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0(1 / 2)
霍去病看了一眼,继续道:“好,人各有志,不强求。军需官,按名册发放路费,不得克扣!”这一举动,让许多降卒安心了不少。
他们实在是不想打仗了。
然而,他的语气陡然转厉,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台下那些眼神闪烁、特别是几个原本在旧军中担任中高级军官的人:“但是!既然选择留下,若还有人三心二意、阳奉阴违,或者心存侥幸,以为可以混日子、甚至暗中捣鬼……”
他猛地抓起身边的长枪,臂膀运力,那杆长枪化作一道黑色闪电,破空而去。
“咔嚓。”一声脆响,校场边缘一根碗口粗的旗杆应声而断,上半截带着残破的旗帜轰然倒地。
“犹如此杆!”霍去病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浓烈的杀伐之气,“军法无情,决不姑息!”
全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降卒们噤若寒蝉,被这股凌厉无匹的气势所震慑。那几个原本心存侥幸、甚至暗中串联想要闹事的军官,脸色煞白,深深地低下了头,再不敢有任何异动。恩威并施之下,这支降军的军心,初步被稳定了下来。
夕阳西下时,诸葛亮与姜戈并肩立在城楼上,望着渐渐恢复生机的京城。炊烟袅袅升起,街市上有了零星叫卖声,孩童又开始在巷弄间追逐嬉戏。
“京城人心初定。”诸葛亮轻摇羽扇,“各州府官员的表忠文书今早已到了六成。”
姜戈颔首,目光却依然凝重:“还不够。”
她指向远方隐约的山峦:“那些还在观望的藩王,那些据城自守的将领,那些等待时机的门阀世家……”
诸葛亮深以为然:“陛下明鉴。京城虽定,天下未安。”
暮色渐浓,最后一缕天光映在姜戈眼中。
“是时候了。”她轻声道,“该有一件大
事,昭告天下新旧之交替,定鼎乾坤。”
诸葛亮微微躬身:“陛下是说……”
“登基大典。”姜戈转身,玄色衣袖在晚风中猎猎作响,“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属于朕的新时代,来了。”
第151章 登基大典
当晨光刺破云层,带来光明。
今日的皇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昔的气息,不是节日的喧闹,而是一种沉静而磅礴的期待。
宫阙肃穆,旌旗在微风中舒卷,上面绣着的并非传统的龙纹,而是一种全新的图腾——凤凰展翼,其羽翎盘绕过威严的龙身,凤首高昂,龙首微垂,形成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凤压龙”意象。
这意象简约,却胜过万语千言,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与一个崭新纪元的开始。
更是一个象征。
登基大典,摒弃了前朝沿袭数百年的繁文缛节与奢靡铺张。没有绵延数里的仪仗,没有倾尽府库的珍宝陈列,唯有殿前广场上,肃然林立的文武百官,以及经过严格筛选、代表各阶层的观礼民众。
纯白玉的阶石被清洗得一尘不染,映照着初升的朝阳,仿佛自身也在发光。
广场四周,新栽的松柏苍翠欲滴,寓意着新朝的生机与长存。
这些被允许观礼的百姓,既有德高望重的乡绅,也有衣衫虽旧却浆洗得干净的农户,还有眼神中透着精明的商贾,以及一些身着儒衫的学子。
他们屏息静气,带着几分敬畏,几分好奇,等待着那位终结乱世、即将登临大宝的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