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林光在文毓的眼睫上落下一片闪动的绿影。他站在那裏,表情半是好奇,半是惊嘆。
邵亦聪眼神裏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情绪。
时间回到决定志愿者名单的闭门会议上。
会议在农林部大楼內的一间会议室举行。
资料摊在桌上,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次进入回息林的尝试。
“文毓?”有人念出这个名字,语气中带着犹疑,“政治学系,理论上不在我们优先遴选的专业范围內。”
“但他的共频值是断层第一。”另一个声音插进来,“他与林子的适配值比以往任何一位志愿者都要高。”
邵亦聪坐在桌边,指尖停在资料页的右上角,那裏贴着一张清晰的一寸照片。照片是标准申请照的格式,背景浅蓝,光线略显刻板,可那张脸格外醒目。
文毓的眼神亮得像水打在玉上,透着光,嘴角微微翘,笑意恰到好处。
他是那种能在人群中一眼被认出的明艳之人,少一分缺乏灵气,多一分略显轻浮。
他的共频值那麽高,成为志愿者没有问题,大家本想讨论下一个候选人,邵亦聪开口,声音不大,“我有异议。”
“……理由?”白钧远抬起头,看向他。
邵亦聪说,“他的动机存疑。”
“你觉得他对回息林另有所图?”有人挑眉。
“你们不觉得?”邵亦聪淡淡反问。
共频测试不是想测就测,先不说文毓学术背景不相关,他是本科生,本应在简歷筛选阶段就被刷下来,但他还是有了测试成绩。这裏面不可能没有猫腻。
当然,邵亦聪不怀疑他的共频成绩,因为回息林不会说谎。
但这不代表文毓毫无企图。
没人接话,会议室安静了几秒。白钧远宣布休息十分钟。
趁众人不注意,白钧远朝邵亦聪比了个手势,他们俩一前一后来到办公室。
关上门后,白钧远开门见山,“我们最近经费非常紧缺。你知道的,本来就得层层审批,更何况现在形势不明朗,上头给我们批款就更慢了。幸好还有自然基金帮衬一下。”自然基金是早年贵族们疯狂慈善的产物,专门支持自然研究项目,用来辅助官方拨款。
现在,商人阶层接过“慈善”接力棒,各怀心思地不断往基金投钱,文毓家就是其中之一。
“那孩子确实没有参加共频测试的资格,”白钧远坦白,“但基金负责人介入,说给他一个测试机会,要是共频值低,他也好有理由拒绝文家的请求。只是没想到他的数值这麽高。”
白钧远劝邵亦聪,“你就把他当做一个实验参数?毕竟这麽高的共频值难得一见,而且我们所有候选人都经过了基础背景审查,如果说他有什麽动机,估计就是想把这次难得的志愿者经歷写入履歷。万一他真要图谋不轨,林子也不会放过他。你要是不放心,到时我让他全程跟着你,你盯紧他,怎麽样?”
邵亦聪沉思。
他们很多研究项目因为资金的问题,进度远远落后。
人有时候还真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白钧远紧盯邵亦聪,后者最终点了点头。
白钧远松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提醒道,“待会记得在选票上写‘赞成’啊!”
现下。邵亦聪不得不承认,林子很喜欢文毓。要是文毓真心使坏,估计林子被他卖了还乐呵呵地替他数钱。
这个怪诞念头一闪而过,邵亦聪扫视了一圈四周。
那些原本微晃的枝叶安静下来,林间的虫鸣也淡了一层。
他们继续前行,走到一片较为开阔的坡道时,文毓发现不远处一棵树下,有几朵小小的黄花,像纸叠的铃铛那样挂在枝头。
他先询问邵亦聪,“我可以过去看看吗?”
“那是黄铃花,可以看,但別触碰。”邵亦聪提醒。
文毓小心走过去,靠近闻了闻。香气非常清淡,却让他瞬间高兴起来。
“我们家茶园也有类似的香气,是山茶与柠檬草混种出来的,小时候我一到那边就想打滚。”
“这种可以采样吗?”
邵亦聪低头看了看那株植物,“可以记录,不采。”
文毓点头,赶紧拿出记录册,认真地写下花的外形、气味、位置。
就在他记录时,一阵清脆的“铃、铃”声响起。
文毓霎时顿笔,狐疑地看了看黄铃花,又望向邵亦聪,眼神像在问:是它发出来的吗?
“是。”邵亦聪回答,“它一旦感应到适配频率,就会发出像铃铛一样的声音。”
文毓惊喜,在备注栏裏加了一句,“它的铃声清脆,使人雀跃。”
写完,他忽然觉得心口有点暖。
森林是活的。天光碎成羽毛状,落在他记录本的纸页上,一闪一闪。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