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5(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50-55(第1/14页)
第51章
051
邢夫人顿时心乱如麻,愁上加愁。
“人人都是这么说的,可老爷用药这么久,身体也不见好。太医叮嘱我的,我都战战兢兢地去做,生怕有什么做的不到位。他却是还不以为然,昨个儿还在屋里跟丫鬟们喝酒嬉闹,我真担心。”
上梁不正下梁歪。
贾赦好色贪欲不是什么新鲜事,贾滟一直觉得贾琏在男女的事情上那么重欲,其实是受了父亲贾赦的影响。
好在,现在的贾琏还没有歪得太厉害,又娶了王熙凤这个明艳照人的媳妇儿,虽然媳妇儿强势泼辣,但两人还在新婚的蜜月期,感情好得不得了,所以还没整出多少风流韵事来。
贾滟听了邢夫人的话,便笑道:“有些话,由我来说原是不该的,只是我初到府里时,嫂嫂待我极好,又与我推心置腹。嫂嫂真心待我,我若是对你虚情假意,天理难容。有些话,不吐不快。”
贾滟的话倒是没什么错。同为填房太太,邢夫人觉得自己跟贾滟是同一类人,平日在荣庆堂见了贾滟,都是亲亲热热地妹妹前妹妹后。私下跟贾滟聊天,说起两个玉儿时,也是提醒她虽然两个玉儿跟她感情很好,但到底不是自己肚子里出来了,少了几分亲近。古往今来,母凭子贵,妹妹若是想后半生有所依仗,还是得调养好身体,跟姑爷生个一儿半女的,才算是保障。
邢夫人从来没说贾琏和迎春有什么不好,但贾滟也从来没听她说过这对兄妹有什么好。
贾滟无法跟邢夫人共情,那并不意味着她不知道邢夫人的一番好意。
邢夫人看向贾滟。
有的话不能当着两个玉儿的面说,贾滟示意婆子们带两个玉儿先去仪门外上车。
等两个玉儿走远,贾滟才跟邢夫人说道:“太医的话,想来嫂嫂心里也明白。大哥哥近些年来总是小病不断,是被声色犬马掏空了身体。如今身体越发不好,便该修身养性。他平日习惯了众人环绕,一时冷清自然不习惯。嫂嫂若想大哥哥的身体能好起来,倒也简单,将屋里的年轻姬妾和丫鬟都管好了,将大哥哥拘在你屋里便是。”
邢夫人苦笑:“我如何不知这个理?但我是正经太太,这种吃醋撒泼的事情,如何能做得来?”
这年头,正房太太要有容人的雅量,嫉妒吃醋这样的事情,是被视为很不得体的行为。
“我若真那么做,别说开罪了老爷,怕且老太太知道了,也要说我善妒。”
贾滟失笑,“都这时候了,嫂嫂竟也还能顾忌这些。”
在贾滟心里,实在不觉得贾赦这个人有什么好的。宁国府的贾珍也风流,可他身为贾氏族长,料理族中大小事务的能力是一把罩的,虽然自身不检点,对族中年轻的这些子弟也懒得管束,也算是有些长处。
反观贾赦,继承了贾代善的爵位,沉迷女色,小老婆娶了一个又一个,府里的事情一概不管不问。
贾滟记得后来贾赦想要娶鸳鸯做小老婆,因为鸳鸯不愿意,撂下狠话,除非鸳鸯死了或是终身不嫁,否则不管鸳鸯嫁给谁,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甚至为了玩几把扇子,因为收藏扇子的主人不愿意割爱,抄了别人的家产,弄得人不知是死是活。
如今的贾赦虽然还没做那些事情,但贾滟想到两个玉儿到荣国府之后,贾赦的冷心冷面……真死了,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
贾府少了这个大号的败家子,贾滟的内心甚至觉得这是好事一桩。
心里是这么想,但话不能这么说。
贾滟本着客观的心情,劝邢夫人:“即便是老太太知道了,也不会觉得嫂嫂有什么不对。都是为了大哥哥好,怎么就是善妒呢?你瞧凤丫头,前几日为了琏儿二爷对院子里的杏花多看了两眼,醋意大发,不许琏二爷跟杏花多说一句话,也没见老太太说什么。”
贾滟觉得贾母真的是个了不起的人。
这么大的府邸,官中的事情她说不管就不管。从前将诸事交给王夫人打理,王夫人为人木讷不懂变通,操持府里的事情力有不逮,也有不周到的地方,她从来不说什么。
如今王熙凤当家,倒是比她的姑姑王夫人强多了,但是手段严苛,底下的仆人叫苦连天,贾母也只当不知。
凡事只要没闹到荣庆堂去,贾母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心颐养天年。
对贾赦屋里那些花枝招展的年轻女人,贾母也不见得多喜欢,只是正房太太邢夫人都乐得顺着丈夫的意思,还帮着丈夫纳妾,她便更不能多说些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
贾母是真看得开,在这一点上,林如海对贾母都是佩服的。
邢夫人被贾滟的话弄得哭笑不得,说道:“年轻夫妻,小醋怡情。凤丫头和琏儿两人的年龄加起来,也不比我大。我如何能跟小辈们相比?”
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
就好比贾赦,遵循医嘱一不定能治好病,但是不遵循遗嘱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邢夫人想贾赦能治好病,又软弱不敢管束他,生怕惹他生气,这怎么可能呢?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再多说就惹人嫌了。
贾滟不再说话,邢夫人送她到穿堂前。
两个玉儿正在青轴车上等贾滟,林黛玉在车里坐得很端正。
美丽,优雅,乖巧。
林绛玉则是扒在车窗上,看贾滟怎么还没来,没等来贾滟,却等来了带着几个小厮从过道走来的贾芸。
林绛玉见到小舅舅,既意外又惊喜,兴奋朝他招手,“芸舅舅!”
贾芸如今已经跟在贾琏身边做事,因着他为人机灵又嘴甜,王熙凤和贾琏都很喜欢他。如今贾芸大多数时候跟在贾琏身边,听候他和王熙凤差遣。
如今贾赦病重,荣国府的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都是来看望贾赦的。
贾琏这阵子都在府里忙着接待这些客人,王熙凤也不例外。
但今天除了来探病的客人外,还有几个远客来,大概是要在府里长住的,王熙凤让人传话给贾芸,让他带人去梨香院那边收拾收拾,然后再添置一些家具之类的。
贾芸本来行色匆匆,见了停在门前的青轴车,想来应该是隔壁府里的哪个年轻晚辈过来给贾赦请安,也没有多留心。
此时听到一个充满活力的童声,脚步一停,转头。
少年顿时笑逐颜开,“是绛儿来了,来,给芸舅抱抱。”
林绛玉来了,那么贾滟和林黛玉肯定也在。贾芸让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小厮面向墙壁低头站着,快步走过去。
婆子撩开了车帘,笑着说道:“见过芸二爷,里头只有姑娘和哥儿,姑奶奶还在里头跟大太太说话。”
车帘撩开,林绛玉迫不及待地往贾芸怀里冲。
林黛玉坐在青轴车的座位上,见了贾芸,也想出来见过舅舅。
贾芸连忙说道:“玉儿不用多礼,你坐在里头就好。如今府里不比平时,人多眼杂,你别出来。”
小外甥女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50-55(第2/14页)
是白玉娃娃似的精致,还冰雪聪明。
骄傲。
可不能让旁人看了去。
林黛玉听得贾芸这么说,规规矩矩地坐在车里,抬头冲贾芸露出一个浅笑,说了一声舅舅好,然后问道:“芸舅舅行色匆匆的,是在忙着做什么呢?”
贾芸跟在贾琏身边做事,在荣国府出入的机会比从前多了很多,他本就是贾氏子弟,又是贾滟的弟弟,不算外男,可以进荣国府的二门,时常在外头带些新鲜的小玩意儿给两个玉儿,两个玉儿跟他相处得不错。
贾芸将冲出来的小绛玉抱起来,跟林黛玉说道:“二老爷那边来了远客,平儿姑娘说奶奶有意将梨香院布置一番,给远客安顿,我带人去看看可有什么需要置办的。府里有,便从库房里领,若是府里没有,就到外头买去。”
林黛玉听贾芸这么一说,连忙跟弟弟说道:“绛儿,快来,别误了芸舅舅的事儿。”
林绛玉却不依,他可喜欢这个少年舅舅,见了贾芸,搂着他的脖子,很是亲热地问:“芸舅舅,来了什么远客?”
贾芸笑道:“说了绛儿也不认识。”
林绛玉不服气,鼓着腮帮,“你不说,又怎么知道我不认识?”
林黛玉笑着朝林绛玉刮了刮脸,“也不害臊。既是远客,那自然是从京都之外的地方来的,你如何能认识?”
林绛玉撇了撇嘴,看向贾芸,“芸舅舅,你说!到底是什么远客?”
贾芸被两个小家伙斗嘴弄得忍俊不禁,他单手抱着林绛玉,另一只手捏了捏林绛玉的鼻子,“是来自金陵的薛姨妈,绛儿认得吗?”
林绛玉“啊”了一声,左右看了看,然后附在贾芸耳边说到:“不认得,但我昨个儿听宝玉哥哥和探春姐姐他们议论,说打死人的姨表兄薛蟠不日就要到家来了!”
贾芸:“……”
贾芸有时候觉得林绛玉憨憨的,不如林黛玉聪明伶俐。
可有时候,又觉得这小孩儿鬼精鬼精的。
宝玉和探春他们讨论薛蟠不奇怪,但林绛玉小小年纪,怎么就爱听这些八卦了呢?
听了就听了,他还知道有些话不能随便乱说,附在他耳旁跟他小声嘀咕。
贾芸觉得林绛玉可真是个宝贝蛋。
而这时,少年身上的宝贝蛋笑得灿烂,露出几颗洁白的小乳牙,“舅舅,是他们要来吗?”
贾芸本想板着脸,却被林绛玉逗得止不住笑意,他将人放在青轴车上,“是他们。绛儿真乖,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林绛玉得意地扬了扬下巴,“二舅舅说我不仅乖,还像姐姐一样聪明!”
林黛玉“噗嗤”一声笑起来,“是是是,你聪明,你最聪明。”
贾芸伸手揉了揉林绛玉的头,往门里看,还不见贾滟来。
看来今天是见不到姐姐了……少年的心里有些失望,脸上却带着笑容,低头,额头撞了撞林绛玉的脑门,亲热地说:“绛儿,芸舅舅还有事,改明儿去不羡园看你们。”
林绛玉胖乎乎的手捧着贾芸的脑袋,瞪大眼睛:“芸舅不等太太吗?”
旁边的林黛玉提醒道:“链嫂子有事情要让芸舅去办。”
林绛玉“哦”了一声,捧着贾芸脑袋的手松开,乖巧地跟贾芸说:“芸舅,回见。”
少年笑了笑,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小男孩的嫩脸,“回见。”
转而,看向车里的林黛玉,“玉儿,芸舅走了。”
林黛玉点头,黑亮的眼眸看向贾芸,说道:“芸舅得闲多到不羡园来陪太太说话。”
贾芸微笑,让旁边的婆子将车帘放下,他跟婆子们说了几句客套话,随即领着站在墙边的几个小厮离开。
小绛玉在车里跟姐姐说悄悄话,一边说一边比划着,“那个薛蟠,是不是头有这么大,胳膊有那么长,凶神恶煞的?”
林黛玉被弟弟逗得笑不可仰,“绛儿比划的是妖怪不是人,薛家的姨表兄比芸舅大几岁,可能跟云起的二哥竹青差不多模样?”
林绛玉反驳:“竹青那么好,可不会打死人!他怎么可能跟牛青差不多?”
林黛玉:“昨个儿不是才教过你一个成语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父亲也常说,世上多的是表面高风亮节,私下却禽兽不如的人。”
林绛玉很固执,“那他也不能跟竹青差不多的模样。”
林黛玉被他弄得没脾气,干脆不搭理他。
林黛玉平日读书弹琴,跟姐妹们一起玩耍得久一些,就觉得有些疲累和不耐,要回不羡园待着养神。她不喜欢八卦和过问这些跟自己无关的事情,这时跟林绛玉说这么多,已经算是对弟弟格外有耐心。
可林绛玉却跟林黛玉不同,小男孩好像眼里什么事情都能看得见,什么事情都想过问似的。有时话痨得连养在羡园学舌的八哥都有点烦他。
贾滟到车里的时候,崔氏打了车帘,笑着说道:“方才芸二爷路过,还跟姑娘哥儿说了一会儿话,不见太太出来,因着身上还有事情要办,急急忙忙带着小厮走了。”
贾滟一怔,笑道:“知道了,正事要紧。”
上了车,林绛玉就趴在贾滟的腿上,仰着头跟她说:“太太,打死人的姨表兄薛蟠要到二舅家里住了。”
贾滟奇道:“绛儿怎么知道的?”
林绛玉:“芸舅告诉我的,方才芸舅带着人去了二舅那边,说是链嫂子让他去梨香院办事。”
青轴车已经套上了驯骡,车轱辘轱辘驶向贾政那边的院子。
贾滟伸手碰了碰林绛玉的嫩脸,看向林黛玉,林黛玉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见贾滟看过来,向她露出一个笑颜。
低头,林绛玉也在傻乎乎地不知道笑些什么。
贾滟心里顿时一片软和,管他什么薛姨妈薛蟠呢?这些人自然有王夫人去操心,她只要两个玉儿好好的就行。
忽然又想起远在扬州的林如海,也不知他如今怎样了。
松月跟着她们到了京都,竹青虽然也常跟在林如海身边,但到底不如松月,不知道他习不习惯。
此时,远在扬州的林如海在明雪堂里打了个喷嚏。
竹青听见了,顿时觉得紧张,“老爷,可是昨晚夜批公文太晚,受了风寒?”
自从贾滟带着两个玉儿上京之后,林如海就受了一场风寒。
风寒来势汹汹,林如海病得待在明雪堂里两天没出门,随后病情好转,却一直没好透,不时咳嗽几声。
竹青担心极了,因为林家主子们的身子骨都不太好,两个小主子不提,林如海的身体其实也说不上很强壮。
只是从前的时候贾敏的身体更差,就显得林如海的身体比较好。
可在竹青看来,这都是一家病秧子,风一吹,不管大小,都得倒的。
好不容易来了个贾滟,开始的时候看上去倒是活蹦乱跳的,他带两个小主子练八段锦的时候,她也跟着一起练,看上去气色极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50-55(第3/14页)
谁知跟着裴五爷一家人去了一趟陶然山庄回府之后,也是病来如山倒。
至此,竹青心里终于得出了个结论,但凡是林家的人,身体没有好的。贾滟不例外,林如海也不例外。
竹青看着拳头抵着鼻子在清嗓子的林如海,皱着眉头,说道:“我还是去请王大夫来给老爷开两副药吃几天。”
林如海睨了竹青一眼,“说了没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要身体没什么大碍,慢慢养着,自然就会好。”
竹青一脸正色,搬出贾滟:“太太临走前,千叮咛玩万叮嘱,要我一定照顾好老爷的身体。老爷如今已经清减了许多,身上的衣裳都不合身了,近日公务又繁忙,要是不注意,说不准病情还要反复。”
林如海顿时有些没辙,叹了一口气,“行,去吧。”
竹青又说:“既然都请王大夫来开两副药了,不如也叫他也给几个药膳方子。从前姑娘哥儿的身体不好,太太除了让我带他们练八段锦,时不时也去向王大夫请教,做一些药膳给他们吃。”
林如海抬手掐了掐眉心,警告道:“竹青,不要得寸进尺。”
竹青却不怕,拿着免死金牌,“我都是照着太太的吩咐做。”
林如海:“……”
真是反了天了。
但想到贾滟,林如海柔和了眉眼,有些无奈地看了竹青一眼,“行行行,你就都按照太太临走前吩咐的去办,行吧?”
竹青得了林如海的首肯,麻溜地去让人请大夫。
林如海的目光落在案桌前的两封信件上,一封是贾滟给他写的家书,说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最后提到贾赦如今身体不太好,请了几个太医去看,也不见有什么效果。
另一封是贾政给他写的书信,告诉他贾雨村起复的事情已经操作妥当,如今贾雨村补了应天府尹的空缺,已经去上任。
林如海轻叹一声,搁在案桌上的修长五指无声地扣着红木桌面。
——贾滟带着两个玉儿进京已经三个月了。
明知朝廷的调令最慢也会在秋末下来,可他心中竟有些着急。
贾敏去世后,他本以为只有两个玉儿是他此生放不开的牵挂,谁知如今又多了个贾滟。
林如海有些走神,这时余管家来跟他说老太傅那边来了人,请他傍晚去裴府下棋吃酒。
林如海听了,一时没回话。
余管家等了片刻,见林如海没说话,于是问道:“老爷,方才我看竹青派人去请大夫了,可要推了?”
林如海回过神来,笑道:“不用,我看过大夫便去。”
半个时辰后,王大夫来到林府。
王大夫只说林如海风寒未清,近日又有些操劳,只需服两副药,静养几天就好。
完了,又给了竹青两个药膳方子,笑着说:“老爷并无什么大碍,这两个药膳要是吃得惯,隔三天做一次。若是吃不惯,就不必勉强。”
竹青一看,药材府里都有,都是天麻、枸杞等调理气血和滋补的药。
他将方子收起来,寻思着过会儿去拿去厨房给花大婶看明天能不能做。
林如海笑着跟王大夫说:“我与他们说了,并无大碍。他们偏不信,非得要劳烦您过来一趟。”
王大夫捻着山羊胡,哈哈笑起来,“老爷是家里的顶梁柱,自然还是谨慎些好。”
因为两个玉儿这几年都是王大夫给他们用药,如今两个孩子虽然已经离开扬州,王大夫还是有些挂念。
“林夫人带着姑娘哥儿到了京都,如今可都好?”
“几人都好。绛儿自从去年长了水痘之后,体质见长,身体好了许多。只是玉儿还是有些体弱。”
“林夫人到扬州后,为姑娘哥儿费了许多心思。哥儿在先夫人腹中时,先夫人身体便不好,多少亏了些先天的底子。后来先夫人仙逝,府中虽有人照料,到底不如林夫人心细。”
林如海笑着说是,又跟王大夫寒暄了几句,亲自送他出门。
第52章
052
林如海送完王大夫,余管家说车马已经安排好,问他什么时候去裴府。
贾政从京都送来的书信,除了说贾雨村已经补了应天府的空缺之外,也提到了户部尚书裴世英。
因着裴行简带着妻儿跟贾滟等人一起从水路进京,贾政借着感谢裴行简一路护送,给京都裴府下了帖子,亲自上门道谢。
窦世英年少时与当今圣人一起在崇贤馆读书,有同窗之谊。老太傅是东宫老圣人提拔的,入阁为相,又当了太傅。后来老圣人禅位,老太傅也就顺势向圣人告老还乡,将朝堂留给了长子窦世英和自己的学生。
贾家的祖先是开国元老,贾代善骁勇善战,世袭国公之位。
如今朝中新旧两派势力,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东宫的老圣人不可能永远插手朝政,林如海是圣人钦点的探花,圣人门生,自然是想辅助明主开万世太平的。
□□国府还在犹豫不决,站队容易,可是早就理不清的利益关系,真到切割的时候,也会见血。
贾政能跟窦世英搭上线,是因为老太傅和林如海的缘故,彼此都在观望。
林如海有些头疼地掐了掐眉心,寻思着朝廷的调令还是早点来为好,他总怕京都事情有变,贾政一时也拎不清。
夏日炎热。
京都的冬天比扬州更冷,夏天也比扬州更燥更热。
整个荣国府午后静悄悄的,黛玉在不羡园的书房里练字,雪雁在她身后慢悠悠地跟她摇扇子。
林绛玉也想练字,但他年龄太小了些,贾滟平常只给他练一小会儿,就算了。
他见姐姐练字,也不打扰,就站在旁边数姐姐练了多少个大字。
贾赦的病不见好,贾母心里有些担心,又加上天气燥热,也是身体欠恙。
贾滟清晨时已经带两个玉儿去过荣庆堂请安,又去看过贾赦之后,午膳是在不羡园用的。
两个玉儿在书房里消磨时间,她也偷得浮生半日闲,干脆让棣棠建兰搬了太师椅到庭院的树荫下乘凉,手里也拿着一本闲书在看。
才坐安稳,丫鬟就说琏二奶奶来了。
贾滟连忙起来,迎了上去。
王熙凤穿着一身黄色的夏衫,只带着平儿到了不羡园。
贾滟将人请进屋里坐,夏堇看茶,锦葵端了瓜果点心来。
贾滟这几个月跟王熙凤相处得挺好,彼此都已经挺熟悉,而且王熙凤不拘小节,两人私下相处,就比较随意。
“这大热天的,你不好好在屋里待着歇息,跑来我这儿作甚?”
王熙凤示意旁边的平儿将礼盒送上,笑着说道:“当然是有好东西送来给姑姑。”
贾滟的目光落在那个礼盒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50-55(第4/14页)
王熙凤:“这是来自暹罗的茶叶,姑姑好茶,我特来送给你尝尝。”
贾滟本来就没有午休的习惯,见王熙凤送了茶叶来,干脆让夏堇拿了茶具出来,煮了两杯茶和王熙凤一起喝茶吃瓜果点心,一边闲聊。
王熙凤歪在炕上的大迎枕,一只葱白的食指在天青色的茶盅上轻点,跟贾滟说:“珍大哥哥府里的花园,湖里荷花开得正好,珍大嫂子早晨带着蓉儿媳妇来邀请我们明日去他家花园赏花听曲,如今府里大老爷病着,大太太定然是没有心情去的,老太太身体欠恙也不想活动。问了太太,太太说近日身子有些乏,也不想去,她让我带话给姑姑,让您和我带着宝玉他们一起过去热闹热闹。”
珍大哥哥就是贾珍。
贾珍跟贾琏同辈,又是一族之长,王熙凤称呼他是大哥哥。
宁、荣两府常来往,惜春是贾珍的小妹妹,贾敬一心寻仙问道,原配夫人去世后,也不想着续弦,平日都住在道观里。贾珍和尤氏虽是长兄长嫂,可在管教惜春的事情上难免瞻前顾后,总是不得法,干脆将惜春放在荣国府里,让她和迎春、探春一起跟着李纨。
贾滟心想这可奇了。
薛姨妈一行人不是说今天就要到荣国府了吗?王熙凤连她们要住在哪儿,都让人安顿好了。
明天去宁国府,不带着薛姨妈和宝钗一起过去热闹热闹吗?
贾滟心中狐疑,于是问道:“金陵的远客,不是今日就到了吗?”
王熙凤一听,就知道贾滟说这话的用意,笑着说道:“薛姨妈她们是太太的远客,方才打发人去码头看了,还没到呢。薛姨妈舟车劳顿,想来要休整两日。再说,即使不用休整,她和太太许久不见,姐妹少不得要待一起说些体己话,不会跟我们一起过去。”
贾滟点了点头。
她想起了宁国府的秦可卿,秦可卿跟王熙凤两人,是前后嫁给了贾蓉和贾琏。两府都是刚进门的奶奶当家,王熙凤和秦可卿的关系处得很好,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只要一见面,就像是有说不完的悄悄话似的。
秦可卿和王熙凤都很要强,只是秦可卿平日隐忍,强在内心,性格却温柔周到,宁、荣两府从上到下,就没有不喜欢她的人。而王熙凤内心要强,性格也强势泼辣,下人见了她都有些发憷。
这个世界的女性活到最后,就没有命好的。
而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死得最早的女子。
傍晚时分,薛姨妈带着两个孩子和十来个奴仆到了荣国府。
贾滟和两个玉儿在荣庆堂见了薛姨妈和宝钗,宝钗长相端庄雅丽,举止进退有度。
因为人多,也就是见了面,寒暄几句,就各回各家了。
晚上在不羡园的时候,林黛玉在和弟弟林绛玉歪在书房窗户前的榻上,两人手里拿着九连环在解。忽然周瑞家的过来敲门,手里拿着一盒宫花,说这是宫里的新鲜花样,是薛姨妈带来的,让她送来给姑姑和姑娘们挑选两朵戴着玩。
宫花?
贾滟一听,就觉得新鲜了。
她让夏堇去喊林黛玉来挑宫花,一边让锦葵给周瑞家的端茶。
周瑞家的连忙笑着说:“姑娘们都别忙,等姑太太和林姑娘挑好了花样,我还得给其他的姑娘送去。”
贾滟闻言,似笑非笑地瞅了周瑞家的一眼,问道:“我们玉儿,是第一个挑选的吗?”
“按理说大伙儿应该都是一样的才对,可宫花的颜色样式都不一样。总有不一样的,薛姨妈说了让姑娘们先挑,最后留四朵给琏二奶奶,姑太太和林姑娘是府里的娇客,按理先客后主,我便自作主张,先来不羡园了。”
原来如此。
贾滟想起从前看书时,周瑞家的也给林黛玉送宫花,可那时候周瑞家的可是最后一个才送给黛玉的。
彼时林黛玉只是一个幼年丧母,被父亲送到京都来投奔祖母的小孤女,旁人虽不敢随意轻慢,但是这些常年跟在主人身边,有些话语权的管事媳妇却也敢擅自作主,最后将送剩下来的两支宫花送去给黛玉。
要不是林黛玉伶牙俐齿,当面质问周瑞家的,说原来是别人不要的才送给她,以后类似的事情,怕且还会屡屡发生。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父亲健在,又有贾滟在身边,林黛玉什么都不用做,周瑞家的就头一个来讨好她。
贾滟对此感到十分满意,让锦葵去发饰盒里取来一支珍珠发簪,赏给了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见状,连忙说道:“我如何能受姑太太这样的礼?”
贾滟:“姐姐是太太跟前的人,平日又是跟着凤丫头出门做事的,如何受不得?快收下,否则便是姐姐看轻了我。”
锦葵也笑着说:“即便是为着让我们家太太高兴,姐姐也该收下。”
周瑞家的又客气了两句,最后还是收下了。
锦葵帮她将发簪别上,笑道:“真漂亮。”
周瑞家的讪笑,红了脸道:“我都这把年纪,女儿也嫁人了,哪还讲什么漂亮不漂亮的。说出去了,旁人只当我是丑人多作怪。”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嫁丫鬟,女儿已经长大嫁人。王夫人对她厚道,将她的女儿放了,嫁给了古董商冷子兴当媳妇。
贾滟被周瑞家红脸的模样逗笑了,“爱美不分年龄,别说是当娘了,便是当了祖母、曾祖母,爱美也是正常。”
就老太太平日看院子里的花开得好,还让人去剪几朵簪头上呢。
人的容颜会老去,爱美的心却永远不会。
黛玉到了正房,向贾滟行礼之后,走到贾滟身旁。
“玉儿,薛姨妈让人送了宫花来,你去挑两朵喜欢的戴着玩,别辜负了姨妈的一片心意。”
林黛玉走过去,看着周瑞打开的盒子里摆放着宫花,从里面挑了一串铃兰和一枝桃花。
得了宫花的林黛玉心情很好,客气地跟周瑞家的说道:“劳驾大娘晚上跑过来送宫花给我,外头如今还在下着雨,我看大娘手里拿着的羊角灯不太亮,您等会儿要到哪个院子去?我让紫鹃拿一盏玻璃灯给您照着去。”
周瑞家的顿时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好姑娘,不使得。您那盏玻璃灯是舶来品,整个荣国府统共就两盏,老太太心里疼你们,一盏给宝玉用,一盏给姑娘和哥儿用。”
“灯不过是身外物,若是人摔了,那才不得了。”
黛玉说着,就要让紫鹃去拿灯。
周瑞家的吓得连礼数都顾不上,连忙走人。
贾滟被两人弄得忍俊不禁,拉了黛玉过来,笑着说:“你别逗周大娘了,大晚上的,她也怪不容易的。”
黛玉借灯是好心,但那玻璃灯是个稀罕物。
稀罕物向来都易碎。
周瑞家的也是怕不小心将灯弄坏,那罪过可就大了。
偏生林黛玉像是要捉弄人家似的,非得要借灯给她。
林黛玉抿着唇笑,让贾滟低头,她将那枝桃花别在了贾滟乌浓的发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50-55(第5/14页)
贾滟微微一怔,伸手摸了摸发间的宫花,看向林黛玉的眼里带着温柔,问道:“好看吗?”
林黛玉侧首,端详着贾滟的模样,心满意足地点头,“好看。宫花好看,太太更好看。”
这小嘴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贾滟拿过林黛玉手里的那串铃兰,帮她固定在发间。
“明日到宁国府赏荷,我和玉儿一起戴着这宫花去,好吗?”
林黛玉点头,一双含情目浸润在愉悦的笑意里,回答道:“好。”
翌日,贾滟带着两个玉儿和王熙凤一起去宁国府赏花看戏。
碰巧那天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也到了宁国府,宝玉跟秦钟一见如故,两个小男孩相谈甚欢。
林绛玉在宁国府倒是显得兴趣缺缺,总腻在贾滟身旁。林黛玉虽然不像先前那么频繁生病,但还是体弱,在宁国府的后花园赏了一会儿荷,就有些乏累。
大夏天的,体弱的人很容易会中暑。
贾滟跟尤氏说想先带两个玉儿回去。
尤氏听了,有些遗憾地说道:“本是想要老太太、太太和姑姑们过来热闹的,谁知老太太偏生身体欠恙,太太又有远客来,好不容易姑姑来了,却不多跟我们聚聚说会儿话。”
还不等贾滟说话,王熙凤就已经笑着说道:“敢情姑姑来了,才是给嫂子面子。我来了,都做不得数。”
尤氏一听,笑嗔了王熙凤一眼,“你和琏二爷两人,隔三差五就往我们府里跑,我们嫌你们两口子烦呢。”
王熙凤听了,跺脚,跟贾滟说道:“姑姑你看,今个儿就老太太和太太不来,姑姑前脚一走,大嫂子指不定后脚就要将我撵走呢。”
尤氏被王熙凤弄得好气又好笑,伸手捏了一下她的脸,说道:“这天底下的话,都给凤丫头一人说了去。今个儿老太太和太太不在,你也不用立规矩了,就越发地没规矩。”
秦可卿闻言,笑着说:“如今太太兴致刚好,姑太太就陪我们多坐一阵子吧,好不容易得闲过来,这么早回去,岂不扫兴?林妹妹要是觉得乏累,我带她到屋里去歇一会儿便是。”
林黛玉去秦可卿屋里歇一会儿?
贾滟脑海里不可避免地浮现原著里关于秦可卿闺房的描写,那可真的是十分艳丽。
黛玉去了,恐怕更不能歇了。
贾滟看向林黛玉,林黛玉微微摇头。
贾滟笑着跟秦可卿说道:“蓉儿媳妇有心了,你家林妹妹可能就是觉得有些闷,让她到那边的水榭上待一会儿,看看花,散散闷就行。”
这倒是实话。
林黛玉喜静,热闹的场合她待久了,心里头就觉得烦。
尤氏邀请贾滟和王熙凤来,是打算看戏打牌,消散一整日的。
这么长时间,林黛玉显然是不喜欢的。
贾滟笑着跟秦可卿说道:“若是可以,蓉儿媳妇帮着在水榭那边打点一下,让婆子丫头在那边陪着,拿几本书给玉儿就行。”
秦可卿带着一群婆子丫头去了。
王熙凤看着秦可卿的背影,跟尤氏笑道:“蓉儿媳妇模样好,性情也好,老太太和太太总夸她呢。”
尤氏睨了王熙凤一眼,说道:“你家大哥哥,也夸她呢。”
贾滟心里一个咯噔,不动声色地看向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