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6、16(第1/5页)
第16章
謝乔强使自己冷静下来,她确认城外的这支軍隊是围攻敦煌城的南匈奴騎兵无疑。
这不奇怪,榆安本就在丝路附近,处于交通要道。之前匈奴人星夜长途奔袭敦煌城时也是打这边过的,撤軍自然很大概率会再次经过。
只是让謝乔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敦煌城下吃下一场败仗、溃不成軍的匈奴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聚拢,重整旗鼓。因为攻城,匈奴軍人數虽有不少折损,军容稍
显颓势,但仍是一支强大的部隊,粗略一看仍有两千之众。
该来的终归还是来了。
榆安城还能像上次一样直接被忽略掉吗?答案是否定的。
现在时间是大白天,天空虽然阴沉,光线也比夜里充足得多。榆安的城池规模与之前相比扩大了數倍,一圈的土石城墙在广袤的戈壁滩上更是扎眼。再抬头看,城中几间屋舍炊烟袅袅,直上青天,是刘婶他们在为全城的人做大锅饭。
躲不掉的,只能防御了。
守城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防御设施,比如城墙、箭楼等,二是城内守军。
目前,榆安城外围一圈的一級土石城墙已经竣工,三米高,一米厚,但毕竟是最初始状态的城墙,材质硬度实在不敢恭维,拿坚硬的武器凿半个时辰都能凿出一个大洞来。防几十个马匪问题不大,防上千人规模的军隊这土石墙就跟纸糊似的。
至于守军,謝乔的正规部隊只有一个八人的西凉弓騎,二級,共计完成了三次训练,经历过一次实战,算是有一定的作战能力。但在守城战中,这支部队是绝对不可能拉得出去的:不说士兵的數量,作为漠北的游牧民族,匈奴军中善騎者、善射者无數,西凉弓騎兵放风筝的机动性优势发挥不出来,只要一出城就是被射爆的活靶子。
守城必备的两个因素现在她都不具备,可以说,只要等到匈奴人全力攻城,榆安必破。
唯一破解当前局势的办法就是再唱一出空城计,在匈奴人大举进攻之前,迫使其主动放弃攻城。
匈奴虽然人多势众,但毕竟刚吃了一场大败仗,仓皇逃窜,士气低迷是一定的。士气低迷的部队战斗力下降,容易溃散,疑神疑鬼,即所谓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謝乔脑海里立刻有了主意,事不宜迟,她快步跳下台阶,召集全城百姓。
面临存灭危机,事态严峻,只有六十几点的民忠依然很好使。谢乔快速地将大家召集在城墙下,让城中精壮百姓都拿上武器,登上城墙的平台,尤其要站在面向匈奴人军陣的那一方,充门面。而城里的老弱病残也登墙,但靠边站,在城墙上留下身影,显得人多。
当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谢乔的撒手锏,梁汾。
昨天夜里梁汾已经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了,身上没有致命伤,当时大概只是失血过多导致的休克。大夫帮他包扎好了伤口,为防伤口裂开还不能剧烈运动,但出城叫陣装装样子是没问题的。
谢乔将当前的形势以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梁汾当仁不让站起来,眼神坚定地抱拳,“梁某定不辱使命。”
穿上外衫,整理好衣着,梁汾披挂上马,手握长枪,驱马出城。
谢乔派上八人的西凉弓骑兵跟随,并嘱咐单全一定保护他的安危。
快步登上城墙平台往外看,南匈奴的先锋部队已经冲到城下,大军紧随其后,黑压压地围上来。几名骑马用手中长矛凿着土石墙,土块石块不断被剥落。
这一片城墙的损坏程度从100%一路往下跳动,眼看着跳到了56%,当降到0后,这片城墙将被凿开一个大窟窿。
就在这时,马嘶叫声锐利刺耳。
梁汾一马当先,从城墙侧方纵马闪出,枪指敵众,高声喝道:“梁汾在此!”
城墙下的先锋骑兵起初不以为意,准备分几个人对付他,毕竟汉人的骑兵不堪一击,其他人再继续凿墙。当他们看清脸后,瞳孔地震。
正在驾马冲来的极支辽看清来人的脸后,紧急勒缰,马蹄高扬,险些将他摔下马背。远远看去,土石城墙上人头攒动,严陣以待。
极支辽回马狂奔,大声疾呼:“撤!快撤!我们中计了!”
这張脸,这副身形,这柄长枪,他再熟悉不过了,前天夜里火光映亮的那張脸,他记一辈子。此人明明还在敦煌城,如今竟然赶在了他们前头,出现在这里。
这必是汉人的诡计,先于这座土城设下伏兵,妄图将他们全歼!
不需要极支辽的撤退命令,先锋骑兵已然仓皇回马,作鸟兽散。
谢乔登上雅丹顶部远眺,望着南匈奴部众一直溃退到了七八里外,终于舒了一口气。梁汾因为刚才的叫阵身体有些支撑不住,单全将赶忙将人送回城里。
但谢乔还来得及从雅丹上爬下来,突然瞥见匈奴人的军陣停住片刻,又以后军作前军,调转马头,再次往榆安方向开进。谢乔眉头紧锁,她推测大概是匈奴人经过短暂的惊慌失措,终于反应过来,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攻城是软肋,但骑战、野战无敵,就算遇上伏兵,一旦在野外开战,即使数倍的汉人都会被剽悍的匈奴铁骑冲溃。
刚才因为动作幅度稍大,梁汾的伤口又迸裂了,大夫正在对他进行紧急处理,短时间内只怕再难上马叫阵。
谢乔大脑飞速运作,全神贯注地盯着匈奴人的军阵,但她紧接着发现,军阵在行进至距离榆安城大约三里地的位置,分出了三支骑兵队,每一支仅十人左右,驰往不同的方向,应该是匈奴的斥候骑兵。
而其余的军阵主力部队没有直接攻城,径直往西侧开去,那一带是焉皿山方向。
直到三支斥候骑兵分别就位后,谢乔才终于完全明白了匈奴人的意图。
三支斥候骑兵分别位于榆安城的西北角、东北角和东南角,而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则停驻在焉皿山一带,也就是榆安的西南角。这样一来,相邻的两角可以互相望见,并传递信息,实施对榆安城的全方位监视和封锁。
显而易见,面对城内的疑兵以及一员天神下凡般的猛将,匈奴人不敢攻城,不敢贸然出击,采用了围城及侦查的手段。
匈奴人可能是观察到榆安城只是一座周长仅一公里多一点的小聚落,在发现城中藏有不少伏兵后,推测城内糧食补给可能难以为继,所以先围住城,封锁,再徐徐图之。只要城内人胆敢尝试突围撤退,守在各个角的斥候骑兵将在第一时间传递消息,而驻扎在焉皿山一带的匈奴主力骑兵将截杀他们于野外戈壁滩。
远远望去,匈奴主力军阵抵达焉皿山及附近的雅丹土台后,果然如预料的一般开始安营扎寨了。
谢乔沉下心来思考,不可否认的是,这支匈奴武装绝不是一帮乌合之众,而是一支极其顽强的军队。普通军队在他们的处境上可能早就一溃千里了,而这群匈奴人却能在接连的受挫和冲击下还能维持住行伍,足见其强大的凝聚力。
而现在,不清楚双方虚实的情况下,匈奴人的指挥官审时度势,利用起自身优势,展开了最行之有效的反制措施。如果谢乔没有系统,现在的局面一定是死局,等到匈奴人摸清城内情况,或者弹尽糧绝,没有任何翻盘的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6、16(第2/5页)
能性。
不过只是封锁和围城倒对谢乔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反而为她争取到了一些发育时间。
古代战争围而不攻,封锁道路,目的是给城内守军食物补给的压力,迫使其出城投降,因为糧田都在城外,城内的余糧坚持不了多久的。但谢乔就完全没有这个压力,粮食可以通过【商店】购买,她现在账户上的钱币支撑三百人一年都没问题,更何况神奇土壤上还会长出粮食。
唯二需要提防的,一是防匈奴斥候偷偷摸清楚城内的情况,要是他们发现榆安的正规军仅仅是个位数,必定会不顾一切直接攻城。二是防备匈奴人放火箭烧城,不过火箭并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需要用到的火油是紧俏的物资,夜里营地照明可能都不够。退一万步讲,就算匈奴人决定鱼死网破,不为掠夺物资,一心只想将城内所有人烧个干净,谢乔还能通过【背包】的格子放水救火。
在加强雅丹上的哨卫后,谢乔回到地面上,她现在要趁匈奴人没有找到破绽之际疯狂发育!
目前一級土石城墙的建造完工了,屋舍正在建造中。考虑片刻,谢乔决定先将建造列表中的屋舍任务全部删除掉。
城内的材料数量有限,匈奴人在城外,无法派人再出城收集材料,所以
剩下的必须先用在刀刃上。屋舍建造出来之前还能睡在帐篷的大通铺作为替代。
估算材料的总数后,谢乔决定先升級二级城墙,并建一座[箭楼]。
二级城墙高达一丈五,厚达一丈,城墙上还有女墙和凹凸的垛口,士兵可以上墙防御,利用垛口的保护居高临下地攻击敵人。城墙材质自然比初级的土石墙牢固,初级城墙的石土比例为1/1,二级城墙的石土比例则为2/1,硬度及厚度全面升级,匈奴人的长矛就算凿钝了都凿不出半个窟窿眼。
一旦不能从正面凿穿墙体,匈奴人想攻城,就只能造云梯。这一带能利用得上的木材只有枯死的胡杨木,用收集胡杨木造云梯又得花去不少时间。
一级的箭楼,内置两架强弩。作为对比,谢乔招募的西凉弓骑的远程攻击力为15点,而强弩攻击力高达43点,强弩有效射程为500米,远超弓骑兵的150米。
没有亲眼见过,谢乔对箭楼里强弩的威力和强度没什么概念,但在她玩过的一些三国题材的战争游戏里,箭楼上的强弩能对军队阵型造成极大的破坏力。一支巨大的弩箭射出去,军阵中前后相邻的几名士兵甚至都可能被一箭射穿。而由于箭楼居高临下,强弩射程超远,能有效地遏制投石车对城墙的狂轰滥炸,投石车将不得不部署在强弩射程以外的位置,大大降低精度及命中率。
总而言之,箭楼及强弩是守城一方的利器,必须要造出来。
选定城墙升级和建造一级[箭楼]的任务后,这些天采集到城里的建造材料全被消耗一空,但这是非常值得的。
城墙升到二级需要十个时辰,箭楼完工需要六个时辰,可以双线进行。
最快十个时辰后,二级城墙和一级箭楼都将完工,防御设施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了。谢乔接着再来考虑城内守军,是时候继续招募部队了。
打开【部曲】,谢乔充分结合现状后决定招募两支[西凉弓手]和一支[西凉轻卒]。
弓箭手是守城的主力,所以必须要尽可能多的招募。
谢乔从马匪那里共缴获了二十四張长弓,完成抵御马匪的任务又获得了五張长弓,除去配给弓骑兵的八张,还剩二十一张。而一支一级的[西凉弓手]满编人数为十人,勉强够招募两支部队。
招募[西凉轻卒]必需的武器是环首刀,之前任务奖励及战利品共得十二把,刚好能招募一支编制为十二人的[西凉轻卒]。
谢乔半点不含糊,整理好材料物资后立刻点击[招募]。
一道蓝光闪烁,有从戎意愿的精壮百姓瞬间穿上整齐的军装,手握武器,呈严整的队列出现在兵营里。加上原本的西凉弓骑,谢乔的正规军已有四支部队。
虽然城内还有好些具有从戎意愿的精壮百姓,但没有对应的武器,无法招募。武器需要由工坊打造,或者掠夺战利品。
其他百姓只能将他们组织成民兵,战斗力会弱很多,但也能提供行之有效的哨卫预警和支援。如果正规军出现减员,可以再将他们直接整编进去。
谢乔在兵营里再一一操作各支部队[训练],在系统的驱引下,弓兵、步兵、弓骑兵分别开始了训练任务。
两支[西凉弓手1级]练习开弓、射靶,一支[西凉轻卒1级]练习挥砍、角力,一支[西凉弓骑2级]则继续训练射术和骑术。
城防建设和士兵训练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谢乔稍稍安心,接着将重点转移到武将上来。事不宜迟,得赶紧把将才梁汾招入麾下。
走进房门,梁汾半躺在土炕上,大夫刚给他上过药,气色也比刚才好很多。
“姑娘,匈奴人退了吗?”梁汾望向谢乔,脸色忧虑地问。
谢乔摇摇头,如实告知:“匈奴人去而复返,驻扎在城外不远处,并派斥候骑兵封锁住全部退路。好在梁将军神威震敵,匈奴人暂时不敢轻易攻城。”
闻言,梁汾眉头紧皱,想了想说,“待梁某伤稍好一些,我出城杀开一条血路,姑娘可带着城中百姓撤离。”
谢乔摆手否决,“不妥,梁将军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终归双拳难敌四手,一旦将军力竭战败,匈奴人多势众,骑兵神速,野外我们无险可依,只能沦为蹄下亡魂。”
“……诚然,匈奴人擅野战骑战,出城是自寻死路。”梁汾认可地点头,忍不住叹息。
“不过梁将军放心,据城而守我们未必守不住,明天我们就会筑起更高大的城墙,立起配备两架强弩的箭楼。部队已经招募了四支,经过短暂的训练后就能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匈奴人骑兵为主,兵卒人数有限,我们在城墙上应敌,居高临下握有优势。”谢乔直接跟他摊牌了。
有系统感知模糊的效果,梁汾能理解谢乔说的话,乃至是一些超自然的现象,但丝毫不会觉得诧异。
梁汾眼神迟滞片刻,大脑运转,渐渐地明白了谢乔的意思。
片刻后,眉头忽然皱起,他想到了别的问题,“若是匈奴人围而不攻,城中粮草耗尽,又该当如何?”
“不瞒将军,城中食物储备充足,且我在城中已经种下作物,种在特殊土壤之上,作物会迅速成熟,我保证城中百姓绝不会饿肚子。”谢乔解释。
闻言,梁汾心中彻底有数了,眉头终于放松地漾开。
身体伤势没有恢复,不便下床,梁汾就半坐在床头,双手抱拳说:“姑娘先救敦煌百姓于火患,先又于荒漠中筑起一座城,收容流民,无偿供给粮食。姑娘仁德,梁某佩服。”
系统【人物】栏里的可招募列表里,梁汾的意愿度正在上涨。
这正是好机会。
谢乔与他对视,随后礼数周全地回礼,“梁将军,城虽已铸成,然西凉多兵祸,马匪猖獗,匈奴虎视,城中并无带兵之将領,若遇强敌来犯,危在旦夕。”
“榆安城百姓非将军不能自保,乔不自量,恳请将军从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6、16(第3/5页)
留在榆安,助我一臂之力。”谢乔目光恳切。
梁汾闻言,神情微震,而后用力抱拳,声音诚挚:“梁某杀太守,已是朝廷钦犯,承蒙姑娘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搞定!
他的意愿度超过了60,谢乔当即点击确认招募,生怕下一秒他反悔了。当【梁汾(将才)】的名字出现在【人物】列表中时,谢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梁将军大伤未愈,这几日就在房中静养吧,一切宽心。”谢乔说,“我会谨慎与匈奴人周旋,若有紧急军情,再请将军出马。”
“遵命,主公。”梁汾应道。
留下梁汾休息,谢乔带上房门往外走,她留意到他对自己的称谓也跟谢均一样,从姑娘变成了“主公”。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含金量的称呼,证明她手底下真正意义上的有人才了。如今文有谢均,武有梁汾,双SR卡开局,酷!
……虽然一个大病、一个大伤就是说。
谢乔打开面板,迫不及待地先查看梁汾的属性。
【人物[梁汾/字东兴](将才)
年龄:26
等级:Lv1
经验:0/10
生命值:5/31
忠诚值:67/100】
二十六岁,正直壮年。目前的血条比谢均还低,得好好养一段时间的伤。
至于忠诚值,当人物的忠诚值低于六十就有变节的可能,忠诚值降至零后则必定变节背叛。他只有六十七,不高,不过小问题,忠诚值后面还可以继续培养,加官进爵、赏赐金银都能大幅度提升忠诚度。
接着再看他的属性值。
【基础属性
攻击:67/100
防御:43/100
体质:41/100
智慧:39/100
速度:39/100
体力:48/100
气运:4】
武将的标准属性分布,攻击力偏高,属于进攻型。智慧值也不低,不属于有勇无谋的类型。
再看技能,跟谢均一样,一大段。
【技能:
[骑将Lv1](他率領骑兵部队时,该部队全属性提升1点)
[突阵Lv1](他擅长阵前单挑,刺杀敌将的几率提升5%)
[死战Lv1](他将战至最后一刻,绝不投降,绝境下全属性提升5点)
[万人敌Lv1](他斩杀一名敌军时,20%的几率震慑敌军)】
【增益:无】
同样多达四个技能,谢乔仔细阅读技能介绍,发现[突阵]和[万人敌]是可以联动的。所以当时在敦煌城下,梁汾就是先触发了[突阵],继而再触发[万人敌],于是喝退了匈奴大军。
仔细一想,这实在是非常强力的技能联动,或者说,“连招”。
因为汉末三国时期,军阀割据,诸侯混战,小规模战斗居多,不像战国先秦时期的大兵团作、国战,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小规模冲突中,战前叫阵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武将单挑的胜负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梁汾的连招简直是为这样的场景量身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