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因(一)(2 / 2)
还是有人不信他。
道士便拿出一张符纸,“你们瞧好了,我们修道的可一般不在外人面前展示这个。”
他说着就朝那符纸上哈了一口气,只见好端端的一张黄色符纸竟是无辜自燃起来,骇了当场所有人一跳。
待那符纸燃尽,道士仰着下巴拍了拍手,“这样的把戏可曾见过?”
周围人纷纷摇头,跟先前质疑他完全不同,此时眼底全然都是对他的崇敬。
有人问他:“神仙老爷你怎麽称呼?又是从哪儿来的?到我们岐山来又是做什麽?”
道士笑眯眯的,很显然这个称呼对他很是受用,他道:“贫道法号荀彧子,从奉先城来,来岐山为的是传道收徒。”
一群人纷纷上来问:“神仙老爷,你看看我怎麽样?能不能收我为徒!”
“小道士!我会洗衣服!会做饭!你收我为徒吧!”
“大人!你看看我!看我怎麽样?”
甚至还有个拄着拐杖牙齿都快要掉光了的老人家颤颤巍巍地拉着他的衣角,“道士啊……你收了我吧……”
荀彧子骇了一跳,他就是一个修道的,可不是什麽黑白无常!!
他轻咳了两声,“冷静冷静,也不是谁都收的,我只收十岁以下,根骨清奇的。”
岐山村民民风淳朴,挨家挨户闻讯都将自己家小孩拉出来排着队,等着道士收下为徒。
荀彧子装模作样地挑挑拣拣。
不要太瘦的,干不了重活,体弱容易生病。
不要太矮的,一副就不好养的样子。
不要长得太丑的,这带出去像个什麽样子。
一番挑拣下来,合适的也就两三个了。
荀彧子很满意。
被挑下来的几个小孩也很满意。
那几个小孩围着问他,那火是怎麽变的。
荀彧子敷衍过去了,故作高深地说,日后跟着他修行就知道了。
可他心裏发虚,奉先满大街都是这样变戏法的,不过是欺负他们山裏人没见过世面罢了。
有人道:“小道士,你便在岐山多留几日,多传几日道吧,若是没地方住,可以住在我家裏。”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也纷纷围上上盛情邀请。
荀彧子装模作样地推拒了两下,他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还能有这麽受欢迎的时候,就在他纠结着到底应该住在谁家的时候,背后一直被捂着的小娃娃突然挣动了几下,从包裹裏头伸出手来。
一个妇人惊呼:“小道士!你背后怎麽还背着个奶娃娃!”
荀彧子搬出了自己早就想好了的说辞:“哎,这是方才在山脚捡到的,兴许是跟道有缘,我实在是看这小娃娃命苦,被扔在那山脚下,若是不将他捡走,兴许就沦落成什麽野兽口中的食物了,实在是可怜。”
这话说得,又把他在村民们心中的形象做高了。
最后一个才生小孩子的妇人同荀彧子道:“道士要不就住在我家吧,我还可以帮忙奶孩子照顾孩子。”
那妇人生得端庄秀丽,一身衣衫洗得很是干净,她拢了拢鬓角的头发,似乎对于提出这样的话来,还有些不好意思。
荀彧子一想,还是这麽个理,他才不想整天带着个孩子跑呢!有人帮忙带孩子最好不过!
他一拍板,“行,那就在你家住下了。”
…………
荀彧子这辈子真的没有过过这麽舒服的日子,他翘着二郎腿躺在房屋顶上晒太阳,孩子有人奶、饭有人做、衣服有人洗,年纪轻轻的还没有娶妻就先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
甚至没事了还能逗逗新收的小徒弟。
他一共收了三个,一个大点的,什麽都好,就是看着不太聪明,剩下两个都还瞧着挺机灵,只是小的那个实在是小,才五岁多一点,荀彧子每日见他屁颠屁颠跑过来,都觉得好笑。
今日,他叫他们在底下扎马步呢。
別问为什麽修道要扎马步,荀彧子活到现在这道都还没修明白呢,反正就是乱搞乱发财了,身体练好点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他敲了敲房顶上的瓦,点着下头那小小一个扎着马步腿直抖的小孩说:“丹丘子!你怎麽回事呢?怎麽练了这麽多天,底下还抖成这样?”
才五岁多一点的小孩,哪能不抖的,但是他憋着气,涨红了一张小脸,努力让自己扎稳,扎不稳摔倒了,又重新从地上爬起来。
荀彧子看着这小孩劲劲的,有一搭没一搭地拍着大腿想,这小孩有点东西啊,日后可以好好培养,万一有什麽大出息呢?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