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80(2 / 2)
“当然可以,你说,什么条件?”
赵时晴冷冷一笑:“我还没想好,等我想好再说,反正我万姑姑也没在这里,你着急也没用。”
有那么一刻,她差一点就说要把杀害时家的幕后黑手千刀万剐,可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下了。
没用!
幕后黑手是永嘉帝,老头子能扳倒永嘉帝吗?
只看现在,根本不能!
她若是说了,好了,你想报仇,那就先助老夫重新坐上那张龙椅吧。
你一个小丫头当然没有这个本事,但是你外公有钱有人,你梁王府有钱有兵。
我呸!
半截入土了,还要假装清纯小白兔,朕什么都不知道,朕被妖妃骗了,坏事都是妖妃和鹰钩鼻做的,朕是被蒙蔽的。
谁信啊,当年老二害死老大,你会不知道?
不是你姑息养奸,那对母子的胆子会越来越大?
不过,该为万姑姑争取的,还是要争取,趁着老头子最愧疚的时候争取,远比回到京城冷静下来之后得到的更多。
“我万姑姑早已心如止水,她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肯定也不想多个爹。”
赵行舟一想也是,万如意四十岁了,这个年纪,别人早已儿孙满堂,可她怕是这辈子也不会有亲生骨肉了。
以前不知道自己有父有母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又知道自己本该是公主,再看看其他公主过的是什么日子,再对照自己,怕是会对自己这个父皇心生怨怼。
赵行舟想起了戚太后,母后若是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很生气。
“老爷子,万姑姑之所以会这么惨,是因为亲娘遗弃,亲爹漠视,她现在还不知道,不如您老人家趁着这个机会给万姑姑一点甜头,她一无所有,甚至就连户籍都是我们替她弄的,是假的。”
“对啊,走,回去,老夫要修书一封,走!”
赵时晴连忙在前面带路,回到屋里,赵行舟立刻写了一封信,赵时晴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偷看。
信是写给宗人府的,赵行舟说他认了一个义女,名叫万如意,拟封佳宝公主,京城赐府第一座,京城附近皇庄两座,实封五百户,另赐庄田六十顷。
太上皇只给了一个数目,至于那实封五百户的封地在哪里,六十顷的庄田又在何处,这就不用他操心了,自会被安排妥当。
写完信,赵行舟看着赵时晴,刚刚这小丫头就那么直勾勾偷看,他没有阻止,现在小丫头也应给出态度。
“现在你总该说出万如意的住处了吧,否则封赏往哪里送?”
赵时晴伸手:“你就不怕我万姑姑这个公主的头衔还没坐稳,就被人灭口了吗?
鹰钩鼻家族会任由我万姑姑活着?
还是您老人家修道成功,能够御剑飞行,嗖的一声就到京城,大喝一声,叫来天兵天将把我万姑姑保护起来?
您老人家全都做不到吧。
既然做不到,那就要认清形势。
您既然想给万姑姑当爹,只要她愿意,我迟早会让你们父女团聚。
您老人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70-280(第6/19页)
大可放心,我是不会帮别人养孩子的。”
最后一句话,还不忘再朝赵行舟的心口上捅一刀,直捅得老头子直喘粗气。
不气,不气,朕不气,熊孩子虽然气人,说得却有道理,老二若是知道如意还活着,一定不会放过她。
如果老大还在,哪怕朕不在京城,老大也能护住如意。
这一刻,赵行舟比任何时候都要怀念那个死去的皇长子。
皇长子小的时候,朕也是很喜欢的,可是后来有了老二,老二比皇长子更会讨人喜欢,也更有魄力有手段,朕也曾经动过改立老二为太子的念头。
但这念头一出来,就被朕压下去了。
朕与元后是少年夫妻,虽然后来元后死了,莺莺燕燕越来越多,但是朕对元后的感情是真的。
老大是嫡长,朕若是改立老二,朝中老臣们也不会答应,再说,老大这个太子虽然无功,却也无过。
只是朕没想到,后来出了那么多事。
朕当然知道那一切都是老二的手笔,但是那个时候,朕也是有苦难言。
继后王皇后的侄女经常进宫,有时还会在宫中小住,后来嫁与吴王世子为妻,成亲七月生下一个足月男婴,其后吴王世子毒发身亡,王氏承认自己与外男有染,担心吴王世子追究,便杀夫自保。
吴王大怒,率兵进京,要为儿子讨个说法。
为了安抚吴王,朕杀了王氏,废了王皇后,王家抄没,男丁流放,吴王虽然被安抚住了,但是流言却指向了朕。
那王氏没出嫁前养在深闺,除了进宫,并没有机会接触外男,而那王氏到死也没有说出腹中孩儿的父亲。
因此,所有人都认为,那个孩子是朕的!
那个时候,折子一筐筐抬到御前,甚至还有人让朕下罪己诏。
偏偏这时,老二对老大动手了,有人弹劾老大不理政务,朕当时是有私心的,想着可以趁机转移战火。
可是事情越演越烈,老二出手太狠,等到朕察觉不对时,老大已经死了!
而朕身边也是危机四伏,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王氏的事,十有八九也是老二的手笔。
谁能想到,朕竟被自己的儿子算计了。
朕那时还在安慰自己,毕竟朕也是踏着兄弟的鲜血登上皇位的,而现在这个人换成了朕的儿子,真正的帝王就应该如他这般有谋略有手段,也足够狠毒。
朕那时一心修道,想着不如就此退位,专心修仙,逍遥自在。
现在想来,朕是在自欺欺人。
朕若是知道,那个孽障不是朕的亲生骨肉,朕绝不会姑息。
可惜,那个时候朕并不知道。
第274章 错都是别人的(两章合一)
风雨被阻隔在了屋外,糊着油纸的窗子不知何时破了一个洞,还没来得及补上,雨水从外面灌进来,又沿着窗棂往下流,滴滴答答,赵时晴把笔洗放在地上接水,不多时便接得满满的。
赵时晴把笔洗里的水顺手倒进屋里的一口大水缸,再把笔洗重新放好。
赵行舟的思绪被她一连串的动作打断,他看看那只笔洗,又看看屋里那口不合时宜的大水缸。
“为什么要把水缸放在这里,不是应该放在灶间吗?”
屋里一灯如豆,赵时晴就坐在最明亮的那处,烛光映在她的脸上,多了几分平日里没有的温柔。
可是她看向赵行舟时,那一瞬的温柔便无影无踪,她站起身,一把抓住赵行舟的胳膊,赵行舟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已经被她拽到那口大缸前。
水缸里倒映出一老一小两张脸,赵时晴指着水中倒影:“山上没有镜子,这口大缸可正衣冠,还可以看清楚脸上有没有眼屎和饭粒。”
赵行舟诧异,他直觉赵时晴拽他到缸前,绝不是为了告诉他,这口大缸可以当作镜子使用。
一定还有什么,是赵时晴还没有说出来的。
“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不用绕圈子。”赵行舟道。
“好啊,这可是您让我说的,不是我非要说的。”赵时晴爽快答应,可是脚下却没有移动,一老一少仍然站在大缸前,画面诡异又有点可笑。
“那妃子的儿子做了皇帝,按理,她是要封太后的,可是她却不是,老爷子,您是得道高人,一定知道个中原由吧,不如说说?”
赵行舟脸上僵了僵,明明是他在问赵时晴,怎么又变成赵时晴在问他?
“老夫如何知晓。”
赵时晴在心里翻个白眼,我给你面子不提丽妃,只说那妃子,你就顺竿爬,是不是你以为只要不承认自己就是老皇帝,你替别人养儿子的事情就能一笔勾销?
美得你!
她伸手入怀,掏出了赵行舟刚刚写的那封信。
赵行舟一怔,连忙看向桌上,桌上空了,不知什么时候,赵时晴已经把那封信揣进怀里了。
赵时晴把那封信在赵行舟面前晃了晃,抢在赵行舟伸手欲抢之前又揣进怀里,论起手快,赵行舟哪里比得上她。
她只是提醒赵行舟,这封信足能证明他的身份,您老就别装了,多没意思啊。
赵行舟忽然觉得这屋里很热,脸更热!
“丽,那妖妃虽然被过继到嫡房,但是却改不了小家子气,平日里掐尖要强,小肚鸡肠,偏又是个没脑子拎不清的,若是让她做了太后,不仅会把后宫搅得永无宁日,甚至还会影响前朝,给皇给她儿子拖后腿。”
赵时晴点点头:“我原本以为您老是个糊涂的,现在看来,您不糊涂。
您既然不糊涂,那为何还会识人不清?把祖宗留下的千秋基业拱手让人?”
赵行舟松了口气,这个问题他刚才已经想过了,他早就有了答案。
“因为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他不是我的亲生骨肉!
我也没有想到,丽妃和魏家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混淆皇室血脉!
你相信我,我是真的不知道,也没有想到。”
赵时晴一瞬不瞬地看着水中的倒影,屋里的光线并不明亮,水中的倒影更不清晰,但是她看得很认真。
而对于赵行舟的回答,她却只是付之一笑。
“好,正如您所说,您不知道那人不是您的血脉,您把他当成了亲生骨肉。
那么先太子赵显是您亲生的吗?还是说先太子赵显也是您替别人养的儿子?”
赵行舟现在最听不得的就是“替别人养儿子”这句话了。
他立刻冲口而出:“当然不是,显儿是朕的亲生骨肉!”
好吧,连老夫都不说了,直接朕了。
天天喊着去修仙,修来修去最在乎的还是自己头上的颜色。
赵时晴伸手入缸,啪的一声拍在水面上,将赵行舟的那张老脸打得支离破碎。
赵行舟看着她的动作,赵时晴的手就像是真的打在他的脸上,他下意识地后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70-280(第7/19页)
几步,他在水中的倒影彻底消失,只留下赵时晴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一切。
赵行舟知道赵时晴要说的是什么,他站在赵时晴的身后,似乎只要赵时晴不回头,他就可以避开这个话题。
然而,赵时晴却转过身来,目光清澈,笑容温柔。
赵行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有什么好回避的,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而且,还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他很想有一个这么有趣又可爱的小女儿。
他老来得女,也有一个小女儿,可惜性子清冷,十岁就想出家,如今还不到二十,却比他还像一个出家人。
因此,他第一次见到赵时晴时就很喜欢,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古灵精怪,直到现在,他仍然很喜欢这个小姑娘,是那种长辈对晚辈的喜欢。
人和人之间需要缘分,他觉得他和赵时晴就很有缘分,这个小姑娘就应该是他的女儿,当然,孙女也行,外孙女也行,总之,这孩子就应该是他家的孩子。
越是这样,有些话便越是说不出口。
他不知道要怎么和自己的女儿或者孙女说这些事。
见他欲言又止,赵时晴便替他开了头。
“吴王出京的时候,恰好就是先太子住进无极观的时候吧。
那时朝堂内外风声鹤唳,所有人都在谈论小王氏腹中胎儿的父亲,您老人家的处境一定很艰难吧。”
赵行舟诧异地看着赵时晴,他没想到,赵时晴小小年纪竟然会知道这件事。
因为这件事早已被按了下去,没有人再提起了。
“你才多大,是谁和你说的这些?”
赵时晴知道,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比如,她的身份。
“我姓赵,梁王府的那个赵,我是老梁王的养女。”
她不知道赵行舟有没有让人查过她,但是无论查没查过,现在她亲口认下,这是一种态度。
果然,她没在赵行舟脸上看到惊讶,她继续说道:“但是我养父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说起过这件事。
我之所以会知道,是因为吴王世子所中之毒,与害死我养父的那种毒是一样的。
他们都是喝酒引发心疾而死。
对了,先太子虽有眼疾,但是他的死因也是酒后心疾吧。”
赵时晴把话说到这里便顿住,赵行舟的嘴角抖了几下,终于艰难开口:“小王氏肚子里的孩子和朕没有关系,朕那时一心向道,早已不近女色。”
“而显儿那时他患了眼疾,可是却又不想让人知晓,便找了借口躲到无极观里,暗中遍寻名医,但是却没有任何效果,最终还是失明了。
加之他离开朝堂已久,百官不知就里,本就多有微词,他知道后更加郁郁,总是乱发脾气,朕也是有心无力。”
赵时晴想起因为先太子的眼疾而被灭门的时家,她的眼中涌起一片血色,哽咽着说道:“先太子是您的嫡长子,他从五岁就是太子了,他是王朝的继承人,是下一位君主!
您明知他病了,还任由朝臣弹劾他,他寻找的名医不知所踪,您不去调查原因,却对他不闻不问把他冷落一旁,外面对他的流言越来越多,您不下令压制,反而听之任之!
您那时在想什么?”
她当然知道赵行舟当时在想什么?
朝堂上下,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太子的眼睛,太子的颓废,朝臣和百姓的关注点都在太子身上,与其关注老皇帝和小王氏那真真假假又不能明目张胆谈论的奸情,还不如义正言词评价太子的过错。
原本指向老皇帝的矛头全都掉转,指向了太子。
这个时候,太子活着才是错的,他必须死。
所以太子死了,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他瞎了,他的太子之位不保,他是失败者。
做为失败者,他就应该借酒浇愁,他就应该把自己活活喝死!
赵时晴的泪水无声落下,她直勾勾地看着赵行舟,她虽然点到为止,但是赵行舟知道,她看出来了!
赵行舟被她看得有些心虚。
但是他不明白,赵时晴为什么会流泪。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姑娘的泪水,在他的印象里,小姑娘嘻笑怒骂,至情至性,唯独没有见过她哭。
难道是因为梁王府?
“梁王和显儿好像没有交情吧。”
赵时晴摇摇头:“我之所以叫赵时晴,是因为我姓赵,也姓时。
我们时家只是吴地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就是因为我父亲收留了擅治眼疾的杨老太医,我们时家便被您的好儿子灭门了。
而我,时家唯一的幸存者,是被野狗从坟坑里刨出来的。”
赵时晴说的很慢,声音平静,但是每一个字都像是浸着血,眸子里是化不开的黑沉,犹如多年前那个不见月也不见星的杀人夜。
闷得透不过气的屋子里,赵行舟却连打了几个冷颤,他跌坐在暗处,五官笼罩在阴影里,看不清他的神情。
“显儿显儿是朕的第一个孩子,朕与元后是少年夫妻,显儿显儿是在朕与元后的期盼中出生的,朕”
他忽然说不下去了,他的喉咙堵得难受,他是帝王,但他也是父亲。
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解释这些,别说是赵时晴这样的小姑娘,就是老梁王在世,也不敢质问他,而自己更不会向老梁王解释什么。
他闭了闭眼睛,叹了口气。
赵时晴却在这个时候笑了,她的笑声很甜,听不出嘲讽,然而,她说的话,却让赵行舟有一种想要捂住她嘴巴的冲动。
“可惜了,您后来又有了其他儿子,他们的娘还活着,活着的娘会吹枕边风,枕边风一吹,只有三分像人的儿子就变成了十分出色,十分出色的儿子会投你所好,会讨你喜欢。
而另一个没娘的孩子却更加无措,他从小就被架在火上烤,不论他做什么,你都觉得他做得不够好,他是太子,就应该出色,就应该非凡,他做得好是他应该的,他做得不够好,那就是他的罪过。
但凡他做得差强人意,在你眼里都会无限放大,只要有一件事没有达到你的期许,在你眼里,他都变成废材。
没有人给他找补,没有人给他托底。
他最亲的人是您,但是您呢,您最亲的人是他吗?”
字字如刀,刀刀扎在赵行舟心上。
赵行舟用手抹了一把脸:“朕后来也很后悔,可是那时大势已去,对了,朕还有孙儿,显儿的儿子还活着,对,他还活着!”
他怎么忘了,他还有个孙儿。
他以为那孩子早就死了,直到今年过年之后,那个孩子忽然就出现在他面前。
只一眼,他就知道这一定是显儿的孩子,因为这孩子像极了元后!
朕的元后,倾城之姿!
这也是后来后宫再无人能够得到他的宠爱的原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70-280(第8/19页)
哪怕后来的女人能够常伴左右,能够如赵时晴所说给他吹枕边风,可却再没哪个能够得到他的宠爱,他和她们,只有生儿育女开枝散叶。
想到元后,赵行舟心中更加悔恨。
如果那时他没有把心思放在修行上,会不会仍然对元后念念不忘?
如果他对元后的情意没有减退,他和显儿的父子之情就不会淡去,也就不会让老二那个孽障钻空子!
赵时晴不知道就这么一会儿,赵行舟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借口。
好在赵行舟还要脸,没有把心里想的说出来,否则赵时晴的白眼就要翻出天际了。
“唉,那奸妃混淆皇家血脉,罪该万死。”
所以,朕是没有错的。
如果要说朕有过失,那么朕的过失就是没在第一个鹰钩鼻出生后调查丽太妃祖宗十八代。
赵时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这就是皇帝啊,原来皇帝是这样的,开眼了!
赵行舟终于找回了自信,他重又昂首挺胸,看向赵时晴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慈爱:“好孩子,时家因显儿蒙难,朕一定会给你一个交待,这样吧,朕追封你父官职,让朕想一想,追封什么品级”
第275章 认个干娘(两章合一)
赵时晴一直都知道,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疼爱自己的孩子。
更何况是皇帝。
皇家无亲情。
赵行舟对前太子赵显有父爱,但不多,或者说从赵显成为太子那一刻,他们之间的关系便发生了改变,是父子,但更是君臣。
而那本就不多的父爱,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赵行舟对永嘉帝也有父爱,但是也不多,当赵行舟迫于无奈让出帝位的时候,这点父爱就没有了。
而赵行舟对于从未见过的万如意,与其说是父爱,不如说是愧疚。
且,这种愧疚是有时限的,这个时限不会很长,等到他平静下来,这种愧疚就会越来越淡。
他有好几个女儿,他看着她们从玉雪可爱的小团子可成娇俏可人的少女,又变成雍容华贵的长公主,这些独属于父女之间的经历,是半路回来的万如意比不上的。
父爱本就不多,本就是几个人平分,现在又来了一个,属于万如意的份额又能有多少?
赵行舟还在琢磨给时父的追封,时父只是一介平民,能够追封的品级有限。
赵时晴忍不住说道:“您这追封在阴间有用吗?比如能优先投胎?投个好胎?”
赵行舟一怔,还是第一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阳间的追封在阴间有没有用?
朕如何知晓?
见他怔愣,赵时晴耸耸肩:“看来这追封在阴间没用了,阴间没用,阳间也没用,我家是逃难来的,现在只有我一个活人了,那恩荫于我也没有用,我都不姓时了。”
赵是国姓,她虽是养女,却是在宗人府上册的,除非她犯了大罪,被皇帝撸去赵姓,再赐个狗啊猪啊之类的姓,否则,哪怕她找到自己的亲人,她也还是要姓赵。
赵行舟一想也是,追封肯定是要追封的,追封就要有恩荫,但是时家只有一个孤女,没有男丁,这恩荫给谁?
“你家虽是逃难来的,但是肯定还有亲戚,只是不在吴地而已,让人去找定能找到,即使找不到同宗,也能找到同姓,在同姓中寻个男丁就能继承你父亲的衣钵。
再或者,你去善堂给自己领养一个弟弟,记在你父亲名下,那样你父亲不就后继有人了吗?”
赵时晴嗤的一声笑出声来:“我爹用命换来的恩荫,凭什么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我爹知道他们是谁啊,死了还要替别人养儿子,也不怕我爹从棺材里爬出来吓死他!”
赵行舟被赵时晴这一通输入弄得有些莫名其妙,而且,赵时晴那句明晃晃的“替别人养儿子”戳到心窝子,这还有完没完,句句都要带上这几个字。
他想和赵时晴说说传承的重要,但是小姑娘一副随时要和他单挑的架式,他有点怵头。
主要是今天这一波波的冲击太大,他那颗老心已经疲惫了,不想再被战火波及。
“对了,还有一个办法,你可招婿!”话一出口,赵行舟又摇起头来,“不行,你现在姓赵,你若是招婿,生出的孩子也是姓赵啊。”
听到招婿,赵时晴眨了眨眼睛,咦,这是一个好主意啊。
“您老不是太上皇吗,您和宗人府打个招呼,让我家孩子姓时不就行了。”
赵行舟直咧嘴,现在的小姑娘都不知羞的吗,还没嫁人,就一口一个我家孩子。
可是他也只敢在心里腹诽,不敢说出来,说出来会惹麻烦,这丫头不但会骂人,还会哭,若是像刚刚那样,哭着和他吵架,他可惹不起。
“嗯,这也不失一个好办法,可以在你的儿子当中挑选一个姓时,这也是有先例的。”
既然办法都想出来了,赵时晴挥挥手,你想追封就封吧。
赵行舟想了想,时父只是白丁,即使追封品级也不高,可如果只封个七八品,这小丫头肯定又有一大堆挖苦的话等着朕。
可若是封个品级高的,这也不合规矩。
对了,有了!
“你没有封号吧?”
老梁王把赵时晴的名字报给宗人府时,赵行舟已经在长寿宫修仙了,他并不知道老梁王还有一个养女。
但是想来是没有封号的,朝廷给予八大王的封号非常严谨,一般只有嫡女享有郡主封号,庶女没有,如赵时晴这样的养女就更没有了。
赵时晴点点头:“没有。”
赵行舟笑出满脸褶子:“这样吧,朕替如意收你为义女,再给你封个郡主如何?”
赵时晴一怔,她没听错吧,老皇帝要替如意姑姑收她当干女儿?
想来是觉得如意姑姑年纪大了,可能不会有亲生骨肉了,就收下她这个便宜女儿?
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女儿的后代问题,还能解决她这个知情者,一举两得?
难怪他能当皇帝,脑子果然和正常人不一样。
“我有娘,不想要干娘。”
“唉,你亲娘不是已经过世了吗?朕既要追封你父亲,自是也会追封你母亲。再说,朕听说你与梁王府老王妃的关系”
赵时晴翻个白眼,果然查过她,连她和聂氏关系不好也知道。
“没错,我被她赶出来了,哪怕她死,我也不会去给她磕头。”
赵行舟眉开眼笑,这事不能怪小丫头无情,那老王妃出自聂家,朕小时候就见过聂家的家主,假得不能再假,朕的母后就很不喜欢他,因此,朕也没有提拔过聂家子,后来得知梁王府和聂家订亲,朕很高兴,朕巴不得八大王的姻亲全都是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人家。
小丫头至情至性,肯定和那聂氏合不来,如今老梁王已死,小丫头又独自在外,以后和梁王府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
这样一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70-280(第9/19页)
,让她给朕那可怜的女儿做义女再合适不过。
更何况朕那女儿自幼与世隔绝,不通人情事故,而这个小丫头却古灵精怪,一肚子坏心眼,她和如意早就认识,相处已久,两人毫无关系,她就愿意为如意出头,日后做了如意的女儿,定能护在如意身边。
赵行舟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朕要封你为郡主,有封号有封地的郡主。”
赵行舟觉得自己很大方,大雍朝从未有过异姓郡主,公主之女顶多封个县主。
可小丫头不仅是公主的义女,她还姓赵,仅是这一个赵姓,就能堵住宗人府那群老东西的嘴巴。
没想到今天还捞了个郡主,赵时晴诧异,但不排斥。
这样一想,给万姑姑做义女也不是不能接受。
她本来也很喜欢万姑姑,万姑姑对她也很好。
“好,立字据,免得您老人家过后反悔。”
赵时晴研墨研得飞起,呼哧呼哧,赵行舟已经想不起今天立了多少字据了,连同那封信,他老人家今天把这个月的字全都写完了。
赵时晴看着他把字据写完,又问道:“我爹和我娘的追封呢,还有我阿奶,我阿奶人可好了。”
赵行舟只好继续写,待他写完,赵时晴拿起来看了看,时父追封正五品修正庶尹,时母和阿奶均追封诰命。
赵时晴虽然不知道这修正庶尹是个什么官儿,不过正五品的追封也算是中规中矩,赵时晴总体满意。
她把字据吹干揣进怀里,先放起来,现在还不是兑现的时候。
看到赵时晴终于满意了,赵行舟松了口气。
这一晚,朕累极了。
赵时晴终于放他去睡觉,可是到了睡觉的地方,赵行舟又跑了回来。
“朕老夫从未和那么多人抵足而眠过,不行,你要给老夫换个住处。”
可这里都是大通铺,当然,萧真除外。
赵时晴虽然想让老头子吃点苦头,可是这毕竟是太上皇,人品虽然不咋地,但是以后还有很多事用得上他。
是的,想为时家和老梁王报仇,没有这个老头子可不行。
“我有个朋友,他和随从今晚没回来,你就住在他们那边吧。”
赵行舟没有多想,跟着夏大川去了萧真的房间。
山上的住宿条件有限,即使是赵时晴也是和秀秀凌波一起住,萧真那所谓的单间,其实就是在大壮和江平他们的房间里隔出的一个小间。
今天不仅萧真没有回来,大壮他们也没回来。
赵时晴索性就让赵行舟住在这里,虽然还是大通铺,但是只有赵行舟一人,他可以满床打滚。
赵行舟在吴地连房檐下都住过,住这里没问题,他之所以不想和别人一起睡,不是嫌脏,而是怕死。
他担心有人半夜起来把他给嘎了。
当皇帝的全都怕死,他也不例外。
赵行舟躺在铺着草席的大床上,长舒口气,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屋里熏过蚊香,有股淡淡的香味。
赵行舟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梦里,他只是一个旁观者,看到老梁王中毒而死,大郡主下令扣押了佳宜长公主和萧驸马,当天夜里,夫妻二人死在梁王府的庄子里。
梁王府与萧家开战,两败俱伤,朝廷派兵平乱,萧家灭门,梁王府大郡主远嫁京城。
接着,梁王世子死了,大郡主死了,新任梁王也死了,梁王封地被朝廷收回,永嘉帝哈哈大笑,紧接着,他下令追杀萧真和萧岳。
赵行舟看到一个姓钟的中年人,被内侍带到永嘉帝面前。
“你就是钟皇后的堂兄?你知道萧真和萧岳的下落?”
“是,小人钟子扬,小人不但知道他们的老窝在何处,而且还深受他们的信任。”
“好,朕信你一回,下去吧。”
钟子扬退下,半晌后,内侍又带了一名黑衣人进来,永嘉帝说道:“朕要萧真和萧岳死,尤其是萧岳,朕要看到他的人头!”
梦境之中,画面一转,他看到一队黑衣人由钟子扬带领一路顺畅,来到萧真和萧岳的藏身之地,兄弟二人全都死了。
为首的黑衣人砍下萧岳的头颅放到革囊之中,钟子扬不解,问道:“萧岳只是萧真的弟弟而已,他只不过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外室子。”
黑衣人冷冷一笑:“圣上点名要他的脑袋。”
赵行舟猛的惊醒,四下看了看,吓了一跳。
屋里点上了蜡烛,床边站着几名彪形大汉,正在齐齐看着他。
“你,你们是谁?”
大壮:“我还想问你是谁呢,你怎么在我们床上?”
赵行舟坐起身,刚想解释,忽然一人从外面走进来:“怎么了?”
“床上睡了个老头,不知怎么回事,睡到咱们屋里了。”大壮说道。
那人走到近前,看到赵行舟,眉头微微蹙起:“您怎么来了?”
赵行舟却已经张大了嘴巴,他指着面前的人,嘴唇抖个不停:“你,你,你,你没死?”
萧真叹了口气,刚想说自己没死,话到嘴边,忽然怔住。
上次他把萧岳带到太上皇面前时,还是戴着甄大公子的假脸,而他最后一次在太上皇面前真脸示人,还是十几年前,那时他只有七八岁。
再后来在吴地遇到太上皇,他也是戴着人皮面具。
那么问题来了,太上皇是怎么认出,他就是萧真的?
现在的他,和七八岁的他,是有很大区别的。
要知道太上皇对他们这些外孙、外孙女并不亲厚,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面,彼此并不熟悉,以至于他在吴地时,也只是觉得这个老道士有些面熟而已。
他没能一眼认出太上皇,太上皇怎么能一眼认出长大后的他呢?
赵行舟同样大吃一惊,他还没从梦境中抽离出来。
他虽然身在长寿宫,但是佳宜丧子的事,他还是知道的。
他虽然已经不太记得这个外孙了,但还是为佳宜遗憾,唯一的儿子死了,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生出孩子。
可是刚刚在梦里,他亲眼看到萧真死在他的面前,除了萧真,还有那个从未见过,但是听人说起过的外室子萧岳!
这兄弟二人全都死了,萧岳先死,萧真后死,兄弟二人死在一起。
但是现在,萧真活生生站在他面前,赵行舟懵了,这个萧真究竟死过几回?
为什么现在还活着?
萧真眉头攒成川字,问道:“您是今天上山的?只有一个人?您的护卫呢,没有跟着您一起?”
第276章 祖师爷托梦(两章合一)
赵行舟一怔,萧真这是认出朕了?
不过,另一个念头随之冒了出来,萧真竟然认识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