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二十三章(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诱敌入怀》 23、第二十三章(第1/2页)
第二十三章雪渡寒营
凌川北岸,风雪恣肆,天与地俱成一色。
雪光掩映下,前锋五百骑披玄甲、缚黑缨,马蹄践雪滚滚而来。旌旗卷风,玄底白霜纹,上书霆字,寓意雷霆震北。
苍玦居首,玄甲覆身,风起披襟于空中猎猎。
远处,一线黑影隐现,正是镇北大营。
此营扼凌川天险,为三镇中枢,中军所在。
凌川自雪岭北麓蜿蜒而来,河面宽阔,冬封三尺,夏则奔流。此河一线,既为天险,亦为命脉。
镇北大营旌旗如林,木栅覆雪,城垒高筑。
烽火台上战鼓三震,营门大开。
副总兵韩骁率众跪迎,黑甲连绵望不到尽头。
“属下韩骁携众将士,迎镇北大将军——归营!”
刹那之间,万甲齐呼,声震山河:“迎镇北大将军归营!”
雪野轰鸣,声势浩大震裂风雪。
苍玦居马背之上,视线缓缓下移,盔下双眸如寒星。
他微微抬手,声线低沉却自带威势:“起。入营说话。”
言出,众人齐应:“喏!”
苍玦一拨缰,策马缓行,马蹄扬雪,铁骑护阵而入,士卒目随其行。韩骁与诸将跟随其后。
玄霆军统辖北境诸营,下设三镇。
前锋镇驻白狼堡,以抗北方部族南掠,岳轩为统帅。
岳轩年二十五,身姿修长,英气逼人。他与苍玦几乎一同长于军中,两人早岁便随镇北军征战白原,出生入死,情谊深厚。岳轩最擅骑突与疾攻,枪法凌厉,素以敢战著称,军中称其为“寒锋将”。
后防镇屯兵澜谷,镇守粮道与辎重,由副将赵行简领之。赵行简年过而立,体魄魁伟,寡言少笑。他出身军户,筹粮调度无一差失。凡粮械辎运、后防更替,皆由其一手掌控。
中军镇驻凌川北岸,为三镇枢纽,由副总兵韩骁与参军苏仲共理。
韩骁年近四十,肤色微黝,眉目深峻,久在军中历练,言语不多而号令如山,以严纪见称。苍玦早年镇边时,韩骁即为先锋偏将,追随至今忠勇可倚。
苏仲则是学仕出身,衣袍常整,形貌清峻,擅筹算机宜、晓阴阳地势。五年前自兵部参军调入北境,以智驭军,凡调度军令、筹算粮械、谍报机宜,皆出其手。
三镇之下又分九营:骑营三、步营三、弓营二、火铳营一,六万余兵,铁纪森严。
营内,苍玦勒马于众前,居高而视,他沉声喝道:
“众将听令!
北境苦寒,风雪不息。然我玄霆军自立此地,从无一退!
国有疆,兵无惧!此川之内,寸土不可失!但有来犯者,定叫他血染白原!”
声落,万军齐应:“守疆护土!保我山河!守疆护土!保我山河!”
呼声震野,回荡于凌川之上。
主帐内。
炉火微明,战图铺陈案上。
因苍玦归营,韩骁、苏仲、赵行简、岳轩四人均聚至帐内,待他主持军议。
苍玦取下头盔,披风一振,雪珠四散,一身玄甲未解,腰下的甲链随步作响。火光映在他脸上,线条冷峻分明,眉骨锋利,目光更胜。
他行至案前,视线扫过战图。
图上山川以朱线勾勒,凌川自西北雪岭蜿蜒而来,至此入平原,形若一弯利刃。
白狼堡扼雪岭之口,为北境门户,其南为凌川中镇,驻中军,再往南则为澜谷后镇,护辎重与粮道。三镇互成犄角,以烽火为讯,可成合围之势。
雪岭之外,自北麓至白原广袤,乃北方草原,游牧之地。北方各部族夏牧北迁,冬逐南下掠粮为常。
诸族并立,西有赫鲁部,东连沙陀、乌恒诸支,而铁勒最盛,兵强马壮,乃群部之首,然平日诸部各自畜群,互不相援。往岁冬寒,铁勒多以小股骑兵出没,劫商掠屯,取利既返,轻易不敢逼关。
苍玦抬眸看向眼前四人说道:“叙旧不急,先报军情。”
副总兵韩骁首起,他面黑阔额,老成稳重,此刻拱手启奏:
“启禀大将军,此次首战敌骑乘雪突袭白狼堡西隘,掠粮纵火,烽火连十余处。岳轩调锐骑三千驰援,鏖战一昼夜,退敌三十里。次战于白狼堡北坡,铁勒主力再集,气势更盛,仍被前锋镇击退。三日前,雪岭西线又起烽烟,敌势甚众,幸得步营赶至,方得固守。然铁勒诸部未退,沿线掠粮不止。昨夜更有游骑潜行至凌川以北二十里,意在扰我粮道。”
随即,苏仲将军报呈上:
“我等探查,铁勒诸部合骑上万众,分三股:主力仍屯白狼堡北,副翼潜入东谷,散骑一路掠向澜谷,行径精准,掠点恰落在三镇防线交界。此外,赫鲁部与沙陀皆有骑影随行,似被铁勒驱策一同前来。数族并动,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