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所行之地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和我对门掉马了 成了渣虫后 全民穿越:我有一座军火库 念念不忘 尾随 他哪里比我好 好时节 欲壑难填 你有点太极端了 哥哥死后长出了触手

<div style="height: 0px;">

第二十二章

河边浣衣的人也渐渐多起来,轻风吹过庐州城內,透绿的河水漾起一圈圈波纹。李融拆了阿父的来信,按照嘱托分抄过账目交与庐州铺中的掌柜和阿娘各一份。阿父近日还在金陵忙碌,怕是一月內还赶不回来。

李融轻嘆口气,看向正在庭中忙碌的苏肆和徐氏,苏肆成亲的事怕是要一直等到初夏了。他研墨提笔回过阿父,道家中诸事皆安,还望其劳碌完早归休憩,阿娘和苏肆便都在家中候着他。

他折好绢布装进木匣中,整理好衣冠去铺中交了账目,顺便随着新到的货物一同将信寄给阿父。长街上整日跑着玩闹的孩童,多是折了新发的柳枝在巷中嬉闹。他跟苏肆和阿娘分別讲过阿父的意思,听着阿娘埋怨过一通,“就当苏肆再多陪阿娘一段时日,等到初夏时再做几套新衣给他,成亲时候办得热闹一些。阿娘也不用像最近如此操劳。”

徐氏勉强被安慰过,又重新拟了礼单让侍女一同核对过继续采买。苏肆虽心急,面上却不显,“那就等老爷回来再说,我也好再待在公子身边陪着公子。”李融为他倒了杯茶,“赖在我身边这麽多年了,不差这一点时间,等仲春我再写信问一问阿父能不能抽身回来。你等得及,怕是江姑娘有不乐意的地方。”

苏肆应了一声,顺着李融的话思索片刻像是开始担忧起来,慌张辞別过自家公子便趋步上了长街。李融瞧着他匆忙走远,从唇边溢出笑声,想着世间有情人莫过于此。暂且怕是轮不到自己,旁观者清也是乐事一件。

自己则开了门窗,让暖阳透进来晒过过冬之后潮湿的木梁。从那日到铺中之后这几日总有些疲乏,大概是刚入春有些不适应便没再多管。李融让下人沏上一壶热茶,坐在亭中不时看着飞过墙边的鸟或者燕子,清脆的鸣声响在耳边更有几分向荣之意。

庭中阿娘去年种下的花草也长出了新叶,緋色的花苞被顶在上面弯下去。晨间未干的露摇摇欲坠,闪着春日的曦光。未叫得上的名的野花倒先绽开了,星点缀在庭中散着隐约的香气任清风相携。

苏肆才从长街边回来,还未走近李融就听到了他的声音,“公子,看我带什麽回来了?”李融瞧过他手中所抱的木匣和糕点,轻笑揶揄过,“怎麽看都是江姑娘送给你的东西,你哪裏还想得起我?”

苏肆摇着头道非也,“糕点是我的,底下的木匣是送给公子的,公子不妨猜猜是什麽?”李融见他走近过来,瞧来就是寻常样式,“我可猜不出来。”

他顺着苏肆的疑问承认过,苏肆大概得逞过笑着将木匣递给了李融,“是薛公子送来的,公子怕不是已经忘了薛公子?”

“自然不会忘掉拙之,这次就饶过你,快去吃糕点吧。”李融捧过木匣将亭子让给苏肆,自己则进了屋內将木匣放在桌案上仔细开盖,大概是拙之从临沂寄给自己的书卷等物,只是没想过这麽快便寄来了。

木匣中的确放了折好的绢布和竹卷,李融先拿起置于最上层的绢布拆封,透着墨跡隐约能猜出应当是薛珩寄给自己的信。他沿着折痕展开,细细读过其上字句。

“子衢亲启,自蜀郡一別,或已有数月,不知信到子衢手中该是什麽时候了。江南的春总会比北地暖一些罢?我已在临沂加过冠,按下其中行程不表。大道三千,己道却最是难守。便望子衢能得偿所愿,也难承子衢厚望。日夜辗转间,薛某大抵也是世间俗人一个,自认有违师道,故更了字。相听也,随行也[1],子衢再唤,便是薛从之了。

子衢展信之时,从之怕是已经快近长安,途径颍川,不知还能不能寻到老妪所住的草庐。子衢勿忧勿念,此去长安是寻家父旧时故友。为官为政一事,既是俗人,大概要走一走长安的青云梯了。

子衢也不急回信,等薛某在长安安顿好后便会再给子衢寄信,还望子衢莫怪,即使要怪,也记得回我下封书信之后再相决绝。另附先生遗作,均手自抄录,若有遗漏,子衢可对照经籍更之。

薛从之于临沂春书。”

李融扫过剩下的词句,最后缓缓闭上眼,溢出一声不知道为谁的嘆息。薛拙之,似乎从此便死在了这年的春夜中,再忆起来的时候便要唤他从之了。或者他该从在颍川的时候就看出几分端倪,又或许是在长安的那几日未归时,自己所熟知的,大概只有薛珩这个名字真切着。

他想起在临沂夜间论道时,透过热茶氤氲的雾气裏看到的薛珩。看不透,想不清,萍水相逢即为相识一场。李融静坐在桌前,将绢布折了个整齐同之前的木匣放在一处。同游数月,他寻到了自己要走的道,却为薛珩惶然过。他的悠然,他的闲散,分明做不了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冷气球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午海颂礼 被宿敌夫君摸到狐狸尾巴 改邪归正的我把男主掰弯了 老实A她每天都在修罗场[gb] 鹊上眉梢 侯府有个大力娘 我的侯爷父亲终于找到我和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