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乱世孤女(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东吴·江东风华录》 2、乱世孤女(第1/2页)
周瑜会意,起身将孙权扶出堂去。
待出堂后,片刻也未曾等,孙权立即询问以确认:“她可是舒县步家的长女?乳名阿瑶?”
周瑜点头道:“哦?原来阿权认识她。”
“多谢兄长。”得了肯定答案,孙权立刻躬身一揖。
其实,是多谢兄长,把她带到自己身边。
周瑜细细打量孙权,虽看不见他的眼睛,但从他急切又心疼的声色里,可以猜得几分,“看来,你念念不忘的舒县故友,是她。可惜我已来不及再救她。阿权,有劳。”
“兄长所求,便不是她,我也会救。只是,我没想到竟然……她究竟遭遇了何事?已与昔年的她完全是两个人。”
周瑜默然:“若提往事一次,她便寻死一次。我何种手段都使过,她一定认为我疯了、可恶至极。你最好温和些,不要步我后尘。”
孙权也默然良久,他知道兄长行事从不按套路出牌,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为达目的誓不罢休。蓦地,心疼与责怪之意,直冲绢纱而出。
“在怪我?”周瑜见他眉间皱起,也眉峰一挑,略作打趣。
孙权抿唇挤出笑:“怎敢,我的好兄长。”
周瑜无奈而叹:“我得先保住她的命。其他的事,都是后话。”
孙权顿了顿,躲在绢纱之下的一双眸子暗自窥去堂中,孙策正在踱步打量步练师,而他素来耳目清明,只将耳廓一动,听得一清二楚。
孙策以威肃之声呵道:“从淮水到长江,你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做到?料是你父兄被人胁迫,令你潜入我孙氏为间。公瑾心软,孤可不手软。”
堂外的孙权听到此话,震惊地瞥向周瑜:“不是?你们!”
当时是,周瑜立刻按住孙权,捂住他的嘴,哄慰道:“计谋、计谋而已。”
“真是俩匪徒凑巧了,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孙权竭力挣扎,被周瑜半捂的嘴依旧能嘀咕嚷嚷,他蓦地想起昔年浑浑噩噩的自己,没少被这俩匪徒联合折腾,虽然不得不承认效果是有,可,过分!
堂内的孙策挑眉打量步练师,料她依旧什么也不会说。他与周瑜早已商量好后计,便是从她牵连问罪周瑜,上演一出周郎苦肉计。
“阿翁为救其堂妹,携我与兄长赴去淮阴。阿翁被族人残害至死,而我逃亡途中与兄长失散,迷失方位,以至于此。”
孙策:“……”
孙策惊得身子微微往后一仰,没想到周瑜千方百计也探不出来的话,到他面前竟如此实诚便说了?
也许是后面的大戏没能上演有些遗憾,也许是心疼眼前这个大病初愈气血两亏、瘦弱如竹的姑娘,孙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步练师也陷入了沉默,为何会回答孙策的问话,她也不知,只是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一份活下去的勇气,但就是这微弱的勇气,让她已敢直面那段不愿回首的遭遇。
孙策愈发不知所措,目光不停地往堂外望去,心底暗自呼唤着公瑾快来,计划有变,他对于如何拯救小姑娘毫无头绪,不知接下来该说什么才好。
气氛凝重间,步练师取下腰间一支缀着绯色羽翎的鹤骨短笛,又将佩剑横执,共同呈与孙策:“练师愿为将军效力,以报周郎救命之恩。”
孙策愣然凝视着她,看她的双臂不停地颤抖,料如今的她根本拿不起剑,却偏要逞强。
“孤之军帐壮士尤多,不需女子执剑。我江东儿郎从军,为的便是保护尔等。”孙策速速取走她手中的剑,明明很轻,可她却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步练师低首抿唇,紧握孙策未曾注意到的鹤骨短笛,低声恳问:“不知将军可有话,欲转达公瑾兄?”
孙策满脸懵然,不知她要做什么,但抿唇一思,随口答道:“让他将孤之仲弟,还回来。”
练师颔首定心,深呼一口气,抬手将骨笛送至唇边。
笛音未起之际,孙权暼见她的动作,果断预测,立刻抬手捂住耳朵。
刹那后,一道刺耳难听到惊魂的魔音自骨笛中传来,惊得孙策浑身一颤,还以为是什么摔杯为号,立刻谨慎地四处顾望。直至半晌后才知,这是单纯地难听,难听到离谱!
少时,树荫里飞出一只白头鸟儿,飞入堂内叽叽喳喳地旋舞,而后振翅飞出堂去,落到周瑜跟前,叽喳轻语。
笛音未止时,周瑜一把抢走孙权的鸠杖,起身往堂内踏去。
孙权惊愕道:“我的鸠杖……说抢就抢?”
但看周瑜入堂后,疾速用鸠杖抵住昏昏欲倒的步练师,又把鸠杖给练师扶驻,将她引入席中坐下。
“奏笛御兽极耗精神,你如今的身子,撑不起。今日应是由我御琴音才是。”
周瑜安顿好练师之后,又起身去迎略有怨气的孙权,扶他入堂,挑眉而答:“来,还你仲弟。”
孙策惊笑道:“哦?御兽传音?”
孙策又打量面无血色的练师,浅叹息道:“孤明白了。只要练师在此,公瑾便可以鸟传音,与我往来联系,无需落墨,密而不露。”
步练师的父亲善御兽之术,周瑜曾学得皮毛,便已可驭鸟传信。步练师自小学习,远可御兽作战。而这,也是周瑜要她报恩之事。留在孙策身边,为他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