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2 / 2)
从亦晴三岁开始,太后便给她辟了个库房出来,用了放亦晴自己的东西。每年亦晴生辰的时候,宫里宫外不少人都会送生辰礼,还有年节的赏赐以及亦晴自己的月例银子都归她自己管着。
刚天亮的时候便有不少妃嫔差了人过来送了生辰礼,她们送的都是些值钱的东西,但算不上有多讨小孩子喜欢。一般都是直接送到亦晴那里去,让她自己看这是放库房还是拿着玩。
亦晴这边看了眼自己收到的生辰礼,会有嬷嬷整理成册再拿给她过目,她到时候看一眼就行了。
胤禔一路抱着胤祉,进了亦晴的寝殿就将他放了下来。
这一晚上一起睡觉,让胤祉对大哥和二哥都多了点信任。之前他因为年纪太小的缘故,和除了雅尔檀外的哥哥姐姐们都不算相熟,今日跟着过来一起玩倒是亲近了不少。
“咯咯,”胤祉一手拉着胤禔的手,一手扯着胤礽的衣裳说道,“配窝玩。”
看着胤禔和胤礽手足无措的样子,亦晴脸上带着点笑意。坐在地毯上看着几个弟弟。
埃尔赫安珠已经翻出昨日拼了一半的积木了,雅尔檀正在看亦晴的生辰礼。
过来给皇额娘还有皇玛嬷请安的康熙,远远地看了一眼这边并未走近。瞧着几个孩子在一起和乐融融的样子,便让他脸上难免地带上了一丁点的笑意。
冬日里不能出去玩,但好在亦晴的寝殿也足够大。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玩,即便玩得不是一项,但偶尔间的说话和取笑凑在一起就显得更为温馨了。
直到胤禔和胤礽的两天假结束了,他们还是依依不舍的。
在慈宁宫待得实在太舒服了,一想到要回上书房过那样的日子就觉得自己难受。
但之前答应了康熙的,放假两日后一定要收心,还要将这两日落下的功课补回来,胤禔和胤礽也只能就这样回了上书房。
雅尔檀和胤祉则是荣嫔过来接走的,她知道女儿要带着弟弟过去慈宁宫住两日。心里虽然还是有点不放心,但想着到底是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事情,她便不插手了。
现在依着日子过来接,见女儿脸上满是笑意,胤祉也被照顾得极好的样子,心情就更好了。
埃尔赫安珠是被亦晴送回去的,亦晴送妹妹是顺便,主要是想要去上驷院看看她新得的马儿。
这次生辰康熙给她送了一匹汗血宝马的幼驹,亦晴知道的第一时间就想去瞧瞧了。但顾忌着弟弟妹妹还在慈宁宫,她这个主人家肯定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们,便忍了忍,等到结束了才过去看。
来到上驷院后,看着这位小主子身后跟着的人,还有那一身华贵的大氅,上驷院的管事便猜到这位是谁了。
“奴才冯理之给大公主请安。”一个瘦瘦高高看着三十岁上下的太监一下子就扑到了亦晴的面前,吓了她一跳。
亦晴看着他说道:“起来吧,汗阿玛说送了我一匹宝驹,我过来瞧瞧。”
“哦,公主说的这个奴才知道。”冯理之弓着身子,声音谄媚极了,“是前些日子漠南蒙古巴林部进贡的宝驹,其中有一匹浑身雪白的马儿,皇上当时就说了要留给公主。”
一边对着亦晴谄媚,冯理之又吩咐旁边的小太监:“还不快把公主的爱驹牵出来给公主瞧瞧。”
那小太监得令之后,立刻跑着就进去了,不多时牵出来了一匹雪白的小马。那小马还没有配马鞍缰绳,浑身都是雪白的,被牵着出来的时候微微昂着头似乎高傲极了。
白马!亦晴的眼睛冒出了星星。
现代谁没有听说过白马王子呢?王子不王子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前真的有一匹白马摆在自己面前。
“有草料吗?”亦晴问道。
“有,有,有。”冯理之立刻小跑过去拿了一筐草料过来,亦晴从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大公主》 50-60(第6/21页)
面抓了一撮喂到了那匹白马面前。
那匹白马打了个响鼻,轻轻嗅了嗅亦晴手中的草料,半晌才纡尊降贵地含进嘴里。嚼动的时候高傲极了,似乎是在说我赏脸吃这点草料你就感到荣幸吧。
察觉到了这一点的亦晴有点好笑,接着又喂了好几次,才试探着想要去摸摸马儿的鬃毛。如果这匹马儿愿意的话,就证明它不怎么排斥自己。
摸了摸鬃毛,见这马儿只是微微转头看向自己没有其余的表示,亦晴放下了心。
“我给你取个名字吧,”亦晴想了想说道,“不如,你就叫银光。”
“公主真是博闻强记,”冯理之在一旁吹捧道,“这样的名字是奴才想十辈子都想不出来的。”
这样尴尬的吹捧让亦晴有点尴尬,看来这位冯公公是不怎么会恭维人的。
抬头看了看天上似乎没有在下雪,亦晴看着眼前新到手的银光,忍不住想要上去骑马试一试。
便命人回去将库房里的一套马具都取了过来,给银光套上了马鞍马镫和缰绳。亦晴翻身上马,在校场上跑了两三圈才算过瘾。
骑着马回到了原点后,亦晴依依不舍地下马。若不是天气太冷了,她可以在这里骑一下午的马。
最后回慈宁宫的时候,亦晴一步三回头,她现在决定她暂时不要喜欢冬天了。冬天都不能骑马,希望春天快点过来才好,春天到了她就可以随便骑马了。
从慈宁宫回去后,重新回到上书房胤禔和胤礽开始了赶工模式。他们每日里的功课就已经很忙了,落下了两日后要再补回来是有点困难的。
于是乎他们用了整整五日才将原本的进度拉回来,虽说是很累的,但在他们心里还是很值得的。
若是再来一次,或许也会愿意去大姐姐那里玩两日。
亦晴重新回到上书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两个挂着黑眼圈的弟弟
第53章 过年
亦晴原本想说的话卡壳了一下, 看着胤礽和胤禔的黑眼圈,指了指自己眼睛的地方,语气委婉:“你们……这几日还好吗?”
胤礽和胤禔没精打采地点了点头, 胤礽一边看着案几上面的书,一边说道:“还不错,只是汗阿玛要我们补齐了那两日没来上书房该学的东西, 每日里多熬一个时辰罢了。”
原本胤礽和胤禔的休息时间就没有超过八个小时, 现在还要砍掉接近两个小时。亦晴只是在心里算了一下,就开始同情两个小老弟了。
这简直太惨了,睡不够简直是世界上最折磨人的事情之一。
而且依照这样下去, 自己的这两个弟弟真的还能长高吗?以后不会因为长不高, 在成年后依旧是小萝卜头吧。
现在是小萝卜头还能称一句可爱, 可成年之后依旧是小萝卜头的话就没办法夸出来了。
心里这样想着, 亦晴手上的动作也不慢。一般她来到上书房不久,汗阿玛就会过来。
虽说康熙不会为难女儿们,但在上书房见到汗阿玛的时候亦晴还是难免有一种见到教导主任的感觉。
那么多的师傅都围着康熙,然后康熙一一检查教学质量。发现谁学得差了, 便先问责学生,接着问责老师, 和前世是教导主任是多么的相似。
而亦晴对现在教自己的师傅感官还算不错,所以并不想让师傅在这么多学生和同僚面前丢脸。当然, 她自己更不想在这么多人和弟弟面前丢脸。
因为生辰被放了好几日假,这几日里亦晴根本没有打开书看过一眼。她肯定是要趁着汗阿玛没来温习一下书上的东西, 免得等会儿被问住了。
不到一刻钟,果然就见外面传来了通传的声音。
“皇上驾到——”
上书房里的师傅们都出去接驾了,亦晴和旁边的两个弟弟也站了起来准备在汗阿玛进来之后行礼。
康熙进来的时候面上带着喜色,似乎是在朝堂上遇见了什么高兴的事情一样。叫起的声音也柔和极了, 看着就知道心情极好。
果不其然,康熙在提问的时候问的都是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甚至还有兴致提问了后面的几个哈哈珠子,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平日里康熙过来一次能提问两个哈哈珠子就算多了,一般是问一个,或者一个也不问的。
而答题的只要大体沾上边就能得到康熙的夸赞,答得不好的康熙也只是一笑了之,竟然一次都没有皱眉!
胤禔也看出了汗阿玛愉悦的心情,心中啧啧称奇。
等康熙从这边走后,去到了雅尔檀他们那里,胤禔才小声开口:“汗阿玛这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吗?”
“这事儿我知道,”胤礽挺了挺自己的小胸膛,得意地说道,“吴三桂死了,还有就是南怀仁负责编撰的那个《康熙永年历》终于编撰好了。一下子两件好事都撞上了,汗阿玛能不高兴吗?”
亦晴脸上露出了恍悟之色,吴三桂死了就代表三藩之乱彻底结束,只剩下一些需要扫尾的小事情。而且这件事注定会在史书上给汗阿玛记上正面的浓重一笔,对于一个帝王来说的确很难不高兴。
估摸着汗阿玛这股高兴的劲儿是要持续好几天的,或者直接持续到过年?
胤禔听到了胤礽的解答,明明是解了他心中的疑惑,但他显然更不高兴了。
虽说胤禔和胤礽都有自己的母家,但现在他们都在上书房中显然和自己的母家是联系不了太多的。所以胤礽知道的这些事情,多半就是汗阿玛告诉他的。
想到这个胤禔就很难开心起来,明明他和胤礽都是汗阿玛的儿子,但汗阿玛待他和胤礽实在是差别有点大了。
想到这里,胤禔微微垂下了脑袋。太子和普通皇子的区别就这么大吗,感觉汗阿玛只有待胤礽似亲生的,待他和老三都像是对侄子一般。
隔壁的两位公主似乎也被康熙夸赞了,这边隐隐能听见一点声音。
康熙在上书房没有久待,吴三桂死了他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去处理。比如论功行赏,在前线浴血奋战了这么久的将士们是时候该好好地犒劳一下了。
犒赏封官加爵都是不能少的,倘若不能好好地奖赏将士,那日后谁又愿意为了他,为了大清在前线拼搏呢?
汗阿玛走了之后,上书房又陷入了琅琅读书声中。胤禔和胤礽即便□□上有些犯困,但因为心理上和自己的兄弟较劲,谁都不愿意成为师傅口中批评的那个人。
于是乎这两个孩子即便犯困,但坐姿依旧很端正,背脊挺得如山峰,表情认真而又严肃地看着师傅。
来讲课的师傅似乎是被这两位影响了,声音也逐渐严肃了起来。
但被影响的人里不包括亦晴,给她讲课的师傅先是温习了一下前些日子学的东西。很是惊喜地发现大公主没忘多少,便愉快地开始讲下面的东西。
上午一晃而过,到了用膳的时候亦晴看着雅尔檀和埃尔赫安珠精神奕奕的样子,又看了看自己身边明显已经萎靡不振的胤禔和胤礽。
看来给这两个小子请假的事情不能经常干,亦晴反思自己。如果多来几次的话,感觉胤禔和胤礽为了补进度就会把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大公主》 50-60(第7/21页)
体累垮了。
师傅和哈哈珠子们都不在,胤禔和胤礽也没了伪装的必要。他们看起来困极了,亦晴甚至都有点担忧他们会不会在骑射上面犯困。
如果在马上犯困,被摔下来了可不是小事。
“你们下午还有骑射呢。”亦晴微微皱着眉头说道,“要不今儿骑射算了,看你们现在的模样我真怕你们骑在马上摔了。”
胤禔和胤礽同时看了过来,他们看了看大姐姐之后又看了看对方。
因为对方的黑眼圈眼睛里出现了一点嘲笑,但随即想起自己应该也没有好多少遍掩去了笑意。
“不用了,”胤礽有气无力地说道,“我今儿会和师傅说不骑马的,今日让师傅带着我练练布库就是了。”
胤禔难得地没有和胤礽抬杠,也说道:“那我也是,今儿练练射箭算了,不会逞强去骑马的。”
他们俩都是知好歹的人,知道大姐姐这是在关心自己,自然不会驳了这番心意。
见他们这样说,亦晴勉强放心了一点:“那你们可要记住这话,若是被我知道了你们下午去骑马了,那我可不会善罢甘休的。”
胤禔和胤礽几乎是同时点头,有时候亦晴真觉得这两位弟弟虽然不合,但在某些方面真是默契极了。比如现在,再比如平日里抬杠的时候。
雅尔檀在一边看着大哥和二弟的黑眼圈,觉得新奇极了:“你们这是多久没睡好了?”
微微抬起头,胤禔语气沧桑:“大概在我来上书房的那一日开始,就没睡好了吧。”
要是放在平日里,胤禔是绝对不愿意在妹妹们面前说这样类似于示弱抱怨的话的。但或许是今天太累了,他的语气中难得地多了一点抱怨之色。
“寅时就要到上书房,申时末才散学。”胤禔有气无力道,“抛去我每日洗漱用膳的时辰,能睡的时间也就三个到四个时辰了。本来还勉勉强强的,但这两日少了一个时辰……”
听到了胤禔的抱怨,胤礽也难得的没有抬杠,而是面上露出了戚戚之色。
雅尔檀听得连连摇头:“啧啧啧,三弟到时候来上书房也要这样吗?汗阿玛是定下了皇子要六岁就搬过来是吧,我回去一定会让三弟好好珍惜他在钟粹宫的时光的,趁着年纪小多睡会儿吧。”
“二姐,”埃尔赫安珠似乎被逗乐了,笑了一声,“三弟还有三四年呢,现在提起来太早了。”
“就是还有好几年才让他多睡会儿啊,”雅尔檀振振有词,“这两年多睡了,到时候才能有精神念书。”
这样稚嫩的语言让亦晴不免失笑,她觉得胤礽接受这样的教育强度似乎是应该的,毕竟他是储君。但想到胤禔和胤礽的教育强度一样,而接受了十几年宛如高三一样念书生涯的两人,日后却并非夺嫡的胜者,想到这亦晴脸上的笑收了回来。
雅尔檀还在和埃尔赫安珠说笑,胤禔和胤礽则认真用膳。
他们平日里是没有午休的时间的,但若是早些用完膳,在案几上趴着休息一会儿,也是不会有人管的。
用过膳后,胤禔和胤礽就回了自己的案几前,趴着想要小憩一会。
这两兄弟的黑眼圈足足花了十来日才差不多完全消下去,这十来日过去后,再过上几日就要迎来新年了。
年节前的这段日子,宫里到处都挂上了喜庆的红色。连平日里只能带一两件首饰的小宫女也能偷偷在头上或者手腕上多戴上一两件首饰了,主子们是不会在年节发落下人的。
更不会在这样的好日子前面找宫人的晦气,大家都在喜气洋洋地迎接新年,期待新年能带给自己更好的运气。
离过年还有七八日的时候,康熙就让女儿们不用来上书房了,等过了新年再来。
连哈哈珠子们都放归家了,康熙让他们在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回去同家人们团聚。这些哈哈珠子们平日里跟着皇子们的作息一起走,一年也休息不了几日,年节下康熙便干脆让他们好好休息几日了。
但胤禔和胤礽就没有这个假期了,教导他们俩的师傅们也没有这个假期。这两位要到元旦那一日才有一天完整的假,除夕和初二他们也还要在上书房念半天的书,只是下午不用去罢了。
亦晴其实觉得,除夕和初二不如让他们直接在上书房度过算了。
毕竟这半天的假期放出来还不如不放,除夕要参加宫宴,而且他们的岁数已经到了要开始守岁来给长辈祈福。而初二则还有一大堆的祭神祭祖之类的事情要忙,这半天与其说是假期,不如说是另类的加班。
在宫里度过了好几年的亦晴已经很了解宫里过年的规矩了,她倒是不用做什么,只需要好好陪着玛嬷和老祖宗就是了。后宫里宫宴的筹备,还有外命妇进宫的朝见都是往年是由皇后负责的,今年自然归给了佟佳贵妃负责。
“回来了。”太后看着亦晴进殿,笑道,“快些过来看看这些料子。”
亦晴解下身上的大氅,有些好奇地凑了过去。都是些略厚实的料子,用来做冬装显然是不够厚的,正是适合用来做春装的。
“要做春衫了?”亦晴奇道,“这不是还没过年吗?”
太皇太后说道:“这一过了年马上就到春日里了,到时候再做岂不是慢了?况且你这一年也长了不少的身量,去年的衣裳肯定是穿不上的。到时候身为公主没衣裳穿,岂不是要惹人笑话。”
“真真是念书念糊涂了,”太后点了一下亦晴的脑袋笑道,“往年也是这个时候做的,不过那时候你也不懂什么,我直接就吩咐下去了。不过当时叫了绣娘给你量身形,难不成忘了?”
说到这里,亦晴脑海中才翻出了一点记忆。
前几年好像也是过年前几天的时候量过身形,不过那时候没叫她选料子,她也就没当回事。
“你如今也大了,”太后笑吟吟道,“还是让你自己选料子做出来的意思才是自己喜欢的。”
亦晴的眼睛在这些料子上面穿梭,她现在对这些都还不算很感兴趣。不过想着春日里穿得和春天相称倒也不错,便选了几匹绿色的,又选了鹅黄粉白之类的颜色。
选好了料子,太后便唤了人进来叫人去做春衫。
“马上就要过年了,”太皇太后看着亦晴说道,“这几日可不许到处乱跑,若是在新年摔了伤了的,可不吉利。还有骑马之类的也不许去了,至少等开春了再说。”
亦晴不高兴地撅起了嘴:“我已经好久没有乱跑过了,而且一入冬我便不怎么去骑马了。”
喜欢乱跑的时候大约是亦晴三四岁刚刚能好好走路的时候,那时候对紫禁城有一种奇特的探索欲。带着奶嬷嬷们到处跑,遇见一个宫殿就想要进去瞅瞅。
但是自从上了五岁,亦晴就没有这个爱好了。因为她将紫禁城都探索得差不多了,所有的宫殿不说了如指掌,至少都大体知道了,所以对这方面没了兴趣。
太后摸了摸亦晴的脑袋:“去了这么久的上书房也累了,这几日正好在宫里好好休息休息。”
对于亦晴来说,这样的念书确实还算不上太累。但她没有打算辜负两位长辈的好心,便乖巧地点了点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大公主》 50-60(第8/21页)
这是佟佳贵妃第一年来操办过年这样的大事,她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这几个月她宫务管理得都不错,恩威并施下不论是妃嫔们还是宫人们对她的口碑都不错。
佟佳贵妃自然知道她现在位置还不算很稳,贵妃这个位置,只要皇上愿意随时都能扶上来一个。不论是家世高贵的孝昭皇后之妹,还是有宠有子有资历的荣嫔惠嫔,后宫里都能找得出来。
这便让佟佳贵妃心中存了些忌惮,只要一日没有坐上皇贵妃的位置,便一日不能懈怠。
这让佟佳贵妃不过十来日的工夫,便清减了不少,本来每日里和胤禛培养感情的时间就不多。这下子就更是抽不出时间过去了,好在她御下极严,即便没有什么空闲去看胤禛,胤禛的奶嬷嬷们依旧尽心尽力。
在这样的重视之下,佟佳贵妃果然将这次的过年办得很是圆满,竟一点小错也挑不出。康熙甚至还在宫宴上夸赞了一番,让佟佳贵妃涨了不少的脸面。
元旦的宫宴结束后,并不代表过年就算完了,初一到初七都有各自的规矩。不过这样的规矩大多数是针对大人的,对于亦晴来说,她只要遵守要紧的几条就行了。
不会有人专门来挑大公主是不是在哪日没有守规矩,康熙待孩子们在这方面还算宽松。
过了初七后,年味就淡了不少,虽说要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但宫人们都已经将年节多戴上的一两件首饰取了下来,做事也回到了年前的谨小慎微。
再过几日年就算完了,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被主子记一下,等到十五之后再发落。
康熙让几位公主在十五之后再回上书房接着念书,亦晴和雅尔檀都挺高兴的。虽说刚放假的时候是挺兴奋的,但久了之后发现上书房的日子其实也不无聊。
不过在回到上书房之前,亦晴得到了汗阿玛的允准,回了恭亲王府一趟。
自亦晴五岁了之后,她便能偶尔回一回恭亲王府了。不过康熙对此并不是很高兴,一般要恭亲王在他面前求了恩典,好几次才会允准一次。
恭亲王府中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不过或许是因为不怎么见到亦晴的缘故。这几位弟弟妹妹待亦晴不算很亲近,恭敬有余,但亲厚不足。
不过毕竟没有怎么相处过,这些也是不能强求的。
倒是每次亦晴回府的时候晋侧福晋明显很是激动,亦晴能从她的表情里看出她的喜悦。
去恭亲王府住了一日后,亦晴回来的时候就是要到上书房念书的日子了。
其实她对外面元宵灯会是很感兴趣的,但想也知道不论是汗阿玛还是皇玛嬷或者老祖宗都不会放心让她带着人出去看灯会的。
而这几位也不是能带着她出宫游玩的,所以她现在只能等着自己大些。满人的十岁是一个重要的坎儿,等十岁后就会看做成人了,到时候或许她提出想要出宫看灯会的请求会更容易被同意些。
“大姐姐你可算回来了。”胤禔撑着自己的下巴,见师傅们没往这里看,忍不住嘀咕道,“前些日子这里就剩下我和老二了,前几天哈哈珠子们才回来,总算这上书房里没有这么冷清了。”
过年的这几日,师傅们是不会猛抓着两位皇子念书的。甚至康熙也不会来,因为过年他也有许多的事情要忙,暂时顾不上来上书房抓两个儿子念书。
这让胤禔和胤礽过年时候念书宽松的同时,也让他们心里不由有点抱怨。既然师傅和汗阿玛都不怎么管,让他们休息几日怎么了。
不过这点抱怨是不敢说出来的,生怕汗阿玛或者师傅听到了。
亦晴看了看胤禔又看了看胤礽,笑了笑说道:“这几日在上书房过得如何?”
“糟透了,”胤礽撇嘴,“感觉这里方圆一里都只有我和老大了。”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胤礽心中有时候真是这样觉得的。偶尔听见外面爆竹的声音,他的心就痒痒的。明明去年的时候他甚至能在汗阿玛的乾清宫放爆竹,但今年连年都过不了了。
“好了好了,”亦晴安慰道,“等长大了就好了。”
这句话和现代的等你工作了就好了是差不多的安慰,主要起到了一个画饼的作用。但除了这样的话,亦晴也确实拿不出什么话安慰他们了。过年这样的日子竟然只休息一日,她怎么都理解不了。
吐槽了一会儿后,兄弟俩的情绪明显都好了不少,正准备拉着亦晴继续说话,就听见了外面小太监的通传。
他们俩的神色立刻肃穆了起来,过年这么多天汗阿玛都没有过来考校,这回过来的考校肯定是要严厉不少的。
果不其然,康熙进来后面上虽然带着笑,但提问胤禔和胤礽的问题一个比一个难。甚至还有些这两兄弟没学到的东西,成功让原本还算活泼的胤禔和胤礽一齐低下了脑袋。
太惨了,亦晴抽了抽嘴角。她当然能看出这次提问和之前提问的不同,也立刻明白了过来这是为什么。
这多半是汗阿玛给这两兄弟的下马威,让他们过完年就要收心好好念书了。但她觉得这两兄弟根本不算过年了,但却要面对这样的下马威,实在是惨得有点过分了。
果然见胤禔和胤礽都低下了脑袋后,康熙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满意之色,唇角似乎扬了一下但马上就回到了原位。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康熙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似乎是因为他们不曾努力而失望,“一日的懈怠便要花费数日的功夫才能赶上,念书是日日都要不遗余力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让你们读明白书上面的东西。”
说罢,他的目光扫过胤禔和胤礽,两兄弟更不安了。
第54章 出痘
亦晴看着汗阿玛将两兄弟训得抬不起头来后, 才放过他们。
提问亦晴的时候,康熙问的问题就要简单多了。女儿和同一日来上书房他还是知道的,提问也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
等问完了亦晴后, 康熙便带着一大帮子的人去隔壁。虽说二公主和三公主也都是今日才回来上书房,但在这里问过了不好不过去瞧瞧。
见汗阿玛走了,亦晴将目光落在了两个弟弟的身上。胤礽和胤禔都低垂着脑袋, 看上去沮丧极了, 即便现在坐在椅子上亦晴也能察觉出这两个孩子身上散发的颓然。
康熙重视皇子们的教育亦晴是能理解的,但在刚刚过年,而且没怎么给这两个小孩放假的情况下这样对他们亦晴就无法理解了。
她思索片刻, 伸出两只手将两个弟弟拉得离自己近了些。
胤禔和胤礽都被吓了一跳, 下意识抬起头来想要看大姐姐想要做什么。
大姐姐来上书房这么久了, 还没怎么动过他们呢。
将两个弟弟拉近了之后, 亦晴才轻声说道:“汗阿玛今儿问的好几个问题都是你们尚且未曾学过的,目的是让你们在年后收心。你们只要收心就是了,可切莫将刚才的事情往心里去。”
被问得抬不起头对这两个小孩子来说还是太少见了,要是放进心里了一直内耗可不好了。
“我又如何不知, ”胤禔的眼神有点暗淡,“可到底……”丢脸了, 后面还有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大公主》 50-60(第9/21页)
么多哈哈珠子瞧着呢。
后半句胤禔没说出来,但亦晴和胤礽都知道了他的未尽之言。
亦晴看了看上书房门的位置, 估摸着汗阿玛应当还要等一会儿才会走,也就是师傅们要等一会儿才回来。便伸出手摸了摸胤禔的小脑袋, 温言安慰。
“小小的丢一次脸罢了,后面的那些哈哈珠子们被师傅责罚的时候你们看少了?现在不过易地而处之罢了,难不成他们还敢笑话你。只怕等明日后日,便没有人记得这回事了。”
这话说出来, 胤禔脑海中瞬间回想起了后面的哈哈珠子们被师傅们教训的场面。
这后面的哈哈珠子们选出来主要依靠的是家世,自然也不是个个都极为聪明伶俐的,其中有两三个甚至有点笨。
而上书房的师傅们多是翰林出身,正儿八经走科举入仕的路子,都是自小寒窗苦读加之自身聪颖过人才能在这么多人书生中考出来的。他们教人的时候教的是聪明人还好,若是教到笨蛋,那对双方都是一种折磨。
再加上前面还有两位聪慧的皇子比着,就更让师傅们对略有些笨的哈哈珠子们耐心少了些。
所以哈哈珠子们被师傅教训的机会就太多了,胤禔胤礽甚至不需要细想,只要略想想就能想起来一大堆他们被教训的场面。
而他们被教训后当天是有些不高兴的,过上两日便几乎不记得这件事了。这样一想,果然心情都好了些。
见胤禔和胤礽的神色缓和了下来,亦晴便笑道:“想明白了就好,快坐回去吧,马上师傅们就要回来接着给咱们讲课了。”
于是乎,胤禔和胤礽坐回了原位,面上也回到了之前一本正经的样子。
重新从慈宁宫回去念书的亦晴还是很开心的,虽说刚过完年天气还很冷,她的骑射课暂时还没有还回来。但念书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特别是上书房的师傅学识渊博,讲课也别有一番趣味。
雅尔檀和埃尔赫安珠对能继续回来念书显然也很高兴,过年的时候两个小姑娘在宫里待得都有点无趣了。现在回来能和姐妹一起玩,还能跟着师傅念书,可谓极为有趣了。
本来胤禔和胤礽两个孩子单独被留守在上书房念书,按道理来说这十几日的相处应该让两个孩子更为亲近些才是。但不知为何,亦晴觉得他们之间的火药味看着像是更严重了。
之前两个孩子说话的时候虽说喜欢抬杠,但到底还是会说话的。现在他们之间出现了另一种状态,那就是将对方当成空气。
不论对方说什么,都假装自己没有听到。非必要,不和对方搭话。
这个发现让亦晴很惊讶,这两个孩子平日里虽然有点端得住。但和他们接触较多的亦晴是很明白这俩其实是个隐形的小话痨的,喜欢拉着人说话。
之前虽说他们之间是说一句怼一句,但在互相攻击的同时却没有停下过交流。而现在他们彻彻底底将对方视为了空气,只是在康熙在的时候装一下。其余不论是在师傅们面前,还是亦晴或者哈哈珠子们面前都表现得明明白白的。
师傅们知道了这件事自然是要告诉康熙的,他们隔三岔五就会被康熙叫去汇报一下皇子们学习进度,当然不能将这件事落下。
康熙知道后没什么表示,他觉得这只是小孩子之间的小矛盾。保清和保成到底是兄弟,过不了几日就会好的。
在康熙不管的前提下,亦晴也不好插手。她并不清楚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不论是问胤禔还是胤礽都没有人愿意说,她无语之下只能暂时先围观不插手。
本来以为这两个小孩子之间的冷战多半没几日就结束了,小孩子的忘性大,过几天那股气消了自然也就和好了。但胤禔和胤礽之间却整整冷战了半个月,这半个月中,亦晴觉得自己夹在他们中间要被冷死了。
思来想去,亦晴还是决定调解一下他们之间的矛盾。不为别的,只为自己不要夹在这尴尬的中间。
但还没等亦晴付诸行动,她就先病了。
春天渐渐来了,身上厚实的衣料逐渐换成了较为轻薄的衣衫。但倒春寒来得猝不及防,这场倒春寒下来宫里病了好些人,连亦晴也在其中。
外面天光大亮的时候,亦晴睁开眼睛,她觉得头疼欲裂。其实她身体一直挺好的,在宫里也没怎么生过病,这偶尔病上一次只觉得浑身都难受。
腰酸背痛,脑袋还疼。
“来人……”亦晴想要叫人进来,但她的嗓音极为沙哑,发出的声音比小猫的叫声还小,但嗓子却实打实疼了起来。
宛如被刀片划伤一般的疼痛,让她一下子就住嘴了。
她迷迷糊糊躺在床上,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摸不出是不是发热了。或许只是昨天没睡好,反正现在也没力气起来,干脆再睡一会儿吧,等会嬷嬷们肯定会过来叫她的。
这样想着,亦晴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的时候,身边围了不少人,张嬷嬷和赵嬷嬷瞧着模样极为焦急,但顾忌着太后和太皇太后在这里只能忍耐下来。
太后摸了摸亦晴的脑袋,语气着急:“请太医的人呢,怎么这会儿了还没来?!”
这孩子自从到了慈宁宫便没怎么生过病,这一病让太后感觉很是不好。她年少的时候听闻过一种说法,说是轻易不生病的人,只要生病了就是一场大病。
这个想法让她的心脏突突地疼,想要将这些想法从脑子里甩出去。她的亦晴洪福齐天,这不过是个小小的风寒罢了,定不会如何的。
亦晴睁眼看到的就是着急的皇玛嬷,张了张嘴:“玛嬷……水……”
因为说了这句话,她咳嗽了起来,咳一下嗓子就疼一下。等停止了咳嗽,亦晴觉得自己的嗓子都要不是自己的了。
“水,快去倒温水来。”太后高声吩咐。
下一刻,水就递到了亦晴的嘴边,她小口抿着。不是不想大口喝,实在是抿一点点顺下去还好,吞咽这个动作做起来实在是有点费嗓子。
很快,太医就赶了过来。
章太医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便连忙赶到了亦晴的床前,还未行礼就被太后催着给亦晴把脉。
摸过脉搏后,章太医的脸色大变,语气颤颤巍巍地说道:“公,公主,出,出痘了……”
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脸色皆是一变。
天花是会过人的,而且有祖制,出痘的人要出宫避痘。若是太监宫女出痘了,移出去给两副药就罢了。而公主皇子出痘了,有专门的避痘别院,里头有已经出过花的宫女太监来照料。
当初康熙就是为了避痘,年幼便分离了阿玛额娘。
“胡说!”太后的声音都变调了,眼睛迅速红了起来,“你再把脉看看,定然不是出痘。”
小孩子得了简单的风寒还容易好,但出痘向来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太后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宝贝了这么多年的孩子怎么就会得了天花。
章太医已经跪在了地上,头叩在地上,声音颤抖:“微臣,微臣怎敢欺瞒。”
太皇太后也白了脸,她在宫里这么多年,有多少孩子是命是天花夺走的她是极为清楚的。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