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 / 2)
顾缙和二姑娘已经成亲了,不过年岁还是差得多一些。
顾缙已经二十有三,在朝中也能独当一面了。
在顾绵口中,顾太傅是好父亲,顾夫人是好母亲,还有好兄长好姐姐,燕明荞心想,难怪顾绵性子这般烂漫。
燕明荞有沈氏护着,但很多时候就忍不住多想。她也捡燕国公府不重要的事说了说,两人更亲近了些。
两人又搭了一个铺子一个庄子,时辰便临近正午了。
顾绵玩得尽兴,但该回去了。
燕明荞道:“吃过饭再回去吧,我倒是知道一家好吃的,你尝尝喜不喜欢。”
尝过之后,顾绵表示很喜欢,下回再出来带燕明荞吃那家很好吃的饭馆。这是两人头一次这样出门,也少不了相互试探,看对方能不能相交,幸而结果不错。
顾绵欢天喜地地回去了,还把石头还给了兄长,“三哥,下回我一定给你搭一间屋子。”
顾言倒是不在意这个,就是习惯地思考发问:“为什么不是这回。”
因为她养了只狗狗。
顾绵道:“因为这次都玩完了呀,还怎么搭!你话怎么这么多!”
顾言:“……”
燕明荞回了国公府觉得麻将牌很有意思,就买一副给燕明玉送去了。
燕明玉以前确实见过这些,不过她天生对这个不感兴趣,不然早把各种牌面记下来,找人打一幅玩了。
现在的麻将和以后的有什么区别燕明玉也不知道,等燕明荞送去之后她玩了几次,盖因丫鬟们都给她喂牌,赢得痛快但玩得不尽兴。
燕明玉就把这个放库房了。
而燕明荞多了新的玩伴,十月初的时候又出去了一次。
她喜欢和顾绵玩儿,每次都是玩不重样的东西。
顾绵好说话,就是性子有点直,这回出门还遇见了林毓婉,不过没吃亏。
回来的第二日,许静姝就发动了,燕明荞第一次见人生孩子,在致远堂外听见了痛呼声,等了一个白天,才等到了小侄女。
许静姝生下一个女儿,虽然她心里觉得女儿好,又怕沈氏和燕明轩想要男孩,但是,沈氏抱着小孙女很是喜欢,燕明轩的神情也比以往温和,她这才放下心。
不过顾氏第二天来看外孙女的时候,神情总带着点惋惜。
许静姝刚生产完,脸色还不太好,但神情很温柔,连顾氏抱怨的话都觉得好听。
“明明你吃酸的,肚子也尖,怎么还生了个女儿呢。”顾氏逗了逗孩子,她喜欢外孙女,可还是更盼着要个外孙的,这样女儿才能在燕国公府站稳脚跟。
许静姝道:“我还爱吃辣的呢,什么都吃的。”
顾氏看孩子的眉眼更像许静姝,更满意了一点,燕明轩样貌端正,但女儿家嘛,还是要好看些得好。
“小阿囡,我是外祖母呦。”顾氏哄着孩子睡觉,在这边待了一会儿,燕明荞就过来了。
燕明荞没有空手过来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带些东西,昨儿见了侄女她就把做的衣裳找了出来,又让丫鬟洗了一遍,今日上午晒干后才过来。
她带了自己做的小衣裳,还有两匹特别柔软的料子。
和顾氏见了礼,燕明荞就坐着看了看小侄女,这么小的孩子,每日睡得多,她昨儿过来的时候也在睡觉。
许静姝生孩子吃了不少苦头,如今倒是都忘光了,她靠着坐着,“你过来就过来,还拿东西做什么。”
燕明荞:“早就做好了的,就是看着是大了点,留着以后穿吧。”
有外人在,顾氏说话一向妥当,“这颜色真好看,若是熙宜醒着,定然笑着。”
小侄女名字叫熙宜,宁氏给起的,也是一样重孙女一切都美满得当。
燕明荞笑了笑,“那可是好,明儿可得等熙宜醒的时候再来。”
离得近,孩子这么小,燕明荞有时间就会来看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80-90(第6/27页)
十一月份小侄女满月,满月宴请了不少人,燕明荞跟燕明月商量着送的东西,虽然说她不缺银子,但也得考虑三姐姐,哪儿有姐姐送的东西比妹妹少的。
燕明荞银子多,但也得为燕明月考虑。
两人一人送了个金锁,一人准备了对金镯子,也是姑姑的一片心意。
燕明玉满月宴的时候也来了,送了东西,但她不太喜欢孩子,看过之后就去吃席了,正好躲了许静姝的念叨。
许静姝有了孩子,自然觉得女儿哪儿哪儿都好,更觉得有孩子好。
还想借机和燕明玉说说,让她抓紧要一个孩子,这样楚堪疑不在家的时候也能有个人作伴。
但是根本没说上话,只能作罢。
小孩见风长,一个月一个样,等到腊月十六宁氏寿宴,已经白白胖胖了。
燕明荞喜欢小孩子,现在已经能稳稳当当抱着小侄女了,燕熙宜也喜欢姑姑抱着,她爱笑,宁氏还会去致远堂看重孙女。
许静姝总说带着女儿去请安,但宁氏怎么会让小孩子寒冬腊月地往外跑,趁她还能走得动,出来转转也好。
宁氏今年五十七岁了,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头,活到这般岁数,自然比别人看得开,她都看见重孙女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老国公今年五十九了,明年六十大寿,他身子骨越来越差,今年冬天很少出门,还喝了好几日药,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不过到这个岁数也活明白了,这小一辈越长越大,也就意味着他们这辈子走到头了。
孙子辈的几个孩子都不错,燕国公府也在走上坡路。
一场大雪,在屋里猫了几日,便到了年关。
燕国公府因为添了人,所以比去年还热闹一点,今年过年下了雪,燕明荞顶着雪去各家拜了年,回来之后在窗前支了个小火炉,一边赏雪一边烤火。
等过了今晚就是新年了,她就十岁了。
燕明荞开春要搬院子,虽然舍不得,但是总得有这么一天,但是她的院子离正院很近,都在一个府中,也没什么差别。
今日下人有年礼拿,府上发一份,正院发一份,燕明荞自己屋里的又多一份。
她有六个丫鬟,新来的两个很讨喜,捧着两支梅花进来,“姑娘看,梅花开了,奴婢给插屋子里。”
燕明荞点了下头,一支红梅一支白梅,还挺好看的。
丫鬟欢欢喜喜地去插花了,燕明荞也笑了。
母亲给她选的丫鬟,就没错了的。
春枚善插花,总能把屋里收拾得特别好看。春喜梳头好看,她现在都不怎么梳花苞头了。
今日燕明荞穿了藕荷色,虽然不是大红,但也喜庆。
晚上年夜饭,一家人聚在一块儿,因为今日下了雪,沈氏和燕国公回来得比以往早,也是圣上不愿意耽误众人守岁,早早宫宴就散了。
沈氏还是很得意的,因为燕明玉和楚堪疑也参加宫宴了。
燕明玉一身宫装,姿容得体,皇后娘娘还亲自问话了,沈氏怎能不高兴,那是她的女儿。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沈氏打算去靖安侯府看看,就不留饭了,早点回来,多和女儿说说话。
过年这几日,燕明荞最盼着的就是初二了,这天二姐姐能回来。
第83章 回娘家
初二一早, 燕明荞就坐上了去靖安侯府的马车。
燕明荞已经跟着沈氏回了三年靖安侯府了,前年的时候因为三表兄的缘故,回来不大高兴。但是都是亲戚, 又是亲外祖家,不好弄得太难看,所以去年还是给外祖母他们拜年了。
去年没见到三表哥,燕明荞在心里还有一杆秤呢,她觉得, 明栩堂哥最好, 能一块儿玩, 还给她买东西。
燕明荞虽然比同龄人记性好一点, 可依旧是十岁, 人与人相处, 她看舍不舍得, 反正舍得花钱的对她肯定比不舍得的对她好。
不过当初她也没怎么样, 再计较难免显得小气。
不过去年回靖安侯府的时候, 沈氏和燕明荞说, “谁叫你出去都别去。”
今年, 沈氏又加了一句,“就在母亲身边, 今年看过你外祖母外祖父咱们就回来。明烨,你好好看着妹妹, 别让人欺负了去。”
要是可以, 谁愿意防着自己娘家。
燕明烨看看母亲又看看妹妹,他已经十五岁了, 如今比燕明轩还要高一点, 是大人了, 自己的妹妹自然要护着,“放心吧,母亲。”
初二是越朝女子回娘家的日子,燕明轩要陪许静姝回安阳侯府。
不过许静姝打算看看长辈就回来,反正各家媳妇都是这样,哪边重要些就留在哪边,只要心意到了就行。
虽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不怎么好听,但许静姝现在心的确是向着燕国公府的。她有女儿,婆婆夫君小姑子对她都好,明玉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婆婆都不在靖安侯府留饭,她做儿媳的在娘家留饭不合适。
燕明轩本不想让许静姝为难,但许静姝更不想燕明轩为难,“明玉明静都回来,熙宜还小,我不见还想呢。你今年秋闱,若是能考上,也要和明玉夫君多说说话,哪怕不帮什么呢,至少能教你一些为官的道理。”
许静姝道:“虽然是妹夫,可他比你年长,万不能仗着关系就耍兄长的派头。听母亲说,侯爷对明玉很好的,楚铮这孩子也很不错。”
许静姝给燕明轩比了比出门要穿的衣裳,选了件厚实点的大氅。
收拾好东西,又数了数给娘家备的礼,熙宜还小,冬月天又冷,她不打算带女儿回去,就在家里吧。
燕明轩认真听完,“嗯,你说的有理,我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他对明玉好,我还耍什么派头。放心吧,我不会让明玉为难的。”
许静姝笑了笑,“好啦,咱们早点去早点回来。”
临走前,她亲了亲女儿嫩生生的小脸蛋,“走啦。”
燕国公府的马车往各处赶,大年三十下了雪,今天还没化干净,街上全是车辙,路滑得很。
路上马车也不少,都慢慢悠悠地走着,终于到了靖安侯府,由门房小厮带进去,燕明荞和燕明烨,给外祖父外祖母拜年叩头。
老侯爷身体还硬朗,但老夫人身子骨不太好,如今精神不太好,眼睛也花了。她给了两个孩子红包,说了几句话,分辨了好一会儿才认出是哪个外孙女。
老夫人她问:“明玉呢?怎么没来。”
杨氏轻声道:“母亲你忘了,明玉已经嫁人了。”
老夫人这才点点头,她动作有些慢,连点头看着都费劲。
沈氏心里不大好受,坐在老夫人旁边给捏了捏腿,只不过,她做女儿的一年也就回来几次,她也有自己的儿女。
燕明荞抿了下唇,又和兄长给舅舅和舅母拜年,拿了不少压岁钱。
压岁钱都装在红色的荷包里,里面鼓鼓的,摸不出是什么形状,估计是小动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80-90(第7/27页)
,兴许以后搭房子能用得上。
拜过年之后,燕明荞就待在沈氏身边。
杨氏看着明荞把人好一顿夸,“这明荞真是一年一个样,等再过几年,该跟仙女一样了。”
她喜欢的语气不作假,但沈氏没接话茬。
燕明荞对夸赞向来大大方方的,“还是舅母好,乐意夸我,母亲总说我长不大呢。”
杨氏见燕明荞还是喜欢,还是满意,她眼睛扫向儿子,“棹桉,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你姑母拜年。”
沈家一众兄弟姐妹又给姑姑拜年,沈氏没看沈棹桉,继续给老夫人按腿,屋里人不少,侄子侄女们,沈棹桉又长了一岁,大约明白过许多事来,他们来这儿的一刻多钟,沈棹桉眼睛就没闲着。
看一眼明荞再看一眼,时不时往明荞那边看。
沈氏记着这个侄子今年十三了,越朝男子十五六成亲,功课好的会晚一两年,也有十三四岁就议亲的。
沈棹桉的声音尤其洪亮,“侄儿祝姑母姑父新年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给压岁钱就是长辈掏钱,小辈高兴,去年沈棹桉不在府上,但沈氏也留了压岁钱,今年自然也给的。
“棹桉新年也好好读书,别让你母亲费心,素珍也是大姑娘了……”
老夫人看着一众儿女孙儿外孙,眼睛都笑没了,不过她精神头不够,待了一会儿就跟老侯爷回屋了。
杨氏趁机道:“时辰还早,不如让他们出去转转,外面雪还没化呢,明荞可喜欢放孔明灯,家里有不少呢,让你三表哥带着你去。”
沈棹桉闻言看向燕明荞,眼里含着期许,“明荞表妹,我带你去吧。”
燕明荞摇了摇头,“我不太喜欢的,二哥你喜欢吗?”
燕明烨站起来,“我喜欢,我和你去。”
他自认为该护着妹妹,妹妹不去的他去。燕明烨可是十五岁了,早过了四六不懂的年纪,还能看不出沈棹桉想什么。
明荞才多大,他还记得去年明荞差点被欺负的事。
沈棹桉怔了怔,但话已说出口,总不能因为表妹变成了表哥,就不去了。
走了两人,屋里就剩几个小辈,尤其燕明荞也在,杨氏就更不好开口了,只能硬着头皮把儿子夸了夸,“念安,他年岁渐长,比以前懂事了不少呢。”
沈氏道:“这长大了,自然和以前不一样了。”
燕国公总觉得这话有些不对,细想也能感受出杨氏话里想要结亲的意思,但是他一向觉得明荞是他最聪明的女儿,以后肯定能嫁得好,不说比镇北侯府高吧,但也得差不多。
嫁到靖安侯府来,那是不可能的事。
“嫂子你看你说这个……你瞧明烨不也比以前懂事了不少嘛。”燕国公大笑,“不过还是贪玩,这天还去放孔明灯。”
杨氏讪笑道:“也是。”
沈氏头一回觉得燕国公还挺有眼力价的,她笑着道:“嫂嫂,今日明玉回来,等明烨他们玩完回来,我们也该回去了。”
杨氏诧异道:“怎么都不留饭了……起码吃了饭再走,也来得及见明玉。”
沈氏叹了口气,“明玉才出嫁,估计有许多话想说,等过几日我再来看望母亲。”
结亲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了,等燕明烨两人回来,沈氏带着儿女去老夫人那儿辞行。燕明荞跟在兄长身后,小声问孔明灯好不好玩,燕明烨道:“还行,等我买些给你,你就知道好不好玩了。”
燕明荞:“多买点,我跟顾绵一起玩。”
燕明烨也没问顾绵是谁,“知道了,还有那个小棍的花,也给你买来。”
“那我要上元节放,这之前买好就好了。”
燕明烨笑了一下,“嗯,我回书院之前必买好。”
兄长办事,燕明荞放心得很。
沈棹桉跟着杨氏把人送走,看着马车远去,重重地叹了口气。
杨氏恨铁不成钢道:“大过年的叹气,好福气全让你叹走了,以前说了你不听,这世事如此,哪有一直等着你的。我是你母亲,我还能害你不成。”
燕明荞养得娇,养得好,她那外甥女哪儿比得上一点半点。
沈棹桉低着头,“怪我。”
前几个月,沈棹桉回杨家,他到那时还一直觉得,杨氏多管闲事,喜欢操控他。这个世上,只有清怡表妹是好的,为此,他跟杨氏对着干了一年多,放假就往杨家跑,然后他前几个月发现杨清怡认识了新的哥哥。
都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这话是没错的。
沈棹桉明白表妹是另有所图,只不过遇见了高枝。他忍不住比较,也明白过来母亲说的话是对的。
明荞表妹家教更好,更知书达理,也更好看。
只不过,那次姑母应该是真的动怒了,哪怕后来两家依旧走动,但是……沈棹桉能感觉得到,姑母没有以前喜欢他,今日明荞表妹也躲着他。
沈棹桉道:“今年秋闱,我好好用功,定能考上的。”
杨氏也不是不信自己的儿子,只不过这科考,除了本来就特别聪明的,其他人,哪有那么容易的。
世家还多占一层,毕竟读书不愁,能买得起书本笔墨。
沈棹桉是聪明的,已经是秀才了,家中就他一个,不然杨氏也不会和小姑子提这事。
“罢了,这事儿以后再说吧,你多陪陪你祖母,别总往外跑了。”
沈氏一行人回到国公府时,午时将至。
燕明玉和楚堪疑早就来了,正陪着宁氏和老国公说话呢。楚铮也过来了,话不多,有问必答,一直乖巧坐着。
宁氏很想这个孙女,就是孙女婿看着不太好相处,但看燕明玉气色好,长得也越来越好看,她就知道,明玉在镇北侯府过得不错。
燕明玉给两位老人带了好些皮子,皮子不难得,但颜色纯净的难得。
火红色白色,这样冬日里做成毯子,省着腿脚凉。
点心、酒水、茶叶是过年上门礼单上必备的,燕明玉送的也有这些,但细看比别人送的珍贵就是了。
正堂人不少,燕明静和夫婿就坐在燕明玉的对面,她来得比燕明玉还要早一点,相比之下,她送的年礼就略逊一筹,不过出嫁女看夫家,倒也不用比这个,只要不失了礼数就好。
可是,就这样坐着,也能感觉到,祖母更看重明玉和楚堪疑,燕明静和路明峰根本说不上几句话。
燕明月也和燕明玉说话,其他几个弟弟妹妹……明荞明烨不在家中,更小的燕明静也懒得理。
路明峰也觉得不太舒坦,但他还得巴着燕国公府,这种时候就算不高兴甩脸子,也没人理会他。
终于等到沈氏燕国公他们回来,就更没他们夫妻俩说话的地方了。沈氏许久没见燕明玉,好不容易见了眼睛都红了,拉着女儿的手好好打量了一番,燕国公拍着楚堪疑的肩膀去一旁说话了,他今日高兴得很,“可说了什么时候回去,男子,当以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80-90(第8/27页)
业为重。”
燕国公自己有一番道理,“你如今正得皇上器重,要自持本分。”
楚堪疑点了点头,“岳父说的极是。”
燕明静看着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想开口却找不到机会,路明峰则是想跟着楚堪疑说话,却被燕明静拉住了,“你别上赶着去,妹夫也不愿意搭理这些。”
路明峰喝了杯茶,心里有些烦躁。
没过一会儿,许静姝和燕明轩也回来了,许静姝解下披风,由丫鬟接了过去,她上前和几位小姑子说了话,倒也没落下燕明静。
可谁心里都有个亲疏远近,所以还是和燕明玉说话多。
问楚堪疑是什么时候回来的,问前天晚上宫宴上都有哪家去了,许静姝是燕国公府的媳妇,自然对婆婆看重的女儿热情。道理燕明静明白,可心里还是不得劲,从前明玉没出嫁时,也没这样过。
她小娘是妾室,这种场合没法儿出来说话,只能等这边没事了,她过去看看。
而路明峰是庶子出身,官职很低,燕国公一向势利眼,就更没说话的地方了。他们夫妻俩回来,好像是多余的那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燕明静没想到大过年的心里还打寒颤。
燕明静已经嫁人好几年了,从前都是回来吃顿饭,沈氏回靖安侯府,等她回来说几句再离开,一直到去年都是如此,今年不一样了。
家中的柴米油盐,路明峰偶尔抱怨,让燕明静越想越委屈。
倒不是嫉恨燕明玉,就是觉得路明峰不争气,自己没嫁对人。
这么想着,就见一个白白净净的小手伸过来,手心里还躺着半个剥开的橘子,看过去是五妹妹。
燕明荞吃了另一半,她道:“大姐姐尝尝甜不甜,怎么不见恒哥儿,我可想他了。”
燕明静把橘子接了过来,“刚你们没回来,他睡着了,就抱到隔壁厢房去了,我带你去看看。”
燕明荞道:“还是让恒哥儿睡吧,等醒了我再抱抱他。”
说起孩子,燕明静有说不完的话,“他一直想着你呢,你送的布偶他喜欢得紧呢。”
不管如何,她有儿子,这姐妹之间,也不必攀比,人和人之间还各有不同呢,本来就知道二妹妹嫁得好,心里酸有什么用。
很快,沈氏也问起了恒哥儿,燕明静笑着答了,因为几人回来已经不早了,说了会儿话沈氏便让丫鬟传饭了。
出嫁的女儿好久不回来一次,都希望高高兴兴地吃饭。
饭桌上,路明峰一直给老国公燕国公楚堪疑倒酒,老国公喝得不多,但燕国公挺能喝。
许是喝上了头,喝酒就成了灌酒,路明峰对楚堪疑说,“妹夫,你是不是不给我面子,是不是看不起我!”
路明峰脸通红,举着酒杯要和楚堪疑碰杯。
燕国公道:“明峰你喝多了,吃点菜。”
老国公眯着眼睛,夹了粒花生米吃,沈氏等人看着这番场景,也不好说什么。这是燕明静的夫君,燕明静脸比任何人都红,她心里臊得慌,“夫君,你少喝些,祖母母亲都在呢。”
路明峰直说自己没喝多,还要给楚堪疑倒酒,也许是酒意上头,也许根本没醉,就是想趁着机会仗着姐夫的身份压压人。反正这么多人在,楚堪疑不能把场面弄冷了,不能不给他面子。
一桌菜,一桌人,除了府上的几个妾室人都在,几个年纪小的安静不敢说话。
楚堪疑看了眼燕明玉,燕明玉点了下头,他便把这杯酒喝了,“姐夫少喝些,别耽误吃饭。”
“哎,我今儿见了你高兴,高兴咱们就多喝点,来来来……”路明峰又去拿酒壶了,先给自己倒了杯。
燕明静抓着袖口,关键时刻,燕明荞看向燕明静,“大姐姐,大姐夫是不是喝醉了呀。”
燕明静反应过来,忙让和丫鬟一块把人带下去,回来之后又和众人歉然一笑,“他今日也是高兴,喝多了先醒醒酒,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你们慢慢吃。”
楚堪疑表现得一直很有礼,因为是燕明玉的家人,又是初二,所以酒都喝了。
但他没上脸,把酒杯放下开始吃菜,和没事人一样。
沈氏也打了个圆场,“快吃吧,明峰等一会儿醒醒酒再吃。”
一场家宴还算圆满,吃过饭后燕明静去裕华苑诉了诉苦水,只不过诉了苦水日子还得过下去。
燕明静没久留,路明峰酒醒之后还来请罪了,沈氏没说别的,就让他出门在外别这样就好了,路明峰出了一头虚汗,酒醒之后心里一阵后怕,那楚堪疑是上阵杀敌的,他是疯了才敢这样,“母亲说的是,妹夫,今日多有得罪……”
楚堪疑:“无碍。”
燕明玉是想留下吃个晚饭的,反正家中没长辈管束,一年也就这一日,她还问楚铮,若是不想待可以先回去。
一个是继母,一个是继子,两人相处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平日里也多是让管事传话,只要是银子能解决的事都不算事,根本没什么弯弯绕。
楚铮知道燕明玉的为人,但他不太想回去,开春他要进军营了,沈氏对他很好,明荞对他也不错,多留半日不显什么,就当陪陪外祖母。
燕明玉就没管他,回玉明轩睡了个午觉,醒来的时候有些恍然,睁眼看见床帏,就好像还在闺中。
屋里很暖和,玉明轩一直有人打扫,估计等府上分家了,才不会再留她的屋子。但有母亲在,就有她的位置。
虽然东西搬走了一些,但看着许多新的,应该是又添置的。
她看了一会儿床帏,味道很好闻,应该也是新洗过的,被子也是晒过的。
窗外透着天光,燕明玉在被窝里伸了个懒腰,楚堪疑不知道去哪儿了,不过这么大个人,总不会丢了。
下床之后,燕明玉就看见了,楚堪疑正坐在窗边,屋里没书,他不知道从哪儿找了两个核桃盘。
楚堪疑手很大,盘核桃都没出什么生意,燕明玉好奇看了眼。就是普通的核桃,凿开就能吃的。
大约是心有灵犀,见燕明玉醒了,楚堪疑手上劲儿没收住,直接把核桃给捏开了。
只听咔嚓一声,两个核桃应声而碎。
楚堪疑低头看了眼,“吃不吃?”
燕明玉朝他伸了一只手,楚堪疑把核桃仁儿全挑出来放她手心里。
尝了尝,带着皮的核桃仁儿有点涩,但还挺好吃的。
燕明玉吃着核桃仁儿,楚堪疑说道:“你若想家,就常回来住。”
燕明玉:“我已经成家了,总回来也不好,你看大姐和大姐夫,聚在一起都是事儿。”
楚堪疑道:“嗯,那我以后尽量常回来。”
燕明玉笑了一下,“这可是你说的。”
楚堪疑一年回来一两回,路上话的时间更多,不过燕明玉就是养尊处优的性子,根本不乐意去北方,再置办个宅子,这样楚堪疑也近一点。
本来嫁过来就是希望没人管束,不过见不到就会念着,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80-90(第9/27页)
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正院,楚铮在吃点心,他还去致远堂看了看他的……妹妹。
本来就想看看小孩子长什么样,但燕明荞说这是他妹妹。
辈分降了,楚铮也无话可说。
燕明荞:“好了好了,你我年岁相差不多,以后就不提这事儿啦,对了,你什么时候去军营。”
楚铮说起进军营,眼中多了丝光亮,连头都不自觉地扬了起来,“二月份,二月初就走了,先进京北军营。”
进军营不是玩闹,也不是一时兴起,他要当小兵,不靠楚堪疑,日后自己挣军功的。不能常回来,要听上面将领的话,要能吃苦。这些,楚铮都能做到。
他要走楚堪疑走过的路,从前也怪他不能回来,但早就释然了。现在不也一样吗,没什么的。
燕明荞道:“那希望你像姐夫一样,不,比姐夫还厉害。”
楚铮笑了笑,声音爽朗,“我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第84章 十岁
燕明荞笑着点了点头, 但所有人肯定都希望没有战乱,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不过,只有国富军强, 外敌才不敢来犯,越朝需要将士们,就算不打仗,那也是越朝的英雄。
楚铮心向远处,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燕明荞真心实意为他高兴。
楚铮道:“那你呢?”
虽然名义上燕明荞是他的小姨, 但其实明荞比他还小两岁呢。
其实应该叫妹妹。
他若是有亲妹妹, 应该会像明荞一样, 爱玩, 也会害怕, 很多人喜欢她, 她也喜欢很多人。
燕明荞托着下巴, 看着窗外的雪挂, “当然是好好读书, 帮忙管家里的事, 孝顺母亲他们,能时常见见二姐姐……这样我就知足啦。”
知足者才能常乐, 不好高骛远,珍惜当下。
她能每个月拿出几百两银子来帮助穷苦百姓, 自己不愁吃穿, 母亲喜欢她,每天过得快快乐乐的, 这不就挺好的嘛。
燕明荞也想不到更远更快乐的事。
楚铮点了点头, 认同道:“嗯, 也不错。”
那肯定的,燕明荞心想,若是没来正院,这种日子是想也不敢想的。
她还记得在梧桐苑的时光,虽然有些久远,但知道,现在比以前好很多。
燕明荞拍了拍手,“你要趁着没进军营多吃点,等去了军营,肯定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了。”
楚铮觉得这话有理,军规森严,不会因为他是楚堪疑的儿子就宽待,他是得多吃点。
等晚上着。
晚上就在正院吃的,老夫人老国公没过来。
沈氏让人准备了锅子,还是鸳鸯锅,燕明玉也是许久没吃家里的菜了,想念得很,一下子吃了不少。
饭桌上,楚堪疑话少,偶尔会给燕明玉楚铮夹菜。
这不是第一次给夹菜,楚铮已经哦等从最开始的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变得习以为常,能面不改色地把夹来的肉和菜吃掉了。
楚堪疑看两人都吃了,又把觉得不错的菜夹了过去。
燕明玉冲着楚堪疑笑了一下,这当父亲当夫君的,夹菜不是应该的吗。楚堪疑的确该常关心楚铮,虽然这份关心可能来得有些晚,但是总比没有的强。
而且,从楚铮的神色看,也挺喜欢他爹给他夹菜的。
吃过晚饭,沈氏便催女儿女婿回去,“天都黑了,别贪晚。”
她也知道,楚堪疑许久才回来一趟,新婚燕尔,还是两个人多相处得好,她这儿又跑不了,什么时候不能回来。
燕明玉福了福身,又握了握妹妹的手,“那我们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楚铮不愿意坐马车,在外面骑马吹风,
楚堪疑和燕明玉坐在马车里,看她神色疲倦,也不知道是累了还是吃多了,“累吗,累的话靠着我睡会儿。”
燕明玉摇了摇头,楚堪疑又从车厢的匣子里翻出包山楂条来,“吃点。”
燕明玉吃了两根山楂条,她把手搭在楚堪疑的手上,就是这双手,杀过敌人,握过缰绳和长枪,也为她揭过盖头剥过核桃拿过零嘴。
虽然听起来不太像楚堪疑会做的事,但只要跟他说过的话,他肯定记得。
楚堪疑盯着两人的手看了一会儿,然后轻轻握住。
他过几日就要回西北了,回来的日子很短暂,这样的日子兴许要持续兴二三十年,等他解甲归田了,才有机会好好歇一歇,再带燕明玉去各处转转。
楚堪疑其实也挺庆幸燕明玉比他小很多岁,这样至少能等到他回来。
燕明玉没说话,她明白,楚堪疑不爱说话,性子也直。其实这种性子很不错,直来直往,时间长了慢慢练出来,也能知道看她眼色。
“一会儿回去直接梳洗睡下吧。”燕明玉小声说道。
楚堪疑也就回来这么几天,她是想早点回来。
春宵一刻值千金。
“嗯。”楚堪疑耳朵有些红,迟迟才应。
燕国公府重回寂静,沈氏不像以前那样,燕明玉一走就茶不思饭不想的了,已然是习惯了。过几日她要再回一趟靖安侯府,看看她老夫人。
而燕明荞陪着说了会儿话,也回屋了,过年这几日就是走亲访友,明日还要去亲戚家串门拜访,当早些睡。
她把收的压岁钱让雪竹放好,简单梳洗便睡下了。
连着几日拜年,一直到初六,才闲下来。
燕明烨初六回了书院,沈氏今年打算看看他的亲事。不过也不急,他性子比以前好了不少,长大了也能担事,再有燕国公府,亲事不发愁的。
燕明荞过了上元节才上课呢,还有十日的假,她打算看看书,把傅先生布置的作业完成。以前放假看五本书,今年是六本,她还剩一本半没看完。
这样好好看了几日书,到十三这日,燕明荞给顾绵下了帖子,邀请她去做点心看灯会逛庙会,等晚上再一块儿放孔明灯。
出来一日,玩够了再回去。
顾绵早就在家里待够了,便欣然应邀。
燕明荞也想过,不能总等着顾绵叫她出去,正好二哥给她买了很多孔明灯,可以一起放。
放完灯会就去吃元宵,可以去烤肉铺子吃,铺子里又加了烧烤,也卖茶水,如今已经把隔壁的盘下来了,店面扩大了一倍不止。
燕明荞现在倒是不操心铺子和茶叶生意,她主要是管燕国公府的铺子,她明白,燕国公府好了她才能好。反正都是做过的事,再做也熟得很。
上元节当天,燕明荞先和沈氏说好,然后带了两个丫鬟四个护卫,才敢出门。
顾绵就带了两个丫鬟,看燕明荞这么多护卫还很惊讶,但知道燕明荞曾看见过人贩子,心里不免害怕,“我以后出门也多带护卫。”
燕明荞:“小心点总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