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片刻后,他放轻动作出了门,入了院坝。
周野用竹水管里的山泉水净了双手,再将遍布热汗的臂膀冲了冲。
山泉水清凉,淋到身上后,总算叫他身上滚烫的热度消了下去。
周野呼出一口气,不禁偏头看向茅草屋的其中一扇窗子。
夏夜闷热,阿姝又贪凉,窗子都是半开的。只是这次病了一场后,周野不许她将窗子开得太大,今夜便只开了一条缝儿。
缝儿太小,什么都看不着,周野望着那窗子,却仿佛能用目光描摹出窗后的景象。
阿姝一定睡得很香,他想。
阿姝藏不住心事,也绝不委屈自个儿,就如昨日,她说她睡不着想看看他,便大着胆子爬到他的床上。他被撩得一身是火,如灶里的柴火一样滚烫,她却在得到满足后说溜就溜。
还有今日,廖老汉才走,她便不管不顾地朝他扑来,只因她想抱了。
周野揉了揉额头,在夜色浸染的院坝里无奈长叹一声。
若阿姝一直这般,他就……就随她。
只是他自个儿得控制着些了。
……
林姝昨日歇了晌,晚上也睡得不错,是以院坝外有些动静的时候,她便起了。睡眠质量好的话,倒是不用非得睡够多少时辰。
等林小蒲告诉她,她才晓得外头来人了,来的正是高阿公和高大伯。
高阿公爷俩其实也不想大清早地来林二老家,但昨晚廖老汉来他们家里说的那番话,任谁听了都不可能睡得着啊!
高大伯是听了廖老汉说的那一串钱睡不着,他晚上躺在床上,和自家婆娘说起这事儿,夫妇俩一起掰着指头数,那是越数越兴奋。这竹躺椅若果真如廖老汉那般,能卖到一把三百文,哪怕他们分个六成也能大赚一笔咧。
虽然夫妇俩都晓得老爹忙活一辈子攒了不少钱,可人哪有嫌钱多的。
高阿公则是听说了那做工精妙的竹躺椅而睡不着。廖老汉说那竹躺椅是能收缩的,下半截不用的时候就推到里头,只当把椅子坐,也不占位置,等想躺着的时候便将那下半截抽出来拼在一起,如此就能当个榻。
他这辈子虽说一直是老老实实地做篾活,但竹桌子竹凳子这些他也是会的,镇上的竹编铺子他常去里头闲逛,确实没见到过这种能收缩能拼合的竹躺椅,他昨晚听了便一直好奇。当然,有钱赚他也乐意。
于是父子俩一拍即合,大清早地便来林老二家看看这竹躺椅究竟啥个儿样式。
林姝还没起的时候,何桂香便将人招待上了。等周野从山上采了山野花回来,高阿公便连忙询问他那竹躺椅的事儿。
高阿公已围着那竹躺椅来回看了好几遍,若非不合时宜,他还想将竹躺椅给掀过来瞧瞧。
“阿野小子,这竹躺椅你做的?你以前学过竹活儿?”高阿公惊奇不已地问。
“我是第一次做。倒也不是我竹活儿好,而是阿姝画的图纸清晰易懂,比照着那图纸上的尺寸一样样地做,做好了再按照图纸拼在一起,不难。”周野道。
高阿公连声夸赞,“你这手艺可以啊!”需要打磨的地方打磨得光滑不刺手,契合衔接的地方也合得极好。
他是干这个的,知道做竹活儿并不像周野说的这么容易,像他的篾活只要学会了那编法,其实并不难,需要更多的是耐性,而竹活儿需要的巧思便多了,尺寸啥的但凡有点儿错漏,这竹具合不上,便是白干一场。
高阿公最初也是慢慢上手,后头经验越来越丰富,才能做出竹桌竹凳这些。周野做的这竹躺椅,他大致能瞧出是怎么个做法,但想要完全拼接得当,没点儿经验和眼力那是绝对不成的,须得比对着图纸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来。
没想到周野竟是个做竹活儿的好料子,竹活儿做得好,篾活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只这可惜这人不是他家的,唉……
高阿公越想越觉可惜,然后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儿子一眼。
高大伯:……
他爹又开始了,但凡遇到个资质比他好的,就要瞪他。
可他实在不是那块料啊,做篾活的那些步骤他跟着他爹这些年,比谁都清楚,要做的话,他也勉强能做出来,只是做出来的成品十分粗糙,跟他爹做的放在一起,对比惨烈。
他爹说了,他做的这些成品送人可以,卖钱就甭想了。而且他不光是资质不行,他还坐不住。
他爹编这些背篓筲箕的,能坐在院坝里一编就是一整日,他是真不行。
相比编这个,他还是更喜欢种田。风吹日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120-130(第6/21页)
他也不怕,他就喜欢在地里干活。
等林姝也收拾妥当出来,她喊了声高阿公和高大伯,开门见山地问道:“高阿公和高大伯可是决定好做这桩买卖了?”
高大伯忙道:“做做做,
只是林姝丫头,就这么个竹躺椅你当真能卖到三百文一把?”
镇上的竹编铺子他跟着老爹常去逛,人家那买大几百文的竹椅做得忒精致了,有的还雕了花儿咧。
“自然能。”林姝语气肯定,“这还是因着咱们井溪镇地方小,若是放到县城里去卖,价还能提得更高些。”
自古至今,有钱人都喜欢稀罕物件儿,也喜欢尝鲜儿,何况这三百文对有钱人来说也就是石头扔到水里听个响儿,他们可不差这点儿钱。
而林姝瞄准的也不仅仅是这一批富户,还有镇上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户人家。
高大伯想着自家婆娘叮嘱的那话,当即便问:“那我们自己做自己卖成不?”
林姝应道:“成啊,如此的话,一把竹躺椅我便只抽取六十文。不过高大伯,咱丑话可得说在前头,这竹躺椅的买卖想要做得长久稳妥一些,我定的这三百文一把的价钱你们最好不要变动,哪怕有人给你们二百八十文,二八九十文,都是不成的。若是你们贪图一时便宜,擅自少价,那这后头的竹躺椅若是卖不出去,或是只能贱卖,高阿公便要白辛苦一场了,而我也不会担任何责任的。”
高阿公和高大伯:……
这林家丫头瞧着笑眯眯的,怎么说出的话这么不中听咧。
高大伯的神色顿时变得纠结起来。
他和家里婆娘都不会吆喝,家里有多做的筲箕背篓这些,他拿到镇子上卖,都是往旁边一搁,干巴巴地喊价,或者等别人主动问,反正总有缺的人会买嘛。
林姝这么一说,高大伯便蔫巴了下来,瞅向高阿公,征求他的意见。
高阿公嫌弃地翻了个白眼,“自己几斤几两不晓得,还想听你婆娘的大包大揽,她一个妇道人家懂个屁。能挣到自己的那份儿钱便不错了,别的甭想。”
高大伯被训得像个孙子也只是呵呵干笑,“老爹,这不是咱家,你说话悠着点儿,人林姝丫头听着呢,别把人林姝丫头给骂进去了。”
高阿公轻咳一声,解释道:“林姝丫头,高阿公可不是说你,咱甜水村的妇人都没啥见识,老爷们的事儿尽喜欢瞎掺和。”
林姝笑而不语。
即便高阿公说的这话包含了她,她也不能真跟他这么一个老古板计较。在大多数乡下汉子眼里,妇人都是头发长见识短,就属他们大老爷们自己最牛批,呵呵。
高阿公摆正了脸色,道:“这竹躺椅的买卖我和你高大伯都愿意做,只是我家只负责做出来,你来买卖。要是廖老汉递话递得没错,我这边做出来一把,别的啥都不管便能得一百八十个铜板儿,我说的可对?”
林姝点头,“廖老爹递的话没错,我是这个意思。您做了这竹躺椅自个人卖的话,您这边八成,我只收二成,我建议的定价是三百文,可若卖到后头您确定都能卖出去,实在想涨价或是降价也不是不成,我这便不插手了,您仍旧按照一把六十文钱分我。但若您不想管这买卖的事情,您便安心做竹躺椅,收您的六成钱,而我这边自会另找人卖。”
高大伯听到这儿,突然插了一嘴,“林姝丫头,你这话的意思是,你不自个儿卖?”
林姝笑着道:“高大伯,能得这两成钱我就心满意足了,这叫卖的事情就该交给更懂的人去办。反正啊,咱们各司其职,配合得好了,才能一起挣大钱。”
高大伯听了这话顿时就觉得他和家里婆娘太过贪心,没那本事还非要将活儿揽过来。
高阿公父子商量片刻后,就这么敲定了。
他们不贪心,只做那竹躺椅,买卖的活儿让林姝去找人干。
其实这竹躺椅周野能做出来,他们完全可以自个儿做了去卖,如今林姝丫头却把肯把买卖分给他们做,那是人家林姝丫头厚道,念着这乡里乡亲的,才叫他们一块赚钱。
“你们若是决定了,我这便写个契书出来,双方按手印,一式两份,各自收好。”
高阿公和高大伯一听还有契书,不禁生了怯意。
高大伯嘀咕道:“这乡里乡亲的,还需得着啥契书啊?”
林姝解释道:“非是我信不过高阿公和高大伯,而是做正经的买卖都应有该有的章程。契书写了,咱也方便按照契书的来。”
见两人神色迟疑,林姝又道:“写好之后我念给你们听,或是你们拿了契书寻其他懂行之人瞧过再摁手印也不迟。”
高大伯正想点头,却被高阿公拧了一把,“林姝丫头说这话便见外了,你直接写,写好了我今儿就摁手印!”
林姝却没急着拟契书,而是先问道:“咱这竹躺椅若是遇到做竹活儿的老把式,买一把拆了重组便晓得怎么做,所以咱们最好一次性做好一批,占了这先机,不晓得高阿公和高大伯一个月内能做多少把这样的竹躺椅?”
高阿公道:“你高大伯给我打个下手不在话下,有他帮忙,我们一个月至少能做二十把出来。”
“成,那就攒上一个月的量。高阿公这边在保证品相的同时往多了做,阿野也抽空做上几把。等下个月底的大集,咱们便用廖老爹的牛车拉到集市上卖!”
谈定了之后,林姝当场写好契书,念给高阿公和高大伯听,确认无误,林姝签字,高阿公摁手印,一人一份收好。事毕,林姝把竹躺椅的图纸交给了高阿公。
高阿公看完之后称赞不已,“原来是这样,我晓得了,这其实不难,就是个细致活儿!”
林姝笑应道:“自然难不倒高阿公这样的老把式,不然我岂会叫廖老爹牵线?”
高阿公被哄得直笑。走的时候,爷俩都是乐呵呵的。
高大伯还喜滋滋地掰着手指头算,“老爹,一个月做二十把,那咱家能分到三千六百个铜板咧,这还只是一个月赚的,抵得上你干小半年赚的钱了!”
高阿公的篾活虽然做得好,村里人都找他,但背篓筲箕这些,一个就能用好久,村民们不常做。剩下多做的拿到集上卖,可其他村也有篾匠,人家也会编了这些拿到集上卖,再加上村里人大多给粮不给钱,高阿公一个月下来其实没有多少入账。
“你个莽子,小声些说,莫叫别个听去了……”
等高阿公父子俩走远,院坝里林小蒲彩虹屁直吹,“我阿姐可太能干了!啥都不干就能白得两成的钱,一个月二十把竹躺椅,那就是一千二百个铜板咧!”
“可不是么!阿姝手里还有鸡枞酱的买卖咧!”何桂香也喜滋滋的。
这头母子俩乐呵呵地算钱,那头周野却将林姝叫到了一边说小话。
“干啥呀,我说阿野,我发现你这汉子胆子越来越大了,阿娘和小蒲还在呢,就敢拉着我小话。”
“阿姝。”周野唤她一声,等林姝疑惑瞅来,他抿了下嘴,非常认真地道:“一个月二十把竹躺椅我也做得出来。”
“噗,我晓得啊。”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120-130(第7/21页)
姝偷瞄了何桂香一眼,扯住他的袖子又将他拉得远了些,低声道:“呆子,难道你想当第二个高阿公,日日啥也不干就坐在院坝里做竹活儿篾活儿啊。有些钱不需要全挣,偷得浮生半日闲不更好?而且——”
林姝将他拉得腰身
弯下来,凑近他耳畔道:“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别总想着干活,晓得不?”
第124章 二合一
林姝说这话时凑得近,在周野耳边吐气如兰。
周野不知想到什么,眼神都虚了一下。
他连忙唔了一声,回道:“晓得了。”
“阿姝,我今日采的山野花你瞧见了么,在桌上,我换了一捧新的。”
林姝弯着眼笑,“我当然瞧见了,这野花又不是水生植株,即便插在水里也活不过三日,昨晚上花便已经有些蔫吧了,结果今早这一捧开得正好,花香也浓得很,一瞧便知是新换的。不过阿野,难不成你以后每日都要送我一捧?”
周野道:“我起得早,平日即便什么都不干也会去山里取山泉水,这山野花我顺手就能采,以后我日日都采一捧给你。”
林姝听了这话笑得甜丝丝的,嘴上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否则哪一日但凡你忘了,我都会非常生气的。”
周野看着她,眼眸沉静,语气认真,“我不会忘。”
林姝定定地瞅他看了半晌,又唰地一下收回目光,支着两个巴掌在脸蛋上拍了拍,“我、我去帮阿娘做早食了!”
说完扭头就跑。
周野没跟去,看她哒哒哒地跑去灶台那边,被小蒲笑嘻嘻打趣几句,顿时恼得挠她痒痒,惹得小蒲一阵咯咯乱笑。何婶在一旁,无奈地摇摇头,像是在说:又来了,这姐妹俩每日就要来上这么一遭。
周野嘴角微勾了下,继续去做手里的竹活儿。
相比那竹躺椅,竹摇椅的步骤也很繁琐,甚至那需要拼接吻合的地方更多,尤其那弯曲的椅面都要用竹篾细密地铺出来。
周野的篾活远不及高阿公,但他使斧子和菜刀的准头好,劈出来的竹篾也能宽窄如一。再有便是那摇椅的底座,两边弯出的弧度需得是一模一样的,如此才能摇得起来。但这于周野而言也不是难事,到时候两根粗细一样的竹筒一齐放在火上烤,他再两根一并打弯儿便是。
灶边,何桂香已开始生火做饭,林姝和林小蒲打闹一阵后便从灶屋拎了木桶出来,打算去田里捉几条泥鳅摸几把田螺。
廖老汉昨儿个尝过了林姝的手艺,又听周野说泥鳅和田螺好吃,昨日便惦记上了。
林姝也想着不吃鱼了,毕竟光是去这鱼池子里捞鱼便麻烦得很。今儿个高阿公离开的时候,她顺便提了一嘴,说想要个鱼篓,高阿公爽快应下,道这鱼篓好编得很,等他抽空编好便叫高大伯给她送来。
到时候家里再吃鱼便用这鱼篓捞,吃几条捞几条。
只是姐妹俩刚出院坝没多久,便远远望见有三人往这边来。
“阿姐,为首那个好像是里正爷爷!后头……后头是赵三叔和林婶子。”林小蒲认错人后,纳闷道:“他们来咱们这边做啥子?”
林姝顿了顿,道:“十之八九是为了圈地基这事儿。”
林小蒲嘴巴不禁张大,“赵三叔和林婶子难道也要来村尾这边起房?”
林姝问她,“当初阿爹阿娘为何选了村尾这边近后山的地方?整个村里属咱家住得最远。”
林小蒲道:“不是同阿姐说了嘛,当初阿爹跟大伯和三叔闹得僵,林家的老宅又在村头那边,老宅留给了大伯住,阿爹气性大,便选了个最远的地方起房了。”
林小蒲刚刚说完这话,她便反应过来了,“赵三叔和林婶子常被村里的闲汉和村妇说三道四,他们听着烦,便干脆住得远些,省去了跟村里人打交道?”
像是村头那块,平地多,好些户人家起房都挨得近,平日里便时常往来走动。
与之相反,村尾这边坡坡坎坎的多,在这般起房的村民少,房子便稀稀拉拉的。
就如离他们最近那户人家,也是隔了有二三十丈远,素日里阿娘也与那家婶子往来不多,只过路时见了人会打招呼。
来村尾这边起房的十之八九都是不喜欢与人走动的。
如今赵三叔和林婶子也来村尾起房的话,离他们再远也远不到哪里去,两家倒是方便走动了。
“阿姐,那我们可要去看看?”林小蒲问。
“自然要,以后我们两家便算是近邻了,关系处得融洽一些,若是有个什么事儿还能互相帮衬一二。像是阿野这两日想要换个屋顶,便不用大老远地去喊廖老爹帮忙,就近找这赵三叔不正好?”
林小蒲:“那不是阿野哥哥寻的借口嘛,照阿姐这么个说法,最近的岂不是咱阿爹?换屋顶不是多大事,只阿野哥哥和阿爹两人就够了。”
林姝捏捏她的鼻子,“我就是打个比方,就你聪明。”
林小蒲倏忽间瞪大眼,“阿姐,林婶子好像看到我俩了,我跟她对了个眼神!”
林姝乐道:“对啥眼神,你直接喊人啊,平儿你在家里咋咋呼呼的,哪儿有腼腆的样子,这还是自家门口呢,你喊个人就不敢喊了?”
林小蒲听得撅嘴,“谁说我不敢了,我、我这就喊给你听!”
林姝立在原地不走了,双手环胸,好整以暇地看她,笑着催促道:“喊啊,你倒是喊啊,怎么不喊了?”
林小蒲看她一副根本不信的样子,气得腮帮子一鼓,当即冲远处那几人喊道:“里正爷爷——赵三叔——林婶子——”
超大的三声,直接喊得远处那三人齐刷刷看来。
林小蒲喊完之后,真对上长辈看来的眼神,还是羞得脸都胀红了。
正觉得哪儿哪儿不自在的时候,阿姐也跟着她喊了一遍。
林小蒲顿时就松了口气,阿姐喊得嗓门比她还大咧,可阿姐一点儿不觉得有啥,还冲着几人挥手。
林姝牵着林小蒲加快了步伐,径直朝几人找去。
村里人起房圈地是得要里正看过后点头才行的,不然这基地若是落在了别人田边,或是寻的地基位置不合适,日后出了什么事故的话,里正可是要担责的。
这头,赵三和林招娣还没瞧好地方,要么地方虽平坦但太干太湿不好打地基,要么是坡坎上的地方小,只够勉强起个房,院坝都圈不出来。
虽然这会儿还早,里正却走得汗都出来了。赵老三两口子说是已经看好地方,他便跟过来瞧瞧,结果那块地根本不适合打地基。然后他便领着两人在村尾这块寻了个遍,愣是没寻到一处合适的。
“父子哪有隔夜仇,我说你们俩哟,非得闹这一出,还非得到村尾这边起房。”
林姝打招呼的时候,里正正在劝两人改个地儿起房。
见这林老二家大闺女来了,里正不由地驻足。
这丫头是个有福的,人还在京城侯府当了那么久的侯府千金,即便如今落魄到这甜水村了,里正也不敢怠慢。他能当这里正,想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120-130(第8/21页)
自然比许多人要多很多。
林姝也在不着痕迹地打量这位里正。
里正是个很精神的老汉,林姝没怎么见过他,只除了回甜水村当日,亲眼见到过这位里正弓着腰同石青说话。即便不晓得赶车的石青是什么身份,里正对其也是毕恭毕敬。
在林姝看来,里正是个直觉很敏锐以及很有生活智慧的人。
甜水村这边,村里上了辈分的老者都是唤阿公,但大家喊里正却是喊里正爷爷,这也是里正独一份的称呼。
林姝走近后又喊了几人一声,笑问:“我老远看到你们,便猜到是赵三叔和林婶子想在附近起房。不晓得你们可选好地方了,若是没有,可巧,我这儿有个好位置。”
林招娣叹道:“阿姝,这附近我们都瞧过了,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我和你赵三叔打算再往后山那边去去。”
林大山选的这地方已经是最远了,再往山那头去,那跟隔世独居都没差了。
“怎么就没有,林婶子瞧瞧那处如何?”林姝指了指某道矮坡前面。
那矮坡就在他们家院坝的斜对面,离得不过十来丈远,而矮坡前面便是很大一块平地。赵三叔和林婶子只两个人,便是日后家里添丁了,那块位置也足够起个小三房了。
林招娣迟疑地道:“其实一开始我瞧上的也是这里,只是这矮坡挡住了日光不说,院坝也圈不出来,周围都是小坡坎儿。”
还有一点她没说的是,这里离林老二家太近了,有些人是不喜欢别人离自己太近的,她原本不晓得阿姝介不介意,但这会儿她晓得了,阿姝是一点儿不介意。
林姝问:“若没有前头那一块矮坡,林婶子觉得这院坝圈得出来么?”
林招娣又朝那处瞧了瞧,点头,“若是没有前面那矮坡,倒是可以,我们可以多
找些人手将周围铲平夯实。”
林姝笑道:“那便行了,其他地方能铲平,这前头的矮坡自然也是可以的。我已经瞧过了,那矮坡都是土,不难铲,只是要多费些时日。”
林招娣心道,她就是不想多费时日。
起房肯定要找村里人帮忙,这一帮忙便要包一日两顿饭,而干活干得越久,他们包饭便包得越多。这都是钱啊!
只找人将周围那些小坡坎儿铲平便罢,不过是多费上个一两日功夫,可若是连同前头那道矮坡也要铲,那多花费的便不是一两日功夫了。
林姝当然晓得她顾忌什么,接着又补充道:“起了房,平了地,连同那道矮坡一并圈到院坝里,然后等你们住进去之后再慢慢地铲。我叫阿野过来帮忙,他一个人便能抵五个,三日铲不完,那就半个月一个月,总能铲完。眼下天儿热,这道矮坡不正好帮你们遮阴?至于阿野几顿饭便先欠着,林婶子若真选了这处,咱们日后走动方便,何愁几顿饭还不回来?”
林招娣听到这话,眼睛微微一亮,立马看向赵三。
赵三想也没想便点头,“林姝丫头的主意可行,咱就这么着来。”主要他媳妇也喜欢。
里正听他们终于决定好,也总算松了口,给他们指了指大致的范围,“院坝至多圈到这边,再大便不成了,会圈到路上来。”
赵老三点头,“晓得晓得,今日劳烦里正跟着走这一趟了。”
里正摆摆手,“客气啥子,日后跟你婆娘安生过日子。对了,你这边人手找得齐不,你若找不齐,我去吆喝一声。”
村里曾发生过那种名声不好的人家起房,村里却没有几个肯来帮忙的情况,怕帮了忙连两顿饭都吃不饱,但若有里正亲自出面牵线,对方便是想赖都赖不了,肯来帮忙的人自然就多。
赵老三婉拒了里正的好意,几个人手他还是找得来的。
“成,那你们日后就住这儿了,趁着这几日天儿好,明儿个就可以开始打地基了。”
里正解决了这桩事便先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同林姝说了几句场面话,什么在这里过得惯不惯,遇到什么事儿了只管去找他大儿媳,村里这妇道人家的事情都是他大儿媳在管。
林姝乖巧应承,谢过了他的好意。不愧是当里正的人,能不能做到是一码事,人家这话是说得真漂亮。
“阿姝,那我们也先回了。”林招娣道。
林姝忙拉住她,挽留道:“林婶子和赵三叔都到我家门口了,岂有不进去喝口水的道理?走走走,进屋喝口水去!”
林招娣听了这话心里熨帖,但哪能真留下来,“日后等房子起好,我日日都来寻你,今日是真不成。而且我见你们带着木桶,想来也有事情要做。”
眼下正是做早食的时候,他们若去了,何氏肯定要留她和赵三一起用饭。她肯定是不能去的。
“我这是和小蒲去地里捉泥鳅。不过林婶子真不来我家坐坐?”
林招娣忙说改日。
“成,那等林婶子和赵三叔搬过来之后,咱再好好聊!”
“对了林婶子,我听阿娘说他们刚分家那会儿手头紧得很,问好几家都借了钱,这才紧巴巴地挨过了头两个月。我最近去镇上做了一笔买卖,赚了不少钱,这笔钱我还用不上,你和赵三叔先拿去用!”林姝道。
林招娣愣住。
问人借钱其实是一件很不好张口的事情,赵三跑过几家,是借了一些钱,但零零碎碎加起来也就不到一吊钱。而她在甜水村也没几个交好之人,独一个李春苗,她还没想好该如何张这个口。
不成想反倒是林姝先主动提及了这事儿。
这世上咋有人提到借钱这种事都能说得这般叫人心里舒坦呢,一点儿不让窘迫,好像借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林姝说要借的钱是她自个儿挣的,她自个儿就能做主。
林招娣虽然好奇林姝说的买卖是什么,但眼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她当即捏了捏林姝的手,“阿姝,婶子也不跟你客气,我和你赵三叔手里还有些钱,若是真不够用了,我定来问你借。”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等把赵三叔和林婶子也送走,林姝这才同林小蒲去往自家田里。
“阿姐,我不太懂,你不是说卖鸡枞酱的事情要保密嘛,你方才虽没有说做啥子买卖,但同林婶子说了挣钱的事儿,还特意说自己挣得多。你可是连三婶都没细说咧。”林小蒲道。
“我同林婶子也没细说啊,光说自己挣了不少。她如今缺钱用,我挣到的钱愿意借给她,她肯定希望我是能多挣的。而且林婶子这人做事有分寸,你看她追问我做啥买卖了么?”
林小蒲若有所思,忽地问:“阿姐,你这是不是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说完这话,已经预判到林姝下一步动作的林小蒲立马开溜,以至林姝刚刚伸出去的手顿在了半空中。
林小蒲一阵嘎嘎乱笑。
林姝:……
幼稚鬼。
~
等廖老汉慢悠悠地来了林老二家,院坝里已有饭香飘出来,那霸道的香味儿叫廖老汉的步子都迈得快了几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120-130(第9/21页)
今日早食的饭菜同昨日相差不大,只那炖鱼换成了红烧泥鳅,油炸面粑粑换成了满满一盘爆炒田螺。
林姝昨日见廖老汉不仅嗜甜还是嗜辣,便将泥鳅做了红烧,而这这田螺里也加了花椒和茱萸果一起爆炒,还特意做成了两盘子,一盘辣味更重些。
廖老汉吃得满足极了,甚至于比起那刺多的炖草鱼,他更喜欢这红烧泥鳅。
没想到田里面的脏东西竟也能做出这样的好味儿!
见他吃得满意,何桂香几人也很高兴,毕竟这次能跟高阿公家一起做买卖,廖老汉功劳不小。
别看只是在中间递个话,实则起的作用大着咧,甜水村谁不晓得廖老汉从不说虚的,说啥就是啥。有他递话,这买卖顿时就变得可靠了不少。
吃饱喝足后,廖老汉没耽搁,林老二的竹躺椅他都没躺一会儿,喊上周野便走。
见周野腰间别了他那斧子,廖老汉乐道:“割个树皮还要啥斧子,喏,我路过高老汉家的时候,特意问他借了两把削刀,这削刀割树皮刮树皮好用得很。”
周野接过一把削刀,却也没有抽出腰间的斧子。这斧子是他用惯了的,他用斧子也可以很轻巧地割开树皮。
“阿野,等一下。”林姝喊住两人,“你和廖老爹一人带一竹筒水,路上渴了喝。”
她递出两个竹筒杯,山泉水已经灌好,竹筒塞了软木塞,塞得紧紧的,保准怎么颠簸也不会溢出来。
“路上仔细些,知道么?”林姝叮嘱道。
周野和廖老汉这一趟要去三里外的深山,因为深山里杉树最多,而盖茅草屋用的都是这杉树树皮。虽说不往深处走,但虫蛇这些也是要防着的。
周野都不知去深山多少趟了,哪里还需林姝提醒这些,但他还是“哎”的一声,认真回道:“放心罢,我晓得。”
等两人出了院坝门,越走越远,廖老汉实则没忍住,啧啧了好几声。
“这还没成亲呢,就开始当小媳妇管着管那了。我说阿野小子,你俩还等啥子,早些把事儿办了罢,你们不急,我都替你们急!”
周野不知想到什么,目光一瞬柔和下来,“我听阿姝的,她说啥时候成亲,我便啥时候成亲。”
第125章 不经气
廖老汉听到周野这话,顿时一副没眼看的样子。
周野这么一大块头,居然啥啥都听林姝丫头的,耙耳朵一个,丢尽了老爷们的脸。
算喽算喽,人家俩这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野小子乐在其中,他这个外人就不多嘴了。
三里路不远,比从村尾走到村头多不了几步。而这去深山原本是没有路的,村民们走得多了,才走出来一条羊肠小道。
平日里去深山的村民也有不少,毕竟住在村头的这些,即便去后山能从田埂抄近道,但若是砍柴后扛着大捆的木柴回去就会不便利,所以村头那边的村民很多都会去深山砍柴捡柴。这山大,只在外围砍砍柴便足矣,没人会往深处去。
周野和廖老汉要去找的这杉树在深山外围便有好大一片,他们便是去这里割树皮。
一棵杉树的树皮不能全给它剥了,也不能从中割开,得竖着剥,剥一半留一半。
廖老汉虽然平日也就是赶赶牛车,不下地干活儿,但赶车拉牛也需要力气。他可不是那等啥都不做的闲话,一把子力气他还是有的。
两人一起割树皮,停停歇歇的,不过一个时辰便剥了三大捆。
“阿野,我瞅着差不多了。”
“廖老爹,你坐着歇歇,我再弄一点儿。”周野手里动作不停,他没用廖老汉借来的那把削刀,就用的自己那把斧子。
这一斧子下去,一个力道控制不好是连树干都要被砍出个缺口的,尤其周野还力大无穷。可这斧子到了周野手里,就跟从他掌心里长出来似的,他一斧子落下去,要想多重便有多重,要想轻些便也能如小刀般轻巧一割。
廖老汉看得惊叹不已,“你说你来甜水村之前是个樵夫我都信你!”
周野解释道:“我们村不比甜水村,那里入冬后冷得很,柴火要备得足一些,家里人口多,柴火用得便尤其快。我力气最大,家里的柴火都是我来备,这一把斧子使得多了便用得越来越顺手了。”
廖老汉听到这话,心里叹道:说是备柴火,指不定家里一应重活粗活都是周野小子干。
他眼睛毒得很,早就看出周野是从小吃苦吃过来的。
廖老汉不由地也想起当初逃荒那一幕,周野带着他那群族人逃荒经过甜水村,那群人皆以他为首,然而留下来换粮的却是周野。
若想要用苦力换一袋粮食,人选多得很,啷个这领头人却自个儿留下来了?周野那大块头,除非自愿,那群人里也没哪个能逼迫得了他噻。当时他就想,这小子是个傻的。
如今两年多下来,廖老汉还是觉得周野傻,但他傻人有傻福!
当初周野带着逃荒的那群族人,走了这大老远的路,背井离乡的,想要寻个地方落户,没个田地傍身的话,都得从佃农或者苦役做起。遇到那青天老爷了,做个三五年佃农和苦役后便能分到地,然后就此扎根下来。遇到那不厚道的,谁管你死活,那就只能一直当佃农和苦役来维持生计,日子一年到头都没个盼头。
可再瞧周野。当初他自愿卖身,若真成了奴籍,还是在农户家里当奴当仆,那对比起当佃农的确更落魄,但人林老二缺的是奴仆吗?人缺得是能养老送终的儿子!
所以,人林老二当初压根就没叫周野签什么卖身契。没签卖身契,周野便不是奴籍。林老二做了担保,里正再将人往官府一报,周野的名儿便纳入甜水村的版籍,此后便也是甜水村村民了。
周野父母已逝,当初逃难的族人里头即便有血缘近的亲族,但能看着他给人为奴而不阻止,这关系就注定是断了。这小子无父无母,林老二又把他当亲儿子养,他在林老二家同亲子没差,日后再娶了阿姝,对林老二只会更加敬着。双方皆大欢喜。
同周野那些苦哈哈还不知是在开荒还是做苦役的亲族相比,周野可不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么?
瞅瞅,人爹娘和媳妇全都有了!
所以这人啊,前头苦一些也好,苦着苦着指不定就得到老天爷眷顾,叫你的日子越过越好喽。
不是像有的人,前头甜后头却苦,尝了甜再去品那苦,那当真是越来越苦。
周野吭哧吭哧埋头苦干一阵,又扎了一捆杉树皮,这才作罢。
等到回去,日头都大了,两个人一人扛两捆杉树皮走路上。路边田野里干活的汉子、闲聊的村妇,一瞧两人这架势便晓得是要干啥子的。
那些被周野借过茅草的人家,早知林老二家要换屋顶,此时见了都不禁嘀咕,这铺屋顶也要不了这么多杉树皮啊,周野小子打算铺几层啊这是?
村民们晓得周野经得起玩笑,便有村妇笑呵呵打趣,“阿野小子,怎的不见你从前换屋顶,非得这两日换,你可是为了林姝丫头?我听说林姝丫头就是因着这次大雨才夜里高热不退。”
周野面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