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2 / 2)
燕明玉也说了谢谢父亲,然后沈氏就道:“行了,快吃饭吧。”
沈氏给燕明荞夹了两个野菜馅儿,牛肉和虾仁的各夹了一个,一会儿看她喜欢吃哪个,再吃就好了。
野菜焯过水后已经没有原来的涩味了,吃到嘴里软软的,很鲜嫩。
加在里面的猪肉三分肥七分瘦,吃起来倒是不觉得肥腻,反而很香。野菜的清爽鲜嫩感和肉香味交织在一起,咸淡也是恰到好处。
这是燕明荞第一次吃野菜,和其他菜馅儿的饺子不一样的。
嫩嫩的,好吃的紧。
胡萝卜牛肉的燕明荞尝了尝,她不怎么爱吃胡萝卜,但和牛肉在一块儿反而没了那种奇奇怪怪的甜味,好吃,可没有虾仁馅儿的好吃。
香椿炒鸡蛋带着香椿独有的味道,韭菜味道也有些怪,燕明荞不太爱吃,但她吃了十二个饺子,肚子都圆了不少。
今儿的饭稀奇,所有人吃得都不错,宁氏和燕国公没来盛京时,没有如今这么显赫,倒是常吃这些。
吃过饭,宁氏多留了沈氏一会儿,说等四月份燕明烨燕明泽放榜后,他们就回萧阳老家了。
萧阳在盛京以北,赶路花些时间,到的话差不多就夏天了,正好避暑。
他们之中,自然包括沈元景。
沈元景也要跟着一块儿回去。
沈氏看了楚铮刘熙安他们,心里有些不落忍,“元景也跟着回去吗,他在这儿和明荞一块上课,也有明烨跟他一起玩,挺好的。”
没爹没娘的孩子什么样沈氏见到过,留在国公府至少有同龄玩伴,还有傅先生教他,跟着宁氏和老国公一块儿,沈氏也不是说那样不好,总之没有留在国公府的好。
宁氏皱着眉道:“他功课一般,学也是耽误。”
宁氏很庆幸这孩子普通,没有像他母亲那样,沈元景今年十岁,还有几年便长大了,宁氏希望他顺顺遂遂的,虽然这种顺遂和别的人相比,很平凡,可那又如何呢,总比成为污点的强。
宁氏更怕,等沈元景知道自己身世后,变得狼子野心。
东郭与狼的故事谁都听过。
不管是对沈氏他们,还是对沈元景,宁氏和燕国公都说是沈元景是沈自谌的孙子,但宁氏和老国公清楚,他不是。
沈自谌一家,怎能生出那样好看的孩子来,沈自谌的确有个孙子,不过没人管,家里没人,早就饿死了。
沈元景的母亲也姓沈,是先安王侧妃,名叫沈明珠,是燕珍的手帕交。
两人一同小选,一个进了宫,一个入了安王府。
两人的前程都很不错,但沈明珠有个青梅竹马,进王府之后仍旧念念不忘,也有过书信往来。后来沈明珠有孕,安王察觉此事时,觉得两人有苟且,再后来安王府就传来消息,侧妃难产,一尸两命。
如今孩子还在,但沈元景究竟是谁的孩子,宁氏也说不准。
燕珍信自己的手帕交,说就算沈明珠和顾宁臣有情,但嫁人之后断不会做红杏出墙的事,可谁说得准呢,问顾宁臣,他说话管用吗。
所以,与其让沈元景卷入争斗,还不如安安分分过一辈子,至少吃喝不愁。
若是被安王府的人知道了,沈元景还能有命在?
这么做也是为了沈元景好,
若非燕珍所托,两人也不愿意接这种麻烦事,还是养在身边放心些。
今日若不是沈氏问,宁氏也不会想这些,她没有犹豫,道:“还是跟我们回去吧。”
沈氏便没再劝,次日是二月初二,她去寺里上香,保佑燕明烨明泽考试高中。
不知道有没有用,反正该做的她做了,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了。
时间过得也快,转眼就进了三月,中旬考试,再等四月份放榜。
沈氏对燕明烨没抱什么希望,反倒是燕明泽考上的机会多些。小女儿功课是不错,但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30-40(第6/26页)
明荞也不能代燕明烨去考。沈氏心也大,上个月初二去庙里上了两柱香后就不管了。
她还操心燕明玉的婚事呢。
安康伯夫人因为上回给定远侯世子牵线有些愧疚,又给牵了尚书府的线。
工部尚书府的公子,叫林褚,人长得俊,功课也不错。
今年十六,也是在松山书院读书,同样八月份秋闱。
若说差,最多是家世差一些。
做文臣的,比不得武将,像镇北侯,打一场胜仗就有皇上的赏赐,宅子、庄子,日积月累,自然就多了。
再找个好一点的管家经管,财富非常可观。
但文臣晋升难,若是不贪污,就靠着月俸养家,说不上穷,但绝对不富。
而且在越朝,分家大多都晚,燕明玉若嫁过去,估计还得用嫁妆补贴婆家。
但沈氏还是想看看人如何,见面的日子定在四月份,等放榜后,沈氏要去寺庙还愿,到时候带着几个孩子去,正好见一见这位林公子。
还是得看,别听人说得这好那好,见了才知道,什么人都有。
沈氏上心,燕明玉也不好推拒,只能答应下来。
就是没想到,沈氏动作这么快,两个月一个人的话,那她今年还得见四个,这四个里还不包括林褚。
第33章 放榜
想要终止这种相亲, 除非把亲事定下来,否则,就没有到头的时候。说实话, 燕明玉比沈氏还盼着早点碰见一个差不多的。
在这个时代,婚姻嫁娶就是碰,哪怕见几次面后觉得不错,婚后也可能露出马脚。
沈氏其实对林褚不太看好,耕读世家, 算得上书香门第, 但这种人家规矩多, 说好听一点叫清贵, 说得不好听叫假清高。
门当户对这个词放在哪儿都是有道理的, 燕明玉若是嫁过去, 嫁妆都比尚书府一府的银子多, 沈氏还怕她嫁过去受委屈不自在呢。
只是找夫婿很难找到十全十美的, 且先看看人如何, 若是比刘熙远人品好, 也不是不能考虑。
还有一个月才见面, 沈氏让燕明玉放宽心。
燕明玉不太担心,她反过来安慰沈氏道:“母亲您也别太急, 还有大哥的婚事让你操心呢,光操心我的都这么烦了, 两个人您可怎么办?”
后头还有弟弟妹妹们, 燕明月今年十二,燕明烨也十二, 以后的每一年沈氏都要操心这些事。
若是顺利还好说, 不顺利那岂不是年年都要发愁。
……
沈氏听燕明玉还有空担心她, 气都气笑了,“你还担心别人,你大哥的婚事差不多了,过几日回来看一眼就能定下。”
长子的婚事比女儿的顺利得多,低娶高嫁,沈氏选媳妇不看重家世,也是怕家世太高的压不住,她觉得性子最重要,绝不能像燕明月那样,眼高手低,专盯别人怎么过日子。
能守好燕国公府,孝顺长辈,温顺守礼就好,其他的,反倒次之。
在越朝嫡庶有别,沈氏不可能为长子娶一个庶女,娶妻娶贤,最好是世家女,日子能过到一块儿去,万不能小里小气的。
沈氏看中的是诚康伯府的嫡次女,名叫许静姝。
今年年前及笄,因为是小女儿,性子天真烂漫些,沈氏见过两次,温和有礼乖巧懂事,很爱笑,是个极其不错的一个姑娘。
相貌也讨喜,眼睛大,笑起来带两个梨涡,最主要的是诚康伯府对燕明轩也满意,虽然燕明轩功课勉勉强强,可只要考中举人便可入朝为官,有家中帮扶,好好熬一熬,也有前程在。
就算今年考不上,再等三年……哪怕等六年也不晚,而且燕明轩很知上进。
大概因为是长子,所以燕明轩比同龄人更老成稳重,诚康伯府的也满意这份稳重,那是沈氏第一个孩子,从那么一大点慢慢长大,眼看这就成家了。
燕明玉好奇打听,“哪家的姑娘,我见过没,好不好看?”
沈氏:“一边去,八字还没一撇呢,说出来坏人姑娘名声。”
燕明玉讪讪地闭上嘴,心道,不问就不问。
沈氏又道:“我也不稀罕说你,年后从上元节到现在,你也闲了一个多月了,就真的什么都不干?再过一个多月,孟小娘就该放出来了。”
燕明玉每天晨起请安,请过安之后睡个回笼觉,然后就是看话本子,偶尔会去烤肉铺子里吃一顿,日子太逍遥自在,她都忘了孟小娘在禁足的事儿了。
对啊,孟小娘还在禁足,没想到还有一个半月孟小娘就放出来了啊。
沈氏是觉得,既然都说了准备嫁妆,两个女儿又有做生意的本事,那闲着做什么。银子她这儿有,铺子也有现成的,干嘛不做生意赚银子。
难不成还嫌银子多。
沈氏:“光在院子里,也不知道你成日都做什么,明荞每日上课,日日都有进益,你呢。”
被沈氏拿着和燕明荞比,燕明玉也不生气,反而诚实道:“明荞聪明嘛,我笨嘛,我有妹妹嘛。”
她也没闲着啊,看话本,看志怪小说,每日吃吃喝喝。
沈氏道:“看你嫁人了哪个婆家容忍得了你,性子也改改。”
去年的时候,沈氏还会想法子改改燕明玉的脾气,可现在燕明玉不听她的,而且时常给正院送特色吃食,吃人嘴短,沈氏估摸着烤肉铺子每月怎么也得几百两银子进项,大约是手里有银钱,燕明玉花钱也大手大脚的。
燕明荞却不,花钱也多是买书了,沈氏给她的书架,现在放了大半书了。
燕明玉道:“那我找点事儿做,我和明荞一块儿做生意吧,再问问大哥二弟手里有没有余钱,给他们入股分成。”
燕明轩和燕明烨是亲的,讲亲疏远近,自然该带着他们,最主要的是燕明轩有当兄长的样子,而燕明烨虽然不咋听话,但还挺好欺负的。
生意的话,卖烤鸭春饼就挺好,想吃的时候去外面吃,不耽误功夫。燕明玉想着,做生意也没那么难,沈氏会帮忙,大事有掌柜的定夺,妹妹聪慧,能记账能抓错处,她就想点主意而已。
尤其这些主意都是脑子里的,都是结晶,根本不用她费心,就连吃食也是府里的厨娘做,母亲说得对,为什么不赚钱呢。
孟小娘为了点银子算计来算计去,她有钱还不赚。
沈氏点了点头,给了燕明玉一张地契,“这个铺子大些,上下两层的,你和明荞看着安排就好了。”
燕明玉没客气,直接收下了,估计母亲这边早就有这打算。
烤肉铺子开春了生意很红火,大约是燕明烨燕明轩在书院说了,所以生意比以往要好,每月两人到手有二百多两银子,可以考虑一下换个铺面,或是把旁边的租下来。
其实就算不用沈氏给铺子,两人也有本钱做生意,燕明玉明白,这是偏心,“多谢母亲。”
沈氏:“我是你们母亲,这有什么好谢的,你给我找个好女婿就当感激我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30-40(第7/26页)
燕明玉咽了咽口水,“您先说不用谢的。”
沈氏:“……”
*
因为生意的事儿,姐妹俩有忙了起来,燕明荞骑马的日程一再耽误。
不过她倒是挺喜欢赚银子的,铺面有了,姐妹俩又一人投了一百两进去,沈氏替燕明轩燕明烨各给了五十两,做为装潢请人的本钱。
后头分成,姐妹俩一人四成,兄弟俩一人一成。
铺子打算卖烤鸭春饼,越朝人都是开春吃春饼,但平日里想吃,就可以来外面,铺子里有别处没有的吊炉烤鸭,烤鸭有多好吃,燕明荞记得楚铮一人就吃了半只鸭子。
卖烤鸭定下来了,不过越朝的鸭子没有后世喂的肥,所以想要油嫩的烤鸭,还得自己养自己喂。
燕明玉有庄子,可以在庄子里养鸭子,这会儿春种,也可以去看看。
姐妹俩倒是不担心生意差卖不出去怎么办,养鸭子能下鸭蛋,就算生意不好还能卖鸭蛋呢,总要试试才知道行不行。
只不过鸭子要养上一阵,加上试菜装潢花的时间,铺子开业得到五六月份了。
如今正值春种,燕明玉燕明荞一人多了个庄子,自然得过去看看。
庄子上大大小小的事,都由自己决定的。
燕明荞的庄子在城东,占地二百来亩,往年主要种小麦,比较偏的地方会种些玉米花生大豆,春种秋收,一年也就一茬。
冬日会架暖棚,种些蔬菜,这样甭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了。
庄子还散养了不少鸡鸭,还有几头猪,隔一阵会往国公府送菜送肉,只不过以往送到大厨房那边,如今送到正院。
姐妹俩打算看看铺子里缺什么,庄子那么大的地方,也省着从别处买菜。
燕明荞还不太懂这些,沈氏让宁湘宁夏给两人帮了帮忙,庄户的人也不敢奴大欺主,三月初有农忙假,不过燕明轩他们没回来,燕明荞连着几日往庄子跑,在三月中旬的时候,庄子里的地就种完了。
燕明荞也骑了几日的马,银粟已经长成一匹威风凛凛的大马了,她感觉比镇北侯的马还好看。
三月中旬,各地考生要参加考试,有童试、院试。
童试连考三场,总共三天,院试亦是如此。
燕明烨和燕明泽不在一处考,而考试别人帮不上忙,只能自己来。
三日后,燕明烨从考场出来,感觉自己人都瘦了一圈,轻飘飘的,恍若登仙。
书院放了几日假,燕明烨就直接回国公府了。
他先让厨房炖了只肘子,他得好好补补。
这也不是燕明烨的错觉,沈氏看他是也高了瘦了,离家两个多月,人长大了不少。
燕明烨感觉自己能考上,便实话同沈氏说了,“母亲,我觉得我答得不错,这回应该能考上。”
燕明泽跟燕明烨不是一块儿回来的,他考完试还和同窗说了会儿话,他考得不错,策论都写上了,应该能中。
但燕明泽和燕明烨不一样,去年童试他中了燕明烨没中,他和沈氏说的时候说自己考得不太好,结果放榜之后考得很不错。
燕明泽觉得该谦逊些,不然考不中了丢脸的是自己。
“二哥一定能考上的,我发挥的一般,这回是不报太大希望了。”燕明泽笑了笑,一脸谦逊腼腆的样子。
燕明烨就是蠢,这会儿说大话,等放榜不知道怎么收场。
燕明烨刚要开口,就听沈氏道:“你们在书院辛劳,回来多多休息,放榜还有半个多月呢,这几日放假,想出去转转就出去转转,在府上歇着也好,想吃什么就吩咐大厨房去做。”
燕明泽:“母亲说的是。”
他不打算出去,还是温书吧,这样父亲看见了自会夸他。
燕明烨:“我回屋睡觉了,明儿出去玩。”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要么跑马,要么斗蛐蛐去,反正他是不想看书了。
因为沈元景鼓得气,现在不剩什么了,他还想带着沈元景一块儿玩,这是说好的,先好好学,再好好玩。
沈氏点了点头,倒是没拦着,等燕明烨走后,燕明泽问能不能去锦华苑看看孟小娘。
燕明泽道:“儿子知道小娘犯了错,所以想去劝劝。”
从正月十七到三月中旬,锦华苑已经禁足快两个月了。
月初的时候郑小娘都放出来了,很是安分,估计以后都不会和锦华苑有密切来往了。
沈氏想了想,若是燕明泽高中,自然会向燕国公求情,提前放孟小娘出来。
沈氏也没想着一直关着她,当即允了,“去吧。”
燕明泽松了口气,转头去了锦华苑。
在阳春三月,锦华苑莫名显得冷清,看门的婆子得知沈氏让燕明泽来的,二话不说就放人了。
正屋门口有两个丫鬟守着,见燕明泽来了眉梢飘上喜色,扬声道:“小娘,三公子来了!”
孟小娘听着动静迎了出来,关了两个月,她面色有些苍白,多了两分弱柳扶风的美感,看见燕明泽,一行泪就落了下来。她后头六姑娘怯生生地探出头,关在院子里不能出门,孟小娘时常发脾气,六姑娘性子变了不少。
燕明泽心里有些难受,“小娘,我来晚了。”
孟小娘一把,抓住他的手臂,问道:“明泽是不是你父亲要放我们出来了,是不是?”
和燕明玉被禁足不一样,燕明玉禁足时什么都有,吃喝不愁,还有丫鬟去街上买话本子。
但孟小娘不一样,禁足的时候没法出门采买,都是丫鬟中午去大厨房拿饭,拿回来凉了倒还好,但都是些难吃的,要么油大要么咸了辣了,难以下咽。
而且,开春的衣服这月月初才送来,还好不是冬日,不然连炭火都不足数。
孟小娘觉得沈氏可怕,她是不是早就料到了,才挖坑让她跳。
最可怕的是已经跳进去了。
关在院子里的几日,孟小娘每日都在惶恐,怕沈氏用手段要了她的命,还好,她又见到儿子了。
燕明泽低下头,不好意思看孟小娘,“父亲还没答应放你出去,我是求了母亲才能来看你一眼。”
孟小娘脸色灰败,“可这……”
燕明泽:“先进屋吧。”
孟小娘心沉入谷底,进了屋后,她追着问道:“你问了你父亲吗,你求情了吗,你可是他最看重的儿子,你说话怎么会不好用?”
“就是不好用,我又不是没去求情。”燕明泽无奈道,“如今父亲最喜欢五妹妹,我算什么。你和三姐还总是惹母亲不快,父亲对我能有好脸色才怪。”
孟小娘自从见了燕明泽,眼泪就没停过,“我这不也是为了你好,你当我是为了谁,若是从前,你和明月都得你父亲喜欢,我还会做这些?”
燕明泽道:“帮得上忙的才是为我好!”
他见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30-40(第8/26页)
小娘哭得更厉害,叹了口气道:“这回院试,没人为我打点,燕明烨回书院大包小包带着,还能买先生预测的考题,可我呢,我什么都没有。”
“考完之后,小娘没问我考得如何,也没问我在书院苦不苦,只一味地哭,一味地抱怨。”
“我上回放假,不是没求情,可父亲连带着我都厌恶,我人微言轻,说话有什么用,本来就临近院试,你们不让我省心也就罢了,非要给我添乱。”
燕明泽问:“若是我考不上,就算有铺子有银子,那有什么用。倘若考不上,父亲会提前放你们出来吗!”
孟小娘哪里想过这些,她偏过头,“是娘做的不对,可是夫人算计我……”
燕明泽:“到如今了你还说母亲算计,我难道没提醒过你吗,凡事就不能动动脑子吗,自己跳进坑里还要怪别人。”
孟小娘如今被禁足,只能指望儿子出去,“娘以后会当心的。”
燕明泽:“等放榜后我会向父亲母亲求情,虽然刚考完,但我不打算歇着,想多看看书,让父亲高兴,日后你要做什么,一定要和我商量。”
孟小娘哎了一声,“好儿子,你可一定要考上呀。”
燕明泽:“三年后乡试,我不想放松,只是书坊的书太贵了。”
燕明泽这话充满了暗示,就是缺银子。
孟小娘咬了咬牙,去拿银子了,她给燕明泽拿了十两银子,其中还有六姑娘的月钱。
“实在不够的话你去杂货铺看看,明月禁足,铺子有两个月没去了,你和掌柜的说就行了。到时候银子给露华苑留二十两,剩下的你花一半,另一半给明月做嫁妆。”
孟小娘不是一个只疼儿子不疼女儿的,相比之下,燕明泽六岁就进了书院,而燕明月一直养在身边,感情自然不同。而且,燕明月如今也被禁足着,若是出来之后发现银子不见了,估计会更生气。
燕明泽笑了笑,“放心吧,我一会儿再去看看三姐。”
拿了银子,燕明泽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只不过燕明月没什么好脸色,燕明泽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他又去了一趟杂货铺,但两个月的利润加起来只有五十三两。
倘若拿出二十两给露华苑,那剩下的不过才三十三两。
燕明泽觉得钱有些少,可也没办法,总比没有的强。
三月中旬考完试,四月初放榜,这阵子,书吏都在誊抄试卷,再由阅卷老师批改,四月初,试卷差不多批改完成,经过复核查阅,各位考生的成绩差不多就定下来了。
四月初八,童试和院试一同放榜,一大早就有不少人在龙虎墙处等着。
这两个考试的学生多,榜单也长。
燕国公府的小厮一早就在等着了,榜单一张贴出来,就张着脖子看。
院试那张榜上第十七名是燕明泽,而童试的榜上,燕明烨竟然榜上有名。
排一百三十六,虽然名次靠后些,但好歹是个童生了不是,大喜啊。
沈氏真没想过燕明烨会考上,本来去寺庙是为了燕明玉,这回真得去还个愿了。
第34章 许愿
还愿明日去, 越早去心越诚。
这等好消息自然要告诉宁氏和老国公,没一会儿,燕国公府的差不多都知道了, 说二公子和三公子都考中了。
简直是双喜临门,沈氏高兴,府里下人每人赏了一两银子。
别看一人一两不多,但下人加起来有二三百人,这就出去二三百两, 也不是个小数目。
燕明烨燕明泽院子里伺候的多赏一两, 正院的丫鬟每人也赏了一两, 大约有种普天同庆的味道。
府里的下人这回是由内而外的高兴, 高兴之余还有点诧异, 二公子竟然也考上了。
去年童试, 三公子考上二公子没考上, 公爷好不高兴, 连着正院都好几日没去。
在众人眼中, 燕明烨一贯是纨绔草包, 年纪比三公子大, 但功课始终不及。
就像这回考试,三公子考中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燕明烨就有点出人意料了。
一百多名,名次落后了些, 那起码能考秀才了, 下人们太诧异,以至于对燕明烨的关注盖过了燕明泽的, 彷佛考中秀才的是燕明烨一样。
燕明泽也没想到, 燕明烨这个草包真能考上。
放榜这两日书院给放了假, 燕明烨燕明泽都在家中,两人一道去了寿安堂请安。
宁氏大喜,她先褒奖了燕明泽,“十七名很是不错,你祖父那儿还有两块好墨锭,一会儿拿了去。”
燕明泽听说,墨锭是祖父刚回来时送燕明荞的礼物,心里有了数,笑着道:“孙儿定不会辜负祖父祖母期望,好好用功。”
宁氏又冲着燕明烨招了招手,燕明烨扬着头,就像只斗盛的公鸡,“祖母,我上回放假和母亲说我能考中,母亲她还不信,您看,她就会小瞧我。”
宁氏哎呦哎呦直笑,她本就喜欢燕明烨,嫡孙里燕明轩稳重,燕明烨淘气是淘气,但对宁氏来说就是个开心果,如今他不仅会逗人开心,学业也有所成,宁氏怎能不高兴。
宁氏拉着燕明烨的手,道:“你呀,竟然也知道用功了,这回考得不错,想要什么,祖母都满足你。”
燕明泽手指动了动,但没吱声。
今日燕明荞他们还在上课,燕明玉出门看铺子去了,故而只有兄弟两人过来了,沈氏原话说的是,去告诉你们祖母,让老人家也高兴高兴。
不然两人也不会一道过来。
燕明泽早就知道祖母更喜欢燕明烨,但明明他考得更好,宁氏这样还是让他心里不太舒服。
给他就是墨锭,给燕明烨什么都行,难不成他要天上星星也给摘下来?
可燕明烨什么都没要,他不缺啥,再说了,要全靠他自己,可考不了这样。
燕明烨往宁氏那儿凑了凑,清清嗓子道:“祖母,你要是想给东西,给元景兄弟吧,没他我考不了这么好。”
宁氏皱了皱眉,燕明烨还以为她是来了兴致,一五一十道:“是元景,总问我书院如何,还向我请教问题,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啥都不会,可元景跟我好,我就得把问题琢磨透了,好些题目都是元景问过我的。
他还总拉着我读书,我看他不能去书院,也不能科举,但还这么认真,就觉得我每天荒废度日太不是人了。”
燕明烨轻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沈元景知不知道他考中的事。
宁氏笑了笑,“原来是这样,他未曾说过,我还不知道呢。”
燕明烨道:“元景兄弟很好的,上元节我想出去玩,结果硬生生看了半个多时辰的书,这才出门。后来回书院后我也很用功,不然肯定考不上。”
一百多名算是燕明烨的极限了,但倘若没沈元景,他连一百多名都考不上。
沈元景不能去考试,这个名次就相当于他们两个名次。
燕明泽低着头,原来如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30-40(第9/26页)
。
宁氏难免多想,沈元景不太爱说话,没想到竟然能和明烨待到一块儿去,宁氏对沈元景总有防备之心,不过他很懂事,不和府里的姑娘们多说话,本本分分的,没什么可挑剔的。
宁氏道:“好好好,你做兄长的,多照顾他,祖母这儿有枚上好的玉佩,送给他如何?”
燕明烨替沈元景道谢,“祖母给的,哪怕是个果核都是好的,好祖母,我给您捏捏肩,松快松快。”
宁氏被捏的直笑,拍着燕明烨的手,“好了,都是童生了还这么不稳重。”
燕明泽记得,他以前就让燕明月学学手艺,可是她娇小姐脾气,什么都不愿意学。
在祖母心中,哪怕他考中了秀才,也没有燕明烨考个童生强。
在府里人心中,亦是如此。
燕明泽深吸一口气,脸上带着两分笑,看起来是真心为燕明烨高兴。
“我这里有些书用不到了,先给二哥吧。”
燕明烨:“那行啊。”
燕明泽不说别的,功课是很不错的,书他不看可以送给沈元景啊。
宁氏道:“你们兄弟俩为家里争光,很是不错,但不能骄傲自满,明烨,尤其是你,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燕明烨佯装找尾巴,把宁氏逗得直笑。
燕明泽记得燕明烨这回考了一百三十六名,且看看明年燕明烨能不能考上。
而燕明泽要等三年之后考举人,那时他不过才十五岁。
燕明泽有些可惜,若是这回燕明烨没考上就好了,沈元景真是多管闲事。
*
燕明荞上午下课,得知两位兄长都考上,老国公过来和傅仲宴说了会儿话。
傅仲宴向老国公表达了恭贺之情,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燕明荞看了眼沈元景,沈元景微低着头,看上去也很高兴。
燕明荞又把目光移开。
老国公夸了沈元景几句,“这孩子很上进,带着明烨一块,不然明烨还考不上呢。”
傅仲宴哦了一声,“是吗?”
这话是对老国公说的,但沈元景率先开口道:“学生只是不喜欢出门,喜欢看书罢了,明烨兄长能考上,也是他自己的功劳,和我其实没什么关系。”
傅仲宴看了沈元景一会儿,一旁老国公说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仲宴你教的好。”
这话是对傅仲宴说的,傅仲宴摇着头道:“是明烨自己上进,好了,今晚咱们出去喝两杯。”
傅仲宴明日不上课,所以晚上喝点酒也没事。
因为明日沈氏去万象寺上香还愿,还要带着一众儿女去,燕明荞这边就请了一日的假,
原本沈氏打算晚两日再去,但还愿心要诚,而且万象寺后山有桃花溪涧,景色很不错。
这兴许是个好兆头,预示着明玉能找到个好夫家。
已经四月份,盛京城桃花已经开过了,但山上冷些,普陀山的桃花现在,后山如今正是一片桃林落英纷纷,上过香后可以去后山看看桃花,正好见一见尚书府的人。
今日本来也想让燕明玉见见林褚,沈氏顺道把把关,看看这人如何。
但凡相看,都不是直直白白地,找个由头,不管最后成没成双方脸上都好看,尤其经过定远侯一家,沈氏更能明白这样做的好处。
至少除了定远侯府和安康伯府的,没人知道燕明玉看过刘熙远。
府里的儿女们同去,也出门散散心。
沈氏是这么打算的,且看看明日天气如何,若是晴天,就出门,天气不好那就改日。
因为燕明烨,沈氏特地问了问沈元景,沈元景没想着去,开口拒绝了。
以往沈氏不会再劝,但沈元景马上就要走了,她道:“明烨也去,听老夫人说你们过阵子就要回萧阳了,你来盛京这些日子,也没怎么出过门,其实盛京有不少景色秀美的地方。”
年纪轻,就算不能科举,也有许多种活法。
沈氏语气温柔,沈元景有片刻的愣神,“多谢伯母,那我同去吧。”
沈氏点了点头,等晚上的时候和燕国公说起这事儿,燕国公道:“多带些吃食,明玉的事也不用太急,你看等明轩再考中,选择的余地更多。”
燕国公府越好,燕明玉嫁的就越好。
沈氏点了点头。
燕国公又道:“对了,这回让明月也去吧,锦华苑那边禁足到三个月,明月知道错了,就先放出来吧。”
燕国公觉得,孟小娘犯错,和孩子无关,“明泽这回考了十七名,他小娘姐妹都关着,他心里不好受。傍晚的时候他和我求情,我没答应放孟小娘出来,毕竟她犯错就是犯错,但明月还是个孩子,你给她一个悔过的机会,真等四月中再出来,真就什么都看不到了。这回明烨明泽都考中了,是喜事,大家高兴高兴。”
说到最后,燕国公讨好地笑了笑。
沈氏估摸着也就这几天给放出来,但她开始没打算带燕明月出门,不过,把人放出来不让跟着去万象寺也不合适,毕竟连沈元景都让去了。
沈氏:“成,在院子里猫了两个月,是个出门转转。只不过她还是得好好和嬷嬷们学学规矩,磨磨性子,不然日后嫁人,在婆家也如此,那该都说燕国公府的不是了。”
燕国公附和道:“夫人说的是,上回明玉明荞受委屈了,我误会了夫人,这女儿家最爱打扮,我给她们俩一人五十两银子,多买点漂亮首饰。”
沈氏估摸着燕国公肯定给过燕明泽了,估计燕明月也有,给就给吧,反正是他私库的银子。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燕明月解除禁足,不过已经晚上了,她也没出来,而是准备明日上香穿的衣裳。
府里新做的衣裳颜色老气,一身草绿色一身烟紫色,燕明月试了试去年的,但她长高了一点,旧衣就显得有些小。
不合身的衣裳肯定是不能穿出门的。
燕明月气得直哭,好不容易出门,结果别人都穿着好看的新衣,她就穿一个老气的颜色,多丢人。
燕明泽被她烦的也想哭,“去寺庙谁会穿颜色鲜亮的,行了,有什么好哭的,要是没我你连院门都出不了,别哭哭啼啼的了,你若再哭,我去和母亲说,干脆明日你不要出门了。”
燕明月骂道:“你就是个吃里爬外的,扒着正院,正院给你什么好处了。”
若非燕明月年长,燕明泽绝对一巴掌扇过去,“你本就是庶出,什么正院正院,那是我们的母亲,你不思悔过,真是愚蠢至极。”
嫡母的身份摆在那儿,若他是燕明月,每日请安哄人,哄也给哄高兴了。
燕明泽还记得他拿了燕明月铺子的钱,他把剩下的十两放下,“这回我考中,小娘给了我些银子买书,不过不太够,就让我去你的杂货铺子里拿,总共是五十三两,送去露华苑二十两,我花了二十三两。”
燕明月没少贴补燕明泽,所以花她钱倒是不奇怪,只是怎么只有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