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筹粮(2 / 2)
“布料?陶瓷?”她边说,姜九边摇头。
“要不把我姚家老宅抵给黄巾军算了……”
“记住,我们行军打仗只要吃的……”
姚木兰没好气地扭过头去,嘀咕道,“那就是没商量了。”
“可以这么理解。”姜九好整以暇地看着生闷气的木兰,“吃过饭再回去吧!”
本以为姜九转身离去,他却在支起银枪的木架上停住脚步。
转身,一杆银枪腾空而起,朝木兰飞来,木兰稳稳地接住枪杆。
“这杆枪赔给你弟的。”姜九转身,继续说道,“他是块当兵的料……”
木兰仔细端详着手中的银枪。
枪身长约七尺,枪杆上刻有繁复的花纹,握柄处缠绕着黑色丝绦,确保握持时不易滑手。
枪头锋利无比,银光闪耀,犹如皎月般清冷。
仔细一看,枪尾还刻着一个“延”字,显然是精心替阿弟准备的。
姜九的尾音已飘向远方,侍卫随后给木兰端来一碗糠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夫君是逆贼》 16、筹粮(第2/2页)
木兰接过碗,数着里面寥寥无几的几坨糠米。
在姚家,这些糠米也仅够格当个猪饲料,木兰嫌弃地把碗递还给侍卫。
“别不知好歹,这是姜将军把自己的饭留给你的。”
“什么?姜九平时就吃这些?”木兰错愕地问道。
“普通将士连这些都吃不上。”
“那黄巾军收缴的粮食呢?”
“一半分给贫苦百姓,另一半送去前线了。”
“将士们饿着肚子怎么保卫姜城?”
侍卫刚才看木兰不屑的眼神,也变得柔和,揉了揉蓬松的发,“得闲了,挖点野菜,百姓也不时给俺们送点吃的。”
“这样哪有力气上阵杀敌。”
“俺们还好说,前线的将士饿死的比战死的多。”
将士都保不住,更遑论平民百姓。
木兰看着手中的糠米发呆,默默挑起几颗米送入口中,难以下咽,简直有割喉的刺痛感。
木兰硬是把粗糠米吃完,把碗递还给侍卫,“请转告姜将军,这五百担粮食,我一定竭尽全力筹措。”
透过营帐的窗户,姜九默默地看着木兰生咽下糠米,循着微弱的月光离开军营。
杨平从他身后走来,“那批粮食是死命令,全押在姚家身上太冒险了。”
“整个姜城,也只有她有能耐弄来粮食。”
“我本想着虢顺昌跟这娘们有仇才提出这样的馊主意……”后面的话杨平故意压低了声线,“原来你也跟她有仇。”
“那是信任她。”
--
姚宅。
“唰!”一声脆响,长枪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每一次枪尖穿过空气,都伴随着一阵风声,犹如雷霆乍响。
十五六岁的姚博延正兴奋地在庭院里舞动着长枪。
他的身材尚显稚嫩,但那股子阳刚之气却已初现。
他身穿一袭靛蓝色短衣,衣裤已被汗水湿透,但他毫不在意,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月光从他身后倾泻而来,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而略显朦胧,而那杆长枪在月下闪烁的寒光中,仿佛一条银蛇般飞舞,划破夜空。
随着最后一个挥枪动作落下,姚博延停住了脚步,呼吸有些急促,但脸上的笑容却从未散去。
他转过身,目光兴奋地扫过父亲和长姐,跑前几步,迫不及待地展示着他手中的新武器,“爹,姐,你们看!姜大哥送我的这杆枪真利索!”
他的声音中满是激动,手中长枪被他高高举起,枪身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几乎照亮他整张脸。
“让你读书就犯困,整天只知道舞刀弄枪。”姚文正迎上儿子,嗔怪道。
“爹,如今这世道,我书读好了,顶多当个朝廷走狗。我一直想像姜大哥那样一身本领,才能保护姚家,保护百姓。”
姚文正听了儿子的话,心事重重,却又不敢表露出来。
当今乱世,只会读书的酸儒恐怕连自己性命都难保,谈何报效国家?
姚木兰从地窖上来,手里拿着账本。
姚博延甩手收枪,上前替木兰关上地窖门,“姐,盘点得咋样了?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粮食!”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