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2 / 2)
“当务之急,是需选派得力大将,统率精锐,一举荡平松阳!”
然而,当皇帝那冰冷的目光扫过武将班列时,那些平日里的悍将们,竟不约而同地或低下头,或移开视线,或假装咳嗽,竟无一人敢主动出列请缨!
死寂再次降临。
毕竟卢将军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一种难堪的、令人窒息的气氛弥漫开来。皇帝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他想起了之前几次对松阳的用兵都是一败再败,如今更是……称帝了。
耻辱!
这是彻头彻尾的耻辱!
朝堂之上,除了无用的愤怒和推诿,竟连一个能为他分忧、敢于领兵出征的人都找不出来了吗?
这些平日里自诩国之栋梁的武将,到了关键时刻,竟都成了缩头乌龟!
是因为惧怕那秦叔宝、霍去病的勇武?还是惧怕诸葛亮的智谋?
年轻的皇帝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这无力感旋即化为更炽盛的怒火。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架上的御笔乱颤。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他声音尖利,满是挫败感“平日里食君之禄,关键时刻竟无一人为君分忧?!”
消息传到各地藩镇、州郡长官以及拥兵自重的豪强耳中,引发的反应则更为复杂。
一些相对忠诚或谨慎的官员,立即上表朝廷,痛斥姜戈悖逆,并表示愿整军备马,随时听候朝廷调遣,共讨国贼。
但这其中,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场面话,唯有他们自己知晓。
更多的,则是沉默的观望。
“姜戈……原以为只是个小小的县令,没想到竟有如此魄力?”
某处节度使府邸内,身经百战的节度使看着地图上被标注出来的新朝疆域,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称帝……嘿嘿,这倒是给天下人开了个好头。”他的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朝廷的威信,正在被一次次挑战、削弱。
或许,乱世真的来了,而这乱世,对于手握兵权的人来说,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一些较小的割据势力,则开始暗中盘算。
“大哥,朝廷现在焦头烂额,咱们是不是……也该动一动了?”山寨聚义厅中,有人向首领提议。
“动?怎么动?学那姜戈称帝?你我有那个本事和声望吗?”首领比较清醒,“不过……趁朝廷注意力被松阳那帮人吸引,咱们或许可以拿下旁边那个富庶的县城,扩充一下地盘和实力。”
姜戈称帝之举,像是一剂强烈的催化剂,极大地刺激了各地野心家的神经。原本还在隐忍、等待时机的势力,开始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消息在读书人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茶馆、酒肆、书院中,随处可见激烈辩论的士子。
“荒谬!简直是荒谬绝伦!”一位恪守教条的士人痛心疾首,“君臣父子,纲常伦理!区区县令,竟敢篡逆称尊,此乃天地不容!读书人当口诛笔伐,誓死不与这等乱臣贼子同流合污!”
“李兄此言差矣。”立刻有人反驳,“朝廷无道,奸臣乱权,苛政如虎,百姓流离失所!这姜戈能在松阳那片地方站稳脚跟,手下又有那么多大将,必有其过人之处!我等读书,当为生民立命!若其真能解民倒悬,拯民于水火,何必拘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