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 2)
去年降生了一个胤祉,今年又得一个孩子。
便将这位乌雅常在升为了贵人,也常常过来看她。
-
忙完了孝昭皇后的葬礼后,亦晴终于能重新将自己练字的大业捡起来了。她之前刚开始练了一阵子,便要去哭灵跪灵了。
即使因为她年岁小和受宠的缘故,佟佳贵妃已经命人特意照顾她了,但也还是将她折腾得不轻。
连后宫里那些大人都因为这些礼仪而憔悴,更别提她这个小孩子了。甚至亦晴还因为这个病了一场,让康熙和太后都吓了一跳,随即便勒令她不许再去了。
他们心中有些猜测,会不会是因为亦晴的年岁太小了,在葬礼上撞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小孩子的眼睛能看见大人看不到的东西,许多人都是信这个的,也担心孩子的年纪小招了邪祟。
即便亦晴只是小小的风寒,喝了几天药之后就活蹦乱跳了,也没有参加接下来的葬礼。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她也有时间接着练字了。
练字这一阵子亦晴最大的收获就是,她终于在写字的时候有意识开始注意不让墨水弄到自己身上了。写了一下午之后,身上和手上也是干干净净的,不曾沾染上半点墨迹。
其次就是她终于能在纸上将一行字写得规规整整的,而不是歪七扭八了。不论字写得如何,起码格式看上去很是规整,一行行的瞧着也不增歪歪斜斜的。
康熙来给两位长辈请安的时候也看过了亦晴的字,对这他当然是大加赞赏的。毕竟女儿的年纪小,又是刚刚开始学写字,自然是要鼓励居多的。
甚至还因为亦晴有一日写的字被圈了好几个不错的,直接开了库房让亦晴去挑喜欢的。
可惜对汗阿玛库房里的那些宝贝亦晴没有什么兴趣,最后还是康熙让梁九功去挑了几件。
与此同时,胤禔和胤礽都被提溜到上书房去了。
已经翻过年了,亦晴过几个月就要迎来七岁的生日,而胤禔和胤礽分别快要六岁和四岁了。
这个年纪放在普通的人家中不算大,但是在皇家,在康熙的眼中这两个儿子就很该开始念书了。
胤禔已经六岁了,就该搬出后宫,不要再养在母妃的膝下才是。而胤礽也大了,前朝那些臣子常念叨着要太子出阁念书,康熙却已经拿定主意了要留在紫禁城中自己找先生来教。
于是乎,康熙命人将乾西五所的各处院子打扫了出来,让胤禔从中选一个搬进去。也算是长大了的一种标志,搬离了额娘的宫殿就是长大了,不可再贪玩,要好好念书了。
而对于胤礽,康熙有另外的打算,派人去将毓庆宫修缮打理了一番,让胤礽搬进去住。这毓庆宫离乾清宫的位置极近,康熙只要想去,溜溜达达的甚至不需要一炷香就能走到。
让孩子搬出去自己住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朝中物色名师。康熙一气儿点了好几位翰林院学士来教孩子,满文汉文一起学,同时还要兼顾骑射和礼仪。
不多时就定下了皇子在上书房念书的章程,并要日后的皇子们皆以这个章程来。
亦晴好奇地问过这个章程,寅时就要在上书房开始念书,直到申时末才散学。也就是一天要在上书房念书加骑射十三四个小时,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倘若放在现代,也只有高三学生的作息可以与之一战了。而不同的是,高三学生最多一年高三,而这两个小不点明显念书是要念十几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