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扶弟魔家的女婿 > 90-100

90-1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被温柔阴鸷世子缠上了 史上最强入赘雄主 投我悬黎珠 御兽,从养猪开始! 重回九二之小富即安[九零] 严国公的宠妾 郁秀才 死祭后被两个老婆缠上了 重生后和清冷师姐he了 难以置信的夏天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90-100(第1/15页)

91、第 91 章

陈大姐第二回来庄家, 就是给他们发帖子了。

上回她过来还口口声声说不要这个“妖精”媳妇进门呢,现在头个星期才定,这个星期就要娶进门了,相当急迫。

陈大姐没好意思说, 遮遮掩掩的, 晚上陈老板跟庄民国说了两句,工人同志就懂了。

这是做了丑事。

“先上车后补票”。

在他们这些老年人眼里, 当然是看不惯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 他们生活这几十年来, 大部分人都是本本分分的,鲜少有那种事,哪会一出不是要被人说的。

也只有到几十年后, 这种事情才平常,才普通, 他们这些老头要是说这行为不好,还有人说他们是“老古董”,说他们是“老古板”。

还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要进行“婚前体验”,万一不体验了, 嫁了娶了过去有毛病怎么办?反正振振有词的,这时候不说去医院做“婚前体检”了。

那些“海王”、“海后”就打着这个旗号, 跟这个同居, 跟那个同居,压根没打算要娶要嫁。

他们图的, 就是一时享乐。

庄民国说了句,“他还走了回时髦呢。”

庄民国嘴里这句“时髦”当然不是好话就是了。

陈夏花也没辩解。

两家是亲戚,不是一家人, 事情已经定好了,庄民国说了句也就不管了,只是专门找了个时候跟庄玉林他们兄弟说了个词。

洁身自好。

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王平在庄民国这里就是反派例子,已经拿他举例的了:“别学你们表哥王平,他那是坏样子,好的一个不学,去镇上以后什么坏毛病都学出来了。”

去吃喜酒那天,他这个工人舅舅还被安排到了上位,给王家撑了门面。

小舅子陈银宝夫妻是在下桌,没坐到第一桌来,吃了喜酒走人后,陈银宝两个就在后头,说的,“大姐简直就是看不上我们。”

陈桂花家里就一个搬菜工,就已经看不上娘家的“干部”家庭了。

两口子觉得丢了面子,在王家人多嘴杂的不好说出来,一出王家,就开始说,说了半路,还怂恿陈婆子骂这个大闺女。

陈婆子一年到头难得看到他们一回,还想叫工人女婿去帮家里的田土收菜。

陈婆子说的,“你小舅子两个那可是“干部”,动笔杆子的,是人-民干部,跟我们可不一样,你是下力气的工人同志。”

意思是他们来给她收菜,陈银宝两口子因为“干部”身份,就可以翘着脚干看着。

陈婆子以前给几个女婿开“批评大会”的时候,让几个女婿帮衬丈母娘家,说的是,“你们当姐夫的,要爱护小舅子。”

那时候以身份论重,现在以地位论重。

陈婆子眼里,她儿子这个“干部”是全天下最好的,就跟庄民国后来看人家短视频上拍的,那些重男轻女的婆子一样,觉得自己的儿子谁都比不上,放古代就是觉得连公主娘娘都娶得,都配不上她儿子的。

从没有走出去看过外边的世界,只守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以为人家“公主娘娘”就跟镇上的有钱姑娘一样,就是插几根金钗银钗,比他们富裕点而已。

庄民国两个都推脱了,陈婆子脸上不好看,想搞她的“批评大会”,庄民国带着陈夏花走在前头走远了。

他都猜得到,丈母娘骂的人除了陈大姐,还有陈三妹。

陈老板以前在家里,都喊她“三妹”呢。

王平结婚没多久,庄玉林他们上学期期末考了就要放暑假了。

庄玉林成绩没退,庄玉春成绩在五年级一直保持在中上的,有自行车在前边吊着的,他现在考上门门都能考上九十分了,放暑假还让哥哥庄玉林给他补课呢。

杜老师上课严得很,要是没考上初中,下回复读还是上五年级,还是要落在杜老师手头。

庄民国说的,“你这个成绩能考上。”

家里两个儿子,庄民国对大儿子玉林要严格两分,对小儿子玉春其实要求不高,跟哥哥相比,庄玉春上辈子就是个懒散的性子,靠着哥哥当上了副总,买了房,买了车,有了存款,他没什么野心,哥哥说要让他去创业拿新项目,摆明的拿钱给他赚,让他当真正的老板,他都不去。

庄玉春嘟嘴:“万一呢。”

其实杜老师还说过,说他哥哥成绩这么好,他这个当弟弟的成绩怎么差这么多,让他努力点,争取考上他哥哥的成绩来。

这话庄玉春没说出来。

他不想考哥哥的成绩,他只要考到前十就行了。

儿子有上进心是好事,庄民国也没有劝他放下书本去玩耍的,随他们兄弟两个去,没上几天,福家小子和庄辉也来了。

他们成绩比庄玉春还差呢,把存的零花钱都拿来了,要请庄玉林给他们补课,当“拜师费”。

庄辉又比福家小子的成绩好一点,福家两个小子学的断断续续的,基础没打牢固,庄玉林就教他们套用公式。

福嫂子这个当妈的说的,“我们都看过了,他们俩考初中说不定将将就就能勉强考上,高中我们是不指望了,以后考不上就出来打工挣钱。”

他们不要求一定要考高中,上大学的,反正考不考,上不上,以后出来也要找工作,也要打工挣钱。

正好作坊还忙着呢,需要人手。

陈夏花说:“还是多读一点书好。”

人家报纸上都说了,现在有外贸公司了,人家那些人上班都是穿西装打领带,庄民国说的,这叫“精英人士”,陈夏花去省城也看到过,派头足得很呢,年轻人出去打工,能打什么工?挣不了几个钱,还辛苦。

陈夏花反正是认为,多读点书出来,就是出去打工,去的地方也不一样,也要体面点。

福嫂子笑笑,“行行行,让他们多读一点,现在不是知道上进了吗,最后一学期了,也拉得下脸了,找你们玉林去补课去了。”

连着补了一个多月的课,效果还是有的,庄玉林这个“校长”还不是很满意,他说的,“这是临时抱佛脚。”

抱得好,能过了坎,没抱好,抱了也没用。

“我要是教他们一学期,他们肯定能考九十分。”

九月份,下学期就开学了。

上初中的同学还是那些,镇初中只有食堂那边关了几天门,把边上的老师窗口给关了,扯了围栏,叮叮咚咚的,说是要多修几个窗口出来。

修几个窗口就是要多盖两间房,原先的镇食堂是窗口里边是一间大屋子,什么蒸笼,桌子板凳,灶房都在里头,现在要多加出来,就在原先的大房子旁边盖的,多修了四个窗口,只盖出来窗口的位置,里边放了桌子好放菜。

没用多少砖头来砌墙,镇初中要的砖还是在庄民国他们红旗砖窑厂里头买的,一共才买了两万方,厂里是按一毛五的价格卖出来的。

镇初中那边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90-100(第2/15页)

得倒不是很急,他们还要先把地给弄出来才能砌墙,砖窑厂这边把镇初中的名排了上去,还是优先供给给的姜辰的建筑队,这才是砖窑厂的大头收入来源。

姜辰在省城的家属楼只盖了两个厂子的,后边的就被叫停了,说是盖家属楼,上边已经没批下来了,姜辰他们现在主要是给厂子布景,修花台之类的,还接了个广场的活计,私人盖房子,这些都是用砖庞大的地方。

庄玉林回来说的,说镇初中盖窗口,现在他们中午吃饭更挤了。

除了学生,还有老师。

老师们也跟他们学生一样中午要排队打饭,一般同学对老师都是有敬畏心的,要尊师重道,如果是老师在后边排队,都会主动把位置让出来,请老师先去窗口打饭。

庄玉林独树一帜,他不让。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见。

感谢在2021-02-02 23:53:40~2021-02-03 17:57: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心生 10瓶;二哈的世界 2瓶;哇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2、第 92 章

庄玉林他们同学都夸他是“真英雄”、“硬汉子”。

说他是好汉呢。

同学回去跟家长说了, 家长又说到了工人同志耳里,庄民国同志就问到了小同志庄玉林门口:“听说你在学校连老师的面子都不给啊。”

庄玉林正在写作业呢,从作业本上抬起头,顿时瞪了眼:“不可能。”

他挺着腰:“我可是尊师重道的好同志。”

庄民国说:“那你们同学怎么会说你脸老师的面子都不给?”

庄玉林摆摆手:“他们就是嫉妒我。”

中午的休息时间太短了, 只有一个小时, 现在又关了两个窗口,人就更多了, 中午吃个午饭, 去厕所一趟, 回来就差不多到下午上课的时间了。

刚到镇初中的时候,中午还能睡一会午觉呢。

要是再让来让去的,时间就拖得更久了, 庄玉林也礼让过几回,但后果是他吃完饭, 洗了碗,回教室放了碗筷,连去厕所的时间都不够, 有些老师要求严,不许迟到, 迟到了还要挨训。

你要解释说是因为去食堂打饭晚了,有些老师还会回你一句, “去晚了, 不知道早点去吗?”

“老师就不一样了,他们晚一会上课也没人会训他们, 唉。”他要是校长就好了,老师也不敢骂他。

让了两回后,庄玉林就不让了, 他选择了什么呢?“花钱。”

花钱消灾。

庄玉林跟工人爸爸说:“老师要是在我后面,我就请老师吃一个菜,把钱付了,让师傅给老师把菜打上就行。”

老师不可能让学生请客,一来二去的,跟老师的关系还亲近了些。

他撑着下巴,淡淡的说了句:“能用钱解决的事儿不叫事儿。”

十分大气。

顿时让庄民国看到了上辈子的大儿玉林,穿得西装革履的,跟他通视频的时候还在办公司,落地窗,檀香木,办公司的摆件十分雅致,视频开着,但人忙个不停,一会儿是这个会,一会是那个签字,庄民国一个老头子就在他耳边碎碎念着些家常。

他说的都是家长里短,什么路不好走,要让人家送货员送进来得加钱,还不如他骑着三轮车自己去取货啊,还有觉得衣服裤子够多了,让他们不用老是寄过来,怕花钱,让他们省一省啊,这些家常话多。

庄玉林就是一直听着,边做事边听他念,忙过了,跟他说几句,每回也会说一句,“能花钱解决的事儿不是事儿。”

人家短视频上说的,他这叫“霸道总裁”。

还真有给副卡的,让他这个爸爸随便刷,这是给他的养老金,庄民国哪里要他的,他身上有钱,吃喝不愁,买东西也不用看价格了,就拒绝了。

跟拒绝了五百万的支票一样。

庄玉林现在的生活费是一天五毛,一个月十五块,在学校不是最多的,也是拔尖那一拨了,学校还有个小卖部,除了生活费,剩下的钱有时候也会去买点零食。

庄玉林也有起来晚的时候,要是起来晚了,就去学校小卖部买个奶啊零食吃了。

镇上有专门给人送鲜奶的,说是乡下自己人喂养的,每天能挤好几桶出来卖,一勺就是五毛钱,镇上的人都是自己拿了家里的盆碗来接,也有装进小瓶子里的奶,要贵一些,一瓶儿三毛,比吃一碗面条还贵呢。

庄民国说的喝牛奶好,能长高,陈老板一听这话掏钱了,给庄玉林的自行车装了个篮子,放了个盒子,让他下午放学回来买一盒奶回来。

给他和小二玉春吃的。

还剩一碗就是给庄炮仗两个老的。

镇上送奶的都是早上送一回,下午送一回,夏天的话不能久放,只送一回了。

庄炮仗刚开始不愿喝,一来是觉得牛奶味道腥,二来就是觉得贵了,他们这个年代生的人,觉得能吃上白面、白米就是上好的日子了,二儿子说喝牛奶补身子,他们第一反应也是给两个孙子买。

孙子买了就轮到儿子媳妇了,他们每天都在忙,也该补身子,至于他们两个老的,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喝不喝没区别,现在家里日子好了,顿顿都能吃上白面、白米,隔几天就能吃上一回肉。

放以前,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了。

但骨子里就保守惯了,哪怕现在家里能够掏出买牛奶这几毛钱,他们想的还是存下来,放以后用,总是有要应急的时候。

还是工人同志庄民国拍了板:“都喝,你们先喝,等明年小二读书了,往他自行车上也挂个篮子,让他再买一盒回来。”

儿子的话是有威信的,庄炮仗两个过了,两个人还是叹了一口气:“两盒奶那就是一块钱了,我们住在乡下,比别人住在城里的花销还多。”

像退休老工人的再婚妻子田婆子说的,退休工人老沈城里的几个儿子都是工人同志,说出来比工人刘家的“双职工”还威风呢。

但工人多,工资多,吃饭的也多啊,尤其家里要是养两个学生,出门就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几样,再加上学费生活费,一大家子的人情吃喝,送礼置衣,还要存钱留着以后的子孙结婚娶媳,一家的工人同志每天买牛奶都不敢买多了,一人喝一口都不够的。

田婆子去了两回也不乐意去了,嫌城里地方小,“工人又咋样,我看他们日子照样是过得紧巴巴的,还不如我跟老沈呢,家里有米有菜,只要买点油盐,老沈一个月的退休金都花不完呢。”

她给他们比划城里的筒子楼,又说家里的摆设,最主要的就是太挤了,田婆子又不是老沈家里的工人同志们的亲生母亲,是老爷子找的老板,继母,对她也不亲近,田婆子去住几天人家当她是客人。

一个客人有什么理由插手主人家的事?反正田婆子住了几天,就拖着老沈回乡下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90-100(第3/15页)

家里多好,样样她都能说上话。

庄玉林有主意,庄民国也不说他,只跟他说了,“以后看着老师面上还是要多尊者两分。”

庄玉林说:“我知道。”

这个事情也就是学生们说着玩,过了没多久也就不传了,看久了也看习惯了,有了庄玉林在前,也有些胆大的学生跟着学了。

中午时间短,大家其实都想多挤点时间出来。

镇初中的食堂是到年前才修好的,九月份开学后才开始弄,还要等着砖来,到快十一月了砖来了,就开始砌墙了,砌墙都花了半个来月,完了还要等墙干,到放寒假,这几个窗户一直没用上。

学校说的是要等明年才开放。

冬天村里种菜的还不少,入了冬连菜都要贵两分了,卖菜的也等着入冬这几个月好好挣一笔的,庄家作坊忙得红火,苗子地也红火。

后山果子林的果树光秃秃的,庄民国不上班的时候,又专门把枝丫给修了修,往果树底下埋了肥,洒了草木灰。

今年果子林争气,果子挂了满树,结的果子不说大,但个头均匀,水份足,甜度又好,刚成熟没几天,罐头厂就跟他们定了时间,亲自过来摘的,坏果没多少,罐头厂也没挑出多少坏的了,一片果子林一共卖了一千七百块。

去年连零头都没卖上。

结的果也不多。

庄民国想今年再把果子林给伺候好一些,争取让果子林多挂点果,这里果子好,苗子地就比不上外边的好田好土了,到底被果树给辖制了些,日照也少一点,苗子比外边田地里的要晚上好几日。

罐头厂那边今年制成的水果罐头已经卖出去了,进货的人多,都是去年尝过罐头厂的人,今年一早就去罐头厂订货了。

罐头厂卖得好,还专门有人来了一趟,说今年还是在他们家收果子,按去年的价。

陈老板没同意啊,她现在也是做生意的了,不是别人说两句就能唬弄了的,陈老板说的,“想要也行,明年是什么价就什么价。”

他们租房子还一年涨了一块钱呢,到罐头厂这里,还想用老价钱买可不行。

那边罐头厂的回去也说了,带了口信来的,也说他们要想想。

这也是讲价的方法之一。

比如去店子里买衣服,有赚头,店家是肯定要卖的,客人还了价,装腔作势的要走,这时候着急的就是店家了,多半都要把人喊回来,把东西卖出去。

陈夏花跟庄民国说的:“想就想,想过了就卖给别人。”

作坊冬天的小商品是最好销售的时候,连庄蓝在韩媛媛他们放假后都过来在哥哥嫂嫂这里挣点零花钱。

干一天是一块钱,坐着干活,房里还烧了火烤,比镇上那些搬菜工还好,搬菜工比他们多五毛,但外边干活冷,不跟他们一样坐着聊天就把钱挣了,话也讲了。

坐着就能挣钱,村里好多人都羡慕呢。

小二玉春考试那几天,家里还紧张起来了。

问他有没有把握。

要换了哥哥庄玉林,他是肯定有把握的,还拍着胸脯跟他们说他要考镇第一呢,到小二玉春了,他来了句:“不知道啊。”

“你觉得呢?”

“不知道啊。”

反正问就是不知道,他也不急,其他人都开始急了,他还是不急,每天就背着书包去学校读书,到考试那天了,还是先慢腾腾的起来穿好衣服,把笔和本子装进书包里,吃了早饭才去。

庄民国把他送到学校去的,去砖窑厂上工,还叮嘱了他一句:“小二,你记得名字不能写庄成功啊。”

庄玉春点点头:“知道,庄玉春吗。”

庄民国说:“对,你叫庄玉春,别写错名字,要不然自行车是买不成了。”

名字写错就考不上了,考不上就不能去镇上读初中,也就不能买自行车了。

庄玉春顿时严肃起来了,跟工人爸爸挥手:“放心吧爸爸,我肯定会写对的,你给我买自行车吧。”

他背着包就进去了。

昨天就说好了,他自己去考试,不用爸爸妈妈送,庄民国是想着去年大儿庄玉林考试的时候他们都来了,但现在轮到小二了,他们一个都不来,也不好,他们当家长的,还是得一碗水端平才是。

孩子说不,一回应了,二回应了,次数多了,就容易忽略了。

陈老板要守作坊,庄民国让她在家,他把人送过来就是。

五年级考完,学校也放假了,等了几天就拿到了试卷。

庄玉春跟福家小子、庄辉他们都考上了初中,说的是福家小子差点就没考过,就多了那几分才考过的。

庄民国也给小二买了自行车。

等他们也进初中读书了,就每天跟庄玉林一起上下学了。

镇上食堂在开年学校开学后,那几个窗口也开了,多添了好几个窗口,顿时排队的人就少了下来,也不用使劲儿排队打饭了。

庄玉林他们高兴了没多久,上边就发了通知了。

九年义务教育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儿见。

93、第 93 章

九年义务教育是什么呢?“读九年。”

小学以后就不是五年级, 是六年级了,一二年纪叫低年级,三四年级叫中年级,五六年级叫高年纪。

初中也从初一初二, 增加到了初三年纪。

学费取消了, 也叫免费入学,每学期只要交书本费就行了。

教育宣传到位, 传到各村里, 家家户户都通知到了, 村长挨家挨户的通知,让他们都要把孩子送去读书,不要当文盲, 去学校认字。

他们县下是现在出名的蔬菜县、镇,家里只要有土地种菜种粮食的, 家里都差不到哪里去,学费取消了,只要交书本费, 就是普通家里也负担得起,有人响应号召, 把孩子送去读书,也有人不响应, 按他们的话说的, “再等几年就可以挣钱了,还读什么书啊, 读了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出入社会,早点挣钱, 也好盖房子娶媳妇。”

村人愚昧,村长上门好几回都劝不动。

现在还没有强制,当家长的不听劝,村长也奈不何。

骨头最硬的还是工人刘家。

工人母亲刘三婶还是那话:“我们家喜喜以后是要接班的,读不读都无所谓,反正啊他以后就是工人同志,是要住城里的。”

工人老母亲带头,后边的都有样学样。

村长通知了几回,也不管了,反倒是工人老母亲得意呢,他们工人刘家说来只有工人同志刘大壮是工人,娶的媳妇也是工人,叫“双职工”,刘喜喜接班,接的就是他叔叔刘大壮同志的班。

以后也要进食品厂的。

这是工人刘家当年商量好的,兄弟两个老大出钱供老二读书,老二出息了,当工人了,以后也要把这份情还到侄儿身上来,把工作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90-100(第4/15页)

他接班,他闺女接工人妈妈的班。

两个工人,两个接班的,刚合适,刘大壮的闺女都是在城里读书的。

小二玉春他们今年刚上初中,要是晚一年读书,就要多读一年小学。

学生是最开始知道的,班上老师都给他们讲了,让他们回去跟家长说一声,庄玉林兄弟想得开呢,他们说的,“反正都要读书,多读一年少读一年没差别。”

庄民国这个工人同志跟他们说的,“等你们大学毕业,正好二十三四了。”

他现在还不到十五呢,到二十三四,还要读□□年。

他前半辈子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庄玉林今年抽条了,尤其是个子拔高了,就一两个月功夫,长了一个头,他现在都比“好妈妈”陈夏花高一些了,到工人爸爸肩头了。

抽条就廋了,陈夏花每天都变着花样给他们炖菜,买肉来补。

中午他们都是在学校吃的,嫌吃得没味儿,兄弟两个还从家里带了辣酱去,辣酱白菜,是家里自己做的,学校的饭菜是大锅菜,顾忌每个人的口味,最后综合就是做得清淡,一盆菜里只有几个辣椒,吃多了嫌没味,盐也有点少。

按小二玉春说的,“跟换了个人炒菜一样。”

他们这批初一的新生刚去的时候,食堂的饭菜口味淡,还是有盐味儿,读了两个来月了,盐味都少起来了。

庄玉林安慰他:“肯定是新手,还没有掌握炒大锅菜呢。”

别说初一的学生了,庄玉林他们初二班上的也说过,都觉得学习的饭菜越来越难吃了,都盼着这个“新手”赶紧熟能生巧,炒出好菜来呢。

初二的还开过玩笑,说他们要去帮食堂炒菜,炒出来的肯定比食堂的“新手”炒得好。

饭菜不好吃,小卖部的生意就好了不少。

小二玉春比哥哥小两岁,比哥哥矮一个头,现在还是个小少年呢,他们这一届的学生比庄玉林他们上一届多不少,老师还给他们说了,从下学期开始要分班了,按考试成绩来分班。

这就是所谓的“尖子班”、“平行班”了。

庄民国这是知道的,上辈子九年义务教育后,那会儿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去上学了,一个镇初中一个年级都是七八个班,一个班五六十个,一个学校上千个人,住校的多,去食堂的多,连班级也多。

为了方便管理,就把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分开了。

一般是前边几个班就是所谓的“尖子班”,后边几个就是所谓的“平行班”,一开始这分班就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因为确实是有一部分学生就是专门走个过程,读完这九年义务教育,读完初中拿了证就不读的,这些学生没想继续考高中,平常在课堂上就不会多认真。怕他们影响到了其他要继续读,继续往上考的学生,这才分了班。

人多,分得杂了,也不好管理,跟庄玉林他们现在这样考上来的不同,一个班上的学生差距不算太大,都是基础过了关的。

到后来,这个分班就成了别人眼里的“好班”、“差班”,就是学生自己也知道,分到后边的班级就是成绩不好的同学,分在前边的,就是成绩好的。

村子里,家长送孩子去读书,一起去的,都会问一下,你家的分在几班,我家的又在加班,要是分到了“好班”,家长都觉得有面子,还要谦虚两句,说什么,“也是他平时考试好,自己争气,我们家啊从来不吵不闹的,孩子自然学习好。”

庄民国他们家里虽然穷,但两个儿子读书好,都是分在“好班”的,要是他能挣来钱,肯定能考上高中,读大学呢。

庄民国跟他说的:“不要贪玩,学生的时候就是好好学习,你认真学了,哪怕分到差班也没事,照样可以考高中,读大学的。”

小二玉春他们也是考上去的,只是隔壁两个镇的要分不少过来,还有到了年纪要上学拿证的,正好从他们一年级开始实行。

庄玉林他们都初二了,怕实行了跟不上。

到处都是风风火火的,陈老板还趁机弄了些代表学生的首饰,带葫芦的,带葱样式的,推出了包书皮,新款书包,作坊的生意,生半年是首饰卖得好,下半年是小商品卖得好。

刚开学,首饰和包书皮、新款书包卖得最好,还有袖套,卖学生用具跟卖首饰一样行销,除了供销社,连县里头都有人找了过来,说要在他们这里拿货出去卖。

一般挣大钱的都是去深市、广市倒货,说是那边到处都是做生意的,开店子的,那些电风扇、电视机和电冰箱都是从各个地方的厂子拉过来的。

报纸上刊登的,还有什么相机、游戏机,庄民国他们工友都说过的,说外边那就是什么呢,“金窝。”

可不是金窝吗,不知道多少人往那边跑,倒腾货,挣钱,以为去一趟就能挣得盆钵体满,还有不知道多少人跑那边去打工挣钱,以为那边到处都是金子,过去就能捡钱,打工的,“下海”的,不知道涌了多少人过去。

庄民国上辈子都动了心思的,他想给家里多挣点钱,也想跟着别人去“下海”挣钱,别人回来,那叫衣锦还乡,穿着皮衣皮裤,带着大金链子,带着墨镜,还有人过去了回来买上了小货车,盖上了房子。

只要到年纪的,都想出去打工,出去进厂挣钱。

庄民国还找了人,想让人带他一把,特意花了钱去给人送礼,还花了不少钱买了票出去了一趟,进去那边的厂子一打工,一个月比在工地还少。

搞批发倒腾货的更多,搞批发得多,样样都说得精通,说都是时髦货,拿衣服来说,一次性批百来件,算上大老远的路费根本不挣钱,要批得多,本钱就要多,还要会挑货。

卖家卖东西,肯定说都是时髦的,但还得看拿回来时髦不时髦,行销不行销,要是挑货没挑好,拿回来的不行销,这一趟也是白跑的。

庄民国出去了一个月,把车费挣了回来,还剩了几十块,回来后再不提要去“下海”发财了,在庄秋的介绍下,去了姜辰的建筑队打工。

他是干过一回的,有经验了,后头大儿玉林说要搞批发,他一开始才反对。

有人来拿货,厂子也出,陈老板那边定的是现货结款,比拿给供销社的要贵一毛两毛,量少也走批发价。

他们东西卖得好,有第一个来拿货的,就有第二个。

生意好了,作坊又开始请人了,没直接请人到作坊来上工,庄民国听庄秋说的,说现在搞“个体户”的要小心些,请的人多了就是挖社会墙角了。

油粮都开始不要票了,衣食住行样样都不用经过供销社了,现在最受冲击的就是各家厂子了,连省城那边的厂子效益都差起来了,县里、镇上的厂子效益就更差了。

花票据去供销社买东西的,现在只有工人同志了。

他们发了票,就要去供销社买,在外头摊子上买,早就不需要票了。

工人同志庄民国给出的主意,“请婶子们在家里做,在自家里上工。”

在家里上工,他们就摇身一变成收货的了,就不算这些人都挂在他们作坊名下了。

方法就是让这些婶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90-100(第5/15页)

把东西都拿回家,按做出来的个数算钱,做得多钱就多,做得少钱就少。

要挣钱的,还会让一家人都帮忙做。

比请人来作坊里头,效率还快些。

他们作坊请的就负责检查质量,负责首饰的关键步骤,负责最后的拼组。

这个法子一推出来,相邻的两个村,家里不是种田种粮食种蔬菜,就是在家里做首饰。

退休工人老沈的再婚老板田婆子讲城里人的生活,去听的人边听边拿着首饰布料做。

东西太多,庄炮仗两个都怕这么多压在家里销售不出去。

陈老板说的,“我还怕不够卖的。”

陈老板做了件大事。

登报纸!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见。

感谢在2021-02-03 23:57:25~2021-02-04 17:56: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4257192、蓝魅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4、第 94 章

工人同志庄民国每周都要看报纸, 现在也是雷打不动的了。

最新一期的报纸也是邮差顺便送到厂子里的,家里看的报纸都是庄民国从厂子里带回去的,一份报纸,全家都看了。

砖窑厂忙了好几个月, 现在又闲了几天, 不忙的时候,砖窑厂的工人就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堆说话。

庄民国是让庄秋叫过去的, 庄秋坐在老板椅上, 也正在看报纸, 她当了厂长后,现在的习惯就是每天来先看报纸,看完报纸后再处理厂里的事。

砖窑厂只有两个认字的, 庄秋除了当厂长,还要负责宣传栏, 把上头的指示传达写下来,负责做好宣传工作。

在其他厂子里,做宣传的还有专门的岗位, 叫“宣传干事”,还有工会呢, 除了第一线的人员,光是坐办公室的文职工人都占了不少。

他们砖窑厂小, 人也不多, 没有工会,也没有宣传干事, 这些文职的工作都是庄秋做的,她时常要跟县里、镇上的厂子打交道,之前那些厂子的人还看不上他们这个“小作坊”呢。

对镇上、县里的厂子来说, 庄秋他们这个砖窑厂就是破落户组成,临时队伍,招的人也全是乡下的泥腿子,人家镇上县里的厂子招工,要成为工人都是要经过考核的,还要上岗去培训才能正式进厂。

他们在村里盖两栋房子,招一群乡下的泥腿子就盖上工厂了,地方小不说,连屋都没有两间,庄秋一个“厂长”还要干工人的活,哪有半分“厂长”该有的威风,跟他们打交道的,都没几个看得上这个村里的小破厂。

有时候提起他们红旗砖窑厂,都不喊名字的,就说,“卖砖的。”

压根没把他们砖窑厂放到跟他们同样的级别,当成真正的厂,也不觉得他们是真正的工人,只当他们都是“打工”的。

现在国营厂里不好过,各家生意都在缩水,庄民国他们砖窑厂反倒出货砖的数目越来越多了,整个镇上只有他们一家砖厂,现在的人有钱了,盖房的多了,反倒比前几年供货给县里盖家属楼的时候出货数目多。

人家还以为他们砖窑厂早就该垮了呢,没了县里省城的厂子盖家属楼,撑不下去,没想到看着风光的大厂子现在被分走了不少生意,他们砖窑厂却一天比一天红火了。

支摊子的多,带动了用钱来交易,衣食住行样样都不需要票据了,人们都习惯去摊子上买了,去供销社买的人少了,没生意了,供销社在厂子里进的数量自然就越来越少了,厂子里的货卖不出去,只有堆在仓库,但厂子大啊,这么多人每个月都要发工资,厂子出了不货怎么发?

庄秋看了报纸,还跟庄民国感叹呢,“你看,连报纸上都说了,现在国营厂里到处都是在缩减的,姜家那边还想着把家里的儿女往厂子里送呢,说是进厂就是铁饭碗,吃公家粮了。”

你要说现在厂子的效益不好,他们也听不进去,反说了,“人家厂子那可是国-家的,就算效益不好那也在那儿搁着的,反正进去了那就是捧铁饭碗的人了,以后有票有粮了。”

效益好不好无所谓,只要发工资就行。

现在这光景,已经有好几个厂从去年开始就不招人了。

还招人的是机械厂,印刷厂,不过一般这类厂子都是招有力气的男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被偏执竹马强娶后 黑月光师尊飞升手册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借火 荒草 佛系美人的超级梦男 高危职业玩养成? 七零年代娇气大美人 病秧子如何驯服器宗天才 不小心标记了好兄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