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2 / 2)
杨胜秋!
此时,杨胜秋正从一顶轿子里出来,走进路对面的古董铺子。
上次从通安回来,赵时晴已经从秀秀口中得知杨胜秋来找过她,说是来道谢的,却两手空空,也不知道他是真的登门致谢,还是来踩点的。
总之,赵时晴假装没有这回事,没有和杨胜秋联系。
她又不傻,杨胜秋摆明不想提起当年的过往,他连自己亲祖父的死都不关心,外人又何必多管闲事。
所以赵时晴已经在心里,把童年的小羊哥哥割离出去了。
再说,她的记忆本就是支离破碎的,没有必要让一个不相干的人占据她为数不多的记忆。
因此,现在看到杨胜秋,赵时晴也没有去打招呼的打算,更何况现在她还是一个男人。
她正准备继续逛街,却看到又有一顶轿子在那家古董铺子门前停下。
轿子很普通,就是街上随处可见的拉脚轿子,可是从轿子里走出的人,却一点也不普通。
那是一位年轻姑娘,和赵时晴年纪相仿,也是刚及笄的样子,肤白胜雪,穿着一件蔷薇折技妆花褙子,衬着一张俏脸更加明艳,尤其引起赵时晴注意的却是她头上的那支木簪。
她身上的这件衣裳,连同脚上的绣鞋,一看便价值不菲,若是凌波在的话,甚至还能估算出她这一身衣裳的价值。
可偏偏穿得这般华丽,头上却只有一支木簪,却不见其他头面。
赵时晴忽然来了兴趣,她的兴趣不是杨胜秋,而是这位美丽的姑娘。
赵二小姐对所有漂亮的人缺乏抵抗力,无论男女,只要长得好看,赵二小姐便会对他(她)另眼相看。
不过,还有更让赵时晴暗暗称奇的,那位姑娘竟然没带丫鬟护卫,她是独自一个人来的,坐的还是街上拉脚的轿子。
这姑娘明显出身不俗,哪家的小姐出门会不带丫鬟,就连赵时晴这样在山上长大的,出门也会带上凌波,当然,今天除外。
这姑娘该不会是偷偷出来私会情郎的吧。
念头一起,电光火石之间,赵时晴想到了刚刚进去的杨胜秋。
这两人一先一后,该不会是来这里幽会的吧?
此时,那姑娘已经走到铺子门前,站在门口迎来送往的伙计看到她,便说了一句什么,似是在询问姑娘姓甚名谁,接着,伙计便满脸堆笑,引着姑娘进了古董铺子。
赵时晴对泥鳅和沈望星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我进去看一看。”
说完,她便朝着那家古董铺子走去。
原本站在门口的伙计已经引着那姑娘进去了,没有人引领,赵时晴只能自己进去。
大堂里并没有看到杨胜秋,但是她看到一道苗条的身影消失在楼梯转角的地方。
她抬脚便往楼梯走去,可是刚走几步,便被另一名伙计拦住了。
“客官请留步,请留步。”
“楼上不能去吗?明明刚刚有人上去。”赵时晴说道。
伙计满脸堆笑:“不瞒客官,人家是来找人的,那上面是咱们东家平时休息的地方,只有相熟的人才能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170-180(第6/15页)
去。”
原来如此,赵时晴只能停下脚步,她对买古董没有兴趣,懒得再逛,转身便走了出来。
离开那家古董店的视野范围,赵时晴便招来小乖,和小乖耳语几句,小乖便拍拍翅膀飞走了。
赵时晴原本以为小乖很快便会回来,却没想到,她和泥鳅、沈望星三人,竟然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小乖才姗姗来迟。
“那一男一女都说了什么?”赵时晴问道。
小乖不如小妖的口才好,更比不上新来的三千两,和老油条三千两相比,小乖还是个宝宝,动不动就会害羞的宝宝。
比如现在,小乖宝宝又害羞了,它把大脑袋埋在赵时晴的脖颈处,好一顿贴贴才把它的所见所闻告诉赵时晴。
正如赵时晴猜测的那样,这两位果真是借着古董铺子来这里幽会的。
小乖用它那平淡又直接的口吻,细述着两人说过的话。
“秋哥哥,你是不是生气了?我只是想见你,所以才让人给你带话约你来这里的,你放心,这家铺子是母后的嫁妆,掌柜和伙计都是自己人,他们不会把咱们的事说出去的。”
当“母后”二字从小乖嘴里说出来时,赵时晴惊呆了。
母后?
本朝没有太后,只有太妃,所以能被称为母后的人,只有宫里的那位皇后娘娘。
那位姑娘,竟然是公主!
杨胜秋在这里私会公主?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与公主私相授受!
难怪那位公主身边连个丫鬟也没有带,她不敢带,担心被人发现!
赵时晴做梦也没想到,她走在大街上,都能有瓜从天而降!
第174章 我在宫里等你(两章合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此时赵时晴还在瓜田里徜徉,而在那家古董铺子的二楼上,杨胜秋和慧明公主正相对而坐。
因为小乖转述的那句“母后”,让赵时晴误以为这句“母后”是指的皇后娘娘,而实际上,确实是皇后娘娘,可却并非宫里那位,而是已故的孝康皇后!
这家古董铺子是孝康皇后的陪嫁。
孝康皇后薨逝后,她的父亲孟大人便乞骸骨,带着全家离开京城回到原籍,孝康皇后膝下无出,记在名下的赵渊又已“夭折”,孟家收回了大多数的陪嫁,看到慧心和慧明两位公主孤苦无依,孟大人还是把其中的四家铺子做为日后的嫁妆给了她们。
这些年来,这四家铺子仍由孟家留在京城的管事经营,以前两位公主住在宫里,管事们不能进宫。
半年前,佳柔长公主要出宫静修,大雍还没有过待字闺中的公主出家的先例,佳柔长公主既不能出家,甚至也不能在紫竹观长住,因此,永嘉帝便将距离紫竹观不远的一处宅子赐给了佳柔长公主。
按理说公主们在成亲之前是要住在宫里的,但是佳柔长公主摆明是不准备出嫁了,现在给她赐府也无可厚非。
佳柔长公主是太上皇的老来女,她比慧心这个侄女还小一岁,加之她一心向道,甚少与宗室女眷来往,慧心和慧明反倒是与她最亲近的。
佳柔长公主开府,慧心公主悄悄去求了皇后娘娘,皇后又替她们在永嘉帝面前说了不少好话,因此,她们二人得以与佳柔长公主一起出宫,暂时便住在长公主府中。
佳柔长公主虽是她们的长辈,但是年龄摆在那里,加之佳柔长公主一天十二个时辰,足有十个时辰在打坐,她带出宫的嬷嬷们也和她一样,不是念经就是打坐,因此,慧心和慧明搬过来之后,过得比以前在宫里时自在多了。
比如今天,慧明公主就能避开丫鬟婆子独自出门,放在以前这是做梦也不敢去想的事。
此时,她正小心翼翼地坐在那里,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秋哥哥,皇后娘娘给姐姐和我各看中一门亲事,一位是翰林院庶吉士尤琅,一位是太常寺寺丞姜绍元,皇后娘娘说这都是好亲事,我我”
其实上次赏花会后,皇后娘娘便把她们叫进宫里,还把几位条件不错的驸马人选列出来让她们挑选,姐姐说请皇后娘娘做主,她也跟着一起说了,但是心里却是越发忐忑。
姐姐已经给她分析了,杨胜秋贵为状元郎,皇帝是不会让他尚主做驸马的。
天下尚未一统时,曾经发生过一次兵变,那次兵变发起人,便是太祖的妹夫,大雍朝第一位驸马。
而在太祖年间,最大的一起贪墨案里,竟有两位驸马参与其中,太祖大怒,自那以后,直至今日,大雍朝的驸马,便只是一个只领俸禄不用干活的闲职。
驸马们的主要工作,便是陪伴公主,哄公主欢心。
因此,驸马们在公主面前往往伏低作小,公主们对驸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都是常态,若是遇到做事讲究的公主,对驸马厌倦之后,便会赏他一纸和离书,一拍两散,各不相欠;可若是那些做事不讲究的,连和离书都不会给,直接便把新欢带进府里昏天黑地,驸马们敢怒不敢言,只能任由头顶郁郁葱葱。
如佳宜长公主那样,成亲二十年还把驸马当成宝贝的,大雍朝也只有这么一位。
而她的几位姐妹,除去待字闺中的佳乐和一心想要成仙的佳柔,其他两位,佳宁去父留子,佳安养了二十多个面首,年龄都能给她当儿子了。
慧明公主不是小孩子了,她知道杨胜秋贵为状元郎,是不会甘心整天陪在公主身边的,她更知道皇帝也决不会让想要重用的人去做驸马的。
她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可她却就是不甘心。
她不甘心尚给一个不喜欢的男人,她更不甘心眼睁睁看着杨胜秋迎娶其他女子。
她望着杨胜秋,不知何时,已是泪眼婆娑。
耳边响起杨胜秋温柔的声音:“尤朗和我是同科,姜绍元是今年散馆的庶吉士,他入仕便是正六品,仕途一片光明。这两位人品相貌都是一等一的,也难怪皇后娘娘会说这都是好亲。”
慧明公主抬起泪眼朦胧的眼睛,今天的杨胜秋没有戴着她送的那支木簪,但是她知道,杨胜秋是戴过的,她听说以后激动得整晚没睡。
“这都是好亲,可我不喜欢”
一只温热的手掌抚上了她的脸,慧明公主瞬间绷紧了身子,如同有一团火,从脸上蔓延到全身,她知道自己的脸一定很红,那只手在她脸上轻轻摩挲,她想起很小的时候,也有人轻抚她的脸,但这感觉却又是不同,小时候的记忆是慈爱,而现在是喜欢,是男人对女人的喜欢。
秋哥哥是喜欢她的吧,就像她喜欢他一样。
慧明公主鼓足勇气抬起头来,却毫无防备地撞进杨胜秋漆黑清冷的瞳孔,心跳猛地颤了一下。
杨胜秋身上的气息与他的气质一样,淡淡的,冷冷的,如同薄雾般将慧明公主笼罩其中。
慧明公主心中无限柔情,可是伴随着柔情的却是忐忑和不安。
那只手太温暖,是她自从失去父母之后便不曾感受过的,这种感觉实在太好,好得让她想要沉浸其中,哪怕是万劫不覆,她也心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170-180(第7/15页)
情愿。
可是那只手还是抽了回去,就像是那些在东宫里的时光,完完全全彻彻底底从她的生命中抽离。
慧明公主想哭,可是却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
“秋哥哥,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足够了,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
她的手轻轻抚上自己的面颊,那里似乎还留有杨胜秋手掌的温度,她想,这是她与杨胜秋离得最近的一次,近到他摸了她的脸。
慧明公主站起身来,她冲着杨胜秋深深一礼:“我要回去了,姐姐一定正在找我,秋哥哥,今天谢谢你了。”
谢谢你来赴约,也谢谢你的温柔对待。
“你等等。”身后,杨胜秋忽然叫住她。
慧明公主心中惊喜,她停下脚步,缓缓转身,再一次撞上杨胜秋的眸子,这一刻,她如置身在一片温柔的湖水中,她从不知道,原来人淡如菊的秋哥哥,也有温柔如水的一面。
而这份温柔,是给她的。
少女的心中小鹿乱撞,心跳声甚至盖过了杨胜秋的声音,直到杨胜秋重复了一遍,她才反应过来。
“中秋宫筵,我会进宫,到时你也会去的吧?”
慧明公主怔了怔,中秋宫筵啊,佳柔长公主一早就决定不去了,她和姐姐也不想去,她们在宫里是多余的存在,越是这种场合,便越是会有人找她们的麻烦,若是佳柔长公主也去,她们还能跟在她身边,如青川县主那种人,顾忌佳柔长公主,不会对她们太过份。
可是现在佳柔长公主已经表明不会去了,她们自己去,肯定又会像上次在赏花会上一样被人算计。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她和姐姐也已经准备好,到时便推说身子不适,就不去了。
可是现在杨胜秋突如其来的一问,慧明公主却犹豫了。
中秋宫筵,秋哥哥是会去的。
是了,她们姐妹虽然身份尴尬,但是对于这样的宫筵,却也可以自己决定去或不去,但是秋哥哥却不能,只要不是病得爬不起来,他都要去,必须去。
慧明公主又一次迎上杨胜秋的温柔目光,到了嘴边的那句“我不去”便再也说不出口了。
“我会去,只是宫里规矩极多,我们可能见不到面。”
杨胜秋柔声说道:“只要想见就一定能够见到,中秋月明日,我在宫里等着你。”
慧明公主嗯了一声,声音低得连自己也听不清:“我,我也等着你。”
说完这句话,她便转身快步走了,她不敢回头,不想让杨胜秋看到她那又羞又喜的样子。
慧明公主没有回头,所以她并没有看到,在她身后,杨胜秋眼中一闪而过的惋惜。
出身尊贵又心思单纯的姑娘,是他喜欢的,可惜她的这份尊贵却不能给他带来半分好处。
杨胜秋想起刚刚慧明公主提到的两个名字。
尤朗是寒门进士,更是一门双进士。
他的兄长是上一科二榜的最后一名,没有考上庶吉士,外放了云南府下辖的一个县里做了一名知县。
尤朗考的比兄长要好,他是二榜第二十八名,并且考上了庶吉士,在翰林院观政三年,如果他没有尚主,那么散馆后他很可能会入都察院,磨练几年后,他会调往六部,按部就班地开启他的仕途。
可如果他尚了慧心或者慧明中的一位,那么他的仕途没有开始便要结束了。
他会在翰林院里再混三年,三年的庶吉士散馆后,他便回到公主府,关上门做他的驸马爷。
他这一生,如果还能再启仕途,那就只有等到公主厌了,给他一纸和离书,和以前那些被和离的驸马一样,他会得到一个外放的机会,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做一个六七品的父母官,但是也不会走得太远,一般都是止于正五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驸马们并不想被和离,毕竟,驸马是正三品,三品降到六七品,落差太大,不但会被人当成笑料,自己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因此,几乎每一个被和离的驸马爷,都会捶胸顿足,指天发誓,抱着公主的腿苦苦哀求。
杨胜秋叹了口气,他已经看完了尤朗的一生,那么多年的寒窗苦读,曾经的意气风发,最终会在对镜画眉中磨灭殆尽,变成趴在公主脚下的一条狗。
杨胜秋又想到了慧明公主提到的另一个人,姜绍元。
姜绍元与尤朗不同,他出身世家大族,可惜他却是个嗣子。
而姜家也一早就表明态度,把他扶到正六品的位子上,便仁至义尽了。
现在姜绍元就是正六品,以后的日子,不会再有家族的托举,他只能靠自己。
这多半是不成的。
所以姜绍元若是能尚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条捷径。
可惜姜绍元如果知道他要尚的那位公主不是当今皇帝的女儿,而是先太子的遗孤,姜绍元可能悔得肠子都要青了,早知会是这样,那日他就不会去参加赏花会了。
杨胜秋冷冷一笑,这种连个六品官都要靠家族谋来的废物,也只配陪公主解闷了。
杨胜秋从窗户里看到慧明公主坐上轿子,那顶小轿渐渐消失在视线里。
杨胜秋正正衣冠,推门走了出去。
离开了古董铺子,杨胜秋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冯府。
冯恪正在书房里练字,这是冯恪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习惯,无论多忙,每天他都要抽出一个时辰练字。
杨胜秋进来,冯恪没有抬头,依然在专心致志练字。
直到一张大纸写完,冯恪放下笔,净了手,这才抬眼看向一直站在那里的杨胜秋。
“来了?坐吧。”
杨胜秋道谢,小心翼翼地坐下。
冯恪冷眼旁观,从杨胜秋还是一名举人的时候,冯恪便注意到他,可却还是第一次,在杨胜秋脸上看到紧张和拘谨。
“说吧,何事让你这般局促不安?”
虽然两人全都坐着,但是冯恪身上那久居高位的气势,还是让杨胜秋感到一种从上而下的威压。
杨胜秋缓缓心神,却站起身来,冲着冯恪深深一礼:“恩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冯恪与杨胜秋有师生之名,却并非传道授业的师生,而纯粹就是官场上的师徒,冯恪每年都会收上几个学生,都是他看上,且前程似锦的年轻人。
此时,冯恪缓缓抬起眼皮,目光在杨胜秋脸上扫过:“有求于我?”
杨胜秋:“是。”
冯恪:“何事相求?”
杨胜秋咬咬牙,嘴唇抿成一线,终于,他横下心,声音不是一向的平静,而是多了几分少年人应有的兴奋和紧张。
“学生对贵府五小姐倾慕已久,一心求娶,还请恩师成全!”
第175章 求娶(一更)
冯恪有四子三女,其中老三和老四都是庶出,长女和次女也是庶出。
杨胜秋口中的五小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170-180(第8/15页)
是冯恪的次女冯雅兰,她在冯家这一代堂姐妹当中排行第五,冯佳荷排行第七。
冯恪的发妻钟夫人与他是指腹为婚,两家门当户对,两人更是青梅竹马,冯恪为钟夫人写过很多诗篇,两人伉俪情深,相濡以沫,钟夫人更被称为闺中典范。
冯恪有五名妾室,除了老三的生母二姨娘是钟夫人给抬的,其他四个都是别人送的。
冯雅兰的生母是三姨娘,她出身书香门第,虽是庶女,却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又生得清丽脱俗,冯恪很喜欢她。
世人只知道冯佳荷,却很少有人知道冯家还有一位冯雅兰,就连杨胜秋也是花了很多心思才知道,冯雅兰在父亲面前得到的宠爱,丝毫不逊冯佳荷。
只是她是个聪明人,从来不在人前出风头,事事都以冯佳荷为先,因此,就连钟夫人对这位庶女也是称赞有加。
然而冯雅兰的亲事,却迟迟没有定下来,她已经十八岁,比她小的冯佳荷去年便成亲了,可也正是因为冯佳荷做了三皇子妃,冯家所有未婚的儿女,亲事都要从长计议。
有了三皇子这位乘龙快婿,冯家便和三皇子牢牢地绑在了一起,连带着冯家的姻亲,也都成了三皇子的人。
这就意味着,冯雅兰的夫家必须要是三皇子的助力。
但是她庶女的身份,终究还是限制了她。
比冯家高的门第,不会让一个庶女做当家主母,而要仰冯家鼻息的那些人家里,冯恪又挑不出合适的。
此时,杨胜秋毛遂自荐,是冯恪意想不到的。
他看着杨胜秋,冷冷一笑:“老夫以为你想做驸马。”
杨胜秋的脑袋嗡的一声,他自以为小心谨慎,可是却还是没能逃过这条老狐狸的耳目。
杨胜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恩师在上,学生寒窗苦读,只为了一朝报效朝廷,又怎会生出做驸马的心思。”
冯恪笑了笑:“是吗?”
他从下面抽出一张纸,铺在书案上,侍童察言观色,连忙上前研墨,冯恪提起笔,继续练字,把杨胜秋晾在了一旁。
一个时辰后,杨胜秋走出冯府,他在门前略一停留,转身绕到冯府的侧墙,从那里可以看到绣楼一角,那是冯家三位小姐住的绮琴阁,如今还住在那里的,只有五小姐冯雅兰。
杨胜秋伫立一刻,叹了口气,依依不舍地走了。
他走出很远,还能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他知道冯家的人躲在暗处,正在看着他。
对于冯恪的漠视,杨胜秋并不在意,他有信心,冯恪很快就会答应他的求娶。
有着强大背景的燕侠,还要冒着成为皇帝眼中钉的风险,忍辱负重迎娶梁王府的大郡主,而他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就更加没有权力挑剔了。
他知道自己的处境,更知道等到状元的新鲜劲过了,他也只是一个在翰林院苦捱的小官而已。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抓住他能抓住的一切,而冯恪便是他现在能抓住的最粗的那根藤。
之所以他把冯恪当做藤,而非大树,是因为大树只能永远依靠,依靠得久了,一朝离开便连站立的能力都没有了。
而藤却不一样,他能借着这根藤一飞冲天,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终有一日,他能借力高飞,飞到他想要达到的高度。
而冯恪便是这根藤!
冯恪是个老狐狸,杨胜秋不敢保证自己能从一众门生中脱颖而出,所以当务之急,是把自己和冯恪牢牢绑在一起。
而最好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联姻。
冯恪当然还有几个侄女,但侄女毕竟是比不上女儿的,哪怕那个女儿只是庶出,换成糊涂的或许会做出偏心侄子侄女的事,但是冯恪不同,他非常看中自己的子嗣,无论嫡庶,每一个子女都会悉心培养,反之,他的那些侄子侄女们,在他面前甚至比不上那些门生。
而冯雅兰,就是杨胜秋此时能给自己找到的最好的亲事。
只要娶了冯雅兰,他便是冯恪的女婿,是三皇子的连襟!
杨胜秋走得不紧不慢,但是每一步都很稳,他走出冯府所在的巷子,坐上自己那顶平平无奇的轿子,消失在人流之中。
书房里,冯恪写完最后一笔:“走了?”
“是,他看着绮琴阁站了好一会儿。”
冯恪嗯了一声,杨胜秋是他近年最看好的一个,至于和慧明公主的事,冯恪相信杨胜秋知道怎么做。
儿女情长哪里比得上青云直上?
越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人越懂这个道理。
因此,冯恪从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若是杨胜秋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从一开始就不配做他的学生。
至于他和冯雅兰的事,冯恪虽然没有同意,但是也没有一口回绝。
这件事,他要好好想一想
此时,三皇子府。
三皇子正看着那不断搬进来的箱子眉开眼笑。
那些箱子里,装的是一锭锭的银子。
十五只樟木箱子,每箱一千两,总共一万五千两!
这一万五千两不是银票,而是现银,白花花的现银!
不夸张地说,三皇子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子。
谁家不用银票啊,偏偏这甄公子却是拉了一马车的银子给他送过来,就问这白花花的银子放在面前,谁能受得住?
对于三皇子而言,一万五千两不是大数目,可是十五箱银锭子却亮得他睁不开眼。
三皇子心情大好,如果说还有什么比银子更能让人心情好的,那一定是金子,金龙的金,金銮殿的金!
他想赏赐,可是却又想起甄公子不是他的奴,而是他参股的东家。
既是这样,那就不能赏。
三皇子想了想,对站在那里傻站着的大壮说道:“和你家公子说一声,中秋那日,随本皇子一起进宫赴宴。”
大壮瓮声瓮气地答应了一声,便回去复命了。
三皇子笑着对身边的公公说道:“你看,甄公子的这个随从是不是有些意思?”
公公忙道:“是个憨的,三爷若是喜欢这样的,奴婢就学他的样子。”
三皇子笑骂:“滚一边去,又给爷抖机灵。”
第176章 要进宫了(二更)
中秋宫筵,并非皇室的家宴,这一天,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能携家眷一起进宫赴宴,而甄公子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是他可以跟着三皇子一起进宫,如他这样的身份,只要皇子们高兴,多带几个也无妨。
三皇子心里清楚,甄大公子要钱有钱,要船有船,金银珠宝珍稀物件一样也不缺,且,那位据说身体不好,刚刚这个大壮,每个月都会拿着方子去四时堂去做药丸子,三皇子让人去打听过,那是补身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药材,年轻人可没有这样补的,四时堂坐堂的大夫也说,这位十有八九是大病初愈,伤了根本,要小心翼翼地养着,没个三五年也缓不过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170-180(第9/15页)
所以难怪甄公子身边没有女人,他那身子骨,送个女人给他,就是想要他的命。
可是三皇子更清楚,天下所有的富商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权力。
因此,有钱后捐官的比比皆是,不想当官的,也会削尖脑袋往官场里钻。
甄公子起点太高,一来就是和王孙贵胄做生意,这样的人,给他一个六七品的小官,他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可是再大的官,他也没有那个本事,所以最好就是能在权贵圈子里如鱼得水,靠山多了,生意更好做,儿孙们跨越阶级便易如反掌。
比如这个能出席宫筵的机会,三皇子相信甄公子一定如获至宝。
果然,那个憨憨笨笨的大壮,很快又回来了,这一次是来替他家主子道谢的,只是道谢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也是瓮声瓮气的。
三皇子很满意,他忽然觉得用这种憨人也不错,比那些嘴上抹油的更让人放心。
这种事,三皇子不用去说,他只要一个眼神,就有人给他去办了。
次日,便有三个没净身的少年送到他面前,都是粗粗壮壮,说话直来直去,但,和那个大壮一样,眼里有光。
三皇子点点头:“送到小刀刘那里,收拾干净,养好身子就送过来当差吧。”
放在身边当差的,还是阉了更放心
因为这个能进宫的机会,萧真特意跑来蹭饭,收获了甄五多一串白眼。
他终于明白,宝贝大孙女为何会喜欢这个熊儿子,这小子会投其所好,比如进宫吧,这小子算准了大孙女会想去,就跑过来了。
“真的?我真的可以和你一起进宫白吃白喝?哎呀呀,不知道宫里御厨的手艺比我师父如何,我一定要好好尝一尝。”
萧真想笑,还真有人想到宫筵上大吃大喝,不知道宫筵是根本吃不饱的。
他微笑:“好,到时让秀秀给你易容,扮做我弟弟,不过我们上不了正桌,只能和那些不入流的宗室和外戚们坐在一起,要委屈你了。”
不入流的宗室是那些虽然同样住在宗室营,可是血缘上已经和皇室离得很远的人家,且,他们还不争气,混得也不好。
至于不入流的外戚,则是皇子侧妃的娘家,当然如果这娘家里有身居高位的父兄,那情况便又不同,不过那样的人家,也不会让女儿去给太子或者三皇子以外的皇子们去做侧妃。
赵时晴觉得这样也挺好,离主桌远,反而更自由。
现在她是甄宝,不过不是甄宝姑娘,而是甄宝少爷了。
“我终于有机会见识一下鹰钩鼻家族的风采了!”赵时晴很开心,恨不能明天就是中秋。
万如意不解:“鹰钩鼻家族?很好看吗?”
她还没见过鹰钩鼻,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赵时晴拉住她的手:“不好看,丑死了。”
万如意也不在意,继续忙自己的事。
她喜欢一切手工,她也有一双巧手,无论是易容,还是裁衣刺绣剪窗花,她都是一学就会,纪大娘只是教她做花卷和糖三角,她就自己摸索着做出了面花、面鱼、面刺猬。
她心思单纯如白纸,每天沉浸在手工的乐趣中,便觉得自己很幸福。
赵时晴却开始忙碌起来,她要做新衣裳,出席宫筵的新衣裳,一模一样的衣裳鞋袜做了三套,就连身上戴的玉佩和荷包也是如此。
凌波问她为何要做成一样的,赵时晴回答:“万一有人故意把茶水洒在我身上,万一有人把我推到湖里,万一有人等下,我去看看话本子,话本子里全都有。”
凌波:“话本子里那些都是对付女子的,您都女扮男装了,不适用!”
赵时晴双臂交叉护住胸口:“出门在外,男孩子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
凌波连忙转身,小跑着躲到外面哈哈大笑。
赵时晴顺便又给萧真做了三身,和她的一样,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她又准备了很多封红,每个封红里装的都是金豆子。
她把做好的新衣裳拿到万如意面前:“如意姑姑,用你的那双巧手,在这些衣裳里面缝几个口袋,一般人找不到的口袋。”
这一次甄五多都看不下去了:“你要在口袋里装什么,可不要想着带武器进宫,外公老了,外公只有你这一个孙女,你就可怜可怜外公吧,不要死在外公前面。”
赵时晴连忙拍拍小老头的肩膀:“外公放心,我可没有那么傻,我和你说啊”
接着几天,小乖便一天到晚不着家,后来还把三千两也带出去。
晚上三千两回来,累得一头扎进甄五多怀里:【把鸟阉了吧,鸟不想当鸟了。】
甄五多:难得有个能和他语言交流的,可是说出的话,他怎么听不懂呢。
而小妖,在听说赵时晴不能带她一起进宫之后,就在夜深人静时,和大胖一起偷摸着去了皇宫,不就是进宫吗?他们俩出出进进了好几次,那些羽林军就像是没看到一样,哪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小妖认了两个干姐姐,至于大胖,那个不要脸的,竟然和一只白猫看对眼了,回来后还和小妖吹嘘,说他要有个穿黄马褂的宫猫儿子了。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转眼便到了中秋,纪大娘和万如意做了很多月饼,月饼模子是万如意亲手刻的,赵时晴吃完月饼,也到了该进宫的时辰,这是她第一次进宫,她很珍惜这个机会。
第177章 宫门(一更)
赵时晴早早来到如意舫,和萧真一起前往三皇子府。
看着面前和自己一样,一身簇新的萧真,赵时晴摇摇头,给萧真做的新衣,是按照萧真的真脸做的,会衬得萧真更加丰神俊朗,可惜现在萧真顶着一张丑了巴几的假脸,好看的衣裳穿在他身上,也是平平无奇。
“怎么忽然不高兴了?”萧真一直在留意小姑娘的神情,看到她眼中瞬间的失望,心里也跟着空空落落。
“没什么,就是你太丑了。”赵二小姐觉得吧,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口是心非,所以她选择实话实说。
萧真沉默了。
他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假脸,丑的是甄贵,关他萧真什么事?
萧真忍俊不止,望向赵时晴:“你今天的样子很可爱。”
赵时晴无语望天,她让秀秀把她易容成貌比潘安玉树临风的美男子,结果呢,甄五多听到后立刻反对,还说越是贵族圈子便越是复杂,如她这样无权无势又长得貌美的男孩子是很危险的。
于是秀秀听了甄五多的话,给她弄了一张白白净净却五官平平的脸,且,看上去只有十二三岁,分明就是一个比她还小的小孩!
现在的她,和萧真走在一起,就是哥哥带着小弟弟。
兄弟二人到了三皇子府,没有进门,只是在三皇子一行出来时,兄弟二人遥遥一礼,三皇子冲他们微微颔首,便上了马车。
兄弟二人也上了自己的马车,远远地跟在皇子府车队后面。
三皇子在宫门前下了马车,虽然他是永嘉帝最宠爱的儿子,可他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