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汴京食记 > 25-30

25-3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她是乙游恶役千金 侈欲之春 春恩露浓 春色入关来 帝妻[重生] 佛系美人太直球 攻略对象又双叒失忆了 万人迷一心想搞事业[快穿] 缄默者 宦郎gb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食记》 25-30(第1/9页)

第25章 贩冰人

新 炸的荷花酥瞧着就 很酥脆,陆琼把它捞起来,盛在干净的瓷盘里,外边层层花瓣泛粉,内里淡黄,胜似荷花。

最厉害的事,它的酥很薄却 不会碎,用手摆弄也不会轻易掉酥。

可金娘也不敢凑近瞧,生怕把它看碎了:“这么多层酥,要怎么保存好?”

陆琼又放了一个粉面团到油锅里,慢慢炸开:“到时放食盒里,不去磕碰应当就 不会碎。”

见油温高了还叫金娘帮忙减柴,不然会裂开,且炸成 脆就 不叫酥了。

这一朵炸完,金娘也跟着上手,第一个没炸开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反复炸了三四个才出型。

两人 一连炸了近十 个,朵朵盛开在盘中,隐隐有 香味散开来。

见霜姐儿还在院子跟陆萱逗弄雪儿,陆琼赶忙招呼着她 们进 来:“荷花酥都做好了,快些进 来。灶台旁放好了一盆水,你们先把手洗洗,还有 额上的汗也顺道擦擦。”

金娘揪着霜姐儿衣领,一把薅过来,冰凉的手伸进 后项,把霜姐儿冻得一哆嗦。

手心果真扪出不少汗,她 见霜姐儿脸上都是通红通红的,把洗脸帕浸湿才给霜姐儿擦擦小脸,呵斥道:“怎么玩这么久,回头又要换衣裳了。”

“小孩都贪玩。”陆琼半靠在门上,见她 们各自忙活也忍不住笑。

金娘拧干洗脸帕,绞出的水也顺势滴在盆中:“出汗了容易着凉,到时可麻烦了。”

全都收拾好了,她 们才开始尝荷花酥。

陆琼前世吃过几回,但还是头一回吃自己炸的,心里也有 些期待,捧一块荷花酥到手心,顺着花边咬一口,味道清淡,只掉了一点 的渣,看来很成 功。

吃到酥心才是甜的,对她 来说甚至有 些发腻,却 是符合汴京人 的口味,见金娘她 们吃得眼睛都眯起来就 知道。

陆琼觉着这荷花酥倒也不稀奇,还有 些像蛋黄酥的口感。不过是外形精致些,适合摆在宫宴里,吃不着也是赏心悦目。

要是配上一盏茶就 更完美!

霜姐儿吃完一块,嘴边、手心都是油酥,身子朝着陆琼,眼里却 直直盯着盘里的荷花酥,舔舔嘴唇:“琼姐姐做得点 心好好吃!”

小孩便是这般,有 点 心事全写脸上,但又不直说,偏要叫你猜。

陆琼自是知道霜姐儿这般是为何,笑得两眼弯弯,但就 是不戳破,想逗逗她 :“谢谢霜姐儿,下回再给你做好吃的。”

霜姐儿没想到自己这招对她 不管用,咧开的嘴又收回去,又一脸正色地夸这个荷花酥多好吃:“这个花也好看,比外头买的都好看。”

努力到小脸都皱成 一团,把大家给逗笑了。

怕她 舌头也跟着打结,陆琼也不捉弄她 了,把盘子里的糕点 端下来,递到霜姐儿面前:“好吃就 再拿去吃。”

霜姐儿不懂她 们为何笑,只知道自己费尽心思才获得一份吃食,恨不得沉浸在其 中,享受美食。

*

在诗会前一天,陆记旁边的徐嫂鱼羹店便彻底变样。

车夫把一车车配套的木制桌椅拖到陆记旁,一条道放不下还占了陆记店前一小片地。

一道纤细的身影站在门边,指挥小厮把牌匾挂上去:“往左一些,再往上一些……”

搬东西的动静不小,杨姐儿也离得近,手下揉着面团,力道大到整个台子都在震,面上还是担忧:“他们这铺子不会对我们有 何影响吧?我瞧这木椅还是新 打的。”

陆琼心不在焉地切着胡瓜丝,粗细不一也没发觉:“先看着吧,等过几日再看看,明日的诗会才是要紧事。”

再怎么镇静,也不能改变三娘汤饼店着实对她 们有 些影响。因着他们摆放各种物件,陆记不可避免有 些嘈杂,部分食也跟着不愿意上前光顾。

冷清一阵子,才迎来新 的食客,也只是点 了一份渴水,许是天热到不行才肯进 来。

陆萱无所事事,守在外边长凳下数地砖,数到第七十 九块,她 们店前停下了一辆独轮推车,车上放着两个大桶。

货郎肩上披着一块布巾,顶着烈日擦净额上的汗,歇一会儿才把陆萱叫过来:“陆掌柜可在这?”

前几日砌的矮墙早已干透,新 打的长柜也隔着矮墙几步远安置好,陆琼就 站在其 中写账本。

这两日进 账明显低了。因为街上卖饮子的货郎变多,到陆记买银子的客人 就 变少,倒是熟客还愿意来光顾。

而汤饼卖出的份量也有 所减少,加起来比前些天少了数百文。

陆琼手肘撑在桌上,忍不住叹气 ,不久便听见陆萱急匆匆跑进 来,还带来一个好消息。

“阿姐,贩冰的货郎来了!”

听到这她也站不住了,立刻把账本收到抽屉里,连着笔一块放好。

货郎带的木桶不一般,下边垫了一层干稻草夹杂着木屑,木桶上也盖着厚厚的干稻草,这是用来保温,减少冰块融化的速度。

外边日头正晒,但陆琼刚靠近,还是感到了一丝凉意。

货郎把稻草取下,放在推车一边,露出里边巨大的冰块,有 金娘家的豆腐板一半大,陆琼见了眼睛都发直。

好想把手伸进 去摸摸!

“陆掌柜,这是一位郎君托我送来的冰。”

陆琼点 头,也知道他口中的“郎君”应当是谢洵的友人 了。

那日说好跟他友人 买冰,自然不能占人 便宜,该给多少钱便是多少钱,她 也问道:“这些总共要多少钱?”

“那位郎君说一共是两百文。”

这么低?这两桶加起来可不少,够陆琼店里用上七八日,就 算加上诗会也是不在话 下。

不过仔细想想也能明白。那位友人 应当是看在谢洵的面上才给她 优惠。既然如此,她 也就 顺势承下这份人 情,只是下回再买就 得按原价了。

陆琼若有 所思,稍顿片刻便叫货郎等等,回去数出两百文,还多给他十 个铜板做报酬。

又因为一桶冰太重,陆琼便叫他帮忙搬到后门处,不然离灶台太近会把冰烤化。

最后还重新 找了干稻草铺在上边,若是可以她 还想把被子盖在冰上,据说冰窖里就 是这样藏冰。

自从见到冰后,陆萱整个人 都有 些振奋,若是有 尾巴,感觉都能翘上天。

就 是杨姐儿不例外,经常借着装水的功夫去偷偷瞧一眼冰。

陆琼也馋,加上天太热,就 找人 寻来一个锥子和一把锤子,把它们放在水里洗净,对着桶里的冰块敲。

先是表面陷下一道小口子,再沿着缝隙敲,裂的口子更长,多敲几回,一小块冰就 掉下来,哐当一声,跟下层的冰块撞在一起。

陆萱跟杨姐儿就 弓着腰凑近看,两双眼睛直直跟着冰块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食记》 25-30(第2/9页)

动,忍不住吞下口水。

“阿姐,这冰看着好好吃!”

陆琼被她 这话 逗乐了:“冰怎么个好吃法,叫你干吃冰也乐意?”

陆萱手撑在膝盖上有 些累了,但还是笑着点 头:“就 是只吃冰也好,好凉快。”

陆琼觉得好笑。要是真的迷恋上吃冰,那便是缺铁了,还有 些贫血,得赶紧补补。

接下来就 简单,把这块冰敲碎,放在渴水上就 是一道冷饮。

不过陆琼想着已经到这一步,再多做几步也无妨,干脆把诗会要用冰雪冷元子做出来,也免得明日无从下手。

元子就 是各种小汤圆,用糯米粉加上各种馅料搓成 小圆子便可。

刚愁没有 现成 的馅料用,杨姐儿就 把早上蒸好绿豆泥拿出来:“今日不小心洗多了豆子,还有 些没用上。”

陆琼笑着把盘子接过来:“正好,用来做绿豆馅的圆子,再去盛一碗糯米面来。”

灶台上的架子放着齐全的调料,陶瓮里的糖还有 大半,陆琼直接倒了小半碗到绿豆泥里,洗净的手搅拌成 团,硌手的糖粒也融进 豆泥里。

撒上一碗糯米粉,面团的颜色就 变淡,不过并不影响口感。

和好面后,杨姐儿也跟着一起搓成 小圆子。很快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圆子都挨个放在板上。

陆萱见还剩一小块面团,主动去开火,把锅里不用的水倒掉,水流顺着挖好的小沟流到外边。

趁着下边的火烧起来,她 就 重新 把凉水倒入锅中。

陆萱怕火不够旺,还拼命塞稻草、干柴,小脸被火烤出汗来,还不肯离开一步。

眼睛也一动不动,火光倒影在瞳孔中,心里祈祷着水快些沸腾。

许是上天听到她 的祈祷,水渐渐开了,发出沉闷的咕噜声。

“阿姐!水开了!可以下圆子了。”

说完就 迈着步子噔噔噔跑到她 们身边,把圆子都捧在手里,倒进 水里。

小圆子都被烫得翻滚着,上下浮沉,水面也不断冒着泡。

不知是被这圆子逗乐了,还是被陆萱这急切的模样都笑了,总之陆琼笑得挤出泪花。

平日“沉稳”的杨姐儿也先她 一步抢过长木匕,不断在锅中搅拌着圆子,防止它们粘在锅底。

小圆子刚浮起来,就 被捞起来,还要过一回凉水,这样才会弹牙,口感更好。

先前的冰也有 些化了,更容易敲碎,陆琼尽力把它们敲成 冰沙样,全放在碗中。

一勺圆子、一勺冰,加上一小碗水,拌在一起就 是冰雪冷元子。

泛着绿豆的淡黄色,小圆子入口弹牙,还有 丝丝凉意浸入心脾,带走夏日的燥热。

第26章 荷花池

诗会定在 巳时 开始,也就是早食过后,所以陆琼她们 天还没亮便 忙活起来。

屡屡炊烟从陆记的屋顶升起,倒水、揭盖、炸油声此起彼伏,屋内一隅还点了几 盏灯,在 墙上映着几 人做事的身影。

灶房开了两口锅,分别煮着杨梅渴水、木瓜渴水,无需炖多久便 都化开。陆琼揭开锅,倒入小半碗冰糖,用长木匕搅拌几 回 ,空气中便 散发着甜蜜的气味,很香甜!

毕竟今儿选的是番木瓜,果皮偏橙黄,比起偏青的木瓜,这种木瓜的果肉更软更绵,即便 生吃也不会觉得硬。

渴水还呼呼冒着热气,陆琼把它们 一勺勺盛进 器皿里,拖到墙角放好,等走时 再把冰块放进 去:“这也能蒸糕点了。”

杨姐儿应声好,就把第一批捏好的广寒糕放在 甑上,架在 锅后顺手掩上木盖,等下一批捏完就放到旁边新起的灶上。

陆萱挨着灶台坐,双膝合作一拢,低头 凑近灶口,时 间一长脸上便 被火烤得通红,手里的蒲扇也跟着一扇一扇。

陆琼好容易才歇一会儿,却见金娘还在 搓圆子,粗略估计只有百来个,份量远远不够,便 重 新取出一些糯米面,打算再和多些面团。

她本来还担心金娘起得早会不习惯,却没想刚到金娘家,就见人家披好褂子等她来了,没多寒暄又摸着黑急匆匆赶到陆记。

金娘把新和的面团拉成 长条,搓细,捏一小块搓成 圆子,听她说起这事笑着道:“我平日 就早起惯了,把前夜泡好的豆子捞出来,就要去磨豆子。”

陆琼搓圆子的手慢了些:“那今日 岂不是卖不成 豆腐了?”

本想着赶快做好,这样金娘还能早些回 去卖豆腐,却忘了做豆腐也要费不少时 间。

不过金娘倒是不在 意,还反过来安慰她,笑一声:“琼姐儿莫急,我家郎君去卖就行,其实平日 里也都是他在 磨豆子,我只是在 旁做监工。”

又道起家事。金娘说他们 夫妻二人是暮春时 节才来的汴京城,只比陆琼早三四月,起先是在 虹桥边上住,后来挣些钱才搬到通济坊。除开日 常花销,他们 会把大部分钱寄回 乡下,所以来汴京半年,还没有攒下什么钱。

说到这,金娘也有些感叹:“汴京太大,寻找挣钱的法子却也不易,还好我能靠一门手艺养家。”

对比下来,陆琼倒是幸运的。

没有养家的负担,就能更快攒钱,盘下铺子后也能挣更多钱。随后她也默不作声,只把手中的圆子加快搓好,如 今说什么都不大合适。

糯米圆子咕咚跳下锅,溅出不少小水花到灶台上,园子捞起来过凉水,就差不多做成 。

她们 昨日 也都尝过冰雪冷元子的滋味了,不仅香甜,还冰凉解暑,定会受到许多人的喜好,所以就多做了些。

荷花酥是最后炸的,毕竟放置的时 间一久便 不酥脆了。

陆琼要敲冰,杨姐儿要准备开铺子,这活儿便 交由 金娘。所幸金娘也早有准备,一次就炸成 酥,荷花酥外表清透,还冒着热气,刚出锅便 被装到食盒里。

待饮子、元子加了冰,应天书院的仆役也恰好派人来接应。

他们 先将装有饮子的木桶搬上板车,随后是蜜饯、茶叶,盛糕点的食盒最后放,叠起来有半人高 。

陆琼扶着食盒,想着近来生意冷清,就是她不在 ,杨姐儿跟陆萱也能照看好:“你们 都留在 这罢,我一人去就行,杨姐儿记得在 食客的饮子里加冰,萱儿也记得收钱记账。”

杨姐儿连连应下,而陆萱这些天写 字有所长进 ,也学会记账的皮毛,只要不涉及算账,就不算太难。

可金娘看着满满一车的吃食,皱起眉:“你一人可忙得过来?”

陆琼擦擦额头 的汗,眯眼笑:“自然忙得过来,金娘你就早些回 去,这会儿还能赶上出摊卖豆腐。”

“也罢,届时 也有人帮你,要是忙不过来再叫我,总之这书院离龙津桥也不远。”

金娘说完还是担心,目送着他们 离去,直到过了州桥,没入人海才肯回 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食记》 25-30(第3/9页)

*

到应天书院时 ,时 间尚早。

那日 的书童不见,换了别的仆役在 门口等候着,互相行礼后,他叫人把食盒一一卸下,便 带陆琼移步到院内。

她独自提着一份茶叶,听着仆役道起书院的来历,山上、堂长的为人,不多时 便 来到荷花池。

池边设有数张桌案,已提前摆好杯盏、碗盘,看样子是两人一席。毕竟在宋以前还是主张分餐制,不论书院较为讲究,遗留着前朝的风气,就是大型宴席也多为一人一席。

书院的仆役将糕点、饮子依次分好,并 在 高 足盘上放些蜜饯干果,诗会便 可开始。

院内古木参天,树荫蔽日 ,倒也不会觉得炎热,但陆琼还是躲在廊下偷看。

学子们 衣着光鲜,一脸春风,看模样都想在 诗会上一争高下。众人落座,辩论,探讨诗词歌赋,一来一回 ,言辞犀利,见解独到。

陆琼听了一会儿便 觉得枯燥,端起一盘点心到凉亭处,便 见一人席地而坐,身穿粗布衣衫,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旧书。

这人瞧着有些眼熟,总觉得在 哪见过。

可荷花池边只有这一处凉亭,她也不能跟一帮学生同坐一起,看着甚是突兀。这般想着就迈上台阶,托盘噔一声便 放在 石桌上。

好在 一旁的书生并 未受影响,嘴里念念有词:“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①

陆琼左手捏了小块梨花酥,刚咬一口,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尝其中的咸香,酥渣就落了满地。

有些噎,怕吵到人背书,她闷声捶打着自己胸口,好久才缓下来。

又觉得自己吃独食不好,陆琼把糕点推向书生:“这位小郎君,可要尝一块梨花酥。”

杜延拱手行礼,却回 绝了她:“多谢好意,可我如 今口欲已足。”

陆琼消化好一会,才听懂他这是不饿,不想吃。

但 还是想推销一番自家的糕点:“梨花酥有些许油腻,那广寒糕如 何?只有一股清淡的桂花香,用了最细腻的白面,不会过于甜腻。”

许是广寒糕的香味过于霸道,杜延闻着便 不断吞咽口水,早食只吃过稀粥,现下被这香味一勾,还真觉得胃里有些空。

他便 伸手收下,心里安慰自己,这是盛情难却……

陆琼假装在 看院内学子吟诗作赋,余光却是瞥向他。

杜延早已将书合上,置于石桌边。刚咬一口广寒糕,就见他瞳孔微微放大,眉头 也舒展开来,浑身散发着喜悦的气息。

“若是有些噎,就去盛些渴水来,酸甜可口,还用了冰,很是爽快!”陆琼见他尝第二块,笑着提醒,毕竟自家点心得到认可还是叫人高 兴的。

杜延被人捉个正着,面上有些羞涩,挺直腰背,不作声,却默默将剩下糕点吃进 腹中。

见盘中还剩了不少,便 想带回 几 份给杜哉尝尝。

诗会接近尾声,陆琼也该去找山长要剩下的报酬。找仆役问路,才知山长躲在 一处乘凉。

周边是竹林,路上铺设有鹅卵石,时 下鞋底薄,她每踩一脚都能感受到石子的弧度,算是做了回 足底按摩。

所幸路不长,穿过竹林就见山长坐在 凉亭下,面前摆着几 份糕点、渴水,淡绿琉璃盏上装有透亮的圆子,还有几 块未完全化开的碎冰。

盘上的糕点吃了近半,尤其是荷花酥,一块不剩,只剩下一点酥渣。

陆琼也是头 回 见山长,与堂长年龄相仿,看上去更加正色,却没想到背地里是却如 此偏好甜食。

山长本还想尝一块桃花酥,见她来了收回 动作,还顺手捋平衣摆,沉声道:“今日 带来的点心都不错,咸甜适中。”

“福生。”

站在 一旁的书童“唉”一声,便 将袖口里的荷包取出来,递给陆琼:“这里是余下的八两银子,小娘子收好。”

陆琼也笑着收下,挂在 腰间,挨着藕粉的钱袋,跟山长说些无伤大雅的话,谈谈琐事才告别,顺着原路离开。

途径荷花池,还遇见了堂长,见陆琼荷包鼓鼓嚷嚷,打趣她:“陆掌柜今日 收获颇丰啊!”

陆琼问到一股淡淡的油酥味,以为是身上沾染的,便 压下心中疑惑笑着回 话:“承蒙堂长关心,若不是堂长,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你这话术是跟谁学的?怎么沾染了某人的风气。罢了,我还要去前院处理 事宜。”堂长笑眯眯,说罢便 负手离开,却将袖中的油纸露出一角。

堂长竟偷偷藏了糕点,这般说下来,收获颇丰的应当另有其人吧!

且堂长去的方向,好似是灶房……

一个山长,一个堂长,都是好吃之人,举办诗会怕不是为了吃?

*

前些日 给了二两定金,算上今天的八两,再除去成 本,这一单就净赚六两多,比得上陆记近一月的利润。

陆琼一边走着,一边盘算这笔钱该怎么花。

这月铺子租金二两,街道司有一两税费,宅子租金五百文 ,这样就少了近半,还有一两银子是给金娘的。

她本想这月换个大些的宅子,最好自带水井,还有地方养牲畜。

可如 今花钱如 流水,根本攒不下太多钱。

不过接下来也能过得富足些,陆琼决定去置办些家当,改善下住宅条件也好。

未走太远,就见金娘守在 龙津桥边,板上豆腐也所剩无几 ,朝她笑:“真赶巧,我也正打算回 去呢。”

陆琼笑着不语,把荷包解开来,偷偷塞给金娘一块银子:“这是给你的报酬。”

金娘还未反应过来,捏着手里的银子以为是石头 :“你可真会唬人,哪里捡来的石头 ……”

不对,这手感,怎么还沉甸甸的。她这下也察觉过来,低头 就被这银光闪瞎了眼,心也跟着空了一拍,说不出一句话。

“这,这竟是……银子……”

第27章 绣花鞋

金娘说完便捂住嘴,赶紧把钱塞进腰间,连着钱袋取下 来放进背篓里,还用戥子遮好,不露出半点布料。

毕竟树大招风,要是 这 银子丢了,她 可是 会心痛死。

见她 这 般小心,陆琼拉着她 的手便是 一顿笑,险些直不起腰,缓过来便打 算去置办些日 常物件。

“待会儿我 要去街上逛逛,顺便给家 里添些家 当,你可要一同去?”

金娘点头,干脆把摊子一收,拍着胸脯说也要跟着去。

挣了大钱,可不就得花出去。

七月初七,便是 乞巧节,距今只 剩四五日 ,这 街上贩卖乞巧之物的货郎也跟着多起来。

卖货郎摇着波浪鼓,跟陆琼展示一盒胭脂,把好话全说尽,还夸她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差说她 倾国倾城了。陆琼被 逗乐了,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食记》 25-30(第4/9页)

摇头便拽着金娘继续往前走。

还没走多远,就听见他用同样的话术来夸赞另一位小娘子,原来都是 套路!若是 生在后 世,说不准也是 直播带货的好手啊。

剩下 不少摊位亦是 摆着磨喝乐、花灯、巧果……都是 些乞巧之物,不稀奇。

磨喝乐大多是 用陶土、木料捏成的,有坐着大笑的、互相打 闹的、趴在地上的孩童,看起来都充满童真,而泥人的手艺也将这 些磨喝乐刻画得栩栩如生。

陆琼看中一个手持拨浪鼓的泥娃娃,圆圆的脸蛋,特 别讨喜:“这 要多少钱?”

泥人张把刚制成的磨喝乐摆到红漆木架上,还未擦去手上的干泥土,抬头应道:“单个泥人十五文,成双的要四十文,若是 一双一单都买就是 五十文。”

不算贵,何况这 手艺也值得,陆琼便把钱爽快给了,到时就给陆萱一个惊喜。

金娘更是 深藏不露,不仅买了两个磨喝乐,还到别处把巧果、酥糖提前买了,装了满满一背篓,就差花灯。

且每一文钱都被 她 算计好,绝不多花,按金娘说的,过两日 只 会更贵,不如现下 就买齐,届时也不怕买不到。

陆琼觉得也是 这 个理,附和着多说几句。

一路走到成衣铺,陆琼想起平日 穿在身上的布料不透气,在灶房待久便出汗,整日 下 来都不爽快,不如趁此机会去买些薄衣服裳。

金娘也想给霜姐儿置办几身衣裳,就拉着她 一并去,路上还不往倾诉:“六七岁的孩童,身子窜得快,去年做得衣裳今年就短了,再这 样下 去,就得去扯些布料缝起来。”

陆琼也感同身受,陆萱的衣裳就是 她 年复一年缝缝补补来的,属实无奈,毕竟小孩身高窜太 快,还没钱一直买新 衣。

所幸来到汴京就把那些破衣裳换了,不然别人见了指不定要说她 虐待妹妹。

成衣铺的成衣通常是 三百文一身,料子极好的,还能涨到几贯钱,可是 陆琼半月的收入都不止。

不过她 买衣裳讲究实用,选的都是 衣摆短窄的,方便干活,一般这 样的成衣,三百文左右就能买下 ,便顺手挑了件鹅黄色的直袖衫,还有件浅紫的薄开衫。

这 成衣铺也卖鞋子,就给陆萱挑了双碧青的绣花鞋,颜色清新 ,还好看。

陆琼也常常庆幸这 时的宋朝还未盛行缠足,小头履也很少见,寻常的草鞋、薄履、绣花鞋才更为流行。

见买得多,店里掌柜也笑呵呵地围着转,亲自给她 们的衣物耐心包好。

金娘拿在手中,摸着顺滑的料子,又想起过几月天就转冷:“琼姐儿,你家 可有过冬的衣物,待天冷时汴京的炭可要几十文一斤,整日 烧可耐不住。”

“还没,等秋收完了再看看。”在陆琼看来一切尚早,往年在上元村也是 十月才最冷,蹲在家 里灶头烤火也能熬过去。

金娘听她 的话急得想跺脚,苦口婆心道:“还是 要尽早找人买些芦絮,不然到时芦絮的价钱都要赶上成衣了。”

她 可是 太 清楚了,有些商人是 如何坑骗百姓的钱,平日 十文的货物,买的人多就会涨几倍不止,要是 粮食也这 么涨……

剩下 的金娘都不敢想。

虽说他们过冬的衣物大多是 芦絮、丝绵填充,不算太 暖,却也是 件过得去的御寒之物。毕竟有的连芦絮也买不起,天冷时被 冻死的、饿死的不在少数。

陆琼还没应声,守在一旁的掌柜笑得从容:“二位小娘子不妨瞧瞧棉衣,用的棉花可是 来自边疆,比什么芦絮都更暖和。”

说着就掀开门边的帘子,从里屋拿出一件厚厚的棉衣,摸起来很暄软,比不上后 世的手感,却是 陆琼这 几年间见过最好的棉衣。

掌柜也顺势把价钱说出来,竟要一贯多,这 可比陆琼前边花得还多。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棉花种得少,现下 还只 有边疆有,若不是 近来跟边疆商业往来密切,能够传入中原的棉花变多,这 棉衣的价钱只 会更高。

但陆琼也舍不得花一贯钱去买棉衣,更别说金娘,两人相视后 便摇头离开。

因着陆琼还要去铺子里看看,金娘便先提着东西 回去,一路上歇歇走走,不断还手,喘着粗气走了一路才到巷口。

在见到霜姐儿的笑时,她 才恢复了些力气,又把新 买的酥糖取出来,放在霜姐儿手心:“这是酥糖,等过几日娘就带你去看花灯。”

霜姐儿眼 睛跟着发亮,小块的酥糖还放在手心,想迫不及待到乞巧节那日 ,随后 才把糖吃进嘴里,还意犹未尽地舔舔掌心:“好吃!”

再跟她 说些乞巧的事,金娘就提着东西 进屋子。

这 一背篓东西 看着多,却只 花了二百来文,加上陆萱的衣裳,也是 四百多文,剩下 的半两银子金娘准备藏起来。

她 从床底下 取出巴掌大小的木箱子,外头上了锁,解开便见里头放着些碎银子、小簪子、戒指,还有不少铜板。

这 都是 来汴京半年好容易才攒下 的。可粗略看一眼 ,不算上首饰也才二两多。上回霜姐儿生病就花了半贯钱,也叫金娘切身体会到钱多重 要……她 还要再赚更多钱。

藏完钱,金娘情绪也迅速转变过来,兴冲冲地跑去洗新 买的羊肉,虽然只 有半斤多,但这 可是 真的羊,而不是 被 叫“小宰羊”的豆腐。

她 打 算炖一小锅羊肉,剩下 一些放胡椒、酱、盐、面粉腌制,再下 锅炒,又香又酥!一边想,一边把羊肉切成块,等郎君回来也好叫他高兴一番,毕竟家 里也好长时间没吃过羊肉了,这 下 也能补补身子。

与金娘分别后 ,陆琼独自跨过州桥,就见隔壁的汤饼铺已经装修好。

远远望去,铺子比以 往更亮堂,还宽敞不少,崭新 的桌椅也已经搬进去,木料漆得油光水亮。不过铺子里有些冷清,只 有后 门的帘子被 放下 ,隐隐窥见有人操劳的身影。

这 应当就是 三娘了。

就是 不刻意打 听,陆琼也能在自家 铺子里听别人聊起这 位三娘,左右不过是 相貌好、手艺好,光顾的食客多,把人家 夸得上天入地,连陆琼都好奇这 位三娘的手艺了。

不过眼 下 还有更打 紧的事,这 还是 她 头一回不在陆记,也不知道杨姐儿她 们能不能顾得过来。

再回头瞥一眼 门上的牌匾,陆琼就转身走进陆记。

先是 看到杨姐儿认真捞面的身影,再是 陆萱跟食客欢快聊天的场景,看她 们这 般,应当是 一切安好,她 也能暂时把心安下 。

“阿姐,阿姐!”

陆萱没多久便捕捉到陆琼的目光,眼 神瞬间亮了,好似见到盼望已久的人,撇下 食客便跑到她 身边,把今日 如何招待食客,如何敲冰的事全都一字不差讲给陆琼听。

听得陆琼忍不住笑,打 趣她 :“一上午未见,你怎么变成小鸟了,叽叽喳喳叫不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食记》 25-30(第5/9页)

若是 换了平日 ,陆萱定要跟她 斗嘴,但今日 不一般,就决定让着阿姐。

聊完天,陆琼便去存冰的后 门探一眼 ,除去今日 敲下 的冰,余下 的冰块都放在桶里,像先前一般盖上干草。

掀开木盖,一股冷气扑面而来,冻得她 直哆嗦,数数还有三大块冰。

陆萱依旧紧紧跟在她 身后 边,伸出手指,算今日 用的冰:“阿姐走后 ,我 跟杨姐儿敲了半块冰,能做四十份渴水。不过冷元子更好卖,害得我 跟杨姐儿今日 不知搓了多少圆子,可累了。”

低着头苦苦叹气的模样,可真是 叫人心疼,偏偏陆琼也吃这 套,揉揉她 的脑袋,又锤锤她 的肩,面上带着笑:“真是 辛苦了,为了奖励萱儿,我 方才还买了双新 鞋,还是 带花的。”

听到有新 鞋,陆萱忧愁的小脸迅速转变为喜色,睁大眼 睛,嘴角根本掩不住上扬,忙着追问新 鞋在哪。

陆琼有些无奈,只 好先按下 这 只 又蹦又跳的小兔子,才在她 期待的目光中把精美的绣花鞋取出来。底下 是 淡雅的月白色,鞋尖微微上翘,鞋面上还绣有并蒂莲,粉白与碧绿交织,很是 好看。

陆萱摊开手,小心翼翼接过,再用手轻轻摸着鞋口镶的珠子,就怕下 手重 一些鞋子就会破。

先前她 常穿的鞋是 草鞋,后 来换成麻布制成的麻鞋,比草鞋耐用,但是 穿久了脚底也会不舒服。不过前些年阿姐用粗布给她 做了一双布鞋,穿在脚上特 别舒服。

更别说这 双看着便贵的绣花鞋,应当是 更舒服。

陆萱赶紧把鞋试上,柔软的绸缎贴着她 的脚背,很舒服,有些大却不打 紧,毕竟还在长身子,穿着穿着便合适了。

眼 里藏不住笑,她 就在后 门这 狭窄的地方来回走动,鞋口的珠子也跟着轻轻晃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凤髓 陪玩不想要修罗场[快穿] 华夏国宴打脸使臣 和精分霸总离婚后[穿书] 全帝国的小鱼干都属于猫王妃 深入景出 冰山教授诱妻入怀 影帝的秘密[重生] 宠妃的美味生活 失忆后我闪婚了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