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80-90(第1/22页)
81. 卡在游戏里的第八十一天 我的第一期做……
《可爱合唱团》的先导片早早地剪好了, 但是第一期整整录了一个星期的素材,导演王斌就跟难产似的,怎么也下不了决心要怎么剪。
幼崽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控制的生物, 他以前还是电影导演的时候, 总结出过一个规律,就是对于导演导戏而言,最难对付的两类, 分别是动物和人类幼崽,因为你真的控制不住他们, 他们在镜头下的一举一动都很随心所欲,根本不管你有多撕心裂肺!
一个幼崽在片场就已经很难搞了,现在拍了综艺,整整三十二个幼崽!
你这怎么搞?
王导原本的打算其实还挺圆满的,《可爱合唱团》可以借鉴隔壁《明日童星》——
第一期,可以让梁老师先来试试孩子们每个人的音色, 就拍分组, 分高声部、低声部,
第二期, 可以拍两个声部各自的练习,以及不同声部分开唱起来的效果,
第三期可以拍两个声部合唱, 他在拍摄前是花了工夫去了解合唱的, 知道两个声部一开始和声那就跟两组人械斗一样, 真的细拍也很精彩,
等到了第四期,就可以拍老师选拔领唱,那效果跟隔壁《明日童星》选C位似的铁定有人爱看!
等第五期, 一首歌就完成了,下一首歌可以继续。
但实际上呢?
实际上是,王导连第一期也剪不出来。
因为幼崽们根本不按照他设想的来!
就光是第一期!
让梁老师给这群幼崽分个声部,这件事就没成!
因为这群幼崽都是很闹腾不听话的幼崽!即使梁老师是一个有着几十年与幼崽斗智斗勇经验的老音乐教师,她也觉得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给孩子分声部——
“这会让孩子们之间存在奇怪的攀比和敌意。”
“他们会理所当然地把这件事和在学校里排座位进行类比,即使他们还不懂什么叫做类比。”
“他们会暗地里猜测,究竟是高声部比较好,还是低声部比较好,他们会思考,为什么我会被分到这个声部,是我太优秀还是我太差劲,老师对我到底是个什么看法?”
“然后他们会按照他们猜测的老师的想法去变成那个他们以为老师心目中的他们的样子。”
你以为孩子们不懂老师每次排座位时候心底里想的那些事情吗?
你以为他们不知道,被老师排到后面的孩子,就是被老师放弃了的可以随便野的孩子,排在中间几排的孩子就是老师觉得能救一救的孩子,而排在前两排的孩子是老师心中的宝这个小秘密吗?
他们是孩子又不是傻子。
人家和你一样是人类好嘛!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让他们去分声部分开,而是让他们在一起,让他们对这里有安全感,愿意信任我们。”
所以一连三天,梁老师每天的教学都很简单,就是带着她的小孙女一起,让她孙女往那儿一站,然后开始唱一些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包括但不限于《让我们荡起双桨》、《春天在哪里》,以及各种现下正在播的卡通片的主题曲。
以上这些都不会是文艺演出的曲目。
真正的曲目还在编曲写词中。
这是秦总的要求,为了精益求精(多花点钱),她要求整个文艺演出所有演唱的曲目都必须是原创的全新的歌曲,并为此斥巨资请了如今最优秀的词作者和曲作者,请他们来为孩子们写歌。
现在这两位艺术家也在大别墅里住着,就住在王导的隔壁,他俩是来找创作灵感的。
接活儿的时候,两个人可谓是自信满满,觉得儿童歌曲简直手到擒来,但当真的开始落笔的时候,真的是要多痛苦有多痛苦。
因为这两个最擅长的是歌颂爱情。
写的词一般一般就三种主题,暗恋,热恋,分手。
写这种歌曲的时候真的是手到擒来,随便吃个便当看着一片狼藉的餐桌都能有灵感大笔一挥促成一篇佳作!
但是换成儿童歌曲就不一样了。
儿童歌曲,首先在作曲上面就不能有很难的节拍,要的是脍炙人口,孩子的气都不太长,不能搞太多特别高的调子和延长的符号。
而在作词上……
你特么要是敢给小孩子唱的歌里面混杂情情爱爱,都不用家长,光是这几个孩子背后的几所学校班主任都会连夜打车跑过来喷你一脸你信不信?
于是两个人在家里写得头秃,就打着找灵感的旗号跑来蹭大别墅的房了。
然而并没啥用。
因为这三天里,这群幼崽们的整体生活就是在与大人们斗智斗勇,除了合唱的那堂课一群孩子还能稍微专注一点,唱个歌,其余时间就是疯狂地闹腾!闹腾得累了就睡觉!
总之就是成功做到了让别墅里所有对他们寄予厚望的大人们都倍感失望。
“……按照现在这个进度条,什么时候才能把第一期节目给剪出来啊。”王导看着隔壁《明日童星》,进度条已经推到把童星练习生都选出来了,开始按照每次公演舞台表现分班了,再看看自己家这个节目,心中焦躁不已。
要知道,按照秦总当初对这个节目宣传方面的设想,那是要蹭《明日童星》热度的呀!
别等他把第一期剪出来的时候,《明日童星》都要决赛搞出道之夜了吧?!
而就在所有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晕头转向的时候,一件发生在三十二个孩子之间的事情改变了《可爱合唱团》的现状。
那是几个孩子之间的打架。
讲真,对于几个孩子突然打起来这件事,当王导从指导老师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点都也不感到惊讶。
他从还没开始录节目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一群皮猴聚在一起会打架这件事了好嘛!
所以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
先让指导老师把孩子们分开,然后上医务室的医生护士来治疗,最后让指导老师去关心关心这群皮孩子又为了什么事给打起来了,基本也就结束了。
然而没有。
有一个孩子没有。
为了他,当天晚上,一直以来只作为背景板的心理咨询师出现在了镜头里,开始和这个孩子促膝长谈。
这个孩子叫默默(为了保护孩子,这个节目里的三十二个孩子都是用昵称为化名的),是三十二个孩子里最沉默的那一个。
当初进别墅的第一天,所有孩子都在主持人沈姐的引导下说了自己的名字,回答了那三个问题,唯有默默这个只有六岁半刚上小学的男孩子,一言不发,就只是沉默地看着提问者,逼得王导只能在这个孩子先导片介绍里面,让后期把这孩子的三个问题答案直接贴在他的头像边上。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今天合唱课结束之后,在合唱教室里和另外几个男生打了起来,打的理由一群孩子们都说不清楚,其他几个孩子各有各的理由,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80-90(第2/22页)
的说“他瞪我”,有的说“是他先动手的”,还有的很讲义气“我看见我哥们儿被打了我当然要帮他”!
孩子的记忆在这个时候跟金鱼似的,打完就忘了为什么要打这场架,哪怕王导事后去调监控和摄像头,也只能拍到远距离的孩子们在那里打架,隐隐约约有类似“爸爸妈妈”这种词出现而已,连是谁先动的手都不清楚。
而在打完架之后,其他几个孩子都忘记了之前的事情,高高兴兴聚在一起开始玩最近新“发明”的石头剪刀布升级版小游戏了,唯有小男孩默默,整个人都不对劲——
他一直在哭。
哭得很大声的那种。
他涨红了脸,仰头,眼泪流下来,看着很狼狈。
心理咨询师说这孩子这个情况很不对劲,于是立刻把孩子从孩子群里抓了出来,一起去了他们当初未雨绸缪准备好的马卡龙色系的心理诊疗室里,与默默面对面坐着,并往默默的怀里塞了一只长颈鹿玩偶。
毛绒绒的玩具和安静却温暖的环境让这个小男孩终于停止了哭泣,他第一次在镜头前,在这个大别墅里,语无伦次的说话。
他说:“我居然打人了,我,我我,我不是我了……”
他说:“妈妈,妈妈呜呜呜,我,我打了他……”
他说:“……对不起。”
只要愿意说话愿意表达愿意暴露自己的内心,有些深藏在心底的心事就能够被解开。
默默终于讲起了他的故事。
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
对于默默这个小男孩来讲,在他短暂的六岁半的记忆里,有一件事是他最害怕的——
“我爸爸和妈妈,他们经常吵架。”
没有一对夫妻敢打包票说我们之间从来没有吵过架的,吵架,是一种心里发泄,是一种感情倾诉,总是忍不住的,但是不同夫妻吵架状态是不一样的。
有的喜欢大庭广众之下在所有人面前吵,有的喜欢背着所有人两个人私底下吵,也有像默默家这样的,喜欢在客厅里,在小孩面前吵。
“他们,他们吵架,就,就会拉着我,问我听谁的。”
吵架的时候找人来评理,是一件不算少见的事情,只是恰好,离得最近的是自己的孩子,而他们两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孩子才六岁。
而吵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吵架后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连锁反应,比如吵着吵着,两个人就打起来了,这个时候男人的力量体现了出来,他可以随便推女人,可以随便骂女人。
然后推着推着,骂着骂着,女人就有一种自己孤立无援的错觉,会做很多失去理智的事情。
“我,我妈妈,被爸爸打了一下,她,她就去厨房拿刀,冲出来,抱着我,跟我爸说——”
“你要是再骂一句,我,我就带着儿子一起走!”
当然,这一切最后都没有成真,成年人的崩溃只在一瞬间,冷静下来之后,依旧是恩恩爱爱小夫妻,把那些冲昏头脑的事情都给忘在了角落里,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之所以一天比一天沉默,一天比一天不爱说话,都是因为那场已经被他们遗忘的争吵。
“我,我不想吵架。”
“我也不想打人。”
“我,我不想像他们那样哇——”
说到这里,似是又回想起刚才自己打其他小朋友的举动,默默又开始崩溃大哭。
于是,在这个一根筋的孩子的心里,说话,就容易引起吵架,吵架,就容易引起打架,所以为了杜绝后者,他选择了少说话,避免前者。
安抚完这个害怕自己变成父母那样的人的孩子,心理咨询师把孩子送回了床上,看着他睡着,然后回到了王导的剪辑室。
剪辑室里,王导、作词家、作曲家都沉默地坐在那里。
谁能想到呢?
对于成年人来讲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讲却是这么大的一件事。
心理咨询师最后说了一句话——
“你知道一个人什么样的时候是最失败的吗?”
“就是当这一个人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他的孩子想尽办法,为的是不要变成他那样的人的时候。”
三天后,梁老师终于和她的小孙女米米一起打入了可爱合唱团这个集体,获得了他们毫无保留的信任,成功给这个小合唱团做了分组。
而他们要唱的第一首歌也定了下来,就叫《不要吵》。
是词曲作家以默默的故事为灵感写的歌曲,来自一个孩子对父母的呐喊,哭泣,和表白。
默默成了这首歌曲的领唱。
他含着泪站在整个合唱团的前面,与小伙伴们一起完整地演唱了这首歌。
而这,就成为了《可爱合唱团》的第一期节目。
作为一个边录边播的节目,第一期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82. 卡在游戏里的第八十二天 我的第一期播……
《可爱合唱团》的第一期播出的时候, 恰逢《明日童星》这个童星选秀节目一公结束,不少孩子挥泪离开舞台,而随着一公结束的同时, 各种热搜也是不断, 各家粉丝更是争吵不休。
“陆妹妹终于是被淘汰了!普天同庆!让她老是和我家李妹妹抢厕所!”
“卧槽楼上这只李狗!你睁大眼睛看看,你家李妹妹和我家陆妹妹之间排名就差一位!要不是当初选歌唱片段的时候我家陆妹妹把高潮部分让了出来,怎么可能轮得到你这只狗在这里乱吠!”
“快看快看, 陆李两家小粉居然还在吵架,要我说有什么好吵的, 反正二公李妹妹也会跟着一起淘汰了的,五十步笑百步笑个啥。”
“……怎么,人多就可以欺负人少的吗?!你们陈妹妹当初要不是有个有钱的爹在身后护着,硬生生把她分到了一个全部是男生的组合里面当了C位,这次的一公第一名怎么可能是她?!”
“对啊!你还我家赵弟弟的一公第一名!表演从头到尾就是挥两下手,我赵弟弟为了这场表演付出了那么多, 二十四小时里只睡四个小时!就因为不是C位只能区居第二!垃圾赛制!呸!”
“……”
“……”
《明日童星》作为一档选秀节目, 与其他的选秀节目一样, 热搜看来看去, 就是那些东西:
一部分人替被淘汰了的孩子们可惜哭泣,
一部分人接受不了为什么有的人被淘汰了有的人明明不如前者还会留下来,
一部分人大肆谩骂节目组, 觉得他们赛制简直就是狗来制定的, 就可着欺负他们家弟弟妹妹呢!
一部分人觉得这个节目的投票有黑幕, 说什么你一票我一票弟弟妹妹明天就出道,实际上出道人选早就内定了,不过是在走个形式而已!
还有一部分人深刻认为节目组在虐待他们的弟弟妹妹,为此还po了好几张弟弟妹妹食堂饭菜和寝室的照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80-90(第3/22页)
至于最后的那一部分, 则在……安利刚播出了先导片和第一期的《可爱合唱团》。
“各位鸽子们好,我是你们的咕咕鸽了!”
“最近,一档儿童选秀节目火爆推出,本来,咕咕以为,比起成年人的勾心斗角,孩子们善良纯真可爱活泼,这样的选秀节目办下来一定会比去年夏天那几档撕成狗的选秀节目要好,但事实上,咕咕一路追到了一公,咕咕只能说——”
“终究是错、付、了!”
“《明日童星》,其实说到底还是个打着选童星旗号的……普通选秀节目。它有普通选秀节目同样的优点,就是帅哥靓女超多,而且因为选的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一个个真的是青春无敌美少年美少女,一出场就惊艳了咕咕,尤其是其中那几个混血儿,啊,看得咕咕想要无痛生娃!但!是!”
“这档节目同样也有普通选秀节目的通病,就是撕逼不断。咕咕所讨厌的选秀节目里的黑幕情节,这里有,辣鸡赛制,这里有,制杖评委,这里有,就连团员和团员之间的撕逼大战这里也有!”
“而且因为参赛选手们都是没有成年、心性未定、尚不会遮掩也根本不懂得遮掩的孩子,所以那些隐藏在成人世界的丑恶行为,在他们的身上毫无顾忌地被展示了出来!”
“比如,正常的选秀节目,抢C位这件事情很正常吧?成年人之间,哪怕明明心里很想要C位,表面上还要说一大堆的理由,最后制定一个赛制通过比赛或者投票的形式选出C位,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如人意,他们也会给自己留余地,但是……”
“但是孩子们不会!”
“让我们来聚焦看一下《明日童星》第二期,大家重点关注下这位张弟弟,张弟弟在首场分级表演的时候被评委称赞说很有天赋,是个成熟的童星,并被分到了A班,然后,因为在分组之后与同组的范弟弟抢C位,人缘没有范弟弟好的他在投票环节输了,整个人大受委屈,口不择言,然后……他就被整个班给孤立了!”
“对!就是被孤立了!”
“虽然节目组没有完全放出来,但是凭咕咕的火眼金睛也能看出来!”
“比如这一段,放的是A班一群人去吃饭,因为张弟弟手上有一颗痣,所以很好认,哪怕没有把饭桌上的人拍全,但因为手都拍全了,我也能看出里面缺了张弟弟那只有痣的手!”
“所以说这群人吃饭根本没有带张弟弟!”
“然后再看这些A班相亲相爱的段落,你们有在里面找到张弟弟的身影吗?没有吧?因为这群人自己相亲相爱,却把张弟弟给故意漏掉了呀!”
“这不禁让我想起在年少时,班上总有个同学因为各种原因被全班或无意或故意地给孤立,咕咕也曾经遭遇过……但咕咕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样在童年里堪称阴影的一幕,有一天居然会在一档选秀节目里发生!这么的明目张胆!”
“节目组在干什么?是想要激化矛盾引出更多的看点吗?你们到底知不知道一个孩子被团体孤立,对于这个孩子和这个团体来讲意味着什么?真的要出了什么事情你们节目组能承受得起吗?!”
“孩子是无辜的,节目组难道也是无辜的吗?!选秀节目赛制,塑造了一个连成年人都无法避开的斗兽场!现在,你们为了供观众取乐,还往里面丢未长大的幼兽,逼着他们用丛林法则自相残杀,你们这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你们确定你们这样选出来的会是一个可以被观众期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童星组合吗?呕,我觉得里面一股恶臭的味道!”
说到这里,咕咕鸽了突然停顿了一下,然后换了个腔调接着道。
“你们以为我这期视频就是为了和大家吐槽一下最近看《明日童星》的感想的吗?不!”
“集美们!咳,是这么叫的吗?集美们!我是来给你们安利一档新出炉的首播在B站和D站的综艺节目——《可爱合唱团》的!”
音乐,在此处突然变换,瞬间变得欢快了起来,连弹幕的流速都比之前要快上许多。
“《可爱合唱团》是由秦家娱乐制作的一档合唱节目,拍的就是三十二个大人眼中的问题孩子聚在一起在老师的教导下合唱、并最后进行文艺汇报演出的故事。”
“乍一听,是不是觉得这档节目有点像综艺版《放X班的春天》?但实际上……我也不知道,因为这档节目才播了第一期,但是集美们!就光是第一期,我就不得不说,这个综艺,入坑不亏啊!”
“《可爱合唱团》这档综艺,表面上是在教孩子们合唱,实际上却是在记录孩子们更好的成长,节目的第一期,主要围绕的就是合唱团里一个叫默默的孩子的故事。”
“这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在先导片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孩子,因为他真的一句话也不说,所有答案全部都是后期P的,别的孩子在节目组为他们提供的大别墅里时不时就要讲几句话,只有这个孩子,所有想法全靠后期猜测P上去,画风和别的孩子完全不同。”
“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和团里面几个男孩子打架之后,整个人却陷入了自责和痛苦里……一直到心理咨询师上线询问,他才吞吞吐吐讲了关于自己、关于自己爸爸妈妈的故事。”
“在这里我给大家看一下原片——”
“——讲真,在默默含着眼泪说出自己爸爸妈妈那段吵架经历的时候,咕咕整个人都哭了,当时满屏幕的弹幕真的都在哭,都在替这个孩子感到心疼。”
“在这里真的不得不夸一下节目组,为了帮助默默这孩子解开心结,他们真的做了很多的努力,又是请心理咨询师,又是专门写了一首叫《别吵了》的合唱歌曲,让默默在小伙伴的陪同下把自己的心声唱了出来。”
“当默默在夜晚,伴着虫鸣含泪唱完这首歌的最后一句的时候,真的感觉这孩子整个人都放下了!真的是,唱的人被治愈了,听的人也觉得超级治愈!”
“比起隔壁那档《明日童星》时不时就要用辣鸡赛制淘汰几个可爱的孩子,还逼得孩子们自相残杀,《可爱合唱团》的画风真的小清新到不行。”
“在这个综艺里,没有淘汰,孩子们每天都无忧无虑地练习着合唱;”
“在这个综艺里,没有孤立,一个指导老师管一个寝室的孩子,有什么问题都会及时出面干预指导;”
“在这个综艺里,没有大人在那里唠唠叨叨说什么‘你们要有一个爱豆的样子,这么不努力怎么当一个好爱豆’,所有孩子平时就正常上学,写完作业唱歌,就跟平常普通孩子一样,该调皮捣蛋就调皮捣蛋,该温暖人心就温暖人心。”
“在《明日童星》里,我看到的是纷争,是人性的丑恶,是制度的失败和成年人为了盈利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恶心,而在《可爱合唱团》里,我看到的是生活,是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是一群大人在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殚精竭虑……”
“如今,《可爱合唱团》在B站和D站的点击播放数量还不到十万,D站甚至连评分都还没出现,集美们!行动起来啊!我们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不然以后谁还会拍这么良心的综艺给我们看!大家动动手指去看看这部综艺啊!”
“我是你们的咕咕鸽了,我要去王斌导演的围脖下面催更了,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80-90(第4/22页)
们等《可爱合唱团》第二期播了再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咕咕鸽了的B站吐槽视频一出,最先火起来的不是她倾情推荐的《可爱合唱团》,而是里面提到的通过蛛丝马迹发现的张弟弟被孤立一事。
靠着《明日童星》那超级火爆的流量,#《明日童星》张弟弟被孤立#一跃成为当天的热搜第一。
张弟弟的粉丝瞬间化身为喷火龙,冲到节目组、冲到A班其他几个弟弟的围脖下面,跟疯了似的追问是不是真的这样,更有细心的粉丝通过咕咕鸽了的指点,一帧一帧地去看《明日童星》已经播出了的几期,居然还在张弟弟公演舞台上截图截到了张弟弟胳膊上有个淤青!
这下子真的火出圈了!
而咕咕鸽了剪辑的吐槽视频也随着这个话题热度,跟着被重播了一遍又一遍,于是真的有观众吃了她的安利,看起了《可爱合唱团》的第一期。
作为第一期主角的默默是个善良可爱的孩子,他的遭遇不能说是让人同情,更多的是让不少观众都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父母。
“真的,我一个快三十岁的大男人,看到默默在那里说不想变成爸爸妈妈那样的时候哭成狗!想起自己小的时候也是,我爸爸和妈妈老是在厨房吵架,搞得我到今天都不敢和老婆一起待在厨房里……”
“在这里,我真的要呼吁家长们,别老是就顾着自己在那里吵吵吵,成年人有再多不顺心的事情,也不要发泄在孩子面前,等送孩子去学校之后你们自己再解决不行吗?!你们生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在你们吵架的时候给你们评理的吗?!”
“心理咨询师那句话真的说的太好了……要评价一个人究竟失不失败,就问问他的孩子想不想成为他的样子……我问了我女儿,她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长大了能不要嫁给像我这样的男人……我果然好失败……”
“……”
“……”
一个又一个来自观众的观看体验,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真正让《可爱合唱团》这个节目出圈,还要靠一个来自公安的官围发布的一则短视频。
短视频的素材来源于一个执勤民警肩上的摄像头,那是一个夜晚,公安部门接到了一个来自某某小区的报警电话,报案人声称听到隔壁一对夫妻一直在吵架,而且声音越来越响,这都晚上十二点了构成扰民了,所以来报警。
于是执勤民警就按照报案人提供的地址来到了这户人家,并敲开了门。家里面,果然是一对夫妻在吵架,而他们的孩子正被这对夫妻“放置”在餐桌上,满眼都是惊慌失措。
民警的到来终于让这对夫妻的争吵告一段落,而就在民警教育这对夫妻不要吵架的时候,那个在餐桌上的孩子突然唱起了歌——
“你们为什么要吵架?”
“是我今天早上穿错袜子了吗?”
“你们为什么那么可怕?”
“是我白天上课没听老师讲话吗?”
“……”
“……”
“我想要一个妈妈的抱抱。”
“我想要一个爸爸的抱抱。”
“不要吵不要吵不要吵好不好!”
这是《可爱合唱团》第一期的歌曲《不要吵》,作词作曲人在编排的时候用了场景模拟的形式,让领唱者和后面的合唱团做了一个问答。
领唱的孩子是那个面对父母吵架现场的小孩,而身后的合唱团则是“真相”。
小孩子一遍又一遍问着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是因为他今天早上袜子穿错了颜色吗?是因为他上课走了神吗?是他偷偷在房间里打伞吗?
而合唱团则告诉孩子,不,不是,是他们之间的口角,是今天爸爸买菜没有买妈妈叮嘱要买的虾,是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放一起洗了,是他们各自藏了私房钱然后被对方给发现了。
一首儿童歌曲,曲调简单,歌词也很简单,小孩子只是在课堂上看老师放了一遍,他就会了,回来在桌上唱着。
唱得他的爸爸哭了,转身回去抱了抱他。
唱得他的妈妈呜咽,接过爸爸怀里的他,在脑袋上吻了吻。
唱得民警小哥连教育父母的时候声音都带着哭腔。
唱得看到这一段的观众们一个个都在评论区发着大哭和感动的表情包,在知道这首歌的出处之后,纷纷涌入B站和D站,为《可爱合唱团》声援。
#《不要吵》可爱合唱团#话题更是登上了围脖社会热点话题排行榜的第一,让节目当天就在D站上有了评分——9.8分。
“其他都挺好,扣掉的两分是因为这个节目居然不准时更新!”
“你敢相信吗?!”
“一档综艺节目居然不准时更新!”
“距离上一期已经过去了十天了!@导演王斌,你到底搞好了没!下一期还上不上了?!”
导演王斌在千呼万唤中发了一条围脖:#《可爱合唱团》拖更#憋急,让我们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时间。
83. 卡在游戏里的第八十三天 我的第二期播……
王导的围脖不是在玩梗, 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可爱合唱团》第一期的大火,给作为导演的他指了一条出路,让他对接下来这部综艺该怎么拍怎么剪有了一个打算。
“我算是明白了, 秦总搞的这个合唱团, 根本就不是个什么搞合唱的综艺节目。”王斌导演直到此刻才觉得自己顿悟了,明白了秦总在形容这档综艺节目时那些字里行间诡异的暗示——
“为什么要选一群问题孩子?”
“为什么要把他们聚在一起练合唱?”
“既然都说了要练合唱,又为什么依旧不放弃他们的文化课?”
“为什么不像隔壁一样搞竞争机制?”
王斌导演每问自己一个问题, 眼睛就亮一分,觉得原本浮现在脑海中的答案更加清晰了。
“因为秦总要的根本就不是我们去单纯拍一个孩子合唱的节目!”
“我曾听说, 音乐可以治愈人的心理,也曾听说,要重视每个孩子的每一个反常的小细节,所以秦总之所以会找这样一群老师家长眼里的问题孩子,是因为她知道这群孩子不是真的是个坏孩子,他们的坏是有缘由的!而之所以要把这群孩子集中在一起学音乐, 还要安排那么多工作人员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是因为——”
“是因为秦总真正想要做的, 是让这群孩子通过音乐、伙伴和成年人的关怀, 解开心结吧?”
“所以会规定每天练习合唱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小时,要求孩子们在学习合唱的同时不能放弃课业, 是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音乐综艺啊, 这个综艺本身就不是来挖掘什么音乐天才, 不是来比谁唱歌好听的, 而是通过音乐来让孩子们学会成长的!”
王斌导演总结了一番,觉得自己整个人的境界都升华了!
这个社会,人们优先关注的都是那些关乎人命的的要事,很少有人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80-90(第5/22页)
在意一群表面上看上去除了调皮一点的孩子的心理世界, 但是秦总就看到了!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并不着痕迹地引导他们整个团队按照她的思路去发现,并真心实意开始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而付出……
这一波,他在地表层,秦总在大气层啊!
在这个娱乐圈,居然有像秦总这样道德高尚的人!
不图名不图利,就只是为了一份社会责任心,秦总,果然是业界良心!
而他老王跟着这样一个业界良心工作,就算不能成为第二个业界良心,也不能拖了良心的后腿!
然后王斌导演就佛了_(:з」∠)_
别的综艺一个劲儿地想着要满足观众的呼吁,一会儿搞什么业余运动会,一会儿拍一拍他们练习撕逼的片段来给观众老爷们看一看,而王导?
摄像团队拍是每天都在拍啦,但是就是很佛,大家都在等,等孩子们在音乐、在小伙伴的陪伴下发生新的变化。
在没有新的变化之前,拔苗助长是要不得的,孩子的每一刻成长都要慎之又慎,没有谁敢大言不惭说我设置几个小游戏、搞几个小讲座,就能让孩子们敞开心扉,就能让他们一改之前调皮捣蛋的模样,这个时候,唯有陪伴和关心,才能逐渐带来改变。
而在这种慢慢的改变到来之前,王导宁可不出第二期。
为此他还特地打电话去和秦总申请拖更这件事,秦总,不愧是站在大气层的人,一听他说是因为没有想要拍出来的素材所以要拖更,二话不说,大喜过望,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还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没事,慢慢来,拖更是为了让下一更更有质量!在质量面前,速度可以放一放!”
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事实上是真的很高兴)说道:“经费的事情你不要担心!D站这个月的VIP收入我还不知道该怎么花呢!你需要就申请一下都给你拿过来!”
以前拍电影的时候为了个经费就得求爷爷告奶奶、把甲方当爸爸伺候的王导:泪目!自从来了秦家娱乐,他再也没有低头跪过一个甲方爸爸!他的顶头上司还永远想在他的前面,除了说话的时候老是饱含深意要他细品之外,真的没有一点不好!他要给秦总干一辈子的活!
于是《可爱合唱团》的更新,一直拖到第十四天才终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
如果说第一期的主题涉及到父母,话题有点沉重的话,第二期的主题就真的是个小可爱了。
第二期的主题团员,是两位作词作曲家在找灵感的时候“发掘”的。
主角团员叫脏脏,嗯,当初王导给这三十二个孩子取昵称的时候,都是按照这群孩子个人最大特制来取名的,所以光看这个名字,你就知道这个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脏脏是个调皮的小男孩,这个学期刚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标准的五头身。
大部分的男孩子在他这个年纪都是很皮很爱动的,比起三十二个孩子里的其他几个“灾星”,这孩子其实问题没那么大,他上课虽然走神但大部分也听了,小部分就是拿个尺子假装是把武器在那里对着其他同学和老师“biu~biu~”,但这是班里很流行的游戏,从心理学家和老师那里,都不认为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坐不住是什么很不正常的问题。
而他之所以在班上人缘不好,没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甚至于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他坐同桌,老师迫于无奈只能把他放在教室讲台边上的“第零排”,是因为……他不太爱干净,他真的人如其名。
在大别墅里,这孩子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一切东西全部藏在被子里!万事皆可藏被子!
昨天穿过的臭袜子?塞被子里。
晚上节目组分发给每个孩子的小面包吃不下?塞被子里。
晚上做美术作业偷拿的蜡笔?也塞被子里!
昨天换下来的小内裤?……这个指导老师会盯着让他们换并且收走,由专门的阿姨来给他们清洗的,不然估计也是塞在被子里_(:з」∠)_
脏脏的父母曾解释过,孩子之所以会也有这些不太好的习惯,是因为在上小学之前,孩子是和家里的老人一起生活的,老人嘛,精力有限,再加上自己本身奉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和有什么好东西都要藏起来以后用这两套“真理”,所以孩子耳濡目染地就都给学会了。
这还只是在大别墅里拍到的,在学校里,老师更是反应这孩子……
“他课间喜欢玩那种水果软糖,不是吃,是玩,就是拿到手里捏一下又一下,用手挖挖鼻孔然后又捏一下,然后就想把这颗糖分给他后桌的女孩子吃……”班主任露出不忍直视的表情。
改变一个习惯,是需要潜移默化引导的,所以在节目组其他人看来,脏脏的故事一定是放在比较后面的时候再拿来剪辑梳理的,但谁也没想到,因为作词家是个洁癖……
于是在看到脏脏往被子里藏一切的时候,就灵感(洁癖)爆发了,他写了首歌——
叫《被子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