有理想主义的一面,也为傅师兄的逝去而感到可惜。
他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静静地听他讲述。讲完他明白为什麽他会选择离开学校,又为什麽抵触回来。他问他为什麽和教授聊完情绪惆悵,他便与他商量他未来的规划,林景川看出他的犹豫,问他,“你心裏是怎麽想的?”
“我替他不值。”
经辉避而不答,林景川明白他內心已经有了倾向,只是过去那些事情太过于沉重,他撇不开。于是他耐心安慰,“有些东西不该是你背负的。”
“我忘不了他走之前无数个夜晚,办公室裏一亮一整晚的灯。”
“也许你应该去证明他是对的。所有人都说他错了的时候,你们在支持他,只是你们的声音太小了,现在喧嚣过去,你有机会替他正名。”
经辉看着他,林景川一向带着笑意的眼睛,此刻眼內澄澈十分坚定,带着一种信念感,是从未有过的严肃与认真。
“那你呢?”
“什麽?”
“我回学校,会过一阵清贫的日子,长则一辈子,短则五年八年,你会嫌弃我吗?”
林景川斩钉截铁地答他,“我养你。”
经辉失笑,感嘆道,“我确实命好。”
“那当然。”
“但我还是想认真解释一下,不至于让你养我。”
他打开手机,将他的银行账户,投资账户一一拿给他看。
“怎麽有这麽多零?”
他眼神大概数了下,带上投资有七位数,虽然相对他这麽多年的积累不算什麽,但也远远超过他这个工作年限的收入。
“我不是说过吗?我工作时间虽然短,赚钱已经有几年了。”
“厉害。”他有点想笑,语气略带揶揄。
经辉忽略他的调笑,“我许诺你的一定会努力做到,只是选了这条路可能会慢一些。”
“嗯。”
林景川对物质的追求一直不算高,经辉向他承诺,他却觉得不该否定,而应该给他明确信任的态度。
他工作的年限远高于经辉,早就认清世间名利的虚无,但人活着总是要给自己一点奔头的,他既然给他承诺,说明他将他也划入人生规划裏。他乐意成为他人生目标的一部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